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草船借箭》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草船借箭》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草船借箭》第一課時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⒈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讀準讀通課文。

  ⒉分角色朗讀課文,初步領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⒊理清課文順序,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

  教學重難點:分角色朗讀課文,初步領會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直接匯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改寫的課文《草船借箭》。板書課題。

  二、解釋題意,瞭解時代背景。

  ⒈誰知道箭是什麼樣子的?板書劍字,這個劍和箭一樣不一樣?周瑜問諸葛亮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你知道嗎?

  ⒉誰知道草船借箭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時候?三國指哪三國?(出示地圖)它們分別由誰統治?

  ⒊草船借箭的故事,講了哪幾個人物?他們分別是哪個國家的,幹什麼的?

  ⒋當時,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史稱三國鼎立。周瑜、諸葛亮怎麼會走到一起的?

  ⒌師出示多媒體邊簡介背景:

  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曹操打敗了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裡幫助作戰。草船借箭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

  三、讀通讀準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⒈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想想:借箭的過程是哪一部分?剩餘部分分別講什麼?

  ①生自由讀書。

  ②指名回答。師板書:起因、準備、經過、結果。教師指出:這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

  四、分角色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⒈初讀了課文,大家看出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想設計陷害他。第二自然段是一段精彩的對白。我讀提示語,一、二組讀周瑜的話,三、四組讀諸葛亮的話,想一想:從對話中可以看出周瑜和諸葛亮分別是個什麼樣的人?(師生讀書)

  ⒉這一段對話的提示語太單調,總是周瑜問,周瑜說?我們學過的提示語中,常常有恰當地描寫說話人的動作、神態等的語句,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物的個性特點。我們接下去就來透過人物對話的朗讀和揣摩,給文中加上確切的表示人物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的提示語,再讀讀這段話,進一步體會人物的人性特徵。老師這裡也提供一些提示語,看看可以用在何處,並說明為什麼用這樣的提示語。多媒體出示。

  ⒊學生默讀、思考。

  ⒋討論交流。

  ⒌分角色朗讀。如男女生讀,分組讀等。

  ⒍小結:這一段的語言交鋒,句句緊逼,刻畫出兩個人鮮明的性格特點。周瑜表面客氣,內心暗藏殺機,表現了他心胸狹窄,兇狠狡詐。諸葛亮明知周瑜不懷好意,卻以大局為重,從容鎮定,胸有成竹。

  五、播放fiash動畫。

  六、作業:

  ⒈思考: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⒉課外讀一讀《三國演義》中跟本課有關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