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科學課教案《土裡蹦出的蒜寶寶》含反思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科學課教案《土裡蹦出的蒜寶寶》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目標】
1、透過看、摸、聞、剝等方法,發現蒜頭的特徵,體驗發現的樂趣
2、瞭解蒜頭在春天會發芽,教幼兒學會種大蒜的勞動技能,激發對大蒜種植的興趣。
3、透過認識大蒜、種植大蒜,使幼兒充分感受大蒜的作用並樂意吃大蒜。
4、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準備】
1、蒜頭人手一個
2、課件ppt
3、幼兒具備一定知識經驗
【過程】
1、談話匯入,激發幼兒探索興趣
(1)上次,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在種植園裡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們還記得麼?(拔大蒜)
(2)誰知道大蒜是怎麼來的.?(幼兒猜想)
(3)(出示大蒜生長圖)原來,大蒜是大蒜頭髮芽長出來的。
(4)你們知道大蒜頭是從哪裡長出來的嗎?(土裡)
(5)播放課件,蒜頭寶寶從土裡蹦出來了,現在,它要蹦到小朋友的簍子裡去了!
2、認識大蒜頭,鼓勵幼兒自主觀察、大膽探索
(1)玩一玩,你的蒜頭寶寶是什麼樣的
(2)剝一剝,你發現了蒜頭寶寶的什麼秘密
(3)聞一聞,蒜頭寶寶有什麼樣的味道
(4)咬一咬,蒜頭寶寶的味道你覺得怎麼樣
(5)小結,重點突出蒜頭表面有皮、裡面是蒜瓣,能吃的、蒜瓣有水分、形狀一頭尖,一頭平等特點
3、個別探索,激發幼兒種植大蒜頭的興趣
(1)出示花盆,誰會種大蒜頭
(2)請個別幼兒上臺演示
(3)評一評,對不對,師講解種植步驟
4、鼓勵幼兒繼續討論,思考大蒜頭作用
(1)人們都很喜歡大蒜頭,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對人有好處)
(2)討論說說,大蒜頭的好處有哪些
(3)出示課件,教師補充說明蒜頭的其他好處
(4)小結:蒜頭真是寶,我們要愛吃大蒜,做不挑食的好寶寶。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