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1

  活動目標:

  1、透過遊戲,幫助幼兒練習雙腳縱跳觸物。

  2、鍛鍊幼兒的體質,培養幼兒克服困難的精神。

  活動準備:

  蛙頭飾、各種害蟲、場地佈置:長繩上繫有各種害蟲,害蟲離幼兒高舉的手(15~20釐米)。

  活動過程:

  1、幼兒帶頭飾做熱身運動。

  教師:蛙寶寶來跟蛙媽媽熱身一下,做做運動吧

  2、引導幼兒說出蛙的本領

  教師:蛙寶寶們,你們現在已經長大了,要開始學本領了,以後要自己做自己的事遇到困難要靠自己想辦法。寶寶 們你們說說我們蛙都有哪些本領啊?

  幼兒:自由說出蛙的各種本領。

  教師:請幾個幼兒說出並且表演一下。

  3、總結蛙有一個跳的本領。

  教師:剛剛小蛙表演非常棒,表揚一下自己!蛙寶寶啊,我們都知道我們蛙有很多本領。那你們知道蛙最大本領是什麼嗎?

  幼兒:跳躍的本領。

  4、學習跳躍的動作。

  教師:蛙寶寶你們知道哪種跳的方法會跳的高呢?

  幼兒:自由說出蛙的跳躍的好方法。

  教師:寶寶們真都能想出好方法,蛙媽媽這裡有個更好的方法。

  5、說出好方法。

  教師:跳前要蹲下一點,雙腳一起用力向上跳這樣就會跳的高。

  寶寶們來跟著媽媽做這個動作真棒!

  教師:寶寶們自己來練習這個動作。Good真!

  6、進行遊戲。

  教師:叮呤……山羊公公啊!好的沒問題。剛才,接到山羊公公的電話,說它莊稼地裡有很多害蟲,請你們幫忙,你們開心嗎?現在是你們發揮本領的時候,不過去山羊公公家要經過一座小橋竄過山洞,蛙有要求的去時一定要小心跟好蛙媽媽後面。寶寶們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吧!

  教師:帶蛙寶寶去山羊公公莊稼地裡。這裡就是莊稼地裡了媽媽先來示範一下,還真難捉媽媽來用一下好方法,捉到了一隻老鼠。我要請一個蛙哥哥來捉一下。寶寶們看好了蛙哥哥這麼捉的。記住要用學到好方法才能捉到更多害蟲。開始吧。

  7、遊戲結束。

  教師:寶寶們今天表現很山羊公公邀請你們去它家坐客我們去吧。

  反思:這次活動中我反思了一下,在活動中以一些問題的形式來引導幼兒的想象,幼兒能大膽的想象從而引起幼兒的興趣,在教學時對一些問題的結果不要急於說出來可以引導幼兒自己去思考問題,使他們靈活的小腦袋很好的發揮。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2

  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3、知道哪些東西尖利不能玩

  活動準備

  1、手受傷的小熊玩具

  2、掛圖

  活動過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透過故事匯入:

  師:“今天小熊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2、教師組織幼兒討論:

  師:這個小熊的手怎麼啦?(出血了)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被東西劃破了)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麼?(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

  3、啟發幼兒回憶:

  師: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疼不疼。

  4、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時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東西。)

  師: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5、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小熊(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什麼?(不能,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麼辦?(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3)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不能把傷手浸在水裡,不能隨便揭掉包布,要按時找老師、醫生換藥等。)

  活動結束

  總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

  活動反思

  幼兒剛入園時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會用勺,進餐過程中撒飯粒現象嚴重;洗手時有的幼兒不挽袖子、不知道搓手;穿脫衣服、整理衣服都要等別人幫助。在欣賞歌曲《我有一雙小小手》時,孩子們說:“我的小手會穿衣。”“我的小手會洗臉。”……孩子們有這樣的熱情和願望,但還做的不是很好。安全領域,引導孩子保護自己的手。幼兒經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將自己的手碰傷,然後難受的或害怕的告訴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師從幼兒生活中尋找教育內容,鼓勵孩子愛護自己的小手,保護自己的小手。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3

  [活動目標]

  l 引導幼兒初步感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豐富詞彙:你好、好朋友。

  l 引導幼兒辨認小動物,並體驗模仿各種小動物不同的叫聲。

  l 教導

  幼兒懂得與人交際要有禮貌。

  [材料準備]

  故事書《小鳥的好朋友》。

  [活動過程]

  一、教師模仿青蛙、公雞、牛、羊的叫聲,讓幼兒猜測是這是哪種動物的叫聲。

  二、教師拿出圖書,講述故事,在故事中插問各種動物的名稱,並反覆模仿動物的叫聲。

  三、教師採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記憶和理解故事:

  1)誰是小鳥的好朋友啊?小鳥的好朋友都是怎麼叫的啊?

  2)鳥媽媽同意小鳥去看好朋友了嗎?鳥媽媽是怎麼說的?

  3)小鳥見到了好朋友,小鳥說什麼?

  4)如果你見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你會對好朋友說什麼呢?

  四、延伸活動:在

  幼兒熟悉故事之後,鼓勵幼兒嘗試複述故事,並進行戴頭飾的角色扮演遊戲。

  附故事:《小鳥的好朋友》(原創)

  1、小鳥有好多好朋友,她決定要去看望這些好朋友。小鳥對鳥媽媽說:“媽媽,媽媽,我要去看望我的朋友們。”鳥媽媽說:“好啊,記得在天黑前回家,要說話有禮貌。”

  2、小鳥飛到了池塘邊,看見了小青蛙。小鳥說:“你好,小青蛙。”小青蛙說:“咕呱,咕呱,你好,小鳥。”

  3、小鳥飛到了花叢中,看見了小蝴蝶。小鳥說:“你好,小蝴蝶。”蝴蝶姐姐扇動著翅膀說:“你好,小鳥。”

  4、小鳥飛到了草地上,看見了小公雞。小鳥說:“你好,小公雞。”公雞說:“喔喔——喔——,喔喔——喔——,你好,小鳥。”

  5、小鳥飛到了農場裡,看見了小奶牛。小鳥說:“你好,小奶牛。”奶牛說:“哞——哞——,你好啊,小鳥。”

  6、小鳥飛到了山坡上,看見了小綿羊。小鳥說:“你好,小綿羊。”小綿羊說:“咩——咩——咩——,你好,小鳥。馬上就要天黑了,你趕快回家吧。”小鳥說:“好,我馬上就回家,再見,小綿羊。”

  7、小鳥在天黑之前就回到家,對鳥媽媽說:“媽媽,媽媽,我回來啦,我今天和好朋友在一起很開心。”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4

  活動目標

  1、能夠在觀察畫面的基礎上說出相關的動物和食物的名稱,學說詞語“啊嗚”。

  2、喜歡和老師一起看書,感受閱讀帶來的樂趣。

  3、簡單瞭解幾種動物喜歡吃的食物,知道吃飯時要“啊嗚、啊嗚”大口的吃。

  活動準備

  1、自制大書《啊嗚》(繪本《啊嗚》見《東方寶寶》20xx年第1期)。

  2、故事圍裙,蘿蔔、梨子、骨頭、蜂窩、蛋糕、白菜、蘑菇、米飯、大蝦等食物的圖片(背面粘有魔術貼)。

  活動過程

  1、和寶寶一起做手指遊戲《包餃子》。

  (1)招呼寶寶:“來,寶寶,我們一起來做手指遊戲《包餃子》吧!”

  (2)做完手指遊戲後說:“寶寶包的餃子可真香啊!我們來嘗一嘗吧!”和寶寶模仿吃餃子的動作,問:“你是怎麼吃餃子的?”

  (3)小結:“寶寶是啊嗚、啊嗚吃餃子的,吃得可真香啊!”

  2、和寶寶一起翻閱大書《啊嗚》,講述圖書的內容。

  (1)介紹圖書,瞭解圖書的封面和書名。“今天,老師給寶寶帶來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就叫《啊嗚》!我們來看看,這是封面,上面有什麼呀?他要幹什麼?”“小寶寶張開嘴巴要啊嗚、啊嗚地吃東西,這本書裡面藏著很多好吃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和寶寶一邊翻書、一遍講述,瞭解故事的內容

  翻開1—2頁,問寶寶:“咦,這是什麼?”“想一想,那個小動物最愛吃蘿蔔?”

  “是小兔子嗎?我們來看一看,呀!真的是小兔子!”翻到3—4頁,“小兔子看到大蘿蔔,會怎忙樣啊?我們一起來學學小兔子吧!”教師和寶寶一起學小兔子嘣嘣跳,然後“啊嗚、啊嗚”的吃蘿蔔。

  問寶寶:“蘿蔔好吃嗎?”“看!大蘿蔔怎麼樣了?”“大蘿蔔吃得就剩一點點了,小兔子的嘴巴大不大呀?”

  (3)用同樣的方式閱讀接下來的內容:小老鼠吃梨子、小狗吃骨頭和小熊吃蜂蜜的前半部分。並讓寶寶感受:小老鼠嘴巴小,“啊嗚啊嗚”吃半天,大梨子只咬下來一點點;小狗牙齒很厲害,“啊嗚”一口就把大骨頭咬斷了。

  (4)“小熊把小蜜蜂的蜂窩咬了一大口,小蜜蜂會怎麼樣?”“看著兩隻小蜜蜂在幹什麼?最後小熊怎麼樣了呀?為什麼小蜜蜂要蜇小熊?”寶寶瞭解感受:饞嘴的小熊偷吃別人的東西不好。

  3、教師帶上故事圍裙,逐一出示食物圖片,和寶寶做“我要吃,啊嗚啊嗚”的遊戲。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5

  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朋友”。雖然有些動物非常兇猛,不像小狗狗那樣溫順能讓我們養在家裡,但對於罕見的老虎、獅子以及狐狸,寶寶會更加感興趣。

  所以,今天咱們就藉助於這些動物撓癢來給孩子們“上”一課。透過觀看情景表演,嘗試用動作簡單地表現故事情節,理解並學說語詞"太輕了""太重了",初步感受故事中同伴之間相互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學大書、幼兒用書、學習單、教學CD、學習DVD。

  2、老虎、狐狸手套偶一個。

  3、癢癢撓。

  活動重點:學習點指畫中的動物。

  活動難點:用動作簡單地表現故事情節。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學大書,引導幼兒閱讀興趣。

  (1)教師翻開故事書的第一頁,引導幼兒觀察畫面,瞭解故事名稱。

  師:故事的名字在哪裡?誰能指給老師看一看。

  (2)教師手指故事名稱,幫助幼兒明確並學說故事名字。《老虎撓癢癢》。

  2、講訴故事,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

  (1)教師手指教學大書,生動地講訴故事。

  (2)教師:①故事的名字叫什麼?

  ②故事裡有誰?

  ③狐狸在幫老虎做什麼?

  3、教師用老虎和狐狸的手套偶進行表演,幫助幼兒理解故事情節。

  (1)讓幼兒觀看完情景表演後,用問題引導幼兒學說大老虎的話:"不對不對,太輕了!""不對不對,太重了!"

  (2)教師出示癢癢撓,並模仿老虎癢癢撓撓癢癢的動作。

  教師:最後狐狸送給老虎什麼東西?

  老虎是怎麼用癢癢撓撓癢癢的?

  老虎用癢癢撓自己撓癢癢,感覺怎麼樣?

  4、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簡單地表現故事情節,並感受故事中同伴間相互關愛的情景。

  (1)引導幼兒用動作自由表現背上癢的時候怎麼樣?

  (2)引導幼兒用動作模仿,用故事中的語言提示幼兒的動作表演。

  (3)教師啟發幼兒想一想狐狸為什麼會去幫老虎撓癢癢,引導幼兒感受同伴間的關愛。

  5、教師利用手套偶再次進行表演,演到對話部分時,教師故意放慢語速,引導幼兒說出對話部分的語言。

  活動延伸:

  1、將教學大書《老虎撓癢癢》投放在區角,供幼兒自由翻閱。

  2、請幼兒分別戴上老虎和狐狸頭飾與教師一起表演故事情節。

  3、請家長與幼兒共同閱讀幼兒用書《老虎撓癢癢》,並給幼兒提供癢癢撓,讓幼兒自己體驗癢癢撓撓癢癢的感覺。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6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引起幼兒對穿鞋的興趣。

  2、瞭解小手本領大,初步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爸爸、媽媽、小朋友的鞋若干雙。

  2、環境佈置:鞋屋。

  重點難點:

  幼兒對穿鞋有興趣,能自己嘗試穿鞋。

  活動過程:

  一、 帶幼兒參觀鞋屋,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教師導語:今天,我們一起到鞋屋去玩,高興嗎?

  二、 透過嘗試,讓幼兒體驗穿不同鞋的感覺。

  1、幼兒觀察各種鞋。

  教師導語:讓我們來看一看,鞋屋裡有些什麼鞋子呀?

  幼兒自由回答:皮鞋、旅遊鞋、涼鞋。

  教師導語:這些鞋都是誰穿的?

  幼兒自由回答:這是媽媽穿的鞋的這是爸爸穿的鞋這是媽媽穿的鞋;這是爸爸穿的鞋;這是小朋友穿的鞋。

  2、第一次嘗試,幼兒穿上爸爸的鞋。

  教師導語:寶寶穿上爸爸的鞋子有什麼感覺,誰來試一試?

  幼兒嘗試、回答:走路很慢、我不會走路了、要拖著走;教師導語:怎麼會這樣的呢?

  幼兒嘗試回答:爸爸的鞋太大了。

  3、第二次嘗試,幼兒穿上媽媽的鞋。

  教師導語: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那試一試媽媽的鞋,看看有什麼感覺?

  幼兒嘗試、回答:我不會走路了,我走的時候摔了一跤,媽媽的鞋子太高了…..

  教師小結:穿上媽媽的鞋,搖搖晃晃容易摔跤。

  4、 第三次嘗試,幼兒穿自己的鞋。

  教師導語:寶寶穿自己的鞋走走跑跑有什麼感覺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幼兒嘗試:不大也不小正好,很舒服,穿自己的鞋跑得快……5、 幼兒小結、教師歸納:穿鞋真有趣,穿上爸爸的鞋,一步一步走得慢;穿上媽媽的鞋,搖搖晃晃容易摔跤;穿上自己的鞋,蹦蹦跳跳跑得快。所以平時我們不要去穿爸爸媽媽的鞋子,因為不舒服,也不安全。

  三、幼兒嘗試,迅速穿上自己的鞋子。

  1、請個別幼兒表演穿鞋。

  教師導語:寶寶的小手呢?小手有什麼本領呀?(幼兒自由講述。)誰會用小手自己穿鞋子的?

  (請一個寶寶上來試一試。)

  2、全體幼兒穿鞋,表揚鼓勵好的寶寶。

  老師導語:現在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本領大,鞋子穿得又快又好?

  (集體脫鞋、穿鞋比賽。)

  活動延伸:

  讓幼兒在活動角嘗試穿不同的鞋子。

  教師導語:(出示嬰兒鞋、寶寶鞋)看,這是什麼鞋子?寶寶一定很想試一試,等會兒進行角落活動時我們再試,好嗎?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7

  【設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飲料瓶子到處可見且非常漂亮,是寶寶們最熟悉的,丟掉非常可惜,寶寶非常喜歡擺弄塑膠瓶,於是我就把小豆子、小石子、小木珠等裝進瓶子裡,放進科學區裡讓寶寶自由玩耍,於是根據託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學習擰蓋子

  2、能給各種瓶子配上合適的蓋子

  3、鍛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帶有瓶蓋的塑膠瓶子若干,每個寶寶3—4個塑膠瓶

  2、小豆子、小石子、小木珠或小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組織幼兒邊聽音樂《捏攏放開》邊做動作進入活動室做好,用談話引出課題。

  二、1、引發幼兒興趣,探索嘗試

  ①教師:“寶寶們,你們瞧老師這有什麼呀?”(出示裝有小豆子、小石子、小木珠或小玩具的瓶子各一個),激發幼兒興趣。

  ②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空手練習擰瓶蓋、捏豆子等動作

  兒歌:手指握住小瓶嘴,轉轉轉轉轉下來,

  手拿瓶蓋放瓶口,轉轉轉轉轉上來。

  拇指食指伸出來,撿起豆子捏捏緊,

  輕輕放進瓶子裡,瓶蓋轉轉轉轉緊。

  老師:“老師發給每個寶寶一個瓶子,你們也把瓶蓋擰開,把玩具裝進去吧!”

  ③教師發給每個寶寶一個帶蓋的塑膠瓶,讓他用自己的方式試著擰開蓋子,把小豆子、小石子、小木珠或小玩具等任何一種裝進瓶子裡,試一試。

  ④寶寶自由練習,請個別幼兒演示給其他寶寶看,自己是怎樣裝進小豆子、小石子、小木珠或小玩具的。

  2、教師示範,寶寶練習。

  ①教師說:“我選大一點的瓶子,慢慢地演示給寶寶看,如何把蓋子擰在瓶子上。請寶寶們看仔細。”

  ②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像老師這樣擰,對了。把蓋子擰緊了,小玩具就不會掉出來了”教師適時指導:“往這邊擰不動了就再往那邊擰試試”

  3、“找朋友遊戲”配配對。

  ①將大小不同的瓶蓋混放在一起,請寶寶給不同的瓶子尋找正確的蓋子擰上。“這一個蓋子太大了,這個蓋子剛剛好,寶寶你也來試一試。”

  ② 讓幼兒把瓶子的蓋子擰開,按照瓶子上的圓點標誌裝上不同的物品,把瓶蓋擰緊,搖一搖、晃一晃、滾一滾、扔一扔、聽一聽他們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小結:今天寶寶們真能幹,幫瓶蓋找到它的好朋友了,它們可高興了,讓你的瓶寶寶隨著音樂一起來跳舞吧!

  【活動延伸】

  在科學區內放上各種不同的瓶子和瓶蓋,準備許多小豆子、小石子、小木珠或小玩具等,讓寶寶繼續練習擰瓶蓋,配配對的遊戲。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8

  【教案目的】

  1、喜歡親近老師,和老師一起做遊戲。

  2、在看看、說說、玩玩、吃吃中體驗遊戲的快樂。

  【教案准備】

  微波爐、玉米粒、爆米花、食物籃等。

  【教案流程】

  一、出示玉米粒,引導幼兒觀察:

  1、這是什麼?

  2、玉米粒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

  3、引導幼兒用肢體語言表示小小的玉米粒:坐在地毯上,用手抱緊雙腿。

  二、老師爆玉米花,幼兒聽聽、聞聞、說說玉米粒的變化:

  1、出示爆米花的包裝袋:玉米粒現在在裡面,這個袋子現在是大大的還是小小的?

  2、聽一聽,微波爐裡發出了什麼聲音?

  3、用小鼻子聞一聞,聞到了什麼味道?

  4、看一看,袋子在微波爐裡變大了還是變小了?

  5、開啟爆好的包裝袋:看看玉米粒變成了什麼?(引導幼兒舉起雙手,表示大大的爆米花。)

  三、遊戲:爆米花。

  1、交代遊戲玩法:孩子裝扮玉米粒,蹲在地上;老師裝扮爆米花的,在幼兒中間邊走邊摸幼兒的頭,並模仿爆米花的聲音。老師發出“砰”的一聲,表示玉米花爆好,幼兒站起邊跳邊拍手。

  2、引導幼兒和同伴一起參與遊戲,用肢體語言表示小小的玉米粒和大大的玉米花。

  四、吃吃玉米花。

  1、老師把爆好的爆米花倒在食物籃裡:我們的爆米花爆好了,吃吃看什麼味道?

  2、請老師們嚐嚐爆米花,鼓勵幼兒說說:老師,我請你吃爆米花。

  3、念念兒歌“爆米花”:小娃娃,過家家,吃點啥?爆米花。

  【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孩子們就對微波爐和老師手裡拿的玉米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比吃的更能吸引這些不到3歲的孩子的注意力了。所以活動中他們很樂意和老師一起看看、說說,也十分樂意和老師一起分享爆米花,而且不少孩子還能用語言表達:老師,我請你吃爆米花。

  遊戲“爆米花”和兒歌“爆米花”的過程中,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爆好的爆米花上,不能很好地與老師形成互動。而活動結束後再單獨進行這兩個活動時,因為孩子們已經有了“爆米花”的經驗,所以十分願意參與遊戲,和老師、同伴一起玩玩、念念。孩子是否能主動參與遊戲是建立在孩子的興趣點及已有經驗程度的基礎上,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應充分考慮到這兩個因素。

  在孩子們抓拿爆米花的過程中灑落了不少爆米花,有不少孩子撿起了掉在地毯上的爆米花。雖然在老師的提醒下停止了撿爆米花的行為,但提醒我在今後的活動中要考慮細節,應避免活動材料可能引起孩子的某種不良行為。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9

  活動目標

  1、訓練幼兒聽口令輕輕地走到指定的地方。

  2、培養願意參加遊戲互助合作的情感。

  活動準備 場地:圓形彩色圈

  活動過程

  一、介紹內容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地有一塊圓形的彩色圈,今天我們要和這個彩色圈做遊戲,你們願意嗎?

  二、聽口令走到指定的色塊裡

  1、幼兒拉成圓圈按順時針方向走,邊走邊念:

  “拉個圓圈走走,拉個圓圈走走,拉個圓圈走呀走呀,看誰先到紅(黃、紅)圈上。”

  最後一句由老師說出,幼兒聽到口令後馬上走到相應顏色的圈上。

  2、老師提醒幼兒要輕輕的走。

  遊戲重複進行。

  三、活動結束

  教師:小朋友,你們和彩色圈玩的開心嗎?現在我們給彩色圈說再見吧!

  老師說哪一種顏色,小朋友就找到相應的顏色,說:再見!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10

  設計意圖:天氣逐漸熱起來了,有太陽的時候,孩子會發現地上有自己的影子,頗感興趣,我想可以透過影子培養他們四散跑的能力。

  活動目標:

  1. 練習在一定範圍內四散跑,培養躲閃能力。

  2. 知道物體在陽光下會產生影子。

  活動準備;

  1. 活動前瞭解影子。

  2. 選擇有陽光的場地。

  重難點:練習在一定範圍內四散跑

  活動過程:

  1. 找影子。

  (1)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邊念兒歌(走走走,走走走,一個拉著一個的手,拉拉手,拉拉手,拉成一個大太陽。)邊圍成一個大圓圈。

  (2)一起找一找別人與自己的影子。

  2. 踩影子。

  (1)“小兔”分散踩自己的影子。

  (2)“小兔”互相追踩別人的影子,提醒幼兒避免推撞。

  (3)遊戲反覆數遍,注意控制活動量。

  活動延伸:

  可利用散步等戶外活動時間,帶領幼兒觀察樹影、大型玩具影子。

  活動反思

  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追得很盡興,但是教師要規定好範圍,以免幼兒跑得太遠,消耗過多體力。

  健康活動-----頂球

  設計意圖:球是幼兒非常喜歡的玩具,但是幼兒的玩法比較單一,有些幼兒曾經看到電視中有人用頭頂球玩,所以我選擇這個活動來發展幼兒的彈跳能力.

  活動目標:

  1. 練習原地向上跳起頂球,發展彈跳能力.

  2. 初步獲得跳的高低與頂球關係的經驗.

  3. 能積極參與遊戲活動.

  活動準備:氣球若干,分別綁在繩子上,吊球高度略高於孩子身高

  重難點:練習原地向上跳起頂球。

  活動過程:

  1. 介紹玩法,孩子示範.

  教師:”場地上吊了許多球,它是給小朋友頂球玩的.每個小朋友站在球的下面,用裡向上跳起,用頭把球頂起來,跳起來時要對準球頂,落地時輕.誰願意來做給大家看?”請一名孩子給大家表演,教師在旁指導,保護

  2. 孩子頂球.每個孩子找一個高度合適的球,站在球下,孩子雙腳跳起頂球,跳一下,頂一下,連續跳,連續頂,孩子頂到了,教師要鼓勵,還可指導孩子用力跳起將球頂高一些.

  活動延伸:

  教師還可將繩子調高,讓幼兒跳起擊球,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和彈跳能力.

  活動反思:

  幼兒興趣很濃,也跳得不錯,但是個別幼兒還是碰不到球,教師應提醒他雙腳離地跳,該活動也比較適合家庭玩.幼兒在多次遊戲後,教師可對能力強的幼兒增加高度.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11

  活動目標

  1、理解歌詞,初步學會歌曲。

  2、聽間奏整齊地開始唱歌。

  活動過程

  一、律動

  師幼聽音樂走進活動室,跟隨音樂做各自走步動作。

  出發(隨音樂有精神踏步)——過獨木橋(雙腳起鍾踮腳尖走)——看見蝴蝶小鳥(碎步小鳥飛動作)——大樹很低(蹲下雙手叉腰走)——上山坡(身體向後傾雙手擺動走)——到公園(到座位上拍手)。

  二、幼兒學唱歌曲《泡泡不見了》

  1、傾聽並熟悉歌曲旋律。

  公園到了,看,小朋友們在吹泡泡玩呢!(播放錄音,幼兒欣賞歌曲一遍。)

  提問:聽了這首歌,心理感覺怎麼樣?(開心、好玩)

  2、欣賞歌曲第二遍,教師隨歌詞出示大泡泡、小泡泡的圖譜。(幫助幼兒理解記憶歌詞)

  提問:小朋友在幹什麼?吹出來的泡泡什麼樣?後來泡泡怎麼樣了?(教師用歌詞小結)

  教師清唱一遍,幫助幼兒聽清歌詞。

  3、幼兒學唱歌曲。

  讓幼兒說出自己喜歡哪一句,分句練習。

  幼兒學唱歌曲,在間奏處做雙手圍攏做泡泡吹大動作。(教師在間奏處帶幼兒一起做動作)

  三、遊戲“大泡泡、小泡泡”。

  1、幼兒扮演泡泡精靈,兩兩結伴手拉手做成“小泡泡”。

  邊唱歌邊根據歌詞內容做吹泡泡狀,唱到最後一句時,拍一下手做泡泡爆炸的動作。

  2、根據幼兒情況可以三四人或四個人做“大泡泡”。遊戲可反覆進行。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讓孩子在玩玩樂樂中輕鬆達成活動目標。第一環節幼兒透過看泡泡、說泡泡、捉泡泡的遊戲運用身體語言愉悅地掌握了兒歌內容。

  第二環節在進行兒歌仿編時透過老師開放式的情境設定和開放式的提問,我們驚喜的發現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思維活躍,,他們暢所欲言,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大膽的說出來,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第三環節透過音樂遊戲,讓幼兒在邊唱邊表演的過程中動靜交替,充分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

  但也有一些不足如:在豐富孩子的詞彙量上欠缺,還有就是老師在音樂遊戲前對孩子許諾到戶外去吹泡泡但沒有在活動中兌現,活動後續要跟進。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12

  一、活動目標

  1.託班新生入園,參觀所在幼兒園,熟悉環境,初步瞭解幼兒園的功能分割槽。

  2.引導幼兒說出幼兒園與班級的名稱,並瞭解梭子班級的分佈佈局。

  3.讓幼兒初步建立安全感,對幼兒園和班級產生喜愛之情。

  二、活動準備

  1.課前確保幼兒園和本班內物品安全放置

  2.教學課件PPT

  3.歌曲《我的幼兒園》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教學課件,進入芝麻開門環節,引出本次主題。

  (1)小朋友們,今天班上新來了好多小朋友,大家想不想一起參觀參觀幼兒園呢?

  (2)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幼兒園,簡單介紹一下幼兒園的功能分割槽。

  小朋友們都已經長大了,爸爸媽媽去上班,小朋友們要在新的家學習知識和本領,這個新的家就是我們幼兒園,看看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們和老師們,他們都是我們家的成員。

  2.教師帶領幼兒參觀完幼兒園後回到班級,引導幼兒回憶和表達。

  (1)請問你知道幼兒園叫什麼名字嗎?你知道我們班叫什麼名字嗎?

  (2)我們剛剛都經過了哪些地方呢?

  (3)你最喜歡幼兒園的什麼地方?

  3.教師出示教學課件,進入社會大觀察環節,引導幼兒觀察班級裡的功能分割槽。

  (1)請小朋友看看我們辦理都有什麼東西?

  (2)你知道這些東西是做什麼用的嗎?

  4.教師出示教學課件,進入快了探索環節,請幼兒認真掛差,大膽表達。

  (1)引導幼兒根據畫面中人物實際要求,找到它們最想去的正確地方。

  (2)你知道他們想幹什麼嗎?

  (3)你能幫助他們找到這些事情的正確地點嗎?

  四、活動延伸

  教師在本次活動結束之後,帶有而觀察本班記得佈局和分割槽設定,幫助新生幼兒實際瞭解所在班級各分割槽的功能。

  五、活動總結

  很多家長都容易忽略一點,就是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帶孩子參觀幼兒園。家長其實是可以提請帶孩子參觀幼兒園的,讓孩子儘早熟悉幼兒園、瞭解幼兒園的新環境,提早穩定幼兒的情緒,為入園的情緒和安全感進行基本初步的建立。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13

  活動目標

  1、學習選用園形體的廢舊材料,製作自己喜愛的動物頭飾,體現材料使用的多元化,並滲透迴圈再造的環保意識教育。

  2、透過用園的形體構成各款可愛的動物頭飾,提高對造型美的感覺力、想象力和動物操作能力,從成功的喜悅中培養自信。

  教學重點:

  選用園的形體材料構成動物頭飾。

  教學難點:

  掌握毛線類材料的貼上固定方法。

  活動準備

  1、發動幼兒收集園形的廢舊材料。(紙杯、碟、碗,廁紙筒,甜筒紙卷,塑膠園鈕釦,毛絨球,各種不同質料、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園形物品)。

  2、製作頭飾用的長條紙和鬆緊帶,剪刀,各種粘合材料(漿糊、乳膠、透明膠紙),顏色筆,抹布等。

  3、投影機和有關資料。

  4、設定環境:擺設畫有小動物形象的拱門,地面放置8~10個藤圈,3~4塊荷葉形板,吊掛2~3個皮球,佈置成小動物幼兒園。

  活動過程

  1、遊戲進入活動場地

  教師扮八哥老師,幼兒扮小動物,聽樂曲做律動進入拱門後,引導幼兒觀察環境,鼓勵幼兒使用場地上材料,進行簡單遊戲,從中感知園形、環狀、球等物體的共同特點。

  2、進園的聯想。

  引導幼兒講出活動中所接觸到的園紙板、藤圈、皮球的外形及共同特徵,歸納為都是園的形體。並指出自己扮演的動物中哪部分是園的。

  3、引出課題。

  製作一個自己喜歡的、可愛動物頭飾參加動物聯歡會。

  4、組織幼兒設計方案

  觀察桌上園的形體材料特點,讓個別幼兒講出自己的製作方案,互相啟發。

  5、觀看投影。

  從投影中找出由園構成的動物形象,豐富資訊。

  6、解決教學難點。

  幫助幼兒歸納說出許多小動物臉上有鬍鬚,選細線貼上固定,再示範使用透明膠紙貼上等方法。

  7、幼兒製作頭飾。

  觀察幼兒選材、結構、裝飾情況,重點指導貼上動物鬍子的程式;幫助幼兒給頭飾釘上鬆緊帶。提議完成製作的幼兒,戴上頭飾,按音樂做律動。

  活動評價

  1、組織幼兒互相觀賞彼此的頭飾,請2~3名幼兒說說誰的頭飾最可愛,為什麼?

  2、指導幼兒欣嘗1~2件作品,分析如何選用園的形體構成有趣而可愛的動物形象,如何搭配色彩更調和,怎樣把毛線類材料粘得更穩,從而感覺園形體的造型美。

  3、幫助幼兒認識動腦動手,能變廢為寶,滲透環保意識教育。

  4、戴上頭飾一起去參加聯歡會,結束活動。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14

  功能:

  1、發展直線跑的能力;2、滿足運動、審美、娛樂和模仿需要,發展審美和模仿能力,愉悅情緒;3、鞏固和豐富對燕子的認識,增強愛燕情感;4、培養友誼感;5、發展行為目的性和注意能力。

  玩法:

  畫兩條相距15-20米平行線,一邊為家,放一排健身圈當燕巢;另一邊為草場,放幾盆盆花。幼兒蹲在“燕窩”內當小燕,一人一個窩。遊戲開始時,錄音機播放樂曲,同時媽媽(由教師當)說:“天亮了!小燕快起來跟媽媽去練飛、學捉蟲!”幼兒一齊跑出跟著跑向草場先跟燕媽媽學小燕舞,然後自由玩耍。聽到雞媽媽大聲叫:“下雨了!快回家!”小燕快速跑回燕窩。遊戲可設定小花貓角色,小燕外出時小花貓偷走一些燕窩。小燕跑回先找到窩的可邀請沒找到窩的小燕到自己窩來。

  規則:

  1、燕媽媽說完“學捉蟲”和“快回家”時才能跑出和跑回。

  2、別人不邀請不準進到人家的窩裡去。

  指導建議:

  1、此遊戲由搭窩、外出、學習、返窩、助友五個活動構成,外出和返窩是主體活動。這五個活動都是由操作活動、動機和目的、物件、自控和環境與結果等要素構成。六個要素是相互聯絡和相互影響的。六個要素都有各自的發展功能。它們也都是可以變化的。要深入研究和發揮它們的功能,要充分利用它們的可變性創編新玩法,在創編遊戲中發揮和發展幼兒的創造潛能。

  2、此遊戲的動作包括跑、取放健身圈、舞蹈和一些模仿活動。跑的動作是實現遊戲目的主要動作。跑的動作可以是自然跑,也可用模仿跑、舞蹈步;可以分散跑,也可2人結對跑、排隊跑;可統一跑的動作,也可由幼兒自由選擇。跑法是根據教育目的來選擇的。舞蹈動作可由教師教,也可引導幼兒自由選擇或創編。其內容可以是反映小燕活動的,也可由各種跑的動作組合而成的。

  3、幼兒返窩時有的是邊跑邊找窩,直接向所找的窩跑去,有的是隨大家跑回,到家後再找窩,這反映幼兒的行動目的性的差異。教師應引導幼兒聽到返回訊號後就找窩,使跑有目標,提高行動的目的性。

  4、有些幼兒見身前的窩已有人時不能馬上往別處找空窩,這反映幼兒缺乏活動經驗和思維靈活性差。教師可提示“附近窩裡都有人怎樣辦?”讓幼兒思考或討論,也可以在活動中及時提示幼兒快往別處找窩。

  5、可鼓勵幼兒自己找好窩後,要幫助沒找到窩的同伴找窩,或請他到自己的窩裡來,以培養互相關心、樂於助人的好品德。

  6、“家”與“草場”的距離不宜少於10米,並應逐步加大距離。

幼兒園託班語言教案:彩色圈15

  設計意圖:

  因為米是孩子經常要接觸到,而且不少家長在家也經常玩,而沙和水相對應米來說比較麻煩,尤其是沙一不安全,二玩起來也不太衛生,不可能長期當作區域來玩,而水受季節的影響,也不可能當作長期的區域來玩,更不可能拓展開來,而米就不同,不但讓幼兒在玩中感知不同形狀、不同大小及漏斗式的容器的感受,發展小肌肉動作,而且可以拓展開來,嘗試不同的“米寶寶”玩法的不同,如糖果、在同樣的容器玩的感受就不一樣,米和糖果掉下來的聲音不一樣,等等,而且米玩過後洗乾淨還可以吃,感受一粒一粒,白花花,直接明白米煮熟了就是我們吃的飯,知道我們不能撒飯、剩飯,從而讓幼兒知道愛惜糧食的道理。我們根據每個幼兒發展的特點,設計三個層次發展幼兒的能力。

  第一層次:

  感知裝米材料區:(提供真實的物品)

  (1)生活中的工具:各種裝米器具若干:如小盤、碗、小調羹、奶粉罐、紙杯等。

  (2)真實的食物:米

  第二層次:

  感知不同材料區:

  成品材料:

  第三層次:

  自制模擬生活材料區:

  成品材料:米、糖果、泡沫、白雲豆、盆子、軲轆桶、勺子、漏斗等。

  目標:

  1、智慧成長:

  (1)能夠正確地感知裝米時容器的效能:知道“上”、“下”、“裡”、“外”

  (2)能夠用比較恰當地語言表達自己對裝米不同容器的理解:知道底空的不能裝米或知道大的東西裝米多,口子大的容器裝米容易,口子小的容器裝米困難。

  (3)能進行簡單的觀察比較,逐漸開始理解“大小”和高矮,多少。

  2、肌體成長:

  (1)動作比較協調隨意地行走並搬運各種玩具玩米,不會將它們到處灑落在地上。

  (2)願意主動學習一些簡單的動作——撈、舀、倒、攪拌等動作。

  (3)願意認識及正確的使用簡單的工具:勺子、盤子、碗、瓶子、罐子漏斗等。

  (4)知道餐前餐後要洗乾淨手,不亂扔果殼,吃完食物要漱口,用小毛巾擦乾淨小臉。

  3、社會性成長:

  (1)樂意與喜歡的同伴分享玩具、食物等。

  (2)知道好玩的的東西,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學說“借我玩一下好嗎?”“謝謝”“我們一起玩吧”。

  4、情感成長:

  (1)在區域活動時不大聲喧譁,不影響同伴;

  (2)在活動中遇到困難,不哭不叫,動動腦筋找老師或同伴幫忙。

  5、創造性成長:

  用各種獨特的方法,大膽地玩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