查文庫>教案>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通用11篇)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通用11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1

  設計意圖:

  著名的大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指出:我們要利用大自然、大社會作為我們的活教材。在認識野花的教學活動結束後,發現孩子們很喜歡,第二天紛紛帶來自己與家人一起拔的野花。本次教學活動充分利用小區裡的優美環境,將孩子們領到室外,以手拉手郊遊的形式,讓幼兒直接與花接觸,切身體會花的美。根據小班幼兒愛遊戲的年齡特點,始終圍繞著“花蕊妹妹”和“花瓣寶寶”的遊戲內容而展開。在找找、想想、講講、玩玩的活動過程中,正確地感受各種花的花瓣數量,從而提高幼兒思維的準確性,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以及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

  活動名稱:

  春天的花

  活動目標:

  1、感知6以內的數量與圓點數量的關係。

  2、體驗在遊戲中學習數學知識的樂趣,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

  桃花、迎春花、海棠花、蝴蝶花等花的圖片及與之匹配的點卡,多個圈。

  活動過程:

  (一)美麗的春天

  1、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呀?你們怎麼知道是春天呢?

  2、對呀,春天到了,小草長出來了,柳樹發芽了,各種美麗的花都開了……

  (二)尋找春天的花

  1、我們小區裡也有很多漂亮的花呢?我們去找找吧!

  2、交代要求:像春遊一樣兩個好朋友手拉手,一對跟著一對。

  3、這是什麼花呀?它長什麼樣?誰知道中間的叫什麼?(豐富詞花蕊)

  它有幾片花瓣?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原來桃花有5片花瓣。

  4、請你們快到地上找到5片落下的花瓣(教師邊講邊出示圖片)。教師檢查

  5、我們再去找找其他的花?(如上)

  6、教師小結:原來我們小區裡有那麼多美麗的花,有的花有4片花瓣,有的呢有5片、6片,有的還有7片呢?原來,它們的花瓣都不一樣的。

  (三)遊戲:變變春天的花

  1、這個圈圈當做花的花蕊,請你們做花瓣,張老師說數字幾,你們就找幾個朋友組合成花。(在小區的草地上進行)

  2、幼兒遊戲,教師獎勵找得對的那幾組。

  3、遊戲提高難度,教師說花名,幼兒找。

  4、放鬆活動,摘朵野花帶頭上。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8、9的數量。

  2、進一步學習將相等的物體放在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關係。

  3、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檢查自己的操作活動。

  二、活動準備:

  教具:實物卡片若干。(六隻青蛙、六隻白鵝、七隻鴨子、七隻烏龜、八條小魚、九隻蝦子。)

  學具:第一、二、三組:幼兒用書第9頁,筆人手一支。第四、五、六組:實物卡片和點子卡片。

  三、活動準備:

  一、集體活動。

  (1)看數字拍手

  師:小朋友,今天數字寶寶要和我們玩一個遊戲,看哪個小朋友的眼睛最亮,小手最能幹,能把看到的數字用拍手來表示出來。小朋友想和數字寶寶來玩這個遊戲嗎?

  幼兒遊戲

  師:小朋友真能幹!春天來了,小動物們都出來玩了,有一隻傻小熊也出來春遊,它來到池塘邊,看見池塘裡有許多小動物在玩,想數一數有哪些小動物?可是怎麼也數不清,現在,它想請小朋友幫幫忙,幫它數數池塘裡有哪些小動物?這些小動物有幾隻?小朋友願意幫這個忙嗎?

  (2)目測數群。

  教師出示實物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師引導:圖上有什麼?有多少動物?怎樣數才能又快又對?先看哪邊?有幾個?接著再數……

  幼回答

  師和幼兒一起檢驗。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來老師想考考你們,把一樣多的小動物排在一起,誰願意來試一試?

  (3)按序排卡片。

  請幼兒上來給實物卡片排隊,啟發幼兒想一想,一樣多的應該怎樣排?知道將數量相同的卡片上下襬放。並引導幼兒說說:你是怎樣排卡片的?為什麼將青蛙和白鵝放在一起;鴨子和烏龜放在一起?……

  集體進行小結:青蛙和白鵝數量都是6,鴨子和烏龜數量都是7……

  二、操作活動。

  給圓點找朋友,並按從小到大的次序排隊

  三、活動評價

  請幼兒上來說說你是怎麼做的?為什麼?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3

  活動目標:

  1、觀察發現物體間隔排列的規律,並能按一定的規律進行物體排序。

  2、會用語言表述自己的活動過程,體驗操作活動的樂趣。

  3、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4、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活動準備:

  教具:用紅花和綠葉排列成一一、一二、二二規律的不同材料製作的花環3個。錄音機、PPT、場景佈置(花園),輕音樂。

  學具:長條紙若干,每張紙上分別用不同顏色的花黏貼(繪畫,印畫)2組規律。各色花若干,顏料,瓶蓋,蠟筆。

  活動過程:

  一、春天的禮物

  1、師: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去花園裡遊玩吧。(PPT出示花園的場景及歡快的音樂,邊唱邊跳進入)花園裡有好多花啊!春天真美呀,我們坐到小椅子上去休息一會吧。

  2、師:這是春姐姐送給我的禮物,花環,好看嗎?(紙質黏貼花環)

  3、師:我們一起來看看花環上都有些什麼呢?(師拿下花環,放置於黑板上)花環上有些什麼?這些花是什麼顏色的?誰來說一說。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是怎麼樣排隊的,先是xx,再是xx,原來它們是一個隔著一個,一一對應排列的。

  4、師:春姐姐也想給每個小朋友們送一個花環,但是春姐姐還沒來得及做完,(出示黏貼花環)它們又是怎樣排隊的呢?xx顏色接下來是什麼啊?我們啊發現了它的規律,原來它們是按照一朵紅花兩朵粉紅色花排列的,那接下來要貼什麼顏色的花啦?貼的時候要把花環上的雙面膠撕下來,放到空的盒子裡,把小花貼在有雙面膠的地方。這條花環和剛才的是一樣的嗎?剛才是一一排列的,現在是一二排列的,原來花環啊還有很多不一樣的排法呢。

  5、(瓶蓋印畫花環)這裡還有一條春姐姐送的花環哦,這個花環上的花是什麼顏色的呢?誰來說說它們是怎麼排隊的?老師告訴你們這麼漂亮的花啊是用瓶蓋蘸顏料印畫而成的,那接下來要印什麼顏色的花啦?誰來試試呢?印的時候要用力按一下,不能移動哦,好看嗎?接下來要印什麼顏色的花了?誰來試試?換顏色的時候要換一個新的瓶蓋來印,能不能用剛才有顏色的瓶蓋啊?

  6、師:(出示塗色花環)這條花環上的花是怎麼排隊的?有什麼規律?呆會請小朋友按照前面的排列規律給花朵塗上顏色,好嗎?

  二、做花環

  1、師:今天,春姐姐也請小朋友來幫她做花環,好嗎?老師在每桌上都為小朋友準備好了做花環的材料,第一組我們可以用小花黏貼,第二組可以用蠟筆給小花塗色,第三組可以用瓶蓋印畫花環。

  2、師:小朋友每人取一條做花環的紙條,先要找出上面花的排列規律,然後才能製作哦,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花環,開始吧。

  三、我們真美麗

  1、師:做好花環的小朋友可以和旁邊的好朋友,也可以和客人老師去說說你的花環是按照什麼規律來排隊的?

  2、師:誰願意來說說你的花環是按什麼規律來做的?(展示給大家欣賞下)

  3、師:小朋友製作的花環真漂亮!現在請小朋友把花環後面的雙面膠撕掉,撕掉的雙面膠放在口袋裡,把花環首尾相連黏起來。帶上我們漂亮的花環一起到花園裡跳舞吧。

  教學反思:

  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節接著一個環節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沒能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在語言組織中,不夠精煉。這是以後教學需要改進的地方。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4

  活動目標:

  1、準確感知9的數量,認識數字9。

  2、能將相等數量的物體放到一起,初步建立起等量的關係。

  3、能按活動的要求檢查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1、事物卡片若干(6只青蛙、6只白鵝;7只鴨子、只烏龜;8只蝌蚪、8條魚;9條金魚、9只蝦)

  2、實物卡片和點子卡片20套3、幼兒用書活動過程:

  1、目測接數池塘裡的動物。

  (1)教師(分別出示實物卡片):春天到了,許多小動物都出來了,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各有多少?你是怎麼數出來的?怎麼樣數能又快又對?

  (2)引導幼兒用目測接數的方法判斷出每種動物的數量。

  2、把數量相等的小動物放在一起。

  (1)師:小動物們要玩遊戲了,它們要和數量一樣多的小動物一起玩,誰願意來幫它們找一找?(請個別幼兒來找一找)

  (2)請幼兒示範將數量相同的卡片擺在一起,引導幼兒說一說6只白鵝和6只青蛙一樣多……

  (3)師:每隊小動物想找一個數字做朋友,它們應該找誰呢?

  (4)出示數字卡片,請幼兒匹配數卡。

  3、認識數字9、

  (1)師:三隊小動物都找到了數字朋友,還有哪隊小動物沒有找到數字朋友?那它們應該找數字幾來做朋友呢?

  (2)師(出示數字9):這是數字幾?它是什麼樣子?像什麼?它還可以表示什麼?

  4、幼兒操作活動。

  (1)找出數量相等的動物。

  (2)兩邊一樣多。

  (3)數物拼版。

  5、評價活動。

  分別請幼兒介紹每個活動的情況,引導其他幼兒對應檢查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5

  活動設計背景

  新《綱要》提出數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排序規律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其實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到處都滲透著數學知識,比如:在幼兒做操排隊時,我經常問問幼兒:“誰排在第一,第二,第三……,”讓幼兒形成了序數的概念,數學來源於生活,並結合春天的特點,我設計了主題《春天的朋友》的數學活動。

  活動目標

  1、掌握7以內數的排列順序。

  2、感知物品排列的順序與序數詞的對應關係。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能給打亂的數字按順序排列。

  活動準備

  1、7張自制反映春天景物特徵的圖片。

  2、數字1——7的卡片若干。

  3、春天花園圖。

  活動過程

  一、師幼舞蹈《春雨沙沙》,引出春天的7位朋友(師一一出示7幅春天景物圖),並數一數。

  二、教師出示1——7的數字寶寶給小朋友認讀。並要求用數字說量詞,如:7個蘋果……

  三、編號遊戲。

  1、7名幼兒拿著數字卡片按1——7的順序排隊,如:我是1,我排第一,我是2,我排第二、、、、、、、

  齊讀數字1——7。

  2、7名幼兒上黑板給春天的朋友按1——7的順序編號,全班齊讀數字1——7。

  四、幼兒操作。

  1、幼兒分組合作按1——7的順序排列,(每組7人,每人拿一張數字卡片)。

  2、展示結果,請2名幼兒上黑板給春天花園圖(打亂數字順序)按順序排列。

  3、師幼點評,糾正錯誤。

  教學反思

  1、《綱要》中指出:數學活動應當生活化、遊戲化、趣味化,幫助孩子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發展,此次活動我自制精美的春天景物圖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孩子的興趣,情景圖與遊戲相結合,並滲透數學教育,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直觀教學法,幼兒興趣很濃。

  2、編號遊戲讓幼兒在玩當中學到知識,如:拿數字卡片的小朋友上臺說:“我是1,我排第一,我是2,我排第二……”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活動中完成教學目標,體現了愉快教學法。

  3、利用分組合作和動手操作來突破重難點,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動腦、合作探究能力。

  4、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能一邊數數一邊用手指點數。

  不足之處:

  1、語言不夠簡練,表揚語言不夠藝術。

  2、用數字表示物體的數量是用的時間過長。

  3、提問的方式缺乏啟發性,如:是不是,對不對,這樣的提問沒能提高教學效果。

  解決策略:

  1、在今後的工作中注意積累經驗,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課堂語言藝術修養。

  2、設計的提問的方式要多樣化並帶有啟發性,及時點撥,規範孩子的數學語言。

  3、善於發現課堂中的個別差異,及時引導,處理好細節教育。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6

  設計意圖:

  春天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季節,在這個季節裡,幼兒感受最深的就是五顏六色的花朵。本次數學活動《春天的花》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入手,讓幼兒在鞏固顏色的同時獲得有關分類的經驗,並學習3以內相等數量的物體匹配,提高幼兒的觀察、比較和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成功的快樂。

  2、能按顏色分類,並能將同一種顏色的花朵“種”在相應顏色的花盆裡。

  3、會按顏色標記和點子數貼相應顏色和數量的.花,並對3以內相等數量的物體進行匹配。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紅、黃、藍三色的“花朵”,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自制的紅、黃、藍“花壇”各1個。

  3、自制記錄單一張(附有顏色和3以內的點子數)。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教師講述故事《三隻蝴蝶》,引出“花朵”的顏色。

  (1)教師有感情的講述故事《三隻蝴蝶》。

  (2)教師提問:故事裡有幾隻蝴蝶?它們是什麼顏色的?它們喜歡什麼顏色的花?

  (3)教師出示自制的“花朵”,引導幼兒觀察,並鼓勵幼兒大聲的說出“花朵”的顏色。

  2、按花朵顏色分類:花壇裡的花。

  (1)教師出示“花壇”,引導幼兒根據“花壇”的顏色,說出將相同顏色的花擺放在對應顏色的“花壇”裡。

  (2)幼兒操作,並鼓勵幼兒一邊放花一邊說:×顏色的花種在×顏色的花壇裡。

  (3)師幼共同檢查花朵擺放得對不對,一邊檢查一邊說:這裡都是×顏色的花。

  3、根據記錄單貼花朵,進行點物匹配。

  (1)教師出示記錄單,引導幼兒瞭解,根據記錄單上的點子和顏色的標記,來貼花朵。

  (2)教師請個別幼兒根據記錄單的要求示範貼花。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4)引導幼兒欣賞作品,體驗完成作品的快樂。

  活動延伸:

  教師可以為娃娃家提供購物單,請幼兒按購物單上的花色及點數到“花店”買花。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看看找找中,認識橢圓形,並感知其基本特徵。

  2、感受春天萬物變化的喜悅。

  活動準備

  1、春天背景牆、春姑娘圖片、圖形蝴蝶、電話亭、腳印貼紙。

  2、音樂《春天在哪裡》。

  活動過程

  一、春天的秘密(價值:關注周圍環境的變化,感受春天萬物變化的喜悅)。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位客人,瞧!(出示春姑娘的圖片)她是誰呀?

  春天到了,春姑娘回來了,開了一個春天電話亭。每天透過打電話把春天的秘密告訴身邊的人。歡迎你來打電話,把更多春天秘密告訴身邊的人。(幼兒自由模仿打電話)

  教師:春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

  二、蝴蝶的秘密(價值:透過觀察、比較,感知橢圓形的特徵。)

  1、師:春姑娘說呀:你們的眼睛可真亮,謝謝你們打電話講了這麼多春天的秘密。我今天來還帶來了一位朋友,請你猜猜她是誰。

  謎語:頭上兩根鬚,身穿花衣裳,飛舞花從中,快樂又逍遙。

  2、師:(模仿蝴蝶)我有個問題要考考你們。你們認識我身上的哪些圖形呢?(幼兒自由交流)

  師:那你知道我的身體是什麼圖形嗎?和圓形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引導幼兒將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進行比較,證實橢圓形比圓形長。)

  3、教師:原來蝴蝶的身體是橢圓形的。橢圓形和圓形比起來,它的身體長一點,扁一點,我們把長長的圓,扁扁的圓就叫橢圓形。

  三、遊戲——印腳印(價值:鞏固對橢圓形的認識)

  1、師:請你在春姑娘朋友的身上找一找,哪裡有橢圓形,留下你的小腳印。

  2、音樂,幼兒在主題牆上操作,和客人老師互動,告訴客人老師,你找到了春姑娘朋友的哪裡有橢圓形。

  活動延伸:

  結合資料庫,讓孩子尋找生活中更多的橢圓形物體,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活動反思

  1、活動應體現情景性。採用打電話的遊戲方式,鼓勵幼兒回憶外觀的經歷,大膽表達自己發現的春天的秘密;猜猜春姑娘的朋友及找找朋友身上的橢圓形,都讓幼兒在完整的情景中展開活動,讓幼兒感受到春天萬物生長的喜悅。

  2、活動應體現互動性。打電話是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比比橢圓和圓的異同,是和材料的互動;找找橢圓的朋友,是和教室環境的互動。互動性學習有助於激發幼兒的學習主動性。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8

  活動目標:

  1、提高對認數活動的興趣、

  2、認識數字”10”,理解其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卡通數字卡、

  2、一組一個籮子,籮子裡有各種玩具、

  3、幼兒用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卡片,複習數字1―9、

  二、認識數字10、

  1、運用CAI課件教學,讓幼兒觀察課件,知道圖上是直麼季節、

  2、觀察CAI課件,逐一給背景圖添上小鳥、小蝴蝶、小花、小蝌蚪,並讓幼兒知道小鳥、小蝴蝶、小蝌蚪的數量 是10、

  三、組成

  1、觀察CAI課件,讓幼兒知道數字10是由哪兩個數字組成的,哪一個數字在前面,哪一個數字在後面、

  2、實物操作

  ①、幼兒分組遊戲,請幼兒在小籮子裡找出自己喜歡的玩具,但總數要是10個,並對幼兒獎勵(笑臉)請幼兒說出獎

  勵(笑臉)的總數是(10)、

  ②、請幼兒找找自己身上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小手指、小腳趾)

  ③、請幼兒想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數字10來表示、

  四、師生共同操作

  1、CAI課件操作練習、

  2、小結:數量是10的小動物就可以飛上天去,不是10的數不能飛上天去、

  五、書本作業

  請幼兒和教師共同操作幼兒用書、

  六、活動結束、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9

  教學目標:

  1、能不受物體的影響,正確感知5~10的數。

  2、能理解數的意義,有良好的操作習慣,並積極與材料互動。

  3、在操作中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透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教學準備:

  數卡、實物卡若干,信封若干(其中的大信封上貼有動物頭像和數字5一10)。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人活動師:春天到了,花兒開了,公園裡的小動物想請我們去玩,你們高興不高興?

  那請小朋友想一想帶什麼禮物給它們呢?

  春姐姐手捧信封來到活動室:小朋友、前天我在動物園聽動物們說,它們最想看你們把數與實物配對的本領,瞧,我為你們每人準備了一份禮物。

  師:那我們先來看看,準備的是什麼禮物(信封)。

  二、引導幼兒主動探索數與實物的配對

  1、這個信封上有幾個三角形?用什麼數字來表示呢?(信封上是幾個三角形就放數卡幾)請一幼兒到前面來操作。

  2、我們再來看這個信封,上面是數字、裡面放了許多實物,它要我們做什麼呢?請小朋友動腦想一想,幼兒相互討論。(數字是幾就放幾個實物)

  3、喲、這個信封上有數字,裡面放了筆和紙,要我們做什麼呢?(要我們看數在紙上畫上相應數量的自己喜歡的東西)請幾個小朋友到前面來操作。

  三、幼兒分組操作

  1、介紹做法及要求:幼兒每人拿一封信,先看清信封上是幾個圖形就放幾的數卡,是數字幾就放幾個實物卡。

  2、教師個別輔導。(教師可用抽卡片形式幫助幼兒將數與實物配對)

  3、幼兒互相交流、檢查。(說說信封上是數字幾或是幾個實物卡,裡面就放幾個實物卡片或數字幾。)

  4、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測。(請幾個幼兒到前面來講講為什麼這樣放,其他幼兒幫助檢測操作得對不對,如不對幫助糾正。)

  5、獎勵每人一顆五角星。

  四、遊戲:送信

  1、教師講解遊戲的玩法及要求:全體幼兒帶上自己準備好的禮物坐“火車”去動物園。

  2、幼兒根據要求送信(小朋友送的信要和動物身上的數一樣多)。

  3、教師與幼兒共同檢查信送得是否正確。

  4、全體幼兒隨音樂《逛公園》,和小動物一起做遊戲結束本次活動。

  活動反思:

  幼兒期的孩子年齡較小,因此對周圍的一切環境和物品都充滿著好奇,都想去探索研究一下。尤其是小班的幼兒,喜歡一些零碎的小東西,比如一張彩色的小紙片,掉在桌子上的橡皮泥屑,就連一根短短毛線頭也會成為他們喜歡玩的物品。總喜歡拿在手中捏捏,在嘴巴旁吹吹,甚至還要與同伴分享一下。有的小朋友羨慕,也想玩,拿不到,他就會跑到老師的跟前告狀:某某小朋友他有什麼?小班小朋友告狀是經常性的行為,他們會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反覆幾次的來到老師的面前,直到老師出面解決,沒收小朋友的東西為止。

  在操場上活動或者是課上,他們會將看到的東西,如整理時丟落的小積木,玩具,紐扣,小朋友家中帶來的東西等物品撿起來交到老師手裡。作為老師,把小朋友拿過來的東西不理睬,幼兒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來跟老師說,馬上處理的話就防礙活動的開展,直接扔在垃圾筒讓幼兒覺得老師太不當回事,那隻能課後或者活動接束時再做處理。而我平常最多的做法就是把小朋友撿回的物品放在口袋中,等到了教室或者活動完後再進一步的處理。每次活動結束後,我不會把口袋裡的東西全扔掉,而是和小朋友一起將他們分門別類進行整理,找出有價值的東西,處理沒有用的物品,這樣既讓小朋友感受到老師對其的重視又不會打擾到正常教學活動。

  我的口袋就成為了專裝幼兒小東西的場所,如果哪天不穿有口袋的衣服就覺得特不順,好象缺了什麼。

  當然我的口袋也不是專門裝小朋友撿到的物品,裡面也會放一些有用的物品。例如在幼兒感冒的多發季節,孩子們的鼻涕不斷,我就會從口袋中拿出柔軟的紙巾,讓孩子們把鼻涕擦乾淨;做數學練習時當一組上橡皮正好有人在使用,有其他孩子需要時,我就會遞上橡皮,讓小朋友及時改正錯誤;教學活動中,為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活動的趣味性,我把一些小的操作卡片或者小玩偶放在口袋中,操作時突然的跳出來,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在利用自己口袋的同時,我也經常關注孩子們口袋中的物品。有的寶寶會將家中的物品帶到幼兒園,有的從家中帶了食品,乘老師不注意的時候就偷偷的拿出來品嚐,帶得多的會給好朋友分享。口袋中還有好多。有的會帶一些危險的物品,如彈珠、夾針等,我們發現立即處理。還有的會帶錢,曾在小皓小朋友的口袋中發現一塊帶硬幣等,一經發現我們都會沒收,暫時由老師保管,來接送的時候給他們的父母,提醒家長來幼兒園的時候檢查孩子的口袋,不要讓危險物品帶來幼兒園。有的小朋友會把幼兒園中自己喜歡的物品帶回家,碰到此類事情,我們會和家長進行溝通,並告訴小朋友幼兒園的玩具是大家玩的,如果拿回家後就會越來越少了到沒有,大家以後就沒有玩具可玩了。

  幼兒教師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應事事處處做個有心人,注重觀察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關注每一個細節。俗話說:“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幼兒間的個性和品質也各不相同,要使幼兒的潛能在各自的起點上得到充分的發展,教師就應以發現“美”的目光去捕捉、欣賞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從細微處關注孩子的成長,細微處才能見真情,更多地要看到幼兒的可愛之處,還要接納幼兒的不足。在教師寬容、欣賞、微笑裡,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得到發展。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10

  活動意圖: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在幼兒周圍的大自然中,處處表現出生機勃勃、萬千變化的美麗景象,暖暖的陽光、柔柔的春風和細雨,到處充滿春天特有的景象。帶著親近和喜愛大自然的情感開展了此次數學《找到的春天》的活動。數學活動比較抽象,枯燥,幼兒難以理解和運用的。讓幼兒感受大自然神奇的同時逐步地願意親近數學喜愛數學。用多種途徑學習感知和體驗數學。找到數學知識與幼兒生活經驗的結合點,有效地促進幼兒對數學的探索興趣和認知發展。

  活動目標:

  1、在看看、說說、做做中,嘗試數一數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

  2、從不同的現象中把握春天的季節特徵。

  3、發展幼兒觀察能力及思維抽象概括能力。

  活動重難點:

  嘗試數一數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操作材料包。

  活動過程:

  一、再現情景: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都在尋找春天,那請你告訴大家你找到了哪些春天的朋友?

  教師根據幼兒說的進行小結歸類:

  1、當我們找到小蝌蚪、蝸牛、蚯蚓、鴨子和剛孵出的小鳥,我們知道春天來了。

  2、當我們看到花園裡五顏六色的花越開越大,嫩嫩的小草越長越高,樹葉發芽了,我們知道春天來了。

  3、當人們脫掉了厚厚的冬衣,換上了輕便的春裝,我們知道春天來了。

  二、觀察:

  它們都是怎麼排列的?和我們以前數數時看到的東西排列有什麼不同,用什麼方法可以數得準確呢?

  小結:我們在數這種圓圈式(呈封閉狀排列)的物體時,一定先要確定一個起點(可以去觀察它們的不同特徵出發),之後記住它的位置後,逐個數到起點前一個物體為終止點,這樣我們就不會重複數也不會漏數。

  三、嘗試操作:

  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粉色的花兒越開越大,蝴蝶圍著花朵翩翩起舞,小蝌蚪也在找自己的媽媽呢,鴨司令帶著小鴨們去池塘游泳,現在你們去找一找春天的朋友,你們能幫忙數一數嗎?

  小班數學春天來了教案11

  活動目標:

  1、鞏固認識數字9,瞭解意義。

  2、正確感知9以內的數量,並會進行數物匹配。

  3、積極開動腦筋,獨立完成操作活動。

  4、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春天背景圖,實物卡、小燕子圖片、大信封2個,5個信箱,音樂磁帶。

  2、小信封每人1個,水彩筆、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音樂入場,激發興趣。

  師:春姑娘邀請我們去她的花園裡做客呢,小朋友讓我們聽著音樂出發吧。(隨音樂入場,儘量讓幼兒的位置分散一點)

  二、鞏固認識數字9,瞭解意義。

  1、鞏固認識數字9。

  師:呀,春姑娘的花園裡真美啊,我們看看花園裡有些什麼?(蝴蝶、小蝌蚪、桃花、蘑菇……)老師還發現這兒有張小卡片呢,我們來開啟看一看,裡面是數字幾呀?(數字9)春姑娘還給我們出了一道題目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中(1)班的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我的花園做客。你們誰能幫我在花園裡找出哪些東西數量是9?

  小結:剛才我們看到花園裡有9只蝴蝶、9只小蝌蚪、9朵桃花……,這些都可以用數字9來表示。

  2、瞭解其意義。

  師:那9還可以表示春天裡的什麼呢?(可適當引導幼兒)

  小結:一切數量是9的東西,都可以用數字9來表示。

  三、數物匹配,感知數量。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現在讓我們把自己看到的春天的美麗的景色寫信告訴春姑娘吧。(出示信封)

  師:看,老師這兒有封信,這是老師寫給春姑娘的信。看看信封上有數字幾?那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師給春姑娘畫了什麼?(拿出畫好的信:柳條)那我們一起數數一共有幾根柳條?(9根)

  (引導幼兒學會進行數物匹配)

  小結:原來老師的信封上是數字9,那裡面畫的東西的數量也應該是9。

  師: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信封,把春天美麗的景色畫下來吧。

  四、評價作業,鞏固概念。

  師:現在老師來問問你們,你拿的是數字幾的信封?你給它畫上了幾個什麼?

  五、遊戲鞏固,深入細化。

  師:小朋友的信都完成了,那我們該去寄信啦!請大家和我一樣把信裝進信封。“唧唧喳喳”誰來了(小燕子)小燕子郵遞員來為我們送信了。瞧,它還帶來了幾個大信箱,只要你的信投進信箱,那春姑娘就一定會收到的。引導幼兒將信投入與信封上數字相應的信箱裡。

  六、輕鬆結束,自然離場。

  師:小朋友今天真能幹,春姑娘收到大家的信,心裡一定很高興。讓我們感謝小燕子,並和它說“再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