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螢火蟲找朋友》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1

  活動目標:

  1、喜歡並樂意結交朋友。

  2、能靈活運用簡單的交往語言和基本的交往方式交朋友。

  3、善於發現朋友的長處,知道朋友之間需要相互尊重。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螢火蟲找朋友》的教學掛圖,螢火蟲、小青蛙、小鴨子的手偶。

  2、教學CD《螢火蟲找朋友》。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學掛圖,完整講述故事。提問:

  (1)螢火蟲為什麼要找朋友?

  (2)他第一次找朋友是怎麼對朋友說的?

  (3)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他做朋友?為什麼?媽媽是怎樣對螢火蟲說的?

  (4)螢火蟲又一次遇到青蛙和小鴨子時是怎樣說的?這一次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他做朋友?為什麼?

  2、幼兒討論、交流交友經驗。教師可提問:

  (1)你是怎樣交朋友的?你喜歡和什麼樣的人交朋友?

  (2)我們可以用什麼方式去交朋友呢?交朋友時應該怎麼對朋友說?

  (3)教師引導幼兒:朋友之間只有相互尊重才能贏得彼此的信任,交朋友時只要真誠地付出就一定可以收穫真正的友誼。

  3、幼兒角色表演。

  (1)戴上手偶,幼兒按照故事情節進行遊戲。

  (2)播放背景音樂《好朋友》,幼兒在音樂聲中玩"我們都是好朋友"的遊戲。教師注意鼓勵幼兒與同伴結伴遊戲,體驗與朋友共同玩耍的快樂。

  活動提示:

  1、中班幼兒對同伴的認可需要越來越強烈,教師可以舉例幼兒當中的好朋友圈子,並鼓勵膽小、內向的幼兒在活動中學習與同伴交友,同時激發其他幼兒主動幫助這些社交能力弱的幼兒。

  2、日常生活中注意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善於發現朋友的長處。

  3、結合美術活動,讓幼兒畫一畫自己的好朋友、給好朋友製作生日賀卡等來加深幼兒同伴間的友誼。

  4、建議家長教給孩子一些交朋友的方法。鼓勵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主動與社群內的同伴交往。

  活動目標:

  1、透過欣賞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幫助別人相互謙讓,就能交到好朋友。

  2、體驗交到朋友後的幸福快樂感。

  活動準備: 教具:

  1、動畫、螢火蟲、螞蚱、螞蟻圖片。

  2、《找朋友》音樂。

  學具:笑臉娃娃,哭臉娃娃及操作單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歌曲《找朋友》遊戲匯入。

  請幼兒邊唱邊找朋友,交換3次。

  師:小朋友誰做你的朋友了啊?(多問幾個幼兒)

  :今天螢火蟲也想找朋友,我們一看它是怎麼找朋友的吧。

  二、欣賞課件動畫

  師:

  1、螢火蟲找到朋友了嗎?螢火蟲為什麼沒有和螞蟻、螞蚱做朋友啊?

  2、你們想不想幫幫螢火蟲啊?如果你是螢火蟲你該怎麼做呢?

  :你們真是螢火蟲的好朋友啊,有了你們它找到朋友了。螢火蟲說謝謝你們!

  三、生活遷移,知道幫助朋友的多種方法。

  1、你又好朋友嗎?

  李老師這有我們班小朋友平時生活中的照片,我們一起看一看吧。

  照片一:搶椅子

  某某搶了你的椅子,你願意和她做朋友嘛?為什麼?

  提問另一個幼兒:她不願意和你做朋友了,你該怎麼辦啊?

  照片二:提問方式一樣

  照片三:(互相幫助的)師:他們在做什麼啊?他們是不是好朋友啊?她(他)幫你的忙,你心裡怎麼樣啊?

  :原別人就可以有好多好朋友了。

  2、在你們其中有些小朋友的書袋裡面有照片,請你們拿一看。你手中圖片上的兩個小朋友發生了什麼事?請你和身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他們這樣做能成為好朋友嗎?"幼兒相互說。"我請個小朋友來說一說。"2-3名幼兒說說自己手中的圖片內容。出示笑臉娃娃和哭臉娃娃"請小朋友們把你認為能交到朋友的圖片放到笑臉娃娃下,不能交到朋友的圖片放到哭臉娃娃下。

  幼兒操作將不同情境的圖片歸類,集體檢查擺放是否正確,如有不對請幼兒說說並調整正確。

  四、結束

  "今天小朋友們真能幹,不僅幫助螢火蟲找到了好朋友,也知道了很多幫助別人的方法,你們開不開心啊?我們一起學一些開心的樣子吧。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2

  活動目標:

  1、透過大班語言學習,初步培養孩子的語言資訊輸出能力,能談論、講述簡單故事及事情。

  2、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3、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過程:

  我今年帶大班,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理解水平,我設計了一次語言活動《螢火蟲找朋友》。語言的學習規律是先聽後說,資訊輸入——資訊整合——資訊輸出。大班輸出型課多一些,如談話、講述。

  1、講故事。

  我利用孩子喜歡用聽音樂的方式講故事,我放了一段輕音樂,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我講“有一隻螢火蟲,它決定提著燈籠去結識一些新朋友,螢火蟲一邊飛,一邊找,看見一隻小青蛙——”中間孩子們有的小聲討論,有極少數孩子不注意聽我講故事在做小動作或者東張西望。

  2、討論。

  等我講完故事後,又拿出我事先準備好的教具——繪畫讓孩子觀察,且讓幼兒互相討論。之後我提出問題,“螢火蟲為什麼找不到朋友?”大多數幼兒你爭我搶回答問題很積極,說“朋友之間應該幫助”、“螢火蟲太自私”“螢火蟲只知道生氣”等。在下面做小動作和東張西望的孩子還在那裡進行他們自己的事情,根本不聽我的提問。

  3、總結。我最後把孩子的討論回答的內容作了一個簡單的總結,“螢火蟲所以找不到朋友,是因為螢火蟲只想從朋友那裡獲得快樂,卻不願做出一點小小的付出,難怪它連一個朋友也找不到。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4、活動結束。“我們班的孩子應該互相幫助,這樣你的朋友會很多,你也不會孤獨,會感到很幸福。”

  活動反思:

  我根據指南的要求,大班的孩子語言學習規律輸出型課多一點,如談話、講述,所以我在活動中讓孩子討論並講述出自己的看法,同時利用音樂和繪畫進行教學,有利於孩子加強印象能夠很好地理解故事內容。但有幾個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不認真聽故事,我是這樣看的,每個孩子都存在個體差異,雖然都是大班的孩子了,可有的孩子入學相對遲,特別是農村來的孩子,之前沒有進過幼兒園,直接送大班學習生活有點吃力,和縣城裡的孩子有一些差距,語言學習也相對落後,所以對這些孩子不能以一個尺度來要求他們,給他們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我對這些孩子以後多一些照顧,平時多給這樣的孩子提供傾聽談話的話題,具體是這樣操作的:依據孩子的興趣和發展水平講一些故事或談話,引導孩子學會認真傾聽培養良好的習慣;與孩子交談時,用孩子能聽得懂的語言,鼓勵孩子主動提問。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只有真心幫助別人,才能交到好朋友,感受交到朋友的快樂。

  2、學習小動物的語言,練習流利的、有語氣的進行對話。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準備:

  螢火蟲圖片、各種小動物圖片、頭飾(螢火蟲、螞蟻、小螞蚱)、課件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匯入

  今天螢火蟲也來咱們班做客了,你們快用好聽的聲音、有禮貌的話和它打招呼!

  在一個夏天的晚上,這隻螢火蟲提著小燈籠,在花叢裡飛來飛去找朋友,咱們快來看一看,它都找了誰做朋友了?

  二、 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放課件,幼兒初步欣賞感知

  2、提問: 螢火蟲都找了誰做朋友?(小螞蚱、小螞蟻)

  介紹小螞蚱:它是一種像螞蚱一樣長著長長的腿、會跳的蟲子,它經常“織織織”的叫,所以人們就給它取個名字叫“小螞蚱”

  過渡語:螢火蟲找到小螞蚱和小螞蟻后,它們是怎麼說的呢?(幼兒根據理解說)

  3、放課件,幼兒第二次欣賞,進一步瞭解故事內容

  提問:它們都是怎麼說的?

  4、欣賞前半段故事,重點理解“螢火蟲找小螞蚱做朋友“內容

  過渡語:螢火蟲找到小螞蚱後怎麼說的?(幼兒嘗試學對話)

  1)放課件,幼兒欣賞“螢火蟲找小螞蚱做朋友“內容

  2)學習對話:它們是怎麼說的?你試著學一學

  (分角色複述對話)(如果孩子不熟再聽錄音)

  3)交流:小螞蚱請螢火蟲幫什麼忙?

  螢火蟲是怎麼說的?

  聽了螢火蟲的話,小螞蚱會怎麼想呢?

  你覺得它們會成為朋友嗎?

  (設想故事結果:會,寬容螢火蟲;不會,朋友應該相互幫助)

  5、欣賞後半段故事,重點理解“螢火蟲找小螞蟻做朋友”內容

  過渡語:螢火蟲提著小燈籠飛走了,這次它又找到了誰?(小螞蟻)它是怎麼說的?請你仔細聽一聽,學一學它們說話

  1)放課件,幼兒欣賞“螢火蟲找小螞蟻做朋友”內容

  2)學習對話:它們是怎麼說的?你學一學

  {螢火蟲找到了誰?怎麼說的?小螞蟻怎麼回答的?}

  (分角色複述對話)(如果孩子不熟再聽錄音)

  3)交流:天那麼黑,小螞蟻又揹著沉沉的大口袋,這時它最需要什麼?

  螢火蟲是怎麼說的?

  聽了螢火蟲的話小螞蟻又會怎麼想?

  小螞蟻會和螢火蟲做好朋友嗎?

  (設想故事結果:會,寬容螢火蟲;不會,朋友應該相互幫助)

  三、創編故事

  1、 創編和小螞蚱交朋友

  你們說的真好! 如果你是螢火蟲,你有什麼好辦法就和小螞蚱成為好朋友呢?(說話時有禮貌;幫助小螞蚱;)

  現在就請小朋友來做螢火蟲,看看你有什麼辦法能和小螞蚱成為好朋嗎?(指名創編)

  2、 創編和小螞蟻交朋友

  螢火蟲可真高興,它終於找到一個好朋友了!誰還願意再做一次螢火蟲來找小螞蟻做好朋友?這次請你和你身邊的小朋友合作,一個做螢火蟲,一個做小螞蟻,看看螢火蟲和小螞蟻是不是成為好朋友了?

  (幼兒創編)彙報

  3、情境表演:

  1)在你們的幫助下,螢火蟲和小螞蚱、小螞蟻都成了好朋友,你們願意幫它找更多的朋友嗎?

  瞧,草地上有很多小動物,請你想一想:

  在夏天的晚上,螢火蟲提著小燈籠飛呀飛,又找到了誰做朋友?

  小動物們會讓螢火蟲幫什麼忙呢?

  現在請你選擇你喜歡的小動物,重新編一個“螢火蟲找朋友”的故事好嗎?

  (到場景中摘頭飾表演)

  咱們快來看看這隻螢火蟲是怎麼找到朋友的?(彙報)

  2)螢火蟲交了這麼多的好朋友可高興了,從此,它每天晚上都提著小燈籠,飛來飛去,幫小動物們照路,快樂的生活著。

  四、延伸:

  孩子們,你們幫螢火蟲找到了朋友,也找到了快樂!螢火蟲非常感謝你們。在生活中,你們是不是也有很多的朋友啊?那請你說說怎樣才能找到好朋友呢?

  好,現在就和你的朋友們一起跳個舞吧!(幼兒律動)

  活動反思:

  《螢火蟲找朋友》是一個童話故事。透過故事讓幼兒明白與朋友相處的時候要看到別人的長處,而不要只看到別人的短處。故事很形象,而且很好理解。小朋友對故事蘊含的意義一下子就能理解出來了。當然道理講講很容易,在生活中要真正達到這種狀態也不是很容易的。比如我們小朋友在相處的時候總是會拿著一種標準去對待別人,覺得別人做的不夠好。比如許多孩子喜歡告狀,說xxx什麼什麼地方做得不好,什麼什麼不對。著就是不能正確地對待別人的缺點的體現。那麼這種現象是如何造成的呢?究其原因,可能是我們老師經常會給孩子們提一些要求,要怎麼怎麼做。久而久之,孩子們對行為規範有了一定的認識。也許自己做到了,但是不排除有個別孩子沒有做到。當他發現這種現象的時候,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要告訴老師,要老師去阻止他,或者老師去批評他。

  反思小朋友的做法,前面部分,孩子們應該來說還是做得對的。但是當他發現不對之後,應該怎麼幫助那個小朋友,這是我們沒有告訴孩子,沒有教給孩子方法的。所以孩子才會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這個事情。所以我們在為孩子的告狀行為心煩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孩子哪些地方沒有做好。我們應該怎麼引導孩子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用自己的方法去提醒對方,或者去幫助對方,這才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有效的做法。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4

  活動目標:

  1、透過故事知道禮貌待人,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才能找到朋友。

  2、學會簡單的交往語言和適宜的交往方式。

  3、喜歡並願意多交朋友。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和睦相處並珍惜這份友情。

  活動準備:

  1、《螢火蟲找朋友》的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談話,引出課題。

  1、問:“媽媽、爸爸上班去了,家裡就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想幹 什麼?” 有一隻小昆蟲,今天也是一個人在家,他想幹什麼呢?

  2、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螢火蟲的故事(出示PPT),故事的名字叫《螢火蟲找朋友》。

  二、分段講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圖片PPT,講述故事第一段。

  提問:

  (1)螢火蟲為什麼要找朋友?

  (2)螢火蟲交朋友時,是怎麼對朋友說的?

  (3)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他交朋友?為什麼?

  2、 出示PPT,講述故事第二段。

  (1)媽媽是怎樣對螢火蟲說的?我們來學學螢火蟲媽媽說的話?(幫助幼兒簡單瞭解長處和短處的意思。)

  (2)聽了媽媽的話,螢火蟲會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呢?

  3、出示圖片PPT,欣賞故事第三段。

  提問:

  (1)螢火蟲又一次遇見了小青蛙和小鴨子,他是怎樣說的?

  (2)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螢火蟲做朋友呢?為什麼?

  (3)這時,小青蛙和小鴨子的心情怎麼樣?

  三、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表演故事中的部分情節,體驗角色的情感。

  提問:螢火蟲第一次找朋友,對小青蛙和小鴨子,他是怎樣說的?小青蛙和小鴨子的心情怎麼樣?(引導幼兒表現語氣、語調)

  螢火蟲又一次遇見了小青蛙和小鴨子,他是怎樣說的?小青蛙和小鴨子的心情變怎麼樣?,知道只有禮貌待人,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才能找到好朋友。

  四、組織幼兒討論,與同伴交往的方法以及應該使用的語言。

  (1)談談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朋友呢?(有禮貌的、好東西和同伴分享的)

  (2)在生活中,你們交朋友的方式呢?交朋友時應該怎麼對朋友說?(微笑著和別人打招呼、好東西和同伴分享等)

  (你好,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也可以說一些讚揚的話……)

  (3)請個別幼兒到集體中來說一說自己好朋友的優點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請出自己的好朋友,像螢火蟲一樣找出好朋友的長處並說一些讚美朋友的話。

  請小朋友來說一說,看看誰的方法又多又好?

  總結:和別人成為朋友的方法很多,如:一個微笑、一句好聽的話、一個大拇指、一個擁抱,別人就樂意和你做好朋友。朋友之間只有相互尊重才能贏得彼此的信任。有真誠付出,就會收穫真正的友誼。

  五、與同伴結伴遊戲:參與《喊數抱團找朋友》的遊戲活動,使幼兒知道有朋友一起遊戲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

  師:現在我們去交更多的好朋友,我們一起玩個遊戲好嗎?

  《喊數抱團找朋友》

  玩法:教師可令幼兒站成一個圓圈,沿逆時針方向走,當教師喊:“4個”、“2個”、“6個”時,幼兒應立即與臨近的同伴按所喊數字抱成一團,最後剩下沒有及時抱成團的人受 “罰”,請到旁邊休息。遊戲規則:聽數抱團時,不得因人數不符而互相推撞人。

  活動反思:

  《螢火蟲找朋友》是一個童話故事。透過故事讓幼兒明白與朋友相處的時候要看到別人的長處,而不要只看到別人的短處。故事很形象,而且很好理解。小朋友對故事蘊含的意義一下子就能理解出來了。當然道理講講很容易,在生活中要真正達到這種狀態也不是很容易的。比如我們小朋友在相處的時候總是會拿著一種標準去對待別人,覺得別人做的不夠好。

  反思小朋友的做法,前面部分,孩子們應該來說還是做得對的。但是當他發現不對之後,應該怎麼幫助那個小朋友,這是我們沒有告訴孩子,沒有教給孩子方法的。所以孩子才會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處理這個事情。所以我們在為孩子的告狀行為心煩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孩子哪些地方沒有做好。我們應該怎麼引導孩子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用自己的方法去提醒對方,或者去幫助對方,這才是提高孩子能力的有效的做法。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5

  現代心理學和教育學研究表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兒童是學習的主人,是教育目標的體現者,讓幼兒有機會去多看、多聽、多問、多想、多說、多做,幼兒就會在積極主動地活動中得到發展。在社會活動《螢火蟲找朋友》中,我們不難發現活動貼近幼兒生活,在活動中他們會有樂於說並擅於說的機會,因此,為了順利達到、突破活動中的重難點,提供幼兒主動分析故事內容,並以討論、交談、創編等形式體現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性。

  首先活動中我為孩子們準備了故事PPT,讓幼兒透過色彩鮮豔、形象逼真的圖片來猜測、想象故事內容,如:有的幼兒說“螢火蟲先看到了小青蛙”、“螢火蟲怎麼哭了?”等等,幼兒在看的同時初步地理解了故事內容並從中發現、提出了許多問題。接著教師向幼兒提出問題,如:螢火蟲為什麼要找朋友?它第一次找朋友是怎麼對朋友說的?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它做朋友?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幼兒對故事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在讓幼兒討論的時候主要針對此問題:剛開始的時候螢火蟲為什麼沒有找到好朋友?幼兒間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孩子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盡情地表達、講述著,充分體現了活動中的生生互動,同時也輕鬆突破了活動中的重點:讓幼兒知道只有相互尊重才能找到朋友。

  最後,在向幼兒灌輸此活動重點時就牽涉到幼兒日常生活、經驗積累,讓幼兒知道如何才是正確的交友之道,怎麼樣才能擁有更多的好朋友,在此環節中幼兒都很樂意地參與並講述,有的幼兒向我們介紹了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如:你好!我想和你做好朋友,可以嗎?有的幼兒則透過一些手勢表情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如:拉手、微笑、點點頭等方式。

  在教學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積極引導幼兒主動探索、學習,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氛圍中,學習知識、提高技能、豐富經驗,從而取得教育教學的最佳效果。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只有真心幫助別人,才能交到好朋友,感受交到朋友的快樂。

  2、學習小動物的語言,練習流利的、有語氣的進行對話。

  活動準備:

  螢火蟲圖片、各種小動物圖片、頭飾(螢火蟲、螞蟻、小螞蚱)、課件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匯入今天螢火蟲也來咱們班做客了,你們快用好聽的聲音、有禮貌的話和它打招呼!

  在一個夏天的晚上,這隻螢火蟲提著小燈籠,在花叢裡飛來飛去找朋友,咱們快來看一看,它都找了誰做朋友了?

  二、 欣賞故事,理解內容

  1、放課件,幼兒初步欣賞感知

  2、提問: 螢火蟲都找了誰做朋友?(小螞蚱、小螞蟻)介紹小螞蚱:它是一種像螞蚱一樣長著長長的腿、會跳的蟲子,它經常“織織織”的叫,所以人們就給它取個名字叫“小螞蚱”

  過渡語:螢火蟲找到小螞蚱和小螞蟻后,它們是怎麼說的呢?(幼兒根據理解說)

  3、放課件,幼兒第二次欣賞,進一步瞭解故事內容提問:它們都是怎麼說的?

  4、欣賞前半段故事,重點理解“螢火蟲找小螞蚱做朋友“內容過渡語:螢火蟲找到小螞蚱後怎麼說的?(幼兒嘗試學對話)

  1)放課件,幼兒欣賞“螢火蟲找小螞蚱做朋友“內容

  2)學習對話:它們是怎麼說的?你試著學一學(分角色複述對話)(如果孩子不熟再聽錄音)

  3)交流:小螞蚱請螢火蟲幫什麼忙?

  螢火蟲是怎麼說的?

  聽了螢火蟲的話,小螞蚱會怎麼想呢?

  你覺得它們會成為朋友嗎?

  (設想故事結果:會,寬容螢火蟲;不會,朋友應該相互幫助)

  5、欣賞後半段故事,重點理解“螢火蟲找小螞蟻做朋友”內容過渡語:螢火蟲提著小燈籠飛走了,這次它又找到了誰?(小螞蟻)它是怎麼說的?請你仔細聽一聽,學一學它們說話

  1)放課件,幼兒欣賞“螢火蟲找小螞蟻做朋友”內容

  2)學習對話:它們是怎麼說的?你學一學{螢火蟲找到了誰?怎麼說的?小螞蟻怎麼回答的?}

  (分角色複述對話)(如果孩子不熟再聽錄音)

  3)交流:天那麼黑,小螞蟻又揹著沉沉的大口袋,這時它最需要什麼?

  螢火蟲是怎麼說的?

  聽了螢火蟲的話小螞蟻又會怎麼想?

  小螞蟻會和螢火蟲做好朋友嗎?

  (設想故事結果:會,寬容螢火蟲;不會,朋友應該相互幫助)

  三、創編故事

  1、 創編和小螞蚱交朋友你們說的真好! 如果你是螢火蟲,你有什麼好辦法就和小螞蚱成為好朋友呢?(說話時有禮貌;幫助小螞蚱;)現在就請小朋友來做螢火蟲,看看你有什麼辦法能和小螞蚱成為好朋嗎?(指名創編)

  2、 創編和小螞蟻交朋友螢火蟲可真高興,它終於找到一個好朋友了!誰還願意再做一次螢火蟲來找小螞蟻做好朋友?這次請你和你身邊的小朋友合作,一個做螢火蟲,一個做小螞蟻,看看螢火蟲和小螞蟻是不是成為好朋友了?

  3、情境表演:

  1)在你們的幫助下,螢火蟲和小螞蚱、小螞蟻都成了好朋友,你們願意幫它找更多的朋友嗎?

  瞧,草地上有很多小動物,請你想一想:

  在夏天的晚上,螢火蟲提著小燈籠飛呀飛,又找到了誰做朋友?

  小動物們會讓螢火蟲幫什麼忙呢?

  現在請你選擇你喜歡的小動物,重新編一個“螢火蟲找朋友”的故事好嗎?

  (到場景中摘頭飾表演)咱們快來看看這隻螢火蟲是怎麼找到朋友的?(彙報)

  2)螢火蟲交了這麼多的好朋友可高興了,從此,它每天晚上都提著小燈籠,飛來飛去,幫小動物們照路,快樂的生活著。

  四、延伸:

  孩子們,你們幫螢火蟲找到了朋友,也找到了快樂!螢火蟲非常感謝你們。在生活中,你們是不是也有很多的朋友啊?那請你說說怎樣才能找到好朋友呢?

  好,現在就和你的朋友們一起跳個舞吧!(幼兒律動)

  活動反思:

  我根據指南的要求,大班的孩子語言學習規律輸出型課多一點,如談話、講述,所以我在活動中讓孩子討論並講述出 自己的看法,同時利用音樂和繪畫進行教學,有利於孩子加強印象能夠很好地理解故事內容。但有幾個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不認真 聽故事,我是這樣看的,每個孩子都存在個體差異,雖然都是大班的孩子了,可有的孩子入學相對遲,特別是農村來的孩子,之前 沒有進過幼兒園,直接送大班學習生活有點吃力,和縣城裡的孩子有一些差距,語言學習也相對落後,所以對這些孩子不能以一個 尺度來要求他們,給他們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我對這些孩子以後多一些照顧,平時多給這樣的孩子提供傾聽談話的話題,具體是 這樣操作的:依據孩子的興趣和發展水平講一些故事或談話,引導孩子學會認真傾聽培養良好的習慣;與孩子交談時,用孩子能聽 得懂的語言,鼓勵孩子主動提問。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7

  設計意圖:

  孩子們升到中班,已有渴望交朋友的願望,交朋友也是他們心理成長的需要。可是,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孩子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在尋找朋友的過程中開始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在交朋友時怎麼說?怎樣才能交到好朋友?是孩子和我們共同探討的問題。我們透過《螢火蟲找朋友》的故事來幫助孩子梳理交朋友的語言及理解交朋友的方法,懂得朋友之間要學會尊重,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才能找到朋友,結合本班專題研究,所以設計了這節社會活動:螢火蟲找朋友。

  活動目標:

  1、知道只有禮貌待人,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才能找到朋友。

  2、學會簡單的交往語言和適宜的交往方式。

  3、喜歡並願意多交朋友。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螢火蟲找朋友》的PPT

  2、遊戲的材料:撲克牌、拼圖、飛行棋、積木等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1、教師出示小飛蟲手偶,謎語提示:一隻蟲兒真奇怪,一盞燈籠隨身帶,黑夜點燈滿天飛,像個星星閃閃真可愛!小朋友,你們猜猜是什麼呀?

  2、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螢火蟲的故事(出示PPT),故事的名字叫《螢火蟲找朋友》。

  二、分段講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PPT,講述故事第一段。

  提問:

  (1)螢火蟲為什麼要找朋友?

  (2)螢火蟲交朋友時,是怎麼對朋友說的?

  (3)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他交朋友?為什麼?

  2、出示PPT,講述故事第二段。

  (1)媽媽是怎樣對螢火蟲說的?我們來學學媽媽說的話?(幫助幼兒簡單瞭解長處和短處的意思。)

  (2)聽了媽媽的話,螢火蟲會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呢?

  3、出示PPT,欣賞故事第三段。

  提問:

  (1)螢火蟲又一次遇見了小青蛙和小鴨子,他是怎樣說的?

  (2)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螢火蟲做朋友呢?為什麼?

  (3)這時,小青蛙和小鴨子的心情怎麼樣?

  三、完整欣賞故事,組織幼兒討論,知道只有禮貌待人,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才能找到好朋友。

  四、討論與同伴交往的方法以及應該使用的語言。

  (1)在生活中,你們是怎樣交朋友呢?(微笑著和別人打招呼、好東西和同伴分享等)

  (2)交朋友時應該怎麼對朋友說?(你好,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也可以說一些讚揚的話……)

  (3)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呢?(拉拉手、點點頭、抱一抱等等)

  請小朋友來說一說,看看誰的方法又多又好?

  總結:和別人成為朋友的方法很多,如:一個微笑、一句好聽的話、一個大拇指、一個擁抱,別人就樂意和你做好朋友。

  五、與同伴結伴遊戲,體驗和朋友共同玩耍的樂趣。

  (1)教師:現在請小朋友請出自己的好朋友,像螢火蟲一樣找出好朋友的長處並說一些讚美朋友的話。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中來說一說好朋友的優點。

  (3)幼兒自由結伴,合作玩遊戲,如:小貓釣魚、拼圖、飛行棋、搭積木等等。

  六、結束活動:

  現在我們去交更多的好朋友,和我們一起玩遊戲好嗎?

  反思:

  我根據指南的要求,大班的孩子語言學習規律輸出型課多一點,如談話、講述,所以我在活動中讓孩子討論並講述出

  自己的看法,同時利用音樂和繪畫進行教學,有利於孩子加強印象能夠很好地理解故事內容。但有幾個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不認真

  聽故事,我是這樣看的,每個孩子都存在個體差異,雖然都是大班的孩子了,可有的孩子入學相對遲,特別是農村來的孩子,之前

  沒有進過幼兒園,直接送大班學習生活有點吃力,和縣城裡的孩子有一些差距,語言學習也相對落後,所以對這些孩子不能以一個

  尺度來要求他們,給他們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我對這些孩子以後多一些照顧,平時多給這樣的孩子提供傾聽談話的話題,具體是

  這樣操作的:依據孩子的興趣和發展水平講一些故事或談話,引導孩子學會認真傾聽培養良好的習慣;與孩子交談時,用孩子能聽

  得懂的語言,鼓勵孩子主動提問。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8

  活動目標:

  1、透過故事知道禮貌待人,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才能找到朋友。

  2、學會簡單的交往語言和適宜的交往方式。

  3、喜歡並願意多交朋友。

  4、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螢火蟲找朋友》的圖片PPT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談話,引出課題。

  1、問:“媽媽、爸爸上班去了,家裡就你一個人的時候你想幹

  什麼?”

  有一隻小昆蟲,今天也是一個人在家,他想幹什麼呢?

  2、今天,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關於螢火蟲的故事(出示PPT),故事的名字叫《螢火蟲找朋友》。

  二、分段講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1、出示圖片PPT,講述故事第一段。

  提問:

  (1)螢火蟲為什麼要找朋友?

  (2)螢火蟲交朋友時,是怎麼對朋友說的?

  (3)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他交朋友?為什麼?

  2、 出示PPT,講述故事第二段。

  (1)媽媽是怎樣對螢火蟲說的?我們來學學螢火蟲媽媽說的話?(幫助幼兒簡單瞭解長處和短處的意思。)

  (2)聽了媽媽的話,螢火蟲會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呢?

  3、出示圖片PPT,欣賞故事第三段。

  提問:

  (1)螢火蟲又一次遇見了小青蛙和小鴨子,他是怎樣說的?

  (2)小青蛙和小鴨子有沒有與螢火蟲做朋友呢?為什麼?

  (3)這時,小青蛙和小鴨子的心情怎麼樣?

  三、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表演故事中的部分情節,體驗角色的情感。

  提問:螢火蟲第一次找朋友,對小青蛙和小鴨子,他是怎樣說的?小青蛙和小鴨子的心情怎麼樣?(引導幼兒表現語氣、語調)

  螢火蟲又一次遇見了小青蛙和小鴨子,他是怎樣說的?小青蛙和小鴨子的心情變怎麼樣?,知道只有禮貌待人,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才能找到好朋友。

  四、組織幼兒討論,與同伴交往的方法以及應該使用的語言。

  (1)談談自己喜歡什麼樣的朋友呢?(有禮貌的、好東西和同伴分享的)

  (2)在生活中,你們交朋友的方式呢?交朋友時應該怎麼對朋友說?(微笑著和別人打招呼、好東西和同伴分享等)(你好,我可以和你做朋友嗎?也可以說一些讚揚的話……)

  (3)請個別幼兒到集體中來說一說自己好朋友的優點

  教師:現在請小朋友請出自己的好朋友,像螢火蟲一樣找出好朋友的長處並說一些讚美朋友的話。

  請小朋友來說一說,看看誰的方法又多又好?

  總結:和別人成為朋友的方法很多,如:一個微笑、一句好聽的話、一個大拇指、一個擁抱,別人就樂意和你做好朋友。朋友之間只有相互尊重才能贏得彼此的信任。有真誠付出,就會收穫真正的友誼。

  五、與同伴結伴遊戲:參與《喊數抱團找朋友》的遊戲活動,使幼兒知道有朋友一起遊戲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

  師:現在我們去交更多的好朋友,我們一起玩個遊戲好嗎?

  《喊數抱團找朋友》玩法:教師可令幼兒站成一個圓圈,沿逆時針方向走,當教師喊:“4個”、“2個”、“6個”時,幼兒應立即與臨近的同伴按所喊數字抱成一團,最後剩下沒有及時抱成團的人受 “罰”,請到旁邊休息。遊戲規則:聽數抱團時,不得因人數不符而互相推撞人。

  教學反思:

  首先,我上課的時間過長了,導致後面的時間孩子已經失去耐心,開始出現各種小動作。這一點我會在平時教學中加強注意,嚴格控制好教學時間。

  其次,在活動過程中,本次活動我是透過《螢火蟲找朋友》這個故事開始,希望孩子透過故事(目標1)知道禮貌待人,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才能找到朋友,但可以我的引導還是不夠,孩子對故事不夠熟悉,對故事蘊含的道理還是比較模糊。對什麼是長處和短處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老師們給我建議是可以讓孩子多聽幾遍故事,帶著問題聽故事效果會更好。

  最後,透過這次的公開課,我發現我們班孩子相比其他班級,在課堂紀律這方面有待加強,並且平常上課時,積極舉手回答問題的孩子,在看到有其他老師在場的情況下反而膽怯了。這一點也在提醒我一日生活常規的重要性,要抓好常規,並且應該在平時要多給那些膽怯的孩子機會,鼓勵孩子自我表現。

《螢火蟲找朋友》教案9

  活動目標;

  初步培養孩子的語言資訊輸出能力,能談論、講述簡單故事及事情。

  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藉助圖文並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活動過程;

  我今年帶大班,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理解水平,我設計了一次語言活動《螢火蟲找朋友》。語言的學習規律是先聽後說,

  資訊輸入——資訊整合——資訊輸出。大班輸出型課多一些,如談話、講述。

  1、講故事。

  我利用孩子喜歡用聽音樂的方式講故事,我放了一段輕音樂,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我講“有一隻螢火蟲,它決定提著燈籠去結識一些新朋友,螢火蟲一邊飛,一邊找,看見一隻小青蛙——”中間孩子們有的小聲討論,有極少數孩子不注意聽我講故事在做小動作或者東張西望。

  2、討論。

  等我講完故事後,又拿出我事先準備好的教具——繪畫讓孩子觀察,且讓幼兒互相討論。之後我提出問題,“螢火蟲為什麼找不到

  朋友?”大多數幼兒你爭我搶回答問題很積極,說“朋友之間應該幫助”、“螢火蟲太自私”“螢火蟲只知道生氣”等。在下面做小動作和東張西望的孩子

  還在那裡進行他們自己的事情,根本不聽我的提問。

  3、總結。

  我最後把孩子的討論回答的內容作了一個簡單的總結,“螢火蟲所以找不到朋友,是因為螢火蟲只想從朋友那裡獲得快樂,卻不願做出一點小小的付出,難怪它連一個朋友也找不到。朋友之間應該互相幫助。”

  4、活動結束。

  “我們班的孩子應該互相幫助,這樣你的朋友會很多,你也不會孤獨,會感到很幸福。”

  反思:

  我根據指南的要求,大班的孩子語言學習規律輸出型課多一點,如談話、講述,所以我在活動中讓孩子討論並講述出

  自己的看法,同時利用音樂和繪畫進行教學,有利於孩子加強印象能夠很好地理解故事內容。但有幾個孩子在活動中表現出不認真

  聽故事,我是這樣看的,每個孩子都存在個體差異,雖然都是大班的孩子了,可有的孩子入學相對遲,特別是農村來的孩子,之前

  沒有進過幼兒園,直接送大班學習生活有點吃力,和縣城裡的孩子有一些差距,語言學習也相對落後,所以對這些孩子不能以一個

  尺度來要求他們,給他們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我對這些孩子以後多一些照顧,平時多給這樣的孩子提供傾聽談話的話題,具體是

  這樣操作的:依據孩子的興趣和發展水平講一些故事或談話,引導孩子學會認真傾聽培養良好的習慣;與孩子交談時,用孩子能聽

  得懂的語言,鼓勵孩子主動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