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海上日出》的教案模板(精選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海上日出》的教案模板(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級語文《海上日出》的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範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4.學習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
難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使用媒體:
課件
四、教學課時:
兩課時
五、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海上日出》。
二、啟發談話:
本文選自中國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雜記》。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幾次看到海上日出時所得的總的印象的具體記縣,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大家讀讀課文就會明白了。
三、指導自學。
1、要求輕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通。
2、畫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詞,不理解的聯絡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義。
3、具體描繪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幾個自然段?作者觀察到幾種情況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把作者描寫日出時最美的句子畫下來。
四、交流自學情況(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1、生字新詞:紅霞、範圍、分辨、奇觀,剎那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讀得流利、正確。)
3、討論。
①作者觀察到幾種情況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氣晴朗時、有云的情況下)
②課文可以分幾段?(全文分為四段)
五、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思考:這一段文章,作者向我們交代了什麼?
2、"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說明了什麼?
3、這一段與全文關係怎樣?(結構上有提摯全文的作用--全文總起。)
六、作業佈置:
1、抄寫生字詞,課外聽寫。
2、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聽寫。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太陽還沒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顏色有些什麼變化?
2、"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裡"這句話中"知道"是什麼意思?
3、個別讀第三自然段。思考:課文5句話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描寫太陽昇起的過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詞句分別寫出了太陽昇出海面時的顏色、形狀、光亮、動態的?
5、導讀第三自然段。
6、讀"太陽像負著什麼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這句話與"太陽向上升"比較哪句好?為什麼?好在哪裡?
7、齊讀第二段。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第4、5自然段。思考:兩個"有時候"各指什麼樣的情況下的日出景象?
2、當雲薄時,海邊的日出是怎樣的景象?
板書:水天一色一片燦爛
3、當雲很厚時,日出又是怎樣的奇觀?
4、第5自然段中,你覺得哪幾個詞用得特別好?
5、齊讀第三段。
6、小結:課文二、三兩段描寫了不同天氣裡海上日出美麗雄奇的景象。
四、讀第四段
1、練讀第三段。
2、這句話與全文有什麼關係?
五、教學小結:
1、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麼,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你覺得可以從《海上日出》這篇文章作者中學習到怎樣的寫作方法?
第一、作者觀察得很仔細。
第二,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方法,把太陽昇出海面的過程描寫得生動、傳神。
第三,課文用詞非常確切、傳神。
3、練習有表情地朗讀全文,並透過多種形式練習背誦全文。
六、作業佈置:
1、背誦課文。
2、有機會自己觀察日出的景象,與課文的描寫作比較,可寫一篇觀察日記。
四年級語文《海上日出》的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陶冶愛美的情趣,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感悟語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對“一縱一縱”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知識競賽的形式交流資料。教師當主持人,給學生出題,學生進行判斷,舉牌示意。
談話匯入:
透過剛才的知識競賽,我想同學們對於巴金老先生有了很多的瞭解。他除了擅長小說、戲劇的創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板書課題)
二、講讀
1、檢查讀書情況,看是否讀通順。同位互相檢查,每人讀三個自然段,如果發現錯誤,讀完之後給他指出來。
2、讀畢統計優良人數,並請得良的同學再來讀,大家用手勢進行鼓勵。
3、出示三幅圖,。要求:請你認真觀察圖畫,結合課文當中的文字想一想,這三幅圖有什麼共同的地方,又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不同:日出前、日出時、有云時
相同:雲、海水、太陽
引導學生質疑,“既然是寫日出,為什麼總要寫海水和雲的變化?”
4、認真默讀課文,圍繞剛才提出的問題劃出三者之間有聯絡的句子,看看你能讀懂什麼,並透過朗讀表現出來。
(1)師範讀“紅霞的範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這一句。
(2)引導學生體會“太陽上升時,為什麼會給人一種一縱一縱的感覺?”
(3)感受到萬事萬物交相輝映,才使得大自然更加絢麗無比。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好能背誦下來。
三、看錄象,談感受。
1、看錄象,可以邊看邊跟著讀。
2、互相交流一下感受。
打出投影:
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啊!我想對()說:“()。
四、感悟語言、積累文字
日出的奇異景觀古往今來的確被很多文人所稱頌,老師給大家推薦幾段描寫日出的文字,請你先瀏覽一遍,再選擇一段你最喜歡的進行認真地閱讀,並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自己內心的體驗和感受。
五、佈置作業
1、選擇一段你喜歡的描寫日出的文字進行朗讀、背誦。
2、選擇一段你喜歡的描寫日出的文字用圖畫再現出來。
3、選擇一段你喜歡的描寫日出的文字進行抄寫。
四年級語文《海上日出》的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1)學會“縱”、“剎”、“痛”、“辨”、“鑲“五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理解“一剎那”、“發痛”、“分辨”、“鑲金邊”等詞語。
(2)探究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1)透過自主識記,小組合作,朗讀實踐等多種形式,掌握生字詞的音、形、義和理解課文的重難點語句。
(2)透過小組交流,聽讀互評等活動,讓學生在讀與評中理解體會,不僅理解課文,也體會到協作學習的方法,提高評價與協作的意識和能力。
(3)在情景探究性學習過程中,體驗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激情參與,陽光展示,領悟作者熱愛大自然,嚮往光明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重點
品讀精彩詞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體會海上日出的壯觀。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審美情趣。
四、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影片與課件相結合,增強直觀性,趣味性;學習環境則選擇了人手一機的多媒體網路教室,利用網路資訊資源,增強學生自主性、實效性。
五、教學方法
本課綜合運用講授式、啟發式、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等各種教學方法,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透過質疑、上機自學、小組交流、分組彙報等環節完成課文教學,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利用計算機作為認知工具,作為學生解決的工具,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並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表達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一)視聽衝擊,融入情境。
1、同學們,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景色讓人怦然心動,日出就是。你見過日出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一起去看看太陽從海面升起的樣子,你願意嗎?
(播放晴天時海上日出的影片,配音樂及朗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2、看完海上的日出,你有什麼感受?(生暢所欲言)是呀,海上日出實在是太美了!文中的哪一句話恰好能概括我們此時共同的感受?(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奇觀”是什麼意思?(少有罕見的景觀)為什麼作者要把海上日出稱之為“偉大的奇觀呢?”請大家再次走進課文去細細品讀吧!
(二)合作探究,初讀課文。
1、自學(課件出示自主學習要求)
學習建議:
(1)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讀通讀順。
(2)找出不認識和不理解的詞語,利用字典或網路解決。
2、對學、群學(課件出示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學習建議:由各組組長帶領小組討論學習,老師課件出示容易讀錯、寫錯以及需要重點掌握的生字、新詞。
(三)交流體驗,品讀課文。
1、重點理解:(課件出示)
(1)“天空還是一片淺藍……”
這一段寫出了日出前天空顏色的美。對於太陽的顏色美還有補充的嗎?(課件出示顏色美的語句)追問:從以上語句中你還讀出了太陽上升時哪一方面的變化美?(形狀美)那就讓我們美美的讀一讀。(小組展示讀)
(2)“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課件出示問題:
A、談感受(你可不可以做一做動作)此時你感受到了什麼?(太陽上升的很艱辛)
B、讀出自己的理解。(個人展示讀)(點評)
C、從“衝破”和“跳出”你又讀出了什麼?
D、誰來讀出太陽的可愛?(指名讀)
(3)“然而……染成紫色或者紅色。”抓住“鑲”“透”、“衝”、“染”體會。
A、你覺得“染”換個詞可以嗎?為什麼?(課件出示)。(因為雲片有薄有厚,雲片的顏色有深有淺,所以被陽光染成的顏色有紫有紅。)
B、誰能讀出太陽上升時的美?(挑戰讀)
(4)師生點評。
2、師小結過渡:作者之所以能將海上日出寫這麼壯美,還源於在寫作時融入了自己濃濃的情誼。請大家回顧全文,抓住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具體描寫作者表現的語句再來體會一下作者當時的心情和情感。請每組一名同學彙報交流,同學們點評。(課件出示相關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1)“我知道……便不轉眼地望著那裡。”
課件出示問題“不轉眼”是什意思?與“不轉眼”意思相近的詞語還有?此刻作者的心情會是怎樣的?(每組選一名同學讀)
(2)“這時候要分辨出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倒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課件出示問題:
A、為什麼分辨不出水和天?(因為太陽走進雲堆看不見,只能看見陽光,又因為是海上的日出,不只是陽光,還有水光,所以燦爛到水天相接,分辨不出水和天。)
B、(課件出示畫面)想象作者看到這水天一色的畫面時,心情怎樣?他會不由得發出怎樣的讚歎?“這不是……”
C、你想跟誰比賽讀這一句話。(比賽讀)
(3)“這時侯發亮的不僅是太陽、雲、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A、(課件出示畫面)此時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樣的?
B、課件出示寫作背景(喜歡看日出,嚮往光明)
C、……不僅……也……句式練習。
(4)當作者完全融入這壯觀的美景時,再次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麼?這是一個反問句,但它表示的意思卻是肯定的。(為什麼不直接寫成陳述句呢?)用反問句來表達肯定的意思,感情會更強烈。我們再帶著更強烈的喜愛之情來讀一下這一句話。(小結師生接讀)
(四)鑑賞課文,品味語言的美。
今天我們跟隨巴金先生不但欣賞到了海上日出的壯美與綺麗,而且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對大自然景觀的喜愛,以及對光明的嚮往,現在讓我們帶著這種心情,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再次來感受一下“海上日出”這一偉大的奇觀吧!(學生合作讀)
(五)當堂檢測
《海上的日出》這篇課文是一篇很美的寫景散文,值得大家去積累,現在就讓我們自由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比一比,看誰能把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背誦下來。(自由背並展示)
(六)佈置作業
寫一篇作文,描繪你曾經看見過的日出。
(七)板書設計
海上日出
(偉大的奇觀)
開頭——交代時間、地點
日出前——顏色變化:藍、紅、亮
日出時——跳出海面:慢慢上升、光彩奪目
日出後——雲中情景:射進雲裡、透出重圍
結尾——讚歎美景
七、課後反思
在本課教學中,完成了預設的教學目標,學生們掌握了基本的知識點,並且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在學習和交流中體會到了學習的樂趣。
但是,在這節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我本來準備了一段自己在海邊看日出的影片,很遺憾,由於對學生基礎的估計不足,這段影片沒能完整播放。不過,我覺得這只是一個起點,起碼從現在開始,我已經有了這樣的意識和準備。那麼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把更多的生活與課堂完美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豐富多彩!
四年級語文《海上日出》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讚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並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難點:憑藉語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動態過程。
教學切入點:
從“偉大的奇觀”切入課文,帶動閱讀。
閱讀點:
課文的2—5自然段。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錄影帶
教學課時:
2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解題釋意,範讀課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電影,電視裡我們都看過紅日東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達;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暢;那麼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會給人怎樣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寫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這個問題。
2、板書課題,提問:《海上日出》是什麼型別的課文?看到題目,你能想到什麼?(寫景的課文,日出:是太陽昇起來;海上:點明在什麼地方看日出,從題目可以看到課文是寫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二、整體感知
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聽寫生字。
2、輕聲讀課文,聯絡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一剎那:形容時間極短
重圍:層層包圍
奇觀:指少見的雄偉美麗的景象。觀,景象
三、默讀課文,從課文文中找出讚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問:“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這是什麼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這真是偉大的奇觀!
2、讓學生思考:尾句中“這”和“奇觀”是指什麼,與題目有什麼聯絡?(“這”和“奇觀”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題目點明瞭“奇觀”指的是什麼?尾句讚美了“海上日出”)。
3、誰能把題目與尾句合成一句話?(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
4、“奇觀”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學習課文第一段。
四、講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1)讀文,“奇觀”?
(2)這偉大的奇觀指什麼?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用“這不是……麼”的句式表達有什麼好處?
五、練習朗讀全文。
六、作業
1、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導語引入,複習提問。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學了《海上日出》這篇課文,透過學習,同學們都被作者生動的描寫所吸引, 都想親眼看一看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今天,老師帶來了海上日出的錄影片,大家想現在就來欣賞嗎?老師提個問題大家思考: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哪幾方面內容?
1、整體感知。(放錄影片)
2、複習提問。(板書:常常看,晴天時,有云時,偉大奇觀)
二、交待任務。
透過剛才欣賞,大家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海上日出景象壯美,作者的文筆更優美。那麼,作者是透過怎樣的觀察,生動描寫出。海上日出這一自然的偉大奇觀的呢?我們這節課就未深入學習。
三、學習新課。
1、開啟預習本,結合預習中的有關這一段的思考題來學習。(具體講一講晴天日出的景象。
2、按作者觀察的順序,學生講課文中的句子。(板書:一片淺藍,一道紅霞)
3、小結:日出前,藍天彩霞,顏色鮮亮。那麼,太陽出來時又是怎樣的景象呢?結合錄影中的畫面,繼續學習。
①板書:小半邊臉(看畫面)
②幻燈出示:“太陽……使勁兒向上升。”一句。
a、談理解。b、欣賞畫面。朗讀體會。
③理解“衝破W跳出”“紅亮”“光彩”等詞語。
4、小結。
5、朗讀第二段。
6、嘗試背誦。
7、小結:“晴天日出”一段,作者為什麼寫得這麼好呢?首先,作者是按日出的先後順序來描寫的,在敘述時抓住了事物的特點並展開了合理的想象。正是這樣細緻觀察才把晴天日出景象描寫得生動傳神。晴天日出壯觀雄奇,那麼,有云時日出景象又是怎樣的呢?下面結合預習中的第三題,同學自己學習。
(二)學習第三段。
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
2、檢查自學情況。
①小黑板出示課後三題中的兩個句子。②讀題。③填空。④這兩個句子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呢?請同學一邊欣賞圖畫(貼掛圖),一邊觀看錄影來講。
3、小結:透過同學們的描述,我們感覺晴天日出壯觀無比,有云日出也別具一格,每個人看後都會發出由衷的讚歎!
(三)學習最後一段。
1、齊讀。
2、(幻燈出示)學生談理解。
3、改成陳述句後與原句比較。
4、朗讀。
四、總結全文。
同學們,這篇課文我們學完了,大家回憶一下這節課,談一談你有哪些收穫?(學生談)是呀,像海上日出這樣偉大的奇觀,在我們的大自然中有很多很多。要想領略它們的美,大家必須認真、細緻地去觀察。如果你在觀察時做到了有順序、抓特點,展開了合理的想象,那麼,老師相信,你們也會寫出像《海上日出》這樣優美的文章來的!
四年級語文《海上日出》的教案5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範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4.學習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學習重點:
品讀詞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壯觀。
學習難點:
體會課文最後一句話的內涵。
課前準備:
課文插圖
授課時數:
兩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內容:整體感知課文寫了海上日出的哪幾種景象。
一、匯入課題:《海上日出》
同學們,你們看過大海嗎?海上的日出就更美了,咱們今天一塊去看看。
二、啟發談話
本文選自中國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雜記》。1927年1月,巴金從上海乘“昂熱號”四船去法國留學時,把旅途中的見聞隨時記下,本文寫的是船至紅海中作者看到日出時的實際情況。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幾次看到海上日出所得的總的印象的具體記錄。海上日出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樣描繪的,你們讀讀課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會明白了。
三、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自由讀課文。要求把語句讀正確、流利。
(2)畫。畫出生字詞,拼拼讀讀,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
2.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1)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
(2)檢查字詞自學情況,口頭完成下列練習。
①範。擴詞:範圍、模範、範例、示範、典範等。
②一剎那。近義詞有:轉眼間、一轉眼、一眨眼、瞬間等。
③鑲。它的光芒給黑雲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a.給句子中帶點的詞換上一個詞,使句子的意思不變.
b.用帶點的詞說一句話。
例:小紅的裙邊上鑲了一條粉紅的花邊,顯得更漂亮了。
(3)交流思考情況。
①課文中哪幾個小節描繪了海上日出的景象?(2~5節)
②可分為幾種不同情況的日出?(一般情況下的天氣——晴朗和特殊情況下的天氣——多雲)
四、再讀課文質疑
可能存在的問題有;
1.為什麼作者看到“紅霞的範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就“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
2.太陽出現“小半邊臉時”為什麼“紅得很卻沒有亮光”?
3.太陽向上升時,為什麼是“一縱一縱地”?
解決的辦法:
問題1:引導學生讀課文第一小節,自求解答。
問題2:太陽出現“小半邊臉時”紅得很,是因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水蒸氣蒸騰,太陽光透過水蒸氣發生折射顯出七色,而紅光穿透力強,人們只看到紅色,看不到別的顏色.可為什麼沒有“亮光”呢?因為太陽出現小半邊臉時光亮不大,透過濃密飽含水蒸氣的空氣層時,太陽光被反射、折射,能量消耗多了,光線透不過來,所以“沒有亮光”。
問題3:太陽昇起來時,為什麼是“一縱一縱地”?因為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氣上升。太陽光透過水蒸氣才能射到地面上。水蒸氣不斷向上湧動,使陽光產生波動現象。這種不斷波動的光射人的眼裡,就造成“一縱一縱”的感覺。
五、作業
1.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日出的景象,從中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方法。
2.體會最後一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