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集錦15篇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集錦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遊戲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2、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3、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4、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讓他們自由、開放的玩起來。

  2、 活動有序不紊的開展。

  活動準備

  手絹一張、中班小朋友

  活動過程

  一、老師帶領中班小朋友到草坪空地集合,並圍成圈坐在草地上。

  二、 老師引導學生拉開活動的序幕——“丟手絹”遊戲。

  三、全體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唱起:丟手絹,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後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重複)

  四、手絹放在誰的後面,誰就起來表演節目。(唱歌、背詩、跳舞等)

  五、老師對被丟中的小朋友給予評價,然後繼續開始遊戲。

  教學反思

  此活動對於中班的小朋友還是比較合適的,小朋友們很喜歡。在活動中,被丟中的小朋友有些表現出很倒黴的樣子,而其他小朋友的感覺就是幸災樂禍的。對於這種情況的表現不是很好的,說明孩子們不夠自信,不敢於出來表演節目。如果小朋友們都很願意,丟中了感覺很快樂、很幸福,那才是最棒的。

  所以,透過本次活動,可以看出鍛鍊孩子們的自我表現能力是需要培養的。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會加大對孩子們能力的培養,培養他們的自信能力,認知能力,情感表達能力。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物件是中班的小朋友,他們很好動,正是基於他們的活潑可愛,教師利用小遊戲“丟手絹”來開展活動,使小朋友們在快樂中玩,在快樂中學習。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簡單的醫療器件,初步瞭解看病時的程式。

  2、激發幼兒對醫護人員的敬佩之情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白大褂、護士帽、聽診器、體溫表、醫藥箱、藥瓶膠布、處方、病歷卡及各種藥盒

  玩法:

  由2-3名幼兒做醫生和護士,幾位幼兒按順序看病,幼兒可扮媽媽抱著布娃娃看病,看病時仔細醫生詢問病情,病因,治療方法及注意問題,醫生則要細心為病人看病。教師加入到角色中去。

  遊戲時要將用過的針管,藥盒清理消毒,不要讓幼兒用嘴接觸藥盒和其他材料注意衛生安全。

  活動反思:

  角色遊戲是現實生活的再現,透過本次活動,幼兒在醫院裡體驗到不同的角色,瞭解到了醫生、護士的職責,學會關心他人,幫助他人,同時在遊戲時體驗了看病的簡單流程,只是還需教師介入提醒。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還應透過影片、親身體驗等方式豐富幼兒經驗,讓角色遊戲開展的更有效!幼兒玩的更精彩!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3

  目標:

  正確使用有關表情的詞語,並嘗試創編出與表情相關的故事。

  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願,並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遵守遊戲規則,掌握遊戲的玩法。

  準備:

  透明的塑膠杯、紙杯、飲料瓶、各色包裝紙、毛根、各色影印紙。

  做法:

  1.將不同顏色的影印紙裁成小紙片,在上面畫上不同的表情,粘在紙杯的不同側面上。

  2.在透明塑膠杯上用毛線裝飾上頭髮。

  3.將紙杯固定在飲料瓶上,用包裝紙製作木偶的衣服,最後進行裝飾。

  玩法:

  轉動塑膠杯,就可以看到表情的變化,小朋友可以用它來表示自己的心情,也可以用它來講述"心情故事"。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捏麵人》,感受歌曲稚趣、生動的風格。

  2、在原有歌曲的基礎上,藉助圖片、同伴間的討論,即興創編與演唱歌曲。

  3、在創編歌詞與由慢到快的演唱中,接受挑戰,體驗樂趣。

  二、活動準備

  1、幼兒看過捏麵人,並見過一些麵人形象。

  2、各種捏好的麵人造型圖片(有條件的準備PPT)。

  3、圖片(孫悟空、唐僧、沙和尚、豬八戒頭像)四張,空白紙四張,筆。

  4、配套磁帶或CD。

  三、活動過程

  1、觀看各種麵人造型圖片(或PPT、多媒體),引出歌曲。

  (1)律動《泥娃娃》。

  跟教師一起隨音樂模仿各種泥娃娃機械運動的樣子。

  (2)師:你們見過捏麵人嗎?

  (3)教師藉助圖片(或多媒體)介紹各種各樣的麵人,引出歌曲部分內容。

  2、熟悉歌曲《捏麵人》旋律與主要內容。

  (1)教師翻唱歌曲,在"捏一個"部分時,只用身體動作表現歌詞中的豬八戒、唐僧、沙和尚、孫悟空形象,並不唱。

  (2)教師請幼兒猜:老爺爺都捏了什麼?

  (3)教師做動作,幼兒隨伴奏按節奏念"捏一個"部分歌詞。

  (4)完整學唱歌曲《捏麵人》。

  師幼相互扮演老爺爺與麵人,分別演唱歌曲的各部分1~2遍。教師用動作提示幼兒各部分的歌詞內容。

  教師逐步退出動作引導,讓幼兒逐步學唱歌曲2~3遍。

  3、啟發幼兒按故事主題創編部分歌詞。

  (1)"老爺爺捏的是西遊記的故事,那你想編一個什麼故事呢?"鼓勵幼兒討論故事主題。

  (2)教師選取幼兒討論的某一主題,對"捏一個"部分歌詞進行替換創編。教師將幼兒的創編簡化成圖,畫在空白紙上,並按序排好在黑板上。

  (3)在圖片的提示下,幼兒演唱由自己創編的歌曲。

  (4)教師逐步抽取1~2張簡筆圖,幼兒快速記憶歌詞並進行完整地演唱。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5

  一、遊戲內容

  1、玩沙:自由玩幹沙、玩溼沙——城堡

  2、宇宙飛船(2個課時)

  3、停車場

  二、遊戲目標;

  1、在模擬構造和自由構造中繼續學習結構物體的基本特徵與某些細微部分的建構方法,學會看簡單的結構平面圖。

  2、學會按簡單的命題和圍繞主題進行有目的的構造。

  3、在小組集體構造活動中,學習互相合作的初步技能。

  4、幼兒知道玩沙的安全,利用沙子的特性進行遊戲。

  5、啟發幼兒自己設計各種造型的宇宙飛船、停車場。

  6、學習受拾整理玩具。

  三、遊戲準備:

  1、準備好小鏟子、小桶、模子、各種形狀的容器和噴水壺等。

  2、準備花片、插塑、易拉罐、紙盒、機器人玩具、橡皮泥等。

  四、遊戲過程:

  第六週重點指導:自由玩幹沙

  1、啟發幼兒運用感官感知幹沙的特徵,讓幼兒光著腳丫在幹沙上走走跳跳,用手摸一摸、抓一抓,用鏟子、小桶、模子等挖沙子。

  2、讓幼兒說說:在幹沙上跳一跳有什麼感覺?用腳踩幹沙能否留下腳印?用手捏一把幹沙能否捏成一個形狀?用鏟子挖洞、建橋、堆山能不

  能成功?可以讓幼兒邊說邊玩。

  3、讓幼兒在沙地裡模仿各種小動物走路,進一步感知胳沙的特徵。在玩沙的過程中,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亂扔沙子,保持衣服的整潔。

  4、遊戲結束後,要組織幼兒洗手。

  第七週重點指導:玩溼沙——城堡

  1、讓幼兒在幹沙地裡噴灑適量的水,放上一些塑膠模子和各種形狀的容器,讓幼兒自由玩沙。

  2、幼兒說說:在溼沙上踩一踩,留下什麼樣的腳印?用手捏一捏,溼沙能變成什麼?用各種容器、模子扣一扣能印出什麼形狀?讓幼兒用小

  手在溼沙上按手印,畫圖案,進一步感知溼沙的特性。

  3、兒利用溼沙的特性將沙子堆高,進行“城堡”的玩沙遊戲。比一比誰的城堡堆得最好。

  第八週重點指導:宇宙飛船(一)

  1、師出示宇宙飛船的玩具,引導幼兒觀察其外形,讓幼兒知道宇宙飛船由哪些部分組成。注意宇宙飛船大小的比例關係。

  2、教師講解示範最簡單的宇宙飛船的做法,有船身、船倉、船尾等。讓幼兒想想還可以裝上什麼,讓宇宙飛船飛得又快又穩。

  3、兒分組建構宇宙飛船,教師重點指導幼兒怎樣將宇宙飛船建構得完整,,啟發幼兒自己設計各種造型的宇宙飛船。

  4、將幼兒建構的宇宙飛船擺放在展示區,讓幼兒互相欣賞評價。

  第九周重點指導:宇宙飛船(二)

  1、憶上週幼兒做宇宙飛船的情況。

  2、幼兒說說自己想用什麼材料做怎樣的宇宙飛船?

  3、幼兒分小組討論,要設計怎樣的宇宙飛船?要用什麼材料來做?這個宇宙飛船有什麼作用?

  4、幼兒分6個小組進行建構宇宙飛船,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如何圍繞主題進行建構各種各樣的宇宙飛船。

  5、戲結束後,佈置一個宇宙飛船展覽館,評選出設計良好、形象美觀、與眾不同的宇宙飛船。

  第十週重點指導:停車場

  1、教師問:汽車要停在哪裡?從而引出建構主題“停車場”。

  2、教師出示一張停車場的圖片,讓幼兒觀察圖上的停車場有什麼特點?

  3、幼兒自由組合,選用自己需要的玩具材料進行建構。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如何充分利用空間,建構一間一間的車庫。注意要留入口、出口。並指導幼兒在停車場停一些汽車。

  4、幼兒建好後,教師進行講評,多鼓勵表揚幼兒,並教育幼兒要愛護別人的作品,愛護玩具。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6

  [設計意圖]

  農村的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玩具都以“隨手可取為主”,再我們經濟條件還不發達的農村,泥巴是他們的最愛,也是家長們最能接受的,安全的玩具之一。它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的特點,讓家長和幼兒傾昧於它:可以重複使用、隨處可取、節省開支、安全無傷害。

  結合幼兒對泥巴的認識,再加上幼兒對手工作品的熱愛以及對新的製作手段的興趣,我將帶領幼兒繼續探索泥巴製作工藝的多種工序,以來滿足幼兒的需求,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玩泥巴的興趣,培養幼兒敢於動手嘗試的習慣。

  2、學習各種泥巴形狀的製作,引導幼兒用多種方式製作泥巴玩具。

  [活動準備]

  乾土若干,水若干(盛於臉盆)、塑膠布若干(幼兒自帶)、音樂磁帶(玩泥巴)、杯子、小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導,匯入主體

  1、孩子們我們生活在農村,我們農民的寶貝是什麼?那誰知道它們都由什麼用處?(種莊稼、種樹、種西瓜、和泥)。好了那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我們來一起聽一下,歌裡唱的是什麼?他們在幹什麼?我們邊聽邊跟老師做動作好不好!(教師組織幼兒聽音樂做動作)

  2、教師激發幼兒自己動手玩泥巴的興趣

  自己是怎麼玩泥巴的?想不想自己親自動手做一塊好玩的泥巴呢?

  二、教師示範,提出要求

  1、教師引導幼兒說說玩泥巴的基本步驟:活泥、做玩具。活泥時都需要什麼:(水、土)

  2、教師有步驟的示範,幼兒觀看。如:用兩杯土兌半杯水,活勻,在放在塑膠紙上用手繼續活,直到泥巴看不出有乾土為止。幼兒在製作過程中,要求幼兒保持衛生,按步驟完成整個過程。教師在示範演示的過程中可以配以兒歌的形式,泥巴 泥巴 變 變 變,變成長條自己站,泥巴 泥巴 變 變 變,變成圓形像鴨蛋……

  三、幼兒實際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教師把這部分時間留給幼兒,請幼兒根據自己的意願,製作各種泥巴玩具。

  (1) 幼兒製作基本形狀

  (2) 幼兒進行拼裝整體形狀

  (3) 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合作完成。

  四、展示作品 互相觀摩

  將幼兒的製作的成品與半成品擺放在展覽區,進行展覽,讓幼兒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五、養成教育、環保教育

  教師組織幼兒討論玩泥巴的好處,教育幼兒在生活中不亂花錢,自己尋找玩具,玩泥巴比玩電動玩具還環保,電池的汙染很嚴重,你們要從身邊做起,保護環境是我們是每個公民都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組織幼兒把活動室打掃乾淨,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7

  《請大家保護水》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進行看圖講述。

  2、引導幼兒瞭解我們周圍的環境,增強幼兒環境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與水有關的錄影帶或照片。

  2、有關人類生存,動物生長、植物生長、機器生產等離不開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

  小朋友們,你們看看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師拿出一杯水)你們知不知道水有哪些用處呢?(請幼兒回答)對了,水的用處可多了。清潔的水大家都喜歡,如果水被汙染了我們該怎麼辦呢?(保護水)師板書課題:《請大家保護水》

  二、新授(開啟教材第16頁)

  1、看圖講述。(師出示圖一)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裡的景色美嗎?

  生:答

  師:誰來說一說這幅圖上都有些什麼呢?

  生:答(清清的水 綠綠的草 還有蹦蹦跳跳的青蛙 游來游去的小魚)

  師:你從這幅圖中還發現了什麼?

  生:答(小魚和青蛙都高興的笑了)

  師:是啊!小魚和青蛙都高興的笑了,說明這裡是適合它們生存的樂園,可是好景不長一件可怕的事情發生了。

  2、師出示圖二、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發生了什麼事呢?

  生:答(可以小朋友間互相說說後師再請幼兒說)。

  這些旅遊的人亂扔垃圾,破壞了環境,汙染了水質,水變的渾濁了,荷葉也黃了,就連青蛙也離開了。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體育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2、探索滾球、躲避球的方法。

  3、能用眼跟蹤、觀察物體運動方向的同時,提高快速躲閃的能力。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已玩過教師手持多個“火球”滾向他們,幼兒靈活躲閃,不被球擊中。

  2、環境準備:“火球”3只(在足球的球面上畫有火焰圖案,滾起來象火球)、平坦的場地

  【活動過程】

  玩法一:全體幼兒站在場地中間,教師手持火球滾向幼兒。幼兒躲閃靈活,不被擊中。球的數量逐漸增多。

  規則:被球擊中者停止遊戲一次。

  注意事項:奔跑時注意安全,避免碰撞。

  評析:這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遊戲。這個遊戲基本保持了原來“打野鴨”的方法。但是難度上有變化。

  一、是球的數量有所增加,教師手上的球從一個到多個滾向幼兒。

  二、是滾球的方向在不斷變化。教師在圓圈上,不斷變化滾球的方向,幼兒也跟著跑動躲球。

  玩法二:幼兒分兩隊,一隊幼兒站在邊線上滾火球,另一隊幼兒依次排開站在圓圈上,躲避正面滾來的火球,想出各種躲避火球的方法。

  規則:

  1、只能在圓圈內躲避火球,如果離開圓圈就算犯規。

  2、提醒幼兒只能用球滾同伴的腳,不能拋擊同伴腳以上的身體部位。

  評析:這個玩法注重了幼兒間的互動。幼兒在相互滾球與躲避過程中,要動腦筋玩,隨著球滾過來的方向,左右跑動,上下跳動,前後奔跑等,活動的運動量大,幼兒身體的敏捷性得到提高。

  玩法三:幼兒分三隊,一隊幼兒站在圈內,兩對幼兒迎面站立在邊線上,持球的一隊先將火球滾向圈中的幼兒,對面一隊幼兒接到火球后再立刻滾出,幼兒滾球速度又快又慢,躲球的幼兒需不斷判斷火球滾來的方向迅速躲避。被球擊中的幼兒與滾球者交換位置,遊戲繼續進行。

  規則:

  1、滾球的幼兒接到球后,迅速把球滾向圈中幼兒。

  2、被球擊中的幼兒須與滾球者交換位置。

  評析:幼兒由兩隊變為三隊。由於兩邊幼兒滾球的速度快慢不一,這就需要躲避火球的幼兒對不同方向向先後滾來的火球迅速作出判斷,從而不斷變換自己的身體方向靈活的躲避。

  玩法四:幼兒分三隊,一隊幼兒站在前面的起跑線上,兩隊幼兒在其側面迎面站立。聽到指令,起跑線上的幼兒迅速向前面跑動,躲避從兩側面滾來的火球,以速度最快,不碰到火球者為勝。躲球的幼兒與滾球者交換位置,遊戲繼續進行。

  規則:

  1、奔跑時注意安全,不互相碰撞。

  2、被球擊中者停止遊戲一次。

  評析:這個玩法難度很大。幼兒要從躲避正面的火球變為躲避兩側面的火球。兩側幼兒同時不斷將球滾向中間跑動中的幼兒,求得數量越來越多,火力越來越猛,幼兒需迅速判斷時機,快速衝向終點,從而成功地躲避火球,這對幼兒來說具有很大的挑戰性。既要鼓勵幼兒大膽、勇敢、又要鼓勵幼兒反映迅速,身體隨著球滾動的方向的改變而改變。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9

  活動目標:

  1.積極運用拼接組合的雙色板創造性地進行走、跑、跳等各種動作練習。

  2.能主動與同伴一起探索雙色板的各種連線方法,設計不同的運動方式。樂意與人合作,敢於挑戰自我,體驗成功和合作的愉悅。

  活動準備:

  1.場地四角分別放置若干雙色板、平衡木和箭頭及標線。

  2.紅藍雙色板60塊(每塊大約長40釐米,寬20釐米),走、跑、跳、爬等運動標誌,擦汗用的小毛巾等。

  3.展示板,記錄用的雙色板標誌。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1.幼兒隨著強節奏音樂手持雙色板跑進場地。 2.幼兒跳雙色板健身操。

  二、探索在雙色板上進行運動

  1.引導幼兒探索在紅藍雙色板上可進行的運動,並分散練習。

  (1)說一說:這塊板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討論:在這塊板上能做什麼運動?

  (3)請幼兒找空地分散活動,可以單獨活動,也可以與同伴合作活動。

  (4)引導幼兒用語言和動作交流自己在板上做了什麼運動。

  2.引導幼兒以不同方式連線雙色板,並據此設計不同的運動方式。

  (1)出示展示板,和幼兒討論雙色板的不同連線方法,共同設定在板上進行的運動方式並貼上相應的`運動標誌。

  (2)鼓勵幼兒以小組為單位,按照討論結果連線雙色板並進行對應的運動,要求幼兒每練習一種運動就在展示板上貼上相應的運動標誌。

  (3)鼓勵幼兒把雙色板連線成不同的路段,進行走、跑、跳、爬等各種動作練習。

  (4)簡單小結,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每種運動方式。

  三、練習透過每組連線的雙色板路段,並嘗試透過富有挑戰性的障礙物

  (1)設定“危險”路段,引導幼兒大膽嘗試,練習走30~40釐米高的平衡木。

  (2)鼓勵幼兒大膽透過障礙,並不斷提高動作練習的難度。

  四、放鬆運動

  (1)幼兒互相表達成功的喜悅,做放鬆運動。

  (2)教師和幼兒一起收拾雙色板,結束活動。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知道動物之間要互相幫助,增強幼兒的交往能力和相互配合的能力。

  2、練習雙腳行進跳。

  3、練習在有間隔的物體上走,培養幼兒的平衡能力。

  4、練習肩上揮臂投準。

  活動準備

  彩色塑膠小跨欄,自制梅花樁,高蹺,沙包,塑膠小筐。

  活動過程

  1、邀請兩名幼兒到河對岸扮松鼠,預備收松果。其他幼兒扮小白兔。

  2、遊戲開始兔媽媽說:孩子們,河對岸的小松鼠沒有松果吃了,我們這裡有很多松果,我們幫他們把松果投過河。

  3、"小白兔"分成兩隊分別給"小松鼠"送松果。

  4、"小白兔"雙腳持續跳跳過小跨欄,走過梅花樁,踩著高蹺,投松果,繞過大樹返回,拍第二個"小白兔"的手,依次這樣,協作好,守紀律,速度快的一組為勝。

  5、遊戲結束:給勝利的一組進行表揚。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11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運動量較大,喜歡動手探索新鮮事物,其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準確性有了很大提高。本學期我發現幼兒在活動室經常玩紙箱遊戲,我突發奇想,把這些紙箱搬到戶外廣闊的空間,運用到體育鍛煉中去,不更能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嗎,於是,我根據我班近期幼兒體能發展目標,特設計本次活動——《紙箱轉轉玩》。

  活動目標:

  1、透過合作交流能探索出箱子的多種玩法。

  2、透過遊戲活動,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培養幼兒的合作和競爭意識。

  活動準備:

  連線好三個一樣大小的紙箱、《健康歌》音樂。

  活動過程:

  熱身運動:

  幼兒隨音樂做熱身運動。

  基本部分:

  師幼探索紙箱的玩法。

  玩法一:坦克

  三個小朋友一組,並排站著,共同向前滾動。

  玩法二:躲貓貓

  5---6名幼兒一組,把紙箱立起來,玩躲貓貓的遊戲。

  玩法三;過河

  幼兒分成兩組,把紙箱立起來,跳過紙箱,看哪組用時最短,哪組獲勝。

  玩法四:鑽山洞

  四名幼兒抬著紙箱,其他幼兒在下面鑽過。

  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剛才咱們用自己想出來的大紙箱玩法進行了如此激烈的遊戲,在保護自己安全的前提下,順利地完成了任務,小朋友們表現的都非常的棒,現在讓我們為自己鼓鼓掌吧!

  活動反思:

  該活動是我和幼兒多次集思廣益的結晶。透過讓幼兒多次探索和嘗試,激發起幼兒對紙箱的興趣。活動中,既有集體參與,也有小組合作,教師能較多地觀察指導幼兒,使幼兒在鑽、爬、跳、等方面都得到了練習。在探索紙箱的不同玩法這一環節,對能力較強的幼兒,我鼓勵他們儘量想出和別人不同的玩法,不斷激發他們的探究慾望;對個別能力較差的幼兒進行指導,幫助他們在遊戲中獲得成就感,激發他們的活動興趣。幼兒不但在活動技能上有了一定提高,而且在遊戲過程中,表現出一種勇敢團結、互相幫助的活動氛圍,培養了他們不怕困難、敢於挑戰的良好品質,這是更大的收穫。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專心、細心的好習慣。

  2、嘗試透過動作和色彩來感知美、創造美。

  3、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各種顏色、長短不同的遊戲棒若干根。

  【活動過程】

  1、利用遊戲棒拼圖形。如讓幼兒在一定時間裡,用遊戲棒分別拼搭出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想象中的欄杆、滑梯、鞦韆架、房子、飛機、機器人等。每次可拼一個,或幾個,最後以拼得對、拼得快為勝。

  2、兩人一組,每人有10根遊戲棒,先用猜拳來確定玩的次序(先A後B)。A先將20根遊戲棒握在手中,然後將棒垂直立於桌面,雙手鬆開。用單手去取桌上的遊戲棒。在取棒過程中,每次取一根,不能碰到其他棒,否則,讓B進行。遊戲以取棒多者為勝。

  【活動反思】

  平面圖形的拼組是在上學期“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透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徵,並感知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間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係。在教學中以活動為主,讓學生親身體驗、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和感悟。

  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的匯入時,我選擇了學生很感興趣的風車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我的本意是讓學生在動手摺風車活動中,體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從而瞭解到: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正方形的四條邊相等。但是由於低年級學生只注意折風車,而忽略了老師讓他們透過折找長方形和正方性的邊的特徵。但在整節課的開頭正是由於我匯入設計的不夠好,導致了在折風車時大多數同學只管自己做,根本沒有聽老師提出的問題,只有一部分學生體會出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徵。如果在這個時候,我適當的加以引導,可能學生能很快的被引導過來。一節課上下來,我感覺自己沒有很好的處理好知識和學生興趣的關係,沒有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真正地學到知識,做到學有所進步。還有就是感覺一年級的學生還有待於課堂常規的有效規範,怎樣有效的規範,這將是我在近段時間內要好好思考和有效改進的地方。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透過嘗試鬆緊帶圈的多種玩法,發展幼兒走、跑、跳等基本動作。

  2、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和創造力。

  3、繼續培養幼兒遵守集體規則的良好品質。

  4、樂意參與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5、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活動準備

  鬆緊帶圈人手一個;錄音機、磁帶;彩色氣球若干,並分兩組掛在牆上。課前讓幼兒瞭解鬆緊帶圈的特性,知道它具有可變性,可以由短變長,由圓變長;利用其有彈性可以射出等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幼兒拿著鬆緊帶圈自由進入場內,聽到哨音後集合成4路縱隊做鬆緊帶圈操。

  二、基本部分

  1、分散玩鬆緊帶圈。

  師:我們每人手中都有一個圈,鬆緊帶圈有許多種玩法,看哪個小朋友玩的方法最多。(幼兒嘗試練習)

  2、集中演示。

  師:哪位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你有幾種玩法,你是怎麼玩的?(幼兒討論玩法:手指繞圈跑、拉弓射箭、背拉鬆緊帶圈、打氣筒、拉力器、兩人玩炒豆子、揪尾巴、二人三足走等等)

  3、幼兒再次分散練習。

  師:請小朋友試一試你沒有玩過的方法。(幼兒再次嘗試)

  4、遊戲"揪尾巴"。

  規則:教師做揪尾巴的人,小朋友將鬆緊帶圈當尾巴塞在褲腰上,左右躲閃揪尾巴的人,保護自己的尾巴不被揪下來。

  三、結束部分

  1、放鬆活動。

  幼兒一邊聽音樂,一邊將鬆緊帶圈結成兩根長繩,分組變成各種圖形:如走圓、三角形、五角星等。

  2、最後兩組幼兒排成火車狀佇列開出場外,結束活動。

  評析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小朋友利用鬆緊帶圈的可變性,想像出多種玩法,達到鍛鍊的目的,從中培養小朋友的嘗試精神及創造力。

  完成重點所採用的方法是嘗試、討論、再嘗試,最後達到本節課目標。

  本節課難點是如何讓小朋友利用鬆緊帶圈的可變性來想象創編出比較科學的玩法。

  解決難點的方法:課前讓幼兒觀察鬆緊帶圈,讓小朋友把鬆緊帶圈分解成圈和繩,瞭解鬆緊帶圈的玩法,可當圈玩,可當繩玩,還可以利用彈性創編出拉長、縮短及彈射的玩法。

  教學反思:

  課堂環節緊湊,幼兒在輕鬆的環境下享受,由於在遊戲過程中,我講遊戲規則不到位,導致幼兒在遊戲過程有的搗亂,氣氛太過度的活躍,導致我控制不住場面。今後我要加強本班的遊戲規則的培養,是幼兒愉快、友好的分享遊戲樂趣。

  小百科:鬆緊帶(Elasticband):又叫彈力線,橡筋線,細點可作為服裝輔料底線,特別適合於內衣、褲子、嬰兒服裝、毛衣、運動服、韻服、婚紗禮服、T—恤、帽子、胸圍、口罩等服裝產品。還可以做吊牌線,日用品工藝品飾品,玩具文具還可DIY手工線。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動物的身體特徵找出小動物。

  2、學說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喜歡交朋友。

  3、體驗交朋友遊戲的快樂。

  重難點:重點:認識各種小動物(根據動物的身體特徵找出小動物)

  難點:學說故事中小動物的對話。

  活動準備:

  ppt動畫,大樹等動物大圖片,故事《一棵大樹》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動畫《找朋友》,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出主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看的動畫片,一會老師有問題要問你,請仔細看!

  師:他們是怎樣找到朋友的?(請幼兒說一說,並學著做動作,親一親,抱一抱等,表達對小朋友的喜愛。)

  師:你的好朋友是誰?(引導幼兒說說和好朋友都做什麼)

  (二)看看說說故事情節,用小兔子引出內容:

  1、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大圖片。

  師:今天姜老師請來了一位新朋友,小兔子,我們一起和它打招呼!

  (教師邊講故事邊出示大圖片)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兔子蹦蹦跳跳的在散步,

  這是什麼地方?(大草原)

  大草原上住著誰?(一棵樹)(邊講故事邊引出大樹沒有朋友,讓小朋友幫忙)

  2、幫大樹找朋友,引導幼兒學說小猴子、小熊、小松鼠、小鳥等小動物的話(學說,大樹你好,我是你的好朋友,我愛你)

  師:大樹的好朋友都藏了起來,看看誰的眼睛亮,把它找出來!(如果幼兒很難找出來時,教師可以提示,例如,這是誰的尾巴?小松鼠,讓幼兒依次把其他所有的小動物找出來)

  (1)猜猜大樹的朋友都有誰?(小猴子等等)

  (2)小松鼠說了什麼話?

  (3)小鳥說了什麼話?

  師:猜一猜大樹洞裡住著誰呀?(小熊也是大樹的好朋友)

  3、教師總結:原來大樹有這麼多的好朋友,有朋友真好!

  (三)、遊戲:《找朋友。》

  1、你們的好朋友是誰?(請幼兒集體討論,再請一位幼兒上前面來介紹他的好朋友)

  2、玩遊戲找朋友。(圍成一個大圓圈玩找朋友的遊戲)

  (五)、延伸活動:小舞臺。

  在小舞臺提供相應的材料,引導幼兒大膽表演一棵樹的故事。

大班遊戲活動教案15

  這是xx實驗幼兒園的一次優秀教學展示活動。執教老師是著名的中國福利會幼兒園的園長施渫非老師。這次活動的內容是大班體育活動《瘋狂的椅子》。活動目的是透過“挑戰椅子”的遊戲,來發展孩子的跳躍、平衡、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培養孩子創新、勇於挑戰、堅持到底的意識和能力。

  整個活動生動而又充滿挑戰。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環節三遊戲“挑戰椅子”。施老師在遊戲前引導孩子們嘗試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玩椅子,然後讓幼兒們來挑戰它們。

  遊戲方法:

  1.在場地上放一張桌子,讓孩子們嘗試站在桌子上往下跳;

  2.在兩張並排的桌子上放了一把小椅子,讓孩子們嘗試從高處往下跳;

  3.在原有的基礎了,小椅子正放,要求孩子跳過椅子背;

  孩子們呢?剛開始會有些害怕,遊戲1、2基本還敢於嘗試;但最後遊戲3加大難度了,他們就有點退縮;還出現了小夥伴之間“謙讓”的現象。你讓我,我讓你的。有些孩子甚至豁出去了,大聲嚷著:“閉著眼睛跳過去就好了”。呵呵,這當然是不可取的嘍!

  看到孩子們出現這樣的情況,施老師開始張開他堅實的臂膀,我以為他會輔助孩子跳下去。結果他卻站到一旁,用肢體和言語讓孩子們自己跳下去,並示意孩子們,老師會保護你們的。隨後,在聽課老師自發的加油聲中,有孩子願意嘗試了??隨後,有更多的孩子們都有了勇氣去挑戰。當他們挑戰成功後,我們又再一次的自發鼓掌去鼓勵這幫勇敢的孩子。

  活動延伸環節,施老師還用了多種花樣來玩桌椅。最後的“撤桌子”遊戲,也十分有新意。兩張桌子上站十多個小朋友,最後剩八個,四個??這又培養了孩子齊心協力和同伴間的合作能力。

  整個活動在歡笑聲和掌聲中結束。

  原來,兩張桌子和幾把椅子,就能有這麼多玩的花樣兒、就能進行一個如此簡單又充滿趣味的教學活動啊!看來,敢於創新真的很重要!同時,在本次的體育活動中,我也得到了啟發:在保證遊戲安全的前提下,給孩子們一些小小的挑戰,有時也能激發他們內

  在的潛力。有時候,你覺得孩子完成不了的技能。其實,只是你過於想保護他們,自己先否定他們了而已。或許,下一次,讓他們自己做好準備去嘗試,去突破!他們真的能做到也不一定。所以,必要的時候,給孩子一些挑戰。讓他們在挑戰中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