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初一學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初一學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初一學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學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學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1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所作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人物,在這平凡的世界,走著平凡的道路,過著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物,在這平凡的人世,有著平凡的夢想,有著平凡的追求;可是奇妙的是,平凡的人物,在這艱苦的歲月,卻有著不平凡的精神,有著不尋常的毅力;平凡的人物,在這艱難的時代,卻有著過人的執著,有著異人的魄力。

  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透過複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為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信和自強,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迴腸。

  孫少平,是家中的二小子,高中畢業的他回村當了教師。在那個時代,教師已經是份不錯的職業了。但他不甘於眼前的平靜,滿懷著自己的夢想,選擇了出門闖蕩。他去了黃原城打工,不畏艱苦,最終憑著自己的努力進了礦場工作,還與省報的女記者田曉霞談起了戀愛。但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師傅和曉霞都為了救人和他陰陽兩隔,而他自己,也為了救人毀了容。但是他並沒有被重重困難打倒,堅持著希望,努力生活著。

  哥哥孫少安是奮鬥精神的另一個代表,與孫少平追求飛揚的生活不同。他的沉穩和精明都是內斂的。長子的家庭責任和過早的承擔世事,使得孫少安難以走出土地和家族的束縛,變成了農村變革的先覺者。然而,他的愛情和婚姻都遭遇了挫折。最終,孫少安在初嘗成功滋味的時候不得不面對妻子的去世,正如孫少平在享受愛情甜蜜的時候不得不接受田曉霞的突然死亡一樣,唾手可得的完美生活消失殆盡。

  人生的多雨期免不了有暴風巨浪。它如一條拋物線,即使站到最高點也會摔入深谷的低點,也許你會感到絕望、無助,但是唯一解決的辦法就是冷靜,平凡的內心世界會為你排除萬難,走出深淵,有朝一日捲土重來。波折重重,路途坎坷並不意味你就要低頭。

  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年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平凡的,但一定要勇於進取,即使忍受著痛苦也要堅持下去,痛苦不是白受的,它使我們偉大。我們要做一個外表平凡,但精神層面不平凡的人,鑄就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初一學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2

  我們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於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然而最近讀到了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才幡然醒悟。

  這部小說給我最大的教育意義則是一種對農民的深刻理解。現代城市年輕人可能很難真正理解農民。農民的生活,農民的想法。農民曾經過的日子、農民的現在和未來,他們也不會關心。但是間接知識也能夠帶給我們啟示和觸動。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並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裡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醜與惡。

  在他的世界裡,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就像少平一樣,為了生活,放下學業,忍痛放下愛情,但他沒有被生活屈使,至少精神上還是自由的,他還懂得思考,懂得反思自己的生活,考慮自己的前途?少平對於前途的不懈奮鬥也是那代人的閃光點,是留給後代的珍貴財富,貫穿他的思想的主線就是奮鬥不息、堅韌不拔,無論面對何種挫折,他都能平靜接受,對生活充滿了希望。雖然他和田曉霞的愛情以悲劇結束了,但是他仍然能承受所有的一切,勇敢真誠地面對生活。

  再看田曉霞,雖然出身比少平好很多,但作為那個時代的先進女性的代表,她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看問題往往和社會一般的看法不一樣,甚至完全相反,以及最後她的犧牲,可以說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雖然他們兩人最後是以悲劇的結尾收場,但在小說最後,還是讓少平頓悟生命與生活的真諦,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少平以自己頑強的毅力獨自生活下去。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哪怕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也是對平凡生活的一種追求與嚮往。

  這本書裡的人物形象無數,輝煌的人物性格也是繽紛至極,讓人恨不得一個一個地讀到骨子裡去。感謝路遙先生寫出這麼棒的文章。讓我們一起感悟生活,感悟人生。

初一學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3

  我們都如同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在這平凡的世界中或苟且,或彷徨,或偉岸的活著。

  《平凡的世界》中無華麗的詞藻,只有一個個鮮活的、真實的人物,他們的結局,雖然不是那麼完美,但又是那麼理所當然;雖然不是那麼華麗,但又是那麼發人深省;雖然不是那麼驚天動地,但又讓人潸然淚下。

  也許,你曾被孫少平、田曉霞間純粹的愛情所打動;被礦工師傅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而感動;為孫少安與潤葉有情人卻不能終成眷屬而惋惜。但是讓我記憶最深的是孫少平、田曉霞之間的死別。

  有人說:“世間最痛苦的事情就是我們熬過來生離,卻終究逃不過死別。”死亡,是人們最不願意去想,也最不願意看到的。活著的時候,死亡離我們那樣遙遠,以至於我們把生命浪費在不必要的事上,甚至虛度年華,虛度光陰。只有當死亡到來的那一瞬間,你才知道生命的偉大,而死亡只是一瞬間的事,你開始懊悔,懊悔自己沒有努力,沒有在自己的位置上創造出應有的價值,沒有精彩地去過一生。或懊悔沒有向身邊愛你的人表達謝意,你愛的人表達愛意。然後便開始幻想,假如給你一次活的機會,你會如何精彩的生活。如果這一輩子你都這樣過活,當你死後,留給你和你身邊人的只能是無盡的惋惜。

  韓寒在電影《後會無期》中說:“跟人告別的時候,還是得用力一點,因為你多說一句,說不定就是最後一句,你多看一眼,說不定就是最後一眼。”能說出這番話的人,必是看慣了太多的猝不及防,看慣了太多的“早知道”。田曉霞在抗洪前線,為救一名落水兒童不幸身亡,她死的偉大,卻又是那麼地突然。沒有留給父親及少平任何喘息的時間,只留下了那一本記錄她和少平之間愛情的日記本,留給少平無盡的思念。但生活就是這樣,是那麼的猝不及防。而我們能夠做的,只有珍惜生命,珍惜現在,珍惜身邊每一個人,當死亡到來時,坦然面對,減少遺憾和悔恨。

  假如生命只剩下24小時,你會怎樣做,是與身邊的人一一告別,還是像往常一樣虛度。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能決定生命的.寬度。請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初一學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4

  小學畢業的那一年,我從大伯家姐姐那裡第一次看到這本《平凡的世界》,厚厚的書頁,泛黃的書紙,這對於當時的我來說確實是屬於大部頭的一本書,用來打發無聊的時間最為合適。慢慢的,在奶奶家院子中的那棵核桃樹下,我被書中的故事吸引,心情隨著書中人物在“平凡的世界”裡的不平凡的人生而起伏。時隔多年,在圖書館,我又看到了這本《平凡的世界》,本來是想抱著回憶童年的心情來閱讀,卻又讀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平凡的世界》中描寫的故事屬於上個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透過那個年代的中國現代城鄉生活,展現了以孫少平為代表的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在這個年代讀來仍令人蕩氣迴腸。雖然那個年代對於我這個八五後來說十分的遙遠,但是透過路遙給我們的講述,我好像親身經歷過那個時代一樣,人物是那樣的鮮活,場景是那樣的清晰,心情是那樣的跌宕。來自農村的我非常能理解孫少平為生活所做的奮鬥,也能理解孫少安和田潤葉愛情悲劇的根源,因為他們就是一群普通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歷史是由他們創造的,同樣他們也是受歷史洪流影響最深的一群人。他們在那個久遠的年代的人生追求,其實就是我的父輩甚至就是我個人的人生追求,更是所有人的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

  從十幾歲的年紀到現在,重新在對一遍《平凡的世界》,心情已不僅僅是少年時代的輕鬆與休閒,青年時代的我從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中汲取到更多的營養。偉大的作品是用平實的語言去描寫亙古不變的人情人性。他告訴我們,儘管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悲哀,每個人也都有自己不能選擇的出身和命運,但是隻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後的成功。路遙先生也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在任何時候都要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儘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麼就勇往直前。

  在這平凡的世界中,平凡人的一生,更要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有執著的追求和渴望,我們就應該像孫少平那樣,學會在逆境中歷練心智,在自卑中尋找堅強,戰勝自我,找一個堅強的理由讓人奮進。

初一學生平凡的世界讀後感5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一部作品,榮獲茅盾文學獎,是一部非常出色的長篇小說,深受我的喜愛。這本書講的主要是孫少平一家以及同村人的奮鬥歷程和他們在奮鬥過程中所遭受的挫折。書中的主人公是孫少平,也是我最喜歡的人物,他身上有很多性格特點。我認為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

  孫少平認為只有勞動才能獲得價值。他出生於一個農民家庭,非常貧困,上高中時只能吃丙菜和黑麵饃,他學習刻苦,在班級裡成績非常優異。但是高中畢業後他未能考上大學,準備離開雙水村去黃原闖蕩。因為他覺得到更廣闊的天地裡可以有更多的勞動機會,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奮鬥來換取哪怕一瞬間的快樂。他蹲在黃原的東關大橋頭上等著包工頭來找他。因為高中畢業之後他在家幹了幾個月的活,有了一些幹活經驗,所以很快就被包工頭選中了。等活幹完了,他再繼續攬工,幹完了,再攬。我認為這就是他追求的理想,透過勞動實現自己的價值和尊嚴,走向更好的生活。

  可難道孫少平真的只是一個老老實實的勞動者嗎?當然不僅如此。記得他在胡永州那裡做工的時候,有一天夜裡他發現胡永州每天夜裡都欺負為攬工漢們燒飯的小翠,而且把她打得遍體鱗傷。孫少平咬牙切齒,第二天就惡狠狠地瞪著胡永州,讓他把自己和小翠的工錢都結了。胡永州知道孫少平很壯實,就照實辦了。孫少平把小翠的50塊連同自己的100來塊錢都給了小翠,並把她送上了回家的巴士。,也丟掉了自己的勞動機會我認為少平心中有一個理想的世界,他眼裡容不下殘忍和醜陋,所以他只要看見黑暗的事情,就會挺身而出。

  為什麼孫少平那麼在意自己的勞動,但又為了工友而不惜犧牲了自己的一份寶貴的工作呢?那是因為他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他追求內在的滿足而不只是物質上的需求。孫少平在幹活的同時,還一直從田曉霞那裡借書看,保持著對閱讀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思考。他雖然幹著非常辛苦的活,但是他認為讀書可以獲得精神上的收穫,不管是書中人物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都能夠激起孫少平內心的波濤洶湧,得到某種心靈的慰籍,這也反映出他對理想生活的渴望。

  看完《平凡的世界》之後我感觸很深。我很佩服,孫少平對理想生活的嚮往,並持之以恆地奮鬥,希望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