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2017有關春節的手抄報資料

春節的手抄報資料

2017有關春節的手抄報資料

  春節到,熱熱鬧鬧的,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家家戶戶都張羅著辭舊迎新,忙活著過年了。下面是有關春節的手抄報資料,一起來看看吧。

  春節習俗扭秧歌的由來

  據史料可證,秧歌可追溯到明初,當時,為了慶祝二世祖趙通承襲爵位,於是創練了秧歌,舞唱於庭,十分熱鬧,自始,秧歌開始流行。秧歌的前身起源於農事活動,從一種普通的歌詠活動演變到至今的舞蹈形式。春耕時節,婦女兒童,一大波的人上山插秧,人們為了娛樂,便敲鼓打鑼,競相歌詠起來,因此,秧歌最早是一種唱歌的形式,後面加了舞蹈和戲劇,並開始流行於我國南北方各地。

  秧歌的發展演變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從伴隨勞動生活的小曲到獨立的民間歌舞演唱,由歌舞演唱逐漸向小戲過渡。秧歌演唱的內容多為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具有反抗封建統治,歌頌農民起義的內容。秧歌表現男女愛情大膽、直率,曾為歷代封建王朝所不容,屢遭查禁。到了近代,秧歌才有了較大的發展,尤其是1942年,在陝甘寧邊區掀起了一場群眾性的“新秧歌運動”,創造出具有革命內容,形式健康的新秧歌。如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1949年後,秧歌的活動已不限於傳統節日,在各種歡慶集會中都有秧歌表演。秧歌已成為一些專業歌舞團體經常演出的保留節目,如東北大秧歌、山東鼓子秧歌以及脫胎於秧歌的《紅綢舞》、《腰鼓舞》等。

  秧歌的表演形式可分為地秧歌(徒步在地面上歌舞)與高蹺(雙腿縛以木蹺,雙腳踩在木蹺上歌舞,亦名“踩高蹺”)兩種。一般由十餘人到數十人組成,舞者扮成生活中和神話傳說裡的各場,中間穿插各種小場。大場是集體舞,由一至二名領舞者率領秧歌隊邊舞邊走各種隊形圖案,如“二龍吐須”、“卷白菜心”、“門轉子”等。秧歌的基本動作為揮臂跳躍,扭腰甩肩,一步一拍,以四拍為一組,前三拍向前行進,後一拍退後一步。小場為兩、三個人的舞蹈和歌舞小戲表演。

  此外,還有演唱情節比較簡單的秧歌小劇,唱腔大都一劇一曲,或小曲聯唱;也有吸收了地方戲曲的成分,發展成類似板腔體的結構。過場音樂的打擊樂曲目不多,常用的有《三點水》、《殺鑼鼓》、《老三堆》、《鳳凰亂點頭》、《什樣錦》等。嗩吶曲牌常用的有《句句雙》、《滿堂紅》、《小翻車》、《趕子》、《五匹馬》、《柳搖金》、《小對五》等。

  秧歌的音樂,一般分為三個部分:(1)小場演唱;(2)鑼鼓打擊樂;(3)嗩吶吹奏。後兩部分主要伴舞用。演唱包括“領唱秧歌”(又名“小秧歌”)與“走戲調”。開場時由秧歌頭一個人演唱“小秧歌”,一般詼諧風趣,起著開場曲的作用。“走戲調”邊舞邊唱,大都是從小調中移植過來的獨立小曲,結合舞蹈,在尾句前後加入鑼鼓過門。以上三部分音樂結合秧歌舞步,大都是2/4拍,個別地區快速秧歌也有4/4拍。

  全國各地秧歌的表演特點各有不同。東北秧歌主要流行在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其中有代表性的地區是營口、撫順、海城、金縣、扶余等地。以演唱秧歌小曲為主,帶故事的小戲較少。一般為男女二至五人,由一人領唱,眾人和。開場的小曲叫“秧歌柳子”,音樂高亢、潑辣。演唱的小調有50餘種,其中以《鬧五更》、《放風箏》、《茉莉花》等最為常用。帶簡單情節的小段有《王婆罵雞》、《鋦大缸》、《瞎子觀燈》、《張生戲鶯鶯》、《姜太公釣魚》、《孫悟空與豬八戒》等。舞蹈包括大鼓秧歌、小鼓秧歌和地秧歌三大類。前兩種屬於高蹺。地秧歌當地又稱“地崩子”。表演者扮成傻公子、漁夫、樵夫、田夫、秀才、唐僧、孫悟空等各種人物。表演分花場、小場、唱喜歌、對歌等程式。伴奏樂器除嗩吶、鑼鼓外,另有二胡、笛子、竹板等。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比較統一,常表現為潑辣、風趣、熱情、爽朗。節奏鮮明,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河北地區的秧歌,以冀中秧歌最有特點。冀中秧歌以定縣最為聞名,它以演唱秧歌劇為主,在棚內臺上演唱,已從歌曲形式發展為戲曲表演。伴奏樂器主要有鼓、鑼、鈸、旋子等。曲目有50餘種。其中最具當地特色的有《借女孝》、《崔光瑞打柴》等。河北各地秧歌風格不一,其中以冀東秧歌的淳樸、抒情最為典型。

  雖然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秧歌的表演形式也在不斷的創新演變中,但是秧歌的特定風格是不變的。東北人們以其樸素而豪放的性情,將秧歌演繹的極具幽默喜感,但又不乏穩重文靜的一面,實現了穩中浪(活潑),浪中俏,俏中艮。同時,手中花在他們手中可謂變化多端,花樣繁多,讓人眼花繚亂,目瞪口呆。

  春節倒貼福字的由來一:姜太公說

  據說當年姜太公封神的時候,各路文武人員都被授予神位,姜太公那粗俗、醜陋的老婆也來討要神位,姜太公便封她為“窮神”,並規定她不能靠近貼近福字的地方。於是,人們為了躲避這位窮神,家家戶戶紛紛在門上貼起來“春牌”,也就是如今寫在大紅紙上的福字,但這福字從那時開始就是否已經倒貼,就不可而知了。

  春節倒貼福字的由來二:恭王府說

  清咸豐年間的一個春節前夕,恭王府大管家為討主子歡心,寫了幾個斗大的“福”字,叫人貼於庫房和王府的大門上。有一家丁因目不識丁,竟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的福晉(妻子)十分氣惱,欲鞭罰懲戒。幸好大管家是個能說善辯之人,他怕福晉怪罪下來連累自身,慌忙跪倒陳述:“奴才常聽人說,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倒(到)了,乃吉祥之兆。”恭親王福晉一聽,轉怒為喜,心想:“怪不得過往行人都說恭親王福倒(到)了,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一般的奴才,還真想不出這招呢!”遂賞管家和家丁各50兩銀子。後來,倒貼“福”字之俗由達官府第傳入陌巷人家,貼過後都願過往行人或頑童們唸叨幾句“福倒了!福倒了!”以圖吉利。

  春節倒貼福字的由來三:慈禧太后說

  我國古代歷來有“臘月二十四,家家寫大字”的'風俗。清光緒某年臘月二十四,慈禧太后傳旨,叫翰林院的翰林們寫些慶賀春節的對聯。這些翰林們拿出渾身解數,用盡華美辭藻,寫好之後恭送太后過目。太后見其中連個“福”字都沒有,很是不高興。翰林們見老佛爺生氣,嚇得忙跪在地上說:“請老佛爺教誨。”太后說:“去寫幾個‘福’字來。”翰林們忙回去寫了一堆“福”字送上,太后從中挑了幾張,讓大總管李蓮英帶著太監到宮內各處去張貼。

  誰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個太監不識字,把一個“福”字貼倒了,當晚誰也沒有發現。第二天,太后出來欣賞對聯和“福”字,正巧看到,剛要發怒,腦子轉得快的李蓮英急忙上前說:“老佛爺請息怒,這是奴才有意把它倒著貼的。這‘福’字倒貼,就是‘福’倒了。福到了,不是大吉大利嗎?”慈禧聽後,轉怒為喜,不但沒懲罰那個太監,還賞了他幾兩銀子。後來這個習慣傳到了民間,成為一種風俗。

  春節倒貼福字的由來四:朱元璋、馬皇后說

  這種說法很可能是從貼“福”字的來歷傳說中演繹出來的。明太祖朱元璋攻佔南京後,命心腹悄悄在曾經支援和幫助過自己的人家門上貼一“福”字,以便第二天將門上沒有“福”字的人家通通按暗通元賊殺掉。好心的馬皇后得知這一情況後,為消除這場災禍,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須連夜在各自門上貼一個“福”字。於是各家各戶都遵懿旨照辦,其中有戶人家不識字,還把“福”字貼倒了。

  到了第二天,朱元璋命令手下士兵將沒有貼福字的人家統統殺掉,奈何全城所有人家門上都貼了福字,朱元璋很是生氣。這時,手下士兵告知朱元璋有一戶人家福字貼倒了,朱元璋決定拿這戶人家開罪,要將這家人滿門抄斬。馬皇后這時及時進言道:“那家人把福字貼倒了其實是另有深意,他們知道今天皇上來訪,因此,“福倒了”可不是“福到了”了嗎?”朱元璋一聽甚是有理,於是便開恩放了那戶人家,一場禍事就這樣化解了。從此,人們就習慣將“福”字倒貼在門上。

  春節逛廟會的由來——宗教多元文化的影響

  廟會從建立之初就帶有濃厚的宗教文化,而在秦漢之後隨著道教、佛教的傳播影響,廟會的形式也產生了變化,影響也越來越深遠。

  春節廟會宗教儀式上除了祭神儀式外,還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等。這樣,不僅善男信女們趨之若鶩,樂此不疲,而且許多凡夫俗子亦多願意隨喜添趣。為了爭取群眾,佛道二教常常用走出廟觀的方式擴大影響。

  而在現在,最受歡迎的廟會文化中,還包括祈子文化。每年的農曆二月二日至三月二日舉辦為期一個月的人祖廟會,其主要活動是祭拜人祖和“拴娃娃”。已婚未育的婦女,都要在廟會期間掏象徵生育之門的“子孫窯”,並買回一些當地的泥玩具“泥泥狗”,以求早日得子。這些用黃土捏成的泥玩具,有造型各異的“人面猴”,當地人稱為“人祖猴”,也有各種怪異有趣的動物玩具如兜肚猴、猴頭燕、雙頭虎、牛、豬、馬、羊等。婦女們除了用它們供祭人祖外,還將它們拿回家給孩子們當玩具。

  春節逛廟會的由來——世俗民眾活動

  在明清之後,春節廟會逐漸變成了更加大眾化的民間活動。各地也出現了專門的廟會會管等。他們敬祀關羽,立祠建廟,特別是建造戲樓等祭祀場所,使廟會的影響和作用進一步擴大化。

  現在,廟會儼然已經變成了集旅遊觀光和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春節習俗。人們在逛廟會的時候就可以觀看不同地方的民俗,感受中國鮮明的傳統民族文化,如花會、舞獅、民間手工藝展、秧歌、高蹺、耍中幡、京劇、雜技專場、數來寶、秦腔戲、相聲、雙簧、魔術等等。

  春節逛廟會的由來——遠古祭祀祈福雛形

  廟會,又稱“廟市”或“節場”。是我國集市貿易形式之一,其形成與發展和地廟的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的節日或規定的日期舉行,多設在廟內及其附近,進行祭神、娛樂和購物等活動。

  在遠古時代,祭祀是人們生活中一件經常而又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在祭祀祖先神和自然神的過程中,人們聚集在一起,集體開展一些活動,如進獻供品、演奏音樂、舉行儀式等,這種為祭祀神靈而產生的集會可以看作是後世民間廟會的雛形。實際上,從“廟會”兩個漢字本身也可以看出這點,“廟”最初就是指供奉神靈尤其是祖先神靈的建築。

  春節逛廟會的由來——節日的集市貿易

  廟會起源於寺廟周圍,所以叫“廟”;又由於小商小販們看到燒香拜佛者多,在廟外擺起各式小攤賺錢,漸漸地成為定期活動,所以叫“會”。久而久之,“廟會”演變成了如今人們節日期間,特別是春節期間的娛樂活動。

  現在春節廟會上,除了展示當地特產和美食之外,也能見識到各種平常難以接觸的民間玩具。在春節廟會中,擺滿了假面、戲劇木人、小車、刀矛、竹龍。廟會中的民間玩具種類繁多,製作精巧,件件都稱得上是手工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