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國學《三字經》優秀教案

國學《三字經》優秀教案

國學《三字經》優秀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三字經》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學《三字經》優秀教案1

  【教學資料】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誦原文,積累語言。

  2、明白《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瞭解孝敬父母,互相謙讓是傳統美德。要繼承和發揚這種美德。

  3、培養學生“感恩、愛”完美品質。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體會原文的含義,學習古人的孝敬父母。互相謙讓禮儀道德。

  【教學準備】

  1、《黃香溫床》《孔融讓梨》配音動畫課件。

  2、《三字經》朗讀錄音。

  3、學習資料的課件設計。

  4“經典誦讀能手”頭飾、“經典誦讀小名星”頭飾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學們,你們聽過《黃香溫床》《孔融讓梨》的故事嗎想看一看嗎。

  2、播放《黃香溫床》《孔融讓梨》動畫課件,要求學生認真看,用心聽,用腦想,能說出故事的主人公是誰,他們各做了一件什麼事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做看完後你明白了什麼道理。

  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出自這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的片段資料,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原文。

  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二)誦讀感悟

  1、師範讀,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音。

  2、學生自由讀,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齡、能、融、染、犁、弟)藉助拼音多讀幾遍。

  3、同桌互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讀熟讀順。

  4、看大螢幕個別讀,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佈置誦讀評比規則。

  5、師提示,古文的朗讀不但要正確還要讀出節奏韻律,播放《三字經》朗讀錄音,學生聽後先說感悟再試著自己讀一讀。

  6、指名學生個別讀——學生互相評價——教師評價(評價中引導學生進一步讀出節奏韻律之美。)

  出示課件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

  7、接火車讀。小組讀。各小組評選“經典誦讀能手”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8、由“經典誦讀能手”上講臺誦讀,評選“經典誦讀小明星”帶上頭飾,師生鼓勵。

  9、全班同學打節奏,齊聲背誦

  10、同學們真聰明,那這章《三字經》的資料你們已經記住了,老師期望你們回家把古詩文背誦給家長聽。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三)拓展昇華

  1、讀古詩文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在彙報中質疑,再次體會原文的含義。明白做人的道理。

  2、在生活中,你是就應怎樣關心爸爸、媽媽的呢看到別人做不對時你會說什麼

  3、你該怎樣和同學、小朋友相處呢

  (四)總結提高

  黃香和孔融都是之後成為大官,但是人們記住的不是他們的大官,而是他們兒時的這些故事。可見,孝敬父母,關心他人,謙虛禮讓,富有愛心,懂得禮儀是多麼重要。這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天我們更要學會用愛和感恩讓世界變得更加美麗和諧。

  【教學反思】

  經典誦讀把學生帶入了傳統的文化氛圍,學生在一遍遍的古典經文誦讀中感受了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深邃意遠,興趣漸生,之乎者也,古訓在前,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自然約束了自己的行為,傾向於學習,心靈又得到洗禮和震撼。在學生琅琅“讀經”中,感受到的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意趣橫生。

  在教學《三字經》前,我反覆閱讀教材,明白這些資料中講了許多歷史故事,通篇皆為整齊押韻的三字或四字小節,結構整齊悅目,讀來簡潔凝練,抑揚頓挫,琅琅上口,根據這一特點,我查閱了超多的資料,製作資料有關的小故事課件,藉助這些故事幫忙學生理解其含義及做人的道理。本次教學中,故事引入,激發學習興趣,很好地調動了學生誦讀《三字經》的用心性。在教學資料時,利用《黃香溫席》和《孔融讓梨》兩個故事,結合文字,由字到句,再拓展到日常生活,讓學生在自己的親身實踐中感知何為“孝”何為“悌”的道理。另外,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根據教材語言特點,主要的教學支點就是“讀”,採用自讀、練讀、指讀、合作讀、表演讀、競賽等多種方法,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熟悉文字,並感悟文字。

  這一系列的過程,層層深入,步步提高要求,從誦讀中,教材的押韻美感、抑揚頓挫的節奏才能體現出來,或者說正是教材語言特有的聲律美感內在地決定了吟詠誦讀是其主要學習方式。因聽聲而記真切,因吟誦而見其美,美感的教育不是外在的,就在語言的聲音美本身!這能夠看出每一天讓孩子反覆吟誦這類讀本,美辭佳句盡入腹中,積累日豐,有助於培養學生凝練、典雅的文言語感和美感,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語言表達潛力、識字量及運用知識的潛力得到了促進和發展。

  國學《三字經》優秀教案2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三字經》,體會和理解《三字經》中積極的義理,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2、透過朗誦、背誦《三字經》,體會《三字經》的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教學重點:

  透過學習《三字經》,讓學生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教學難點:

  學生會判斷《三字經》中的精髓內容。

  教學過程:

  一、課前演講與名言推薦。

  1、課前演講《我最喜歡的一首歌》

  2、演講評分

  3、名言推薦。

  二、匯入。

  師:“常回家看看”不僅道出了作者的心聲,而且還唱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那就是對家的重視。《三字經》裡也有這樣一句話:“夏傳子家天下”。今天,讓我們再次學習《三字經》,再次去領略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

  三、要求學生背誦《三字經》

  1、提出要求: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背誦,並簡要闡述喜歡的.理由。

  2、背誦《三字經》片段並簡要陳述理由。

  四、要求學生談談學習《三字經》後的收穫。

  1、提出要求:請學生結合《三字經》的內容,談談學習後的收穫。

  2、學生談收穫。

  學生1:九峰人的座右銘是“先成人再成材”,這句話說出了道德品質的重要性。《三字經》中“黃香溫席”“孔融讓梨”和“孫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們做人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多交良師益友,努力學習。學了《三字經》,我還知道: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品德,連動物也不如。

  學生2:《三字經》中有一句話讓我記憶深刻,這句話就是:“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這句話告訴我們:勤勞就有功效,嬉戲是沒有益處的,應該警惕自己,時時勤勉用功。讀了這句話,我懂得了凡是勤懇學習的人,一定會有進步。如果怠惰嬉戲,不但沒有益處,而且還會有損害,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樑之材。

  學生3:“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句話給我很深的啟示。如果一個人不學禮,就無法立足於社會,因為不懂禮的話,就會容易說錯話,如果懂得禮節,大家便樂意和你為友,並且尊敬你。我們現在求學,常常與老師親近,要學老師良好的言行,功課上有疑問要請教老師,不要和老師疏遠。對於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學,要與他們和樂相初。

  五、拓展閱讀,並讓學生嘗試寫《三字經》。

  國學《三字經》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習背誦古典詩文的興趣。

  2、通過了解《孟母三遷》、《孟母斷機》、《五子登科》的故事,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體會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3、會背“昔孟母擇臨處子不學斷機杼”。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背誦“昔孟母擇臨處子不學斷機杼。”

  2、感知學習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由故事匯入“三字經”。

  1、出示圖片(古代私塾)

  2、提問:你們猜一猜這是什麼地方?看一看它的擺設,有桌椅,桌上擺著筆墨紙硯,再想想?(我們學習的地方叫學校,古代人們學習的地方就稱為“私塾”)

  3、那你們知道古時候的孩子都學什麼書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4、出示圖片:(三字經)

  5、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三字經》(板書)

  二:複習:齊背“人之初性不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三:新授:

  1、師導:你們知道為什麼起名叫《三字經》嗎?《三字經》,三字一句而得名,三個字一句話看起來很簡單,背起來也不難,可這裡面可藏著許多經典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呢。

  2、播放影片:《孟母三遷》。故事:《孟母三遷》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

  3、邊看邊想:故事的名字是什麼?孟母搬了幾次家?最後搬到了哪兒?為什麼?這個故事精煉起來就是我們要學的《三字經》裡的六個字。

  4、出示板書:“昔孟母擇鄰處”(拼音文字一起出現)

  5、自己讀一讀,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來幫忙。

  6、誰來試著讀一讀?(三人)糾正字音,讀正確,讀充分。(互相讀、齊讀)

  7、播放影片《孟母斷機》

  8、誰來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故事:《孟母斷機》。對於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裡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後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後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聖人的教誨,終於成為一代大儒,被後人稱為“亞聖”。

  9、媽媽為什麼生氣?(孟子逃學)機杼斷了結果怎樣?(不能織布了)媽媽想告訴孟子什麼?(孟子逃學學習不努力就如同這織布機沒有用,成不了才)

  10、三字經裡也用六個字記錄了這個故事。

  11、出示板書:“子不學斷機杼”。讀正確、讀充分。

  12、連起這四句一起背一背。(全體、個別、拍手)

  13、講五子登科的故事。

  14、播放影片:動畫音樂《三字經》,大家一起唱。

  四:拓展總結:

  師:在家裡父母是怎麼教育你的?生自由暢談。

  是啊,在我們成長的每時每刻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讓我們珍惜他們的付出,努力學習,回報他們,回報社會!

  “人之初,性本善”每天教室裡都會傳出誦讀《三字經》的朗朗讀書聲。《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三字一句,兩字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

  記得小時候,似乎對《三字經》的瞭解和認識一直只停留在它是一本古老的書、篇幅很長,一直不以為然。偶爾從網上得知聯合國教科組織已經把《三字經》列入《世界兒童道德叢書》,那都說明《三字經》的文化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同時為了讓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一個薰陶,為了傳承經典誦讀,為了給自己補上《三字經》這一課,我認認真真讀了這本書;與孩子們一起學習共同成長。透過研究學習我發現《三字經》裡面確實有許多寶貴的東西,值得現代學生,甚至成年人來讀一讀。

  《三字經》採用敘述和倫理並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的歷史典故,蘊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廣泛而又言簡賅。我為了實現和孩子們共同成長進步的目標,潛心研讀吟誦《三字經》,並已開始教孩子們理解朗讀《三字經》裡面的故事,以期培養孩子們的品德、禮貌、文化修養。更好的實現養成教育。

  《三字經》在結尾時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給子孫後代留下什麼遺產。作者的態度是“人遺子,金滿k;我教子,唯一經。”

  他說世上有許多人為子孫計,留下許多金銀財富給後代,教育子女,唯有一冊經書而已。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我很贊同這個觀點。讀了《三字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而最大的收穫是對孩子們進行中國經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作為教師的我們,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一起學習,我們的所作所為就是當代中小學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如果我們不提高自身的修養,又怎麼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呢?所以,我覺得讀《三字經》、習《三字經》,把《三字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揚。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教師,如果你的家中還有有待教育的子女,如果你想提高自身修養,《三字經》是一本很不錯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