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培訓方案> 【熱門】培訓方案模板6篇

培訓方案

【熱門】培訓方案模板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的內容多是上級對下級或涉及面比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帶“檔案頭”形式下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培訓方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培訓方案 篇1

  第六講、導診護士的魅力語言

  一、職業語言應具備四性

  1. 文明性

  2. 安慰性

  3. 治療性

  4. 規範性

  二、護理文明服務“七聲”

  1. 患者初到有迎聲

  2. 進行治療有稱呼聲

  3. 操作失誤有道歉聲

  4. 與患者合作有謝聲

  5. 遇到患者有詢問聲

  6. 接電話時有問候聲

  7. 患者出院有送聲

  三、護理文明服務“五心”

  1. 對待患者誠心

  2. 接待患者熱心

  3. 聽取意見虛心

  4. 解釋工作耐心

  5. 護理服務細心

  第七講:導診護士服務流程語言行為規範

  1. 病患及家屬進入門診大門

  2. 患者來到導診護士臺

  3. 對不熟悉醫院看病程式和環境的急診或初診患者

  4. 對急診患者、病情危急患者的家屬或心情緊張者

  5. 對老年、行動不便患者

  6. 患者來就診發現專家休息或停診

  7. 患者就診發現專家不在、又不肯讓其他專家接診 病人拒絕另請專家診治

  第八講、導診護士服務流程

  一、工作時要做到三輕

  1. 說話輕

  2. 走路輕

  3. 開關門聲輕

  二、不同場所的禮儀

  1. 在辦公室

  1.1基本原則:尊重、端莊、大度、協作

  2. 在病房

  2.1基本原則:禮貌、穩重、細緻、耐心

  3. 在走廊和醫院院內

  3.1基本原則:規範、禮讓、穩重、大方

  三、接待門診、急診患者的禮儀技巧

  1. 迎接禮貌、熱情

  2. 指示明確、清晰

  3. 迅速反應,沉著果斷

  四、接待不同患者的技巧

  1. 接待孕婦的禮儀技巧

  2. 接待老年患者的禮儀技巧

  3. 接待年輕患者的禮儀技巧

  4. 接待患兒的禮儀技巧

  五、導診護士的“七不準”

  1. 不準吃零食、幹私事;

  2. 不準閒聊、打鬧、高聲喧譁;

  3. 不準看書、看報、看電視;

  4. 不準約會私人客人;

  5. 不準對病人不理不睬;

  6. 不準索取病人禮物;

  7. 不準與病人頂撞吵架;

  第九講、結束語

  服務從心開始,是醫院導診護士服務的具體體現。微笑是一把神奇的金鑰匙,可以開啟心靈的鑰匙。微笑是一種國際禮儀,能充分體現一個人的熱情、修養和魅力。微笑能使陌生人感到親切,使朋友感到安慰,使親人感到愉悅。微笑是友好和平的代名詞,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溫馨。微笑一下並不費力,卻產生無窮魅力;受惠者成為富有,施予者並不變窮。微笑,是仁愛的象徵,仁德的體現,快樂的源泉,是溝通消費者的第一橋樑。

  二、醫院領導與管理課程(醫院各科室主任以上管理人員)

  序號課題天數

  1《醫院管理者職業化塑造》2天

  2《醫院科室主任綜合技能提升訓練》2天

  3《醫院管理溝通與衝突處理》2天

  4《醫院部署教育與有效激勵》2天

  5《醫院危機公關處理》2天

  6《現代醫院贏在高效執行力》2天

  7《醫院管理創新與領導藝術》2天

  8《醫院管理人員商務禮儀培訓》2天

  八、導診護士工作服務標準

  一)導診護士職業形象標準

  基本要求:規範、整潔、職業化。

  1. 工作服整潔、無汙漬、勤換洗、適體平直、有破損或脫鈕釦的情況及時縫補。

  2. 襯衣不露在工作服外,不卷褲挽袖、不穿拖鞋上班。

  3. 正確配戴服務標誌牌(左上衣口袋)。

  4. 上班時間不戴墨鏡、太陽鏡、手鐲、戒指、有墜耳環、不留長指甲、不染指甲、頭髮不披肩,化淡妝。

  二、導診護士工作行為標準

  基本要求:文雅、莊重、無體味、無口腔異味健康、大方得體。

  站姿:

  1. 軀幹:挺胸、收腹、緊臀、頸項挺直、頭部端正、微收下頜。

  2. 面部:微笑、目視前方,面部肌肉放鬆。

  3. 四肢:兩臂自然下垂,兩手伸開,手指落在同側褲縫處或交*輕放於小腹處,右手在左手上方。兩腿繃直,腳間距與肩同寬,腳尖向外微分。

  4. 忌:抬頭傲視、謔浪笑傲、身體顛晃,手卡著腰、輕佻或佝僂。

  坐姿:

  1. 上身端正挺直、兩肩稍後展,兩腿併攏後收。入座離座動作要輕,避免座椅傾倒震動或發出響聲。雙腳著地,兩腿內收,兩腳平行。

  2. 忌:身體扭曲,趴在桌上;一雙胳膊架在椅背上,翹二郎腿,脫鞋,將腳放在桌上或凳上。

  行姿:

  1. 上身保持正確的姿勢,身體重心不偏不倚,兩臂前後自然均勻擺動,前擺時要肘微屈,不甩手臂,後襬時不甩手腕,昂首、挺胸、收腹,步速略快。

  2. 行走時步伐適中,宜小步,不宜大步流星或走廊內奔跑,或腳拖著地行走。

  3. 幾人同行,不要大聲嘻笑或並排行走,以免影響患者通行。

  4. 狹窄處主動為患者讓路,不可搶行,走路時不可哼歌曲,吹口哨或哚腳。

  5. 走廊、樓梯等公共通道靠左而行,不宜在走廊中間大搖大擺。

  6. 工作需要快步行走時,上半身保持平穩,兩腳步幅不宜過大,頻率不過快,舒展自如略帶輕盈。

  三、導診護士服務語言要求

  語言優質服務基本要求:

  1. 語言選擇:根據患者的語言習慣,應儘量採用相同的語言或方言與患者交流,讓患者有一種親切感、親近感,有利於在診療過程中得到患者的配合與支援,同時也樹立患者對醫院的良好印象,提高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與信任度。

  2. 語調:語音輕柔,吐字要清楚;語調呈升調,讓患者從語調中體會到你的熱情。

  3. 忌:一句話前半部分清楚洪亮,後半部分聲音模糊微弱。

  4. 語速:語速適中,節奏感要強,對於老年患者和語言障礙的患者,更要耐心傾聽、交流語速儘量緩慢。

  常用的禮貌用語:

  1. 常用交談用語:

  1.1問候語言:歡迎、歡迎您、您早、早上(中午、晚上)好

  1.2道歉語言:請您稍候、讓您久等了、對不起、實在對不起、抱歉、實在抱歉、請不要著急、慢慢說,有事我會盡力幫助您的。

  1.3接待語言: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助嗎?請會、請到這來、您哪裡不舒服、我馬上就過來,讓您久等了。

  1.4道別語言:不用客氣、這是我應該做的,請您按時服藥、有疑問隨時和我們聯絡,請您按時來複診、慢走、祝您健康、祝您早日康復!

  2. 常用的稱呼用語:

  2.1一般稱呼:先生、小姐、女士、同志、師傅、老大爺、阿婆、老伯、阿姨、小朋友。

  2.2特殊稱呼:首長、經理、主任~~

  3. 交談時的注意事項:

  3.1交談時:用柔和的目光注視對方、面帶微笑,並透過點頭表示理解患者。

  3.2講話時:“請”、“對不起”、“您”、“謝謝”、“不用客氣”等禮貌用語要經常使用;不要隨意打斷患者的話題,如果患者講話抓不住主題,應引導患者向自己需要了解的話題轉變,不宜說“夠了”、“我知道了”之類的語言。

  總之:在整個服務過程中應提倡文明熱情“五聲”:迎接聲、稱呼聲、關心聲、致歉聲、送別聲;杜絕粗俗冷淡“五聲”:蔑視聲、煩躁聲、否定聲、鬥氣聲、爭吵聲。

  四、導診護士崗位工作服務語言參考

  1.患者來到導醫臺

  您好!請問您哪裡不舒服?請問您看哪個科?(或看哪位專家?)。請您填一下病歷。然後到掛號處掛號。

  掛號後坐電梯到XX樓就診。XX樓有導醫為您提供服務。

  主動、熱情、目視對方、態度和藹。

  2. 對不熟悉醫院看病程式和環境的急診或初診患者

  (稱呼):您好?請問您要看什麼病?XX主任是看XX病的專家。他(她)在XX樓開診,請您帶好病歷,我帶您到這邊掛號(送患者至電梯門口)。

  請您拿好病歷,坐電梯到XX樓就診,有樓層導醫會幫助您的。

  態度熱情、誠懇、面帶微笑。對初診患者的優質接待尤其重要、優質接待會形成良好的第一印象。

  3. 對老年、行動不便患者

  (稱呼),小心路滑,不用急,慢慢走。 上前攙扶、送到大門口或電梯口。

培訓方案 篇2

開發區食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開發區衝擊違法新增不可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新增劑專項整治正在緊鑼密鼓開展中。為增強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執法人員,及相對管理人對食品新增劑相應知識的瞭解,掌握食品新增劑的相關標準,開發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結合轄區實際,在開發區範圍內組織開展大規模的食品新增劑法規、標準培訓活動,特別擬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培訓物件及目的

  本次食品新增劑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培訓主要針對工商、質監、衛生、農牧等各成員單位執法人員、食品安全資訊員、檢查員、助理衛生監督員、檢查員及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負責人和相關技術管理人員。含飼料生產單位、農獸藥等農業投入品經營店、畜禽養殖園區(場)、食品生產、經營及餐飲單位主管生產技術的負責人,食品新增劑保管、使用操作人員等。要透過系統、全面的培訓工作,使廣大一線執法人員進一步掌握食品新增劑相關業務知識,以適應監管工作的需要,能做到監管、指導與服務相結合。同時透過對相對管理人員的的培訓,讓食品生產經營者系統掌握食品新增劑相關知識和標準,正確選擇使用食品新增劑,履行好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真正做到人人參與,人人監督,保障開發人民群眾的食品衛生健康安全。

  二、培訓時間及方式

  本次培訓時間計劃從月日開始至月日結束。各相關部門要按照食品安全委員會《關於轉發市食安委辦<關於在全市開展食品新增劑法律法規及相關知識培訓的通知>的通知》(紅食安委辦發[]3號)及早做好安排,並按照集中培訓和現場指導相結合的原則,對監管物件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培訓。

  三、具體培訓內容及要求

  為將培訓工作紮紮實實的開展好,各部門要按照監管職責對本單位執法人員和監管物件開展培訓。

  衛生部門要開展好衛生監督執法人員、助理衛生監督員、檢查員、各餐飲單位法人及從業人員的培訓,著重講解食品新增劑的定義、使用原則、食品分類、食品新增劑備案、標識標註及標籤評價的有關內容,透過培訓使衛生監督員對食品新增劑知識及檢查要點有了進一步瞭解,使衛生監督員對正在開展的“打擊餐飲業違法新增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新增劑專項整治行動”的政策理論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針對性地查處食品新增劑違法行為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質監部門要開展好開發區各食品加工企業(作坊)的培訓,培訓各經營業主如何正確採購、使用食品新增劑,以及國家允許使用的食品新增劑品種、使用範圍以及允許用量等相關規定,要求食品新增劑使用、銷售單位自覺的開展自查,建立好使用臺帳,做到食品新增劑專人採購、專人管理、專人使用,堅決杜絕在食品中新增非食用物質和違規使用食品新增劑的行為。

  工商部門要對一線工商執法人員和流通環節管理相對人開展培訓。著重講解關於食品新增劑的品種、識假辨假的方法和相關知識,對於國家明令禁止的非使用物質要嚴格檢查,並對各經營單位的“三合一”臺帳的建立健全逐一進行培訓。

  農牧部門要結合農業生產的季節特點、產業特點、地域特點,對所有農資生產經營及廣大農戶開展形式多樣,普及科學、合理使用農業投入品知識的培訓,提高農民規範化種種養殖技術水平,提高經營者向農民推介農藥、肥料、獸藥等放心農資,特別是培訓飼料生產單位、農獸藥等農業投入品經營店、畜禽養殖園區(場)、食品生產、經營及餐飲單位主管生產技術的負責人,食品新增劑保管、使用操作人員等。

  四、工作要求

  各部門要明確責任,狠抓落實。要透過工作責任的層層落實,深入、細緻、全面地完成好這次培訓任務,月日前向開發區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報送培訓工作方案及培訓班次,月月前報送培訓工作總結。

培訓方案 篇3

  為進一步提高本院護理人員中醫藥知識與技能,提高運用傳統中醫防病治病能力,護理部根據《中醫醫院中醫護理工作指南》、《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及二級中醫院等級評審要求,參照《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標準制定本院各級護理人員分層次培訓計劃如下:

  一、目的

  透過對全院護理人員的中醫藥知識與技能的分層學習,達到相應的能力要求,確保本院各級護理人員都能運用中醫藥的知識與技能服務患者。

  二、培訓要求

  (一)護理部

  1.組織安排中醫理論知識培訓、中醫專科專病護理常規、中醫護理方案培訓,每月1-2次。

  2.強化《中醫護理常規 技術操作規程》,組織護理操作技能培訓。

  3.中醫操作培訓專案

  (1)基礎操作八項:耳穴埋豆、艾條灸法、拔火罐、穴位按摩、刮痧法、溼敷法、塗藥法、燻洗法。

  (2)專科操作技能:各病區根據專業特點,確定專科考核專案。

  (二)科室

  1.每月組織1次業務培訓,內容包括中醫基礎知識、中醫專科專病知識。

  2.中醫護理查房每月1次,由護士長/責任護士主查。

  3.護士長對本科護士中醫操作技能進行科內培訓並考核,每季度1次。

  三、分層培訓計劃

  (一)N0級護士:從事臨床工作1年內的護士。

  1.培訓目標:

  (1)進一步鞏固基礎理論與技能;

  (2)加強中西醫專科理論和專科技能培訓;

  (3)熟悉並正確應用中醫護理常規、技能操作規程;

  (4)完成新護士培訓手冊。

  2.培訓內容

  (1)國家衛生、中醫藥工作基本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

  (2)中醫基礎理論、基本技能;

  (3)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

  (4)新護士培訓手冊內容。

  3.培訓計劃

  (1)鞏固“三基”知識,紮實基礎理論的掌握。

  (2)進行中醫技術操作技能的學習;

  (3)新護士入科3個月內完成新護士培訓手冊。

  (二)N1級護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1年以上或3年以內的護師。

  1.培訓目標:

  (1)掌握中醫基礎理論、基本技能:熟練運用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

  (2)加強急、重症患者的搶救護理培訓,提高危重病人的搶救能力,使其具備獨立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3)注重專科護理技術能力的培養。

  2.培訓內容:

  (1)國家衛生、中醫藥工作基本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

  (2)中醫基礎理論、基本技能;

  (3)中醫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

  (4)急、危、重、疑難病基本知識和中醫護理技能。

  3.培訓計劃:

  (1)護理部有計劃安排中醫知識、中醫專科專病的專題業務講座;

  (2)選送外出參加各類業務培訓、專題交流等,加強中西醫專科知識的培養;

  (3)學習危重技術操作技能,提高危重病人的搶救能力;

  (4)承擔院內或科內中西醫業務講課1-2次/年,或中西醫護理查房1次/年。

  (三)N2級護士:從事臨床護理工作3年以上的護師或主管護師。

  1.培訓目標:

  (1)掌握並運用中醫基礎理論和專科專病中醫護理常規從事臨床護理工作,提出臨床辨證護理措施;

  (2)指導下級護士實施中醫臨床護理;

  (3)具備中醫臨床護理理論與技能的教學能力。

  2.培訓內容:

  (1)國家衛生、中醫藥工作基本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等;

  (2)中醫專科專病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

  (3)急、危、重、疑難病基本知識和中醫護理技能;

  (4)中醫護理教學基本方法與技能。

  3.培訓計劃:

  (1)護理部有計劃安排中醫知識學習,組織急、危、重、疑難病知識等講座,進行中醫護理教學基本方法與技能方面的培訓。

  (2)在科內進行中醫專科專病護理常規、技術操作規程等專科業務講座。

  (3)學習護理科研設計要求及實施方法,積極申報課題。

  (4)積極參加中醫護理專案的繼續教育學習,每年不少於6學分。

  四、學時管理

  1.主管護師每年參加繼續教育獲得的學分中,中醫護理專案不少於6學分。

  2.新進入我院的'護士,三年內完成中醫理論與技能培訓時間累計不得少於100學時。學時分配要求:中醫理論知識培訓每年不少於15學時,專科專病中醫護理常規培訓每年不少於15學時,中醫護理技術培訓和護理記錄書寫培訓每年不少於5學時。

  五、考核方法:

  (一)護理理論知識

  1.護理部:組織全院性護理基礎理論知識考核及中醫護理常規、中醫業務學習的分層次考核1次/年及以上。

  2.科室:對科內護士進行基礎理論/專科理論考核,每季度1次。

  (二)護理技能操作:

  1.護理部:中醫技術操作每季度一次,一年全覆蓋,集中考核與下科室進行隨機抽考相結合。

  2.科室:

  (1)各病區根據專業特點,確定具體的專科考核專案。

  (2)護士長組織中醫技術操作每季度一次。

  (3)護士長平時跟蹤檢查護士的中醫護理操作質量。

培訓方案 篇4

  為貫徹落實市業主及總監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本專案安全監管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水平,加強本專案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和技能,切實做好本工程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工作,現制定安全生產培訓計劃:

  一、培訓工作目的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生產第一的理念,全面落實市業主和總監辦安全生產工作會議部署,緊緊圍繞安全生產工作大局,統籌規劃,改革創新,著力完善專案的培訓體系,強力推進以“三項崗位人員”(專案經理、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農民工和班組長為重點的專案全員培訓,進一步加大監管培訓力度,切實加強安全專業人才培養,大力推進培訓內容規範化、培訓方式多樣化、培訓手段現代化、培訓管理資訊化,全面提升從業人員和安全監管人員的整體素質,為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提供人才保證和財力支援。

  二、培訓工作安排

  (一)、教育和培訓的時間

  1、企業法人代表、專案經理每年不少於30學時;

  2、專職管理和技術人員每年不少於40學時;

  3、其他管理和技術人員每年不少於20學時;建築工程安全生產管理4、特殊工種每年不少於20學時;

  5、其他職工每年不少於15學時;

  6、待、轉、換崗重新上崗前,接受一次不少於20學時的培訓;

  7、新工人入場、班組三級培訓教育時間分別不少於15學時、20學時。

  (二)、教育和培訓的形式與內容

  教育和培訓分等級、層次和工作性質分別進行,管理人員的重點是安全生產意識和安全管理水平,操作者的重點是遵章守紀、自我保護和提高防範事故的能力。

  1、新工人(包括合同工、臨時工、學徒工、實習和代培人員)

  必須進行專案部、工地和班組的三級安全教育。教育內容包括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標準及安全技術知識、裝置效能、操作規程、安全制度、嚴禁事項及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

  2、電工、焊工、架工;機操工及起重工和各種機動車輛司機等特殊工種工人,除進行一般安全教育外,還要經過本工程的專業安全技術教育。

  3、採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置施工和調換工作崗位時,對操作人員進行新技術、新崗位的安全教育。

  (三)、安全教育和培訓的形式

  1、新工人三級安全教育

  對新工人或調換工種的工人,必須按規定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方準上崗。

  三級安全教育是每個剛進企業的新工人必須接受的首次安全生產方面的基本教育,三級安全教育是指公司、專案、班組這三級。對新工人或調換工種的工人,必須按規定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經考核合格,方準上崗。

  公司級。新工人在分配到施工隊之前,必須進行初步的安全教

  育。教育內容如下:

  (l)勞動保護的意義和任務的一般教育;

  (2)安全生產方針、政策、法規、標準、規範、規程和安全知識;

  (3)企業安全規章制度等。

  專案級。專案級教育是新工人被分配到專案以後進行的安全教育。教育內容如下:

  (1)建築工人安全生產技術操作一般規定;

  (2)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規章制度:

  (3)安全生產紀律和文明生產要求;

  (4)在施工程基本情況,包括現場環境、施工特點,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的危險作業部位及必須遵守的事項。

  班組級。崗位教育是新工人分配到班組後,開始工作前的一級

  教育。教育內容如下:

  (1)本人從事施工生產工作的性質,必要的安全知識,機具裝置及安全防護設施的效能和作用;

  (2)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

  (3)班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基本要求和勞動紀律;

  (4)本工種事故案例剖析、易發事故部位及勞防用品的使用要求。

  三級教育的要求:

  (1)三級教育一般由企業的安全、教育、勞動、技術等部門配合進行;

  (2)受教育者必須經過考試合格後才准予進入生產崗位;

  (3)給每一名職工建立職工勞動保護教育卡,記錄三級教育、變換工種教育等教育考核情況,並由教育者與受教育著雙方簽字後入冊。

  2、特種作業人員培訓

  除進行一般安全教育外,還要執行GB5306—85《關於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劃》的有關規定,按國家、行為、地方和企業規定進行本工種專業培訓、資格考核,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後上崗。

  3、特定情況下的適時安全教育

  (1)季節性,如冬季、夏季、雨雪天、訊臺期施工;

  (2)節假日前後;

  (3)節假日加班或突擊趕任務;

  (4)工作物件改變;

  (5)工種交換;

  (6)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裝置施工;

  (7)發現事故隱患或發生事故後;

  (8)新進入現場等。

  4、三類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

  施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人,必須經過考核合格後,做到持證上崗。在施工現場,專案負責人是施工專案安全生產的第一責任者、也必須持證上崗,加強對隊伍培訓,使安全管理進入規範化。

  5、安全生產的經常性教育

  專案部在做好新工人入場教育、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生產教育和各級領導幹部、安全管理幹部的安全生產培訓的同時,還必須把經常性的安全教育貫穿於管理工作的全過程,並根據接受教育物件的不同特點,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和多種方法進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多種多樣,應貫徹及時性、嚴肅性、真實性、做到簡明、醒目,具體形式如下:

  (1)施工現場入口處的安全紀律牌。

  (2)舉辦安全生產訓練班、講座、報告會、事故分析會。

  (3)建立安全保護教育室,舉辦安全保護展覽。

  (4)舉辦安全保護廣播,印發安全保護簡報、通報等,辦安全保護黑板報、宣傳欄。

  (5)張掛安全保護掛圖或宣傳畫、安全標誌和標語口號。

  (6)舉辦安全保護文藝演出、放映安全保護音像製品。

  (7)組織家屬做職工安全生產思想工作。

  6、班前安全活動

  班組長在班前進行上崗交流,上崗教育,做好上崗記錄。

  (1)上崗交底。交當天的作業環境、氣候情況、主要工一作內容和各個環節的操作安全要求,以及特殊工種的配合等。

  (2)上崗檢查。查上崗人員的勞動防護情況,每個崗位周圍作業環境是否安全無患,機械裝置的安全保險裝置是否完好有效,以及各類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情況等。

  (四)培訓效果檢查

  對安全教育與培訓效果的檢查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檢查各專案安全教育制度。各專案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教育和培訓考核制度,要廣泛開展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使我專案各級領導和廣大職工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必要性,懂得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的科學知識,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自覺地遵守各項安全生產法令和規章制度。

  2、檢查新入施工現場工人進行三級安全教育的情況。現在臨時勞務工多,發生傷亡事故主要的多在臨時勞務工之中,因此在三級安全教育上,應把臨時勞務工作為新入廠工人對待。新工人(包括合同工、臨時工、學徒工、實習和代培人員)都必須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3、檢查安全教育內容。安全教育要有具體內容,要把《建築施工現場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建築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作為安全教育的重要內容,做到人手一冊,除此以外,企業、工程處、專案經理部、班組都要有具體的安全教育內容。電工、焊工、架工、機械工及起重工、各種機動車輛司機等特殊工種的安全教育內容。經教育合格後,方準獨立操作,每年還要複審。對從事有塵毒危害作業的工人,也要進行主毒危害和防治知識教育,也應有安全教育內容。

  4、檢查變換工種時是否進行安全教育。各工種工人及特殊工種工人除懂得一般安全生產知識外,尚要懂各自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當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置施工和調換工作崗位時,要對操作人員進行新技術操作和新崗位的安全教育,未經教育不得上崗操作。

  5、檢查工人對本工種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熟悉程度。該條是考核各工種工人掌握《建築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熟悉程度,也是對各工種工人安全教育效果的檢驗。

  6、檢查我專案各專案施工管理人員的年度培訓。各專案應按公司規定,安排施工管理人員進行有關安全生產工作的培訓學習,並做好培訓記錄。

培訓方案 篇5

  醫院服務禮儀培訓是醫院應該重視的一門培訓課程,因為醫院的醫護人員不但要有專業技能知識,專業臨床護理知識還要有良好的醫德和主動熱情的服務意識。只有這樣我們的醫院才能在當今競爭激烈的社會獲得好評,得到患者的認可。

  醫院服務禮儀培訓主要為您建議參加培訓物件,分析服務現狀,以及怎麼完善醫院服務等。

  醫院服務禮儀培訓物件

  醫院服務禮儀培訓是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應該參加的培訓課程主要培訓物件有:醫院經營人員,醫生,醫師,護士,醫務人員,導醫,營銷人員,專案管理人員,藥劑師,醫技人員,煎藥人員,醫院收費人員,後勤工作人員等醫院的所有工作人員。

  醫院服務禮儀培訓現狀分析

  1、患者滿意度差

  某醫院專案人員曾經對患者滿意度,醫護服務狀況等對醫院的服務品質做過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醫院的府服務狀況和服務中存在很多的問題,患者大多在抱怨醫院收費不合理,醫院的護理工作不到位,醫院飯食不好等各方面的問題,所有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應該要給予重視,做好改進。

  2、服務流程不和諧

  調查中發現醫院的服務流程有待改進,各部門之間不協調,給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擾。要對醫院的所有服務流程包括住院服務流程,出院流程,手術流程,看病流程等進行改進。

  3、醫護人員不注意自己的言行

  調查發現很多病人反映醫院的醫護人員不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在上班期間有吵鬧現象,這在醫院是絕對不允許的,醫院和其他的工作單位是有區別的,這樣會嚴重的影響病人的休息。

  醫院服務禮儀培訓完善服務質量

  醫院要解決目前的問題,進一步將優良的服務塑造醫院的特色,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規範員工的服務行為就必須對醫院進行禮儀培訓,具體要做到:

  1、提前做調查

  在培訓之前提前透過各個途徑做調研,看看醫院現存問題是什麼,有哪些地方是患者不滿意的,有哪些地方是員工不滿意的,因為只有你的員工滿意了,他才能很好的為患者服務,然後再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2、進行禮儀培訓

  知道了病根就可以對症下藥了,可以請一位知名的而利益培訓師給員工做禮儀知道,禮儀培訓師一般都會從員工平時的儀容儀表,個人舉止,與患者溝通,問候,醫德素質,交際等進行培訓,讓醫院的醫護人員正確的認識醫院服務,從外表和內在進行改進,完善服務質量。

  3、實施服務禮儀比賽活動

  請禮儀培訓師培訓過後就要實施,建議可以舉行一些比賽,做的比較好的員工就給一些福利,這也算是對員工的一種激勵方法。建議這個比賽活動不要單純的在室內舉行一個比賽員工報名參加,這要是沒有效果的,只能說是一個形式。這個比賽要全體員工必須要參加,而且就在平時與病人接觸的時候體現,做的不好可以有相應的處罰,這要員工就會非常自覺的做到用標準的禮儀服務患者了。

  醫院服務禮儀培訓,希望所有的醫院都能建立一套符合自己醫院的服務禮儀方案,在提升醫院形象的同時也能更好的為患者服務。

培訓方案 篇6

  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糧食生產、蔬菜種植是我縣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在我縣經濟發展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加大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提升科技推廣應用水平,提高農民科學種田水平和培育壯大綠色產業。搞好科技培訓是一項重要措施。為此特制定20xx年科技培訓專案實施方案如下:

  一、培訓內容與技術單位

  20xx年科技培訓專案與農業局一道舉辦農作物、蔬菜栽培技術推廣、機插新技術推廣應用、病蟲害防治技術、三期培訓班。

  二、培訓物件及人數

  全縣各鄉鎮分管農業的領導,鄉鎮農業綜合服務站站長、技術員,糧食、蔬菜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種植業大戶、專案區村、組幹部以及科技示範戶。

  三、培訓時間與地點

  20xx年1月5日—20xx年1年10月舉辦農作物、蔬菜高產栽培技術培訓班,40個課時。

  20xx年3月10日—20xx年3月14日舉辦機插新技術推廣應用培訓班,40個課時。

  20xx年4月8日—20xx年4月12日舉辦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班,40個課時。

  培訓地點:縣賓館

  四、科技培訓專案總支出

  專案總投資40萬元,分三期組織培訓,具體情況如下:1、農作物、蔬菜高產栽培技術培訓班總費用14萬元,其中資料費2萬元,講課費1.4萬元,其他費用10.6萬元(住宿費4.6萬元、伙食費4萬元、場租費1.5萬元、其他雜費0.5萬元)。

  2、插新技術推廣應用培訓班總費用13萬元,其中資料費2萬元,講課費1.3萬元,其他費用9.7萬元(住宿費4萬元、伙食費3.7萬元、場租費1.5萬元、其他雜費0.5萬元)。

  3、病蟲害防治技術培訓班總費用13萬元,其中資料費2萬元,講課費1.3萬元,其他費用9.7萬元(住宿費4萬元、伙食費3.7萬元、場租費1.5萬元、其他雜費0.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