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最新模板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最新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最新模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最新模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最新模板1

  教學目標

  認識8個字,會寫6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學習課文內容,感受自然美和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體會豐收的喜悅,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蒐集查詢有關麥子的資料。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感受大自然的美,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幾處句子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匯入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張圖片,在麥子成熟的季節裡,金色的麥子,碧綠的豆莢與藍天、白雲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知道嗎?在這麼美的地方,還有許多有趣的事可以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麥子黃了》這篇文章,去感受一下農家孩子的快樂。

  二、 新課

  1、學生自學,老師提出自學要求。

  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可以透過查字典,也可以向周圍的同學請教,將字音讀準確,詞意弄明白。

  (大螢幕出示:

  1、邊讀邊圈畫出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

  2、透過查字典等方法,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瞭解字、詞的意思。)

  (學生自學時教師要巡視,瞭解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適時提醒學生邊讀邊圈畫邊理解)

  2、 檢查自學情況,解字、詞,理解內容,指導朗讀。

  (1) 學習第一自然段。 透過剛才的初讀,大家能把課文通順地讀下來嗎?那好,誰願意來讀一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

  A、 指名讀第1自然段,如有讀錯的地方及時糾正,如沒有錯誤的地方給 予表揚。

  B、 在這一段中,有些詞用的特別好,比如“嫻靜”這個詞,誰能說說它 是什麼意思?(文雅、安祥的意思)

  (說時要提醒學生結合課文內容來理解,文中指麥子和豆莢文雅、安祥的樣子)

  C、 是啊,在五月的和風中,麥子和豆莢就像文靜的少女一樣,靜靜地微 笑著,多美啊,誰能美美地把這一句話讀一讀。

  (找同學讀一句話,指導讀)

  D、 在這一自然段中,像這樣描繪田野的景像的詞還有一些,我們一起來看看。

  (大螢幕出示:( )的田野 洋溢著( ))

  適時提問,空曠的田野什麼樣啊?(出示圖片)洋溢著清香是什麼意 思?(到處充滿的'意思)

  誰能把這一句話來讀一讀。

  E、 田野中的景色這麼美,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這一自然段。

  (2) 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A、 這時候,麥子和豆莢誘惑著孩子們來到田野裡,誰知道誘惑是什麼意 思? (吸引的意思)

  B、 該是多有趣的事才能把孩子吸引到麥田裡來啊!

  (大螢幕出示:“五月的風……真舒服。”)

  ①誰來讀讀這個字“赤”(注意指出翹舌音)誰能說說“赤腳”是什麼意思?

  ②再來看這個字“趾”,它的讀音是什麼?這個字是個形聲字,誰能說說我 們可以怎麼來記它?

  C、 同桌之間,把這一句話讀一讀,說說,讀了這句話你有什麼感覺?(舒 服、好玩)

  D、 好,誰試著帶著這種感覺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E、 光著腳踩著泥,孩子們的手裡也有好玩兒的東西。

  (大螢幕出示:“折一 根韌韌的柳條……向前跑去”)

  ①誰來把這句話讀一讀。

  ②老師指著“削”這個字是個多音字,它有哪兩個讀音?在本文中應該讀哪個音?為什麼?

  ③孩子們的手可真巧,普普通通的竹管很快就變成了笛子,吹著曲子,多高興啊,誰來把這句話再來讀一讀。

  F、 這些句子大家讀的真好,從這些句子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快樂)

  G、 那好,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快樂的感覺再來完整地讀一讀二、三自然段。

  (3) 學習四、五自然段

  A、 小夥伴們在田野中還要幫家人做許多事情,大家自己輕聲地讀一讀課文的 四、五自然段,看看孩子們都要做什麼事?

  B、 (大螢幕出示:翻)在這一部分中的這個“翻”字非常不好寫,也容易錯, 大家一定要注意,這個字的左邊是一撇下面加個米字,千萬不要寫成採字,好,大家伸出手來跟老師一起來寫這個字(書空)

  C、 這個翻字可以組什麼詞?課文中的詞是什麼?(翻過的地裡)老師告訴大 家成熟的麥子收割後,農民們就會用工具把田裡的土鬆一鬆,就叫翻地。課文中說的剛翻過的地裡,就是指剛剛翻鬆的土地。

  D、 (大螢幕出示:扯)這個字怎麼讀?大家想一想這個字和我們剛剛學過的 哪個字特別像,(出示:趾)誰能說說這兩個字我們可以怎麼區分它們?

  (趾是腳的一部分,所以是足字旁,扯是用手來完成的動作,所以是提手旁)扯是什麼意思?(用力地拉)

  E、 是啊,雖然扯青草時並不輕鬆,可孩子們想到日後剪羊毛的情景,還是會 禁不住咧開嘴巴笑了,(出示:禁不住)誰來讀讀這個詞,這個字是個多音字還讀什麼?可以組什麼詞?

  F、 好,現在讓我們把四、五自然段合起來讀一讀。

  G、 誰能說說孩子們在田裡要做什麼? (趕鴨、放羊、扯青草)

  (4) 學習第六自然段 A、 孩子們趕好了鴨子,放好了羊,也為家裡的兔子準備了嫩嫩的青草,他們 為自己準備了什麼美味呢?誰來讀讀第六自然段。

  B、 孩子們自己動手在田邊開始了野炊,他們分工合作很快便做出了香氣撲鼻 的米飯,小組的同學一起來讀一讀,好,哪個小組願意來讀一讀,咱們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讀的聲音響亮,字音準確。

  (5) 學習第七自然段 孩子們吃飽了,隨意地躺在地上,讓陽光暖暖地照在身上,真是舒服啊,願意和老師一起來把最後一自然段讀一讀嗎?

  3、 整體記憶會認、會寫的字

  (大螢幕出示所有的會認、會寫字)透過初步學習課文,我們不僅感受了農家孩子的快樂,還認識了很多字,大家看看這些字你們都學會了嗎?

  在本課要求會寫的字中,有兩個字比較易錯,下面把寫字本翻開,和老師一起來寫一寫這兩個字。

  (書寫“翻”和“鍋”邊寫邊強調書寫位置和要注意的地方)

  4、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好,現在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這篇文章都寫了孩子們在麥田裡都做了什 麼?老師告訴大家把這些內容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一說,就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誰能試著來說一說?(注意提醒學生要說清時間、地點)

  三、 總結

  這節課我們只是初步地感受了孩子們在麥田裡的快樂情景,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地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好,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裡,下課!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最新模板2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字,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學習課文內容,感受自然美和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體會豐收的喜悅,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4.查詢有關麥子的資料。

  教學建議

  1.識字寫字。

  本學段的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所以在生字的學習中應進一步培養其獨立識字的能力。本課的識字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培養預習中自學生字的習慣。指導學生透過查工具書、讀拼音、區別字形、辨析字義、聯絡上下文等方法學習生字新詞。

  (2)加強小組合作,交流識字方法。課中給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互相交流識字方法,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在交流過程中,綜合運用多種識字方法達到進一步鞏固字音、辨析字形、理解字義的目的,如:猜謎語、編順口溜、與熟字比較、加偏旁、換偏旁、形聲字、字理識字等識字方法。

  (3)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複習鞏固,理解記憶,如在朗讀感悟中理解“洋溢”“空曠”“禁不住”等詞語的意思。

  (4)寫字時,“翻”字書寫時不要寫得太寬。要繼續強調執筆、寫字姿勢,注意書寫規則,培養寫鋼筆字的好習慣。

  2.朗讀感悟。

  儘管麥子是一種很普通的農作物,但對於有些地方的學生來說,卻是很陌生的。在學習課文前,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查詢有關麥子的資料,透過資料交流、課件展示等環節,讓學生認識小麥的外形特點,瞭解其播種與收穫季節、生長過程、用途等。讓學生知道麥子離我們的生活很近,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它,而瞭解它的成長過程,又為感受文中豐收的喜悅作了鋪墊。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結合本文內容淺顯、文境皆美的特點,設計讓學生自讀自悟的環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自學能力。無論是自主學習,還是小組合作,都要注意給學生充分的時間以及明確的要求。如認識了麥子後,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要求:(1)把課文讀通順,瞭解主要內容;(2)藉助工具書自學生字詞語;(3)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等。在初步感知內容的基礎上可以安排小組合作:(1)你讀我聽,互相檢查生字詞語的讀音;(2)互相聽讀課文並評價;(3)交流自學收穫,討論解決個人不懂的問題,小組內不能解決的要進行梳理, 向老師彙報。要求明確、方法具體才能保證每個學生在小組合作中有思考,有收穫。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安排小組合作,要考慮問題的難易程度、思維廣度、合作效果等,不能使小組合作有形式無內容。

  本文在描寫麥子黃了帶來田野自然美的同時,字裡行間滲透著語言文字的美、意境的美。老師要發揮掛圖或課件的作用,引導觀察,激發想象,透過各種語言文字的訓練,使學生感受美、欣賞美,體會人物心情,感悟課文內容。如出示五月的田野麥浪翻滾、豆莢飄香的情景,聯絡麥子成熟後的廣泛用途,體會豐收的喜悅。在刻畫幾個農家少年時,作者進行了許多生動形象的動作描寫:握著鐮刀、挎著竹籃,折柳條、削竹管,趕鴨子、牽羊兒,扯青草、做午飯,躺在草地上曬太陽等等,可以透過讀、找、畫讓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理解這些詞語,透過換詞語、補充填空等練習體會用詞的生動準確性,還可以結合語境引導學生大膽想象,如想象剪羊毛的情景、想象野炊的場面、想象趕鴨放羊的生活等,讓學生在想象中身臨其境地感受童年的快樂、豐收的喜悅和大自然的美好。

  文中有幾處意境很美的句子,如:⑴五月的風暖暖的,赤腳走在軟綿綿、油光光的泥土上,冷不丁有軟泥從腳趾縫兒裡冒出來,真舒服。⑵吃飽了,我們也乏了,隨意往地上一躺,閉上眼睛,伸開四肢,讓五月的陽光在我們圓滾滾的肚子上畫出漂亮的圖案。這些句子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抒寫了童年的快樂,要讓學生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抓住一些形象的詞語進行賞

  3.實踐活動。

  (1)推薦閱讀作品:宋祥貴《又是一年麥黃時》。

  (2)以“難忘的野炊”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補充資料

  1.小麥的莖俗稱麥秸,空心、有節、光滑;莖的頂端長麥穗,麥穗有針一樣的麥芒,麥穗成熟時是金黃色的。

  2.小麥的播種和收穫季節:秋季農民把麥種播在地裡;冬季壓實麥苗;到第二年春天,麥苗長得綠油油的,並逐漸長大、抽穗、開花、結籽;5月底6月初,麥子慢慢地由綠變黃,成熟,農民開始收麥,叫夏收。

  3.麥子的用途:麥粒可磨成麵粉;麵粉可做成饅頭、麵條、餃子、蛋糕、餅乾、麵包等;麥秸可編制草帽、扇子、墊子、草包等,也可作燃料和泥牆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