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尋人啟事"多為騙局
“3歲女孩上午在錦繡花園小區附近被拐”的訊息,在微信朋友圈、QQ群、百度貼吧和微博中廣為流傳。網友在盲目轉發傳遞愛心的時候,是否懷疑過這些“尋人啟事”的真實性呢?
經核實發現,這則訊息實為虛假資訊。不僅如此,在網路中,不少“尋人啟事”都是打著愛心求助旗號進行惡意營銷或電話吸費。網友們在傳遞愛心的同時,要注意辨別資訊的真偽。
真相:“3歲女孩被拐”訊息不實
對比以前的一些尋人啟事發現,這條啟事與此前類似資訊相比,內容基本相同,甚至連語句都是一致的。比如,都沒有寫清孩子的體貌特徵,比如身高、面部特徵、口音、衣著等,只是含糊地說“3歲小孩”。
不同的'是兩個方面:一是走失地點變了。以前是沃爾瑪、萬達廣場、家樂福等全國各個城市都會出現的大商場,或者是怡馨家園、世紀花園等多個城市都會出現的大眾化小區名稱;二是聯絡人以及手機號變了。以前出現過“鄭春榮13969597919”、“張靜傑13759695559”,這次則是“寧繼春13940292999”。此外,這次更吸引人的是,“有線索酬金10萬元。”
若撥打“寧繼春13940292999”電話,提示“您撥打的電話已停機”。從百度上搜索,該電話號碼被499個 百度手機衛士 使用者標記為“遼寧省鳳城市香元日用品廠”。這條“尋人啟事”資訊,已被瀋陽晚報、濟南時報等媒體調查並發表新聞證實為“訊息不實”。
網傳“尋人啟事”多為虛假
“孩子走失,父母家人已崩潰,請知情人提供線索,願意把價值50萬元的房子賣掉作酬金,聯絡電話159234xxxx。”
“XX請速回XX醫院。媽媽背水泥傷得很嚴重,想見最後一面。爸爸電話:1508580xxxx。愛心接力,不轉對不起自己!”
“妹妹打工走失,全家心急如焚,有線索請聯絡1385864xxxx。”
……
一條條格式化的“尋人啟事”,每天都在網路中出現。
不少人通常是在沒有看清啟事內容、沒有細想內容真實與否的情況下,積極地複製、貼上,傳播正能量,讓一條條“尋人啟事”在網路中廣泛傳播。
然而,事實上,不少朋友圈、QQ 群、貼吧等轉發的資訊,都是有人精心策劃,打著“愛心傳遞”的幌子,幹著惡意營銷或電話吸費的勾當。
公安局刑警大隊表示,這些虛假的“尋人啟事”,頻頻以孩子為工具來傳播,因為孩子是最弱勢的群體之一,最容易引起人類內心的同情。其實不光是孩子,近年來的網路騙局多是以病患、殘疾、婦女、孤寡老人等為主題,利用人的善良,獲取這樣那樣的受益。
調查發現,一些網友表示遇到過吸費電話,由於被騙金額較小沒有報案。據瞭解,吸費電話騙錢一般有兩種方式:第一,只要打過去就扣錢,有可能打一次就扣20元;第二,打過去按時間長短扣錢,費用可能會很高,有的吸費電話一分鐘就扣幾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