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通用6篇)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通用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食品安全小班教案(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食品汙染的知識,使學生了解食品中毒的相關教育知識。

  2、教育學生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注意事項及預防措施。

  教學重點

  對食品汙染和中毒的預防。

  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

  1、多媒體出示一些因食品衛生而出現問題的學生。(有腹瀉、腹痛、嘔吐等)

  2、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區分問題食品,預防食品中毒。

  二、重點講述

  預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講究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髮,勤換床單和被蓋(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環境的清潔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不暴飲暴食的優良習慣。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吃未經高溫處理的飯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從食品標籤上注認識別食品質量,選擇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從口入"的第一關。

  1、認識食物中毒特徵

  潛伏期短:一般食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發病。

  胃腸道症狀:腹瀉、腹痛,有的伴隨嘔吐、發熱。

  2、預防食物中毒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養成優良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良的個人衛生習慣會把致病菌從人體帶到食物上去。

  (2)選擇新鮮和安全的食品。

  (3)食品在食用前要徹底清潔。

  (4)儘量不吃剩飯菜。

  (5)不吃黴變的糧食、甘蔗、花生米,其中的黴菌毒素會引起中毒。

  (6)警惕誤食有毒有害物質引起中毒。

  (7)不到沒有衛生許可證的小攤販處購買食物。

  (8)飲用符合衛生要求的飲用水,不喝生水或不潔淨的水。

  總結

  要牢固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因為它關係到我們全體師生的身心健康問題。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這項,其後果不堪設想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建立食品安全意識。

  2.知道吃綠色食品對身體好。

  3.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和飲食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兔子寶寶住院圖片,以及各種糧食、蔬菜、水果圖片和零食垃圾食品圖片若干張。

  2.綠色食品(水果、蔬菜、乾果)和垃圾食品(火腿腸、泡麵等)若干

  活動過程

  1.故事匯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播放兔子寶寶住院圖片)老師認識一位叫兔子寶寶的小朋友,瞧,今天它也來到了我們班。但是兔子寶寶好像住院了,你們想不想知道它為什麼住院了呢?你覺得兔子寶寶怎麼了?(幼兒自由發言和討論,表達自己的看法。)

  哦,原來是這樣啊。原來昨天兔子寶寶吃了好多好多東西,突然覺得肚子疼了起來。

  (繼續播放零食等垃圾食品圖片)看,兔子寶寶吃了好多零食,還有燒烤還喝了碳酸飲料。難怪它肚子疼呢。小朋友們想一想這樣的垃圾食品我們能不能吃得那麼多?那每天我們應該多吃什麼東西?應該少吃什麼東西呢?(幼兒思考舉手表達觀點。及時鼓勵和表揚幼兒。)

  2.區分垃圾食品和綠色健康食品

  小朋友們想一想,每天我們應該多吃什麼樣的食物?少吃什麼樣的食物?不吃什麼樣的食物?(多吃糧食、蔬菜和水果等。多吃主食少吃零食和燒烤等東西。不吃變質的過期的食物。)

  播放圖片,請幼兒認識營養豐富而且健康的糧食、蔬菜等。

  引導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垃圾食品,如:燒烤、加工零食、油炸食品等對我們身體的危害。

  3.強化飲食安全中需要注意的其他方面

  小朋友們除了辨別健康食品和垃圾食品之外還需要注意個人衛生,吃飯或吃別的東西前一定記得要洗手,生吃蔬菜水果時一定洗乾淨了再吃。

  另外,家裡的剩飯菜一定要加熱了以後再吃,變質食物和過期食物不能吃。

  4.總結:每日生活中我們需要多吃主食和蔬菜水果,少吃零食和加工產品。不吃變質食物和過期食物。

  要養成勤洗手等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活動延續:

  1.引導幼兒觀察加工食物的保質日期。

  2.跟媽媽逛超市時提醒媽媽看好食物的保質日期。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正確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的正確方法。

  2、理解詞:“細嚼慢嚥”。

  二、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吃東西的時候》,操作卡片《吃東西的時候》(一)、(二)、(三)。

  三、活動過程:

  1、講故事,讓幼兒根據已有生活經驗想象小動物們發生事故的原因。

  (1)講故事的前半段。

  熊貓媽媽的醫院今天可忙了,剛送走了一位病人,又來了一歌貓媽媽帶著小貓來了。見小貓難受的樣子,熊貓醫生關心地問:“小貓,你哪兒不舒服?”小貓指指喉嚨說不出話來,熊貓醫生拿起手電筒和壓舌板對小貓說:“張開嘴,讓我瞧瞧。”熊貓醫生用壓舌板壓住小貓的舌頭,開啟手電筒一照,看見一根長長的魚刺卡在了喉嚨中間。熊貓醫生正要用鑷子取出魚刺,聽見了小狗汪汪地叫著跑了過來,它不停地咳嗽,說是被骨頭嗆著了。熊貓醫生趕緊幫助它們取出了卡在喉嚨裡的魚刺和小骨頭。熊貓醫生奇怪地問:“小貓、小狗,你們怎麼會被魚刺卡住,被骨頭嗆著呢?······”

  (2)請幼兒看操作卡片(一)、(二),提問,討論:

  1、小貓為什麼會被魚刺卡住?

  2、誰來熊貓醫院看病?

  3、小狗為什麼會被小骨頭嗆著呢?

  (3)講故事的後半部分。

  貓媽媽說:“今天小羊過生日,它為好朋友們準備了許多它們喜歡吃的東西,朋友們非常高興,就一邊吃一邊唱呀,說呀,玩呀,結果被魚刺卡住了,被小骨頭嗆著了。”熊貓醫生對小貓、小狗說:“吃東西的時候要特別小心,不能邊吃邊玩。吃到嘴裡的東西要細嚼慢嚥,不要著急,記住了吧?”小貓、小狗記住了熊貓醫生的話,又高高興興地參加小羊的生日祝賀會了。

  幫助幼兒理解詞語:細嚼慢嚥。

  2、瞭解安全進餐的方法,初步學習吃魚吃蛋黃等的正確方法。

  (1)請幼兒看掛圖:熊貓醫生提醒小貓、小狗在吃東西時要注意什麼?為什麼?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做?怎樣吃煮雞蛋的蛋黃?

  小結:熊貓醫生提醒提醒小貓、小狗在吃東西時不能邊吃邊說邊玩,吃到嘴裡的飯菜應細細地嚼爛,慢慢地嚥下,不能著急。如果邊吃邊玩或一口吃下蛋黃,容易被卡住或嗆著。我們小朋友也應該這樣做。

  (2)教師:魚是我們小朋友喜歡吃的食物,但是它的身上有許多魚刺,怎樣吃魚就不會被魚刺卡住呢?

  四、小結:

  在吃魚的時候,要把能看見的魚刺先取出,然後吃進嘴裡,當你感覺還有魚刺時,要慢慢吐出。飯和魚不混在一起吃,便於取出魚刺。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4

  設計意圖:

  小班到了下學期個性開始形成、獨立,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急於想去探索與體驗,卻往往忽視了自身的安全。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很喜歡把一些小硬片、碎紙、玩具、蠟筆、橡皮泥等東西放入口中;幼兒園放學時,有的幼兒吵著要吃門口攤點的油炸、不衛生小食品;個別幼兒不生病也硬纏著父母帶藥到幼兒園……這些都表示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差,缺少生活經驗和常識。

  新綱要明確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要密切結合幼兒的生活和活動進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為了幫助孩子們建立正確的安全觀念;提高自我安全保護意識;學習應對安全事件能力,所以我設計此次《不亂吃東西》教學活動,此活動來源於幼兒,又服務於幼兒;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利於其長遠發展,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視野。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真實的案例及生活場景讓幼兒懂得隨便亂吃東西的危害性。

  2、能力目標:提高自我保護的意識及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幼兒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一個鐵製五角星、真實案例《卡在喉嚨裡的五角星》;課件《進餐時》、《肚子為什麼疼》;情景表演《好吃的魚》;一些不可食用的食物圖片:(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過期的食物、腐爛變質的食物、假冒,劣質的食物、沒洗乾淨的食物);每組一小筐(內有圖片如:幼兒一邊走一邊喝水、吃飯時在說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鉛筆放入口中等);音樂(一段120急救錄音、一段輕音樂)。

  2、精神準備:生活中注意不能亂吃東西。

  3、知識準備:幼兒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4、環境準備:留一面帶有邊框的主題牆。

  活動過程:

  一、興趣匯入。

  1、播放“120急救車”聲音

  師:“發生什麼事啦?”(幼兒大膽猜測,相互交流)

  2、出示一枚小小的鐵製五角星,說:“要想知道發生什麼事,那就讓這小小的五角星告訴你?”

  二、故事匯入

  1、講述故事《卡在喉嚨裡的五角星》

  2、提問:“醫生從龍龍氣管裡取出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醫生對龍龍說了什麼?你還知道哪些東西特別危險,不能放入口中?”

  3、師小結:“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這個真實的故事時,我的心裡和龍龍的爸爸、媽媽一樣著急,龍龍怎麼能把那麼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虧醫生爺爺的高招技術救了龍龍。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記住這個教訓,千萬不能隨便往嘴裡亂放東西。”龍龍那麼不小心,讓我們看看錄影中的小朋友要小心些什麼?

  三、課件及情景表演深入。

  1、課件《進餐時》

  內容:幼兒在吃飯時,有的在說笑,有的在扔飯,有的嘴裡含著飯在玩玩具,跑鬧。

  觀看後討論:小朋友這樣做,對嗎?為什麼?

  小結:人在吃飯時,飯寶寶都要經過氣管,再到胃,如果吃飯時說話,瘋鬧,飯寶寶就會走錯路,也就容易嗆傷,嚴重者飯卡在氣管裡,會因為喘不上氣來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飯喝水時,一定要安靜,不能說笑,打鬧。

  2、課件《肚子為什麼疼》

  內容:一天,媽媽從幼兒園接鼕鼕回家,鼕鼕非要媽媽買烤腸吃,媽媽只好給鼕鼕買了兩根。鼕鼕馬上吃了。鼕鼕回到家,看見籃子裡盛著許多草莓,抓起來就吃,媽媽說:“鼕鼕,等洗乾淨了再吃。”“我不怕髒”鼕鼕吃了很多。夜裡,不知為什麼鼕鼕的肚子疼得不得了。觀看後討論:

  小朋友,鼕鼕的肚子為什麼會疼?說一說,你是怎樣做的?

  (1)老鼠、蒼蠅叮咬過的食物。

  (2)過期的食物。

  (3)腐爛變質的食物

  (4)假冒、劣質的食物。

  (5)沒洗乾淨的食物。

  提問:這些東西你吃過嗎?說一說,這些東西為什麼不能吃?

  小結:大街上的燒烤的東西特別不衛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乾淨。

  買食物一定要有質量安全標誌,保制期內的食物。一些腐爛變質,老鼠、蒼蠅叮咬過的.假冒、

  劣質的食物不能吃,否則會食物中毒的。

  四、遊戲判斷對錯

  1、上幼兒園時,沒有生病的小紅非要媽媽幫她帶藥到幼兒園。

  小結:不生病時,不能隨便吃藥,否則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爸爸、媽媽的藥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後果非常嚴重。

  2、鄰居的小哥哥給了小妹妹一個很小的果凍吃。

  小結:小朋友聽過有很多小孩由於吃果凍而卡住喉嚨裡喘不氣來而死亡的事情嗎?果凍我們小朋友儘量不吃,即使要吃時,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特別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小的果凍

  3、夏天來了,天氣太熱,我喝了飲料,又吃雪糕。

  小結:夏天天氣雖然很熱,但也儘量少吃雪糕,因為雪糕太涼容易讓胃寶寶難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個玻璃球放在嘴裡玩。

  小結:玻璃球是危險物品,千萬不要放在嘴裡玩,容易出危險。

  五、操作活動

  1、請幼兒把小筐裡認為做得不正確的圖片挑出來,並說一說為什麼。例如:小朋友一邊走一喝水,容易嗆到。

  2、師巡迴觀察幼兒引導幼兒互相討論。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5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食品衛生安全知識,認識食物中毒特徵,提高自我救護意識,預防發生食物中毒。天氣變得越來越熱,食物很容易變質,為此小學組織各班為孩子們上“食品安全教育課”,讓孩子們樹立起嚴格的食品安全觀念。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有些學生在吃了一些食品之後會有腹瀉、腹痛、嘔吐等現象。

  2、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區分問題食品,預防食品中毒。

  二、重點講述

  預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講究個人衛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髮,勤換床單和被蓋(一月一次)。保持教室環境的清潔衛生,養成飯前便後洗手、不暴飲暴食的良好習慣。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潔瓜果、不吃腐爛變質食物、不吃未經高溫處理的飯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從食品標籤上注意識別食品質量,選擇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從口入"的第一關。

  1、認識食物中毒特徵。

  潛伏期短:一般食後幾分鐘到幾個小時發病

  胃腸道症狀:腹瀉、腹痛,有的伴隨嘔吐、發熱

  2、提高自我救護意識

  出現上述症狀,應懷疑是否食物中毒,並及時到醫院就診,同時報告老師。

  3、預防發生食物中毒

  a.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後,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b.不吃生、冷、不清潔食物

  c.不吃變質剩飯菜

  d.少吃、不吃冷飲,少吃、不吃零食

  e.不要長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隨便吃野果,吃水果後不要急於喝飲料特別是水。

  g.劇烈運動後不要急於吃食品喝水。

  h.不到無證攤點購買油炸、煙燻食品,儘可能在學校食堂就餐。千萬不要去無照經營攤點飯店購買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議喝標準的純淨水。從家裡所帶醃製品在校不能超過2天

  j.謹慎選購包裝食品,認真檢視包裝標識、廠家廠址、電話、生產日期是。否標示清楚、合格。檢視市場準入標誌(QS):為了保護人們飲食衛生安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局自20xx年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食品安全市場準入制度,對出廠食品,經過強制檢驗合格後,加貼市場準入標誌,方便選購。20xx年起,對小麥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醬油、食醋等5類食品;20xx年下半年,對泡麵、膨化食品、罐頭、冷飲等10類食品,實施了市場準入制度。

  4、食品飲食衛生的基本知識。

  (一)細菌性的食物中毒事件的預防

  細菌性的食物中毒是最常見的食物中毒,細菌也有不同的種類。(1)有一些細菌常常存在於被感染的動物及其糞便當中,進食受到汙染的禽類包括肉、蛋、魚、奶及其製品的時候就可以導致食物中毒,一般在進食後12至36個小時出現中毒的症狀,中毒的表現主要有腹痛、嘔吐、腹瀉、發熱等,一般的病程有三到四天。

  (2)有一些細菌,存在於人或者動物的化膿性的病灶當中,進食受到汙染的奶類,蛋及蛋製品、糕點、熟肉就可以導致這一類的食物中毒發生。發生這一類的食物中毒一般是進食後一到六個小時出現症狀,症狀有噁心、劇烈的嘔吐、腹痛和腹瀉,一般在一到三天就可以好轉,痊癒。

  (3)有一些細菌,存在於土壤、空氣、塵埃當中,進食受到汙染的這個剩米飯、剩菜、涼拌菜等,就可以導致食物中毒。這種中毒一般進食一到五小時以後就可以出現症狀,主要的症狀也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2、細菌性的食物中毒的預防措施

  (1)食堂從業人員應該堅持健康的檢查制度,凡是患有一些消化道疾病,痢疾、像傷寒、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不能從事直接接觸,入口食品的工作。

  (2)食堂從業人員如果有皮膚的潰破、外傷感染、腹瀉等不要帶病加工食品。

  (3)食堂的從業人員要有良好的個性衛生習慣。

  (4)嚴格把握食品的採購關,禁止採購腐爛、變質或者其他感官性

  食品安全小班教案6

  活動目標:

  1.能夠區分垃圾食品和綠色食品

  2.喜歡吃綠色食品

  3.瞭解垃圾食品對我們身體的危害

  活動準備

  綠色食品(水果、蔬菜、乾果)和垃圾食品(薯片、巧克力、火腿腸、泡麵)若干

  活動過程

  1.故事匯入,引起幼兒對已有經驗

  老師認識一位叫豆豆的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了解他呢?老師給你們講講他的故事吧。小豆豆很喜歡吃東西,每天都吃個不停,你猜他都吃些什麼?哦,你們說他會吃薯片、巧克力啊。你怎麼這麼瞭解他呢?對,他就喜歡吃薯片和巧克力,他吃完巧克力又吃泡麵,媽媽讓他吃水果他也不吃。小朋友媽媽讓小豆豆吃什麼呀?哦,吃水果呀,你聽得真仔細。如果是你們的媽媽讓你們吃水果你吃不吃呀?小豆豆不吃水果不是聽話的好孩子。

  今天他剛吃完麻辣燙肚子就疼了起來。"哎呦呦。"小豆豆用手捂著肚子喊著,媽媽聽到後趕緊帶他去醫院。你猜醫生叔叔會怎麼說?哦,吃太多的東西了,那你知道小豆豆都吃了哪些東西嗎?(薯片、巧克力、泡麵、麻辣燙)恩,這些東西好不好呀?小豆豆吃了他們肚子怎麼了?哦,肚子疼啊,老師告訴你們,小豆豆吃的這些東西都是"垃圾食品"。吃了會讓我們的肚子疼,有的小朋友吃了他們身體還會變胖。

  2.區分垃圾食品和綠色健康食品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垃圾食品什麼是健康食品嗎?老師這裡有很多食品,你們來找一找哪些是垃圾食品?哪些是健康食品?垃圾食品放到藍色的籃子裡,健康食品放到紅色的籃子裡。我看到藍色的籃子裡的食品很少,難道垃圾食品這麼少嗎?我來看一看。誒?紅色的籃子裡怎麼會有薯片呢?小朋友,薯片是什麼食品呀?哦,垃圾食品,那我們應該把它放到那個籃子裡呢?恩,垃圾食品我們要把它放到藍色的籃子裡面。蘋果是什麼食品?誰能說一說為什麼蘋果是健康食品?看來小朋友懂得可真不少。現在老師可要考考你們了,小豆豆快出院了,老師想讓你們幫老師挑一些健康的食品送給小豆豆。應該挑什麼呢?哦,蘋果、香蕉、酸奶。你們說的都是剛剛咱挑的健康食品,除了咱們班的,你還知道哪些健康食品呢?哦,原來我們身邊有這麼多的健康食品。

  3.和垃圾食品說:不!

  誰還記得小豆豆肚子疼的原因啊?哦,吃垃圾食品吃的呀,那垃圾食品這麼不好我們應該怎麼辦呀?對,這個小朋友說的很對。我們應該不吃垃圾食品。我們知道垃圾食品不好了,也不吃了。可爸爸媽媽還不知道呢,我們要怎麼做呢?恩,回到家後告訴爸爸媽媽,垃圾食品對我們的身體不好,我們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