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小老鼠捉迷藏》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小老鼠捉迷藏》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小老鼠捉迷藏》含反思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優秀教案《小老鼠捉迷藏》含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初步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歌曲情境的提示下,學習歌唱遊戲的玩法。

  活動準備:

  1、眼罩一個2、幼兒圍坐成圓形。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幼兒玩歌唱遊戲的興趣。

  (1)教師:有一隻小老鼠,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他蒙上了眼睛,走進房間,東摸摸、西摸摸,摸到了小夥伴的尾巴,就又蹦又跳,開心極啦!

  (2)教師:看看我這隻小老鼠是怎麼找到小夥伴的哦!

  2、教師邊演唱歌曲,邊示範遊戲玩法,幼兒觀察並初步熟悉歌詞內容及歌曲旋律。

  (1)教師清唱歌曲兩遍,示範遊戲玩法,幼兒觀察。

  (2)教師第三遍演唱歌曲,示範遊戲玩法,引導幼兒瞭解歌曲結束時的`對話。

  (3)教師第四遍演唱歌曲,示範遊戲玩法,引導幼兒瞭解結束時兩個小夥伴要做親熱的動作。

  (4)教師第五遍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瞭解完整的遊戲玩法。

  3、在教師的帶領下,個別幼兒嘗試摸小夥伴。

  4、引入貓捉老鼠的遊戲情境,調動幼兒遊戲的興趣。

  (1)老師示範遊戲玩法,幼兒觀察。

  教師:房間裡除了老鼠,還會有誰呢?

  老師繼續示範玩遊戲,幼兒觀察。

  (2)引導幼兒用手指動作表現老鼠尾巴、貓尾巴。

  教師:如果請你用手指表現小老鼠洗洗的尾巴,可以怎麼做?

  教師:怎麼用手指表現小貓粗粗的尾巴呢?

  (3)在老師的帶領下,幼兒嘗試遊戲。

  師幼共同遊戲,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如何摸尾巴。

  5、幼兒完整玩遊戲。

  教學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特別倡導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但到底如何在你張我弛的歌唱活動中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如何讓枯燥平淡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是常常困擾我們教學的一個難題,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也在努力探索能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小老鼠捉迷藏》是一首大班的音樂歌唱活動課。以前的音樂課基本上是結合著圖譜進行教唱歌曲,而這次,我是結合《貓捉老鼠》的遊戲進行歌唱教學。從圖譜改遊戲進行教學,這樣的改變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幼兒從遊戲中學,不僅減輕了幼兒的負擔,還提高了幼兒對學歌曲的積極性,可謂是一舉數得。

  課的開始,我結合故事,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玩歌唱遊戲的興趣。接著,教師扮演老鼠,邊唱歌曲,邊示範玩遊戲的方法,讓幼兒進行觀察;當我唱第三遍歌曲時,引導幼兒瞭解歌曲結束時的對話,第四遍唱完時,再第三遍的基礎上加一個親熱的動作;教師唱完第五遍歌曲後,引導幼兒瞭解完整地遊戲方法。最後教師和幼兒進行遊戲。這節課不僅學唱了歌曲,還引導幼兒與同伴愉悅的玩音樂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整節課,教師沒有主動地要求幼兒演唱歌曲,完全是幼兒自發地演唱。以往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幼兒學”,幼兒是被動地學習,一節課當中老師要無數次地強調課堂紀律,教學效果也不盡人如意,而今天,幼兒是在遊戲中不需要老師要求,主動地唱,課堂效果非常地好。在合作表演時,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體驗音樂的快樂和美。

  讓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不能單靠說教,更重要的是靠薰陶,靠參與。本次活動我採用逐層深入的方法,讓幼兒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音樂,在感受音樂的同時玩遊戲,減輕了幼兒枯燥學習的負擔,使得學習在遊戲中自然進行,更顯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