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錄>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15篇)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15篇)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1

  觀察目的:

  1、透過色彩創意活動培養寶寶玩色的興趣。

  2、在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幫助幼兒樹立自信。

  觀察背景:

  康康入園表現的狀況不哭,就是不講話,膽子很小,總是獨自一個人在遊戲,老師跟他講話他也不怎麼理,說話聲音小小的。在一些有趣的活動中,比如動手操作活動、繪畫、音樂、遊戲裡他都很低調,不愛表現自己,也不願意參與。

  實錄:

  今天我組織開展了色彩創意活動“蝸牛慢慢長”,主要目標是幼兒能大膽地運用顏料畫螺旋線。在上次活動中一半的寶寶已經畫過了,成果展示還不錯,寶寶們很有能力的。今天帶著另一半的孩子也來畫螺旋線,其中就有袁俊康小朋友。在操作前,先讓寶寶集體觀察蝸牛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蝸牛殼是怎樣的。在這個過程中,康康小朋友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只是偶爾的臺頭看看圖片,不參與發表自己的看法。我提醒他幾次,要注意觀察,希望他能說一說,可是把他叫起來後,他只是看著我什麼也不說。只好再請別的小朋友。到後面的操作活動中,寶寶們都表現出及其興奮的狀態,都要躍躍欲試,有幾位寶寶吵著要畫蝸牛慢慢長大。講好繪畫中要注意的事項後,寶寶們開始小心地幫蝸牛慢慢長大,邊畫邊說:“蝸牛蝸牛慢慢長,一圈、兩圈、三圈”,有不回畫的寶寶會向老師求助“老師我不會,老師幫幫我”當我走到康康身邊的時候,發現他還沒有畫,也不拿筆,我問他:“要老師幫忙嗎?”他不講話只是點點頭,我握著他的手拿毛筆蘸顏料,讓他感受參與作畫的樂趣,然後在紙盤中心向外一圈一圈慢慢畫,我明顯感覺到康康即使在老師的幫助下還是不敢放手去畫,小手握的緊緊的,連我都有點困難控制毛筆走向了。等小朋友畫好後,我們大家一起欣賞自己“養”的小蝸牛,並重點表揚康康,以我們是好朋友的身份,說我們共同養的小蝸牛和漂亮,並更多的表揚了康康在“養”蝸牛的時候很用心,慢慢的畫。以表揚鼓勵的方式幫助康康增強自信心。我看到康康拿著自己的作品在認真的看,各個角度的在看,好像在看一隻真的小蝸牛一樣,臉上還露出了笑容。可以確定康康有收穫。

  分析:

  1、性格比較膽小,加上對陌生環境,產生了恐懼與不安的情緒。

  2、康康品平時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比較孤立,不合群,而且對集體性的學習活動不感興趣。可能和家裡的教養方式也有關。

  3、康康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較弱,接受速度也比較慢,而且缺乏自信。

  措施:

  1、想辦法激發寶寶的學習興趣,可以多傾聽他表達,教師多與他交流,激發他願意說的慾望。

  2、教師要耐心的引導,幫助他建立自信信,蹲下來以朋友的身份與他交流,共同完成作品,降低作品的難度,注重過程的情感體驗。

  3、教師要根據寶寶的能力特點和性格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著重培養參與的興趣。

  4、及時與家長做好溝通。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2

  觀察物件:大班小朋友 年齡:6歲

  觀察記錄分析

  今天天氣有些陰沉,因為昨天剛下過雨,地面有些潮溼。我帶孩子們到戶外活動,孩子們高高興興的玩起了跳繩,忽然聽到孩子們大聲的爭論起來,幾個孩子蹲著圍在一起,不知道在看什麼。我悄悄走近,看到了一條長長的蚯蚓。我沒有打擾孩子們,想看個究竟。只聽佳怡說:“朱海旭,你為什麼踩蚯蚓”?還沒等朱海旭反應過來,佳怡又接著指責道:“朱海旭,你真夠狠心的!小蚯蚓多疼呀!”張淼又緊接著說道:“要有人踩你,你願意嗎?”接著小朋友們七嘴八舌地說起來:“你一點愛心都沒有”,“不跟你玩了”?面對一連串的責問,朱海旭有些生氣了,他結結巴巴地嚷道:“關你們什麼事?我找老師去。”朱海旭的小臉憋得紅紅的,看樣子他非常的生氣。別的小朋友一聽他這麼大聲的喊,一下子安靜下來。面對這樣的僵局我依然選擇了沉默,我想看看孩子們是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這時森森站出來,森森是遇到什麼事都愛給小朋友講道理的一位小女孩。森森手裡拿著一根跳繩,用跳繩的把兒對準朱海旭說:“我來採訪一下你,說說你是怎樣踩到小蚯蚓的,是不是不小心踩到的呀。”朱海旭還是嘟著嘴不說話。森森又接著說:“你們知道嗎?蚯蚓是我們的朋友,它可以幫助我們處理很多垃圾,淨化環境。栗子林湊過來問森森:“你說的是真的嗎?那咱們以後都不能再傷害蚯蚓了。”

  森森說:“是真的,我在電視上看到的,不信你問老師。”這時孩子們的目光都看向我這裡,我笑著點了點頭說:“森森說的對極了,蚯蚓幫助我們處理掉很多垃圾,幫助我們人類治理環境,所以說蚯蚓是我們的朋友。”我來到朱海旭身邊摸著他的頭說:“海旭,老師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小朋友都原諒你了。”我笑著對大家說:“你們不用著急,蚯蚓有再生的能力,即使它的身體斷成兩截,也不會死掉的,慢慢地它會再生成兩條新的蚯蚓。”“啊!原來是這樣呀!”孩子們終於鬆了一口氣,最後在大家的提議下把小蚯蚓用小樹枝挑到了草地上。戶外活動結束了。

  反思:從這件小事看來,孩子們的內心深處是非常善良的,他們是非常想保護弱小動物的,抓住這個機會給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的機會,透過思考、議論、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孩子們在參與的過程中獲得體驗的真實感受,老師應該適時地培養孩子們自己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3

  觀察實錄:小衡今天選擇了自主角色遊戲並當起了電影院的老闆,他選了笑笑和小琦當電影院的員工,遊戲開始前,他先跟笑笑說:“你跟小琦去畫計劃表吧,我來做座位號。”笑笑按照老闆的要求開始畫計劃表規定價格,小衡根據電影的內容畫了好幾張電影票並且寫上了不同的座位號。電影院的生意很好,小琦負責檢票,小衡負責播放。小衡放了一分多鐘後就暫停了電影說結束了,顧客開始不滿電影被暫停與老闆吵了起來。

  行為分析:

  小衡是一個做事有計劃的孩子,從他遊戲的行為中可以發現,他招收員工後可以清晰合理地給她們安排各個工作進行分工合作。他的遊戲經驗比較豐富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也較高,所以在開展新遊戲時是比較順利的。但在遊戲過程中,為了不讓外面的顧客等待就暫停了正在播放的電影,與顧客發生了矛盾。小衡沒有為現在觀影的顧客考慮,脫離了現實生活經驗,所以導致了遊戲的中斷。

  指導與調整:

  1.梳理幼兒遊戲經驗,在遊戲發生矛盾後我首先考慮了材料的投放,在電影院中播放的電影都在3分鐘左右,不存在電影太長的問題,在遊戲中,小衡是老闆,看見顧客在外等待便想直接中斷電影,開始第二場,所以引發了與正在觀影中顧客的矛盾。在遊戲後我與小衡和其他小朋友們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看電影的經驗。如在本場電影開場後,買了票的顧客是否能進入電影播放廳看電影?在電影院看電影會中途停止嗎?電影院還有哪些服務可以提供等等問題,透過討論交流和分享來豐富幼兒的經驗。

  2.豐富幼兒交往經驗。在遊戲中,由於小衡的操作不當,與其他小朋友發生了爭吵,出現了消極情緒。在遊戲結束後,我與小衡單獨進行了溝通,在遊戲組織方面,小衡是很有條理的,但在發生矛盾時應該要採取合適的方法解決問題。我透過情境回憶,與小衡一起討論事情還有哪些解決方法,幫助其豐富交往經驗。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4

  觀察目的:

  觀察幼兒在玩打電話遊戲時語言的表達能力,以及幼兒的想象力。

  兒童行為表現與分析

  20xx年12月23號老師開展了一次名為《打電話》的遊戲,首先是老師負責打電話給幼兒引導幼兒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幼兒在老師的引導下都可以做出很簡單的回答。後來我就試著讓幼兒倆倆自己玩遊戲,發現大多數幼兒都只會說一些老師說過的話,沒有加入自己的想法,也沒有達到遊戲的目的。

  反思:幼兒之所以沒有創新的對話跟幼兒平時的訓練是有關係的,所以教師應該在發現問題後要多開展有利於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活動。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5

  我們在幼兒園裡經常教育孩子們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要講文明懂禮貌,但是空洞的說教孩子們聽了往往不太瞭解。

  今天,我和孩子們在上一節美術課,啟發孩子自己設計一件秋天的服裝,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都在聚精會神的畫著。

  當我走到郭亦昆身邊時,他抬頭小聲說:“老師,我的黃彩筆畫不出色來了?”我剛想給他借一支用,可又一想,還是讓他自己借吧,應該讓孩子養成與別人交往的能力。於是,我說:“你自己去借別人的用一用吧”只見他小聲的說:“張靖,請把你的黃彩筆給我用一吧?”只聽張靖說:“好的,你用吧。”郭亦昆接過來說:“謝謝你。”看到這裡,我及時表揚了郭亦昆和張靖,並告訴孩子們這叫“互相幫助”。在平時,我們就應該這樣,小朋友之間借還東西要會使用禮貌用語,小朋友要向他倆學習,做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從這件小事孩子懂得了小朋友之間應該怎樣交往。

  這雖然是一件小事,我覺得作為老師就應該抓住一點一滴對孩子進行教育。有個教育家曾經說過:教育無小事。我認為空洞的說教往往見效甚微,不如讓孩子進行情景表演文明禮貌的、拾金不昧的、講衛生的、愛勞動的等小情景遊戲,孩子們親身體驗了,肯定會記住的。作為老師,要靈活運用各種方法來教育孩子。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6

  時間:20xx年2月27日

  地點:本班圖書區

  觀察目的:觀察圖書區投放幼兒自帶圖書後幼兒的閱讀行為表現

  觀察記錄:

  涵涵來到圖書區很興奮地拿起《恐龍大災難》從第一頁開始認認真真地看了起來,看了四頁後,他開始皺眉頭,然後拿著書去找洋洋,說:“洋洋這本書是你帶來的,能給我講一講嗎?我看了一半後面看不懂了。”洋洋把自己的玩具收了,來到圖書區給涵涵A一頁一頁的講起來,兩個人邊講邊交談:“對,我在自然博物館見過這種化石,”“沒錯,這是食草性恐龍。”整個活動區時間他倆都在看這本書。不時有幼兒加入他們的隊伍,一起翻看自己帶的圖書。

  分析:

  我班根據幼兒園的早期閱讀活動進行了“家園閱讀合作行動”。圖書區經常有投放幼兒自帶的有趣的圖書。

  從家裡帶來的圖書幼兒更加熟悉故事內容,爸爸媽媽已經給他們講了很多遍,帶到幼兒園幼兒自己就成為了夥伴們的小老師,為大家講述,幫助大家閱讀,這對於帶書幼兒及全體兒童都會有很大收益。在幼兒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水平都會有相應提高,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出幼兒感興趣的內容,熟悉的故事情節仍然是他們主動閱讀的前提與契機。

  措施:

  1、教師還應有重點的選擇圖書為幼兒講述使幼兒瞭解圖書內容。

  2、鼓勵帶來書的幼兒為全班或有需要的幼兒講述。

  3、與家長溝通配合將這種好的方法堅持下來。

  反思:

  當今社會,閱讀是人們獲得知識和資訊的基本途徑,閱讀能力已經成為21世紀成功者、領導者的核心能力。閱讀能力是任何學習的基礎,每一門學問都從閱讀書籍開始。對於年幼的兒童來說,閱讀不僅僅是視覺的,也是聽覺的、口語的,甚至是觸覺的,只要與閱讀活動有關的任何行為都可以算是閱讀。分享閱讀活動注重以兒童為中心,尊重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尊重兒童現有的經驗、讓兒童成為活動的發起者、組織者和行動者、重視個體的差異、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提供與生活相關的有意義的跨不同發展領域的學習經驗。關注以往的“分享閱讀”研究,能夠很好的加速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但形式上多為讀本閱讀,幼兒更多獲得的是語言領域的發展。筆者認為,閱讀學習與其他領域的學習是緊密相連的。凡兒童視野所及的內容,凡兒童親身體驗的內容,都可以轉化成閱讀材料,可以在各領域活動中豐富、延伸兒童的語言、閱讀興趣、習慣與能力。在幼兒園開展“分享閱讀”的拓展活動,旨在增進刺激性的生活體驗,透過其豐富性的拓展活動為兒童想象力、創造力的發揮和發展創設良好的環境。筆者也認為,閱讀能力和多元智慧的發展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閱讀能力是任何學習的基礎,每一門學問都從閱讀書籍開始。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7

  行為表現:

  在開展“找春天”的活動時候,大家來到了小花園裡找找春天的足跡。書成小朋友發現大多數的樹都是葉子在去年冬天都掉光了,此刻春天又長出了新的嫩葉子,但有一種樹一向都是綠色的,此刻反而有一些葉子變成了紅色的,然後就掉了下來。怎樣會這樣呢他的發現引起了許多同伴的興趣。

  教育過程:

  書成的發現來了更多的孩子對石楠樹的關注。有孩子還發現了有一棵楓樹也是紅色的,但楓樹的葉子從小長大都是紅色的,但石楠樹的葉子是從綠色變成了紅色,等紅色慢慢褪去葉子就從樹幹上掉下來。我和幼兒一齊觀察了石楠。他們發現葉子比較堅實,有一面是亮亮的,邊緣還長了許多的小刺,新長出來的葉子是綠色的,等到變老的時候就變成紅色。它和其他的落葉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大數的樹是秋天落葉的,但它去是春天落葉。“為什麼石楠樹的葉子會由綠色變紅色呢”大家一齊回家和爸爸媽媽查詢相關資料,比一比誰明白得多。

  第二天,書成興致勃勃地告訴大家,他找的答案“原先綠色色素叫它葉綠素,黃色或橙色的胡蘿蔔色素。植物葉片除了包含葉綠素、葉黃素、胡蘿蔔等色素外,還有一種叫花青素的特殊色素,就像變色龍。它在酸性液中呈紅色,隨著季節更替,氣溫、日照相應增減,葉片中的主要色素成分也發生變化。”旁邊的小朋友補充道:“有些樹種的樹葉會產生很多的紅色花青素,葉子就開始變紅了。”還有小朋友從資料少數明白了:“夏季很熱的時候,葉子會變成亮綠色,在炎炎夏日中,讓人們覺得很涼爽。”孩子們發現的真多啊,我也收集了一些資料,發現幼兒園種的是一種紅葉石楠樹,是薔薇科石楠屬雜交種的統稱,為常綠小喬木,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春秋兩季,紅葉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色彩豔麗持久,極具生機。”

  效果:

  經過“找春天”的活動,幼兒能走進身邊的大自然,自主探索春天的“足跡”,尋找自我想要的答案。書成是一個細心的小朋友,他的自主探究本事在一次次的觀察、思考的過程得到了較大的提高,這次發現石楠樹葉變紅,再次體現了他愛觀察、愛動腦的好習慣。每次有新的發現,他都能感受到在大自然中自主探索的方式帶來的樂趣。孩子們經過一齊查閱資料共同學習,嘗試了不一樣的學習方法,豐富了孩子的視野,拓寬了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同時也能鍛鍊了書成的大膽提問。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8

  個案觀察記錄

  觀察物件:觀察時間:觀察者:

  背景:爸爸在上班,媽媽在家休息,下午偶爾打打麻將,家裡還有一個弟弟,正在讀小班,他們都住在岔路。卻沒跟爺爺奶奶住在一起,但他們都非常寵愛這個女孩子。胡餘婷個子不高,性格內向,不愛講話,上課容易分神,會做小動作。吃飯或者吃點心,是全班男孩中最慢的一個。問過家長,爸爸媽媽都說在家裡還需要餵飯。如果大人不主動餵飯的話,他寧願不吃飯,餓著肚子。爸媽也為這個頭疼,因為明年下學期已經到了上小學的年齡,發現孩子不能自理吃飯。她對老師說話永遠輕聲細語,跟玩得很好的小夥伴們會大聲一點講話,但不是大嗓門的。她偶爾玩得比較高興時,會很融洽地和朋友一起玩。有時候在吃飯時,會自言自語,還會唱起歌來,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中。別人提醒他不要講話,好像沒有聽到,仍只顧自己。

  記錄: 片段(一)

  今天下午點心是紅豆粥,阿姨把點心都已經盛好,孩子們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來,開始吃點心。胡餘婷也端著自己的小碗,拿著勺子,只是點心似乎對她很沒吸引力。她用勺子在碗裡不停的壓著,逼出一點湯,翹起小嘴喝兩口,接著再小勺子繼續她的“遊戲”,而這時,其它孩子的點心已經一半吃掉了。 為了讓胡餘婷快點吃,我提醒她:“快點吃哦!你看其它小朋友都吃了很多了,比賽誰先吃完哦!”剛提醒過後,她能用小勺吃兩口,當老師轉身後,她又開始了他新一輪的小動作了。這個時候吃的快的孩子已經一碗吃完了。 再次提醒他後,他仍然是老師注視時,吃兩口,老師轉身後,又開始不耐煩的一點一點的舀在勺子裡,高興吃一口,不高興還倒在碗裡。然後再跟旁邊的小朋友講講話,就是不見碗裡的點心少下去

  每當老師不注意胡餘婷,他就不吃,而當老師看著時,他是能夠一口一口好好吃的,所以我停在他的面前,看著她。他注意到我在看他,認真的吃起點心,很快也能把碗裡的點心吃完。

  採取的策略:

  1.多留意孩子們的生活習慣,及時發現問題,馬上給予提示、鼓勵、糾正。 2.針對孩子們生活習慣方面的問題,組織談話活動。比如《我會吃飯》,討論吃飯的益處,如何使自己吃得又快又好,使孩子們懂得好好吃飯的好處,逐步養成安靜、正確、迅速吃飯的好習慣。並讓鼓勵班上的孩子互相進行比賽,抓住

  孩子的點滴進步給予表揚,有時採取適當的獎勵來提高他的控制能力。

  個案觀察記錄

  觀察物件:觀察時間:觀察者:

  記錄:婁玟京的午餐情況不容樂觀,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開吃,最後一個結束,身上、桌上、地上一片狼藉不說,碗裡的飯還能越吃越多(時間久了,米粒漲胖的緣故),到最後也就吃不完了。另外一個比較明顯的地方就是婁玟京很愛喝湯,幾乎是一小口飯就著一口湯,等湯喝完了,飯也就吃不下了。婁玟京也很挑食,喜歡吃肉,不愛吃蔬菜。只要是青菜、白菜、鹹菜搭配炒起來的蔬菜,他一樣都不吃,只吃大米飯,而且吃得很慢很慢。本來給他的米飯就是不多,老師也考慮到他個子小,胃口也小,所以盛的米飯不多,但還能吃到最後一名,也非常得佩服他。

  採取的策略:1、建議婁玟京開始吃一些健胃消食片,補鋅補鈣之類的保健食品,堅持每天喝牛奶。

  2、幼兒園午餐時間,我們也有意識地給他少盛一些,鼓勵他儘量吃完,並獎勵紅五星;同時提出專心吃飯,不掉飯粒的進餐要求。

  個案觀察記錄

  觀察物件:觀察時間:觀察者:

  記錄:星期三的中飯是蛋炒飯,小朋友很喜歡吃,都搶著蹭第二碗,而他的碗裡的蛋炒飯卻沒有少下去過。

  到了下午吃點心時,點心是麵條,我看到婁玟京吃的很快。其實他沒有每次吃飯是最慢,只是她有點挑食,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會吃的快一點。但如果不喜歡的,總是會東看看西看看有時還會找些小動作來做。一會兒用小勺壓壓飯粒,一會拿自己的發莢玩,當她在做這些小動作時,其它孩子已經吃掉一大半的點心了,飲食習慣方面不夠好。

  採取的策略:1.善於發現孩子的點滴進步,並誇大其詞,多在集體面前表揚,使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老師的喜歡,從而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做到不挑食的壞毛病。

  2.孩子不良習慣的養成與家庭的教育有莫大的關聯,應該及時與家長聯絡,瞭解孩子在家的一些生活習慣,並與家長達成一致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在家也養成跟學校一樣的生活習慣,形成家園同步教育。

  個案觀察記錄

  觀察物件:觀察時間:觀察者:

  記錄:中午,吃飯的時間到了,今天的飯菜還是很豐盛的,有豆瓣的肉末、炒青菜、番茄蛋湯,給大家盛飯了,到了婁玟京的桌子邊了,心想:雖然這麼豐

  盛,還是稍微少盛點飯吧,免得又浪費,於是,我只盛了半碗飯;待小朋友們洗好小手後大家都上桌了,婁玟京看了看桌上的飯菜,開心地大聲叫了出來:肉末,我愛吃的!哈哈,不到一會兒,碗裡的獅子頭早已被他吃完,而飯、青菜和蛋湯卻沒動過,接下來的時間裡,我看到他滿口滿口地吃起來,小半口的飯,再喝一勺湯,就這樣,過了十分鐘,青菜仍然沒動過,我走過去對他說:“今天一定要都吃光,都吃光了,我發小貼紙,好嗎?“嗯”,他點點頭,十分鐘後,我再次走過去看他的碗,湯已經喝光了,還有碗裡大概還剩下兩口飯,三口青菜的樣子,

  倒進飯裡,只要你再吃三口,就可以不吃了,但這三口一定要吃光,勺子放滿,好嗎?”“好!”他爽快地答應了,大口地吃了起來,不一會兒,三少吃光,碗裡所剩無幾……吹完後,我發了一張小貼紙予以鼓勵。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9

  觀察分析:

  “我要自己長大”這是一個孩子的呼聲,可現在又有幾個孩子是“自己長大”的呢?

  在我們班上就有這樣一個孩子,他很乖,很懂事也有禮貌。可是有一天他竟突然在我面前哭著說------對不起。事情是這樣的:可能由於前段時間生病在家,那天來竟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了,便來到我身邊憋了半天突然來了一聲“阿姨”。我的第一反應:“阿姨?”然後就捧起他的小臉蛋說:“寶貝,在幼兒園是叫阿姨嗎?咋阿姨都叫出來了呢?”然後他急忙就說:“不不不,老師。”我以為這就沒事了,結果這小鬼頭竟傷心的哭了起來,嘴裡還說著對不起。我愣了一秒,問他怎麼了。結果他說:“我把老師叫錯了,不能叫阿姨,我難過過我把老師叫成阿姨了。”就因為把老師叫成阿姨,哭了。這可不像我平常認識的那個愛笑,能幹的小鬼頭。於是我決定觀察這小鬼頭。

  我發現他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時候笑得特別開心,也會打鬧,可只要老師一關注到他,他就會立刻收起“放肆”的笑容轉為微笑大動作也沒有了,變得很乖巧。而且我還發現他媽媽每天送他的時候都會和老師是班上每個老師說他近日的情況,放學的時候也會和每個老師詢問他在園有沒有不乖。說的最多就是銘銘平常都是她自己在帶如果有什麼不乖的地方,請老師一定要告訴她,她會配合老師幫他改正的。而且銘銘除了上幼兒園週末還要上他不喜歡的跆拳道和英語培訓班。這就讓我不難理解銘銘當時那個舉動了。媽媽給他安排了一切,他也按照媽媽說的一切去做。媽媽希望他成為完美的小孩,不犯錯誤的小孩。可哪有不犯錯誤的小孩,只有犯了錯誤會大方改正的小孩和犯了錯誤傷心害怕的小孩。

  採取措施:

  在《指南》中我看到過這樣一段話: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過多的干涉,帶來孩子的無奈;過多的指責,帶來孩子的無措。

  所以我決定第一步先和銘銘談談。瞭解後才得知銘銘爸爸一直部隊裡,家裡只有媽媽和他兩個人,媽媽也不用上班所以就把全部心思都用在銘銘身上了,銘銘也很懂事所以媽媽說什麼他就怎麼做。但讓銘銘少了很多和朋友玩耍的時間,也讓銘銘少了很多表達的意願。

  於是我第二步便和銘銘媽媽進行了溝通交流。銘銘媽媽說總是讓銘銘學這學那是因為自己小的時候就沒有太多的學習機會,也因為覺得現在的社會競爭太大了,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讓他做個乖巧懂事不會犯錯的孩子是因為怕他以後處理不好人際關係適應不了社會。媽媽也說自己可能給銘銘太大壓力了,她自己做起來壓力也大,她覺得讓銘銘變得更優秀是她的責任。

  那我的第三步就是糾正銘銘媽媽的思想,家園合作幫助銘銘“自己成長”,也幫助銘銘媽媽放下“責任”。

  1、讓媽媽帶銘銘在平常或假日多和其他小朋友家庭出去活動。

  2、犯錯時先看他的表現,在採取措施,不是大事,無需過分責備。

  3、多聽孩子的想法,他可以自己決定的,可以試著讓他做主。

  4、媽媽自己可以多點自己的興趣愛好,然後和孩子一起分享。

  獲取成效:

  經過一段時間和媽媽的努力,我發現銘銘有了很大的進步。比平常愛笑了人,有時還會主動過來分享自己或別人一些有趣的事情,這肯定和媽媽平常的努力是分不開的。犯錯時的第一反應不是害怕了而是在解決。再加上銘銘本身就是懂事乖巧的孩子,我相信銘銘肯定會越來越開朗大方。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10

  時間

  遊戲區域 區角活動

  實錄

  教師介入指導

   今天在進行區角活動的時候,一些孩子選擇了操作區的拼圖,這個玩具是結合主題投擲的中國地圖的拼圖,拼板較多需要集體合作拼搭。孩子們對拼圖很有興趣也很有耐心。一開始,孩子們都在安靜地拼插著自己手中的拼板,過了一會兒,源開始煩躁起來,她面對自己手中較為複雜的拼板有些失去耐心。

  這時,她向我走過來說:“老師,你能過來幫我拼一下嗎?”然後我走過去,對她說:“源,老師不能代替你拼,你自己的工作要你自己完成。”她一聽,先是皺起了眉頭,我坐在她身邊對她說:“源,老師坐在你邊上看你完成的怎樣。”我見她大概拼出了頭緒鼓勵她說:“源,你真棒,都已經拼好了這麼多了,你看這部分和好那部分是連一起的呢,老師相信你們一起合作一定能拼完。”說完,她原先皺著的小眉頭舒展了很多,高興地點點頭,繼續自己手中的工作。不一會兒。好,澄,琪把自己拼完了的那部分拼圖,加上何清源那些合在一起,有的還順勢拿起其中的一小塊圖片給同伴,她們一邊說一邊拼圖,我走到她們身邊說:“你們真不錯,已經快完成拼圖了,呀!源也拼了一大塊了。”孩子們聽了鼓勵開心的繼續拼著自己的拼圖。

  分析:

  源小朋友性格內向,做事情缺乏耐心和自信,對於一件事情的專注力總是不能很持久地保持,遇到困難時會習慣求助於別人,所以當她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教師應耐心指導並給予鼓勵,堅持要她自己完成,體驗成功的喜悅。並在遊戲中鍛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互相幫助。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11

  行為表現:

  今日開展了“我當小廚師”的種植活動,孩子們嘗試製作涼拌蘿蔔絲。書成小朋友在製作的過程中,發現蘿蔔絲有兩種不一樣的形狀,覺得十分的好奇。“為什麼都是蘿蔔,但蘿蔔絲的形狀不一樣呢”經過他的提醒,周圍的小朋友也開始意識到了,他們一齊討論尋找答案。

  教育過程:

  書成小朋友和同組的小朋友一齊嘗試讓大蘿蔔變成蘿蔔絲,但他卻發現蘿蔔絲的形狀都不一樣。他仔細觀察旁邊小朋友刨蘿蔔絲,兩個眼睛一眨也不眨,大大蘿蔔,經過刨子的小孔,就變成了一絲一絲的。不一樣的小朋友刨下來的蘿蔔絲,粗細是不一樣的。饒漁刨下來的蘿蔔絲都比較細,孫邵鵬刨下來的蘿蔔絲比較粗,並且比較長。“怎樣會這樣呢”他的心裡冒出了一個大大的'問號。他繼續觀察,發現饒漁手裡的蘿蔔比較小,並且皮上的有一點皺;孫邵鵬手裡的蘿蔔比較大,水嫩嫩的。湘君也和他一齊觀察,她也有新的發現:饒漁在刨蘿蔔絲的時候,輕輕地擦過刨子的小孔,但孫邵鵬用了很大的力氣刨蘿蔔絲。

  他們把自我的發現告訴了對方,自我有來嘗試再次刨蘿蔔絲。第一次找一個小小的蘿蔔,用很小的力氣來刨蘿蔔絲,他看到蘿蔔絲真的是又細又短;第二次找了一個大一點的蘿蔔,這次他用比較大的力氣來刨蘿蔔絲,蘿蔔絲變得又粗又長。他們一齊找到了答案,高興地拍起手來。

  效果:

  書成是愛動腦思考的小朋友,他常常能仔細觀察,經過探索活動尋找自我想要的答案。這次對蘿蔔絲的不一樣形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遇到了問題能主動與同伴交流,集合同伴的力量一齊觀察,尋找答案。最終經過觀察、交流、實驗等方法,他和同伴找到了造成蘿蔔絲粗細、長短不一樣的主要原因,從心理上滿足了探索的渴望,能體驗到成功的歡樂。在種植活動中,我們教師要多觀察,發現值得孩子探索的一些細節,從小處讓幼兒常常有成功的體驗,這樣才能帶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到種植活動中來。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12

  觀察記錄:

  銘銘表現渴望非常強烈、自制力不夠;語言表述能力較強,聰明、愛提問題。在課堂上總是搶著回答問題,甚至不等老師把話說完,就著急地搶話。日常生活中也沒有耐心聽別人說話,一味急於自己表達。甚至吃飯早操時,他也不忘記傾訴。

  分析與說明:

  孩子愛表現,但自控能力很差,所以不管在什麼場合,他總會不由自主的插話。所以我們要教育孩子耐心聽完別人的話,並能根據講話內容作出應答。

  下階段措施:

  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能做到在不該說話的場合控制自己不說話,認真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1、在日常生活中,多與孩子交談,教師耐心傾聽孩子講話,以良好的態度對待和回應孩子。

  2、課餘時間給孩子寬鬆的語言表達的環境,多讓孩子說。

  3、積極開展能培養孩子自控能力的遊戲:木頭人、猜謎語等,鍛鍊孩子的自我約束力。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13

  行為表現:

  在課間活動的時候,嘉穎發現自然角里的種子發芽了,可是種子有的長出了三片葉子,而有的長出了兩片葉子。為什麼它們是同一天種的,它們長出來的葉子不是一樣多的呢?她的疑問引起周圍同伴的關注。於是好幾個幼兒都過來看個究竟。

  教育過程:

  幼兒對這個趣味的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都圍在自然角。不一會兒,紛紛發表自我的想法。饒漁說:“我當值日生的時候,每一天都給那盆長得快的種子多澆誰,因為我覺得花盆比較大,多澆水才能讓種子喝個夠的。”嘉穎仔細地看了看花盆裡的種子,說:“這個花盆有小朋友散的肥料,它吃了很多營養,所以長得非常快。”丁丁也急著說:“我猜這個長得慢的種子,它很少曬到太陽,所以長得慢。”我看到孩子們觀察得越來越仔細,心裡也非常開心,他們愛思考的習慣已經慢慢培養起來了,我也湊過去,隨機丟擲一個問題:“你們明白種子長大需要哪些條件?”孩子們爭著回答:“種子需要陽光、空氣、水,才能健康地長大。”“你們真聰明,這兩盆種子,受到的條件不一樣,所以它們沒有同時長出一樣多的葉子。”

  效果:

  由於大班幼兒有了愛觀察的好習慣,對周圍植物的變化,也幼兒新的關注點。嘉穎小朋友是一個愛觀察的孩子,她常常到自然角照顧植物。這次的問題,發現是十分有價值,能引起周圍孩子共同關注,在以後的生活中多鼓勵她堅持“愛觀察”的好習慣。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14

  觀察記錄:

  豪翔小朋友選擇了拼雞蛋的遊戲,光涵小朋友也跟著一齊玩了這個遊戲。在遊戲中,豪翔小朋友在籃子裡找了兩個半邊的雞蛋,可是拼的時候發現拼不起來,於是在籃子裡不停的換了好多個半邊雞蛋,最終找到了一個看似拼著完整的雞蛋。而光涵小朋友則是先拿了一個半邊雞蛋看了看上頭的點子並且數了數,又找了一個與點子相同數字的半邊雞蛋,發現還是沒拼起來,一看顏色不對,立刻找了顏色相同的數量數字相同的半邊雞蛋,很快將一個雞蛋完整的拼起來了。豪翔看到了光涵的方法也學他一樣,發現光涵的方法很快,最終他自我也拼出了一個完整的雞蛋。

  分析評價:

  1、豪翔小朋友性格比較踏實,不愛動腦筋,導致他玩遊戲的時候用了比較麻煩的方法去玩遊戲,雖然也能成功,可是花的時間不一樣。

  2、光涵小朋友聰明、開朗。他愛觀察,並且會思考,他的方法也得到了丁又嘉小朋友的認可。

  3、同樣是方法,孩子思考角度不一樣,嘗試的方法也不一樣,能夠讓孩子自我去比較去總結。

  支援策略:

  在活動中,我採用的是旁觀的策略,在遊戲最終總結孩子們所提出的想法。在活動中,孩子自我玩遊戲,每個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樣的,會想出各種方法,可是不需要教師去說哪一種,以免抑制了幼兒的創新思維以及創新本事。在活動中,讓幼兒進行自由探索,孩子們會經過比較,自我會去發現哪種玩法好。最終教師能夠再將好的方法總結說一說,並且鼓勵孩子探索更多好方法,已發展幼兒的思維本事和創新本事,讓幼兒養成愛動腦的好習慣。

幼兒園大班觀察記錄15

  觀察週期:9月————11月

  一、個案基本情景:

  碩磊他有一雙大大的眼睛,教師和小朋友們都說他長得像個小運動選手,都異常喜歡他。但接下來他的表現卻令我感到有些失望:

  觀察一:9月13日

  早上進班級時,他會以衝刺的速度闖進教室,見到門關著,他會“咚咚咚”的邊踢門邊喊“開門,開門!”;自由活動時他會帶著同伴在教室或幼兒園竄來竄去,追逐打鬧;玩積木時,他會把所有的積木都扔在地上;小朋友正聚精會神地聽講,他卻和周圍的小朋友頭碰頭講得熱火朝天,手舞足蹈

  觀察二:11月9日

  繪畫活動開始了,碩磊趁教師不注意,拿著記號筆在畫紙上、桌布上亂塗亂畫。當教師走近他時,他就對你笑嘻嘻的,讓你又好氣又好笑。

  觀察三:11月23日

  碩磊的口語表達本事較差,一緊張就小臉漲得通紅,讓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有時也會結結巴巴說不清楚,有時直接說“我不會”。

  二、案例分析:

  1、好奇心很強。這時期的孩子好奇心理很強,不管對什麼東西都很感興趣,尤其是那些好玩好看的、自我沒有的一些東西。他們總想弄個明白,想個究竟,所以他們會玩玩弄弄,甚至把玩具弄壞。事實上,孩子所表現出的惡作劇、小破壞有時並非真的壞行為,但卻是一種不利於他人的行為。

  2、父母對孩子管束較嚴,並且缺少溝通。由於碩磊的父母都由於工作比較忙,很少照顧他,更別說和他交流了。當孩子遇到事情時就將他暴打一頓,慢慢地使孩子內心產生緊張和壓抑感,家庭是孩子成長最自然的生態環境,是他的第一個學校,沒有良好的環境,孩子自然會有些反常。而這種情緒會給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這樣的孩子,太需要有人去關愛他、寬容他,需要有人去真誠地對待他了。

  三、措施與效果:

  針對碩磊畫畫時的表現,我讓本事較強的幼兒坐在他的身邊,時常關心他,照顧他。畫畫的時候,孩子繪畫本事差,我就手把手的教他勾線,教他塗色。並與家長取得聯絡,在家多為孩子添置一些繪畫工具,讓他在家裡塗塗畫畫,培養他的興趣。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碩磊對小汽車、槍等等的玩具異常感興趣,根據他的特點,在區角活動時我為他準備了許多有關這樣的圖畫,讓他也學著畫,他十分感興趣。每次我都將他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表揚他畫得越來越好了。另外,自由活動時,與他多交流,多講道理,他慢慢改掉了這些不良習慣。

  針對孩子口齒不清、說話結結巴巴這一問題,我在平時注意與孩子多交談,讓他重複其他幼兒的回答,並時常找機會讓碩磊在團體面前講述。另外,請家長平時用普通話與孩子交談,讓孩子在家多聽故事,多接觸語言環境,在每次的外出活動中,陪伴在他身邊,引導他描述周圍的景色、人們的活動,讓他複述別人的話,漸漸地孩子的語言有了較大的提高。一次,他回老家一星期沒來,入園時他還將自我回老家的情景講給我們聽。

  半年來,碩磊已有了可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