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篇)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

  教學內容:

  根據測量的有關內容,自行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1、 學會步測、目測等測量方法,瞭解光側、影測、繩測等測量方法,進行實際測量。

  2、 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發展空間觀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計算能力。

  4、 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

  課件、米尺、捲尺、等

  教學過程:

  一、 提出問題

  師: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和釐米,並且知道了它們大概的長度,那麼今天我們就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進行實際測量。在進行測量前,我們要了解哪些測量知識呢?例如:測量工具、測量單位、測量物件、測量方法等等。

  (學生提到了進行測量的時候,要使用尺子,記錄測量結果的時候要用到米、分米、釐米等長度單位。)

  二、活動程式

  1、 準備活動:展示人們測量一些建築物的課件。

  2、 佈置活動

  師:我們已經掌握了測量的相關知識,下面就請同學們結合實際生活,選擇一個你想測量的物件,選用適當的測量方法進行實際測量。

  測量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際測量。

  (2)每小組要在活動卡片上做好記錄。

  3、提供給學生“實際測量活動”卡片。

  卡片上記錄了關於測量內容和測量方法的一些建議,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測量物件和測量方法,填好上面的表格。

  4、活動開始

  每個小組選擇1—2個測量物件進行實際測量,小組內進行歸納總結,並分析不同測量方法的優缺點。

  全班交流總結:首先每個小組選擇一名代表對測量結果進行彙報。其次每個小組發言之後,其他小組進行評議。鼓勵學生指出發言小組的不足與錯誤,並給予補充或更正。最後,教師針對全班的彙報結果進行總結。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實際測量的方法,我們要注意這些方法的實用性和合理性。在遇到實際測量問題時,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測量方法,簡單、巧妙地解決實際問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透過解決姐、弟二人的郵票的張數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透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透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教學策略:

  根據情境圖讓學生得到資訊,在前面畫線段圖的鋪墊下讓學生根據題意畫線段圖有助於理解ax+bx或(ax-bx)可合為一項(a+b)x或(a-b)x之後能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圖片。

  教學設計:

  教學環節

  主導活動

  主體活動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

  激趣明標

  昨天我們已經學習了列方程解答簡單的應用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進入新課學習狀態。

  比較直接的引入新知。

  二、扶放結合

  探究新知

  下面請同學們看圖上的資訊:

  教師:誰能說一說圖上告訴我們哪些資訊?誰能根據這些資訊找出等量關係?

  教師強調方程的格式可以這樣寫:引導學生一起板書

  x+3x=180

  想: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

  4x=180

  是4個x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姐姐有135張郵票。

  二、拓展延伸: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張的條件,可以怎樣列方程呢?

  誰能說一說你是根據哪個等量關係列的方程。

  教師引導小結: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由於有兩個未知數,需要選擇設一個未知數為x,在根據兩個未知數之間的關係,用字母表示另一個未知數。

  看圖上的資訊

  分組討論。

  小組彙報。

  1.先畫線段圖。

  2.根據“姐姐的張數+弟弟的張數=180”這個等量關係,列方程。

  邊聽邊板書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則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

  4x=18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姐姐有135張郵票。

  一生板演,其餘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全班交流。

  舉例:

  在解方程的過程中,比如:需要用到“一個x與3個x合起來就是4個x”。

  三、反饋矯正

  落實雙基

  第96頁試一試:

  第97頁練一練的第2題。

  這一題可以列出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97頁練一練的第3題,第4題。

  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等量關係,再列方程。

  學生獨立完成,選兩題進行板演。

  學生看懂圖意,說一說等量關係,再列出方程,進行解答。

  學生先說一說等量關係,再列方程。

  學生獨立完成。

  運用新知,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

  鞏固新知

  四、小結評價

  佈置預習

  今天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內容,你學到了什麼,還有哪些疑問?

  交流學習收穫

  並提出疑問

  對本節課所學知識的總結。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正確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及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並能夠熟練計算。

  2.經歷小數加減法的複習整理過程,瞭解小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之間的聯絡。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透過比較,感受整數加法運算律對於小數同樣適用,並能運用這些運算律進行簡便計算。

  4.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整理與複習知識的重要性,養成回顧與反思的習慣,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進行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會運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問題回顧,再現新知。

  1.談話匯入:

  師:同學們,這學期我們學習了許多有關小數的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繼續複習和整理第六單元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小數加減法的整理與複習)請開啟課本,回顧一下,我們主要學習了哪些知識?學生開啟課本共同回顧:資訊窗1:小數的口算,以及位數相同和位數不相同的小數筆算。資訊窗2:小數連加、邊減、加減混合運算以及小數的簡便運算。

  師:請同學們根據以下問題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回顧與整理,好嗎?在整理知識之前,請思考你打算採取哪種整理方法進行整理,如大括號式、集合圖式、表格式、樹形式、其他形式等,在整理過程中可以參考課本,整理後讓別人看了既美觀又清晰,一目瞭然,時間為5分鐘,5分鐘後準備彙報。

  課件出示問題引領:

  (1)小數加減法口算時要注意哪些問題?(2)位數相同與位數不同的小數加減法計算方法是怎樣的?(3)小數的混合運算與整數的混合運算有哪些相同點?怎樣計算?(4)小數的簡便運算與整數的簡便運算有什麼相同點?怎樣計算?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分工要求:

  1號:檢查知識整理有無錯誤,遺漏的地方。

  2號:標出單元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及易混不懂的地方。

  3號:對整理的形式及美觀度提出修改方法。

  4號:綜合組員意見,整理出一份優秀的知識整理卡準備展示。

  學生分組合作整理知識網路,老師參與其中。教師巡視時,根據每個小組不同的情況進行適當的方法指導和建議,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2.全班彙報交流。

  彙報交流:

  展示兩組學生作品,在彙報交流的過程中師生給予適當的評價。

  師:剛才同學整理的知識網路都很有特點,並且知識點也比較準確全面。老師也整理了一個知識網路。(出示知識網路)針對每種方式整理出來的內容,教師從下表中的幾方面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由於內容較多,只板書部分內容)專案計算方法計算時的注意事項小數加減法的口算利用小數的性質:小數末尾添0大小不變,把小數位數對齊,再相加減。

  認真,仔細,容易對錯數位。

  小數加減法的豎式計算小數位數相同的小數加法及演算(進位、計算結果要化簡)列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時,要把小數的(小數點)對齊,再從(末)位算起,得數的小數點要和(加數或減數原來的小數點)對齊。計算結果是小數,且小數末尾有0時,一般要根據(小數的基本性質)化簡。

  ①小數點對齊②從末位算起③別忘記化簡④豎式要寫得美觀⑤計算要細心小數位數相同的小數減法(添0佔位)及演算。

  小數位數不同的小數減法小數的加減混合運算同級運算按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帶括號的先算小括號裡面的,然後算括號外邊的。

  小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相同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小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方法和整數加減法的簡便計算方法相同。

  整數加減法的運算律同樣適用於小數。

  3.提升認識師:透過我們的整理和複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穫,還有哪些疑問?你認為本單元的重點是什麼?哪些是易錯或不懂的,以及同學們應該注意的問題?預設:

  ①運用小數的加減法解決問題是重點。

  ②重點是小數加減的計算方法,和簡便演算法…………小結:同學們說的真好,看來同學們不僅在整理知識方面有了進步,還能整體把握一個單元的重難點,我們要在熟練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之上再進行簡便計算和解決問題。下面我們就來檢測一下,看看這個單元我們掌握的如何?二、分層練習,鞏固提高(一)基本練習,鞏固新知1.口算。

  4.5+5.5=1-0.25=5.4-0.7=12.7+7.3=7.3-0.98=7+0.7=9.8-7.9=0.02+7.98=指名直接說得數,全班集體判斷對錯。並說一說小數的口算需要注意什麼?教師強調:小數的口算首先要看清楚算式中的兩個數分別是幾位小數,在心中口算時一定要對齊數位,其次要注意進位和退位問題。

  2.用豎式計算並驗算。

  21.35+2.65=6.7-5.02=10-0.8=9.7+12.34=(1)獨立計算,同時指名板演。

  (2)集體更正答案,並且讓板演的同學分別說一說計算過程。

  (3)指名說一說豎式計算和驗算需要注意的事項。

  (4)教師結合學生的練習情況總結強調:

  計算時首先要小數點對齊,即相同數位對齊;

  然後當數位不相同時,要利用小數的性質,在小數的末尾添上0再進行計算;

  接著在計算時跟整數的豎式計算方法一樣加法滿十向前一位進一,減法,不夠減的向前一位借一當十;

  最後要把得數的最簡形式寫到橫式的後面。

  驗算方法也和整數的驗算方法一樣:加法可以互換加數計算或者用和減去其中一個加數進行驗算;

  減法可以用被減數減去差或者差加減數進行驗算。

  3.算一算,填一填。(新課堂95頁第1題加補充題目)(1)8.64比1.28多(),0.34比5.58少()(2)甲數是4.2,比乙數多1.4,乙數是()(3)3千米500米比2千米50米多()千米。

  (4)2.25+0.72+0.75+0.28=(+)+(+)(5)比5小0.5的數比4大()(6)17.5-()=15.05()+0.8=3.93(7)2.73.44.1()()學生在練習本上只計算不抄題,找生彙報,集體更正。教師重點關注後進生,給予指導。

  3.能簡算的要簡算。

  ①64.45-14.3-32.19②12.25+36+7.75③5.83+3.6-4.79④159-(62.39+58)⑤13.05+12.38-4.05⑥5.6-0.71-0.29⑦65.3-(5.3-1.24)(1)獨立計算,指名板演,集體更正,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能簡算的說一說運用什麼方法進行簡便計算的。

  (2)第5小題和第7小題是簡算的一些變式練習,學生易錯,容易與加法和減法的運算律搞混,教師注重指導後進生的做題情況。

  (2)教師強調:有小括號的要先算括號裡,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進行簡便計算時一定要先觀察算式中各數的特點和聯絡,然後再利用加法和減法的運算律進行計算。

  三、梳理總結,提升認知1.教師總結:你對本節課自己的評價滿意嗎?你能從積極、合作、會問、會想、會用五五個方面評價一下自己嗎?學生評價。

  2.提升認識:我們透過整理與練習進一步鞏固了小數加減法的計算和應用,課上,大家不僅能靈活地運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問題,還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觸類旁通、學以致用,老師為大家感到特別高興。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相信同學們一定能用今天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更多的數學問題!板書設計:

  小數加減法的整理和複習口算:數位對齊豎式計算:小數點對齊,末位算起,化簡混合運算:與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簡便計算:整數的運算律適用小數使用說明:

  1.教學反思:回味課堂,我感覺亮點之處有:

  (1)整理有序。上課時發現很多同學整理知識找不著頭緒,而且整理的知識比較亂,不清晰,用時較多,不知採取何種方式去整理,針對此問題讓學生充分利用課本,以問題引領的形式,讓學生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以哪些問題開始整理思考,並在整理之前思考採取哪些方式進行整理並提出整理要求,怎樣整理既美觀又清晰,給學生提供一個支架,合理科學的把知識形成網路,學會整理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生整理知識的能力,進一步使所學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養成回顧與反思的好習慣。

  (2)用心練習。除了知識的整理與歸納之外,練習的設計是非常重要的,練習的設計很全面,涉及到各個知識點,層次性較強,由基本的小數加減法的練習、混合運算、利用小數加減法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循序漸進,溝通了小數與整數之間的聯絡,融會貫通,透過練習,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形成技能,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把所學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自信。

  2.使用建議。

  在整理知識時,教師注意指導學生的整理方法,注意把握小數與整數間的聯絡,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路。練習要適量適當,儘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學生,不僅體現在知識上,還要體現在情感態度上,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4

  這節課主要是以活動的形式,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感受學習的樂趣,感悟學習知識。使學生在自己的認知的基礎上進行學習。

  1、根據學生年齡特點,提出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透過動手擺一擺、折一折、畫一畫,使學生獲得知識途徑的多元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和學習數學。

  2、在有意義的實踐活動中強化概念。

  讓學生解決生活中如何確定車站的位置,就是針對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知識強化與理解,師生、生生之間互動交流,整個教學過程在活動中完成,透過有趣的實踐活動,學生進一步理解了垂直線段距離最短的問題,同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採用透過實踐“悟”的教學,讓學生從實踐的過程中自覺領悟互相垂直的概念。先讓學生用兩支鉛筆擺,再畫出自己擺的圖形,從生活中抽象出互相垂直的圖形。從上課看來,互相垂直的直觀圖形在學生的頭腦中已經有了很清晰的印象,這是一種為學生提供的憑直覺感悟的過程。悟後讓學生實踐,把長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邊形的紙折出兩條互相垂直的線。教師透過引導學生看書觀察,學生得出用一張正方形的紙先沿邊對摺一次,然後沿摺痕對摺,也可沿對角線對摺,就可以得到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在折的時候,出現了有的同學折得很複雜,出現了很多摺痕,由學生自己展示哪些摺痕是互相垂直的。學生悟出結論:要形成互相垂直的必備條件是:在同一平面內相交、交角成直角。總之,這節課採取選擇貼近學生思維的素材,透過學生實踐操作,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發現知識。儘管要解決的問題具有挑戰性,探究的過程也有一定的難度,但是由於將解決互相垂直的知識置於實踐操作之中,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被“啟用”,能夠在磕磕碰碰的探索中主動完成認知的建構,把直角、相交等知識結合起來。

  這節課存在值得思考和探究的問題:(1)學生用三角板畫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不難,但過直線上一點和直線外一點畫已知直線的'垂線太難,我一一進行指導有的同學還是畫不準確。(2)點到直線的距離(垂線段最短)講不講,是讓學生有較清晰的理解還是有一種模糊的意識就行了呢?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5

  一、教材

  《三角形邊的關係》這節課是北師大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透過動手操作活動匯出所要研究的問題,接著介紹以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目的是讓學生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進而找到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原理。教材篇幅簡短,但思路清晰,要點突出,教法學法寓於其中,方便教師教學。

  分析教材可以看出,教材編寫者力圖讓學生透過動手實驗,收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探索過程,自己發現和得出結論。為了讓學生獲得更深的感受和體會,我遵循編寫意圖,對教材還做了適當的擴充處理,增加了一些環節,讓教學過程更顯層次性和動態性。這一內容的教學,能使學生在已經建立三角形概念和知道三角形穩定性特性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三角形的另一個重要特性,豐富三角形的知識。同時,也為以後繼續學習三角形與四邊形及其它多邊形的關係打下基礎。

  二、教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學要貫徹直觀性、實踐性、趣味性的原則。根據本課的內容特點,我將實踐性原則擺在重要位置,將教學過程設定為學生自主活動的過程。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是談話法、實驗法、演示法、發現法等。教學中我將把這些方法有機結合在一起,靈活運用,期望實現最佳效果。

  三、學法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化的過程。”遵循這一理念,考慮與上述教法相適應,突出主體性和實踐性,本節課我引領學生立足“三自”,主動學習,即:自由探究,自我總結,自主運用。安排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把課堂還給學生。

  四、教學目標

  1.透過擺一擺登封操作活動,探索並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的規律。

  2.讓學生透過動手實踐,分析資料,體驗探索和發現三角形邊的關係的過程,培養學生髮現問題的意識及提出問題的能力,積累探索問題的方法和經驗。引導學生樹立自己探索真理的勇氣和信心,享受成功的喜悅。

  五、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三角形三條邊的之間的關係

  難點:在探索中發現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係

  六、教學過程

  這節課以“讓學生主動學習”為教學指導思想,為突出重,突破難點,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個環節:

  (一)談話匯入

  1.出示一個三角形。(同學們,這是什麼圖形?)

  2.什麼樣的圖形叫三角形?(強調首尾相連的封閉圖形。)

  3.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三角形的三條邊有什麼關係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

  來研究三角形三邊的關係(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習新知

  1.合作用小棒擺三角形

  請同學們將我們課前準備好的四組不同長度的小棒拿出來,同桌兩個相互合作,看看哪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哪組小棒擺不成三角形?

  2.小組彙報

  3.小組討論:

  同樣是用三根小棒來擺三角形,為什麼有的能擺成,有的卻擺不成呢?觀察、比較一下這兩組實驗結論,你能發現三角形三邊之間有什麼關係嗎?

  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學生的討論。

  4.全班交流

  (1)怎樣的三根小棒能擺成三角形呢?各小組派代表彙報一下你們組的發現。

  組1:三根長度不相同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

  組2:兩邊長度加起來大於第三條邊的長度的小棒能擺成三角形。

  組3:…………

  根據學生回答,舉出反例:引導學生辨析,逐步完善學生認識,達成共識: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板書)

  (2)這邊的各組小棒為什麼不能擺成三角形呢?(強調“任意兩邊的和”)

  5.教師小結

  同學們,祝賀你們探索和發現了三角形邊的關係,讓我們自豪地再說一遍這個結論。

  (三)看書鞏固自己看教材第27頁的內容

  (四)拓展應用

  1.教科書第28頁練一練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彙報

  2.出示小明上學的路線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小明上學可以怎樣走?有哪幾條路線?在這兩條路線中,走哪條路線最近?請你從數學的角度來解釋這種現象。

  集中分析,總結匯報

  3.課本第28頁練一練第2小題

  學生獨立完成,彙報結果

  (五)課堂小結今天你學到了什麼?

  (六)佈置作業課本28頁練一練第3,4小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6

  課題:比大小(二)

  內容:小數的性質

  課時:1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1、透過“在方格紙上塗一塗,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的活動,經歷用幾何模型研究小數的過程。

  2、用直觀的方式體會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的規律。

  3、在尋找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中,培養數感,獲取數學學習方法。

  基本教學過程:

  一、 一、創設問題情境

  1、比較大小。1.26( )2.03 0.23( )0.31

  2、0.2( )0.20

  二、自主探究,建立數學模型

  1、思考一下,0.2和0.20誰大?你是怎樣想的?

  2、我們一起驗證一下,在圖上塗一塗,再來比一比。學生在書上塗一塗,比一比,再說一說。

  3、0.2和0.20怎麼會相等呢?這是不是一種巧合?

  4、在下面兩幅圖中塗出相等的兩部分,並寫出相應的分數和小數。

  在小組內交流你的塗法和想法。你發現了什麼?

  三、鞏固與應用

  1、第10頁試一試1、2。

  2、第11頁練一練1。

  3、第2、3題。

  4、閱讀。《你知道嗎?》

  四、總結。

  這節課你發現了什麼?

  教學反思:學生透過圖一圖、比一比,發現小數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數的大小不變這一規律。並能熟練的應用這一規律。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7

  1、探索乘法的結合律要以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為依託。下面請老師們見教材19頁探索部分,教材是透過比較2個學生的不同解題方法,發現規律的。這裡要說明的一點是:我們所說的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指群體策略的多樣化,透過比較不同學生的不同策略,來發現其中的規律,而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會用不同的策略解決同一個問題。

  2、猜測、舉例、驗證必不可少。與學習加法的結合律和交換律一樣,乘法的結合律和交換律也要經過猜測、舉例、驗證的過程。這一點,前面已經說過,在教材的呈現形式上已有所滲透。

  3、運算律的字母描述形式,可以嘗試放手。在教學第一單元時,由於學生是第一次接觸用字母表示加法運算律,教師需要進行適當的引導,但是本學習本單元時,由於學生已經有了用字母表式規律的經驗,所以教師可嘗試著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摸索,去表達。

  4、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認知基礎,找準遷移點。學生有了第一單元學習加法結合律和加法交換律的經驗,再來學習乘法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應該說難度不大。因此,教師要儘量放手,發揮其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在組織教學方面,由於本單元教材的呈現形式及教法滲透方面,與上單元很相似,因此,可參照第一單元的教學流程去組織學習活動(比如說,猜想——舉例——驗證)

  5、運算律的探索、理解、運用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規律的記憶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數學課程標準對運算律的教學提出的目標是“探索和理解運算律,能應用運算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從字面意義上看,標準對我們的要求,是學會探索方法,理解定律的意義。當然作為基礎知識與技能的教學要求,也即規律的記憶,這是必要的,但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

  6、重視簡便計算在現實生活中的靈活應用,有利於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透過解決姐、弟二人的郵票張數問題,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

  2、透過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教學重難點

  學會解形如2X-X=3這樣的方程

  教學過程

  活動一:創設情境,建立模型。

  1、看圖說一說你收集到哪些數學資訊?交流。

  2、圖中告訴我們等量關係是什麼?

  (姐姐的張數+弟弟的張數=180)

  3、求姐、弟各有多少張?你會畫線段圖嗎?畫一畫。

  X

  弟弟

  3X180

  姐姐

  4、設誰為X比較簡便?為什麼?

  5、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那姐姐呢?你會列方程解答嗎?

  6、學生彙報。

  7、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那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樣想?

  4X=180(1個X與3個X合併起來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那姐姐有135張郵票。

  8、書寫時要注意什麼?

  9、做完後還需要驗證,怎樣驗證?

  10、想一想,如果利用姐姐比弟弟多90張的條件,可以怎麼列方程?

  先畫線段圖,再列,方程解答,並交流。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那姐姐有90+X張郵票。

  90+X+X=18011、透過剛才解決問題,你們有什麼收穫?

  活動二:解釋運用:試一試

  解方程:5Y+Y=96X+3X=724M-2M=48

  Y+Y=335X-2X=1232X-X=4

  (1)讀題

  (2)怎樣解方程

  (3)怎樣檢驗?

  練一練

  1、解方程:

  2、嵐嵐幾歲了?

  列方程並解答

  理解題意,解方程解答,並檢驗

  X+6X=35或7X-X=30

  3、列方程30X=600。

  生獨立完成。

  4、(1)書上告訴了我們什麼?你能提什麼問題?

  (2)怎樣列方程?

  25X-4X=31.5

  (3)怎樣解方程?

  (4)你怎樣驗證?

  板書設計

  郵票的張數

  解:設弟弟有X張郵票,那姐姐有3X張郵票。

  X+3X=180X+3X是多少?你怎樣想?

  4X=180(1個X與3個X合併起來是4X)

  2X=90

  X=45

  3X=45×3=135

  答:弟弟有45張郵票,那姐姐有135張郵票。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9

  第一單元 小數的認識和加減法

  教學目標

  小數的意義不能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背誦結論獲得,必須透過活動使學生獲得體驗。本環節教師組織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折一折、塗一塗,先用分數表示,再用小數表示,讓學生在體驗中逐步理解小數的意義。

  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學會總結,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活動一:量一量

  解釋與運用

  活動二:量身高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歸納小數比較大小的方法,並和原來的想法比較,加深對正確方法的理解

  讓學生獨立練習,教師重點輔導學習有困難的孩子。

  多層次的練習,加強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能正確熟練的比較小數的大小

  6、引導學生小結。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

  歌手大賽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能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能解決簡單的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實際問題。

  2.結合問題情境,學會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難點小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及學生活動設計個性調整

  一、出示圖形,讓學生觀察討論

  二、練一練

  三、全課小結:

  同學們,你們看過電視上的歌手大獎賽嗎?請看大螢幕,這個“專業得分”是什麼意思?“綜合素質得分”又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嗎?

  (出示)

  1、你找到了哪些數學資訊?

  看到這些數學資訊,你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2、板書:誰的總分高?高多少?

  估一估,誰的總分高一些?

  要想算出準確的結果怎麼辦?

  (引導學生認識:要透過算一算才知道。)

  3、誰來說說你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板書學生的不同的解法。

  ①8.65+0.40=9.05(分)

  9.43-9.05=0.38(分)

  ②9.43-(8.65+0.40)

  =9.43-9.05

  =0.38(分)

  4、透過以上的計算,你知道我們這節課的學習內容嗎?先算什麼,再算什麼?為什麼?與整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相比怎麼樣?

  5、第17頁“試一試”第1題。

  比一比,看看誰的方法最簡便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在已有的生活經驗上體會數的意義,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2.培養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透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數數、讀數、寫數,初步體會數序的含義.

  教學重點

  正確數出物體的個數.

  教學難點

  正確書寫數字.

  教具、學具

  數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一)引入

  教師談話:開學這幾天,你認識了幾個新朋友?能給大家介紹介紹嗎?

  1.同學之間互相介召、互相說.

  2.指名回答.

  教師提問:有認識一位新朋友的嗎?誰認識了兩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嗎?

  這2個新朋友是誰?

  教師板書: 1 2 3 4 5 (根據學生所說的板書)

  (點評:聯絡學生生活實際學習數學,是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要求.透過“介紹新朋友”的情節引入,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慾望.)

  教師談話: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氣”,他也認識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氣”

  請“笑笑”到家裡做客.

  (二)出示主題圖

  教師提問

  1.看到這幅圖,你想說些什麼?

  2.他們在玩些什麼玩具?請你數一數,說一說.引導學生說出圖上的物體數量.

  (學生:他們在玩玩具,有5個積木、4輛汽車、3個皮球等等)

  (點評:創設情境,讓學生不由自主的數數,從而感受到數字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應用廣泛,

  同時也激發學生數數、用數的積極性.)

  二、嘗試探索.

  (一)教師提問

  1.你是怎樣知道這些物體的數量的?(數出來的)

  2.你是怎樣數的?(一個一個的數、兩個兩個的數)

  (二)指名數一數.說一說.

  1.小組討論:你認為怎樣數數比較好?為什麼?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體,又可以怎樣數數呢?

  (三個三個的數、五個五個的數、十個十個的數……)

  2.小組合作:數出鉛筆盒裡文具的個數.(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請你的新朋友到家裡做客,你準備怎樣做?

  學生1:我準備拿2個洋娃娃請好朋友玩.

  學生2: 我準備拿4輛小汽車請好朋友玩.

  學生3: 我準備拿5把玩具請好朋友玩.

  (點評:透過觀察實物,使學生體會數數的方法,感悟出數物體的數量時要一一對應,為數更多物體數量進行滲透.同時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進一步感知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對數學逐漸產生親切感.)

  (三)揭示課題

  教師談話:剛才同學們準備了那麼多的玩具,你們真是一個好客的小主人.同時我也聽出來了,你們說出了許多數量是1 、2、3、4、5的物體.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

  教師板書:玩具 (1、2、3、4、5)

  (四)指導書寫.

  教師談話:我們會數出數量是1、2、3、4、5的物體,這些數該怎麼寫呢?誰會寫 1 ? 2怎麼寫?

  (指名板書)

  教師提問:你們覺得他們寫的怎麼樣?那麼怎樣寫才能寫的又漂亮又規範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範字

  教師提問:看到這些字你有什麼感覺?

  教師:讓我們一起來練習怎麼寫的.(生描示範字,師巡視指導.)

  比較:你認為哪兒寫的比較好?還有什麼不足之處?

  (點評:先引導學生觀察數的寫法,有了認識之後再描,最後自己寫,這樣的過程實際上在不知不覺的演示過程當中學會了書寫.)

  (五)比較數序.

  1.看圖數數.

  教師談話:“淘氣”和“笑笑”玩的高興及了,媽媽給他們準備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圖

  教師提問: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個?你是怎麼知道的?

  教師明確:1、3、5叫單數,2、4叫雙數.

  2.比一比.

  什麼水果最多?什麼最少?你是怎麼知道的?

  3.生活中你還在哪見過這些數字?它們有什麼用?

  (點評:透過觀察實物,使學生感悟到數字之間的大小關係,同時與生活實際相聯絡,進一步增加學習的興趣,從而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4.數序

  教師談話:2個好朋友剛吃過水果,動畫片開始了.

  出示火車圖

  教師提問:他們在幹什麼?“淘氣”說老虎在第一節,“笑笑”說熊貓排第一節,他們誰說的對?小松鼠在第幾節?大象呢?

  三、總結

  說說這節課你最高興的事是什麼?

  點評:

  1.本節課,讓學生在經歷數數的過程當中,進一步體驗、感悟一些數數的方法.教師在教學中力求創設各種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情境,提供學生參與學習的各種機會,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增強了應用意識,感受到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還可以應用於生活.

  2.數學的學習不僅在課上、課下,也不應該侷限於教師的“引”與學生的主動探索,還應該利用恰當時機進行拓展.如數數的方法,以及單數與雙數的概念,教師巧妙的設計,把他們引入課堂,透過做遊戲的形式,使學生感悟、理解,同時也為今後的加減法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1

  【學習目標】

  1、理解並掌握方程的意義,弄清方程與等式間的聯絡與區別。

  2、透過在不同的情景中建立等量關係列方程,經歷方程模型的建構的過程。

  3、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抽象概括等能力。

  【學習重點】

  會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間簡單的數量關係。

  【學習難點】

  能根據圖義,找到等量關係列出方程。

  【學習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生活中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數,對嗎?比如說,誰願意告訴我你今年多大了?(學生說)只知道自己的年齡還不行,誰知道媽媽今年多大了?(學生說)自己的年齡,媽媽的年齡對你來說是已知數,那老師的年齡對你來說是……..(未知數)以此來引出未知數。

  二、利用等量關係,正確列出等式

  1、出示天平圖1:天平左邊10克,天平右邊:2克和一個櫻桃

  師:看天平的顯示,誰能列出一個等式?(櫻桃的質量+ 2克=10克),如果用未知數X來表示櫻桃的質量,那麼,可以列出一個什麼樣的等式呢?(2+X=10)

  2、出示情景圖2:四盒種子的質量一共是20xx克。

  你從圖中發現了什麼?(4盒種子的質量=20xx克)

  師:能根據這個相等關係寫出一個等式嗎?

  師:請你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你的等式,先說字母表示什麼意思?

  師:如果用y表示每塊月餅的質量,怎樣用數學式子表示這個等式呢?(板書:4y=20xx)

  師:下面老師加大難度,敢接受挑戰嗎?(同學們在家裡幫爸爸媽媽倒過開水嗎?現在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倒開水的過程,找一找這裡有相等關係嗎?)

  3、課件出示圖3:一壺水剛好倒滿兩個開水瓶和一個杯子。

  師:你們找到其中的相等關係了嗎?(兩個熱水瓶的盛水量+200毫升=20xx毫升)

  師:如果用z表示每個熱水瓶的盛水量,那麼這個關係式可以怎樣表示?(板書:2z+200=20xx)

  4.理解方程的意義。

  師:剛才我們透過稱櫻桃,稱種子和水壺倒水的三次實踐活動,得出了下面這三個等式:(x+5=10 4y=380 2z+200=20xx)

  (1)同桌交流。說一說:上面的等式有什麼共同特點?

  (2)全班交流。

  教師小結:這樣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板書課題:方程)

  師:自己讀一讀,你認為關鍵詞是什麼?

  (3)鞏固知識。

  師:說一說方程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一必須是等式,二必須含有未知數)

  5、會寫方程師:你會自己寫出一些方程嗎?寫下來同桌交換檢查。

  (學生試著寫出各種各樣的方程,再在全班展示,當然也有可能會出現一些不是方程的式子,教師應引導學生說出它不是方程的原因。)

  三、鞏固練習

  1.判斷

  下面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35+65=100 x -14>72 y +24

  5x+32=47 28<16+14 6(y+2)=42

  2、練一練課本67頁第一題說一說各圖中的等量關係,再列出方程。

  四、總結評價

  師:關於方程還有很多有趣的內容,相信同學們還會以飽滿的精神、積極地態度去研究、去探索方程的奧妙。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2

  小數天地

  [複習內容] : 課本第102、103頁的有關內容。

  [複習目標] :

  1、複習小數四則運算,以及運用相關知識解決簡單問題。

  2、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整理和反思,培養自我評價能力。

  [複習重難點] :

  1、 進一步理解小數意義。

  2、 提高運算能力。

  [複習準備] : 課件

  [複習方法] : 練習法、小組討論法。

  [複習過程] :

  一、 整理匯入。

  本學期我們又學了一些小數知識,回憶一下你學到哪些知識?

  二、整理知識。

  讓學生翻閱課本中的第一、三、五單元內容。看看學了哪些知識。

  1、 學生獨立翻閱課本。

  2、 讓學生與同桌的夥伴交流,說說學到了哪些知識。

  3、 利用表格或網路圖的方法進行歸納整理。(腳可以提供一些思路或表格)

  4、 展示學生的作品。

  三、課堂練習。1、小數讀寫。課件呈現:

  五點八七四

  二百三十點九 12.03

  1.023

  0.082

  十二點零三 零點零八二 230.9

  一點零二三 5.87

  要求:

  (1)降落傘逐一出現,從上而下,降落平臺一次性出現;

  (2)學生看“讀數”找“寫數”,看“寫數””找“讀數,判斷降落點;

  (3)完成課本第102頁的第1題。

  2、小數計算。完成課本第102頁第2、3題。

  教師以口算卡片出示,學生口答,部分題目讓學生說說怎麼想的,怎麼算的,計算法則以及注意點。

  3、解決問題。

  (1)讓學生說說生活中遇到的小數。

  (2)結合生活情景,提出數學問題。

  如:教室的長是7.8米,寬6.4米。

  ○1教室的周長是多少米?

  面積是多少米?

  長是寬的幾倍?

  ○2課件呈現:

  節日特別供應

  精緻漢堡 每塊9.80元

  薯條 每包5.50元

  可樂 每杯3.85元

  根據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學生可能會提出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的問題。

  四、鞏固練習。

  完成課本第102、103頁的第4~10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教材第79~80頁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奧運資訊,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有關實際問題。

  2.透過解決體育賽場上的有關問題,體會數學與體育之間的聯絡,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奧運中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師:2016年第31屆奧運會在里約舉行,同學們知道我國運動員一共獲得了多少枚金牌?其中有些專案還打破了世界記錄,尤其是中國女排,頂著巨大的壓力,透過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終於獲得冠軍。那麼同學們對奧運會有哪些瞭解呢?

  師出示課件教材第79頁情景圖。

  引導學生觀查表格,從表格中你能獲得哪些數學資訊?你能根據這些資訊提出什麼數學問題?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解決奧運中的數學問題。

  二、探究問題

  1.師出示課件教材第79頁問題一。

  (1)學生觀察表格,交流彙報:可以知道三名運動員各自的成績分別是多少秒。

  (2)出示問題: 前三名運動員的成績分別相差多少?

  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後在小組內說說是怎麼做的,互相交流訂正。

  (3)課件出示教材第79頁兩幅衝刺情況圖,並提問:根據剛才的資料,你能判斷哪幅圖能描述當時決賽的衝刺情況嗎?

  學生觀察圖片,交流彙報。師根據學生回答整理歸納:根據剛才計算出來的結果,可以知道,第二名和第三名相差很少,他們之間的距離應該很近,而他們和劉翔的時間相差很多,所以距離應該相對遠一些。

  因此第二幅圖能更好的描述當時的衝刺情況。

  (4)當時男子110米欄的奧運會記錄是12.95 秒,劉翔用的時間少了多少秒?

  學生先獨立思考,小組內交流,再全班彙報。

  2.師出示教材第80頁問題二

  (1)引導學生閱讀短文,你能獲取什麼數學資訊?

  學生閱讀後,指名彙報交流:在最後一跳之前,何衝比第二名多32.45分,秦凱比第二名少7.65 分,是第三名……

  (2)課件出示問題1。

  學生先獨立計算,然後在小組內說說是怎麼想的。指名學生彙報,集體訂正。

  (3)課件出示問題2。

  ①讓學生觀察“最後一跳的得分情況表”。

  ②學生獨立思考計算,小組交流,指名彙報。

  根據學生彙報,師歸納:何衝最後一跳得分最高,是第一名;最後一跳前,秦凱落後德斯帕蒂耶斯7.65分,而最後一跳,秦凱得分比德斯帕蒂耶斯多98.00-96.90=1.1(分),所以第二名是德斯帕蒂耶斯,第三名是秦凱。

  3.師出示教材第80頁問題三。

  (1)引導學生閱讀短文,並從中獲取數學資訊。

  學生先獨立思考計算,小組討論交流。指名學生彙報,集體訂正。

  (2)出示課件射擊比賽場景圖。

  同學們先觀察圖片,再獨立透過想象判斷,並用自己的語言說明理由,小組內交流。

  指名學生彙報,集體討論驗證。

  三、課堂小結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想法?和同學們說一說。

  四、課後練習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4

  教學目標

  1.經 歷從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建構過程,會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係。

  2.提高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列方程的過程中,發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方程的解的意義,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係。

  教學難點

  用方程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係。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下面哪些是等式? 哪些是方程?

  5y 36÷x=97?8+9m 10-x=3?54+x>9 5×7=35 6y+6=48 2x+3x=20

  2.解方程。

  10-x=5? x+1 0=20 x+3=1 2 x-11=5

  二、走進新課。

  1.等式兩邊都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 個不為0的數),等式還成立嗎?

  解:等式成立。

  2.請你用發現的規律,解出我們前面列出的方程。

  4y=20xx y=500

  3.解方程。

  (1)x÷3=9 x=27

  (2)7y=28 y=4

  4.下列解法正確嗎?

  (1)x-19=19

  解:x-19+19=19-19 x=0

  正確解法:x-19+19=19+19 x=38

  (2)3x=36

  解:3x÷ 3=36÷3 x=12

  三、隨堂練習。

  1.解方程。

  (1)6x=156

  (2)3x=630

  (3)59+x=120

  (4)x÷28=0

  四、小結

  等式兩邊都乘 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等式成立。

  五、作業。

  教材P71第5題。

四年級下冊數學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根據一組相關的資料,繪製折線統計圖。

  2.過程與方法:經歷處理實驗資料的過程,瞭解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資料變 化的資訊,並進行簡單預測。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規範有序的解決問題的步驟。

  學習重點

  能根據一組相關的資料,繪製折線統計圖。

  學習難點

  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資料變化的資訊,並進行簡單預測。

  教學過程

  一、知識回顧。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條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有什麼優點?

  二、自學指導。

  1.情景匯入:

  (用蒜苗生長的動畫圖片引入新課)

  2.由學生動手,演示笑笑的蒜苗生長情況統計表。

  3.動畫演示蒜苗生長情況折線統計圖(要強調學生注意觀 察畫折線統計圖的步驟)。

  讓學生分析在格子圖中畫折線統計圖可以分成哪兩步。

  三、習題鞏固。

  課本P89練一練1。

  四、實踐應用。

  課本P89練一練2。

  五、課堂小結。

  1.折線統計圖有什麼優點呢?

  折線統計圖有利於直觀瞭解事物的變化情況。

  2.怎樣畫折線統計圖呢?

  (1)先在格子圖中描點。

  (2)連線。

  3.統計圖一般有幾種形式呢?

  統計圖一般有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三種形式。

  4.進 行預測時,先要找出數量變化趨勢中的規律,再進行預測。

  六、知識拓展。

  為了尋找小玲跳繩成績提高的秘密,笑笑幫助小玲記錄了鍛鍊的情況,並製成了統計圖。

  (1)小玲跳繩中哪一階段成績提高最快?哪一階段成績提高比較緩慢?

  答:小玲 第5~10天成績提高最快,第15~20天和20~25天成績提高比較緩慢。

  (3)估計小玲第8天的成績大約是多少,達到每分135個大 約是在第幾天?

  答:估計小玲第8天的成績大約是118個,達到每分135個大約是在第12天。

  七、目標檢測。

  1.要表示上海20xx年全年每月降水量的變化情況,用( )表示合適。

  A.條形統計圖

  B.折線統計圖

  C .扇形統計圖

  2.統計圖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折線統計圖表示的是李明從9時到11時由甲地到乙 地騎車行駛的情況。

  (1)李明從甲地到乙地一共用了多長時間?甲乙兩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他平 均每時行駛多少千米?

  (2)李明在中途停留了嗎?如果停留了,那麼停留了多長時間?

  (3)李明在最後30分裡行駛了多少 千米?比他騎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度快多少?

  八、實踐作業。

  根據十幾天觀察蒜苗得到的結論,寫一篇《我的蒜苗長得快》數學實踐小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