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精選小班教案模板彙總10篇

小班教案

精選小班教案模板彙總1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教案:《貓捉老鼠》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活潑好動,喜歡追逐嬉鬧,根據幼兒的特點我設計了一節《貓捉老鼠》的戶外遊戲,透過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遊戲活動,鍛鍊幼兒行動的敏捷性和快速反應能力,學會快速躲閃。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精神,以及對戶外遊戲活動的興趣愛好。

  活動內容:《貓捉老鼠》

  活動目標

  1、學習遵守遊戲規則,按歌詞有創造性地做動作。

  2、在遊戲的過程中,體驗和同伴一起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按歌詞有創造性地做動作。

  活動準備:

  貓頭飾一個,老鼠頭飾若干個,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1、故事匯入;咱們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了,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講個《貓捉老鼠》的故事好不好?

  師;有一群小老鼠肚子餓了,他們就跑來跑去找吃的,後來他們找了很多大米,他們就高高興興地吃起大米了,吃完大米了正想睡覺的時候一隻老貓跑上來了,把老鼠捉住了。下面小朋友跟著老師隨著音樂把這首歌唱一遍好嗎?

  2、教師帶領幼兒學習歌詞。(一隻小小老鼠,出來偷吃大米,一隻老貓看見,

  一把抓住它。)

  3、老師請小朋友們也來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好不好?

  4、幼兒分組戴上頭飾自由地學小老鼠、貓的樣子進行遊戲活動。

  5、教師講解遊戲玩法和規則

  師;小老鼠在找吃的東西時要全部蹲下,老鼠吃大米了就做雙手取物送口中的動作,老鼠睡覺了就作睡覺的動作,後來一隻老貓來了,我們小老鼠就跑到自己的座位上去。

  延伸活動

  幼兒回家後與爸爸媽媽一起做貓捉老鼠的遊戲。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遇到困難要多動腦,明白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2、學習動詞:抬、拋、搖、踢、摔。

  3、使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

  4、教育幼兒同伴間要友好相處,不能以強欺弱。

  活動準備:

  1、小狗、老虎服飾及頭飾若干。

  2、用繩子做成的轎子若干個,扇子若干把。

  3、事先請一些幼兒排練兒歌的情境表演。

  4、兒歌課件一份。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入,激起幼兒學兒歌的興趣。

  1、引導幼兒觀賞情境表演“小狗抬花轎”。

  2、提問:表演中有誰?它們在幹什麼?老虎做了什麼事?小狗想了什麼辦法教訓了老虎。

  二、利用課件,引導幼兒學習兒歌《小狗抬花轎》。

  1、師操作課件,共同欣賞兒歌《小狗抬花轎》。

  2、引導幼兒跟隨課件逐句理解兒歌、學習兒歌。

  3、觀察課件中的畫面,讓幼兒說說小狗、老虎的表情變化,並引導幼兒用誇張的動作表現動詞:抬、搖、踢、拋、摔等。

  4、引導幼兒隨課件錄音一起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三、幼兒自由討論,透過提問教育幼兒同伴間要友好互助,遇到困難時要多動腦,明白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

  問題:

  1、這首兒歌裡,誰做的不對?

  2、一隻小狗和一隻老虎比,誰的力量大?

  3、為什麼小狗們卻能教訓了比它們大的老虎?

  四、幼兒邊念兒歌邊再次欣賞情境表演,以鞏固兒歌。

  教案延伸:幼兒分組跟隨小演員們進行兒歌表演,自然結束活動。

  兒歌童謠:小狗抬花轎

  八隻小狗抬花轎,老虎坐轎把扇搖。

  一隻小狗摔一跤,老虎對它踢一腳。

  小狗氣得汪汪叫,老虎卻在睡大覺。

  小狗抬轎到山腰,想個辦法真正好。

  一二三,往上拋,老虎摔了一大跤。

  活動反思:

  《小狗抬花轎》是一首古老又有趣的童謠,里老虎的強大和小狗的弱小、老虎的盛氣凌人和小狗的機智勇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語言特別是兒歌活動對於園中班的來說並不難,但是對於來說,如果不認真備課,設計一些能調動起幼兒積極性的方法,就會死氣沉沉。是最好的老師,因此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能讓他們感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在設計這一活動時,我不僅僅讓幼兒理解兒歌內容,而且讓幼兒有節奏的朗誦兒歌來兒歌的趣味性,同時加上肢體動作去體驗表演帶來的快樂。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幼兒學習聽老師口令走高蹺,跨過過障礙物,發展幼兒的平衡性和靈活性。

  2。培養幼兒敢於嘗試及克服困難的良好品質。

  3。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4。初步培養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高蹺人手一份標記圓點小椅子橡皮筋佈置成場地。

  活動過程:

  一、準備熱身運動

  1、師: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活動起來吧!

  (教師帶領幼兒跑步—圍著場地跑————跑成直線原地快跑)師:手臂張開轉個圈兒,找一個點站站好。(幼兒找點站成兩排)

  2、聽口令熱身運動(教師結合手勢和口哨的口令)向左———向右———向前———向後———轉圈。

  二、基本過程

  (一)學習走高蹺。

  1、教師談話匯入師:這是什麼呀?(高蹺)我們一起來走一走吧!

  2、幼兒自由練習走高蹺,教師引導幼兒學習走高蹺。

  3、學習探索走高蹺的好辦法。

  (1)師:好,把你們的高蹺變成小椅子,我們先坐上去休息一下。大。考吧。幼。師網出處剛才有的小朋友走的穩穩當當的,可是有的小朋友不停的掉下來,為什麼?

  ――請個別走得穩的幼兒示範,引導幼兒發現動作要領(腳底的中心沒有踩在高橋中間;繩子沒有拉緊;幼兒邊說教師邊示範)

  (2)教師再次完整示範得出動作要領。

  要走的穩當,首先要將腳底的中心踩在高蹺上,繩子往上提,拉的緊緊地。走穩一步再走下一步。(小高蹺腳下踩手拉直向前看一步一步慢慢走。)

  4、用標準的動作再次練習探索嘗試踩高蹺。

  (二)鞏固走高蹺教師帶領幼兒分成男孩女孩兩組兩排。

  (1)師:小朋友真厲害,都會走高蹺了,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走的最穩,教師帶領幼兒幼兒聽著口令玩高蹺。

  例如方向玩直線————圓圈————兩排(教師帶領幼兒讓高蹺做小椅子坐下,做腿部放鬆運動)。

  三、遊戲:比一比賽一賽穿越森林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佈置場地。

  四、放鬆環節聽著音樂做一段高蹺操(圍成一個圓圈)。

  五、整理材料。回活動室。

  變成一隻大蜈蚣。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遊戲的形式,讓幼兒輕鬆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練習幼兒手膝爬。

  2、能動作熟練地鑽過山洞,跳起摘桃,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彈跳力。

  3、指導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活動準備]

  墊子、扯好的橫線、橫線上粘好的教具桃子。

  [活動過程]

  玩法:

  幼兒扮演小猴,分成人數相等的四隊,分別站在起跑線上。教師講解遊戲的玩法,然後示範動作,強調遊戲規則。

  遊戲開始,教師發出訊號,各隊第一個幼兒向前跑去,幼兒兩膝著地爬行,鑽過山洞,跑到橫線下,雙腳跳起觸控桃子,摸到桃子的算數,然後轉身跑回,拍一下下一個小朋友的手,站到對尾。依次進行,最後以先跑完自己組人數的隊贏。

  規則:

  1、必須用手膝著地向前爬行。

  2、每個幼兒必須摸打桃子才可以跑回。

  3、接力的幼兒被拍到手後才能開始跑。

  教後記:

  本活動主要是讓幼兒練習兩手兩膝著地向前爬行,幼兒對這樣的活動非常感興趣,幼兒分組比賽,由於沒有桃子,可用積木充當桃子,將積木放在稍微高的地方,拿積木的時候,幼兒跳一下,培養幼兒的彈跳力,幼兒非常興奮地進行比賽,旁邊的小朋友都為他們吶喊助威,氣氛活躍而成功。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觀察畫面人物的變化,理解故事內容。

  2、創造性地表演故事,能初步體驗一家人一起做事力量大。

  教學重點與難點:創造性地表演故事。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

  2、故事人物圖片: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黃狗、小花貓、小耗子。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己翻閱書籍。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請小朋友輕輕開啟《幼兒畫冊》,翻到第18頁,翻書時一手扶書,一手翻右下角書頁。請你看一看那裡面有誰,他們在幹什麼?看完一頁再看第二頁,看書時小眼睛看著圖畫,小腦筋轉轉轉,小嘴巴閉閉緊。

  二、師幼閱讀,理解故事。

  1、看完了嗎?請小朋友合上書,誰來告訴嘉嘉老師故事裡面有誰?(請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故事裡面有……)他們在做一件什麼事?

  2、我們來一起看看吧。(教師翻閱畫冊,帶領幼兒一起閱讀故事,然後提問。)

  3、故事的名字叫拔蘿蔔。(出示字卡)第一頁上畫著老爺爺在拔蘿蔔,他是怎麼做的?(請幼兒做一做拔蘿蔔的動作)為什麼又多了一個老婆婆呢?(他們兩個是怎麼做的?請幼兒模仿動作)

  4、第二頁又多了誰?為什麼?第三頁又多了誰?為什麼,第四頁又多了誰?為什麼?(在這幾個提問後,請幼兒加入語言進行模仿,如一邊拔,一邊說:“哎呀、哎呀…)

  5、最後蘿蔔拔出來了嗎?(在提問下適當出示故事圖片,幫助幼兒理清人物出場順序,並出示字卡:哎呀、來、幫等。)

  三、師幼共論故事情感道理。

  1、為什麼老公公一個人撥不動蘿蔔?(力氣不夠)

  2、為什麼人越來越多,蘿蔔就拔出來了呢?(人多力量大,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相互幫助,戰勝困難)

  四、識字遊戲。

  今天我們不光聽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而且故事裡還有這麼多漢字詞語寶寶。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吧。

  認識遊戲:機器人真會變,一按電鈕你就唸“拔蘿蔔”。

  反饋遊戲:小朋友我問你,這是哎呀媽?對對對,答對了,這是哎呀。或錯錯錯,答錯了,這是拔蘿蔔。

  五、角色扮演遊戲。

  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玩“拔蘿蔔“這個遊戲吧。

  請幼兒分別扮演各個角色,一起玩“拔蘿蔔”的遊戲。表演時要求加入語言、動作、神情,遊戲可玩兩次或三次,每次要求不斷加深,讓幼兒融入到遊戲中去,體會到故事所表達出的道理。

  活動延伸:

  欣賞歌曲《拔蘿蔔》,體味故事的趣味性。

  活動反思: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觀察蔬菜、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現象,初步獲得有關物體沉浮的經驗。

  2.學習用簡單的方法記錄蔬菜、水果在水中的沉浮狀態。

  3.積極參與探索活動,對科學實驗感興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盆水和一盆蔬菜水果:蘋果、香蕉、葡萄、桔子、蘑菇、土豆、西紅柿。

  2.每組一張記錄卡(卡上畫有水盆,水盆裡有水位線),以及蔬菜、水果小圖片若干;3.大記錄表一張以及蔬果圖片。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想一想,猜一猜,激發其參與活動的興趣。

  1.認一認,說一說蔬菜水果的名稱。

  教師:看,桌子上有些什麼?

  2.知道怎樣是沉?怎樣是浮?

  教師: 如果把蘋果放到水裡會怎樣?

  教師:看看蘋果在水哪裡?(這樣叫做浮起來,如果在水底那麼叫做沉下去)

  3.幼兒用動作感受浮起來和沉下去。

  教師:誰會用身體動作來做一做浮起來和沉下去樣子。

  教師做動作演示,幼兒說是浮起來還是沉下去。

  4.幼兒集體猜測這些蔬菜和水果在水中是什麼狀態。

  教師:你們覺得香蕉放在水中是沉下去還是浮起來的?用動作來表示。

  (二)玩一玩,看一看,並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1.教師交代操作方法。

  教師:剛剛我們看到了蘋果放在水裡是怎麼樣的?(浮起來的)那我們應該把蘋果的小圖片貼在這個水盆的哪裡啊?(讓個別幼兒來記錄 )那沉下去的話應該貼在哪裡?

  教師交代操作要求:還有這些蔬菜和水果放在水裡到底是浮起來的還是沉下去的呢?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畫有水杯記錄卡還有蔬菜和水果的小圖片,請小朋友們把桌子上的蔬菜和水果輕輕地放到水裡,然後用小眼睛仔細看一看,哪些是浮起來的,哪些是沉下去的,然後把蔬菜水果的小圖片貼到記錄表上。

  2.幼兒操作並記錄,教師巡迴指導。

  (三)講一講,說一說。

  1.幼兒交流:這些蔬菜和水果放到水中,它會怎麼樣?把你的發現告訴身邊的小朋友。

  2.師幼交流:誰願意把你們一組的發現講給大家聽?(結合記錄卡講述)

  3.教師小結:這些蔬菜和水果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真有趣啊!

  (四)活動延伸。

  教師:我們生活中還有一些其他的蔬菜和水果, 可以和爸爸媽媽去試一試,把他們放到水中看看它們是沉下去還是浮起來的?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樂意參與講述表演故事。

  2、知道蚯蚓的本領及其與泥土的關係。

  3、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活動準備

  蚯蚓圖片一張,小型頭飾若干(與幼兒數相同),教師資源,《誰松的土》教學資源。

  活動過程

  一、 以謎語形式匯入

  謎語:細細長長一條龍,整天躲在泥土中,他是莊稼好朋友,鑽來鑽去把土松。(蚯蚓)

  你知道蚯蚓長什麼樣嗎?(出事蚯蚓圖片)他生活在那裡?(土壤裡)他有什麼本領?(給莊稼、樹木鬆土)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有關蚯蚓的故事,好嗎?

  二、 播放教師資源《誰松的土》

  1、提問:小桃樹都問過那些小動物?他們都是怎麼回答的?是誰幫小桃樹松的土?請幼兒舉手回答。

  2、再次請幼兒聽故事。

  3、表演故事。

  將幼兒分成五組,分別扮演小桃樹、小蜜蜂、小蝴蝶、啄木鳥、小蚯蚓。教師講述故事旁白,幼兒說出所扮演角色的對話。

  三、 師幼共同討論

  你喜歡故事中的誰?為什麼?

  四、 活動延伸

  1、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頭飾,教師播放《誰松的土》語言盒帶,到角色區表演,進一步模仿簡單的對話。

  2、閱讀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反思

  透過這次活動充分的鍛鍊了孩子們的思維和想象力,其中分角色進行表演故事讓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鍊也很有趣味性。透過活動不僅瞭解蚯蚓的生活習性,同時知道其他動物的本領。讓孩子用優美的動作去表現蚯蚓鬆土對幼兒來說是一種挑戰,對於孩子們不太敢與自我表現透過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幼兒,讓其他幼兒也敢於大膽地進行想象並進行表演。後面部分讓幼兒觀察實物時,更直觀,能便於孩子們的觀察。孩子們在看到真的蚯蚓時,表現得很興奮很驚奇。透過鼓勵幼兒大膽地進行觸控和仔細觀察,孩子們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活動效果非常好。

小班教案 篇8

  一、主題背景分析:

  小班的孩子從家中進入幼兒園,他們正處於從個體走向集體的關鍵期,同伴間的交往、摩擦伴隨著孩子們的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在我班每天總會有很多小朋友來告狀:“老師,×××打我。”“老師,×××搶我東西”針對孩子們生活中的小問題,我們在生活中及時引導,當一個孩子流鼻涕而沒有餐巾紙時,教師詢問誰有餐巾紙,立刻會有很多小朋友掏出餐巾紙。利用這件事我們引發孩子發現好朋友就在我們的身邊。於是開展了《好朋友》的主題。透過活動讓孩子感受沒有朋友的孤獨,從而體會微笑面對朋友是多麼重要。在樂於與同伴交往的同時,進而和同伴一起分享食物、玩具、快樂和秘密。

  二、主題實施時間:

  20xx年3月5日——3月23日

  三、內容與要求:

  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與老師、同伴一起活動、分享快樂。

  四、主題環境創設:

  (一)牆面環境:

  幼兒在與同伴分享自己家人的過程中,感受到親親熱熱,甜甜蜜蜜的快樂!

  小動物們也是我們的好朋友!

  好朋友們在一起真快樂!

  (二)區角環境:

  表演區

  幼兒能夠模擬春遊、做客等活動,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的快樂。

  各種小揹包、頭飾:小鴨;鵝;貓;狗;、音樂磁帶

  故事區

  能邊操作,邊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

  關於小豬胖胖的圖片,小老鼠奇奇的圖片

  找朋友

  能夠知道事物之間的聯絡,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各類操作圖片,如筷子、桌子等;

  遊戲區

  體驗與同伴一起活動快樂

  兒歌:看朋友、摸摸看(圍巾)

  五、家園共育:

  1、豐富孩子一些簡單的做客禮儀。

  2、鼓勵孩子邀請幾個朋友到家裡來玩。分享和同伴一同玩耍的快樂

  3、為孩子準備零食少許,體驗與朋友共同分享的快樂。支援配合家園互動活動:去朋友家做客。

  4、家中有客人來訪時,鼓勵孩子能大方地待客。

  5、利用雙休日帶孩子去公園、去朋友家做客,為幼兒創設更多交往的機會,鼓勵孩子互相謙讓,友好相處,互幫互助。

  6、告訴孩子自己家的電話號碼,並讓孩子記熟告知自己的朋友以相互聯絡,增進友誼。

  7、耐心傾聽孩子的小秘密,增進親子情感,讓孩子和父母也能成為好朋友。

  六、實施方案:

  活動一:計算活動:好朋友的家

  活動目標:1初步瞭解圖畫內容,激發幼兒探究慾望。

  2 能根據動物特徵找到適合的家。

  活動準備:最佳化教程每人一份 記號筆每人一個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小朋友們!今天動物王國裡面來了許多的動物朋友,讓我們找找看他們都是誰?這些都是我們的動物朋友?他們現在遇到了麻煩,不能找到自己的家了?仔細看看?你們發現了什麼?

  2觀察畫面找到問題

  長頸鹿大伯說:“我的身材最高大!所以我的房子個頭最大”

  小鳥飛飛說:“哦!我的身材最嬌小!我要住最小的房子”而且我喜歡高處高高的房子!

  熊貓兄弟說:“我喜歡長滿蘑菇的蘑菇房!那才是我的家!”

  小狗弟弟說:“‘我要和小鳥做朋友!我的家離小鳥的家最近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小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體驗一物多玩的樂趣。

  2、發展幼兒的創造力、想象力及合作潛力。

  3、探索繩子的多種玩法,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準備:請家長幫幼兒準備不同的繩子,豐富幼兒對繩子的感性經驗,瞭解不同繩子的特點。

  教師準備:帶給各種繩子(跳繩、大繩、毛線繩、布繩、麻繩、草繩、鋼絲繩等)。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

  謎語:綁人綁的緊,剪刀剪的斷,粗粗細細有,長長短短有,請你猜一猜?

  二、擴散思維活動:談話,你見過的繩子?

  1、繩子有許多寶寶,你見過什麼樣的繩子?這些繩子有什麼用處?(相互說、個別說)

  2、孩子們這麼喜歡繩子寶寶,我們把這些繩子寶寶請到了我們班。(依次出示不同的繩子)

  3、幼兒自由觀察、自由選取自己喜歡的繩子。

  三、透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合作潛力和創新意識,體驗合作的樂趣。

  1、孩子們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繩寶寶,下面請孩子們說一說,你手裡拿的是什麼繩子?(毛線繩、跳繩、草繩等)它有什麼用處?(綁東西、織毛衣、縫衣服、拖車等)用它能夠做什麼遊戲?(引導幼兒說出:一人玩、兩人玩或多人玩)

  2、孩子們想出了這麼多玩法,下面請你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兩人或多人來玩這些繩子,你覺得還有什麼更好玩的玩法嗎?

  (引導幼兒相互合作,體驗玩繩的樂趣,在合作中創新繩子的玩法,感受繩子的奇妙。比如:翻繩、花樣跳繩、套圈兒、跳格子、釣魚、扎辮子、捆綁貨物等)

  四、展示花樣玩繩,體驗成功喜悅。

  1、幼兒相互欣賞同伴的玩繩過程。

  2、找幾組有代表性的展示玩繩過程,提示幼兒講解說明。

  五、概括總結、拓展知識。

  教師總結繩子的用途,說明繩子的種類多,用途也很多。比如:毛線能夠編織;草繩能夠做成精美的工藝品;麻繩能夠錼鞋底;藝術繩能夠編中國結;……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一些特殊的繩子,讓我們在今後的生活中繼續關注它吧!

  六、激發幼兒在活動中團結合作,沒有朋友會很孤單的。

  師:孩子們和自己的同伴相互合作,用繩子做了許多遊戲,真是讓老師開啟眼界。在這高興的時刻是誰在哭呀?(出示被遺忘的大繩)我問它為什麼?它說——它沒有朋友!怎樣辦?(孩子們一致表示要與大繩交朋友)

  【活動延伸】

  繩子哥哥找到了朋友很高興,我們一齊到院子裡跳大繩吧!

  【活動反思】

  優點:

  1、選材生活化。《綱要》中提出:孩子們的探索活動應用身邊的事物開始。本活動的資料、材料來源於生活,有效的利用了——繩子。結合活動引導孩子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事物,發現其中的搞笑和奇妙,教師不用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做準備,但孩子們興趣昂然,同時體驗了合作的樂趣。

  2、環境寬鬆化。整個活動注重每個孩子的參與、嘗試,幼兒在探索中發現問題——操作尋找——解決問題——經驗昇華。幼兒表現出了很好的合作意識,教師在活動中是材料的帶給者、問題的觀察者和探索活動的引導者、啟發者。為幼兒營造了一個寬鬆、自主的探索範圍,幼兒充分體驗了自主的樂趣,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活動意識。

  3、材料豐富化。本活動的材料——繩子,看似簡單其實蘊涵了豐富的資料,它的顏色、形狀、材質都不同,我們帶給了超多的繩子種類及輔助材料,既避免了幼兒操作時的爭搶,又帶給了充分自主選取、探索的機會。

  缺點:

  由於所準備的輔助材料有限及幼兒動手潛力的限制,導致幼兒想創新的一些具有難度的物品未製作出,今後在進行此類教學活動時,應儘量給幼兒帶給充足的輔助材料,平時也要注重對孩子進行操作方面的練習,使幼兒的探索慾望得到充分滿足。

小班教案 篇10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幫助幼兒認識動物腳印的不同形狀,學習分辨它們的不同特徵,培養思維的嚴謹性。

  2.透過畫面內容的提示,啟發幼兒學習續編故事情節,培養幼兒大膽想像、完整說話的能力。

  3.豐富詞語:腳印、蛋糕、可口的。

  (二)情感與人格目標 培養幼兒的好奇心,發展探索性和獨創性。

  二、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教學掛圖:“蛋糕失竊案”中小鴨、小雞、小貓及三種相應的動物腳印圖片。(可自己畫)

  2.幼兒腳印圖一幅;故事操作卡片每人1套。

  (二)知識經驗準備 嘗試用不同材料印不同腳印。

  三、活動過程

  1.遊戲“印腳印”,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玩“印腳印”遊戲後,出示鴨、雞、貓等動物腳印圖片,讓幼兒知道不同的動物有不同形狀的腳印,並學習分辨它們的特徵。(豐富詞語:腳印)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故事畫面內容,並啟發幼兒根據提示續編故事。教師用提問的形式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圖上有誰?為什麼它會這麼高興? (

  幼兒回答後,教師再有表情地講述圖一內容。)豐富詞語:蛋糕、可口的。出示圖二,教師繼續講述故事,講到蛋糕沒有了一半時

  停下引導幼兒觀察圖畫,啟發幼兒大膽續編故事情節:“蛋糕怎麼沒了一半?地下還有許多腳印,這是怎麼――回事?”

  3.教師講述故事後,幼兒學習完整講述故事。

  ①幼兒續編故事後,教師根據幼兒續編的情況,有表情地把故事完整地講述一遍。

  ②幼兒邊操作圖卡邊根據自己的想像練習完整地講述故事,教師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學習較完整地講述故事。

  ③請個別能力強的幼兒在集體前,講述自己續編的故事。

  4.教師小結。

  表揚大膽想像和積極發言的幼兒,並教育幼兒凡事都要多動腦筋想一想。此外,根據幼兒續編的情況,教育幼兒不拿別人的東西,讓幼兒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四、各領域滲透 社會:教師根據本班情況,引導幼兒討論一些事情的對錯。透過討論,讓幼兒學習辨別事情的是非,並教育幼兒做事前要先想一想,再去做。

  五、生活中滲透 透過自由的、有目的的語言活動,培養幼兒大膽說話,樂意與同伴交往,共同合作的習慣。

  六、環境中滲透 教師在牆角上貼上若干不同內容的圖片,讓幼兒在自由的情況下,透過觀察圖片,想像不同的故事情節,從而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七、家庭中滲透 讓幼兒把自編的故事講給父母聽。

  八、活動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