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活動教案>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15篇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1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中對幼兒園、老師、同伴的不捨之情。

  2.理解詩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

  3.鍛鍊口語表達能力。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配套課件:大班語言課件《畢業詩》PPT課件

  活動準備:

  詩歌《畢業詩》課件

  活動過程:

  一、畢業談話

  師:小朋友們在幼兒園已經三年了,能說一說你印象中最深刻的事嗎?

  師:在幼兒園裡你最快樂的事是什麼?

  大班語言詩歌教案《畢業詩》含PPT課件

  1.教師朗誦詩歌第一段

  師:老師朗誦完詩歌第一段了,詩歌裡是怎麼說的?你記住了哪一句?

  2.學習詩歌第二段

  師:小朋友的耳朵真厲害,聽一次就記住了這麼多句詩,我們一起看影片,在把詩歌第一段複習一遍,會讀的小朋友可以跟著小小聲的讀,然後認真聽詩歌第二段,老師有問題提問的。

  師:剛才詩歌中說的和你想的一樣嗎?我們的老師教了小朋友什麼?

  師:小朋友剛來幼兒園的時候什麼也不會,現在學會了自己上廁所、洗手、吃飯、唱歌、畫畫、跳舞、講故事,有的小朋友參加講故事比賽、畫畫比賽、跳舞.....獲得了各種獎勵。

  3.學習詩歌第三段

  師:小朋友獲得的成績和幼兒園老師的教育是分不開的,現在你想對老師說些什麼呢?

  師:小朋友說的我們的老師都聽到,現在我們聽聽詩歌裡是怎麼說的?

  師:詩歌裡對老師說了什麼?

  師:我們一起說一遍詩歌的第三段。

  4.完整的朗誦詩歌

  師:小朋友看影片完整的聽完這首詩歌,已經會朗誦的小朋友可以跟著小聲的讀,不會的小朋友要認真聽。

  師:小朋友跟著老師完整的朗讀一遍。

  師:老師男生站起來朗誦這首詩歌,和女生比一比誰朗讀的好?

  師:請女生朗誦這首詩歌。

  師:老師覺男生朗誦的很好,女生也不錯,你們這麼快學會朗誦這首詩歌來,源:qu,老,師教案.網都很厲害,我們為自己鼓掌。

  師:我們安靜的把這首詩歌再聽一遍,可以小聲的跟讀。

   四、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歌曲《老師再見了》嗎?我們一起唱一遍。

  活動反思:

  這首《畢業詩》,描述的是孩子們畢業時的真切想法。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我和孩子們一起回憶以前的美好時光,感受孩子們那純真而又細膩的情感,使我一次又一次地感動著;而且,我還意外地發現,利用這個活動還能對孩子進行團結友愛的教育。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2

  大班語言活動設計和反思——《住底樓好還是頂樓好》

  晉翠萍

  設計意圖:

  我要買新房子了,在買房子的過程中,是買底樓還是高樓?家人想法不一致,孩子說:“買高樓,高樓安靜,有利於學習。”老人們說:“底樓好,出入多方便”。我想:“我班幼兒在邏輯思維能力、反應能力、聽覺辨析能力等方面已經有了較大的發展,結合《綱要》,為了鼓勵幼兒大膽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描述簡單的事物和過程,發展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把這個話題教給孩子,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樓房”是幼兒再熟悉不過的,這個話題易引發幼兒的感性認識,使幼兒有話可講。因此,我設計了此課。

  教學名稱:語言

  教學內容:辯論《住底樓好還是頂樓好》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積極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初步的辨證思維能力。

  2、初步使用“因為……所以……”說一段完整的話。

  3、透過活動,使幼兒懂得住底樓、頂樓都有利有弊,遇事要多觀察多思考,從多方面發現事物的長處和短處。

  4、在活動中進一步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樹立自信。

  活動準備:

  1、錄象帶

  畫面1:一棟6層的高樓。

  畫面2:老人和小孩在吃力得爬著高樓的樓梯、

  畫面3:住在頂樓的爺爺開啟窗戶說一聲:“光線真好”

  畫面4:送煤氣的人真在往一樓家送煤氣,並對主任說:“還是住一樓好啊!方便!”

  畫面5: 一位奶奶真在掃一樓的過道,邊掃邊說:“住一樓真髒,還是住頂樓好”

  2、 “頂樓”、掛圖:樓房一張。

  3、 已家長共同討論過住底樓好還是頂樓好的話題。

  4、請幼兒家長一起參與此次活動。

  活動過程:

  1、教師放錄影帶,引導幼兒觀看。

  提問:這棟樓房一共有幾層?最高的一層是幾樓?最低的一層是幾樓?小朋友剛才都看到了什麼?人們都說了什麼?

  2、談話匯入。

  師:最高的一層樓我們把它叫頂樓,最底的一層樓也可以叫底樓。小朋友們都知道晉老師要買新房子了。在買房子的過程中,我遇到了一個問題。前兩天我請大家回去和爸爸媽 媽討論了,今天我就要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覺得晉老師買底樓好還是買頂樓好?

  幼:我覺得你買頂樓好,因為……

  師:“有沒有小朋友覺得我買底樓好的?”

  幼:有。

  師:這樣吧,覺得底樓好的都坐這邊(將底樓的字條放一邊),覺得頂樓好的坐這邊(將頂樓的字條放另一邊)。你們來說說各自的理由,怎麼樣?請大家分隊準備好。

  3、引導幼兒針對“底樓好還是頂樓好”展開辯論。

  (1)從正面論述自己的觀點。

  師:哪隊先來說?底樓隊人少,就請他們先來吧。

  (師走到底樓隊一邊)你們為什麼喜歡底樓?底樓有什麼好呀?

  請幼兒講述自己的觀點,教師作為傾聽者多鼓勵幼兒。

  師:原來住底樓有這麼多好處。但頂樓隊叫我買頂樓肯定也有他們的理由,頂樓隊,是嗎?頂樓又有什麼好呢?

  幼:有。

  請舉手幼兒表達自己的觀點。

  師:頂樓隊,你們呢?

  師:底樓隊,你們加油哦,頂樓隊又想到了一個喜歡的理由。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3

  活動目標:

  1. 透過閱讀活動理解故事,嘗試根據畫面內容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

  2. 輕輕地翻開圖書,並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3. 初步感受故事裡花朵和綠葉的依存關係,懂得世界因豐富才更加美好。

  4. 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5. 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 幼兒已瞭解春天的特徵。

  2. 一段與故事內容相適應的音樂。

  3. 幼兒用書、磁帶/CD、練習冊。

  活動過程:

  1. 閱讀、理解故事內容。

  教師;有一天,花仙子和綠精靈為誰更漂亮發生了爭吵,結果怎麼樣了呢?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花草精靈》。

  (1)幼兒邊翻看幼兒用書,邊傾聽教師配樂講述故事。

  (2)逐幅閱讀與理解。

  故事圖一:圖上有誰?它們在幹什麼?你是怎麼知道它們在爭吵的?

  故事圖二:誰來了?它們會對花仙子和綠精靈說什麼呢?

  故事圖三:最好花仙子和綠精靈明白了什麼道理?它們一起參加了什麼活動?

  (3)教師引導幼兒運用故事中的語言回答問題,並重點學習故事中的對話。

  2. 邊閱讀圖片,邊講述故事。

  (1)邊看幼兒圖書,邊跟著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

  (2)按組別將全班幼兒分成四大組,分別扮演花仙子、綠精靈和蜜蜂、小鳥,有教師主導講述過程,幼兒集體分角色朗誦對話部分。

  (3)結伴自由地閱讀與講述故事。

  (4)教師巡迴指導幼兒的講述,留意講的好的幼兒,同時要透過提問、插話等方式引導跑題的幼兒回到故事講述中來。

  (5)請個別講述較好的幼兒到集體面前示範講述。

  3. 初步感受故事裡花朵和綠葉的依存關係,懂得世界因豐富才更加美好。

  (1)教師:故事的最後,花仙子和綠精靈明白了一件什麼事?為什麼花仙子和綠精靈配在一起才漂亮呢?

  (2)教師:花仙子和綠精靈明白了花和綠葉要配在一起才會更漂亮。你覺得春天還有哪裡很美呢?

  活動反思: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充滿生機的季節,周圍一切事物都在發生著細微的變化,這正是引導孩子們探索周圍事物和景象變化的好時機。

  我們正在進行的主題活動《春天來了》,激發了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探索慾望,喜歡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而後喜愛之情,體驗春天帶給人們的快樂。

  記得有一天,我跟小朋友上了一節《花草精靈》的語言活動,故事簡短而且吸引孩子,更多的是帶給孩子們對春天無窮的想象。這是一個分角色性的故事,我看到故事中的對話簡潔明朗,這時我突然有個念頭,就是讓班上的小孩也來嘗試分角色表演故事,我把班上的幼兒分為四個角色,一個的“花仙子”、一個是“綠精靈”、一個是“蜜蜂”、一個是“小鳥”,我們在排練的過程中,每次都是扮演“小鳥”角色的幼兒們停頓,時時都需要提醒,我當時生氣啦,因為我很想看到幼兒們的成功表演,所以就批評“小鳥”他們,而且我的語氣很兇,因為只有短短的十個字,他們沒有做好。這時,我突然聽到一個小朋友正在和同桌說:“老師好凶哦。”我聽到之後,也沒太在意孩子們得對話,正好到了吃水果的時間,這個活動就這樣結束了。

  孩子們吃水果時,我在回憶剛才對孩子們的教育態度,發現自己確實做的不好。我是一個性子比較急的人,所以在學習上,我會要求他們學一次就儘量掌握,看到沒有學會的幼兒,我心裡會很急。但是想想,幼兒不是成人,我們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幼兒的身上,因為他們的年齡只有三歲,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也是不一樣的。我得改掉這個不好習慣,因為孩子們的成長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是急不來的。

  透過這件事,我發現批評孩子根本就得不到任何的教育價值,反而你會看到孩子們用一雙雙無辜的眼睛看著你。當一名幼兒教師,需要具備著一顆寬容的心,因為你的寬容,會讓孩子成長的空間更大”,因為你的寬容,會讓孩子更願意去尋找、發現、探索。所以,我們每位幼兒教師對孩子首先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容許孩子犯錯誤,每個孩子都是在不斷犯錯中吸取教訓,不斷改正、不斷成長。讓幼兒在充滿愛的藍天下,快樂地成長。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4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間溫馨的情感交流.

  2、找一找故事中有哪些長長的線並用句式長長的線說出來.

  3、幼兒學會關愛長輩.

  4、學習打電話的禮貌用語.

  5、體會做事要仔細,不要粗心大意。

  6、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活動準備:1、手機一臺;2、固定電話一臺;3、電子資源圖片《我和我的外婆》。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拿出一臺手機,問幼兒這是什麼?

  2、再拿出一臺固定電話,問幼兒家裡有這樣的電話嗎?你們平時用它和誰聯絡?

  3、觀看圖片:出示小女孩和外婆打電話的圖片,問幼兒她們在做什麼?她們的關係是什麼?

  二、講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1、教師和幼兒共同講述故事《我和我的`外婆》

  2、幼兒仔細觀察畫面、認真傾聽.

  三、和幼兒討論故事《我和我的外婆》之間溫馨的情感交流.

  1、故事中有哪些人?〔我、外婆〕強調故事名字,幼兒說一次.

  2、外婆愛不愛小女孩〔打電話、圍巾〕,小女孩愛不愛外婆?你是怎麼知道的?〔去看外婆,送了一幅畫〕幼兒觀察小女孩的畫顏色像什麼?

  3、教師解說故事中馬路上長長的線是什麼?長長的毛線用來做什麼?外婆臉上的陽光線是什麼?讓幼兒感受外婆的溫暖。

  4、你的外婆愛你嗎?如果給外婆打電話我們要給外婆說什麼?教師引導:你好!謝謝!再見!

  四、角色表演

  1、教師扮演外婆,請小朋友和老師表演並用禮貌用語。

  2、遊戲:和同伴一起玩打電話的遊戲。

  五、結束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也存在著不足:孩子的語言表達不夠成熟,缺乏連貫性;孩子們安靜傾聽同伴發言的習慣仍需加強等等。總之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會注意這些方面的引導與教育,爭取做得更好。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5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散文詩,並理解散文內容。

  2、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熱愛的情感,體驗秋雨季節的美妙意境。

  3、理解散文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散文。

  4、願意欣賞散文,感知散文語言的優美,風趣。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錄有雨聲的磁帶和優美的音樂,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傾聽雨聲,激發興趣。

  師:“小朋友注意聽一聽,這是什麼聲音?”

  師:“小朋友見過下雨嗎?”“雨是怎樣下的?”(幼兒藉助肢體語言表現雨是滴答滴答地下。)

  師:“下雨時,雨點會落在哪裡呢?”(鼓勵幼兒踴躍回答,如:大樹、屋頂、地面、大海里、小河裡……)

  二、初步感知散文詩。

  1、幼兒欣賞。

  師:“我們都知道春天的雨是細細的、綿綿的,那麼秋天的雨是怎樣的呢?小朋友一起來聽聽《秋天的雨》這篇散文。聽過以後可要告訴老師,你最喜歡散文詩裡的哪一句。”(教師配樂有感情地朗誦散文。)

  2、再次欣賞一遍,問:秋天的雨是什麼?還有什麼?

  三、運用課件圖文結合,幫助幼兒分段理解散文詩的內容。

  師:我們來看一看秋天的雨在大自然中都有哪些變化?

  1、欣賞散文第二段:想——秋天的雨。

  提問:為什麼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呢?請你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講一講。

  教師小結:秋天雨後,自然中發生了變化,就像一把鑰匙打開秋天的門。

  2、欣賞散文第三段:看——秋天的雨。

  師:為什麼說秋天的雨像一盒顏料?她把各種各樣的顏料給了誰?

  教師小結:秋天到了,各種樹都發生了變化,水稻變金黃,水果成熟,農民伯伯準備要收割;

  3、欣賞散文第四段:聞——秋天的雨。

  師:秋天的雨還有好聞的氣味呢,它是從哪裡來的呢?感覺怎樣?(鼓勵幼兒積極思考,談談自己的生活體驗。)

  教師小結:秋天來了,水果成熟了,會散發出香味,菠蘿甜甜的,梨子香香的,稻穀……

  4、欣賞散文第五段:聽——秋天的雨。

  師:為什麼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呢?它告訴我們冬天快來了,小動物要做什麼?

  教師小結:小動物忙著做事情,小喜鵲造房子,小松鼠做糧食,小青蛙加緊挖洞,小樹葉有的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有的飄到大樹媽媽的腳下,它們都準備要過冬。

  5、欣賞散文第六段:秋天的雨會給我們帶來什麼?

  師:秋天的雨為什麼會給大地帶來一首豐收的歌?為什麼會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快樂的歌?(從中提升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了這首新的散文詩,小朋友也看到大自然這麼美麗,那麼,我們從小就要保護大自然,熱愛大自然。

  四、再完整欣賞散文。

  討論:你覺得秋天美嗎?什麼地方美?秋天的人們高興嗎?

  五、活動延伸:大膽作畫,進一步表達對秋天美的體驗與感受。

  活動反思:

  活動第一環節我透過談話引發幼兒對秋天的回憶,為深入理解散文做準備。而對這種生活經驗比較強的問題,我請了幾個幼兒來回答,讓他們有大膽表達的機會。在結合掛圖初步欣賞配樂散文過程中,我注意給幼兒提供寬鬆的氛圍,讓他們自由表達自己觀察發現。接著在引導幼兒探尋散文從視覺、味覺、聽覺多角度描寫的特點時,我將重點放在了第三至第五自然段。過程中,幼兒的發言很積極,也較容易發現這三角度景物描寫的不同。接著的師幼共同小結達到了很好的梳理效果。在最後的情感體驗、朗誦環節,我藉助動作、神情感染幼兒,讓他們在理解、傾聽散文的同時,獲得情感上的共鳴。 整個活動中,次序較好,幼兒參與度很高。但是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在幼兒欣賞散文的時候,紀律意識不太強,傾聽習慣不好。如果讓幼兒帶著問題去欣賞散文,相信效果會更好。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6

  一、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藉助"顛倒"所產生的滑稽好笑的新奇感,自然地進行顛倒前後的比較對照。

  2、能用語言、繪畫大膽地表現有趣、新奇的"顛倒世界"。

  二、活動準備

  1、故事磁帶、繪畫工具等。

  2、幼兒用書。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故事,感知故事的滑稽有趣。

  2.活動難點:能用語言大膽地描述有趣、新奇的"顛倒世界"。

  3.指導要點:調動幼兒原來的生活經驗,比較對照故事,發現《顛倒世界》的有趣、滑稽、可笑。

  四、活動過程

  1、彎腰看世界,引入故事。

  說說與平時看到的有什麼不一樣?(看到的東西都相反了、顛倒了)2、開啟幼兒用書觀察。

  提問:

  你發現什麼奇怪的事情?(讓幼兒仔細觀察,請個別幼兒代表講述)過渡語;:這是什麼地方呀,發生了這麼奇怪的事,真讓人納悶。

  2.傾聽故事提問 :

  (1)烏鴉亞伯來到了一個怎樣的地方?

  (2)為什麼說這是一個奇怪的地方?(所有的事情都顛倒了:小老鼠在追一隻大貓;人拉著馬車,馬卻坐在車上;小孩子搖著搖籃正在哄老爺爺睡覺)(3)看到這樣一個顛倒世界,亞伯的心裡會怎麼想呢?

  3.討論。

  (1)聽了這個故事後,你心裡有什麼想法嗎?(引發幼兒講出心裡的感受,如:有趣、滑稽、可笑、奇怪等。)(2)你知道烏鴉亞伯還看到了哪些顛倒過來的奇怪事兒嗎?

  4、幼兒完整的再次欣賞一遍故事小結:顛倒世界裡什麼事情都顛倒過來了,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顛倒的事情?請你和好朋友一起講一講,也可以把你想到的畫下來。

  4.繪畫:顛倒世界(1)幼兒將自己想象出的顛倒事情用繪畫形式表現出來。

  (2)你講我猜。幼兒可互相猜測別人繪畫的意思,再聽聽小作者自己的介紹。

  五、評價要素

  1、對周圍事物是否產生比較對照的興趣。

  2、能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有趣的顛倒世界。

  六、活動建議

  1、你見過幼兒彎下身子從胯下向後看嗎?此時此刻幼兒表現出來的正是一種顛倒過來看的心態--追求新奇。利用幼兒的這種天性,我們創設了"顛倒"的學習情境。這一情境不僅有趣,而且能使幼兒以顛倒的方式來重組自己的知覺經驗,自然而然地"比較"著顛倒前後的知覺印象。"比較"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引發幼兒"比較對照"的興趣是這個活動的目的所在。這種"比較"不是教師牽引下的刻意訓練,而是充滿趣味的,在學習情境中自然地、積極地進行著得。因此,對幼兒表現出的對滑稽有趣的追求應該鼓勵,而不應制止。

  2、繪畫活動中,不必過多注重繪畫技能,而應側重於幼兒的大膽想象。

  3、該活動為二課時。

  4、活動後,可組織幼兒進行"顛倒世界"活動,讓幼兒彎下腰看活動室的環境佈置或操場上的場景等。注意活動時間不宜過長,以免幼兒太過勞累。

  附故事:顛倒世界

  有隻烏鴉名字叫亞伯,它很喜歡飛到各種各樣的地方去看看。

  有一天,亞伯飛到一個奇怪的地方,它看到一隻小老鼠在追一隻大貓。亞伯想:真奇怪,別的地方都是貓在追老鼠,這裡怎麼是老鼠在追貓呀?

  正在這個時候,亞伯看到了更奇怪的事情:一個人拉著馬車,馬卻坐在車上。真奇怪,別的地方都是馬拉車,人坐車,這兒怎麼是人拉車,馬坐車?

  烏鴉亞伯又看到了奇怪事情。

  一個小孩子搖著搖籃正在哄老爺爺睡覺呢!亞伯想:這真是一個顛倒的世界,什麼事情都顛倒過來了,老爺爺坐到搖籃裡,小孩子哄老爺爺睡覺。烏鴉亞伯在這個世界裡飛來飛去,看到了許許多多奇怪的事情。

  你知道烏鴉亞伯看到了哪些顛倒過來的奇怪事兒嗎?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7

  活動目標:

  1、始感受故事中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真摯情感。

  2、萌發愛護樹木的願望。

  3、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

  活動過程:

  1、出示ppt《去年的樹》①,引導幼兒欣賞。

  引導語:小鳥和大樹在幹什麼?他們心情怎樣?

  2、出示ppt《去年的樹》④小鳥傷心落淚的畫面,引導幼兒猜測。

  設定問題引出故事:發生了什麼事兒?小鳥為什麼哭了?

  3、播放故事磁帶,完整地欣賞故事。

  4、(1)引導語:小朋友知道小鳥為什麼哭了嗎?

  (2)提問:為什麼小鳥和樹會是好朋友呢?

  4、再次講述故事,提出問題,引導幼兒思考,進一步理解故事。

  再次欣賞故事前先提問:

  ①小鳥離開大樹時答應了大樹什麼要求?

  ②春天,小鳥回來時,發現樹已經發生了什麼變化?

  ③最後小鳥找到大樹了嗎?大樹變成了什麼?

  5、感受故事裡的情感。

  (1)提問:你喜歡故事裡的小鳥嗎?為什麼?(啟發幼兒說出小鳥對樹講信用,答應大樹的事情說到做到。)

  (2)引導幼兒說出小鳥尋找大樹的心情和他們聽完故事的心情;啟發幼兒懂得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小鳥就找不到大樹就沒有家了,萌生愛護樹木的願望。

  (3)討論:如果小鳥回來,又見去年的那棵樹,又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去年的樹》是一篇擬人體童話,主要講述一個故事:鳥兒和樹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給樹聽,將要飛回南方時,鳥兒答應了樹的請求——還要回來唱歌給它聽。可是第二年春天,當鳥兒飛回來找它的朋友時,樹卻不見了。鳥兒四處尋訪,最後找到由樹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朋友不在了,友情還在,於是,它心裡充滿了憂傷和惆悵,面對著由朋友的生命點燃的煤油燈,唱起了去年的歌。

  整個活動我主要透過三個方面來讓幼兒理解故事。首先,活動一開始我先請有幼兒觀看PPT主頁《去年的樹》,直接說出故事的名字?對於大班的孩子,很多孩子會識字。直接對故事題目的展開,既是激發對故事的喜歡和期待,又是引導孩子情緒漸漸投入的必須過程。透過教師的口語講述,肢體語言的動作,讓幼兒第一遍欣賞故事,瞭解故事內容。當故事的講到:樹怎麼不見了,只剩下樹墩呢?我馬上讓幼兒猜測樹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故事的後半部分埋下伏筆,吸引幼兒入情入境。聽完故事,透過提問:

  1、故事的名稱,故事中有誰?發生了什麼事?讓幼兒回答出自己對故事的初步理解。

  在第二環節中,設計了讓幼兒看動畫片《去年的樹》。動畫片是幼兒的最愛。幼兒能在一邊看一邊的聽的情況下,更能掌握故事中內容。之後,透過第三環節,幼兒一邊根據教師的故事中的提問,一邊看相應的PPT圖片,逐步引導幼兒感知小鳥的三次問話的語氣,並讓幼兒多次來學說,體會鳥兒和大樹分別時的難分難捨,小鳥尋找時的焦急與艱辛。這樣,漸漸地,幼兒們在學說的過程中喜歡上了這對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之中,感受到了故事中小鳥和大樹之間的真摯情感。

  在整個教學中我給幼兒創設了一個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努力營造和諧的師生對話環境,運用激勵的語言、讚賞的眼神,激發他們熱情和潛能。讓幼兒的思路隨著教師思路轉,以大樹和小鳥之間友情為切入口,讓幼兒運用自己的頭腦,放飛自己的想像。使幼兒的知識得以建構,情感得以豐贍,個性得以放飛,精神得以提升,人格得以完善,自我得以實現。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8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仔細地觀察圖片,按自己的意願排列圖片,編出情節合理的故事。

  2、讓幼兒用較連貫的語言完整地講述故事,發展幼兒思維的邏輯性。

  3、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4、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五幅,幼兒人手五幅小圖片。

  活動過程:

  1、師出示掛圖,並示範講述告訴幼兒這五張土前後順序可以隨意編排,編成許多不同的故事。

  2、幼兒自己操作圖片,按自己的意願任意排列,排好後按圖片順序將一個故事。幼兒在講述過程中,可以與身邊的小朋友交流。

  3、師在巡視過程中瞭解幼兒編講故事,幫助幼兒理順故事情節,糾正語言中的錯誤。

  4、請幼兒上來將自己的故事將給其他小朋友聽,並讓大家評價故事中好的與不夠的地方。

  活動反思:

  優秀繪本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那些充滿童趣的圖畫,深受小朋友喜歡。因此,教師往往透過邊深情並茂地講述故事邊適時引導幼兒閱讀圖畫的方法來感受隱藏在圖畫背後的東西,既給以知識技能又調動情感態度,這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9

  活動目標:

  1.藉助昆蟲運動會的故事情節瞭解昆蟲的主要特性。

  2.熟悉故事中的對話,嘗試分角色進行表演。

  3.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故事中角色的圖片及頭飾

  活動過程:

  1、昆蟲運動會“昆蟲要開運動會,會有哪些蟲蟲來參加呢?”(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2、昆蟲都來了(教師講述故事,並注意貼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蟲、螳螂、蝸牛、蚯蚓、蜈蚣和蜘蛛的圖片。)引導幼兒討論:“為什麼小螞蟻要請蝸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幫助幼兒回憶故事內容,瞭解昆蟲的主要特徵。)(出示毛毛蟲)“毛毛蟲來了,它能參加運動會嗎?為什麼?”“為什麼毛毛蟲參加兩個專案的比賽?”(觀看活動材料,再次完整欣賞故事,提示幼兒注意傾聽故事中角色的對話)

  3、故事表演在教師的幫助下,幼兒戴上頭飾,表演故事內容。

  附故事《昆蟲運動會》森林裡的昆蟲們決定舉辦一個運動會,比一比誰的本領最大。一大早,大樹下熱鬧極了,蜜蜂來了,蜻蜓來了,蝴蝶來了,瓢蟲來了,螳螂也來了。接待員小螞蟻熱情地招呼他們,為他們報名。這時,蝸牛和蚯蚓慢吞吞地爬過來,他們也想報名參加。小螞蟻禮貌地對他們說:“對不起,你們沒有腳,不是昆蟲,歡迎你們做觀眾觀看比賽。”蝸牛和蚯蚓只能回去了。蜈蚣和蜘蛛也來報名。小螞蟻禮貌地對他們說:“對不起,你們不是昆蟲,不能報名。”蜈蚣說:“我們有腳啊,為什麼不能報名?”螞蟻說:“昆蟲只有六條腿,你們的腿太多了,所以不是昆蟲,歡迎你們做觀眾觀看比賽。”蜈蚣和蜘蛛也只能回去了。一條毛毛蟲一扭一扭的過來了,小螞蟻見了,說:“對不起,你的腳太多了,也不是昆蟲。”在一旁的蝴蝶姑娘趕緊說:“不對不對,毛毛蟲是我的孩子呀。過些天他長大了,也會像我一樣有頭、胸、腹和六條腿,它也是昆蟲呀!”於是,小螞蟻就為毛毛蟲報了名。悄悄告訴你,毛毛蟲要參加兩個專案――爬行和飛行,你知道為什麼嗎?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10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將生活中的“飛”、“跳”動作與漢字對應。

  2.初步培養幼兒認識漢字的興趣。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漢字卡片、貼絨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一)認識“飛”、“跳”

  1.認識“飛”

  (1)今天樹林裡召開動物運動會,(出示蝴蝶)你們看誰第一個來了?它有什麼本領?

  (2)出示許多小動物圖片,引導幼兒找出參加“飛”比賽的小動物(蜻蜓、鳥)。

  (3)引導幼兒觀察“飛”字,什麼地方像小動物的翅膀?

  2.認識“跳”

  (1)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剩下的小動物可以參加什麼比賽?(青蛙、兔)

  (2)還有哪些動物有跳的本領?

  3.小結什麼動物有“飛”的本領?什麼動物有“跳”的本領?

  (二)複習鞏固

  1.動物找漢字(幼兒送小動物參加比賽)

  (1)交代方法:用兩個字“飛”和“跳”,表示有兩種比賽。每個小朋友看清楚自己面前的小動物有什麼本領,可以參加哪種比賽,然後把它送到相應的漢字旁邊。例如,參加“飛”的比賽,就送到漢字“飛”的旁邊。

  (2)個別幼兒示範。

  (3)集體送小動物參加比賽,邊送邊說。如送小兔→跳,就說:“我的小兔會跳,我送它參加跳的比賽。”

  2.看動作找漢字

  老師做動作幼兒舉漢字。

  3.頭飾找漢字

  小動物進行了激烈的比賽,哪些動物得了第一名呢?只要把椅子底下的頭飾拿出來就知道了。幼兒拿出頭飾看是什麼動物,然後到黑板前找出相應的漢字。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的設計能夠考慮孩子的特點,以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和水平,合理的安排、組織每個環節。活動從始至終都能夠較連貫、較順暢的組織,環節與環節的銜接也能做到承上啟下且逐步加深。活動中,孩子的積極性非常的高,每個幼兒都能參與到活動裡,並在活動中體驗活動所帶來的樂趣。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11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曆十二月的最後一天是春節中的大年。

  2、運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型進行講述。

  3、透過回憶過大年的喜慶情景和參與為過大年而做的準備活動,體會生活的美好。

  活動準備:

  1、掛圖《歡歡喜喜過大年》

  2、過大年情景錄影(穿新衣、帶新帽、放花炮、吃年夜飯、守歲、看“春節聯歡晚會”等)

  3、幾頂帽子,製作帽子所需要的材料與工具。

  活動步驟:

  1、播放《喜洋洋》樂曲,告訴幼兒農曆十二月三十是大年,快要到了。到處都喜氣洋洋。

  2、出示掛圖,教師提示:大年快到了,圖片上的老師和小朋友在幹什麼?他們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引導幼兒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型表述圖片所展示的情景。)

  3、播放錄影《歡歡喜喜過大年》,引導幼兒回憶往年過大年時的情景,感受過大年的幸福歡樂。

  (1);觀看錄影;

  (2)提問引導:

  a、過大年時人們的打扮是怎樣的?

  b、過大年時小朋友們在幹什麼?大人們在忙什麼?

  c、過大年時你覺得最有趣的事是什麼?

  4、製作帽子,讓幼兒在參與中感受生活的美好。

  (1)出示帽子。

  (2)教師示範製作帽子。

  (3)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用紙張折帽子並進行自己設計簡單的裝飾。

  5、放音樂《喜洋洋》,幼兒帶上自己製作的帽子進行自由的舞蹈。

  活動反思:

  在本次孩子們的參與是積極的,情緒是熱烈的。首先是教室環境,不少孩子都帶來了有關新年的物品來佈置教室。幼兒大膽地交流以往過年的經驗,同時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和過年的習俗,渲染了新年的氣氛。在新年環境和新穎教具的影響下孩子們熱情高漲。最後環節我們是歌表演,進一步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12

  教學目標:

  1.體會沒有朋友的寂寞和有朋友的快樂。

  2.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能結合實際講述自己的交友經歷。

  3.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教學準備:

  圖片、錄音磁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課題:

  小朋友們好,看這是誰(出示大象的圖片)?大象和小朋友們一樣也喜歡交朋友,想不想知道它是怎麼交朋友的?下面請小朋友們聽故事《大象的朋友》。

  二、講故事《大象的朋友》:

  教師完整地講述一遍故事《大象的朋友》。

  三、分析故事,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提問:

  (1)、小朋友們,老師剛才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故事裡都有誰?

  (2)、大象為什麼要交朋友?大象交朋友時小鳥為什麼要躲開它?松鼠和小狗為什麼也要躲開它呢?

  (3)、後來大象是怎麼做的?這時候大象的心理感覺怎麼樣?

  2、小結:大象在交朋友時可能還會遇到許多動物,它們第一 次看到大象都會害怕而不願意和大象做朋友,後來又和它成了好朋友。大象在交朋友時經歷了這樣的周折,所以小朋友在交朋友時要講一些方法,如果方法不對,你可能就交不到朋友,沒有朋友你會感到非常的孤獨。

  四、結束活動:

  好了,下面我們跟著音樂一起去找朋友吧。(播放音樂《找朋友》),小朋友們再見。

  教學反思:

  本活動我是根據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時出現的問題以及有朋友和沒有朋友時兩種情況的心境來設計的,其目的是讓幼兒透過本節活動能體會到有朋友的快樂和無朋友時的寂寞,從中掌握一些交友的方法。整節活動多數幼兒都能積極地投入到活動中,而且透過活動能夠體會到沒有朋友的寂寞、孤獨和有朋友的快樂;整節活動的效果比較好。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13

  設計背景:

  為了培養幼兒學習的興趣,拓展幼兒的想象力,本活動從整體入手,提出問題,以問促讀,瞭解故事主要內容,接著部分深究,透過提問以讀為主,引導幼兒深入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內容,嘗試用連貫清楚地語言大膽表述烏鴉上當受騙的原因。

  2、感受角色鮮明的特徵,創造性的運用動作、語言表現故事內容。

  3、透過模仿、表演烏鴉和狐狸的語言、動作、表情,明白烏鴉上當的原因是喜歡聽好話。

  重點難點:

  1、重點:培養和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難點:理解故事內容,明白喜歡聽好話容易上當的道理。

  活動準備

  1、狐狸和烏鴉的頭飾

  2、《狐狸和烏鴉》 故事動畫

  活動過程:

  一、匯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狐狸和烏鴉》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裡有什麼?狐狸看見了肉,想幹什麼呢?”請小朋友帶著問題來聽一聽故事。

  二、教師根據《狐狸和烏鴉》的動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

  一隻狐狸來到樹林裡,看見樹枝上的烏鴉嘴裡叼著一塊又肥又大的肉,狐狸饞的呀直流口水,狐狸眼珠一轉說“親愛的烏鴉,您好嗎?”狐狸沒有回答,狐狸只好陪著笑臉說:“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烏鴉看了狐狸一眼,還是沒有回答,狐狸只好搖了搖尾巴說:“親愛的烏鴉,您的羽毛真漂亮,您的嗓音真好聽,您就唱一句吧!”烏鴉聽了得意極了,張嘴就唱,啊-啊-啊,可是呀,他剛一張嘴,肉就掉了下來,狐狸叼起肉就跑了。

  三、教師透過提問,再次與小朋友觀看故事,並且請小朋友試著說一說。

  提問1:狐狸是怎麼得到肉的?

  師小結:對,狐狸是騙烏鴉唱歌才得到肉的。

  提問2:狐狸先說了什麼話,烏鴉理他了嗎?為什麼不理他?

  師小結:狐狸先向烏鴉打招呼,烏鴉沒有理他,心想,哼,你想騙我的肉,我才不會理你。

  提問3:狐狸看烏鴉不理他,又說了什麼?他是真的關心烏鴉的孩子嗎?狐狸怎麼說的?表情是怎麼樣?請小朋友模仿狐狸。

  師小結:狐狸為了讓烏鴉動心,陪著笑臉向烏鴉的孩子問好,可是他並不是真的關心烏鴉的孩子,他說的是假話。所以我們要用用尖尖的,甜甜的聲音來說這句話。請小朋友用尖尖的,甜甜的聲音學習一下狐狸的語言,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這句話吧!“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

  提問4:狐狸一看烏鴉有點動心了,馬上又說了什麼?做了什麼動作?請小朋友模仿狐狸的動作。

  師小結:狐狸為了讓烏鴉更加的動心,還做了一個漂亮的動作,搖了搖尾巴。烏鴉的肉被狐狸騙走了,烏鴉呀特別的後悔,他要想一個辦法,把肉給奪回來,如果你是烏鴉,你會怎麼辦?

  四、請小朋友開動腦筋幫烏鴉出個主意吧!

  (分發畫紙,請小朋友畫出幫烏鴉奪回肉的辦法)

  師小結:有了這些好辦法,烏鴉再也不怕狡猾的狐狸了!(展示小朋友的作品)

  五、請小朋友將自己畫出的好辦法共同裝訂成一本書,請小朋友給這本書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自由選擇角色在表演區分角色進行故事表演,對幼兒進行教育: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不能光聽好話,以免上當受騙。

  狐狸和烏鴉教學反思

  《狐狸和烏鴉》一課教學設計,根據設計理念進行實踐,教師儘可能地充當引領者,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把主動權還給幼兒。自我感覺這一課的亮點主要是:1、匯入時直接丟擲問題,引發幼兒思考,讓幼兒對故事內容產生好奇心。這樣從幼兒的認知水平出發,有利於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故事內容的慾望,使他們想要學。2、再延伸活動中提倡角色扮演,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好的方式進行角色扮演,並且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在區域遊戲中,幼兒的個體差異得到尊重和發展。3、師生共同演一演,說一說,評一評 ,師幼互動,教師用形象的語言、逼真的動作,把幼兒帶入了故事情境中,使教師極具親和力,營造了融洽的課堂氛圍,使學習充滿了樂趣。幼兒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每個人都投入思考,人人都奉獻自己的思維結果。4、加強學生的情感培養,讓幼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提升幼兒的思想素養。缺點主要是:課臨結束時,我設計以《幫烏鴉想辦法》為題續編一個好辦法,讓幼兒透過畫筆畫出來,加強對幼兒想象力的培養,擴充套件幼兒的思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同時達到鞏固學習內容的目的。但由於小朋友操作時間較長,我覺得應放在下一個課時,並且請小朋友說一說畫面內容,可以創編故事內容,這樣效果會更好。可以將環節四改為角色扮演,這樣會加深小朋友對畫面故事內容的理解。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14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針對畫面暢所欲言,同時也能注意傾聽同伴講述。

  2、激發幼兒對美好事物積極嚮往的情感,並能創意性地想象。

  3、初步培養幼兒對藝術作品的理解與鑑賞能力。

  4、能自由發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噴繪彩圖三幅

  活動過程:

  1、出示想象畫――給幼兒以視覺衝擊。

  老師:你想說什麼?(幼兒暢所欲言。)那這是真實生活中的事嗎?(由於固有的生活經驗,幼兒會想到是夢)你們做過夢嗎?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你的夢吧!

  幼兒盡情描述自己曾經做過的夢。

  老師:真是一些美好的夢!我們來聽聽做這個夢的小朋友是怎麼講的-------。老師朗誦配畫詩。

  老師:你聽到了什麼?(大樹變成了小草,恐龍變成了小爬蟲,大海變成了小水坑,大山變成了小土包。)

  老師:為什麼會是這樣?那對這個大巨人來說,還有什麼會變成什麼?(鼓勵幼兒將重新創造的句子用原詩格式朗誦出來。)那你覺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夢?

  老師介紹原畫名――《我和恐龍》

  2、出示想象畫二――《夢中城市》

  老師:我們來看另一個小朋友的夢。他說:我夢裡去過這樣一個城市------什麼樣的城市?這幅畫的名字是――《夢中的城市》。你夢裡的城市是什麼樣的?或者你想要的城市是怎樣的?(幼兒描述自己夢中的城市)我真想和你們一起到你們夢裡的城市去!

  3、老師:來看最後一個小朋友的夢。出示想象畫三。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夢?(幼兒憑感覺敘述)老師:到底有誰?(狐狸、熊、豬、兔子媽媽、小朋友)它們在幹什麼?聽聽做夢的小朋友是怎麼說的?(師朗誦配畫詩)給畫起個名字吧!

  老師:我們一共欣賞了三個小朋友的畫,這三幅畫都表現了什麼主題?(夢)這種表現夢和想象出來的事物的畫我們稱它為“想象畫”。

  4、引導幼兒比較三幅畫,強調畫面色彩的表現和遠近手法的表現。老師:你覺得最後一幅畫和前兩幅畫有什麼明顯的不同?(遠近效果),大面積地塗上絢麗色彩是為了表現夢的美好和多彩呀!

  5、延伸活動――畫夢

  活動反思:

  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大班語言教案活動反思15

  新《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到:“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正是在這一精神的指導下,執教這一活動時,我始終注意給幼兒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他們有充分的機會表達、交流、猜測、模仿。

  傳統的故事教學大多欣賞在前,分析在後,比較容易限制幼兒思維。此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絃,因此,我採取了“故事分析前置法”和“關鍵處中斷法”,透過電腦課件,引導幼兒在猜測中不斷推理故事情節的發展,深刻感受故事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使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另外,關鍵的一點——環境的營造,包括教師本身的情緒和輔助工具(課件)的恰當使用。教師只有120%的投入進去,幼兒才可能100%地融入活動中,積極與教師一起“分析故事”“猜故事”,課件也必須儘量做得真實、有效,真正為教學服務。

  在活動的最後部分,我讓幼兒聯絡實際生活中曾經害怕並克服害怕的經歷,以及在汶川大地震這個事件中的所看所聞,大膽表述,發散幼兒思維,充分讓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鍊和提高,並讓幼兒在此氛圍中感受勇敢、學習勇敢。幼兒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投入狀態較好,發言積極,興趣濃厚,課堂氣氛較活潑。

  此次活動還可做下一步的延伸,如組織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情節;引導幼兒用繪畫形式表現“如果你一個人在家會怎麼辦?”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可多組織幼兒進行講述,如“如果突然停電了怎麼辦”“如果地球沒有了吸引力會怎麼樣?”等等,引導幼兒大膽想,大膽說,並逐漸學會推理、分析,再到有據猜測,互相辯論,以真正提高幼兒積極思維和有效學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