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成語故事> 關於成語的故事(15篇)

成語的故事

關於成語的故事(15篇)

關於成語的故事1

  百尺竿頭的故事:

  【成語】: 百尺竿頭

  【拼音】: bǎi chǐ gān tóu

  【解釋】: 桅杆或雜技長竿的頂端。比喻極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學問、事業有很高的成就。

  【成語故事】:

  這個成語來源於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招賢大師》,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丈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號招賢大師。這位太師佛學造詣高深,時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

  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前來聽講的僧人很多,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內除了大師的聲音外,一片寂靜。

  招賢大師講經完畢後,一名僧人站立起來,問他行了一個禮,然後提了幾個問題,請求大師解答。大師還了禮,慢慢地作答起來。

  那僧人聽到不懂處,又向大師提問,於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

  聽講的人發現,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麼回事,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但見大師指著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的竹竿並不算高,尚需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百尺竿頭這則成語也稱百丈竿頭。

  百步穿楊的成語典故

  百步穿楊的故事:

  【成語】: 百步穿楊

  【拼音】: bǎi bù chuān yáng

  【解釋】: 在一百步遠以外射中楊柳的葉子。形容箭法或槍法十分高明。

  【成語故事】:

  《戰國策·西周策》:楚國有個叫養由基的人,他的箭術非常高明,即使離開柳樹一百步射它的葉子,也百發百中,在旁的人看見了皆齊聲喝采。

關於成語的故事2

  羊羔美酒

  羊羔:酒名。泛指美酒。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晉景公十五年,晉國要大舉討伐楚國。權臣欒武子下令四處抓兵拉夫,百姓們紛紛逃離家鄉。

  欒邑程村,有個靠賣米酒為生的程福,也逃到山中。十天過去,帶的乾糧早已吃光。他實在熬不住了,就趁著天黑人靜,偷偷跑回家中。

  妻子馬氏看到丈夫幾天來消瘦了許多,很是心疼,就把家中僅有的一隻小羊羔殺了。又熱上一壺家釀的米酒。忽聽街上一陣喧嚷,馬氏藏好丈夫,慌忙中把羊羔肉湯和米酒一齊傾倒在米酒缸中。

  直到第二年,晉國打敗了楚國。程福這才敢回到自己的村裡來。夫妻相見抱頭大哭,程福走到酒缸旁,忽然聞到一陣酒香。他掀開缸上扣的陶盆,芳香醇美的氣味撲鼻而來。原來,倒上羊羔肉湯這米酒沒有變壞,反而更香甜醇美了。

  程福把羊羔美酒獻給欒武子。武子大喜,下令免去程福夫妻的徭役,讓他們專門釀製羊羔美酒。

關於成語的故事3

  我看了一本叫《成語故事》的書,裡面有一些有趣的插圖,讓我可以一個人讀的時候有不懂的文章看圖理解。裡面還配給了拼音,不會讀的看拼音並牢記。

  其中給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小故事《濫竽充數》在戰國時期,一個叫南郭的遊浪弟子向齊宣王吹牛說自己是一名了不起的樂師,正好齊宣王組建了一支三百多人的吹竽請他參加。當別人在吹的時候,他就裝模作樣地在那兒“吹奏”就這樣他混了好幾年,但是後來齊宣王死了,他的兒子齊湣王繼位,湣王讓樂師一個一個吹給他聽就這樣南郭先生就逃之夭夭了。

  讀了這個小故事,我知道了做事不能濫竽充數,當一個問題一件事你不會,可是你卻對別人說我會,這樣反而害了自己。

關於成語的故事4

  刮目相看出自三國東吳軍師魯肅之口。

  東吳呂蒙,勇敢善戰,20多歲就已成為名將,但出身貧賤,早年沒有讀書機會,在吳主孫權的啟發下,於繁忙的軍旅生活中,利用一切空隙時間發憤讀書,越讀越起勁。隨著知識領域的不斷擴大,見解也日益深刻。軍師魯肅領兵經過呂蒙駐地,以為呂蒙是個大老粗,不屑去看他。部下有人建議,呂將軍進步很快,不能用老眼光看他,還是去一趟吧!

  魯肅前去看望,呂蒙設宴招待。席上,呂蒙問:軍師這次接受重任,和蜀國大將關羽為鄰,不知有何打算?魯肅答道:兵來將當,水來土淹,到時再說吧!呂蒙聽了,婉言批評說:現在吳蜀雖然結盟聯好,但關羽性同猛虎,懷有野心,戰略應該早定,決不能倉促從事啊!併為魯肅籌劃了五項策略。魯肅聽了,非常折服,並拍著呂蒙的背親切地說:我總以為老弟只會打仗,沒想到學識與謀略也日漸精進,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啊!

關於成語的故事5

  高山流水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彷彿咯起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琴聲,伯牙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你已經學。”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一般!”伯牙興奮色,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二人成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關於成語的故事6

  一天早上,我吃完早飯來到了學校。當我走到班級門口時,我驚喜地發現地上有一張5元的紙幣。我心想:如果我撿了把它交給老師,找到失主後,老師一定會表揚我的。可是,當我彎腰撿錢時,又走來了一個我們班最調皮的學生,我知道,肯定要開始一場大戰了。

  我正想著,那個調皮學生已經走到我的面前了,他看了看我,問:“你在幹什麼?”我吞吞吐吐地說:“沒……沒幹什麼?”

  他往地上看了一看,發現了地上的5元錢,假裝怒氣衝衝地說:“好呀,發現了錢居然不和我分享!”說著,就彎下了腰去撿錢了。

  我見了,心裡著急了起來,心裡想:如果錢被他搶走,他肯定不會交給老師,只會拿去買吃的東西。這樣,我就不會被老師表揚了,想到這裡,我鼓足了勇氣,上去一把抓住了他,想去把他手裡的錢搶過來,可是,他一下子就把我摔倒在地上。我踉踉蹌蹌地爬了起來,又衝上去抱住了他,就這樣,我們就開始了一場混戰。

  過了一會兒,我和他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我和他的心頭一震,原來是班長。

  班長疾步走了過來問道:“這錢是誰的?”我和他說:“是……是撿的。”班長一聽,一把將5塊錢拿了過去。

  剛巧老師來了,班長就把5塊錢交給了老師,老師知道是她拾到的,大大地表揚了她一番——班長就是班長,拾金不昧美名揚。

  我和那調皮同學目瞪口呆,說不出話來了。

  哎,這真是同學相爭班長得利呀!

關於成語的故事7

  膽小如鼠

  南北朝時,有一個十分膽小的人,名叫元慶和,他本來是北魏時期的官員,擔任刺史一職。

  一天,他的手下找到他:“大人,敵人已經攻到城下了,我們是不是要跟他們決一死戰?”

  而他雙手發抖的說道:“不,不……傳令下去,讓所有的將士放下兵器,準備投降。"雖手下極力勸阻,可他好像心意已定,出城投降。

  從此,他所掌管的區域全部劃入了梁朝的版圖。

  梁武帝得知此事倍感詫異:”元慶和竟然投降,就封他為‘魏王’ 吧!

  幾年後北魏分裂成了東魏和西魏,又一次元慶和奉了梁武帝的命令,帶領梁朝的將士去攻打東魏的項城。

  他計程車兵報告道:”報告王爺,大軍已經到達項城了,聽聞東魏的大軍沒多久也會到達那裡。”

  元慶和謹慎地說道:“你知道東魏的大軍多少人嗎?”士兵信心滿滿地說“大約有三萬人!”

  元慶和如晴空霹靂一般,被徹底驚到了。神色慌張地說道:“快傳令下去,馬上撤退。”士兵們不情願的按照他的旨意照做了。

  梁武帝得知,大怒,立刻傳元慶和!罵道:“豈有此理!你這樣就退兵!膽子簡直小得像老鼠一樣!看來,你不適合替‘朕’打天下,‘朕’要把你貶農村養豬去!成語也就由此而來了。

  膽大包天

  [釋義] 形容膽量極大(多指做壞事)。現多含貶義。

  [語出] 歐陽予倩《荊軻》第四幕:“我雖年幼;膽大包天;小小秦庭;何足道哉!”

  [近義] 膽大包身 膽大如斗 膽大妄為 肆無忌憚 渾身是膽

  [反義] 膽小如鼠 膽小怕事

  [用法] 多含貶義。多用於指責、批評人幹很不好的事的場合。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結構] 主謂式。

  [辨析] ~和“渾身是膽”;都形容膽大、不怕。但~是貶義成語;“渾身是膽”一般用作褒義。

  [例句] 布魯諾乾的事兒,在教廷當局看來簡直是~的異端邪說。

  [英譯] with desperate daring

關於成語的故事8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成語故事要數《磨杵成針》的故事了。這個故事講得是唐代大詩人李白年少時,不認真讀書,在路邊遇到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棒,李白好奇得問老奶奶,磨鐵棒做什麼用,老奶奶回答,只要有決心,堅持磨下去,鐵棒也能磨成針。

  李白大受感動,由此奮發攻讀,終於成為中國曆最偉大的詩人之一。

關於成語的故事9

  白雲親舍的故事:

  【成語】: 白雲親舍

  【拼音】: bái yún qīn shè

  【解釋】: 親: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話。

  【成語故事】:

  狄仁傑是唐朝幷州(今山西太原)人,他年輕時曾做過幷州法曹參軍。

  當時他的父母遠在河陽(今河南孟縣),一次,狄仁傑外出辦事登上太行山,由於思鄉情切,不由向河陽方向遠眺,只見一片白雲在天上孤零零地飄浮。

  狄仁傑指著那片白雲對隨行的人員說:“吾親舍其下。”意思是,他的雙親就往在那片白雲下面。他悵望了好久,直到那片白雲散雲才離開。

  公元700年9月,鍬仁杰病逝,終年七十一歲。武則天聞訊,非常悲痛,流著眼淚說:“朝堂空矣!”傳說,狄仁傑死後葬於邯鄲磁縣狄仁村,墓冢尚在。“白雲親舍”,比喻客居他鄉,思念父母。

關於成語的故事10

  《守株待兔》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莊稼人看見了一隻兔子撞死在樹樁上,他輕易就得到一隻兔子。然後他就每天在樹樁旁等,莊稼也不管了,最後兔子也沒有出現,禾苗也全枯死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不能好吃懶做,要靠自己的勞動,不能坐等著天上掉餡餅,一定要透過自己的努力才會有收穫。

  這本書還能教會我們很多道理,看了它以後,我得到了很多知識,相信以後我一定會變得優秀。

關於成語的故事11

  今天,我讀了一個成語故事:《葉公好龍》。

  這個故事主要講:古時候有一個人叫葉公。葉公非常喜歡龍,又因為他生活在富貴家庭中,家裡所有的東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裡的柱子上、被子上、枕頭上……家裡上上下下的東西,都刺有龍的圖案。一轉眼,五年過去了。這五年裡,葉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

  可是,葉公一家並不知道: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公一家既然這麼喜歡我,那見到真龍……豈不是更喜歡了嗎?好!就這麼決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見一見那個名叫葉公的人!第二天,真龍來到了葉公的家裡,透過窗戶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葉公,葉公也被這如此巨大的呼吸聲吵醒了,一看,兩眼直冒金心,嚇暈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歡某樣東西,並不是發自內心的喜歡某樣東西,所以小朋友千萬不要學葉公哦!

關於成語的故事12

  東漢時,蓋勳因為人正直,很有才幹,被舉為孝廉,當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屬官——長史。蓋勳所在的郡屬涼州刺史梁鵠管轄,而梁鵠又是蓋勳的朋友。當時,受涼州刺史管轄的武威太守橫行霸道,幹盡了壞事,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但是,梁鵠的屬官蘇正和卻不畏強霸,敢於碰硬,依法查辦武威太守的罪行。不料,梁鴿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會涉及到高層權貴,連罪自己,焦慮不安。他甚至想殺了蘇正和滅口,但又吃不準這樣做是否妥當,於是打算去找好友蓋勳商量究竟該怎麼辦。

  也正巧,蓋勳與蘇正和是一對冤家。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將要和他商量如何處置蘇正和,並且建議他乘此機會,勸刺史殺了蘇正和,來個公報私仇。蓋勳聽了斷然拒絕說:“為個人的私事殺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現;趁別人危難的時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為。”

  之後,梁鵠果然來與他商議處置蘇正和的事。蓋勳打比方規勸梁鵠說:“餵養鷹鳶,要使它兇猛,這樣才可以為您捕獲獵物。如今它已經很兇猛了,您卻想把它殺掉。既然如此養它又有什麼用呢?”

關於成語的故事13

  成語“狐假虎威”字面意思就是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狐假虎威的故事

  在茂密的森林裡,老虎是最兇猛的野獸,號稱森林之王。它每天都要捕吃其它動物。 一天,它碰到了一隻狐狸,狐狸剛要溜走,已被它一把捉住。狡猾的狐狸看見自己無法逃脫,就耍了一個花招。它一本正經地斥責老虎說:“你怎麼敢吃我?我是天帝任命來管理所有的野獸的,你要吃了我,就是違抗天帝的命。”老虎一聽愣住了。狐狸馬上接著說:“你要是不信,就跟在我後面走一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獸見了我都趕快逃命。”老虎聽狐狸說話的口氣很大,態度也很強硬,有幾分相信了,決定跟著狐狸去看看。 森林裡大大小小的野獸們,看見狐狸大搖大擺,耀武揚威地走過來,後面跟著一隻張牙舞爪的大老虎,都嚇得要命,四處奔逃。老虎看著,不知道野獸們怕得是自己,以為真是被狐狸的威風嚇跑的,徹底相信了狐狸的話。它怕狐狸怪罪自己,做出什麼對自己不利的舉 動,於是也慌忙逃走了。 “狐假虎威”就是由這個故事而來,現在,人們用它來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狐假虎威的意思

  【解釋】: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出自】:《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示例】:果然府中來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別人~的誆的去,這個卻保不得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近義詞】:仗勢欺人、狗仗人勢

  【反義詞】:獨步天下、獨擅勝場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關於成語的故事14

  葉公好龍的成語故事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麼地渴望人才,多麼喜歡有知識才乾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麼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僕僕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後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伕講了一個故事,並讓車伕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

  然後,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於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準備叫自己的車伕去把子張請來。車伕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伕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麼又走掉了呢?”

  於是,車伕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臥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裡,它把頭伸進窗戶裡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葉公好龍成語故事的啟示

  這個故事用十分生動的比喻,犀利地諷刺了葉公式的名不副實、表裡不一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們只知道唱高調、不務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透過這個故事,我們要丟棄"理論脫離實際"的壞思想、壞作風,樹立實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風。

  葉公好龍成語故事的延伸

  【拼音】:yè (shè) gōng hào lóng

  【解釋】:比喻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懼怕、反感。

  【出處】:《三國志·蜀志·秦宓傳》:“昔楚葉公好龍;神龍下之;好偽徹天;何況於真?”

  【近義詞】:表裡不一、兩面三刀、口是心非

  【反義詞】:名副其實、名實相符、表裡如一

  【例句】:他表示願意幫助別人,但當有人向他求援時,卻避退三舍,這與~毫無差別。

  【謎語】:紹翁喜歡蛟(打一四字成語)

關於成語的故事15

  一諾千金,出自《史記季布欒佈列傳》,西漢初年的楚國人季布是個信守諾言的人。季布因為是項羽的部下,在劉邦與項羽交戰勝利後,劉邦就命人抓捕季布,只要能抓得到就給他一千兩黃金當賞金。但是沒有人舉報,甚至有人因季布人品好而將他藏起來。故有俗語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說明季布是個有信義的人,只要答應做的事情,儘管遇到最多的問題,他都義不容辭。

  程門立雪出自《宋史楊時傳》。宋朝時期楊時和遊酢這倆學者特別好學,自己的學識已經很高,但當他們知道程頤是極有學問的人就馬不停蹄地趕去嵩陽書院。不巧,趕去的那會兒程頤先生坐著閉目養神。為了不打擾到他,倆人就站在門外。天公不作美,慢慢地飄下了大雪。倆人不捨得立刻回去,只要在雪中等著。過了大半天,程頤先生終於醒了,看到他們的時候他們已經都變成“雪人”了。“你們怎麼還沒走?”但看著楊時和遊酢這兩位求知的眼神,一切都知道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形容的是《史記李將軍列傳》的李廣。李廣是個將軍但一點將軍的架子也沒有,雖然身經百戰,戰功了得,但每次只要皇帝因他打了勝戰給他獎勵的時候,他也總會把這恩澤光照到自己計程車兵們。在打戰時候碰到困難了,他也是跟士兵們一同受苦,共度難關。所以在打仗的時候,士兵們都肝膽相照,只要聽他一聲下令士兵們願意肝腦塗地。所以這一位受人愛戴的李廣將軍逝世的時候,士兵們都傷心欲絕。司馬遷因此對他的評價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將軍就跟桃樹一樣,不擅長說話,但是開著花、接著果,也吸引了很多人。現在形容人只要品行好,就能感動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