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課文《柯里亞的木匣》三步教案設計範文

課文《柯里亞的木匣》三步教案設計

課文《柯里亞的木匣》三步教案設計範文

  本文以“木匣”為故事發展的線索,課文後又有思考問題的提示,教學時,可以“埋木匣→挖木匣→從中得到的啟發”為思路,啟導學生突破難點,獨立分段,理清事物特點前後變化的內在聯絡,從而明曉事理搞好知識的遷移。在強化“雙基”的訓練中,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分析表達的能力。教學時,可按這樣的步驟進行:

  1、情境引入,激發興趣

  教者可用類比情境演示引入,匯出本課讀寫訓練的重點內容,激發學生求知探索的熱情。上課時,先找一名學生與教師進行跨步比賽:兩人同時演示由教室門口向室內跨三大步,再由學生上前檢測兩人所跨距離的差異。接著,教師提問:同樣是跨三步,為什麼距離會有差異?課文中的柯里亞是怎樣來認識這個問題的?讓學生各自帶著問題去自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的內容。

  2、問題引路,訓練閱讀理解能力

  本課記事順序清楚,結構思路明白,可讓學生根據文後思考題默讀課文,在文中畫出描寫柯里亞和媽媽“埋木匣”具體情景的語句,然後透過導讀引思,討論口說突破難點獨立分段,弄清事情前後的內在聯絡。如:導讀承上啟下的第五自然段,可先讓學生找出“就在那一天”和“住了差不多四年”表示時間的詞語,啟發提問這段側重寫了哪個時間?埋木匣和挖木匣前後相隔有幾年?這幾年中柯里亞會發發生什麼變化?引導學生帶著問題獨立思考找出“剛學數數,只會數到十”,“那時候還小”,“步子也小”,“我已經九歲啦!”,“數數能數到一百多”,“步子比那時候要大一倍呢!”等語句。這樣既能引導學生正確分段,又能在讀思訓練中弄清前後變化的內在聯絡,加深對“周圍一切都在變化”一句話的理解。

  3、設疑解難,訓練分析表達能力

  本文訓練重點突出,一些句子講出了時間和周圍事物的變化,匯出了事物變化因果的內在聯絡。因此,我們可以緊扣訓練的重點難點,引導學生透過課文的`閱讀,去尋找事物變化的因果聯絡,並且能用自己的話將這種聯絡表達清楚,將學生的思維滲透到“雙基”訓練中。如設疑:①柯里亞和媽媽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埋東西?又是相隔多少時間才去挖東西的?媽媽為什麼一下子就能挖到木箱子?②當初,媽媽不是隨隨便便地埋箱子的,而柯里亞是因為隨隨便便地埋木匣,所以現在一下子是挖不到木匣的。這樣說對嗎?為什麼?③文中為什麼要這樣具體地寫柯里亞埋木匣的情景,這樣寫與下文寫挖木匣又有什麼聯絡?④既然知道柯里亞埋木匣跟媽媽一樣不是隨隨便便的,那麼他媽媽為什麼能一下子挖到木箱,而柯里亞為什麼不能一下子挖到木匣呢⑤如果他媽媽小時候就認認真真地離門口三十步的地方埋下箱子,到現在也數三十步能一下子挖到當時埋的木箱嗎?⑥柯里亞不能一下子挖到木匣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我們從中明白了什麼道理?

  從不同角度設疑,層層深入地推進思維訓練,促進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分析表達的能力。

  附:板書設計

  以上板書,圖一、圖二對比明顯,讓人一目瞭然。這樣,柯里亞心中的疑團和同學們心中的疑團(即板書中的“?”),都被輕而易舉地解開,省去了許多口舌,學生也樂於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