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小班美術教案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模板彙編八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傳統兒歌的“一字韻”特點。

  2、會用對角折的方法折魚。

  3、嘗試將觀察物件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徵。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範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活動準備:

  1、課件:相關藍色海洋背景圖

  2、大小不等的正方形彩色手工紙

  3、輕柔音樂

  活動流程:

  師幼談話:你們是小几班的孩子(幼兒說)我聽說咱小X班的孩子平時在幼兒園裡都表現特別棒!對嗎?(對)這麼有自信,好今天就讓老師來看一看,請幼兒坐下。唉!你們認識我嗎?我是誰?張老師很高興能和你們成為朋友。

  一、匯入部分:

  對了,今天張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特別漂亮的畫面,看(出示課件海洋背景圖)這是什麼地方啊?(大海)你喜歡大海嗎?那你想一想,大海里都住著哪些小動物呢?(幼兒邊說邊表演)

  小結:對了,大海里有大魚、有小魚、大龍蝦、螃蟹,還有許多許多的小動物

  二、回顧兒歌:

  咦?看誰來了(出示課件)和幼兒一起說兒歌

  說到:“小魚不來大魚來”教師同時從口袋裡出示大魚、小魚。提問:“它們是用什麼做出來的?(用紙折出來的)什麼顏色的是大魚?什麼顏色的是小魚(誇獎幼兒)

  三、(教師把小魚貼在黑板上)指著大魚提問:“這是魚的什麼?(眼睛)這是魚的(尾巴)這是魚的(身體)

  1、那怎麼樣我們才能把這隻大魚折出來呢?首先,我們用一張正方形的紙(出示紙)提問:“這四個尖尖的是正方形的什麼?(角)平平的是正方形的什麼?(邊)師:“首先(對角折)對角親親手壓平,然後,一角向上變尾巴,翻個跟頭遊一遊,眼睛大大畫圈圈。一條大魚游來了(在孩子身邊遊一遊)你也來試試吧?現在請你輕輕的坐到桌子旁邊

  2、看看我們桌子上有什麼?(彩筆、紙)現在請你拿一張大紙和老師一起折一折大魚,首先,(對角折)對角親親手壓平,然後,一角向上變尾巴,翻個跟頭遊一遊,眼睛大大畫圈圈。一條大魚游來了(教師帶領幼兒把魚貼到黑板上)

  小結:現在大魚有了許多的好朋友,那小魚的好朋友在那裡呢?我們在給小魚找個好朋友吧?(幼兒做回座位上)

  3、現在請你拿一張小紙和老師一起折一折小魚,首先,(對角折)對角親親手壓平,然後,兩角向上變小魚,翻個跟頭遊一遊,眼睛大大畫圈圈。一條小魚游來了(教師帶領幼兒把魚貼到黑板上)

  四、總結:師幼一起評價幼兒作品。師:“這個小魚是誰折的?這個大魚是什麼顏色的?這個大魚是什麼顏色的?大魚和小魚都找到了好朋友,他們可高興了,那我們的好朋友在那裡呢?我們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吧?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於一體的,利用多種表現形式來表現。讓學生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實踐操作中表現美、創造美鼓勵學生大膽的表現不同的魚兒造型從而促進學生個體的形成和發展。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小班美術教案:柳樹的長頭髮

  【活動目標】

  1.支援、鼓勵幼兒願意嘗試運用新材料進行美術活動。

  2.能大膽選用自己喜愛的顏色作畫。

  3.培養幼兒養成有序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活動準備】本文來自小精靈兒童資訊站

  1.創意繪本,畫有柳樹幹的大圖一張。

  2.棉籤、調色盤、各色水粉顏料。

  3.各種樹木的圖片若干張(包括柳樹)。

  【活動過程】

  1.將各種樹木圖片張貼在活動室周圍(注意圖片張貼高度要與幼兒視線平行),引導幼兒欣賞這些圖片。

  2.組織幼兒坐好後談話:

  1)“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樹嗎?來,讓我們認識認識它們吧!”(松樹、楊樹、梧桐樹等等)

  2)“大樹和我們人一樣,也有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樹幹有的高,有的低,有的粗,有的細;樹葉也長的不一樣??)鼓勵幼兒大膽描述。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輔導孩子採用圓曲線畫氣球時,不要強調畫圓,應著重鼓勵孩子設計式樣新穎的氣球。

  2、深色仍採用勾線平滌,可換一種深色勾線。

  3、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4、大膽嘗試繪畫,並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教學準備:

  幼兒作畫工具,教師範畫

  教學過程:

  一、引出課題師:逢年過節,不管是在大街,還是在公園,到處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氣球隨風飄動,空中彷彿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好看極了。小朋友沒有喜歡玩氣球的,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畫氣球。

  二、講解、示範

  1、氣球由球體和拒球線組成,畫得扁一點歪一點都沒關係,只要注意畫幾個氣球時,要有高低,不要排列太整齊,球體上可隨意畫一些花紋圖案,讓氣球更漂亮。

  2、除這樣畫外,小朋友們還可以設一些形狀更有趣的氣球,如熊貓氣球,小牛氣球,娃娃臉氣球等。

  3、畫好氣球再畫北景,先用曲線隨意畫出雲姑娘的外形,再加上眼和嘴,最後在雲形上端畫幾條曲線,表示雲姑娘的劉海。

  三、幼兒作畫教師在一旁指導幼兒構圖

  教學反思:

  孩子們學習積極性高。但在開始作畫時,相當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筆,在老師的鼓勵和引領後才紛紛動筆畫。分析原因,平時鍛鍊機會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認為,活動時間太長,在這次活動中,教師的活動程式清晰有序,過程生動、有趣,方法得當。富於啟發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師的教態、語言、語氣始終充滿感染力,深深吸引著孩子們情緒愉快地積極、主動參與到活動中,因此,整個活動過程氣氛活躍,效果理想。

  小百科:氣球是充滿空氣或某種別的氣體的一種密封袋。氣球不但可作為玩具,也可作為運輸工具。氣球種類有很多,現在主要介紹天然乳膠生產出來的氣球,可以作為裝飾,開業慶典做的拱門,可以印製上自己的廣告圖案作為宣傳,可以印上結婚新人的相片作為祝賀,可以裝飾舞會,新人花車等等,現在氣球成為一種亮麗的風景線,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青睞!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能用點、線、面的組合,表現自己不同水聲的感受。

  2. 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產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知識準備:已展開有關水的討論。材料準備:滴水聲、下雨聲、流水聲、瀑布聲等各種水聲的錄音。2. 雨滴、溪流、浪流、瀑布圖畫。

  3. 藍色水粉顏料、水粉筆、擦布、白色紙一張。

  活動重點:能用點、線、面的組合,表現自己不同水聲感受。

  活動難點:能用點、線、面的組合,表現不同水聲,激發幼兒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動過程設計意圖

  一、活動匯入:水的聲音。

  1. 小朋友們,小耳朵仔細聽聽這是什麼聲音?(播放水聲錄音請幼兒猜一猜聽到的是什麼聲音?是哪裡發出來的。)

  2. 這些聲音啊,都是水發出來。小朋友們,小眼睛仔細看看,水又是怎樣跳舞的呢?(出示圖畫),請幼兒說說水是怎樣跳舞的,啟示幼兒輔以動作進行表達。)

  3. 圖畫上水跳舞的時候發出了那麼多聲音。我們怎樣把水聲變成圖片呢?(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將水聲變成圖畫,如:我們怎麼來表現小雨滴?(斷斷續續的線條)。)

  4. 小結:快樂的水聲可以畫下來,“滴答滴答”可畫成一個個或一串串小點;“沙沙沙沙”可畫成一根根的細細的短直線或斜線;“嘩嘩嘩嘩”流水聲、海浪聲可以用連續不斷的波浪線和螺旋圓形表現;雷雨聲、瀑布聲可以用線畫成一片;也可大片大片地往下圖畫……

  二、活動展開:水的舞蹈。

  1. 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一起圍站到小桌子邊聽聽這個音樂,畫出我們快樂的水聲。(反覆播放錄音), 鼓勵幼兒聽到的用繪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2. 引導幼兒變化點、線、面的組合,不斷豐富畫面。(幼兒自由探索,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3. 引導能力弱的幼兒大膽落筆。

  4. 鼓勵幼兒在作出過程中相互學習,交流和欣賞。

  三、活動結束:快樂的水聲。

  1. 我們現在邊看圖片邊在自己的畫上找找這幾種水聲?(重新呈現有關水的圖畫,引導幼兒邊聽水聲邊在畫面上尋找這幾種水聲。)

  2. 相互欣賞一些有創意的作品,鼓勵幼兒相互學習、交流。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喜歡的作品是哪部分,為什麼?

  四、活動延伸 :尋找身邊的水聲。

  我們現在去聽聽水龍頭會唱出什麼樣的美妙歌聲呢? 透過直接的聽聽來直觀的匯入主體水,讓幼兒們在說說比較中輔以做做動作進行表達,激發幼兒的興趣,同時為創作做好鋪墊。

  在聽聽、畫畫、玩玩中學習點、線、面的組合,感受集體創作繪畫遊戲的樂趣。

  透過看看、聽聽、找找、說說 ,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產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是否能點出多變的小雨點,即線條、點等認識

  2、激發幼兒對顏色繪畫的興趣,積極參與繪畫活動。

  3.培養幼兒對抽象事物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油畫棒、幼兒人手一份畫有雨傘的畫紙、各種圖片貼圖、雨的聲音。

  2、知識準備:幼兒觀察過下雨時雨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故事匯入。

  1.給幼兒講述故事《下雨了》。

  2.出示下雨時的圖片,讓幼兒觀察雨點的特徵。

  3.引發幼兒認識下雨天氣,並讓幼兒思考雨天出門要使用什麼工具。幼兒:雨傘。

  二.繪畫雨點。

  1、啟發談話,引起興趣

  教師:“今天太陽公公很高興,見到我們小朋友,可是忽然一陣風吹來了,“嘀答、嘀答”下雨了(同時播放下雨的聲音)。雨是從哪兒掉下來的?小朋友,你們見過小雨點嗎?是什麼樣的?

  幼兒自由討論舉手回答,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小結:下大雨時,像根直直的、長長的線;下小雨時,一點點的。

  2、操作演示,引出內容

  (1)演示討論,共同參與

  A 、油畫棒演示畫長直線雨

  譁!譁!下了一場大雨。幼兒試畫(強調從天空中滴下來,直直的,長長的。)

  B 、討論: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點怎樣的呢?(一點點的)小雨點落到了哪兒?(幼兒討論)

  (2)激發興趣,嘗試取名

  A、演示用各種顏色的短線畫小雨點。

  雨越下越小,太陽公公出來了。咦,小雨點一下子變成了五顏六色,怎麼回事?(幼兒講述)五顏六色的小雨點可真漂亮。

  B、這麼漂亮的小雨點,我們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幼兒取名:七彩雨、美麗的雨等)

  3.老師講解幼兒要注意的地方,及繪畫的方法。

  三、幼兒創作,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創作:下雨啦,我們一起來看漂亮的小雨點。(雨中有赤、橙、黃、綠、青、藍等),能將最喜歡的顏色雨先畫出來嗎?

  (2)老師給幼兒發畫紙和油畫棒。

  (3)幼兒作畫,教師觀察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不同的雨,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2、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畫紙人手一份,油畫棒每人一份。

  2、每人一雙雨靴,一件雨衣。3、事先帶幼兒觀察過下雨的過程,掌握有關雨的知識資訊。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雨具、雨衣,雨靴”,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師:這是什麼?師:為什麼今天小朋友都帶了雨衣上幼兒園呀?師小結:對,

  2、前天老師還和你們一起觀察過下雨的過程是不是?(幼齊答:是)請小朋友想一想,雨是從哪兒落下來的呢?師:雨落下來的時候是什麼

  樣子的,小朋友知道嗎?師:那你們知道什麼時候雨是一滴一滴的,什麼時候雨是一根一根落下來的?

  3、師小結:看來小朋友在觀察下雨過程時很仔細。的確,當下小雨時它是一滴一滴的落下來的,而下大雨時則是像線一樣一根一根的落下

  來,如果颳著風的話,雨還會斜著落下來,有時向左斜,有時向右斜,好像在跳舞一樣。我們來學一學雨落下來的樣子好不好?

  二、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的雨。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表現下雨的過程。

  師:剛才我們說了說雨,還學了學雨落下的樣子,現在我們來畫一畫雨好嗎?師:我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來畫,先畫小雨好嗎?(好)教師邊

  示範畫法,邊講解:下小雨了,雨點從天上落下來,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嘩啦啦,雨像是線一樣一根一根的落下來,颳大風了,雨被風

  吹得都斜了過來。剛才我們說到的'就是這三種情況,下面請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著老師一起練習畫下雨。教師和幼兒一起邊說邊作畫空練習。

  四、幼兒大膽作畫,教師指導。

  (1)師:教師發現小朋友在空中畫的雨非常的好看,我們把它們請下來,讓它們飛到我們的畫紙上來,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好嗎?畫的時候,

  請大家還是先畫小雨,再畫大雨,然後畫颳風時的雨。

  (2)幼兒進行創作,教師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五、展示交流。

  (1)展示全部作品,幼兒相互欣賞。

  (2)師:你喜歡哪張作品,為什麼?

  繪畫《下雨了》教學反思

  繪畫《下雨了》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所以本節活動我不但把讓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不同的雨作為重點,而且我把激發幼兒對大

  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也同時作為本次活動的另一個重點,並以情感體驗為主線,貫穿於整個活動中。

  1、藝術可以表現生活也可以表達情感,在教學開始,我透過聽——說—演——看——想,激起小朋友對雨的已有經驗,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

  感所想的事物說出來,用肢體表現出來,教師再進一步對幼兒的語言進行概括,進行提升,讓幼兒對雨有進一步的認識,為下面的繪畫做了一個感

  性和情感的鋪墊。

  2、結合語言進行繪畫,增加了活動的情趣。在用短線、長線、斜線畫雨時,我結合生動、形象的語言。如:小雨一滴一滴一滴落下來。大雨

  嘩啦啦,一條一條落下來。起風了,大雨、小雨斜斜地落下來。幼兒一邊說,一邊畫,幼兒就覺得有趣多了。

  教學啟示:

  1、孩子們天性愛玩兒,他們喜歡一切可以拿來玩兒的東西,不放過一切可以玩兒的機會。“下雨”這種自然現象對大人來說也許挺麻煩的,

  意味著鞋襪會打溼,衣服會濺髒,出門得帶傘,……。可是對孩子們來說,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著雨傘瘋瘋鬧

  鬧。而本次活動對幼兒這方面有所忽視。今後在學習這一內容的過程中可以大膽的安排成一個“玩”的過程,用一種遊戲的方式去學習。在“玩”

  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觀察,在“玩”中去體驗,在“玩”中去想象。

  2、教師在豐富雨的種類時還不夠深入,如:大雨、中雨、小雨、雷陣雨、太陽雨、毛毛雨、雨加雪、梅雨、酸雨……用你的聲音模仿一下不同

  的雨聲? 沙沙、沙沙——嘩嘩、嘩嘩—— 滴答、滴答—— 嘩啦、嘩啦——

  藝術大師羅丹的那句話:“生活中到處都有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透過這樣的課,能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一

  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從自然中發現美、表達美、創造美!

小班美術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國慶即將到來,家長都為幼兒準備了國慶長假活動的去向,同時,還了解到幼兒很喜歡雜技的表演,而且特別喜歡滑稽人的樣子,每當看見滑稽人的表演他們都會開懷大笑,所以設計了這一活動,讓幼兒把自己看見的表演、滑稽人的表演在美工活動中表現出來。

  活動目標:

  1、透過學習活動,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2、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點:

  1、摺紙的部分及使用剪刀和貼上的方法

  2、鼓勵幼兒大膽的想象和做畫的能力。

  活動準備:

  舞臺、背景圖一張、剪刀、漿糊、手工紙、毛巾等

  活動過程:

  一、今天我帶你們去看錶演,你們喜歡嗎?出示舞臺、背景圖,舞臺上有什麼表演節目呢?你們願意一起參加表演嗎嗎?那你要表演什麼節目呢?想一想,告訴大家。

  二、1、要想好你今天要表演什麼節目,想好了再動手畫,表演的動作和用的道具最後畫,可以用桌上的手工紙來幫助畫畫,不用也可以的,自己想

  2、教師講解、師範滑稽人的做法,滑稽人的頭有手工紙做出來的,是一個寶塔,然後倒過來就成一個人的頭,畫上眼睛、和嘴就完成了,然後畫身體,最後畫你的滑稽人在表演什麼節目?看誰的滑稽人表演的節目與別人都不一樣,最後剪下來,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時要注意安全,要剪的光滑,然後貼上到舞臺上來表演,

  3、幼兒進行作業,教師個別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完成作業。

  三、結束講評:今天舞臺上的滑稽人表演得好看嗎?有一些什麼節目呢?等一會兒我們還要到小班去演出,請你們去介紹好嗎?現在先和你的好朋友介紹,你的滑稽人在表演什麼好嗎?

小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探索在一定範圍內透過紙的變化印畫裝飾樹。

  2、嘗試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印畫,並在指定範圍內印花。

  3、樂於參加印畫活動,並從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紅、黃、藍、綠顏料各四盆,報紙剪成紙片若干及抹布、紙等等。

  2、已經畫好的樹的輪廓圖若干張。

  活動過程:

  1、透過觀察春天的樹,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現在已經是春天了,小朋友你看到大樹怎麼了?(長出葉子了。)

  2、引導幼兒談談如何用紙裝飾樹。

  (1)春天到了大樹都長出了各種各樣的葉子。瞧,這棵樹他的葉子是怎樣的,猜猜他衣服上的花紋是怎麼做出來的?(幼兒猜猜並發表自己的觀點)

  (2)知道嗎?這些小花、小點是用我們的紙變出來的,那他是怎麼變的呢?讓我們自己動手來試試把紙變一變,變出這些小花、小點來印嗎?

  3、探索用紙團印畫的方法。

  (1)幼兒自由探索。

  (2)交代要求,我們小朋友在試的時候如果想換一種顏色、換一種方法的話就先把剛才試過的紙扔到桌下的紙簍裡,再那一張變一變來試。(用紙捏成團印花,用紙搓成棒印花……)提醒幼兒換色了就把紙團送回家即紙簍裡。

  (3)說說看他是把紙怎麼變的,印出是什麼樣的花?(並請個別幼兒上臺試一試)紙用要捏的緊……

  4、幼兒操作,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印花。

  (1)小朋友真聰明,把紙變一變還能印出這麼多美麗的花呀!大樹可高興了,讓我們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印花方法,給大樹去穿新衣服吧?

  (2)幼兒操作,給予指導。

  指導幼兒換色等。(4人一組)

  5、、欣賞“大樹的衣裳”。

  讓我們一看每組的大樹都穿的是什麼衣服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