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設計方案> 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六篇

設計方案

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六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時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課文說了家庭生活中的一個小故事。小云生日那天,媽媽送給她一隻布熊,因為媽媽總是忘記自己的生日,小云就想把生日借給媽媽,並將布熊送給媽媽。全文語言淺顯,體現了母女真情。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飠、牜。

  2、正確、流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

  【教學重點】

  認識本課生字和朗讀課文,從故事中瞭解母女間的情感。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板書圖卡,優秀學習小組旗幟,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課件播放《生日歌》。)

  提問:

  1、同學們,你們熟悉剛剛播放的歌曲嗎?是什麼歌呢?(生日歌)(課件出示:生日)

  板書:

  生日

  2、你喜歡過生日嗎?為什麼?(討論)

  3、(課件出示:借)平時,你們會向別人借東西,也會把東西借給別人,可是,你們聽說過借生日嗎?

  板書:

  借

  老師講述: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借生日》的故事,學了之後,你們就會明白為什麼要借生日了。(翻書125頁,全班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藉助你們的拼音朋友把課文讀一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

  2、用手摯告訴老師全文有幾段?(4段)

  3、提問:

  課文主要是講誰和誰的故事?(貼出小云和媽媽圖卡。)

  三、學習課文

  1、指名讀1、2自然段。

  2、認識兩段中的字詞:

  課件出示:

  放著、布熊、快樂、怎麼

  (指名讀,齊讀。)

  認讀彩色生字球:放、布、熊、快、怎。

  (特別是放、快進行擴詞練習,並用快樂造句。指名讀準字音、組詞,將生字球作為獎勵獎給小組。)

設計方案 篇2

  一基礎資料

  倉庫設計所有的的應用都是基於資料的,沒有資料是無從設計,盲目拍腦袋有可能導致決策失誤,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在做整體倉儲設計時,首要任務就是要拿到供倉庫設計的基礎資料。

  一般情況下,進行倉庫設計,需要掌握以下基礎資料:

  1、 產品明細:產品SKU物料號、長寬高、重量、堆碼標準、儲存要求

  2、 產品出庫資料:入庫明細、出庫明細

  3、 歷史庫存資料:建議拿1年的歷史庫存資料

  4、 倉庫硬體設計圖紙:庫內平面圖、作業門/柱子/作業碼頭分佈圖、消防裝置/照明裝置分佈圖、倉庫硬體引數:承重、地面型別等。

  5、 未來倉庫業務變化趨勢:可以根據行業看1-3年或1-5年變化趨勢。

  二產品分析

  倉庫最基本的功能就是進行產品的儲存和出入的作業。進行倉庫設計時,首先是要對產品進行分析,不同的產品對儲存模式、揀選模式、倉儲系統都會有不同的要求。

  在產品分析中,需要明確:

  1、儲存產品SKU數量;

  2、產品包裝規格:長*寬*高;

  3、產品重量;

  4、每種SKU產品的儲存特性和要求;

  5、每個SKU的堆碼標準。

  三資料分析

  坦率講,資料分析目前在物流設計行業做得不太好,基本處在統計層面而非分析層面。目前行業中,各個各的做法,有的用EXCEL人工處理,專業一些的也有在用專業軟體的了。

  從專業角度出發,我們建議大家採用EIQ的分析方法。EIQ分析是利用“E”“I”“Q”這三個物流關鍵要素,來研究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為配送中心提供規劃依據。該理論由日本鈴木震先生提出並積極推廣。其中,E是指“Entry”,I是指“Item”,Q是指“Quantity”。既是從客戶訂單的品項,數量,訂貨次數等方面出發,進行配送特性和出貨特性的分析。

  I:是指產品的種類;Q是指產品的出入作業量和庫存量。EIQ分析是物流中心的POS系統,進行物流系統的系統規劃,從客戶定單的品類、數量與訂購次數等觀點出發,進行出貨特徵的分析。E(訂貨件數order entry)、I(貨品種類item)、Q(數量quantity),是物流特性的關鍵因素,EIQ分析就是利用E、I、Q這三個物流關鍵因素,來研究物流系統的特徵,以進行基本的規劃。

  在資料分析層面,基本需要進行EQ、IQ、EN分析,再對產品進行ABC分析。透過這些分析,我們可以明確產品週轉率、sku流量和儲存量。

  在倉儲設計中,資料的處理和分析是最基本但卻最重要的一環,網上有很多關於EIQ分析法的教程,大家可以深入研究學習。另外,資料處理和分析,如有條件建議採用軟體,目前市面上也有很多專業資料處理軟體。(注:針對倉庫設計方面的軟體,筆者也在後續倉儲設計系統的文章中會向大家推薦,也請關注)

  四倉庫作業流程設計

  在工業生產作業中,每個環節每個步驟都是嚴格遵循生產作業流程的。倉儲作業也是如此,按照工業產生理論,從貨物入庫,到庫內處理,再到產品出庫,也是一次嚴格的生產作業過程。因此,在倉庫設計過程中,需要進行倉庫作業流程的設計。

  庫內作業流程包括:

  1、 入庫流程設計:入庫卸貨如何作業,如何上架

  2、 盤點流程設計:日盤、周盤、月盤、盤點方式

  3、 出庫流程設計:補貨流程、揀貨流程、裝車流程

  4、 單據傳遞流程設計:入庫單據、揀貨單據、出庫單據、提貨單據如何傳遞

  五庫內功能區域規劃

  不同行業對功能區域設計要求不同,例如快消品行業對於電商倉會有不同的功能區域要求。同時,相同行業不同的倉庫型別區域功能又會不同,例如中央分銷中心(CDC)和區域分銷中心(RDC)。

  倉庫功能區域的規劃,需要明確功能設計的原則,功能區域變數的定義和屬性,結合二者進行功能區域進行設計。

  以快消品行業為例,庫內規劃需要考慮以下功能:

  1、 儲存功能區域;

  2、 分揀功能區域;

  3、 備貨緩衝區

  4、 入庫緩衝區;

  5、 裝置及充電區域

  6、 托盤存放區域

  六庫內貨位規劃和設計

  貨位規劃和設計首先需要考慮產品的儲存方式,是隨機、指定還是混合。同時,明確貨位規劃的原則,確定貨物佈局。由於本文主要還是規劃和設計的思路,我在後面的系列的文章中也會對庫內貨位規劃做專題講述。

  七倉庫人員和裝置投入設計

  一個成功的倉庫設計方案一定是在滿足專案運作要求下效率最高效益最大還能滿足未來業務發展的解決方案。倉庫的'硬體投入除外,倉庫操作的人員和裝置,是庫內主要的成本投入了。我注意到很多研究倉庫設計中,往往容易忽略人員和裝置的投入。如此下來,方案可以做的高大上,但往往在實際操作中無法落地。

  人員和裝置投入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1、 人員投入:倉庫管理崗位、倉庫操作崗位、系統處理崗位等,高峰低谷人員如何配置?

  2、 裝置投入:儲存裝置、搬運裝置、系統裝置等。

  八規劃和設計方案輸出

  完成以上步驟之後,需要輸出整體倉庫方案,建議輸出的內容包括以下:

  1、 功能區域佈局圖

  2、 倉庫CDA規劃圖、3D圖紙

  3、 如有條件也建議輸出模擬模擬影片。

  4、 作為倉儲專案的專案經理,你往往還會需要一份倉儲投入產出分析表。

  九設計工具

  倉庫設計專案往往需要設計工具的輔助,目前市面上有很多不同的軟體和工具,非常有用,例如:FLESXIM、CDA軟體等。

設計方案 篇3

  設計思路:

  隨著自然環境的汙染,自然災害也隨之增多。其中雷電的安全事故現象也時有發生。讓幼兒從小就認識如何防雷電,是我們教師必不可少的教育工作。於是,我設計了這個活動。由於安全知識,理性的東西比較強,我考慮到這一點後,在活動的前端,便設計了躲雷雨閃電的情境,讓幼兒透過親身經歷之後,再讓他們來掌握正確的方法,這樣便會更加容易接受和掌握,再者,透過參加知識競賽的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更快,更好地掌握住所學的安全知識。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雷電的危害,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力和想象力,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課件《遠離雷電》

  2、情境場地佈置:一棵大樹,兩座房子。

  活動過程:

  一、音樂進場:

  師:小朋友看,春天來了,我們一起去郊外遊玩吧,可是春天的天氣變化很快的,小朋友要注意變天哦!

  二、播放打雷下雨課件,師:小朋友看,打雷了,要下雨了,雷雨天可是很危險的,小朋友趕緊找安全的地方躲好,看那有房子,我們躲在房子裡,千萬不要躲在大樹下哦。請小朋友躲在房子裡。

  播放春光明媚的圖片,師:雷雨天過去了,趁現在天氣好,我們趕緊回幼兒園吧!請小朋友坐在位子上。

  三、問:小朋友們,我們剛剛遇到了什麼事呀?(雷雨天氣)你們是怎麼做的?

  老師請小朋友千萬不要躲在哪裡呀?(大樹下)你知道為什麼在雷雨天氣裡不能站在大樹下呢?我們看一看,如果站在大樹下,會發生什麼事?(出示被雷擊中的大樹)大樹怎麼了?所以雷雨天站在大樹下是很危險的。在森林裡,小動物們也遇上了雷雨天氣,我們來看一看,看看雷雨天氣裡還有什麼是不能做的?播放影片。

  問:燕博士說:雷雨天氣會造成什麼危害?瘦猴在做什麼?能不能這麼做呀?小鳥和小狗在做什麼?這樣做對不對?小兔和大龍在做什麼?能不能這麼做?應該怎麼做呢?

  四、總結:我們知道了很多關於雷雨天氣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今天呀,羊村正在舉行雷電知識競賽,我們也來參加,好不好。

  播放課件:第一張圖:問:小朋友覺得他做得對不對,應該怎麼做,我們來看看喜羊羊和懶羊羊的回答。再來看看正確答案。

  第二張圖,第三張圖,第四張圖依次出現,提問。

  小朋友真棒,知道得真多。播放課件,師:小朋友聽,這是什麼聲音呀,雷雨天氣又來了,我們快去提醒在外面的小朋友趕快躲進屋子裡面吧!

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的:透過講練,調節職中生的學習心理,使學生掌握科學正確的聽課方法,提高學習學習效率。

  教學重點:科學、正確的聽課方法。

  教學難點:如何克服上課溜號現象,解決心理問題。

  教法:啟發式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預習效果,談心得。

  二、新授:科學正確的聽課方法。

  (一)提問:平時是怎樣聽課的?

  總結目前班級出現的幾種聽課現象:憑興趣,看老師學習;不分主次,邊玩邊學;基礎不好,缺乏信心,順其自然學;受各種干擾,想學學不進去;注意難集中,緊張,效果時好時壞。

  (二)討論:上述聽課方法的利與弊,對與否?

  (三)總結:科學正確的聽課方法:

  1. 以最佳狀態,聚精會神聽。

  良好的心態,可促使你對學習感興趣。注意集中才能感知清晰;記憶準確;思維流暢;想象豐富。最佳狀態:就是以愉快的心情,良好的心境,積極的態度,渴求知識的慾望,注意集中地聽課。聚精會神:注意高度集中,不溜號。

  解決辦法:(1)明確學習目的,增強學習信心--我行。

  (2)調節學習情緒,排除干擾,同溜號做鬥爭。

  (3)科學用腦,自我調控,正常遊戲,預防疲勞。

  2.聽老師講課思路,聽中心內容。

  思路-環節,步驟,各學科特點不同,中心內容-重點,難點,關鍵。

  3.聽看,聽想,聽說,聽答,聽讀,訴記-眼、耳、口、手、心/腦並用。

  聽課顧然以聽為主,同時也要動用耳、眼、腦去捕捉知識,注意看老師板書、動作、手勢、表情、教具等,積極動腦,以適當的速度進行思考。凡事問一個為什麼?培養判斷、推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善於發現老師提出的重要內容,牢記問題,準確回答,以適當速度、方式做好課堂筆記,以便日後複習,同時學會“跳障礙”。

  4.帶著預習時提出的問題聽,變被動為主動,提高聽課效果。

  聽會-聽清楚,聽明白,聽完整,會輸出,會反饋調節

  三、訓練

  寓言故事: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

  1.問題:

  (1)狐狸為什麼開始時說葡萄是甜的,後來又說是酸的?

  (2)如果狐狸吃到了葡萄會說什麼?

  (3)日常學習、生活中有沒有狐狸吃葡萄這類現象?

  (4)假如你是狐狸你能想辦法吃到葡萄嗎?

  (5)這則寓言故事告誡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結論:

  (1)人們不能追求一個目標失敗後,不再努力反而否定追求的目標沒價值。

  (2)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做任何事情只有主現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做好。

  板書設計:

  職中生的學習心理

  (一)調節學習過程

  (二)調控心理狀態

設計方案 篇5

  一、活動目的

  營造學校濃厚的學術氛圍;為學生提供施展技能(教學講授技能)平臺;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講、授課水平;促進師生間思想學術交流

  二、活動主題:站三尺講臺,秀青年風采

  三、活動時間及地點

  1.活動時間:20××年12月

  2.活動地點:J2B305

  四、活動物件:政教專業學生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為主,兼顧全校其他專業有意向參與學生。

  五、活動內容安排

  1、評委老師代表講話,對活動參與學生表達誠摯祝福並宣佈活動開始。

  2、參與學生按之前已經確定的順序(以抽籤的方式確定)依次上臺講解或講授,評委老師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分並依次進行點評並提出相應的改進意見和建議。

  3、統計學生講授的成績並宣佈結果。

  4、表彰優秀選手,授予證書或者獎品。

  5、老師代表總結此次活動。

  6、師生自由交流。

  六、注意事項

  1、活動前期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到位,例如各參與者的講授順序的確定和與會的評委老師確定。(在活動正式開始前應該要留足夠的時間進行參與者的招募)

  2、評分表要設計合理。

  3、活動後會場要清理整潔。

  七、經費預算

  (一)優秀證書(300):

  (二)飲用水(200);

  (三)紀念品(400);

  (四)影印紙和書寫筆(100);

  (五)活動場地租用費和會場佈置(1000);

  合計:20xx元(壹仟元整)

  大理學院古城校區政法經管學院

  20××年3月15日

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結構:變序式

  教學步驟:

  一、以實物(人造琥珀)匯入新課,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改變學習順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一)學習第四段(瞭解琥珀的樣子,為體會作者考慮周到奠定基礎)

  (二)學習第一段(瞭解形成所需的時間)

  (三)學習第二段(透過讀議、設疑、賞析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四)學習第三段(找出琥珀被發現的條件,再次體會作者推理的嚴密)

  (五)回到第四段

  (六)引導總結板書,強調訓練重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0課,齊讀課題。老師板書課題。

  (二)複習質疑。

   1.想一想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課文按先後順序都寫了哪些內容?

  2.哪一部分集中描寫了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3.默讀第四段,用直線畫出描寫琥珀樣子的句子,用曲線畫出寫它價值的句子。

  4.老師分別指名讀描寫琥珀樣子及價值的句子。

  5.老師隨後出示這個琥珀的幻燈片,提問:看了圖片,你最感興趣的是什麼問題?蜘蛛和蒼蠅為什麼會被包在裡面?它們是怎麼被包在一起的?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進行思考。

  (三)學習課文,瞭解松脂球的形成。

   1.這個故事是怎麼來的呢?

  老師板書推測後,追問:推測是什麼意思?在學生答出推測就是根據已經知道的事情來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後,老師繼續追問: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

  學生會說到這塊琥珀是什麼樣的,老師隨即轉入第二個教學步驟。

  2.默讀第二段,想想蒼蠅和蜘蛛怎麼會同時被包在一個松脂球裡?抓主要內容說說。

  學生透過默讀會抓住主要內容說:一隻蒼蠅在松樹上休息,一隻蜘蛛爬過來想把它當作美餐,就在蜘蛛剛撲過來的一瞬間,一滴松脂剛好從樹上滴下來,把它們包在裡頭。老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追問:

  (1)這到底是一隻什麼樣的蒼蠅,什麼樣的蜘蛛?

  老師可以分別指讀描寫蒼蠅的第3、4自然段,描寫蜘蛛的第5自然段。在讀的基礎上使學生理解到這是一隻快樂的蒼蠅,是一隻小心翼翼的蜘蛛。

  (2)為什麼科學家推測蒼蠅快樂,蜘蛛小心翼翼呢?這和後面的結果有什麼關係呢?

  這個問題是引發學生深入思考,理解科學家想象的合理。正因為蒼蠅輕鬆得意,所以喪失了警惕,它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做自己的事上,就沒有注意身邊的危險。而蜘蛛一心一意地要把蒼蠅當美餐,就忘記了所處的環境。這為下文松脂把它們包在一起提供了可能。

  3.它們是怎樣被包在松脂球裡的呢?

  (1)老師引導學生自己讀讀第7自然段。

  (2)然後讓學生一隻手當蒼蠅,一隻手當蜘蛛,另一個同學雙手在上當松脂,表演體會那一瞬間的情景。

  (3)隨後老師出示幻燈片,邊講解邊演示松脂包住這兩個小蟲的活動片。當貪婪的蜘蛛撲向快樂的蒼蠅的那一瞬間,突然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幹上,不早不晚,不偏不斜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了裡頭,這真是無巧不成書呀!

  (4)後來的情形又怎樣呢?

  老師引導學生讀第8、9自然段。體會什麼是前俯後仰?就是身體不斷地往前伏,往後仰。老師然後追問:這點正和我們看到的琥珀樣子裡的哪一點吻合?就是這兩個小東西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說明蒼蠅和蜘蛛曾經在裡面進行過掙扎。

  4.默讀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這個奇特的松脂球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在學生默讀思考的基礎上,老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根據學生的發言,邊板書邊總結:需要天氣熱,因為只有在炎熱的夏天裡,松樹才能滲出樹脂;還需要松樹老,因為只有老松樹才能滲出這樣一大滴一大滴松脂,足以同時包住這兩個小蟲,並積成一個松脂球。第三個條件要有蒼蠅和蜘蛛。最主要的是還必須具備一個特殊的條件,那就是事情非常湊巧:蒼蠅和蜘蛛正好在一起,而且捱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好滴下來,而且正好把它們一齊包住,具備了這些條件才能形成這個特別的松脂球。

  5.指導朗讀第二段。

  (1)明確要求:第一要處理好重音;第二要用平和、輕鬆、有趣的聲調,給人以有趣的感覺,不能使人有緊張的恐怖的感覺。

  (2)學生自己練讀,然後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老師點評。

  (四)瞭解松脂球變成化石的過程。

  1.一對敵對的小蟲包進了松脂球以後,小蟲的活動停止了,但自然環境還在繼續變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呢?

  2.默讀第三段,思考松脂球變成化石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在學生默讀思考後,老師指導他們討論,然後再指名說說。老師隨機板書松脂球變為化石的必備條件:

  地殼變動埋在海底時間漫長

  3.學生自由有感情地讀這部分內容。

  (五)總結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

   科學家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它形成必備的條件,同學們根據板書,說說琥珀的形成經過了哪兩個階段?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琥珀形成的兩個階段是:由松脂形成松脂球,再由松脂球變成琥珀。這個過程必須具備的條件是:天氣熱,松樹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蒼蠅這兩個小蟲,形成松脂球;地殼變動,松脂球長時間埋在海底。

  (六)瞭解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1.科學家根據這塊奇異的琥珀推測出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況,科學家這樣想象的依據是什麼呢?

  2.出示思考、練習第2題,按照這題下面的提綱,說說科學家這樣想象的根據。

  (1)約摸算來,總有一萬年了。

  (2)夏天,晌午的太陽光火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森林。

  (3)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

  (4)蜘蛛剛撲上來,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幹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裡頭。

  3.小組討論,互相說說。

  4.老師組織全班討論,可以先讓學生從簡單的說起。琥珀的樣子就是提綱(4)想象的依據;在炎熱的夏天,中午的太陽最毒,氣溫最高,松樹才能滲出松脂,並且不斷地往下滴,這是提綱(2)想象的依據。然後,再引導學生說說為什麼這故事發生在一萬年前?總有一萬年了的意思是至少有一萬年了,不會少於一萬年。約摸就是大概估計。因為這個時間是推測、估算的,所以說約摸算來。但這個推測、估算又是有根據的,比較準確。從下文看,這個松脂球掛在一棵老松樹上過了幾千年;後來地殼發生變動,松樹腐爛,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又過了幾千年,合起來時間約摸有一萬年了。

  作者為什麼想象離森林很遠的地方有海在翻騰怒吼呢?

  因為由松脂球變成化石就要經過很長時間,而且要埋在地層裡面,所以科學家想象,海在很遠的翻騰怒吼,後來發生地殼的變動,陸地漸漸沉下去,海水漸漸漫上來,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最後森林被海水淹沒,松脂球淹沒在泥沙下面,過了幾千年變成了化石。

  (七)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