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猴王出世》(通用5篇)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猴王出世》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猴王出世》(通用5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猴王出世》,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猴王出世》 篇1

  一、課前交流

  同學們,你們看過《西遊記》麼?你最喜歡哪個人物?交流感受。(引出孫悟空)這節課我們要到文字中去感受一下孫悟空的風采,看看文字大師吳承恩是怎樣為我們展示了一個豐滿光鮮的美猴王的形象。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讀讀議議,感受猴王形象,瞭解成王過程,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概括。

  2.出示自讀提示:石猴是從哪來的?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快速瀏覽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3.交流:

  (1)石猴是從哪來的?誰能用書中的話來告訴大家。(學生交流第一段中的語句)這隻猴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活潑可愛、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快活無憂……)你能透過“讀”,來表現出他的性格特點麼?(指導朗讀: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

  (2)石猴是怎樣成為猴王的呢?有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學生描述。瞭解了孫悟空由石猴變成猴王的過程,你又讀到了一個怎樣的石猴?默讀2——4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寫寫批註,留下讀書的痕跡。

  A學生暢所欲言:活潑可愛、無私無畏、勇敢機靈、別有心機、善良無私、本領高強等。

  B再讀課文,從課文的哪些細節描寫中可以看出他的這些個性、品質特點?

  C預設交流:

  第二自然段中“‘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課文第三自然段中“石猴笑道:‘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課文第四自然段中“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何不拜我為王?”等語句。

  指導朗讀:

  ⑴ 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

  ① 讀到這裡,你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② 眼前的孫悟空讓你感受到了什麼?(勇敢無畏,毛遂自薦,聰明伶俐,身手不凡……)

  ③ 想象當時的情景讀一讀。

  ⑵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

  ① 透過石猴的語言,你感受到了什麼?

  ② 讀出猴王的個性特點。

  三、學習語言表達。

  1. 作者是用怎樣的語言刻畫出這隻活潑可愛、神通廣大、豐滿光鮮的石猴的?請從“怎麼寫”的角度談談你發現了什麼秘密?隨機指導朗讀。交流語言表達的方法:排比、對比、擬人、三字短句、對子、語言、動作的描寫。

  2.師:這就是名著的魅力,經典的魅力,文字的魅力。讀到這裡你又讀到了一隻怎樣的時候?(自信、敢作敢為、心中有數)

  四、總結提升。

  同學們,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讀西遊記,心中就有一千個孫悟空的形象,這隻既可愛又聰明的猴子又經歷了哪些磨難才修成正果的,你還能從它身上學到些什麼,相信你一定能從原著中找到答案。下課。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猴王出世》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

  讀讀記記“靈通、迸裂、避暑、楷書、造化、頑劣、明明朗朗、喜不自勝、天造地設、伸頭縮腦”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石猴出世的經過,體會石猴性格特點。

  【教學重點】

  瞭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勇敢頑皮的特點,感受其形象,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課文是古代白話文,有些詞語與現代語言有區別,因此,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讀通相關句子,進而讀懂課文內容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及小說《西遊記》。

  2、學生準備:

  查詢字典、資料自學課文,理解難懂的字詞並做出註釋,標註出實在不理解的字詞。

  【教學設計】

  一、漫談“悟空”,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遊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個人物?

  (孫悟空)

  你能用幾句簡單的話語來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孫悟空嗎?

  2、同學們,這個嫉惡如仇、英勇無畏、而又極具反抗意識的孫悟空從哪兒來?又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猴王出世》,瞭解石猴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孫悟空是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學生透過電視、書籍已經對他有了初步的瞭解,漫談悟空引發了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讀通語句

  1、自由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師生交流。

  2、交流自學情況,彙報難懂的字詞和和句子,教師引導學生大概瞭解詞語與句子的意思:

  名曰:名字叫作。

  石竅:石頭邊隙。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孔子名言。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不知道他怎麼去做人。

  拱伏無違:伏在地上,朝上禮拜,沒有違抗的。

  抓耳撓腮:亂抓耳朵和腮幫子。形容焦急、忙亂或苦悶得無計可施的樣子。

  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無力,精神不好。

  “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使學生大概知道“這塊石頭自從盤古開天地時就有了,日久天長,有了靈氣”這個意思就行了。)

  古代白話文,學生讀起來有一定困難,理解起來更是吃力,不要求學生字字知其意,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即可。

  三、默讀課文,感知內容

  1、同學們,默讀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不僅速度快,而且便於感悟課文內容。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透過讀你明白了什麼?

  2、交流討論:

  ⑴課文主要一件什麼事?

  ⑵讀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麼?學生自主交流,教師相機引領。

  預設交流:

  ①明白了石猴是從哪裡來的,課文第一自然段前七句話介紹了石猴的來歷。

  ②懂得了石猴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是從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課文第三自然段中“石猴笑道:‘真個是我們安身之處。裡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我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課文第四自然段中石猴端坐橋頭要求眾猴信守承諾拜他為王等語句感受到的。

  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講述了石猴成為美猴王的過程,其中有些關鍵語句在學生的交流中相機指出,以便了解事情發展的脈絡,為用自己的話複述做準備。

  四、品讀課文,細節中感悟“悟空”形象

  1、明白了孫悟空由石猴變成美猴王的過程,你對這個孫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嗎?

  (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對悟空的認識,活潑可愛、無私無畏、敢作敢為等)

  2、再讀課文,從課文的哪些細節描寫中可以看出他的這些個性、品質特點?

  3、交流,指導朗讀:

  ⑴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我進去!我進去!”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

  ①讀到這裡,聯絡你平時在電視中看到的孫悟空,說一說你眼前彷彿出現了什麼情景?

  ②眼前的孫悟空讓你感受到了什麼?

  (勇敢無畏,毛遂自薦,聰明伶俐,身手不凡……)

  ③想象當時的情景讀一讀相關語句。

  ⑵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才說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我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眠穩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為王?”

  ①透過石猴的語言,你感受到了什麼?

  ②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美猴王的個性特點。

  五、複述課文,感悟寫法

  1、用自己的話說說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

  2、比較課文的敘述和我們的敘述有什麼不同之處?感受古代白話文的語言簡練、概括,我們現在使用的語言淺顯、易懂。

  六、置留作業,鼓勵閱讀名著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能夠把《猴王出世》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2、透過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們接觸到了四大名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你也可以讀其他古典名著。希望同學們有一個好的讀書習慣,邊讀邊寫批註,也可以在日記本上寫出讀後的感受。

  【練習設計】

  1、把下面兩個片斷多讀幾遍,用自已喜歡的符號畫出描寫動作的詞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⑴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神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佔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認為石猴能成為美猴王的原因是什麼?如果給你機會,你是樂意做美猴王還是隻做眾猴中的一員,請暢談你的想法。

  【教學建議】

  1、這篇略讀課文雖內容比較淺顯,但是一篇古代白話文,課前可佈置學生查閱字典或者相關資料,儘可能弄懂一些詞語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課文中有些詞句,要想全部弄懂不大可能,也沒有必要。

  2、在學生讀通課文後,要放手讓學生透過自學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生充分讀的基礎上,讓學生交流透過默讀你知道了什麼?石猴是怎樣出世的,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這些淺顯的問題學生能夠讀出來。

  3、對於“西遊記”故事,學生大多並不陌生。這部帶有童話色彩的神話小說,塑造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非常鮮明的人物形象,備受兒童喜歡。學完課文後,可開展語文活動,讓學生把從書中讀到的、電影、電視劇中看到的西遊記故事,講給大家聽。在進一步體會孫悟空英雄形象的同時,激發學生課外讀好書、讀成本的書的興趣。

  【補充資料】

  《西遊記》中國古典神話小說,是一部規模宏偉、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鉅著,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全書共一百回,分為三部分:一至七回寫孫悟空花果山稱王和大鬧天宮;八至十二回寫取經的緣由和唐僧的身世;十三至一百回,寫唐僧師徒在取經途中所經歷的八十一難。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現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這部帶有童話色彩的神話小說,重點塑造了孫悟空這個大膽的、富有反抗性的神話英雄形象,他敢於反抗天宮、地府的統治者,能上天入地、呼風喚雨。他的言行符合人民群眾的願望,寄託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理想。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猴王出世》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學的語言特點。

  3.繼續練習引導學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後果。

  4.理解“石猴”勇敢頑強、一心想著大家的品質,從中受到教育。

  5.體會作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的語言美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豐富想像力。

  [教學重點]

  理清事情的前因後果,體會美猴王勇敢頑強、無私無畏的品質。

  [教學難點]

  讀通讀懂句子,培養閱讀古典小說的語感。

  [教學準備]

  電子幻燈片。

  [教學時數]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你們誰看過《西遊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個人物?(孫悟空)

  2.談談你對孫悟空的瞭解。

  3.你知道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嗎?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新課文,瞭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掃清文字障礙

  1.大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

  2.邊讀邊想,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三、交流自學情況

  1.文章講的是一件什麼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與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決字詞問題,掃清文字障礙。)

  四、自由讀課文

  你喜歡哪些句子,畫下來,說說你喜歡的理由,並把它們有感情的讀出來。

  五、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說說為什麼喜歡這些句子,並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交流時教師相機點撥,讓學生領悟古典名著的語言特色。

  1.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朝遊峰洞之中。

  (這幾句寫石猴活動,機靈可愛,語言對仗工整很有意思。)

  2.“你看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

  (這一段寫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愛。)

  六、佈置作業

  熟讀課文,思考課後題。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西遊記》。

  板書設計:

  猴王出世——一塊仙石——迸裂產石猴——成王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猴王出世》 篇4

  教學要求

  1.會認“芝、遂”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呵”,會讀“靈通、迸裂”等詞語。

  2.默讀課文,遇到不明白的語句,能聯絡上下文,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猜測大致意思。

  3.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石猴是怎麼出世的,又是怎麼成為猴王的。

  4.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重點難點

  1.瞭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敢作敢為的特點,感受其形象。

  2.瞭解課文的語言與現代語言的區別。

  3.學習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

  課時1課時

  1.會認“芝、遂”等1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呵”,會讀“靈通、迸裂”等詞語。

  2.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石猴是怎麼出世的,又是怎麼成為猴王的。

  多媒體

  一、師生談話,匯入新課

  1.播放電視劇《西遊記》第一集的片段。

  2.學生交流自己對劇中人物的瞭解,教師評議。

  3.談話匯入:大家對《西遊記》都不陌生,裡面有許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在《西遊記》中,你最喜歡誰?能簡單說說你喜歡他的理由嗎?有很多同學都喜歡神通廣大、能力非凡的孫悟空,那他最初是什麼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猴王出世》。(板書:猴王出世)學生齊讀課文題目。

  4.瞭解《西遊記》。(出示多媒體)

  《西遊記》,長篇小說。明無名氏撰,一說

  明吳承恩撰。二十卷,一百回。在民間流傳的唐僧取經故事和有關話本、雜劇的基礎上,經過再創作而成。前七回敘述孫悟空出世、大鬧天宮的故事。此後,轉而寫他被迫皈依佛門,在八戒和沙僧的協助下,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沿途降妖伏魔的經過。成為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

  5.簡介作者。(出示多媒體)

  吳承恩(約1500—約1582),明文學家。字汝忠,號射陽山人,山陽(今江蘇淮安市楚州區)人。嘉靖貢生,曾任長興縣丞、荊府紀善。晚年絕意仕進,專心著述。詩文清雅流麗,有《射陽先生存稿》傳世。另有小說集《禹鼎志》,已佚。又明末《淮安府志·藝文志》、清初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八“地理類”皆著錄其撰有《西遊記》,故後世多以其為長篇小說《西遊記》的作者,但也有學者表示懷疑,認為吳撰《西遊記》可能是一部地理或遊記類著作。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理解的詞語,可根據課文內容或結合字面意思猜一猜。

  2.學生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畫出來,然後用合適的`方法解決生字詞。

  3.教師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

  三、再讀課文,弄清層次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敘述猴王出世的?是按照什麼順序將材料串聯起來的?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小組交流,代表彙報,教師總結。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況。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寫石猴和眾猴一起尋找山澗源頭,來到瀑布旁,石猴第一個跳進瀑布,發現了水簾洞。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寫石猴將所見之景告訴眾猴,並帶領眾猴進入水簾洞安家,眾猴按照約定拜石猴為王。

  四、精讀課文,讀懂文意

  1.學習“石猴出世”。(板書:石猴出世)

  (1)指名讀課文第1自然段,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小組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出示多媒體)

  ①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

  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

  a.這段話主要寫了什麼?(寫了石猴的出世的經過及他的生活環境)

  b.石猴是怎樣出世的?(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

  c.播放“仙石迸裂”的影片片段。結合影片和課文,你感受到了什麼?(石猴與眾猴不一樣,他是由一塊飽受日精月華的仙石迸裂而生的)

  ②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

  a.石猴日常生活的情形是怎樣的?(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

  b.讀了這段話,你彷彿看到了一隻怎樣的石猴?(自由自在、和善友愛、頑皮可愛……)

  c.指導朗讀:讀出石猴的快樂和自由。

  (2)過渡:課文中還有哪些經典的句子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感受語言的魅力。

  2.學習“發現水簾洞”。(板書:發現水簾洞)

  (1)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畫出描寫石猴動作的句子。

  ①小組交流,說說自己從石猴的動作中感受到什麼。

  ②小組派代表彙報,教師評議,相機小結。(出示多媒體)

  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裡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樑。……左右觀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

  從“瞑、蹲、縱、跳”等動詞可以感受到石猴敏捷靈巧、本領高強、勇敢無畏的性格特點。從“再看”可以感受到石猴觀察細緻、聰明心細的性格特點。

  (2)學生自由讀課文第2自然段,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石猴發現水簾洞的經過。

  3.學習“石猴成王”。(板書:石猴成王)

  (1)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第3、4自然段,畫出描寫眾猴和石猴語言、動作的句子。

  (2)小組交流,派代表彙報,師生評議,教師相機引導小結。

  ①從眾猴的動作中你可以看出眾猴的什麼特點?(頑劣)作者為什麼能把眾猴的特點表現得這麼傳神?(因為作者對猴子觀察細緻、瞭解全面,所以文中描寫猴子特點的語言十分傳神)

  ②從石猴的語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麼特點?(聰明、機敏、爽朗、坦率;做事有心計,是天生做首領之材)

  ③聯絡課文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的意思。(一個人如果沒有信用,不知道他怎麼去做人)

  ④石猴因敢於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贏得了眾猴的敬仰、崇拜,最終被擁戴為王。發揮想象,說說當時的情景。

  ⑤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部分內容的意思。(石猴將所見之景告訴眾猴,並帶領眾猴進入水簾洞,石猴被拜為猴王)

  (3)指導朗讀:讀出石猴的聰明、坦率、有心計。

  五、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課文主要寫了花果山上的一塊仙石孕育了一隻石猴,石猴與眾猴玩耍時,因敢於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而被眾猴拜為猴王,表現了石猴活潑可愛、敢作敢為的特點。(板書:活潑可愛、敢作敢為)

  2.開展“故事大王”活動。同學們在課後試著閱讀《西遊記》的一兩個章節,然後在班內講述,最後評選出“故事大王”。

  教學時,教師以讀為主線來安排教學過程,首先讓學生圍繞“石猴出世、發現水簾洞、石猴成王”三個方面來讀讀、思思、議議。然後細讀課文,感受石猴的形象。最後適度拓展,引導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教學中最大的不足是沒有組織學生透過表演讀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猴王出世活潑可愛、敢作敢為。

  小學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猴王出世》 篇5

  教學目標

  1.能根據文前“閱讀提示”,自主學習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石猴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

  2.用多種學習方法,品位語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領略經典名著的魅力。

  3.激發學生閱讀經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瞭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王的經歷,感受其形象;品味語言,激發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課文是古代白話文,有些詞語與現代語言有區別,因此,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讀通相關句子,進而讀懂課文內容是教學的難點。

  一、匯入,板書課題。

  1、播放《西遊記》動畫主題曲,你們聽過嗎?大家對《西遊記》故事都不陌生,裡面塑造了許許多多不同人物的形象,那麼在《西遊記》中,你最喜歡誰?能用幾句簡單的話語來說一說你喜歡的理由嗎?

  2、很多同學都喜歡神通廣大,能力非凡的孫悟空,那他最初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篇課文《猴王出世》。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瞭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

  1.根據文前“閱讀提示”,交流學習課文主要內容。

  課件出示:石猴是從哪兒來的?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

  (1)學生回答。

  (2)留在你腦海裡的是一個怎樣的猴王?

  2.小結過渡。

  三、細讀語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細讀描寫“石猴出世”的語句

  提問:你覺得哪句話寫石猴寫得特別生動?

  出示: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遊峰洞之中。

  四、總結提升,整體把握猴王形象

  1、我們瞭解了孫悟空由石猴變成美猴王的經過,相信大家對孫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猴子?用四字詞語說說。(活潑可愛、機智勇敢,敢作敢為,身手不凡)

  2、課文記敘的只是孫悟空的出生,是古典小說《西遊記》第一回,你還想知道有關他的哪些精彩的故事嗎?到《西遊記》這本書中去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