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簡報> 農民秋收簡報範文(精選6篇)

農民秋收簡報

農民秋收簡報範文(精選6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沒少看到過簡報吧,簡報不是一種刊物。因為有些簡報可裝訂成一本,像一般“刊物”,更多的是隻有一兩張紙,幾個版面,像一份報紙。什麼樣的簡報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農民秋收簡報範文(精選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農民秋收簡報範文(精選6篇)1

  3月23日下午,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楊真平、副秘書長譚毓平、市水利局局長劉大平、副局長賀豐炎及有關工作人員督查湘江沿線防汛工作,重點督查了市城區湘江沿線4處重要的在建涉水工程防汛情況。下午5:00楊真平副市長組織在河東大堤管理所召開了防汛緊急排程會。xx區、xx區人政府副區長、水利局長,經開區、昭山開發區分管副主任、社事局長以及湘江沿線堤垸管理所所長參加了會議。會議分析了近期雨水情及防汛形勢,安排部署了當前的防汛工作。為確保今年安全度汛,楊真平副市長要求當前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切實提高思想認識。

  各級各部門務必要清醒地認識到極端氣候變化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提高認識,克服麻痺思想,始終保持思想上的高度警惕,牢固樹立防大汛、抗大災的思想意識。

  第二、紮紮實實落實各項防汛措施。

  1、全面做好20xx年防汛工作。各級各部門要全面啟動今年的防汛工作,早動員、早部署、早落實,全面落實防汛責任,完善修訂各類預案,進一步開展險工隱患排查,積極籌措防汛資金,落實防汛物資儲備和防汛搶險隊伍,確保今年防汛安全。

  2、積極應對此次強降雨過程。本次汛情來得早,各級各部門要積極應對,嚴格實行領導帶班的24小時值班制度,強化巡查值守,確保安全度汛。

  一、是要抓好湘江沿線防洪安全。湘江沿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要在前期防汛檢查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巡查排查力度,對堤防、涵閘、機埠、在建涉水工程進行地毯式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存漏洞,對查出的隱患要嚴格落實整改措施,明確整改責任人,限時迅速整改到位,確保安全度汛。

  二、是重點做好在建涉水工程的防汛工作。各涉水工程建設單位要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加快建設進度,務必在汛期前完成影響安全度汛部分的工程施工。建設單位和工程管理單位都必須做好應急度汛預案和各項度汛準備工作,並都要派人24小時巡查值守,發現險情及時進行搶護,確保工程安全度汛。

  三、是落實防汛責任。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的防汛責任制,落實好各類工程和山洪災害易發區的行政責任人、技術責任人和管護責任人,明確防汛責任,確保汛期責任到位。

農民秋收簡報範文(精選6篇)2

  8月22日,景陽鎮幹部群眾冒著高溫,鋪管取水、噴灌稻田,奮戰在抗旱第一線。

  眼下正是水稻孕穗抽穗灌漿的關鍵時期,因持續的高溫乾旱天氣,在景陽鎮社堂村,部分稻田已出現了乾裂現象。景陽鎮在縣農業農村局的支援下,協調灌泵車進行農用水運輸,鎮村幹部組織村民迅速開展生產自救,讓農田“消暑解渴”。

  同時,在農技部門專業人員的建議下,村“兩委”幹部和村民對在抽穗和灌漿初期的水稻田採取早晚灑水、葉面降溫的方式,提高植株抗高溫能力,努力降低旱災導致的損失。

  據瞭解,受連日來的高溫少雨天氣影響,景陽鎮境內部分農田旱情較重。景陽鎮政府積極組織農技、水利相關部門人員到田間地頭檢視農作物受災及灌溉情況,現場指揮排程抗旱救災工作。

農民秋收簡報範文(精選6篇)3

  入夏以來,持續高溫少雨,給謝莊鎮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造成了較大影響。為防止旱情進一步惡化,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謝莊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體鎮村幹部聞令而動,認真分析研判,及時安排部署,精心做好“水文章”,堅決做好抗旱保民生工作。

  一、強化組織領導,堅持全員上陣

  謝莊鎮立足當前旱情,啟動應急預案,鎮黨委政府每日一排程、每週一研判,鎮主要領導帶頭到水庫塘堰、田間地頭察看旱情,指導抗旱相關工作開展。全鎮迅速啟動防汛抗旱工作領導小組責任制,進一步明確鎮村兩級幹部、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水利站、電管所等相關職能部門責任,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抗旱,提升抗旱機械的使用率;水利站積極協調解決灌溉水源問題;電管所科學排程,優先保障抗旱電力的.及時供應。做到黨政主要負責人在一線統籌排程、分管領導在一線破解難題、聯村領導在一線組織協調、包村幹部和村幹部在一線服務群眾,黨群一心,全力以赴將今年旱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

  二、黨員幹群一心,掀起抗旱高潮

  謝莊鎮依託“6314”工作模式,發揮六級網路體系,充分發動鎮、村、組、聯結長、網格長的力量,深入轄區農戶家中,全方位瞭解群眾在生活用水方面存在的困難和農作物旱情。同時,全鎮黨員幹部帶頭抗旱搶種,根據摸排上來的轄區內飲水困難農戶以及受旱作物等一手資料,落實專人負責定期上報、統一分析,合理調配資源,集中優勢將水資源保障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同群眾一起打好抗旱攻堅戰,在全鎮上下迅速掀起一股抗旱保秋新高潮。

  三、加強宣傳引導,營造良好氛圍

  謝莊鎮透過組織人員力量,進組入戶開展宣傳,用好村中大小喇叭、宣傳橫幅、宣傳車、村級微信群等宣傳載體,多形式向群眾講解當前乾旱的嚴峻形勢,積極引導群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全力以赴開展抗旱保秋和生產自救,打消農戶等天靠雨思想。

  四、強化多種措施,科學排程水源

  謝莊鎮各村嚴格按照“保水源、保能源、保灌溉、保人畜用水、保苗木不死、保糧食不減產”的抗旱保秋整體要求,做好抗旱供水工作,透過多引、多提、多攔、多蓄等措施,努力增加抗旱水源。同時,全鎮各級各部門始終突出把農村人畜飲水放在首位,根據水源情況和旱情發展趨勢,按照輕重緩急制定預案,優先保證轄區群眾生活用水。用水緊缺地區,充分調動各方力量拉水送水,確保群眾生活用水安全。目前鎮村建辦已出動灑水車50餘次,全力保障村民用水安全,一旦需要隨時出動。

農民秋收簡報範文(精選6篇)4

  7月底以來,因持續高溫少雨,石橋鎮農業生產和群眾生活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為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該鎮透過“三協調”採取有效措施,組織幹部群眾積極開展抗旱保收工作,守好群眾“糧袋子”。

  一是協調開閘放水。根據氣象監測預警,提前協調排子河水庫、引丹大渠管理處做好放水準備工作,保障群眾灌溉用水不等、不斷。

  二是協呼叫水糾紛。組織領導幹部深入村組瞭解情況,督促指導抗旱保糧灌溉工作,及時解決群眾用水難題。

  三是協調水源排程。包村幹部深入田間地頭察旱情、聽民意,根據水域分佈情況,科學統籌、合理排程,協調抽水機、送水車等提供移動服務,確保及時灌溉到位。

農民秋收簡報範文(精選6篇)5

  連日來的持續高溫、乾旱,降雨不均衡,造成勉縣部分割槽域出現不同程度旱情,給夏種夏管帶來不利影響。勉縣高度重視,聯合農業、水利和氣象部門,組織技術力量帶領鎮村幹部深入生產一線,多舉措指導群眾落實抗旱措施,開展抗旱保秋收工作。

  一是強化宣傳動員。印發《主要農作物抗旱保秋技術措施》,要求各鎮(街道)充分利用各村大喇叭和微信群進行廣泛宣傳,引導廣大農戶積極行動,克服靠天等雨的思想,全力開展抗旱保秋工作,結合不同地塊的墒情,進行科學合理的灌溉。二是加強資訊排程和水利設施自救。與氣象、水利等部門密切協作,科學研判旱情發生趨勢,及早釋出預警資訊,利用一切可能氣象條件,及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改善土壤墒情;動員農民充分利用溝壩水、機井、小電井、水窖等蓄水灌溉設施適時澆水補墒,積極應用滴管、噴灌、滲灌等節水灌溉技術,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儘可能擴大灌溉面積,有效緩解旱情。三是加強田間抗旱技術指導。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為農民群眾講解抗旱自救方法和技術。引導廣大農民採取中耕除草、去除無效株、噴施微量營養元素和抗旱劑以及防治病蟲害等綜合補救措施,可以有效減少養分消耗,提高根系活力,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損失,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四是強化病蟲害防控。組織植保人員加強秋作物病蟲害監控,及時預測預報,在科學用藥、綠色防控和統防統治上下功夫,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地見效。統籌抓好草地貪夜蛾、水稻螟蟲、玉米螟、黏蟲等病蟲害的監測防控工作,實現“蟲口奪糧”。五是加強旱情墒情的調查和監測預警。透過對勉縣的旱情調查和墒情旱情動態監測,分析出勉縣西部旱情比東部嚴重,北部比南部嚴重,沙壤土和土層薄的丘陵山區旱情嚴重,影響最大的是春玉米等旱情特點,在工作中針對旱情區域和農作物提出應對措施,做到有地放矢。

  截至目前,勉縣夏種全面完成,水稻、玉米、大豆等糧油作物夏管36萬多畝,秋作物輕度受旱面積3.2萬畝,中度受旱面積0.8萬畝,嚴重受旱面積0.06萬畝。

農民秋收簡報範文(精選6篇)6

  受連晴高溫天氣影響,重慶部分地區出現不同程度旱情,多地農業生產面臨壓力,為降低乾旱對農作物的影響,各地多措並舉,全力抗旱保秋收。

  在永川區仙龍鎮金寶山村,基地裡已經育好的辣椒苗遲遲不能移栽,而前段時間移栽的辣椒苗也因缺水出現了枯黃的現象。

  “因為高溫天氣,出現大量缺水,導致我們現在種下去的辣椒,抗旱不能及時得到保證。”永川區仙龍鎮金寶山村辣椒基地負責人範濤說。

  為保障農作物的用水需求,當地黨員幹部也積極組織水泵抽水,對受旱農作物進行澆灌。永川區仙龍鎮金寶山村黨總支書記王芳告訴記者,現在志願者主動開展抗旱,他們六十餘畝的再生辣椒得到了保障。

  近日,雲陽縣也組織多個志願服務隊,確保水稻秋收順利進行。雲陽縣路陽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呂思揚介紹,連續一個多月的高溫天氣以來,他們分別採取河道圍水抽水灌溉、灑水車送水灌溉,以及無人機噴灑營養液等方式,進行抗旱保倉工作。

  來自市水利局的訊息,受連晴高溫影響,全市土壤缺墒區域和程度均呈增長態勢,一百餘萬人供水受到了旱情影響。目前,水利部門已派出26個工作組對受旱區縣開展分類指導,同時採取多種措施做好抗大旱、抗長旱的準備。

  “透過新找水源、新修水池和塘壩、延伸供水管網、新建提水泵站,讓水源間相互連通,科學攔蓄和排程水量。同時,採用江河湖庫聯調,生活生產統籌科學供水。”市水利局水文與水旱災害防禦處處長宋剛勇向記者介紹。

  旱情不斷髮展,市農業農村委已派出15個抗旱工作指導組下沉區縣開展工作。19個技術指導組也在受災較重的區縣蹲點指導,針對糧食、蔬菜、水果、茶葉、中藥材等產業,落實抗旱措施。7月以來,市人力社保局依託重慶市專家服務團專案組織42個專家團隊228名專家,赴23個區縣鄉村一線指導抗旱保收。據瞭解,目前,全市已有三分之二的水稻收穫完畢,玉米收穫進度達95%。

  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袁德勝表示,目前,要搶收已經成熟的糧食、蔬菜,對在土的水果、茶葉要及時利用現有的一些條件,開灌水溝、施抗旱劑等措施,儘可能保樹、保果,減輕高溫乾旱帶來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