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育課程活動方案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時常需要預先開展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育課程活動方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育課程活動方案6篇1
一、設計意圖
新聞報道中的兒童走失事件越來越多,一張張尋找孩子的焦急面面孔告訴我們,不僅要叮囑孩子安全乘車還要下車後知道趕快回家能夠透過乘公交的方式回家。
二、活動目標
1、能夠較準確的說出自己家的大體方位及周圍的明顯建築
2、認識基本的交通標誌和交通設施。
3、會看公交站牌,能夠透過乘公交的方式回家。
三、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教學課件、交通標誌若干。
2、知識準備:幼兒認識基本的交通標誌,初步瞭解一些交通規則。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觀看課件匯入活動
提問:
①小朋友,我們每天回家都要過馬路,過馬路時要注意什麼呢?(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回答問題)
②我們一起來看看馬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引導幼兒觀看課件:十字路口上,汽車、腳踏車川流不息,一個小朋友不看紅綠燈、不走斑馬線橫穿馬路,差點被汽車撞倒。)
③剛才你們看到了什麼?這個小朋友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展示紅綠燈、斑馬線課件教育幼兒掌握交通常識。)
學習兒歌:小朋友,過馬路,
一定要看紅綠燈,
紅燈停,綠燈行,
看見黃燈停一停。
教師溫馨提示:斑馬線是人行橫道,小朋友過馬路時一定要走斑馬線,可別亂走。
教師小結:小朋友,過馬路時一定要看紅綠燈、走斑馬線才能安全回家。
(二)再次認識學習過的交通標誌。
師:”馬路上除了紅綠燈和斑馬線,我們還認識哪些交通標誌呢?”引導幼兒交流:將自己收集到的交通標誌與同伴分享,請個別的幼兒將自己畫好的安全標誌用展示臺展示給其他小朋友看並說說它的作用。
教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些大家認識的標誌,讓我們來認識認識吧。”(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依次展示交通標誌,並告訴幼兒此標誌的作用),引導幼兒複習已經認識的交通安全標誌。
(三)競賽遊戲交通安全問題判斷。請幼兒自由結伴分成四組,進入問題搶答環節並告訴幼兒遊戲規則,幼兒依次觀看圖片中小朋友的行為,四組幼兒觀看完進行搶答,搶到了要說出做得對還是不對?應該怎麼做?答對的小組就能得到一朵小紅花,以得到小紅花最多的一組或勝。
五、活動反思
透過讓孩子們觀看課件,告訴幼兒在放學回家時要注意什麼,我們在馬路上應該怎樣做,並以兒歌的形式幫助幼兒加深印象,並可以帶孩子認識各種交通標誌,並告知幼兒放學後腰抓緊時間回家。
幼兒園教育課程活動方案6篇2
活動目標:
1、明白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定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裡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樣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十分感謝沙沙。回到家裡,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但是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麼事情就應注意的呢?
2、幼兒討論:
①媽媽為什麼說沙沙做得對?
②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
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之後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幼兒討論:能不能要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
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 媽媽的好朋友,她這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幼兒討論:能不能跟她走?應該怎麼做?
教師提醒:
①你認識她嗎?
②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③那你就應怎樣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
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為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能夠和她去。B、務必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能夠喝。B、什麼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裡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裡有誰。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群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幼兒園教育課程活動方案6篇3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體驗、感知,瞭解和掌握基本衛生、游泳安全知識,形成自我保護和保健的基本能力。
2、培養幼兒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態度。
活動準備:
課件、創設去海邊游泳的情境、水果、飲料、游泳衣、救生圈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匯入。
1、談話:炎熱的夏天悄悄來到了,你最喜歡參加夏天的什麼活動?
2、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的興趣。播放海灘的游泳景象的錄影,激發幼兒參加的熱情,創設一起外出去游泳的情境。
二、引導自主選擇、辨析,學會飲食衛生。
1、創設情境:在途中大家口渴難忍,要購買水果、飲料。
2、出示水果,幼兒自主選擇、辨析。
教師扮演水果店的老闆出示兩盤水果,(一盤洗過了的好的水果,一盤沒有洗的還有點爛的)請幾個小朋友挑選。
3、明確飲食衛生。組織幼兒討論,交流對夏天吃水果的認識,形成講究衛生的意識。
三、自主討論,預防中暑。
1、創設情境,播放動畫。教師繼續扮演老闆,為幼兒播放動畫:播放卡通人物魯蛋中暑的動畫,組織幼兒討論:魯蛋為什麼會暈倒?
2、透過討論,教師小結:(1)中暑的原因或條件;(2)怎樣預防中暑。
3、請幼兒商討救魯蛋的方法。播放另外一半動畫片,即魯蛋得救的部分。
四、模擬游泳情境,學習游泳安全知識
1、到達目的地,創設游泳氛圍。教師扮演游泳教練,講述發生的溺水事故,引起幼兒重視。
2、教師播放游泳片,讓幼兒明白準備活動的要領和安全知識,以及注意事項。
五、學唱兒歌
1、教師小結:在炎熱的夏天,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邊走要注意健康和安全,現在暑假快要到了,每一位同學小朋友都要注意這些問題,過一個健康、安全的暑假。
2、師生一起伴著音樂學唱兒歌。
附:兒歌
夏天到,火辣辣,小朋友們樂陶陶。多喝水,慎飲食,出外活動要當心。健康安全要牢記,養成生活好習慣。
幼兒園教育課程活動方案6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常用的家用電器的名稱、用途。
2、透過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獲得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3、活動中能積極表述自己的意見,並認真傾聽他人講述。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活動準備:
家用電器的圖片、幼兒人手一冊書。
活動過程:
一、逐一出示圖片,引起幼兒興趣。
師:這是什麼?
師:它們怎樣才能工作,它們都需要什麼?
師:許多小朋友的家裡都有這些東西,他們都需要"電"才能工作,所以它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叫"家用電器"。
二、遷移生活經驗,共同討論安全使用家用電器的粗淺知識。
師:使用家用電器首先要做什麼?
師:通電源時要注意些什麼呢?
師:使用時將插頭插在插座裡使電器通上電源,但是在插 插頭是要注意手不能碰到銅片,更不能把手伸進插孔中,這樣容易觸電。
師:想一想,使用家用電器時,還要注意些什麼?
師:老師這裡還有幾個問題想問問你們。
1、雷雨時不要使用家用電器,避免雷擊損壞家用電器。
2、家用電器的周圍不易潮溼,易發生漏電現象。
3、紙、書等易燃物不能長時間和電器放在一起,易發生火災。
4、電器通電時不能用溼布擦。
5、使用熱水器時,水燒開後將插頭拔掉。
6、進行維修時一定要確定電源斷開才可拆卸。
7、使用洗衣機時,要等到洗衣機的轉桶停止,才能開啟將手放入。
8、電冰箱要定期清理裡面的物品,並清除其中的味道,保證食品的新鮮。
三、引導幼兒看書。
師:圖上小朋友在幹什麼?這樣做安全嗎?為什麼?
幼兒園教育課程活動方案6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基本的交通規則,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標誌。
2、學習基本的指揮手勢,懂得手勢的意思。
3、體驗交通規則的重要性,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習慣,提高自我安全防護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製作介紹常見交通安全標誌的課件。
2、組織幼兒自帶小腳踏車、書包,自制方向盤。
3、將場地佈置成馬路十字路口的樣子,停車場標誌、腳踏車標誌。
4、音樂磁帶。
心理準備:
觀察馬路上的交通標誌。
活動過程:
1、匯入:創設情景,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你們看,這裡有斑馬線、欄杆,這裡象什麼地方?(馬路)我們就來看馬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看誰看得最仔細。
2、觀看情景表演,引起幼兒思考
(1)(注意提醒:又發生了一件事情)(表演內容:a、一名汽車司機車速較快,撞傷了橫穿馬路的小學生;b、一名行人看到交警不在,翻越欄杆橫過馬路。)
(2)“剛才你看到了什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危險事情的發生?”“你想對他們說什麼?
(3)小結:多麼危險可怕的事情,為了我們的生命安全,我們一定要遵守交通規則。
3、認識訊號燈標識及幾種常見交通標誌
(1)認識訊號燈,說說訊號燈的作用。
師:在生活中,很多馬路上都有訊號燈,訊號燈有幾種顏色?它告訴我們什麼?(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
(2)模擬遊戲,體驗訊號燈在交通中的作用。
師:我們來個做遊戲,《遵守規則的小司機》。男孩扮演小司機,女孩扮演小學生,看訊號過馬路。交換角色再次遊戲。
(3)小結:小司機們真遵守交通規則,相信平安一定會伴隨你們。
4、播放課件,認識幾種常見的交通標誌,瞭解交通標誌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1)在車輛穿梭的馬路上,除了訊號燈這個交通標誌外,還有很多交通標誌。今天劉老師就帶來了幾種,你們想看嗎?根據不同標誌,提問不同問題。
(2)這是什麼標誌?看到這個標誌,我們要怎麼做?
5、歸納:
(1)指示標誌:在藍底色上畫著不同的白色 圖案,是指示車輛和行人通行的,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指示標誌,就告訴人們可以做的事情。
(2)禁止標誌:在紅色圓圈裡畫著不同畫面或符號,有一條明顯的紅斜線,是禁止車輛和行人通行的,它們共同的名字叫:禁止標誌。禁止標誌就告訴人們不能做的事情。
(3)警示標誌:在黃色三角形裡畫著不同的畫面,用來提示人們對某些不安全因素要高度注意,這叫警示標誌,警示標誌就告訴人們此處危險要注意,要遠離。
幼兒園教育課程活動方案6篇6
教學目的:
1、知道安全乘車的道理。
2、掌握乘車一些必要的自我保護的方法。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初步瞭解乘車的小常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能讓幼兒知道安全乘車的道理。
教學難點
能讓幼兒大膽地用語言表達乘車時不規範的行為。
教學準備:
安全掛圖、公共汽車圖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汽車圖片,談話引出內容。
你坐過汽車嗎?坐車時應注意什麼?
二、出示掛圖。
引導幼兒逐幅觀察圖片並加以討論,重點了解乘車時應注意的事項。
三、總結,教育幼兒乘車應注意安全。
問:那麼,在乘車時,怎樣做才是安全的?
1、引導幼兒根據畫面講出正確的做法。
2、教師總結:如乘車下車都應該排隊,不把頭、手,伸出車窗,不在車上亂跑動、不吃帶棍狀的食物等。
教學反思:
今天下午我們班開展安全教學——《安全乘車》。在這個教學中,我透過讓幼兒觀察掛圖引導幼兒討論:乘車應注意什麼安全?由於這種教學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這一話題一展開討論,幼兒的話匣子一下子打開了,紛紛說出自己的乘車經驗。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對乘車安全的自我保護意識。藉此契機,我利用幼兒的椅子,組織幼兒玩《安全乘車》的遊戲,我當司機,把幼兒的椅子排成兩排當公共汽車的座椅,遊戲時提醒幼兒乘車時應注意什麼安全,這樣的遊戲把幼兒的激情頓時提高起來。遊戲中,幼兒既體驗了與同伴遊戲的樂趣,同時也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到乘車的安全,整個教學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