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方案> 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方案範文(精選6篇)

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方案

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方案範文(精選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方案範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方案1

  一、培訓主題

  學習資訊科技,提高課堂效率,做現代化的新教師。

  二、選題依據

  1、朱局長繼08年“全面優質年”後,將20XX年定位為“教育資訊化推進年”,教育局在對各校“教育資訊化程度”上將有一系列的措施。

  2、本學期,區教研室也將分學科組織教師進行網上命題競賽和各學科課件製作比賽。

  3、我校力爭在20XX年實現全校三分之一的班級多媒體進教室。

  4、用多媒體教學有助於增強資訊的表達、表述的效果,有助於提高課堂資訊傳輸的效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5、作為鄉鎮小學,我校教師年齡層次偏大。教師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水平較低,與省級實驗小學稱號不符。乘著“教育資訊化推進年”的東風,隨著“多媒體進教室”的即將實現,對我校教師進行計算機分層培訓,顯得格外迫切。

  三、培訓設計

  (一)培訓目標:

  1、透過培訓,使45週歲以上教師大致瞭解計算機操作的基礎知識,瞭解word和Excel的基礎操作,會上ftp站點登陸成績並上傳成績,複製、貼上、刪除檔案,比較熟練使用家校通傳送資訊,申請電子郵箱並會用電子郵箱傳送、接收資訊,能上網下載圖片、文字、影片、聲音素材。

  2、透過培訓,使45週歲以下青年教師掌握word和Excel的高階操作,學會用word製作學科試卷(拼音、分數、表格、插入公式、插入圖片、排版),上百度網蒐集素材(圖片的格式、聲音的格式、影片的格式、圖片透明),會發送電子郵件,用ppt做較複雜的課件(插入圖片、文字處理、插入聲音、聲音的控制、動畫效果),能用畫圖軟體進行簡單的圖片處理(裁剪改變大小簡單畫圖),學會用微軟錄音機對音樂進行裁剪、合併。

  (二)實施辦法:

  1、人員安排:全體教師(分兩個層次:45週歲以上,45週歲以下)

  2、上課人員安排:

  略

  四、培訓思路

  培訓分四階段實施:講座學習、練習指導、上傳作業,競賽彙報

  第一階段,高手講座。請計算機水平較高的電教組教師孫正洪、薛順海對教師進行講座培訓。

  第二階段,練習指導。要求全體教師在系統學習後,在規定時間內自己練習,教師指導。(由於老教師可能學習起來較慢,需要幫助的也較多,所以再給45歲以上這一組安排一個電腦高手:王梅津老師,到時有不懂的可以向他們兩人請教)

  第三階段,上傳作業。在規定時間內自己練習,並上傳每次佈置的練習作業。

  第四階段,競賽彙報。學校統一時間、地點、內容進行分層競賽。

  五、紀律要求:

  這次培訓是由學校統一佈置安排的大規模、全員參與的學習、培訓活動,既是資訊科技培訓,同時也是本學期校本培訓內容(要算繼續教育學時的),學校非常重視,為了使本次培訓活動能夠落到實處,讓大家在較短的時間內能夠學到教多的、有用的知識,特別提出以下紀律要求:

  1、按時到達規定地點,不遲到,不早退,有事要請假。

  2、每次學習時要簽到,不代簽。

  3、上課過程中不隨意走動,不大聲交談。

  4、由於電腦房內禁止吸菸,並且裡面有許多女教師,請各位男同胞多多給予照顧,學習期間不吸菸。

  六、保障措施:

  1、xx年學校進行過一次教師資訊科技培訓競賽,取得了較圓滿的結果,教師參與熱情較高。

  2、與校領導溝通,商討落實培訓任務。

  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方案2

  為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學教師利用教育資訊科技進行教育教學的能力,結合我市實際和學校資訊化發展狀況,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為依據,以全面提高中小學教師教育資訊科技應用能力,促進教育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目的,組織開展以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為主要內容的教育資訊科技培訓,實現中小學教師現代資訊科技“人人會”的目標。

  二、目標任務

  從20XX年至20XX年,使我市所有中小學專任學科教師接受48學時的教育資訊科技培訓,並獲得教師教育資訊科技能力資格證書。透過培訓,全面提升中小學校教師利用學校標準化建設“班班通”等各種資訊科技裝置和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進行學科教學的能力,促進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有效融合,增強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全市中小學教師從20XX年開始,每期100人,全年40期,連續3年,到20XX年結束,共120期,培訓12000人。

  三、培訓物件

  全市所有中小學學科教師。

  四、培訓內容

  模組1:教學資源獲取

  掌握優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檢索、加工與利用的基本方法;

  模組2:製作簡單多媒體課件

  掌握常見教學媒體選擇與簡單多媒體課件製作的方法;

  模組3:利用多媒體裝置開展教學

  熟練掌握各種多媒體裝置的使用方法;掌握利用多媒體裝置和優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的一般方法;

  模組4:資訊科技與課堂教學整合

  利用多媒體裝置和優質數字教育教學資源進行教學設計、開展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最佳化教學過程,提升教學效果的策略、技巧與方法。

  模式5:“人人通”網路教研

  掌握利用各種網路學習空間進行網路教研、教學交流的能力。

  五、培訓實施

  1、中小學教師教育資訊科技能力培訓採用封閉式集中培訓的方式在徽州師範學校(黃山市中小學教師教育資訊科技培訓基地)集中培訓。

  2、培訓團隊:見《黃山市中小學教師教育資訊科技能力培訓教學人員名單》(隨後下發)。

  3、培訓教材:培訓團隊各成員編寫的教案教輔材料。

  4、參訓人員:見《黃山市中小學教師教育資訊科技能力培訓期數安排表》附件1。各期人員組成均按小學文理科、初中文理科、高中(含職校)文理科等6科報名。請各區縣校於3月30日前將第1期至第16期電子報名表(見附件2)報市電教館。

  6、培訓安排:

  集中培訓5天,前4天每天10學時,最後一天考試8學時。

  第一天,學習掌握多媒體及網路基知和使用,10學時。

  第二天,學習掌握資源獲取及應用,10學時。

  第三天,學習掌握課件製作及使用,10學時。

  第四天,學習掌握課程設計及實施,10學時。

  第五天,學習掌握課程整合及評價,考核,8學時。

  考核方式:筆試與現場操作相結合。

  六、培訓證書認定

  中小學教育資訊科技培訓考核合格,由市教育局統一發放《黃山市中小學教育資訊科技能力培訓合格證書》。

  中小學教育資訊科技培訓納入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專項培訓,獲得中小學教育資訊科技能力資格證書認定當年繼續教育學時48學時。獲得資格證書,才能返回教師崗位,從事教育工作。考核不合格,不能上崗,待自費繼續培訓、補考,直至合格方能返崗。

  七、組織管理

  市教育局成立中小學教師教育資訊科技能力培訓實施領導小組,局長王永松任組長,副局長許大瑜、徐榮華任副組長,基教科、計財科、人事科、電教館、裝備中心等科室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負責培訓實施的宏觀指導和統籌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電教館,負責全市培訓組織和管理的具體工作。

  各區縣也要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成立相應的組織管理機構,明確責任,保證調學工作順利、有序地進行。各區縣的培訓方案要上報到市中小學教師教育資訊科技能力培訓實施領導小組辦公室。

  八、經費保障

  市級基地建設及住宿培訓經費由市教育局在年初教育預算中設立。各區縣要切實落實培訓物件的交通、差旅等經費,切實保障中小學教師教育資訊科技能力培訓工作持續健康開展。

  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方案3

  為切實加強資訊化工作的有序開展,讓遠端教育資源真正走進課堂,為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使教師瞭解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應用技能,推進電化教學的發展,根據中心的培訓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本學期制定教師電教培訓計劃如下:

  一、培訓目標

  按學校的要求,本學期我們將對對教師進行一系列的培訓。透過培訓使所有教師都能夠利用網路搜尋、篩選出需要的資訊;能自己維護好機器,會做安裝防毒軟體,會打補丁,能夠獨立安裝系統;能製作簡單的課件;使用wordexcel登記學生成績等資訊。力圖透過培訓,使教師瞭解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現代教育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原則,運用電教手段最佳化課堂教學,並做好網路安全方面的工作。

  二、培訓物件及內容

  (1)培訓物件是學校45歲以下教師。

  (2)培訓內容:透過培訓使所有教師都能夠利用網路搜尋、篩選出需要的資訊;能自己維護好機器,會做安裝防毒軟體,會打補丁,能夠獨立安裝系統;能製作簡單的課件;使用wordexcel登記學生成績等資訊;教師可以來利用新疆基礎資源平臺上傳優課檢視下載優秀教學資源。

  三、時間安排

  全員培訓在每週三下午第七節課後。培訓在微機室中進行,保證一人一機,邊學邊練。

  為提高全體教師的資訊科技實際應用水平,我校將在本學期結合教學需求,對全體教師進行相關資訊科技的培訓,分電腦基礎應用和多媒體制作,具體安排如下:

  培訓內容:電腦基礎應用培訓物件45歲以下教師

  培訓時間:週三下午第七節課後(6:45-7:30)

  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方案4

  一、培訓目的:

  資訊科技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以及專題學習網站的建設和應用是教育部十五規劃課題中有關資訊科技的兩個子課題,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一個熱點。為了使我校教師進一步感受資訊科技在課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並熟練掌握多媒體課件和專題學習網站的製作方法,掌握運用網路處理資訊的方法,從而最佳化課堂教學手段,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學校決定對全體教師舉行第二輪資訊科技方面的'培訓。

  二、培訓物件:

  45週歲以下的中青年教師

  三、培訓內容、方式及培訓教師:

  本次培訓將採用集中培訓和個體指導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PowerPoint2000幻燈片課件製作

  文稿演示軟體的功能、特點及應用;

  建立幻燈片或利用模板建立新幻燈片;

  輸入編輯文字、圖片、表格、語音、動畫、影片或其它物件;編輯與修飾幻燈片;

  超級連結;

  組織與整理幻燈片;

  設定放映方式和效果,放映與列印幻燈片。

  2、FrontPage2000網頁網站設計製作

  FrontPage2000軟體的功能、特點及應用;

  網站基礎知識,網站和網頁的關係;

  網頁的建立和修飾;

  網頁中文字、表格、影象、動畫、音影片的使用;網頁的連結;

  網頁的組織與釋出;

  3、多媒體作品製作

  多媒體資訊的採集和壓縮技術簡介;

  影象、語音、動畫和影片的簡單處理;

  多媒體制作工具的使用。

  四、培訓時間:

  培訓時間從本週開始,至本學年結束,必要時在期末學習時間中抽一至兩天進行培訓。

  具體時間安排:每星期安排兩次培訓,每次歷時兩節課,即星期一和星期四的下午第四節課,力爭以較充裕的時間保證培訓工作的實效性。

  五、組織形式

  結合我校實際情況,星期一、星期四下午第四節主要對全校專職教師進行培訓,個別老師如有特殊情況可以適當調整培訓時間。

  六、培訓要求:

  1、遵守請假制度,有事履行請假手續;

  2、按時出席,不遲到,不早退;

  3、集中培訓時,要求教師認真做好筆記;

  4、遵守機房一切規章制度制度。

  七、考核辦法

  1、每一位老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設計製作至少一個幻燈片演示課件;

  2、語文老師在本學期內設計製作完成自己的班級站點,其他學科的老師結合自己的學科特點和教學實際設計製作一個專題學校網站,各室主任完成本室的主頁建設。

  3、無論是課件還是班級站點、專題學習網站均要以實際的檔案包的形式提交到現代教育技術中心稽核,然後釋出到學校網站上供大家學習和交流,不能只提供網址。

  4、網站建設過程中如果涉及到留言簿或BBS討論區等互動功能的實現,請聯絡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尋求技術支援。

  八、培訓組織人員構成

  總負責:方宏志

  具體負責:張傑、盧澤海

  教師:龔大周、粱勇、袁江龍等

  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方案5

  為適應現代化教育教學發展的需要,深入開展學校資訊科技教育工作,使教師瞭解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掌握計算機知識和應用技能,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媒體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切實把資訊科技應用到教育教學中去,使資訊科技在我校開展普及,切實提高教師們應用計算機的水平,特制定我校教師資訊科技培訓計劃如下:

  一、培訓目標

  1.透過培訓,加強教師的資訊科技素養,提高全校教師的資訊科技整體水平。

  2、積極開展網路知識普及,使教師依託網路資源進行有效的教研與學習。

  3、使每一位中青年教師擁有自己的部落格,積累與交流教育感悟。

  4、鼓勵和引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資訊科技,不斷提高教育資訊資源的使用效益,提高教育教學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實現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二、培訓物件

  學校全體教師分為初級和中級兩個組,分別進行培訓。

  三、培訓原則:

  1、面向全體教師,突出骨幹,按需實施,分類指導。

  2、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四、培訓時間:

  每週二中午:初級組

  每週四中午:中級組

  五、培訓內容

  初級組:(授課:華梁剛)

  1、班班通基本使用(安全使用)

  2、word基本使用、圖文混排。

  3、PPT幻燈片基本製作,學會簡單課件製作。

  4、Excel20xx電子表格製作及資料的錄入、整理。

  中級組:(授課:袁斌)

  1、班班通基本使用(安全使用)

  2、網路資源的下載(圖片、動畫、影片及文字)

  3、圖片、音樂、影片素材的簡單處理與加工

  4、網站資訊釋出、微博使用。

  六、組織形式

  集中在二樓教師閱覽室進行

  七、培訓要求:

  1、提高資訊科技意識,真正使資訊科技與學科整合。

  我們就是要透過資訊科技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資訊意識,將資訊意識灌輸到教師的頭腦中,使資訊科技與學科的教學有機的融到一起。

  2、加強技能學習,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使教師熟練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是基礎,也是關鍵。在今年的培訓中,我們結合學校教學和教師實際,主要培養教師對Offcie20xx的使用水平。

  3、參培教師要遵守請假制度,有事履行請假手續。

  4、按時出席,不遲到,不早退。

  5、集中培訓時,關閉手機,在老師授課過程中,教師之間不準互相說話,要求教師認真做好筆記。

  6、進行計算機實踐操作中,教師要按要求進行練習,不要做與培訓無關的事。

  7、遵守機房一切規章制度。

  教師資訊科技應用能力培訓方案6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對我們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與轉變。以我現有的文化知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等方面,已跟不上高質量的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為了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水平和師德修養,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更能符合時代的要求,首先要腳踏實地的抓好自己業務學習,透過自主學習來滿足現代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讓自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以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特制訂個人學習計劃:

  一、學習目標:

  1、加強學習,掌握正確的教育觀點。

  2、瞭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進行教育實踐。

  3、瞭解學科的發展動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4、將掌握的教育理論轉變成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

  5、進一步提高現代資訊意識,提高現代資訊科技水平,能對計算機進行必要的維護,會熟練使用辦公軟體進行文字處理,素材加工,課件修改、製作,網路資源搜尋等。

  二、學習內容:

  (一)豐富教育教學理論

  閱讀相關的教育書籍如《教育新理念》、《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現代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愛心與教育》、《電腦報》等。

  (二)提高現代資訊科技的應用能力

  繼續學習相關的課件製作方法如:photoshop、flash等軟體的學習;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音訊影片處理軟體的使用編輯;計算機的保養與維修等。

  (三)繼續加強個人師德的修養,學習先進個人的事蹟

  三、學習措施

  1、利用課餘時間堅持每週進行業務學習,做到定時、定內容,學習有關最佳化課程結構的文章和走進課程的資訊報道。充分集中時間學習相關的資訊科技與專業的練習,確保課課有輔助教學的多媒體課件。

  2、及時對每天的教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用筆隨時記錄下來抽時間整理,並爭取與同行們進行交流,共同切磋,共同進步。

  3、虛心向各科教師學習優秀的教育經驗,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平時加強校內外聽課,虛心與本校同學科教師交流上課心得,取長補短,儘量擠時間爭取去聽課,吸收別人的先進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4、多聽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上公開課,透過集體備課、交流學習等形式,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

  5、規範自己的言行,做學生的表率。積極參加培訓活動,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在此過程中,學習正確處理師生之間、教師之間、教師與家長之間及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四、學習安排:

  時間、學習內容

  20XX閱讀《現代代藝術的理論與實踐》、《教育新理念》《電腦報》

  20XXphotoshop繪圖軟體的學習

  20XXPhotoshop繪圖軟體的學習

  20XX音訊影片處理軟體的使用編輯

  20XX《愛心與教育》、Flash動畫的製作

  20XXflash動畫的製作

  20XX學習用Dreamweaver製作靜態網頁

  20XX計算機的保養與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