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審計報告> 審計實習報告

審計實習報告

審計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專業實習是我們完成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程的學習之後,綜合運用知識的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是本專業必修的實踐課程,在實踐教學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 透過專業實習使自己在實踐中驗證,鞏固和深化已學的專業理論知識,透過知識的運用加深對相關課程理論與方法的理解與掌握。加強對企業及其管理業務的瞭解,認識的基礎上,將學到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運用已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對實習單位的各項業務進行初步分析,善於觀察和分析對比,找到其合理和不足之處,靈活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在實踐中發現並提煉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任務

  本次實習我到的實習單位是河南省新野縣審計局,實習的主要任務如下:

  1.調查新野縣審計局目前的審計事務的操作流程。

  2.研究現行資訊化系統對業務程序所起的作用。

  3.分析新野審計局資訊化的經驗及出現的問題。

  三、實習內容

  1.實習背景

  21 世紀是資訊科技的時代。隨著生產的自動化,貿易中的電子商務的普及,網路財務軟體的廣泛使用,以及支付手段的多樣化,審計資訊化將是 21 世紀必然趨勢。但是我國現今的基層審計單位的資訊化現狀是什麼樣的呢 我國基層審計資訊化的現狀,審計人員;軟體條件以及硬體條件如何 在資訊化的過程中有什麼樣的經驗和教訓呢 帶著這個問題,我聯絡了河南省新野縣省審計局,並在那進行了我的專業實習。

  本文所探討的審計資訊化是指,被審計物件進行財務工作和經營時,審計人員為了實現其審計目的,收集必要的審計證據,採取必要的審計程式,對企業的運營的合規性以及利用計算機以及網路生成的財務資訊進行審計的工作。

  2.實習單位介紹

  新野縣審計局是隸屬於國家審計署的縣一級的審計單位,編制大約30人。新野縣屬於河南省的經濟不太發達的農業縣,所以審計機構不像大城市那樣有很多的審計事務所,審計單位只有審計局一家,並且被審單位也大部分是國有企業和國家機關。平時業務工作量並不太多,同一時間基本上只進行一家被審單位的審計。

  3.實習單位資訊化現狀介紹

  一個網路審計系統由三個重要的方面構成:硬體基礎,軟體基礎,管理及作業系統的人員。要實現審計資訊化 , 則必須三方面均達到網路審計的要求。因此我結合網上調查的我國的現狀,針對我的實習單位,從這三個方面來分析網路審計的現狀。

  1.硬體條件

  財政部 1994 年 5 月 4 日 釋出了《關於大力發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意見》。其中關於推動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的發展總的目標是:到 2000 年,力爭達到有 40% ~ 60% 的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和縣級以上國家機關在帳務處理,應收應付款核算,固定資產核算,材料核算,銷售核算,工資核算,成本核算,會計報表生成與彙總等基本會計核算業務方面實現會計電算化;其他單位的會計電算化開展面應達到 10% ~ 30% 。到 2013 年,力爭 80% 在我國管理較好的大型企業,在會計電算化方面應該具備了較好的硬體條件,但是從總體上而言,電算化的硬體條件仍不太高,要實現所有企業電算化以及非企業財務部門電算化則有更大的差距,更別說網路化了。另外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網路審計,必須達到全社會的資訊化,網路化,實現支護方式,財務資料生成等的電子化,則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針對新野縣審計局這樣的基層單位,其現狀基本上於我國的大的局勢類似,具備一定數量的微機,也基本建立了網路環境,但是硬體較落後,網路也只是簡單的區域網聯入網際網路,防火牆和其他的配套設施並沒有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