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案設計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案設計

《大作家的小老師》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會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讀通課文,透過找出重點詞,理解句子,引導學生透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個性化的朗讀人物對話來感悟語言文字蘊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對文字的理解。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透過品讀對話,感悟小姑娘的率真純潔,像一面鏡子,讓大作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謙虛自律、胸懷寬廣的大作家蕭伯納從小姑娘那裡受到了教育,從而誠心誠意稱小姑娘為小老師。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讀通課文,透過找出重點詞,理解句子,引導學生透過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個性化的朗讀人物對話來感悟語言文字蘊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對文字的理解。

  難點:透過品讀對話,感悟小姑娘的率真純潔,像一面鏡子,讓大作家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謙虛自律、胸懷寬廣的大作家蕭伯納從小姑娘那裡受到了教育,從而誠心誠意的稱小姑娘為小老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講授法、情境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讓他們完全自己理解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因此以講授法為主要教學方法,同時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加以引導。對於較低年齡段的學生而言,利用幻燈片圖片創設情境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搞活課堂氣氛。)

  三年級學生已初具自學能力,對字詞的教學可讓學生運用已掌握的識字法幫助識記,透過聯絡上下文或字典等工具書初步理解詞語。閱讀教學時學生透過不同形式的讀可以加強語感,深入感悟、體驗。小學生情感極易受環境氣氛感染而產生共鳴,因此還可藉助多媒體創設情境以助想象、理解。本單元訓練重點是透過理解句中的主要詞語意思來讀懂句子,在前兩課教學中,學生已有一定的接觸、練習,因此可引導學生小結學法並遷移運用,從而培養“自主讀書”的能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扣題匯入,質疑激趣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0、大作家的小老師》。(板書課題)

  2、課題中的“家”有三種解釋:(1)家庭:(2)有某種專長的人:(3)量詞:你覺得選哪種解釋最合適?“大作家”是有哪種專長人呢?

  3、課文中有寫作專長的大作家叫蕭伯納。(出示蕭伯納的簡介)生讀,你從中知道了什麼?(板書:蕭伯納)

  4、這麼一位赫赫有名的大作家怎麼會有一位小老師呢?這是怎樣的一位老師呢?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聽課文朗讀。(播放課文錄音)

  二、讀中感悟,學議釋疑.

  1、初步感知小姑娘和大作家的特點

  (1)聽了課文朗讀,你知道了什麼?(板書:娜塔莎)

  (2)那娜塔莎是怎樣的一個女孩?生動手在文中找出句子畫出來交流回報,師出示描寫小姑娘外貌的句子,生齊讀。

  (3)從這句話中,你覺得她是怎樣的姑娘?

  (4)剛才,我們從課文中找到了直接描寫小女孩的句子,這種寫法叫正面描寫。老師還從描寫別人的句子中感受到了小女孩的這個特點,比如說:蕭伯納非常喜歡這個孩子,同她玩了好久。(出示句子)這種寫法叫側面描寫。生齊讀這句話。

  (5)情感是相互的,從這些句子中你覺得蕭伯納是這樣的人?

  (6)是啊,我們讀書要學會體會字面背後的意思,學習正側面描寫,突出人物特點的寫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讓我們一起再來認識有名的大作家和可愛的小姑娘,齊讀第一小節。

  (7)過渡:一位偉大的作家為什麼稱這個小姑娘為老師呢?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認真思考,尋找原因。

  2、交流理解大作家與小姑娘的對話

  (1)大作家臨別時對小姑娘說了怎樣的話?生彙報。(出示句子)指名讀,你體會到了什麼?(自誇)

  (2)你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世界有名 大作家)生學著大作家的樣子表演。

  (3)那麼此時蕭伯納心裡是怎麼想的?(出示幻燈片)學生練習說話。蕭伯納心想:小姑娘一定會 ,說:“ 。”

  (4)蕭伯納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小姑娘的反應和蕭伯納的預想一樣嗎?從哪個詞語看出小姑娘的反應不在蕭伯納的意料之內呢?(出乎意料)

  (5)不在意料之內就叫——出乎意料,那這一段中還有一個字也說明了這種意思?(竟)

  (6)小女孩到底說了什麼讓蕭伯納事先沒有預料到的呢?(出示句子)

  (7)讀讀娜塔莎的話,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姑娘?(板書 率真可愛)

  (8)她為什麼學著蕭伯納的口吻說?(尊重學生的不同觀點)

  (9)這真是個聰明、可愛、大膽的姑娘,讓我們一起來讀好小姑娘的話語。

  (10)讓我們再現小姑娘和大作家的對話情景,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3、深入感悟蕭伯納謙虛自律的寬廣胸懷

  (1)蕭伯納聽了小姑娘的話,是一種什麼表現?(為之一震)他為什麼所震動?“馬上”有說明了什麼?

  (2)小姑娘的話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蕭伯納的自誇,雖然蕭伯納本意不是炫耀自己,想給小女孩驚喜,竟無意中讓別人感受到了自己的自誇。透過小女孩的話,大作家覺察到了什麼?哪個詞是覺察、發現的意思?(意識)

  (3)大作家蕭伯納“意識”到了什麼?(出示最後一個自然段)

  (4)配樂讓學生反覆讀這段話。

  (5)是啊,一個人無論取得多大的成就,都:(板書 不能驕傲 永遠謙虛 平等相待)

  (6)蕭伯納這樣一位偉大的作家稱小女孩為老師,可以看出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板書 謙虛自律)

  三、拓展昇華 發展語言

  1、請你想象一下,蕭伯納以後到別國訪問時,遇到別人,他會怎麼介紹自己呢 ?

  2、師生互動,演一演見面時的情景。

  四、佈置作業 鞏固內容

  1、收集一些關於平等相待或謙虛的名人名言,我們來比比誰找得多。

  2、把《大作家的小老師》的故事說給爸爸媽媽聽,並告訴他們其中的道理。

  3、生活中你有沒有遇見過“小老師”呢?請動手寫一寫你的“小老師” 。

  五、總結課文

  世界上每一種生命形態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們不僅要尊重人,也要尊重其他各種生物,它們都有生存在陽光下的尊嚴與權利。同學們,生活中的老師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只要你細心去尋找,去發現,你一定會從各種老師身上學到更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而你也必將成為生活中一位優秀的.“小老師”。

  教學反思:

  《大作家的小老師》這篇課文很簡短,對於人物的描寫、介紹等也都非常簡單,如何讓學生透過簡短的課文語言來走近人物,並準確地感悟人物的形象,是我備課時一直思索的問題。

  首先我從課題出發,讓學生談談自己對“大作家”的認識,並結合課前所蒐集到的資料,說說蕭伯納取得了哪些成就,並想象一下當時他怎麼個著名法?透過材料補充,讓學生知道蕭伯納一生取得的巨大成就。透過補充的資料讓學生實實在在感受到蕭伯納的著名,確確實實是一位世界有名的大文豪,並試著讓學生用“蕭伯納是一個怎樣的人”練習說話,發展語言。為學生理解他說出那樣自誇的話做鋪墊。

  第二我注重情境教學:以課文朗讀匯入課文,一是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二是可以讓學生體會人物對話時的語氣。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以給學生造成視、聽覺的直觀效果,誘發學習興趣。

  第三我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找重點詞,品味理解句子,瞭解人物的特點,指導正側面描寫的寫作方法,加深學生理解人物特點。

  第四注重抓住課文中的人物語言來品悟人物形象:尤其是蕭伯納對小姑娘說的話“別忘了回去告訴你媽媽,就說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蕭伯納。”學生都認為蕭伯納太自誇了,很炫耀自己。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填空:蕭伯納心想:小姑娘一定會 ,說:“ 。”學生自由發言,體會蕭伯納是不是真的在炫耀自己?學生再讀第一節,感受蕭伯納說這句話的真實用意——在臨別時才亮出自己的身份,是為了讓小姑娘感到驚喜萬分,從而感受到大作家平和的心態。

  第五注重多種形式的讀:例如人物的對話讓學生透過個別讀、齊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潛心會文,深切地感悟悟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後來透過學生的表演感悟人物說話時的心態,更好地體會蕭伯納的優秀品質,感受到小姑娘的人格力量。

  第六是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我設計了配樂朗讀,讓學生在一遍遍的朗讀中與作者形成思維的碰撞,對蕭伯納的品質便可以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為什麼蕭伯納稱小姑娘為老師?”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總之,這節課我重在運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探究問題,充分地引導學生運用不同方式的讀,達到自己釋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