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小黃鶯唱歌》教案

《小黃鶯唱歌》教案

《小黃鶯唱歌》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黃鶯唱歌》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寫田字格里的五個生字,做到筆順正確。

  2、正確認讀十二個生字。

  3、藉助漢語拼音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會講故事。樹立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頭飾、獎勵標誌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詢問學生喜歡小鳥嗎,都知道有那些鳥,各有些什麼特點,認為小黃鶯唱的歌好聽嗎。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出示課題“小黃鶯唱歌”。

  二、認識生字

  啟發質疑:小黃鶯是怎麼唱歌的?發生了什麼事等等。

  1、教師進行範讀。

  2、學生自己讀課文,勾出不認識的生字。

  3、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認自己不認識或認不好的字。

  4、教師指名識字、正音(2——3名)。

  5、同桌用卡片檢查識字、對全對的學生進行獎勵,並說說不好認的字是怎樣記住的。

  6、小老師進行檢查。(檢查時個別字可讓學生組組詞、或說句話。)

  三、初讀課文

  1、師明確讀文要求:要把字音讀準、句子讀流利。

  2、採用個別讀、集體讀、兩人輪讀等多種方式,力求讀通暢,並及時進行評價。

  四、精讀理解

  在學生初步感知、感悟課文後,指導學生精讀體悟。

  1、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什麼?從哪裡知道的?讀一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比如

  小黃鶯第一次失敗後的灰心喪氣;媽媽親切、和藹、鼓勵的話語;小黃鶯經過努力後,又一次上臺,表現出的輕鬆和歡快的心情等等。

  2、小組討論小黃鶯唱了幾次歌,為什麼最後能唱好?然後全班交流。

  3、指導學生進行聯想:如當媽媽要小黃鶯努力練歌時,它是怎麼想的?從那以後,它又是怎麼做的。然後四人小組針對聯想出的問題進行討論,得出結果。

  4、交流各小組聯想內容。

  5、有感情朗讀。先自由讀,再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講故事

  1、教師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想像。

  2、給學生一定時間,練習講這個故事。

  3、指名講,佩戴頭飾。

  4、其他的同學自由發言,可以講述自己的心情,想法,也可以自由提問,形成良好的交流氛圍。

  二、討論交流

  你有過小黃鶯那樣的經歷嗎?你想象那些膽怯的同學說些什麼?

  三、寫字

  1、出示生字認讀。

  2、在具體環境中認讀: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

  3、出示要寫的生字

  以各種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讓學生挑出最難寫的字進行指導。

  (1)老師範寫

  (2)學生描紅

  (3)討論怎麼記住這個字?

  5、學生練寫其他的生字。

  四、學後總結

  老師讓學生總結這節課有什麼收穫。

  教後反思:

  我在設計這篇課文的教學時有如下的考慮

  1、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引出課題自然流暢。

  2、識字教學讓孩子用喜歡的`方式認字,和小夥伴既合作,又競爭,這樣可以激發他們的認字主動性。

  3、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行讀的活動,同時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使學生懂得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別人。

  4、讓學生知道自卑、怯懦帶來的後果,感受樹立自信,經過努力,獲得成功之後的快樂。

  5、給學生充分想象的空間,學會與人交流自己的意見。

  6、使學生在讀悟中受到“做事要有自信心,不自卑,不怯懦”。

  7、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講故事的氛圍,給講故事者提供一個小小的舞臺,激起學生的激情和慾望。同時要鼓勵那些平時膽小膽怯的學生,多給他們鍛鍊的機會。

  8、有機的將生活實際聯絡在一起。利於學生理解。

  9、採用在語言環境中認讀和以各種方式和生字“打招呼”兩種形式進行生字認讀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

  在教學中,教學過程銜接連貫,學生學習興趣也很濃,教學效果也可以,但有的學困生在讀課文時速度較慢,跟不上老師的學習速度,沒有完全照顧到全體學生,以後我會從這個方面多下工夫,這樣學習效果會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