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設計方案> 實用的設計方案模板彙編八篇

設計方案

實用的設計方案模板彙編八篇

  為保障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方案 篇1

  1、執行控制設計

  1.1夏季除溼工況新風閥開度確定

  夏季除溼工況,從節能角度,在保持最低換風次數要求的前提下,使新風閥處於最小開度。根據我國暖通空調規範規定:對於室溫允許±1.0℃波動範圍的空調區域,換氣次數應大於或等於5次/時(最小送風量)。保證最低換氣次數,迴風閥最小開度計算:為獲取新風量數值,在新風直管段設定風速檢測口,日常執行時封堵,檢測時插入風速儀測量新風風速。引數定義:空調控制區域容積-VN空調新風量-Qx新風管截面積-Sx新風管測得風速-則新風量Qx=SxVx,欲使室內換風次數每小時達到5次,須滿足:Vx=。透過調整新風閥開度,使風速vx滿足上式要求,確認並記錄該風速下的新風閥開度。為滿足空調節能執行要求,夏季除溼階段,新風閥可保持這一開度值,定期測試風速,實施新風閥開度值修正。

  1.2溫、溼度分控模式

  在夏季降溫除溼工況時,將原有溫、溼度聯合控制程式調整為溫、溼度獨立分控程式,即根據室內迴風含溼量(透過迴風溫溼度計算轉化得出)與室內設定工況含溼量之間的差值,或根據新風溼度的變化跟蹤室內設定工況溼度透過PI調節,來控制主表冷器(除溼通道)的閥門開度;根據室內迴風溫度與室內設定溫度之間的差值,來控制副表冷器(降溫通道)的閥門開度。過渡季,仍按原變新風比或全新風執行,只是需要增加旁通新風閥的開關控制,具體邏輯是當室外工況進入過渡季、新風除溼電動冷水閥關閉,旁通新風閥應同時開啟。當室外處於夏季除溼工況時、新風除溼電動冷水閥開度不為零,旁通新風閥應處於關閉狀態。過渡季對新風量的調節仍由原新風、迴風調節閥負責。

  2、常規控制與雙通道溫溼度獨立控制熱力工況對比分析

  2.1引數定義

  G1-新風量N-室內設定點G2-迴風量W-夏季室外狀態點G-總風量(G1+G2)C-混風狀態點i-焓值L-機器露點Q-冷量消耗O-夏季送風狀態點

  2.2常規空調系統在夏季除溼工況下的再熱分析

  2.2.1常規夏季除溼空氣熱溼處理過程捲菸廠空調系統為捲菸生產工藝提供高精度的室內溫溼度環境,系統一般都配有表冷、加熱、加溼等多種熱溼處理手段。常規空調系統夏季熱溼處理過程為:新迴風混合後,經表冷器降溫除溼,再經加熱器再熱,達到送風狀態點後向室內送風。其對應的空氣處理過程焓溼圖表述常規空調系統在夏季除溼工況下的空氣處理過程焓溼圖。

  2.2.2常規表冷處理冷量消耗計算1)混風狀態點(C)焓值計算:根據:,得出:iC=iN+(iW-iN)2)冷量(Q)消耗計算:Q=(G1+G2)(iC-iL)=(G1+G2)(iN-iO)室內負荷+(G1+G2)(iO-iL)再熱負荷+G1(iW-iN)新風負荷。

  2.3雙通道溫溼度獨立處理方案的節能分析

  2.3.1雙通道除溼工況空氣熱溼處理過程根據上文所述,空調系統雙通道溫溼度獨立處理過程概括為:新風(或與部分迴風混合)經主表冷器降溫除溼,迴風經副表冷器乾冷卻後,新迴風進一步混合,達到送風狀態點後向室內送風。

  2.3.2溫溼度分控冷量消耗:1)混風狀態點(C)焓值計算根據:=得出:iC=iN-(iN-iL)2)冷量(Q)消耗計算:Q=G1(iW-iL)+(G1+G2)(iC-iO)=(G1+G2)(iN-iO)室內負荷+G1(iW-iN)新風負荷溫溼度分控冷量消耗與常規處理冷量消耗比較,常規夏季除溼空氣熱溼處理過程中(G1+G2)(iO-iL)再熱負荷部分已消除。

  3、結論

  兩種空氣處理方式的節能點在於:溫溼度分控方案節省了再熱部分能耗;對於單一冷凍水管網系統,不會額外增加製冷機組的執行能耗,相反會減少因常規降溫除溼過程的過冷負荷調節,降低製冷機組能耗。此方案可徹底解決夏季冷熱相抵的不合理現象,大量節省夏季再熱量和製冷量,可迅速收回初投資,節能效率十分明顯。同時不影響過渡季變新風或全新風執行,空調機組硬體裝置改動幅度小、改造難度不大。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經歷估算

  1、創設情境

  (1)師: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的老朋友笑笑和淘氣嗎?

  (課件出示:笑笑:小朋友們,你們好呀!你知道今天我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嗎?(出示一個小圈)我要和淘氣進行套圈比賽,你們想看嗎?)小朋友們,你們先猜猜誰會贏?

  (2)當裁判,觀看比賽,記錄分數。

  (學生邊看動畫邊記錄)

  (3)反饋記錄情況並自評。

  2、估算

  (1)看著統計表裡的資料,想想你剛才的猜測對嗎?

  請你再來估計一下誰會贏?

  (2)你是怎麼估計的?把你的方法說給同桌的小朋友聽。

  (學生自由表達,同桌交流)

  (3)反饋

  生1:第一次淘氣比笑笑多1,第二次笑笑比淘氣多1,而第三次淘氣多,所以淘氣贏了.(同學評價:覺得他說得怎麼樣?)

  生2:從30裡借1給23前兩次淘氣和笑笑就一樣多了,再看第三次淘氣比笑笑多3所以淘氣贏了.

  生3:我發現第二次淘氣比笑笑成績低,其他兩次都比笑笑高,所以淘氣贏了.

  小朋友說得都真不錯!但是你的估計真的對了嗎?讓我們一起算出他們的總分來驗證一下吧!

  二、 驗證猜測,探索演算法

  1、驗證猜測

  (1)丟擲問題:三次比賽結束後,淘氣共得了多少分?

  三次比賽結束後,笑笑共得了多少分?

  (2)列出算式並計算,把計算方法寫在統計表下面。

  (生獨立探索並記錄,教師巡視)

  (3)揭示課題

  生:淘氣97分,笑笑94分,所以淘氣贏了。

  生說師板書:淘氣:24+29+44=97笑笑: 23+30+41=94

  觀察這個算式跟我們以前學過有什麼不一樣呢?(三個數連加)

  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連加!(板書課題:連加)

  2、探索演算法

  (1) 小組交流計算方法

  (2) 反饋

  生1:我是用列豎式的方法;(生板演)

  生2:我先用24+29=53 再用53+44=97;

  生3:20+20+40=80,4+9+4=17 ,80+17=97;

  生4:20+20=40 , 40+40=80 ,4+9=13 ,13+4=17 ,80+17=97;

  生5:24+44=68,68+29=97;

  生6:24+30=54,54+44=98,98-1=97;

  生7:21+29=50,50+44=94,94+3=97;

  (3)最佳化演算法

  師:小朋友們真是太厲害了,想出了這麼多的好方法,那你們最喜歡

  哪一種呢?以後你們就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了!

  (4)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驗證笑笑是不是真的輸給了淘氣?

  三、綜合訓練

  1、小麗前兩次共得了70分,她可能套中了哪兩種動物?

  說一說你是怎麼估計的?

  2、如果小麗三次套中了100分,她可能套中了哪幾種小動物呢?

  把小麗的分數寫在笑笑的下面。

  (學生自由活動,並小組評價,全班反饋)

  3、如果套中了兩種動物,最多可以得到多少分?最少只能得多少分?

  四、練一練

  1、奪星比賽,誰是奪星小能手?( )個星!

  (練一練第1題)同桌當小老師互評!

  2、搶答比賽。看誰答得多!

  40+27+5= (72、62、74) 27+27+8= (32、62、52)

  60+9+26= (76、65、95) 9+26+57+1= (81、93、82)

  3、挑戰淘氣。

  現在你也可以套三次,把你的成績寫在統計表上。

  算一算你能不能戰勝淘氣? (學生獨立完成)

  師:誰戰勝淘氣了?(指名回答,師板書)

  4、完成練一練第3題。(課件出示表格及圖)

  (1)先估計一下,哪年獲得的獎牌多?

  (同桌交流估算方法)

  (2)獨立完成(1)(2)題,驗證估計是否正確,全班交流反饋。

  (3)思想教育。

  (4)你還可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五、總結

  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麼呢?

  六、課外延伸

  回家後找好朋友舉行套圈比賽並記錄下來,然後再算一算誰贏了!

設計方案 篇3

  課前準備

  分工蒐集身邊的科學的材料,併合作辦報。收集有關科學知識的書目。查詢資料,瞭解科學家、發明家的成就。

  “科學就在我們身邊”主題班會

  1.學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科普讀物。

  課前我們都去收集了許多科普讀物,誰來給大家介紹介紹?也可以選你讀物中的一段讀給大家聽聽。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學知識與見聞。

  你瞭解到了我國古今有哪些科學家或哪些科學成就,你是怎麼了解到的?給大家交流交流吧!

  3.交流收穫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能給大家說說嗎?

  作品展示臺

  1.開闢園地展示學生辦的“身邊的科學”手抄報和學生“寫一寫”的作品。

  2.向大家交流自己的作品和收穫。

  (注:“主題班會”和“作品展示臺”可以根據班上實際情況自行開展,不必限定在課內進行和一課時完成。

  學習目標

  1.展示讀物和小報。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學知識與見聞。

設計方案 篇4

  目標: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成圓圈。

  準備:場地上畫一個大圓圈。

  玩法:

  遊戲開始,大家順著圓圈按逆時針方向一個跟隨一個走,邊走邊念兒歌:“元宵節,真熱鬧,大家快來放鞭炮。”重複幾遍後教師說:“點鞭炮了。”然後原地蹲下,發出“嗤”的聲音,幼兒隨即蹲下發出“嗤”的聲音(表示等待炮響)。教師發出“砰”或“砰砰 ”聲,幼兒發出“砰、啪”聲並四散跑開,也可以雙腳向上跳或加上拍手動作。教師以“放鞭炮了”為訊號讓大家又回到圓圈上站好,遊戲重新開始時可按順時針方向走圈。提醒幼兒四散跑開時不要跑得太遠。

設計方案 篇5

  一.基本報批程式:

  專案建議書審批(發改部門)

  ———選址意見書(規劃部門)

  ———用地預審(國土部門)

  ———環評報告書(環保部門)

  ———方案會審及批覆(規劃部門)

  ———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批

  ———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水利部門)

  ———建築初步設計評審及批覆(發改部門)

  ———用地規劃許可證(規劃部門)

  ———供地(國地部門)

  ———施工圖紙審查(審圖機構)

  ———人防審查(人防辦)

  ———工程設計消防稽核(消防部門)

  ———防雷設計稽核(氣象部門)

  ———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劃部門)

  ———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

  ———工程開工報告審批。

  二、具體程式細分如下:

  (一)、專案建議書審批(由當地發改部門稽核):

  1、專案建議書;委託相關單位做專案建議書,對專案建設的理由和依據、建設內容和建設規模、總投資框算和資金來源渠道、原材料及水電氣配套條件、三廢情況及處理措施、專案達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進行分析,然後拿出建議;

  2、總平面規劃圖;需要說明的是,這個總平面圖是拿來報廢的,因為規劃部門的設計任務書還沒出具;

  (二)、選址意見書和選址通知書核發(當地規劃部門)

  1、附專案建議書批覆;

  2、按控規核發專案地塊相關設計指標,即選址通知書;

  3、建設單位根據規劃部門的規劃要求委託招標代理單位進行方案設計招標,選擇建築方案和設計單位;

  (三)、用地預審(國土部門)

  1、用地農轉用手續相關資料;

  2、在用地現場公示,相關街道、村居出具證明;

  (四)、環評報告審批(環保部門)

  1、委託相關單位寫環評報告書,花錢的,然後由環保部門安排評審會,作修改後上報環保部門;

  2、環評公眾調查表;

  3、環評報告專案現場公示程式;沒有不良反映的話,再作環評批覆;

  (五)、建築方案會審及批覆(規劃部門)

  1、規劃建築方案設計招標;中間過程很長,釋出標書到開標30日,順利的話選擇好設計單位及方案,然後進行修改,再由規劃部門組織相關10多個單位進行評審,出具會議紀要;

  2、設計單位根據會議紀要作修改;

  3、圖紙到審查中心做日照分析,如有不合規定,重新調整到滿足為止;

  4、交通影響評價分析;業主委託專業設計單位作交通影響評價報告,成果交由公安的交警部門來會審並提出意見後修改;若車位不足或者車道等不滿足當地要求,則總平面又得重新調整,到全部滿足後再報批;

  5、規劃建築方案上報待批覆,需要說明的是,審查時間都是前置的,等他們審查後認為可以上報才會接件,這時間不納入部門辦事承諾時段內;

  6、由當地規劃管理機構上報到市級規劃部門審批,單純審批時間要20個工作日;

  (六)、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發改部門)

  1、委託相關單位做出可行性研究報告,對專案建設的必要性、內容及規模、地段和麵積、總投資及資金籌措方式等作出報告,由發改部門召集相關單位來評審;

  2、繳納散裝水泥及新型牆材押金;

  3、發改部門對可行性研究報告批覆;

  說明:專案建議書、專案可行性研究報告、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水土保持方案、交通影響評估、日照分析等程式都需有資質的公司編制,都是收費的,且費用不便宜;

  (七)、水土保持方案(水利部門)

  1、建設單位委託有資質的公司做出水土保持方案;

  2、由水利部門召集相關專家進行方案評審,提出各種意見後進行修改並上報等批覆;

  3、建設單位須繳納水土保持補償費和水域補償費;

  4、繳納棄土押金,並與意向棄土場簽訂意向協議;

  (八)、初步設計評審及批覆(發改部門)

  1、建築設計單位提供的初步設計圖紙及概算書;

  2、發改部門組織相關專家及單位進行評審,提出意見後修改;相關單位為:發改、規劃、財政、國土、消防、電力、環保、審計、人防、燃氣、供水、環衛、市政、房管、綜合管線等;

  3、提供規劃部門的建築設計方案批覆和環評批覆;

  4、發改部門作初步設計批覆;

  (九)、用地規劃許可證(規劃部門)

  1、繳納基礎設施配套費;

  2、提供相關資料辦理規劃用地許可證;

  (十)、辦理供地手續(國土部門)

  1、提供相關資料到國土視窗辦理供地手續;

  2、國土部門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和用地審批意見書;

  (十一)、施工圖紙審查(圖紙審查機構)

  1、委託相關的圖紙審查機構進行圖紙審查;雖然不少單位有此資質,但一般地方都有自己推薦的機構;

  2、圖審機構提出不少修改意見,然後建設單位組織設計人員進行探討並改進,修改後再報圖審單位;

  3、如修改到位,則由建設單位繳納一定的審圖費用後,審圖機構出具審查合格書;

  (十二)、人防審查(人防辦)

  1、上報當地人防部門相關面積及地點核準表;

  2、進行人防施工圖紙審查,該審查由市人防部門委託市圖紙審查機構審查,再頒發合格書並收取費用;

  3、由市級人防部門核發行政許可書;

  (十三)、工程消防設計稽核(消防部門)

  1、全套圖紙報市級消防部門稽核;

  2、消防部門會按照消防規範和各地相關的會議紀要等規定進行稽核;

  3、出具稽核意見後,設計單位進行溝通及修改;

  (十四)、防雷裝置設計稽核(氣象局)

  1、建設單位提供相關資料到當地氣象部門,辦理防雷裝置核准書;

  2、氣象部門出具防雷裝置設計評價意見書,設計單位根據意見再修改;

  3、繳納相關防雷費用;

  (十五)、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劃部門)

  1、攜帶上述相關資料到規劃部門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十六)、申領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建設部門)

  1、業主單位透過招標程式選定施工單位;

  2、業主單位透過招標選定施工監理單位;

  3、提供符合國家規定要求的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大綱;

  4、業主提供資金到位證明;

  5、施工現場“七通一平”;

  6、建設管理部門核發施工許可證;

設計方案 篇6

  目標

  1、能跟隨老師念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及歡快的情緒情感。

  2、產生喜愛上幼兒園的情感。

  準備

  1、在桌面上分別用紙箱設定幼兒園、家庭的簡易場景。

  2、丁丁、爸爸、媽媽木偶各一個。

  過程

  1、看看丁丁的家。

  (1)教師出示木偶丁丁及簡易場景。這是丁丁,這是他可愛的家,這是他喜歡的幼兒園。自從他上了幼兒園後,他就有兩個家了。

  (2)原來他喜歡幼兒園就像喜歡自己的家一樣。

  (3)我們一起來看看丁丁的家吧!

  2、觀看木偶表演。

  (1)教師藉助木偶和簡易場景,邊念兒歌邊表演。

  (2)早晨,丁丁是怎樣離開家的?他高興嗎?你是怎麼離開家的?

  (3)到了幼兒園後,丁丁做了些什麼事?他高興嗎?你在幼兒園會做哪些事情呢?

  3、學念兒歌。

  (1)老師把丁丁的事編成了兒歌,你們聽!

  (2)教師完整朗誦兒歌一遍。

  (3)教師以歡快的情緒帶領幼兒學念兒歌。

  (4)教師與幼兒一起完整朗誦兒歌,唸到“家”時加重語氣。

  (5)教師引導幼兒邊自由地做動作,邊完整地朗誦兒歌一遍。

設計方案 篇7

  摘要:本文將對現在建築造型設計與方案設計進行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現代建築;造型設計;方案設計;影響因素

  1建築造型設計的要點

  1.1外觀的藝術性

  相對於往昔,人們對於建築著重於抵禦寒冷和風雨,如今,卻不僅僅於如此單一的一個方面。在如今的時代,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生活得到了保障,人們則嚮往更高精神層次的提升。對於傳統的建築設計,建築設計者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吸收傳統的文化底蘊,同時吸收和借鑑外國文化,如法國的浪漫風情和西歐的田園風光等,把建築不僅僅當做一個工程,更要視為一件工藝品,展現出獨特的藝術性。

  1.2功能的完整性

  對於任意一個建築物,都要遵循“安全實用美觀經濟”的原則,這個是建築設計者都要銘記在心的原則。一個建築物僅僅只有美麗的外觀,假如不具備相應完整的功能,則也不能說完全創造了其建築物的經濟效益。一個建築物的設計,假如失去了任意一項,變成了觀賞性的房屋,或者僅僅只能供於人類去居住等任意單一的方面,在當今資源有限逐漸減少的時代裡,可以稱的上是浪費資源,沒有充分利用其功能。現代社會的發展理念,除了對於建築物安全,美觀方面等的考慮,更著重於對於建築物功能的劃分,功能的整體性,內部功能的健全和人們對於建築物的要求,給人們帶來極大的便利。

  1.3細部安全問題的處理

  當我們靠近一座建築物,首先映入眼裡的則是建築物的大門,建築物同人是一樣的,第一眼的印象對我們對一個建築物的總體評價很重要。在總體佈局中,建築物的大門所佔的比例,與整體建築的相和諧性,包括其顏色和形狀都會影響我們對其的評價。當設計建築物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意識到陽臺的使用功能特意在某個地方設計陽臺,但是,對於在建築物的造型中,陽臺也佔有一定的作用,不僅僅侷限於使用功能,同時也有裝飾功能。對於陽臺的設計要考慮全面,一個出色的陽臺可以起到錦上添花,如同一個閃光點,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頂層設計在很長的時間裡,被看做是建築物設計中十分困難的部分。假如處理不合適,會造成整體建築風格的破壞。設計建築頂部,應該從建築物的周圍環境,整體的建築風格,頂部的建築形狀等多個方面進行考慮,一個出色的頂部設計,會對建築物的整體藝術效果產生積極的影響。

  2建築方案設計的原則

  2.1反映建築風格的整體性

  建築物不是獨立於存在的,當設計方案時,要考慮與周圍建築群的相互協調,在借鑑周圍建築群的藝術風格的基礎上,尋找更好的設計方案,切莫獨樹一幟,與周圍的環境,建築截然相反,甚至是變成相沖的視覺感受,變的徒勞無果,產生負面的效應。

  2.2方案的設計的合理性方向性

  一個建築工程的開始,需要詳細可行的建築方案的設計。作為建築工程開始的基礎環節,起著基礎性的作用。建築方案的設計,要遵循從樓頂到底部,從大的方面到小的方面的基本方向,在大的方面從宏觀的角度開始去設計建築方案,也要充分考慮到細微的因素在微觀細節處,精益求精,儘可能的避免設計建築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3影響現代建築造型和方案設計的因素

  3.1材料對現代建築設計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的透明的玻璃可以帶來空間擴大的感覺,平滑的花崗岩給人以堅硬、穩固之感,而毛石則是保佑大自然的韻味,對一個建築用不同的建築材料與該建築的整體的三維立體狀態和整體效果相互配合和映襯,可能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美麗效果,增添不同的風采,不同的建築材料相互搭配,或許兩種,或許多種,也可能形成獨特的視覺效果。

  3.2現代建築功能對建築設計的影響

  不同的建築物有著不同多樣的建築功能。設計者對於建築物的門床牆面房頂以及陽臺等不同部分的立體設計,包括,搭配顏色和比例大小其自身的效能和安排材料的多少,都需要與自身建築的功能相適應,一個合格的建築物會充分反應其建築設計的功能和應用,例如應用於商場的建築物,為保證充分的商品擺放面積,在設計時會充分利用細微或者偏僻的角落,來擴大利用面積。

  3.3影響建築設計的尺度因素

  為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在設計建築時,設計者通常會用錯雜交橫的不同比例來產生視覺效果。多層尺度的效果層次,有利於充分展現建築物的造型效果。尺度作為影響建築造型的一個重要因素,達到一定要求的尺度選擇,透過親切尺度和非親切尺度,可以產生與眾不同的效果。例如在進行門窗的設計中,有多樣的尺度選擇,例如大尺度的圓形落地窗,或者小型的方形門窗,當建築物使用不同的門窗相結合在一起,可以產生複雜層次的效果。把握好尺度對於建築物美觀的影響,也可以使人們在觀看建築物時產生愉悅的心情。

  4結語

  建築文化是時代發展的結晶,含有深厚而廣闊的文化內涵,同時,建築造型設計和方案設計,本身也是一個複雜的事物,需要建築設計者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實踐,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提升自己,保持對新思維的探索心理,也要立足於實地,腳踏實地。建築造型和方案的設計對建築起著重要的作用,促進建築行業朝著更高水平的方向發展,更是一個城市文化面貌和經濟基礎快速提升的重要體現。

  參考文獻

  [1]任紅蓮.建築方案設計過程中的設計原則及要點分析[J].山西建築,20xx,8.

  [2]陳召明,李傳濤.方案設計在建築設計中的重要性與應用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xx,9.

設計方案 篇8

  1.研究物件的選擇

  研究物件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在學前教育科研中,一般以人作為研究物件。

  選擇研究物件,首先要確定是進行總體研究、抽樣研究還是個案研究。

  總體研究是對研究物件個體進行的研究。總體就是指全部研究物件,是一定時空範圍內研究物件的總和。例如,“上海市區6歲兒童識字量的調查”。這個課題的總體就是上海市區全體6歲兒童,不包括郊縣的6歲兒童,也不包括市區其他年齡段的兒童。總體的數量和範圍不大時,可以進行總體研究,但是,當總體的數量和範圍很大時,就要進行抽樣研究。

  抽樣研究是從全部研究物件中抽取部分作為研究樣本進行的研究。從總體中抽取的部分研究物件稱為“樣本”。抽樣研究的目的是根據對所抽樣本的研究結果,對總體情況進行推論。抽樣研究的前提是:樣本必須要有代表性。所以,為了使推論準確,在抽樣時要遵循隨機原則,即抽樣時要儘可能使在一定範同內的每一個個體被抽取的機會均等。

  個案研究是以一個人或幾個人做樣本,或者以一個群體為一個單位做樣本,對某種教育現象或問題進行的研究。尤其適用於對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的研究。個案研究雖然缺乏嚴格意義上的代表性,但普遍性總是存在於個別之中。

  2.研究變數的界定

  研究變數指研究者感興趣的、所要研究與測量的、隨條件和情境變化而變化的因素。變數就是會變化的有差異的因素。變數相對於常量而言,常量指在一個研究中所有個體都具有相同的特徵或條件,而變數則是指在一個研究中不同的`個體具有不同的特徵或條件。

  在教育研究中,常量不是要研究的內容,研究要探討的只是變數之間的相互關係。一項研究往往會涉及多個變數及其相互關係。例如,教學方法的研究中,就被試驗者(以下簡稱被試)來說,學業成績、智力、動機、興趣、能力等因素在質和量上都會發生變化,都有差異,而且這些變數的相互關係交織在一起。把它們都拿來研究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者必須事先決定研究的主要變數,並理清變數之間的關係。

  自變數、因變數和無關變數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應用最廣泛的變數。

  自變數又稱刺激變數,是引起或產生變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縱的假定的原因變數。

  因變數又稱反應變數,是自變數作用於被試後產生的效應,是研究者要測定的假定的結果變數。

  無關變數有時也稱控制變數,是指與特定研究目標無關的非研究變數,即除了研究者操縱的自變數和需要測量的因變數之外的一切變數,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會影響研究程序的、需要加以控制的變數。

  通常情況下,研究要探討的是自變數和因變數的對應關係,自變數是研究者要操縱的因素,是變化的原因,因變數是研究者要測定的因素,是變化的結果。自變數的變化能引起或影響因變數的變化,而因變數的變化依賴於或取決於自變數的變化。例如,在“兒童的智力與語言發展水平的研究”中,自變數是“兒童的智商”,因變數是“語言發展水平測驗的分數”;在“幼兒園男女兒童體能各項指標的比較研究”中,自變數是“兒童的性別——男、女”,因變數是“體能測量的成績”。

  在一項研究中,除了自變數和因變數外,還可能有許多變數介入到研究過程中來,並且干擾自變數和因變數的對應關係,這些變數統稱為無關變數。無關變數是研究者要控制的因素,因為不排除這些無關因素的干擾,便難以解釋自變數和因變數的對應關係。控制無關變數就是要排除這些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影響,使自變數和因變數的關係“純化”。

  3.研究方法的確定

  在設計方案中要確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隨研究課題,特別是研究目的而確定。

  一般的方法,主要有文獻資料法、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等。當然,每…種方法都有其優點與侷限性,採用單一的方法,往往只能獲取部分資訊,而遺漏許多其他有用的資訊,難以做出全面準確的結論。因此,提倡使用綜合的方法,或幾種方法並用,或以一種方法為主其他方法為輔。

  4.研究假設的提出

  研究假設指在研究實施之前,研究者根據事實和已有資料對研究課題設想出的一種或幾種可能的結論。

  假設具有以下特徵:

  (1)設想兩個或兩個以上變數之間的期望關係

  一般一個假設只能涉及兩個變數。如果涉及多個變數之間的關係,可把變數一一對應地組合成幾組假設。例如,在《4~5歲幼兒告狀行為的研究>中,涉及到性別、活動型別等變數。可把告狀行為、性別、活動型別三者的關係分為兩組假設分別進行驗證:

  ①4--5歲幼兒告狀行為與性別有關。

  ②4~5歲幼兒告狀行為與活動型別呈正相關。

  (2)假設應當用陳述句形式簡潔明確地描述

  因為假設是研究者對研究問題預先的答案,而不是把問題轉向他人,即不要用問句形式。當沒有辦法用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形式描述假設時,可用虛無假設,也可用條件肯定或條件否定的方式描述。例如,4~5歲幼兒告狀行為與性別無關。另外,假設的表述應儘可能簡潔明瞭,假設要直截了當,不要隱含在文字描述之中。一般一個假設用一句話來表述。假設中儘可能少用或不用含義模糊的形容詞。

  (3)假設應當是可檢驗的

  無法被檢驗的假設只能算是猜測,一般不能作為研究假設。因為無法檢驗其有效性。假設可檢驗的條件是:假設中的主要變數以數量化的或以可操作的形式來重新表示。例如,4~5歲幼兒告狀行為在不同活動型別之間的差異,其中的不同活動型別可分為教學活動、遊戲活動、自由活動、生活活動等。當假設中的變數具體化到這種程度,這個假設便具有了被檢驗的可能性。

  好的假設應符合以下標準:第一,科學性。假設應有一定的事實和理論依據,應合乎邏輯,理由充分;第二,預測性。假設應具有預測性,假設的正確與否有待於事實的檢驗,對因果關係的解釋是不確定的,即兩個變數的關係非真則假,非此即彼,要麼接受,要麼拒絕,不存在中間道路;第三,新穎性。假設是對變數之間關係的大膽設想,具有創新意義;第四,可行性。假設涉及的概念、變數可操縱可測量,具有被證實或被偽證的可能性;第五,簡明性。假設在表示上應簡要明晰,易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