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0課《一滴水經過麗江》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八年級下冊語文第20課《一滴水經過麗江》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習以“物”為敘述角度、按地點的轉換(遊蹤)安排結構的寫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寫的特點。
能力目標:欣賞文章自然洗練的語言風格;
情感目標:
1.學會觀察和欣賞自然,懂得去發現平凡生活的美好;
2.瞭解麗江的歷史故事,熱愛我們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以“物”為敘述角度、按地點的轉換(遊蹤)安排結構的寫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寫的特點;
3.引導學生去發現平凡寧靜生活的美。
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課前讓學生畫出麗江風景地圖。假想自己是一滴水,會經過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風景。
2.朗讀教學法。學習散文離不開朗讀,在反覆朗讀中引導學生感受自然洗練的語言風格。
3.品讀鑑賞法。細讀文中的寫景句子,對其進行賞析,並仿寫。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讀讀寫寫”的字詞,蒐集有關麗江的民俗、故事,瞭解麗江的各個景點和地理位置,畫出麗江風景地圖,寫一段導遊詞。
教學流程:
(一)情境匯入——跟著導遊遊麗江
師:這個單元我們都在名山大川遊覽,昨天去看了壯觀雄渾的壺口瀑布,今天我們去寧靜別緻的世外桃源麗江。有請我們的導遊先給我們作麗江介紹。
2名同學預先準備好了導遊詞。學生介紹麗江。
(二)整體感知——跟著水滴遊麗江
這一板塊主要是指導學生朗讀課文的基礎之上掃除生字詞的障礙,讓學生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梳理遊蹤,即一滴水流經了哪些地方?讓學生圈點勾畫表明地點的詞。
學生梳理出路線圖:玉龍雪山山頂——麗江壩——黑龍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澆花人的.大壺——蘭花上——壺——中河——金沙江。
老師總結遊記文章可以以地點變換為線安排結構。
(三)品味探究——怎樣的麗江,怎樣的水滴
1.讓學生聯絡文中環境描寫的句子,說說最喜歡哪處的風景,為什麼?
在這個環節,先讓學生朗讀寫景的句子,在談為什麼喜歡的時候,老師適當引導賞析句子。
2.根據對課文的品讀對語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恰當的詞語。
這是_________的麗江。
(美麗、祥和、寧靜、美好、人們安居樂業、充滿文化氛圍……)
3.品讀“水”的形象。
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學生找文中描寫水的句子,說說“水”的形象。參考:憧憬和嚮往美好、執著追求、善於發現美好、敬仰傳統文化、對未知充滿好奇和熱情、積極快樂……
4.探究主旨
這滴水為什麼一定要流過四方街?
結尾作者寫道:“作為一滴水,我終於以水的方式走過了麗江”,如何理解這句話?
示例:因為麗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這滴水憧憬和嚮往美好,它從玉龍雪山山頂奔流而下,就為了去往這美好的地方。作者其實是借“一滴水”來講述自己的心願,“終於”一詞表現出作者對麗江的讚美和喜愛,對寧靜淳樸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頌。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學生小組交流:如果你變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麼地方,會有怎樣的經歷?(啟發學生想象,鍛鍊想象和聯想能力)
(五)體驗反思——一滴水的視角
請學生仿照此文寫一篇以物為敘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隻貓、一堵牆……的角度來寫作。
附:板書
這是_________的麗江麗江遊記
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敘述角度(物)
如果我是一滴水(一株花、一堵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