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900字小音樂家揚科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後感900字小音樂家揚科,歡迎閱讀與收藏。
這幾天,我們學了《小音樂家揚科》一文,這篇課文寫非常有音樂天賦的揚科,只是為了看一看、摸一摸地主僕人的小提琴就慘遭毒打,含冤死去的故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波蘭有個窮孩子叫揚科。他家境貧困,母親是個短工,揚科8歲就做了牧童。揚科很愛音樂,無論走到哪裡,總能聽到樂聲。他到山上採野果時,聽到野外的'一切聲音都覺得是音樂,聽得入迷,忘記採野果;他來到田野,聽到小蟲在叫,覺得小蟲在為他演奏;他來到果園,聽到麻雀在叫,覺得麻雀在為他歌唱;就連他在堆草料時,風吹的他的木杈發出“嗚嗚”響聲,他都覺得是音樂,聽得入了迷,被地主家的監工發現了,狠狠毒打了一頓。
春天的傍晚,他在河邊聽青蛙“呱呱”的叫聲,啄木鳥“篤篤”地啄著樹幹聲,甲蟲“嗡嗡”的叫聲,他覺得這一切都是大自然播放的樂曲。晚上,鄉村旅店傳出歌聲,大提琴、小提琴在演奏聲,他就躲在牆角聽,完全沉浸在歌聲和琴聲之中。他用樹皮和馬鬃做了一把小提琴,雖然拉出的聲音很難聽,可是他還是一天到晚拉著。有一天晚上,揚科為了去食具間看一看、摸一摸地主僕人的小提琴,被地主僕人抓住毒打。課文最後寫道:“小音樂家揚科睜著眼睛,眼珠已經不再動了。白楊樹‘嘩嘩’地,在揚科的頭上不住地號叫。”讀到這裡,我的心不禁一顫:“揚科死得太慘了,揚科死得太冤了!資本主義社會多麼黑暗,多麼殘忍,簡直是一個人吃人的社會。”我想:揚科要是生長在我們新中國,長大了他肯定是一個音樂家。可是揚科生在資本主義國家,在剝削制度下,他一個窮孩子的才能是得不到發展的。
讀了《小音樂家揚科》這篇課文後,我陷入了沉思,我對自己在學校的學習進行了反思。我是一個調皮的孩子,有時上課不認真聽老師講課,還和同學說悄悄話,有時不認真寫作業。記得有一天在音樂課,老師彈起鋼琴,讓我們唱歌,我不但不認真唱,還和旁邊的同學打起架來,把同學的手臂抓傷了。我太不應該,我為自己的行為而後悔。現在我明白了:雖然我們生在新社會,長在紅旗下,衣食無憂,過著幸福的生活。但是,如果從小不好好學習,長大就會沒有本領,就會找不到好的工作,更別提為國家作貢獻。我要改掉不良行為,珍惜時光,努力學習,長大做個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