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計劃>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10篇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10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又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起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計劃了。計劃到底怎麼擬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班級情況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有的習慣比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問題,課堂教學組織有一定的難度,除了每班的人數較多的因素外,就是學生的年齡特點的影響,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理念起決定作用。本期將引導學生提高學習美術的熱情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學期教學總體要求

  1、造型與表現:引導學生嘗試不同工具,用紙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

  2、設計與應用:用卡紙和各種廢棄物為主要材料,以剪、折、刻、拼合組裝等手段和運用材質、色彩、裝飾造型手段作為設計造型的基礎,設計要注意以人為本,功能與創新、功能與美、功能與科學的結合。

  3、欣賞與評述:讓學生廣泛接觸美術作品,擴大對美術領域的認識,初步瞭解美術的形式語言及作品蘊涵的人文精神。

  4、綜合與探索:讓學生形成大文化觀,美術與科技與文化綜合運用意識,策劃意識與能力、科學與藝術雙翼齊備的人格。

  三、教學具體措施

  1、教師聯絡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輕鬆,要積極鼓勵學生動腦筋,大膽添畫,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教學進度

  第一週:準備課

  第二週:1、大家一起畫 2、繞繞塗塗

  第三週:3、田野的色彩(一)3、田野的色彩(二)

  第四周:4、大眼睛5、我的太陽

  第五週:6、我跟月亮做朋友(一) 6、我跟月亮做朋友(二)

  第六週:7、七彩飛虹(一) 7、七彩飛虹(二)

  第七週:8、奇妙的撕紙(一)8、奇妙的撕紙(二)

  第八週:9、撕紙添畫(一)9、撕紙添畫(二)

  第九周:10、我的拼音卡片(一) 10、我的拼音卡片(二)

  第十週:11、數字變變變12、變臉(一)

  第十一週:12、變臉(二)13、請跟我來(一)

  第十二週:13、請跟我來(二)14、營養早餐(一)

  第十三週:14、營養早餐(二)15、我長高了(一)

  第十四周:15、我長高了(二)16、手拉手好朋友(一)

  第十五週:手拉手好朋友(二)17、簡筆畫人

  第十六週:18、畫畫火柴人(一)19、畫畫火柴人(二)

  第十七週:20、螞蟻搬家21、漂亮的鉛筆頭

  第十八週:22、鳥語花香23、小小食品店

  根據學生情況,安排適合學生能力的美術活動。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學情況分析:

  一年級小朋友第一次接觸正規化的美術課,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學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樣,在繪畫上、工藝製作上一定有著學生自己的創造思維、想象能力、技法的個性,但這些會造成學習的不一致性、習慣不統一化,給美術課的課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2、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物件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全冊重難點:

  (一)重點:

  1、認識常用的色彩及形狀,並能用英語表示各種色彩,體驗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貼、畫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歸納幾種基本的玩泥方法,口頭髮表體驗感受。

  3、欣賞感受剪紙、撕紙、摺紙藝術之美,學習剪紙、撕紙、摺紙造型表現的方法。

  4、探索用線描的形式表現各種物體。

  5、引導學生感知並發現食物之美,在教學中穿插雙語教學,激發學生對美術課堂的興趣。

  (二)難點:

  1、學生對感受物體的發表,並用簡單的英語口語來表示。

  2、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筆觸、不同的畫材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引導學生表現自己的所見所聞。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個性,充分學生對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學習活動中能舉一反三進行探究。

  4、領會自然界中的事物與美術作品中的區別,讓小朋友們學習觀察藝術作品,對作品的造型、色彩、情節予以描述,說出自己的感受。

  5、怎樣使雙語教學在美術課堂中更好的發揮作用。

  四、措施:

  1、教師聯絡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遊戲教學形式並滲透英語美術術語,在學生不知不覺遊戲中,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輕鬆,要積極鼓勵學生動腦筋,大膽添畫,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五、全冊課時安排:

  第一週:大家一起畫

  第二週:花花綠綠的糖紙

  第三週:繞繞塗塗

  第四周:有趣的拓印

  第五週:我的太陽

  第六週:奇妙的撕紙添畫

  第七週:做拼音卡片

  第八週:小鳥找家

  第九周:鳥語花香

  第十週:小動物蓋房子

  第十一週:數字變變變

  第十二週:會飛的娃娃

  第十三週:猜猜我是誰

  第十四周:變臉

  第十五週:穿花衣的熱帶魚

  第十六週:尋找美麗

  第十七週:亮眼睛

  第十八週:美麗的鉛筆頭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教學情況分析:

  一年級小朋友第一次接觸正規化的美術課,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學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樣,在繪畫上、工藝製作上一定有著學生自己的創造思維、想象能力、技法的個性,但這些會造成學習的不一致性、習慣不統一化,給美術課的課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2、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物件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3、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全冊重難點:

  (一)重點:

  1、認識常用的色彩及形狀,並能用彩筆表示各種色彩,體驗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貼、畫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歸納幾種基本的玩泥方法,口頭髮表體驗感受。

  3、欣賞感受剪紙、撕紙、摺紙藝術之美。

  4、探索用線描的形式表現各種物體以及豐富畫面的色彩。

  5、引導學生感知並發現食物之美,激發學生對美術課堂的興趣。

  (二)難點:

  1、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筆觸、不同的畫材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引導學生表現自己的所見所聞。

  2、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個性,充分學生對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學習活動中能舉一反三進行探究。

  3、領會自然界中的事物與美術作品中的區別,讓小朋友們學習觀察藝術作品,對作品的造型、色彩、情節予以描述,說出自己的感受。

  四、措施:

  1、教師聯絡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輕鬆,要積極鼓勵學生動腦筋,大膽添畫,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五、教學進度

  時間內容課時

  第一週到第八週:部分書本內容——16課時

  第九周到第十五週:兒童畫——18課時

  第十六週到第十八週:自由創作——7課時

  第十九周:期末考試——1課時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基本情景(包括知識、本事、學習態度、方法、習慣及學業成績方面的情景等。)

  新入學的學生第一次接觸正規化的美術課,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新奇、趣味、好玩的,並且新生入學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樣,在繪畫上、工藝製作上必須有著學生自我的創造思維、想象本事、技法的個性,但這些會造成學習的不一致性、習慣不統一化,給美術課的課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一年級學生底子薄,所以要有耐心去教他們,學生由於年齡小對什麼都會產生興趣,但興趣和耐心不會太久,所以繪畫對於他們有很大的幫忙,讓他們初步感受美的本事,作畫時培養他們的觀察本事、繪畫本事,培養繪畫想象本事。

  二、教材分析(包括知識的前後聯絡、教程的重、難點、德育價值、情感價值、本事價值等。)

  本冊教材共18課,安排34課時。本學期美術共十八課,教材資料充分完全能拓展學生的思維,使他們愉悅的學習美術課程。一年級學生剛入學能夠說基礎很差,根據美術課程標準把教學分為四個教學領域,這四個學習領域分別是:“造型·表現”、“設計·應用”、“綜合·探索”、“欣賞·評述”。

  造型·表現方面:本領域是讓學生體驗造型樂趣,會利用手中媒材用不一樣方法、手段表達自我的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

  設計·表現方面:本領域是讓學生用必須的材料、手段去體驗創造樂趣,

  圍繞必須的用途和目的進行設計與製作的,作品能夠到達傳遞資訊、美化生活的作用,培養學生設計本事、動手本事、實踐本事等綜合本事的提高。

  綜合·探索方面:資料雖少,但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也能夠,本身低年級的學生領會本事差,教師能夠以引導為主,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經過綜合性美術活動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本事。

  欣賞·評述方面:本學習領域是讓學生對自然美和作品美在視覺裡進行欣賞和評述,用語言去評價,提高審美趣味、美術欣賞本事。教學重點與難點如下:

  (一)重點:

  1.認識常用的色彩及形狀,體驗不一樣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貼、畫的方法表達自我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歸納幾種基本的玩泥方法,語言表達體驗感受。3.欣賞感受剪紙、撕紙、摺紙藝術之美,學習剪紙、撕紙、摺紙造型表現的方法。

  4.探索用線描的形式表現各種物體。

  5.引導學生感知並發現食物之美,激發學生對美術課堂的興趣。(二)難點:

  1.學生對感受物體的表象,並用語言來表述物體。

  2.引導學生體會不一樣筆觸、不一樣的畫材賦予畫面的.不一樣效果,引導學生表現自我的所見所聞。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個性,充分學生對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學習活動中能舉一反三進行探究。

  4.領會自然界中的事物與美術作品中的區別,讓小朋友們學習觀察藝術作品,對作品的造型、色彩、情節予以描述,說出自我的感受。

  5.怎樣使合作教學在美術課堂中更好的發揮作用。

  三、本學期教學任務(應包括基礎知識、基本習慣、基本技能、培養本事與情感等方面的'任務。)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一樣媒材的效果,經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2.學習比較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物件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我的感受。

  4.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資料,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我的創作意圖。

  5.經過對作品、媒材、工具、製作過程的體驗及探索,培養初步的對藝術作品的感知本事、造型表現本事及口頭髮表本事。

  四、提高學科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1.教師聯絡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資料,採用生動活潑的遊戲教學形式並滲透美

  術術語,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簡便,進取鼓勵學生動腦筋,來培養他們的想象本事,和創造本事。

  五、全期教學進度安排

  (略)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 教材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使用了新課程標準下的九年義務教育湘版美術實驗教材。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安排了四個新的學習領域。

  “造型、表現”:即運用多中材料和手段,體驗造型樂趣,表達情感和思想的學習領域;“設計、應用”: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手段,圍繞一定的目的和用途進行設計與製作,傳遞,交流資訊,美化生活及環境,培養設計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學習領域;“欣賞、評述”:指學生對自然美和美術作品等視覺世界進行欣賞和評述,組部形成審美趣味和提高美術欣賞能力的學習領域;“綜合、探索”:指透過綜合性的美術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這些課程內容新穎,版面美觀,貼近學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的喜愛。

  二、學情分析:

  對於美的事物有興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作畫時初步培養了觀察習慣,對於想象畫、命題畫有較大的興趣,能夠根據自己的感受大膽的描繪。

  完成作業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學習慣於帶回家去完成,少數同學形象表達能力還比較弱。

  三、基本情況:

  一年級有3個教學班,學生美術知識掌握得較牢固,上學期美術考核人人合格。同學們普遍提高了對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審美情趣,大部分學生對美術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該年級學生想象力豐富、大膽,敢表現自己想法,表現自己想表現的內容,學生學習興趣濃厚,上課課堂氣氛活躍。

  存在問題:

  1、學生作品缺乏表現力(特別是工藝),使作品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強。

  2、部分學生作業上交或做作業方面速度比較慢。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要點

  1、感知各種隨意形。

  2、各種基本平面形和常用色的認識與運用。

  3、運用形和色,進行臨摹、添畫、記憶畫、想象畫練習。

  4、學習使用各種簡易繪畫工具,學習撕、折、拼貼和揉捏、搓、挖等手工製作方法,培養正確的繪畫、製作姿勢與習慣。

  5、欣賞兒童畫、民間美術作品的美。

  (二)能力培養要點

  1、在美術活動中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積極促進兒童從無意想象過度到有意想象,從再現想象過度到創造想象。

  2、在繪畫活動中大膽用筆用色,鼓勵學生

  (三)審美教育要點

  1、培養兒童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2、讓學生感受美術活動的愉悅,激發兒童對藝術創造活動的興趣。

  五、教學措施

  1、運用現代教學設施及教學儀器進行課堂教學。

  2、喻教與樂、喻教於美術活動之中,培養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

  3、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六、個人展望:

  努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七、教學內容及進度安排

  課 序 課 題 節 次

  第1課 小雨沙沙 1課時

  第2課 軟綿綿的雲 1課時

  第3課 手型添畫 1課時

  第4課 畫中畫 2課時

  第5課 由小變大的畫 2課時

  第6課 小人國 2課時

  第7課 你的家我的家 2課時

  第8課 袋鼠媽媽的口袋 1課時

  第9課 有趣的拓印 2課時

  第10課 拓印花紋組合畫 2課時

  第11課 剪貼組拼小村莊 2課時

  第12課 動物唱歌的模樣 1課時

  第13課 彩泥連連看 1課時

  第14課 剪對稱魚形 2課時

  第15課 會飛的翅膀 2課時

  第16課 變色龍 2課時

  第17課 地下王國 1課時

  第18課 滅火英雄 2課時

  第19課 公交車上 2課時

  第20課 我愛我家 2課時

  第21課 小樹快快長 2課時

  第22課 折大嘴巴 2課時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一年級的小朋友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習慣比較差,易失去注意力等。因此教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理念起決定作用。如果能在寬鬆融洽的氣氛中開始,那麼孩子將自然地摒棄對美術課的畏懼感,從而激發對美術課的喜愛。

  二、教材分析

  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材共有20課,一年級美術教學計劃分造型與表現、設計與應用、欣賞與評述、綜合與探索等課型,其中綜合與探索課比重較大,主要來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繪畫能力和手工製作技能的探索。

  二、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一年級美術教學,透過輕鬆的教學遊戲,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作畫方法;認識和了解繪畫基礎知識。

  (2)、智力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造型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

  (3)、思想品德目標:

  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用美學的眼光去觀察事物;進一步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

  三、教材中重點、難點分析:

  本冊的重點在於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和個性的張揚。難點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兼顧學生個性發展和知識技能兩方面的需要,循序漸進的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生活技能,直接參與並親身經歷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尋找各種材料,表達自己豐富多彩的想象。

  1、透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2、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

  四、教材重點、難點:

  1、學習有關美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能力等。

  五、個人教研專題:

  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學習習慣意識的培養。

  六、主要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進一步領會課標精神,制定切實可行的的教學策略。

  2、精心準備,做好課前工作。

  3、運用不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7

  一、教學情況分析:

  一年級小朋友第一次接觸正規化的美術課,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學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樣,在繪畫上、工藝製作上一定有著學生自己的創造思維、想象能力、技法的個性,但這些會造成學習的不一致性、習慣不統一化,給美術課的課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初步認識形、色與肌理等美術語言,學習使用各種工具,體驗不同媒材的效果,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激發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願望。

  2.學習對比與和諧、對稱與均衡等組合原理,瞭解一些簡易的創意和手工製作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設計和裝飾,感受設計製作與其他美術活動的區別。

  3.觀賞自然和各種美術作品的形、色與質感,能用口頭或書面語言對欣賞物件進行描述,說出其特色,表達自己的感受。

  4.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結合語文、音樂等課程內容,進行美術創作、表演和展示,並發表自己的創作意圖。

  三、全冊重難點:

  (一)重點:

  1、認識常用的色彩及形狀,並能用英語表示各種色彩,體驗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用撕、剪、貼、畫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2、探索感知泥性,歸納幾種基本的玩泥方法,口頭髮表體驗感受。

  3、欣賞感受剪紙、撕紙、摺紙藝術之美,學習剪紙、撕紙、摺紙造型表現的方法。

  4、探索用線描的形式表現各種物體。

  5、引導學生感知並發現食物之美,在教學中穿插雙語教學,激發學生對美術課堂的興趣。

  (二)難點:

  1、學生對感受物體的發表,並用簡單的英語口語來表示。

  2、引導學生體會不同筆觸、不同的畫材賦予畫面的不同效果,引導學生表現自己的所見所聞。

  3、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發展個性,充分學生對卡通形象的感受,在學習活動中能舉一反三進行探究。

  4、領會自然界中的事物與美術作品中的區別,讓小朋友們學習觀察藝術作品,對作品的造型、色彩、情節予以描述,說出自己的感受。

  5、怎樣使雙語教學在美術課堂中更好的發揮作用。

  四、措施:

  1、教師聯絡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學習正確作畫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選擇富有兒童情趣的教學內容,採用生動活潑的遊戲教學形式並滲透英語美術術語,在學生不知不覺遊戲中,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4、注意學生的情緒,語言要親切,氣氛要輕鬆,要積極鼓勵學生動腦筋,大膽添畫,來培養他們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

  五、全冊課時安排:

  第一週: 大家一起畫 第二週: 花花綠綠的糖紙

  第三週: 繞繞塗塗 第四周: 有趣的拓印

  第五週: 我的太陽 第六週: 奇妙的撕紙添畫

  第七週: 做拼音卡片 第八週: 小鳥找家

  第九周: 鳥語花香 第十週: 小動物蓋房子

  第十一週: 數字變變變 第十二週:會飛的娃娃

  第十三週:猜猜我是誰 第十四周: 變臉

  第十五週: 穿花衣的熱帶魚 第十六週: 尋找美麗

  第十七週: 亮眼睛 第十八週: 美麗的鉛筆頭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 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20課教學內容,教材內容豐富多彩,非常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年齡特徵和成長需要;形式多樣有趣,為學生設定了很有趣味的情境,注重學習過程中對美術活動的多角度的嘗試和體驗,有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開闊視野啟迪思維,使他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創作學習,充分發揮了美術教育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的積極作用,關注學生健康成長。為使教學更方便有效,在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安排,適當補充利用本地可利用資源充實教學內容。

  二、學情分析:

  剛進入課堂的小朋友,在情感態度上老師要作很大的努力,而在思維的想象力、創造力方面發展的空間很大,因此要好好把握機會,激發孩子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們能發現美,有創造美的想法。

  三、學段目標:

  1、透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2、認識色彩,瞭解美術學習用具,掌握塗色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並能使用工具進行簡單的美術活動。

  3、透過美術活動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

  四、教學措施:

  1、認真備課,精心準備教具和材料,常和班主任溝通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2、運用講故事、猜謎等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3、多蒐集資料,選擇適合學生生活環境的形式和材料豐富課堂教學。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多示範、多鼓勵、採用多元化評價手段。

  五、教學進度:

  第一週:準備課

  第二週:1、大家一起畫

  2、花花綠綠的糖紙

  第三週:3、繞繞塗塗

  4、有趣的拓印(一)

  第四周:4、有趣的拓印(二)

  5、我的太陽

  第五週:6、奇妙的撕紙添畫(一)

  6、奇妙的撕紙添畫(二)

  第六週:7、做拼音卡片(一)

  7、做拼音卡片(一)

  第七週:8、小鳥找家(一)

  8、小鳥找家(二)

  第八週:9鳥語花香(一)

  9、鳥語花香(二)

  第九周:10、小動物蓋房子(一)

  10、小動物蓋房子(二)

  第十週:11、數字變變變

  12、會飛的娃娃(一)

  第十一週:12、會飛的娃娃(二)

  13、猜猜我是誰(一)

  第十二週:13、猜猜我是誰(二)

  14、變臉(一)

  第十三週:14、變臉(二)

  15、穿花衣的熱帶魚(一)

  第十四周:15、穿花衣的熱帶魚(二)

  16、尋找美麗

  第十五週:17、亮眼睛

  18、美麗的鉛筆頭(一)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採用散點式的結構,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一年級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全冊共20課,內容涵蓋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4個學習領域,其中造型表現及設計應用佔有較大的比重,欣賞評述大多隨堂教學,均分配在各課中。

  本冊單元和課節教學內容中,技能方面是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原則排列的。如:認識常用工具、材料,初步認識基本形和常見色彩,進行形的練習、線的練習、形與色的練習,最後過渡到用多種手段造型。本教材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並結合了相關學科的要求組織與之相適應的課程內容。各單元所包括的課題,涵蓋了《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中規定的四個領域,並保持他們之間適當的比例關係。其中重點突出“欣賞評述”與“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同時,每個單元在課題的教學目標上都努力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

  二、全冊教學目標:

  本教材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各個學習領域在各個學段中也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作為一年級即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從造型表現方面看,要求學生嘗試不同工具,用紙以及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出來,體驗造型活動的樂趣;從設計應用來看,要求學生嘗試不同工具,用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透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進行簡單組合和裝飾,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從欣賞評述方面看,要求學生觀賞自然和各類美術作品的形與色,能用簡短的話語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

  從綜合探索方面來看,要求學生採用造型遊戲的方式進行無主題或有主題的想象、創作、表演和展示。

  從教學內容上看:

  繪畫:

  1、正確的作畫姿勢,逐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利用蠟筆、鉛筆、油畫棒等繪畫工具。

  2、在平塗過程中,要求色彩塗得均勻,線條流暢,鮮豔豐富,造型大膽誇張並富於童趣。

  工藝:

  1、學習紙工製作的簡單方法;

  2、學習正確的摺紙方法;

  3、學習撕紙的表現方法及拼貼的方法;

  4、學習簡單的拓印方法,利用蠟筆或油畫棒製作。

  欣賞:

  1、欣賞美麗的大自然中動植物;

  2、欣賞中外兒童優秀美術作品。

  三、全冊重難點:

  重點:

  1、用蠟筆或油畫棒的形式進行平塗作畫,描繪觀察、記憶、想象中的動植物,線條流暢,色彩均勻豐富,造型大膽、誇張、生動活潑,富有一種童趣。

  2、學習用廢舊紙盒進行簡單紙工製作練習;

  3、傳授摺紙的方法和步驟,並進行一系列練習;

  4、用撕紙拼貼方法進行簡單畫面製作,並能進行簡單的拓印;

  5、欣賞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和中外兒童優秀美術作品。

  難點:

  1、在繪畫訓練中,要求線條自然流暢,色彩鮮豔豐富,造型大膽生動,富有兒童情趣。

  2、在工藝製作中,培養學生初步的造型能力,培養按步驟操作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和思維的靈活性與敏捷性。

  3、在欣賞過程中,提高欣賞能力,發現美和創造美、鑑賞美的能力。

  四、教學情況分析:

  一年級共5個班。第一次接觸正規化的美術課,對一年級學生來說是新奇、有趣、好玩的,而且新生入學前所受的教育各不相同,心理因素也不一樣,在繪畫上、工藝製作上一定有著學生自己的創造思維、想象能力、技法的個性,但這些會造成學習的不一致性、習慣不統一化,給美術課的課堂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五、主要措施:

  1、教師聯絡各學科的課堂要求,根據美術課的自身特點,明確地向學生提出正確的學習態度,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利用課堂教學,充分發揮教師的直觀性演示,動作要規範化,給學生以楷模,利用各班多媒體的實物投影平臺進行教師示範演示,讓學習正確作畫塗色方法,充分調動起學習氣氛。

  3、美術學習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美術學科知識面廣、綜合性強。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 篇10

  一、學情分析:

  1、學生由幼兒園轉入小學,學習習慣較差,去注意力不集中。

  2、學生的繪畫習慣養成還需要進一步的培養。

  3、美術課的課堂常規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新鮮的內容,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地指導。

  4、學生來自不同的幼兒園,所學技能與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別。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有五個單元共二十課,以素質教育為導向,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打破過去以美術學科知識、技能為主要目標的教材體系結構,構建以促成美術素養的形成為核心、探究性美術實踐活動為主線、人文性單元結構為基礎特徵的美術教材新體系。注重學生審美感受和視覺經驗的培養,強調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協調發展,以“接近社會,貼近學生,學以致用”為原則,選擇符合一年級身心特點的教學內容設計課題。

  三、教學目的任務:

  1、透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2、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3、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等。

  四、教材重點,難點: 1、學習有關美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2、培養學生空間知覺,形象記憶,創造能力等。

  五、提高教學效率的主要措施:

  1、重抓習慣養成教育,美術課堂是較為活潑,但所接觸的材料也較多,這就需要學生們養成很好的學習習慣,以便在以後的課堂教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重視想象畫,主題畫的訓練,以開發學生豐富的想象能力,並能把自己所想象的表象在美術作品中。

  3、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把生活中的多種材料綜合到美術課堂中來,讓學生能應用多種材料表現美好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