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實施方案>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往往需要預先進行方案制定工作,方案屬於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鄉村治理實施方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1

  為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實現“環境友好型示範區”的試驗區建立目標,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建立生態文明示範村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河南省農村改革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為統攬,以促進農村社會進步、實施農村治汙保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以村級“六有六無”為載體,以示範村五項工程為抓手,堅持以人為本和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環境綠化與基礎設施共建的原則,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加強生態農業和迴圈經濟的發展,打造社會主義和諧新農村。

  二、基本原則

  (一)分類指導原則。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推進。

  (二)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堅持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有機結合,發展生態農業和迴圈經濟,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三)以人為本原則。以促進農村社會發展進步,改善農村環境和生活質量為目標,幫助和引導農民發揮本地資源優勢,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營造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科學的生產生活環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四)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護並重、環境綠化與基礎設施共建的原則。一方面要加強農村環境汙染防治,加大資金投入,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另一方面要注重生態保護和建設,防止生態破壞和環境汙染,保護飲用水源水質,有效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質量。要將環境綠化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三同步”,即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驗收。

  三、建立內容

  1、高標準建設培山村文化廣場,新徵地2800平方米,計劃總投入60萬元。廣場建設以景觀與實用兼具的理念,按要求配備健身器材和相應的文化娛樂設施,綠化、亮化、淨化、美化全面達標,綜合發揮廣場服務和精神文明的主陣地功能。

  2、建設培山村公共垃圾處置場。實行戶戶配備垃圾桶,統一清運垃圾,集中填埋,培山村配備一輛垃圾清運車,確定兩位清潔工,負責全村生活垃圾的收集清運與填埋。

  3、高標準規劃和建設培山農民新村。規劃新徵地97畝,概算建設投資500萬元,計劃安置容量為110戶。

  4、全村13個村民組之間全部修通3.5米水泥路,高標準修建李小灣至張大灣全長3公里的培山農民新村水泥大道。

  5、嚴格穩妥的實施培山村建設規劃。切實杜絕村民建房無序散亂狀態。全面按照建設規劃的引導集中建設區、限制建設區和禁止建設區的規劃要求,統一合理佈局。村集體統一流轉和調整土地,堅決杜絕個人非法佔用和買賣。xx年開始,培山村新建住宅全部進農民新村規劃區。

  6、以桂花博覽園和牡丹園建設為依託,全面實現無綠化空場地建立目標。傾力配合桂花博覽園500畝的二期擴建工程。按期完成500畝的土地流轉任務,保質保量完成新建區整地和花木栽植任務;積極促成牡丹園招商引資上規模。

  7、廣播電視入戶率100%,程控電話入戶率100%,行政村通寬頻。

  8、實行集中供水和井泉供水相結合,自來水入戶率達到90%。

  9、村民集中居住區無“一池三化四清五改”遺漏戶。切實推進沼氣池建設,戶建沼氣池達到60%以上,使用率達到100%。

  10、汙水入池,無汙水橫流現象。家禽家畜一律圈養。保持農戶庭院乾淨整潔。

  11、全面加快實施培山村農業科技服務站建設。已經建成的畜牧獸醫站要爭取資金完善配套設施,加強從業人員專業培訓,全面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

  12、突出特色完善旅遊服務體系。按照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佈局,立足“紅綠”資源特色,依託“桂花博覽園”、“牡丹園”品牌,放大紅色旅遊路沿線核心的優勢競爭力,突出旅遊服務精品產業開發,圍繞食、住、行、遊、購、樂,健全服務功能,配套基礎設施,加大宣傳力度,強化產業管理,全面提升旅遊等第三產業發展的質量檔次,使旅遊服務業在三年內成為培山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

  四、保障措施

  (一)制定規劃,明確目標,認真落實建立任務。成立鎮村兩級生態文明示範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在xx年全力以赴,完善生態文明示範村基本條件,全面達到建設標準。首先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建立方案,制定好村莊建立規劃,建立上下銜接的規劃體系;規劃要以改善人居環境為重點,體現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明確遠景目標和階段性任務;制定規劃要從實際出發,做到科學合理,便於操作,並認真組織實施,切實抓好落實。

  (二)發動群眾,依靠群眾,組織農民廣泛參與。要向農民廣泛宣傳建立生態文明示範村的重大意義、任務目標,做好群眾的組織宣傳工作;制定村莊建設規劃、修建村莊道路、綠化村莊、改水改廁、治理環境等,都要組織農民民主討論,廣泛徵求意見,充分發揮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團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團結和帶動農民積極投身到建立活動中來,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美好家園。

  (三)政策扶持,社會幫建,積極提供建立條件。建立生態文明示範村資金籌措採取“四個一點”的方式:即爭取上級支援一點、地方財政補助一點、村集體自籌一點、社會各界捐助一點,確保村級投入不少於5萬元。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2

  根據省市鄉村文明行動移風易俗工作安排,結合我鎮實際,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標任務

  移風易俗工作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根本,對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樹婚喪嫁娶新風、營造文明和諧鄉風將發揮重要作用。本著“文明節儉、群眾滿意”的原則,在群眾自願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喜事新辦、喪事簡辦。20xx年9月初,全鎮所有村莊普遍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普遍建立紅白理事會並切實發揮作用,農民群眾對移風易俗滿意度達到90%以上。20xx年底,全鎮農村紅白理事會工作實現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婚喪嫁娶新風基本形成,婚喪嫁娶中的不良風氣得到徹底根治,移風易俗成為廣大農民群眾的行動自覺,群眾滿意度保持在較高水平,使鄉風民風真正美起來。

  二、重點工作

  (一)建設紅白理事會等群眾組織。村莊建立完善紅白理事會,紅白理事會由群眾推舉德高望重、熱心服務、公平公正、崇尚節儉、有一定禮儀特長的人士組成。紅白理事會在廣泛徵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完善制度保障,制定紅白事的辦理流程、標準要求,納入村規民約公示上牆。

  (二)組織移風易俗專項治理行動。加強喪葬活動管理,依法治理違規土葬、亂埋亂葬、骨灰裝棺再葬、超標準建墓立碑等行為。對辦理喪事活動中宣揚封建迷信、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權益和汙染環境的行為,堅決予以打擊。整治殯葬用品市場,全面取締棺木、封建迷信用品、大型墓碑生產銷售行為,嚴肅查處殯葬用品店違規經營、佔道經營和無證照經營行為。

  (三)加快推進“厚養薄葬”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厚養薄葬”,計劃每個管區至少建設1處集中養老服務設施,支援在建設為老年人提供生活居住、日間照料、休閒娛樂、精神慰藉等服務的農村幸福院。鼓勵扶持農村節地生態公益性公墓建設,試點推進骨灰撒散、樹葬、花壇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安葬。

  (四)黨員帶頭倡導移風易俗。農村廣大黨員特別是村幹部要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從自家做起,帶頭宣傳倡導移風易俗,帶頭文明節儉辦婚喪事,帶頭火葬和生態安葬,帶頭文明低碳祭掃。實行黨員幹部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報告制度,黨員幹部婚喪行為主動向所在黨組織報告,對違反規定的黨員幹部,按有關規定處理。

  三、工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為推動鄉風文明行動移風易俗工作的深入開展,鎮成立由紀委、黨政辦、民政辦、組織辦、督考辦、文化站、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為成員的鄉村文明行動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分工,建立定期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推進移風易俗工作的整體合力。同時,建立工作資訊報送制度,逐級報送工作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做法,推動工作快速紮實有序開展。

  (二)強化宣傳動員。9月初,召開全鎮鄉村文明行動移風易俗工作推進會,制定操作模板,對移風易俗的重點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指導村開展移風易俗工作。透過“村村響”等形式,加強對移風易俗、遏制農村陳規陋習經驗做法宣傳,曝光一批大操大辦、“薄養厚葬”的負面典型。將移風易俗作為“三新四美”培訓的主要內容,教育引導群眾積極參與改陋習、樹新風活動。透過嶧山草根微劇團、莊戶劇團、廣場舞等形式,使群眾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教育,努力營造形成社會廣泛關注、群眾積極參與的濃厚輿論氛圍。

  (三)強化督導考核。鎮不定期對紅白理事會建設和發揮作用情況、村規民約修訂和上牆等進行暗訪檢查,公開排名通報。並移風易俗工作開展情況將納入綜合考核和村幹部星級化管理,對移風易俗工作不力的,扣除相應分值,並由鎮督考辦掛牌督辦。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3

  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建立鄉村振興示範縣(市),根據《省級領導聯絡鄉村振興縣制度》(湘辦〔20xx〕11號)、《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人民政府關於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市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長髮〔20xx〕1號)、《中共瀏陽市委瀏陽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域推進鄉村振興示範建立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方案》(瀏發〔20xx〕9號),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組織領導

  鄉村振興示範建立縣(市)省級聯絡領導:

  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省長

  建立工作領導小組:

  第一組長: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單位:各鄉鎮(街道)和相關市直部門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分管副市長兼任辦公室主任,市委辦副主任、市政府辦副主任、農業農村局局長(常務)、農業農村局分管副局長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室設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承擔瀏陽市建立鄉村振興示範縣(市)工作領導小組日常工作。

  二、建立目標

  全域推進鄉村振興示範縣(市)建立工作,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上當標杆,在壯大鄉村產業上當標杆,在深化農村改革上當標杆,在湘贛邊區域合作上當標杆,爭當新時代鄉村振興樣板和排頭兵。具體在6個方面創示範:

  (一)有效銜接的示範。每個鄉鎮(街道)打造1個以上鄉村振興重點村。在湘贛邊區域大圍山片區的張坊鎮、大圍山鎮、小河鄉、達滸鎮,著力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範片區。

  (二)產業發展的示範。結合我市鄉村特色優勢資源,打造現代農業全產業鏈。建設建好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做優做精瀏東休閒農業發展帶、瀏南紅色文旅產業帶、瀏西花卉苗木產業帶、瀏北優質水稻示範帶,打造一批特色產業示範基地、一批三產融合示範基地、一批湘贛邊紅色鄉村體驗基地,構建全市“一區、四帶、多點”產業佈局。

  (三)人居環境的示範。鞏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獲國務院真抓實幹督查激勵成果,深化治廁、治垃圾、治水、治房、治風,確保基本實現無害化廁所全覆蓋,瀏陽河(瀏陽段)出境斷面水質年均值穩定達到Ⅱ類。到20xx年,全面建成農村無害化廁所長效管護機制。以美麗宜居村莊建設為抓手,因地制宜建立一批“美麗庭院”“美麗屋場”“美麗宜居村莊”,打造集中連線、連片的美麗宜居村莊示範區,做到點上出彩,線上結果,面上開花。

  (四)農村改革的示範。在牢牢守住改革底線的前提下,探索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效銜接改革,鞏固拓展提升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改革,盤活農村土地資源及閒置資產,引導社會資本下鄉,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

  (五)區域合作的示範。圍繞品牌共建、產業共抓、民生共享,在“湘贛紅”農業品牌推廣、“初心源”文旅合作、教育醫療合作共享等方面重點發力,做到任務專案化、推進清單化、排程常態化,打造湘贛邊鄉村振興區域合作典範。

  (六)鄉村治理的示範。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深入推進“黨建+微網格”,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以建立全國文明城市為載體,治陋習、樹新風,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建設一批“服務零距離、安全零事故、環境零汙染、治安零發案、居民零上訪”的“五零”村(社群)。

  三、建立舉措

  (一)聚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爭創有效銜接示範區

  1.實施“個十百千”鄉村產業工程。依託鄉村產業服務中心,因地制宜發展生態米、小水果、黑山羊、蜂蜜、油茶、花木、蔬菜、特色水產、鄉村旅遊、手工製作等10個特色產業,做強100個產業基地,培育1000名產業示範,加快補上技術、設施、營銷等短板,進一步發展壯大為鄉村長效產業,促進低收入物件產業增收。

  2.推進“15公里就業圈”建設。深入推進“15公里就業圈”建設,加大就業基地(車間)開發力度,統籌用好公益崗位,緊扣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機械製造、健康食品、鞭炮煙花、生態旅遊、現代服務、文化創意等八大產業叢集,開展人崗對接,吸納低收入物件就近就業。搭建“點對點”資訊對接平臺、“全域化”就業服務平臺和“多形式”供需對接平臺,提供精準就業服務,努力穩定脫貧群眾就業增收渠道。

  3.打造有效銜接示範片區。在湘贛邊區域大圍山片區的張坊鎮、大圍山鎮、小河鄉、達滸鎮,著力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範片區,依託鎮村資源稟賦和現有產業基礎,突出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進一步擦亮鄉村旅遊田溪村、農家畫室烏石村、農村傘鋪椒花村等地域名片,增強脫貧地區發展後勁。

  (二)聚力建強現代鄉村產業,爭創綠色發展先行區。

  1.堅持綠色先行。放大我市建立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效應,在開展技術應用試驗和建設長期固定觀測試驗站基礎上,依託建立專案和資金優勢,加快配套冷鏈物流,升級改造鄉村產業服務中心平臺,加速建設農業生產基地監控系統和從田間到家庭餐桌的農產品質量追溯系統,建立完善湘贛邊可推廣的綠色技術體系、綠色標準體系、綠色產業體系、綠色經營體系、綠色政策體系、綠色數字體系等六大“瀏陽體系”。

  2.發展品牌產業。突出品牌引領、加工主導、科技支撐、融合發展,推動“一縣一特”瀏陽茶油、瀏陽花木等優勢鄉村產業全產業鏈發展,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培育產業叢集,形成“一村一品”微型經濟圈、“一鎮一業”小型經濟圈、“多鎮帶一”中型經濟圈。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助推產業增效,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確保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引導各鄉鎮(街道)圍繞鎮域主導產業,積極發展關聯產業,培育龍頭企業,加強“二品一標”品牌認證,創響一批鄉村特色知名品牌。支援各村(社群)在主導產業的輻射帶動下,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樹立品牌意識,打造一批特色生產基地,推行標準化生產。支援鎮村在做強生產基地的基礎上,跨界配置農業和現代產業元素,形成“農業+”文化、康養、農村電商等多業態發展態勢,打通產銷渠道,實現產業提檔升級。

  3.建設特色產業小鎮。將特色產業小鎮作為重要的產業發展平臺,統一規劃,合理佈局,提質建設一批省級特色產業小鎮,推動大瑤、文家市、柏加、社港等省級小鎮的特色產業做特、做精、做強發展,推動產業鏈向研發、營銷延伸,打造特色產業小鎮“視覺化”樣板。重點培育一批如鎮頭油茶小鎮、大圍山水果小鎮、白沙古鎮、沿溪果蔬小鎮、官渡田螺小鎮等特色小鎮,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帶動城鄉發展,逐步形成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美、發展後勁充足的瀏陽特色產業小鎮體系。

  4.建設特色小村莊。積極開展特色小村莊培育建立,重點打造“產業強、文化特、環境美、配套齊、管理優”示範性農業現代化小村莊。透過3年時間的培育,到20xx年底,建設30個以上示範性特色小村莊,其中建設在全省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小村莊10個以上。

  (三)聚力打造美麗宜居村莊,爭創人居環境樣板區

  1.全面提質農村人居環境。紮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進一步最佳化鄉村面貌。全面深化“首廁過關制”,逐步提升農村廁所糞汙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水平。建立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大資料”監管平臺,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持續開展農村生活汙水治理,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強化農村建房風貌管控,將新建農房全部納入規劃與建房管理。

  2.全域鋪開美麗宜居村莊。按照自發、自然、自治“三自”要求和生態美、村莊美、產業美、生活美、風尚美“五美”標準,抓好水、電、路、氣、通訊、廣電、物流等“七張網”基礎設施建設,20xx年,高質量、高標準建成至少240個美麗宜居村莊(屋場),力爭到20xx年完成1200個美麗宜居村莊目標任務,實現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引導制定村民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管護長效機制,以更加規範、精細、到位的管理,切實提升美麗宜居村莊設施維護、衛生保潔、綠化管護水平,共同建設美好家園。

  3.全力建立連線連片示範。按照“因地制宜、以點帶面、連片推進”的原則,堅持規劃設計先行,結合建立長沙市級領導聯點鄉村振興示範鎮和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村的契機,全面推動資源聚合,放大綜合效益,在“建、改、管”上下功夫,集中打造一批優勢特色凸出、文化底蘊厚重的美麗宜居村莊示範片。在瀏東休閒農業帶和瀏南荷文公路沿線村,突出打造一批生態環境優美、瀏陽特色鮮明的美麗宜居村莊示範線,構建連線連片的鄉村風貌示範帶(片)。

  4.全程構建村莊運管模式。從美麗宜居村莊建設的申報、建設、驗收以及後期的執行管理各環節入手,探索建立全程的管理和運營模式。對一般性的美麗宜居村莊,支援鎮村設定公益性崗位維護日常管理,發動村民自願參與村莊的後期提升。對具有開發價值的美麗宜居村莊,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參與村莊建設和產業發展,引入專業團隊參與規劃設計、建設開發,整合文化、旅遊、產業資源,專業運營,強化利益聯結機制,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村民增收致富。

  (四)聚力推進三大試點探索,爭創農村改革引領區

  1.探索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效銜接。抓住進入全國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機遇,完善示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建立和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探索多模式發展路徑。透過專業培訓、信貸支援和財政獎補等措施,發展500家以上小農戶註冊家庭農場,組建10家以上聯合社,規範200家以上社會化服務組織,扶持100家以上小農戶家庭農場引進新技術和先進裝置,引導200戶以上小農戶與品牌運營中心開展農產品銷售合作,全面推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效銜接。

  2.拓展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面鞏固拓展提升全國第二輪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圍繞“1227”試點內容,著力建好用好農村宅基地市、鄉、村三級資訊共享管理平臺,完善農村宅基地審批、農村宅基地集體所有權行使“兩項制度”,健全農村宅基地監管、宅基地收益分配“兩大機制”,在推進資訊共享管理、打造村民適度集中居住區、加強村民建房建築風貌管控、推廣農房抵押融資貸款、探索非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農村建房模式、拓展盤活閒置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有效利用途徑、建立相對公平的農村宅基地民主管理制度等七個方面,推動農村宅基地制度更加健全、權益更有保障、利用更加有效、管理更加規範,總結出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瀏陽經驗”。

  3.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深入推進國家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改革,重點抓好永安鎮、洞陽鎮專案區建設,透過全域規劃、整體設計、綜合治理,在試點範圍內完成土地開發復墾1200畝,建成高標準農田2500畝,最佳化調整基本農田270畝,打造鄉村振興示範亮點專案23個,積極破解鄉村耕地碎片化、空間佈局無序化、土地資源利用低效化、生態質量退化等多維度問題,最佳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促進耕地保護和土地節約利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助推全面鄉村振興。

  (五)聚力深化湘贛邊區合作,爭創發展共贏核心區

  1.品牌共建。發揮引領和核心作用,創新湘贛邊合作形式,透過構建聯席機制、搭建產銷平臺、建立支撐體系,共同培育“湘贛紅”區域公用品牌。建立每年輪流召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舉辦“湘贛紅”品牌產品釋出會、優質農產品博覽會,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圍繞湘贛邊區域農產品質量督查、執法和監測等開展聯合行動,不斷提高檢測機構和執法機構的能力水平,努力提升品牌的市場認可度。

  2.產業共抓。深入挖掘楚東村、文家市村、蒼坊村等湘贛邊區域紅色新地標,將更多文化創意產業和特色村莊宣傳打造成湘贛邊旅遊精品,持續推廣“初心源”湘鄂贛文旅卡,拉動文旅消費,全力做好湘贛邊紅色鄉村旅遊產業鏈。深化湘贛邊區域煙花爆竹主產區交流合作,組建湘贛邊區域煙花爆竹產業協會,全面提升煙花爆竹產業文化附加值,引導煙花爆竹產業實現安全環保、傳承創新和文旅融合發展。

  3.民生共享。加強湘贛邊區域教育和醫療合作,增強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支援成立教師培訓聯合體、教育科研聯盟和學科質量監測中心,推動中職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拓寬中職學生就業升學渠道。支援建設湘贛邊區域醫療中心、醫療發展聯盟和遠端會診平臺,實現大型醫療裝置共享,構建雙向轉診機制,建立湘贛邊區域醫療保障事業協同發展定期磋商制度,逐步推進湘贛邊區域異地就醫聯網直接結算。開展湘贛邊綜治維穩聯動聯防,聯合打擊非法犯罪行為,推進淥水流域綜合治理,加強水源涵養、汙染防治、河道保潔,嚴厲查處河湖四亂、非法採砂、非法排汙等違法行為。

  (六)聚力激發基層善治活力,爭創鄉村治理標杆區

  1.黨建引領提升。以“黨建聚合力工程”為引領,圍繞打造“黨建引領、多元互動、全面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進一步把“黨建+微網格”做深做實,深入推進鄉村黨員幹部聯絡服務群眾“五個到戶”試點工作,打通服務群眾和社會治理“最後一步路”。健全村級重要事項、重大問題由村黨組織研究討論機制,全面落實“四議兩公開”。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整體提升行動,持續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逐步實現村村都有穩定的集體經濟收入。堅持黨管人才,加大農業產業領軍人才、新型職業農民、鄉村工匠、農民大學生等引進培育力度,壯大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引導更多的“農創客”“田秀才”在鄉村振興中大顯身手。

  2.平安建設提檔。全面推行以“服務零距離、安全零事故、環境零汙染、治安零發案、居民零上訪”為主題的“五零”社群(村)建立工作,推行“紅袖章”巡防工程,發動平安志願者築起群防群治防線,加快推進市、鄉、村三級綜治中心一體化建設,大力推進“雪亮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平安鄉村”影片安防工程建設;精準推進掃黑除惡鬥爭,加強社會面重點突出問題打擊整治,淨化社會風氣。

  3.鄉風文明提標。以微喇叭、微課堂、微網格、微服務、微創新等“五微”為載體,引導村民崇德向善,推動移風易俗入腦入心。發揮紅白理事會、黨員幹部和志願者的管理、示範、服務功能,組建一支生長紮根鄉村的鄉風文明隊伍。深入開展歷史文化名鎮、特色文化村莊、美麗文化屋場等推介活動,培育壯大以“鄉土文化、鄉村物產、鄉間手藝、鄉居生活”為依託的文化創意產業和特色村莊。

  4.村民自治提效。完善村民公共服務中心,修訂村規民約,推進村務公開,提升基層服務能力和效率;積極推進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改革,梳理基層公共服務事項,提升服務能力。搭建“屋場夜話”“把話筒交給群眾”等交流平臺,廣泛發動人民群眾參與鄉村治理、投身鄉村建設。廣泛開展“淳風美德潤瀏陽”“優秀家規家訓進萬家”等活動,充分發揮黨員幹部、新鄉賢“五老”等道德榜樣的示範帶頭作用,引導村民崇德向善,促進社會風尚持續好轉。

  5.公共服務提質。統籌公共服務資源在城鄉間的均衡配置,提升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水平。推動教師資源向鄉村傾斜,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構建全民健康衛生服務體系,改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條件,建成市屬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網底的三級醫療服務網路。推進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實現村(社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全覆蓋。支援鄉鎮敬老院轉型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指導、帶動周邊村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構建市、鎮、村三級養老服務網路。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領導,凝聚建立合力。在市委、市政府建立鄉村振興示範縣(市)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圍繞全省鄉村振興示範縣建立目標,各鄉鎮(街道)和部門要上下聯動、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市建立鄉村振興示範縣(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高度關注工作推進情況,協調解決存在困難和問題,督促有關單位、鄉鎮(街道)做好落實整改。各有關部門要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細化任務,明確分工,責任到人,全面推進建立工作。

  (二)強化投入,提升建立成效。為做好六個方面的示範,創成省級鄉村振興示範縣,市財政每年統籌安排鄉村振興資金,在保持現有“三農”財政預算規模的基礎上,逐年提高土地出讓收入支援鄉村振興的比例。按照長沙的要求對透過驗收的美麗宜居村莊每個配套40萬元,另外,市本級財政再統籌安排20xx萬元,獎勵美麗宜居村莊精品線路、示範片區、標杆屋場。發揮農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江淮村鎮銀行等政策性金融機構作用,加大鄉村振興信貸投入。同時,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在加強社會資本下鄉監管的情況下,積極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參與鄉村振興,提升建立成效。

  (三)強化宣傳,營造建立氛圍。加強宣傳發動,創新活動載體,形成全市共建共享鄉村振興的強大合力。全市各新聞媒體單位要全面鋪開推進鄉村振興宣傳工作,積極構建多維度、立體式、全覆蓋的宣傳格局,營造建立聲勢,提高市民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知曉率、滿意度。各相關部門要積極打造精品專案,及時總結工作亮點和成功經驗,藉助省級部門和上級媒體擴大對外宣傳,努力打響“鄉村振興看瀏陽”品牌。

  (四)強化督考,鞏固建立成果。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將鄉村振興示範縣(市)建立工作納入市委、市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對鄉村振興工作履職不力、考核排名靠後的,由黨委、政府負責人對下級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對鄉村振興工作開展專項督查,進一步完善跟蹤督查機制,以常態跟蹤問效、持續攻堅克難、敢於動真碰硬抓落實的高效推進態勢,鞏固鄉村振興示範縣(市)建立成果。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4

  建立生態示範村和環境優美鄉鎮,是推進和深化生態示範縣建立工作的基礎,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戰略目標,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小城鎮建設和農業現代化步伐,促進生態經濟建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紮實推進生態建設年活動的開展,特制定勝豐村建立市、縣級生態示範村實施方案。

  基本情況

  祁門縣平裡鎮勝豐村距縣城22公里,該村東與塔坊鄉相接,南與祁紅鄉毗鄰,西與我鎮雙程村交界,北與平裡村相連,平裡至勝豐油路竣工,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林地面積16558畝,森林覆蓋率85.7%,茶園2251畝,擁有農業人口683人,其中勞動力393人,水田178.3畝,旱地59.8畝,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3872.9元。

  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全面推進“331”行動計劃,精心打造“全省生態經濟強縣”總體目標,樹立生態興村意識,以全新理念,強力抓好生態村建設工作,在全面、穩妥地做好各項基礎性工作的同時,著力加快林業產業化發展為重點,動員和組織社會力量,進一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保護協調健康發展,實現生態興村的目標。

  建立規劃

  要在原有豐富森林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力度,引導林農建設科技示範基地,分別為勝豐村千畝油茶示範基地、千畝毛竹示範基地、千畝有機茶示範基地。

  實施內容

  (一)科學編制建設規劃,建設好“三個基地”

  勝豐村獨特地理優勢,秀麗的山水風光,豐厚的文化底蘊給勝豐人民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xx年,新一屆村委會班子提出了三年任期發展規劃,圍繞全縣“331”、全鎮“221”行動計劃和打造全省生態經濟強縣的總體目標,將組織實施“134”建設工程,利用平裡塘塢油路的開通,對塘塢至張家的公路進行拓寬;建設好“三個基地”,一是千畝油茶基地,透過對老油茶林進行墾複、換冠等措施改造,提高質量和產量。二是有機茶基地,提升全村茶葉產品的質量檔次。三是依託原有的毛竹資源發展千畝毛竹。為民辦四件實事,一是整修村中心小學;二是鼓勵和發展傳統的中藥材種植;三是整修二條水渠,使基本農田成為旱、澇保收的良田;四是發展和鞏固好村林場和綠茶廠,並努力招商,發展村級企業,壯大集體經濟。

  (二)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

  以建設“千畝油茶、有機茶基地和千畝毛竹”的有利機遇,加快林業產業化程序,村兩委帶領全村人民繼續封山育林,退耕還林,以提高全村綠化率,做到綠化區內林木整齊,大力發展毛竹、油茶等特色經果林,使林種結構漸漸趨於合理,有較好的綜合經濟效益。村將設立護林哨卡,聘請二名護林員,負責日常山林管理,杜絕亂砍濫伐現象發生。

  (三)加強生態環境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

  認真宣傳國家有關政策、路線、方針,提高廣大村民的利用和保護土地的意識,堅決制止姦汙佔有耕地和林地的現象發生,提高生態環境意識,制定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同時制定村規民約,保護森林資源和野生珍惜動植物,成立護林防火小分隊,配備必要的防火器材,豎立防火警示牌,有效地抑制火災的發生。

  (四)珍惜水資源,做好水土保持。

  勝豐村水資源十分充沛,一條小河貫穿整個村,給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方便。今年將進一步加大對水土保持工作,對小河兩側進行封山育林,制定封山護林,憑證採伐,建立綠化村莊規劃和規章,配合林業部門,嚴厲打擊亂砍亂伐、私收亂購行為,保護森林資源,同時加大對“勝豐村林場”的投入和經營,確保這一綠色銀行發揮更大效益。

  (五)改善飲水質量,保障人民健康。

  實施農業用水和飲用水分離,大力推廣有機肥使用。要求村民飲用水從山泉水引用,管線到戶,改善村民引水安全,並以籌工、籌勞方式,實行零星用水戶併網,確保村民正常用水。

  (六)加強動植物保護,維護生態平衡。

  積極配合雙平林業派出所工作,一方面嚴厲打擊捕殺破壞野生動植物等犯罪不法行為;另一方面從保護野生動物植物生存和生活環境入手,改善和保護、棲息、繁衍環境。村兩委要從自身做起,制定相應野生動植物保護措施,嚴禁加工、銷售、捕捉、食用珍惜動植物。迴歸大自然生態平衡。

  (七)推廣節能專案,方便一方百姓。

  結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工作,在該村開展沼氣轉化為燃氣的節能專案,培養沼氣示範戶、透過示範帶動作用,發展更多的沼氣使使用者,從而有效遏制因長期利用燒柴炊食而造成破壞環境和浪費資源局面。積極開展新能源專案,在條件成熟村民組建立太陽能供應站,進一步改變群眾生產生活方式。

  (八)制定村規民約,樹立新農村風貌

  村兩委根據不同時期、不同要求對村規民約進行修改,增加現代社會內容,為美化生活環境,抵制不良風氣,貫徹國家方針政策,鄰里和睦,社會交通、社會風尚道德良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新農村風貌。

  措施保障

  1、村兩委班子成員高度重視生態村建立工作,提高認識,團結一致,思想統一,將建立工作落到實處,深刻領會建立工作給全村改善生態環境,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帶領全村奔小康,構建小康和諧勝豐的重要性,

  2、成立相應領導機構,負責抓日常建立工作,使建立工作有動作、有措施、有成效。由村支書王鎮錢同志擔任建立領導組組長,並明確其職責、許可權。制定切實有效的實施方案。同時相應成立建立文明村監督小組,由村委和社員代表組成,定期對建立工作進行檢查,對存在問題加以整改。

  3、建立工作要與全面推進全縣“331”行動計劃和平里鎮“221”行動計劃相結合,圍繞打造“全省生態經濟強縣”早日實現我縣國家生態示範縣這一總體目標,認真組織實施建立內容,透過對勝豐生態建設中薄弱環節的完善和改進,有利的推進該村的生態建設,使之儘快達到市、縣級生態示範村的目標,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5

  一、工作目標

  洪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任務是思想引領,核心內容是傳播普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20xx年繼續牢牢把握這個主線,從加強“兩個堅決維護”核心思想、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的高度,提升政治站位,把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堅持黨管宣傳、黨管基層意識形態、黨管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把牢方向導向,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統籌安排、周密部署、精心設計,切實把宣講宣傳貫徹工作抓緊抓實抓好,教育引導廣大幹群堅定信念信仰,把廣大群眾緊緊凝聚在黨的周圍。

  二、工作任務

  洪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是宣傳宣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陣地,是學習研究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宣傳宣講各項方針政策、助推精準脫貧、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是加強基層黨建、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的重要渠道,是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確引領社會風尚的重要平臺。20xx年以“六傳六習”為主要活動內容,注重“傳”“習”結合,知行合一。具體開展以下活動:

  (一)廣泛開展文明建立活動,全面提升農民的“精氣神”。

  1、傳思想,習理論。以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深入學習宣傳和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精心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走出去送、請進來學上陣地講”等形式,以“主題黨日”“微型黨課”等載體,普及黨的理論政策,廣泛宣講黨史、地方史,喚起鄉愁記憶。

  2、傳文化,習禮儀。以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陣地,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時代先進文化為目標,充分挖掘優良家風家教、悠久民風民俗、優秀民間藝術中符合新時代新風尚新要求的內涵,圍繞“經典誦讀”等主題,每年開展送巡演、電影、戲曲等系列“送文化”活動,廣泛舉辦鄉土文化公益培訓。圍繞端午、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實施“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

  3、傳道德,習風尚。廣泛開展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等系列評選宣傳活動。充分發揮道德模範、優秀黨員、優秀返鄉創業人士等典型示範作用,積極參與鄉村建設和治理。全面推進移風易俗“過篩子”行動,各村(居)進一步完善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紅白理事會等組織機構,引導農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著力破除紅白事大操大辦、封建迷信、黃賭毒等不良風氣。抓好“好家風好家訓”評選宣傳、“家庭助廉”活動。抓好村風民俗建設、家庭美德建設、平安村建設、農家書屋建設等,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家庭觀、消費觀,綠色生態殯葬觀;營造敬老愛幼,鄰里互助,團結和睦、崇尚向善的濃厚文明鄉風。開展文明出行、文明旅遊、文明餐桌等系列文明實踐行動。實施黨員幹部結對幫扶、文明單位結對共建、鄰里守望、志願服務等農村公益幫扶專案。實施家庭環境美化工程,集中整治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問題,全面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指導,倡導農戶“門前三包”,深化優美庭院建立。

  (二)廣泛開展理論政策講習活動,全面提升農民科學文化素質。

  把文明實踐貫穿融入到農村生產生活之中,著力建設和拓展載體,組織開展好送理論、送科技、送論等活動,結合農村實際集中宣講十九大精神和農民群眾關心關切的熱點問題,以期增強信心、凝聚共識。

  1、傳科技,習技能。注意虛功實做,廣泛開展實用技術、職業技能培訓,跟蹤解決農民生產實際問題,不斷增強文明實踐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農民群眾的獲得感。

  以促進群眾致富增收為目標,實施農民素質提升工程,整合各類資源,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加強面向群眾的生產生活培訓指導,開展送政策、送科技、送健康、送法律、送保障、送農資、送資訊等服務,著力提升群眾致富增收技能。

  2、傳政策,習富路。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惠農政策宣傳力度,更好地指導群眾農業農村生產生活。編印有關農業、扶貧、民政、社保、計生、衛生等方面惠農政策法規小冊子,發放到村社群眾,便於群眾查閱和學習。組成宣講工作小組,進村入戶群眾面對面講解惠農政策,為群眾解答涉農問題的政策規定,使群眾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惠民政策指導農事生產和改善農民生活條件。

  3、傳法規,習行為。緊密結合“七五”普法教育,深入推進農村普法工作,提升農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幫助農民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紀守法,透過合法途徑表達利益訴求、維護正當權益,正確行使民主權利,引導農民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形成自覺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三、工作措施

  一要突出政治引領。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築牢共同思想基礎,引領群眾一起奮鬥,推動鄉村振興,創造幸福生活。

  二要堅持精準務實。始終以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文化新需求、新期待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供需精準、供給有效,真正為城鄉群眾提供高質量、常態化、受歡迎的文明傳習志願服務。

  三要保持常態長效。按照有陣地、有機構、有隊伍、有平臺、有制度、有選單、有標識、有方案、有活動、有成效的“十有標準”,紮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形成常態化推進機制,推動文明傳習活動和傳習隊伍常態化,持續化,打造一支常駐群眾身邊的志願服務隊伍,圍繞“講、樹、幫、樂、行”等形式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把傳習陣地建到群眾家門口,實現人人都是“文明傳習者”。

  四要注重全面覆蓋。採取“農村+小城鎮”“集中+分散”、“線下+線上”“固定+流動”相結合原則,積極運用“學習強國”、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臺、黨員遠端教育平臺、政府入口網站、“魅力賀蘭”“兩微一端”等載體,廣泛開展文明傳習活動和服務,提高群眾思想道德水平、科學文化素養,助力鄉村振興,共建幸福家園。

  五要著力補齊短板。充分利用好體育場館、農村健身廣場、文化活動廣場等設施,把各種優質資源和公共服務有序、有效、持久結合起來,全力打造農村群眾的精神家園和“富足、健康、快樂、時尚”的品質生活。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領導小組作用,建“夠”建“精”建“好”實踐所(站),堅持蹄疾步穩、探索創新,突出服務功能,務求實效,做到建一個成一個,努力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成為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的主陣地。

  (二)全面整合資源。統籌協調全鎮各村(居)志願服務隊伍、社工組織和黨員群眾力量,密切配合、通力協作,明確責任、強化措施,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美麗鄉村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資源共享,切實提高廣大群眾對品質生活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三)強化督促指導。嚴格責任落實,明確工作要求,確保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有實實在在的活動和效果。8月底前鎮機關、村(居)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要至少組織一次活動。全年各實踐所(站)的工作要有學習場所、有學習計劃、有宣講隊伍、有檔案資料。鎮黨委要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情況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核,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要對各文明實踐站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常態化督查,及時總結成績經驗,督促改進提高,推動洪廣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實現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6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紮實穩妥推進我省鄉村建設行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位置,以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為重點,堅持為民而建,強化規劃引領,順應村莊發展規律,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注重保護、體現特色,防止超越發展階段搞大融資、大拆建、大開發。到2025年,鄉村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往村覆蓋、向戶延伸取得積極進展,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顯著加強,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進一步增強。

  二、重點任務

  (一)加強鄉村規劃建設管理。堅持縣域規劃建設一盤棋,按照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護、搬遷撤併、守邊固邊等型別,因地制宜,加快完成縣域村莊佈局分類。對一時難以確定類別的村莊,可暫不作分類。加快全省“三區三線”劃定,統籌最佳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和基礎設施、公共資源佈局,嚴格保護農業生產空間和鄉村生態空間,牢牢守住我省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紅線。構建“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審體系,立足現有村莊基礎,按照可用、管用、實用的原則,加快實現村莊規劃應編盡編,儘可能保持村莊原有形態,保留鄉村特色風貌和田園風光,不搞大拆大建。全面推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制度,確保各項建設依規有序開展。嚴禁違背農民意願強行撤併村莊,切實保障農民合法權益。穩步開展“設計下鄉”活動,支援設計人員蹲點鄉村,提供技術服務支援。

  (二)實施農村道路暢通工程。繼續開展“四好農村路”示範建立。加快推進農村公路“鞏固提升”工程建設,進一步提高農村交通通達深度,強化農村公路與幹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推進鄉村產業路、旅遊路、資源路和村內主幹道建設,加強通村公路和村內道路連線。到2025年,新改建農村公路6萬公里,農村公路總規模達到30萬公里左右,鄉(鎮)通三級公路及3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達65%以上。積極推進具備條件的地區城鄉公交線路向周邊重點村鎮延伸,有序實施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造,持續開展城鄉交通一體化示範建立活動。加強農村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強化農村客運安全監管,“十四五”期間,實施農村公路危橋改造1200座,完成3.5萬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強化消防車道建設管理,推進林區牧區防火隔離帶、應急道路建設。

  (三)強化農村防汛抗旱和供水保障。推進實施大中型水電站綜合利用工程、滇中地區水資源儲備工程、滇中引水工程、大中型水庫和灌區工程、農村供水短板提升工程、抗旱減災治本工程、沿邊地區水利工程等7項重點水利工程專案,充分發揮骨幹水利工程防災減災作用,提升全省水資源最佳化配置和水旱災害防禦能力。加強防汛抗旱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實施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開展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災害防治專案建設。穩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向農村供水保障轉變,強化水源保護和水質保障,推進劃定千人以上規模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或保護範圍,配套完善農村千人以上供水工程淨化消毒設施裝置,健全水質檢測監測體系。加快推進農村供水工程建設改造,提升供水水量水質保障水平,有條件的地區推進城市供水管網向農村延伸,因地制宜推進供水入戶,同步推進消防取水設施建設。完善長效執行管護機制,按照“補償成本、公平負擔”的原則,健全農村集中供水工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

  (四)實施鄉村清潔能源建設工程。鞏固提升農村電力保障水平,加強農村電網薄弱地區建設,提高邊遠地區供電保障能力。鼓勵在條件適宜地區發展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探索建設多能互補的分散式低碳綜合能源網路。支援“新能源+鄉村振興”建設,積極開展“千村萬戶沐光行動”。穩步推進煤改電、煤改氣,實現有條件的地區“燃氣入村”。

  (五)實施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聚焦農產品“最先一公里”冷鏈服務需求,依託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產地冷藏保鮮,建設通風貯藏庫、機械冷庫、氣調貯藏庫、預冷及配套設施裝置等農產品冷藏保鮮設施,推進鮮活農產品低溫處理和產後減損。鼓勵冷鏈物流企業在城鄉關鍵物流節點、生鮮農產品區域性集散地及配送基地等,建設一體化冷鏈物流集配中心。加快昆明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加快推進曲靖、德宏(瑞麗)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規劃佈局、基地選址等,積極爭取納入國家骨幹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完善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加快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健全以縣城快遞物流集散中心、鄉(鎮)快遞物流服務站、村快遞物流服務點為支撐的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到2025年,基本實現縣縣有連鎖商超和快遞物流公共配送中心、鄉(鎮)有商貿中心和物流配送站、村村有連鎖便利店並通快遞。宣傳推廣農村物流服務品牌,構建“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農村運輸服務發展模式,提高農村物流配送效率。

  (六)實施數字鄉村建設發展工程。建立完善數字鄉村發展統籌協調機制,加快推動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持續推進數字鄉村試點。加強農村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農村地區5G網路建設,持續提升4G網路覆蓋面,補齊邊境地區、偏遠地區通訊網路設施短板。建立農業農村大資料體系,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資料建設。發展智慧農業,支援數字農業示範基地建設,深入實施“網際網路+”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和“數商興農”行動,構建智慧農業氣象平臺。以數字技術賦能鄉村管理服務,推動“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推進涉農事項線上辦理,推進農村集體經濟、集體資產、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數字化管理,加快城鄉災害監測預警資訊共享。深入實施“雪亮工程”。深化鄉村地名資訊服務提升行動。推進鄉村網路文化陣地建設和鄉村優秀文化資源數字化。

  (七)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加快提高村級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和“一站”辦理,推動公共教育、勞動就業、社會保險、醫療衛生、養老服務、社會服務、戶籍管理等領域群眾經常辦理且基層能有效承接的政務服務事項,以委託受理、授權辦理、幫辦代辦等方式下沉至便民服務中心(站)辦理,實現政務代辦服務村(社群)全覆蓋。持續實施“七彩雲南全民健身工程”,加強農村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推進公共照明設施與村內道路、公共場所一體規劃建設,加強行政村村內主幹道路燈建設。加快推進完善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境地區、欠發達地區基層應急廣播體系。因地制宜建設農村應急避難場所,開展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無障礙建設和改造,加強農村消防安全設施建設。

  (八)實施農房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加大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物件危房改造力度,建立健全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動態監測及保障長效機制。推進高烈度抗震地區農房抗震改造,加大對7度及以上地區的農房抗震改造支援力度,持續做好地震災區災後恢復重建相關工作。“十四五”期間,實施農房抗震改造(含農村危房改造)60萬戶。深入開展農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回頭看”,在完成經營性自建房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基礎上,2023年年底前完成其他農房安全隱患整治任務。穩步推進農村地質災害綜合治理。以農村房屋及其配套設施建設為主體,完善農村工程建設專案管理制度,省級統籌建立從用地、規劃、建設到使用的一體化管理體制機制,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要求,落實安全監管責任。全面加強農村宅基地建房管理,健全農村宅基地聯審聯管機制,進一步規範建房管理秩序,嚴格規劃管控,加強鄉村建築風貌引導,完善農房使用功能,解決“該不該建”、“在哪裡建”、“怎麼建”等問題,使農村民居既保持鄉村傳統風貌,又滿足質量安全、抗震設防、生態保護等要求和農業生產需要,基本具備現代化生活條件。新建農房要避開自然災害易發地段,不隨意切坡填方棄渣,不挖山填湖、不破壞水系、不砍老樹,形成自然、緊湊、有序的農房群落。推動實施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加強傳統村落、民族特色村寨、傳統特色民居、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與利用,提升防火防震防垮塌能力。保護好農村地區文物古蹟、文化遺產遺蹟、民俗風貌。

  (九)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推進農村廁所革命,充分考慮地域環境、民族風俗等情況,因地制宜選擇群眾接受、經濟適用、不汙染環境的改廁技術模式,引導新改戶用廁所基本入院入室,合理規劃佈局公共廁所,到2025年,全省農村衛生戶廁覆蓋率達到70%以上,常住戶100戶以上自然村、九大高原湖泊和赤水河流域自然村衛生公廁全覆蓋。分割槽分類統籌推進農村改廁和生活汙水、黑臭水體治理,因地制宜建設汙水處理設施,優先治理九大高原湖泊、以長江為重點的六大水系、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周邊等環境敏感區域,重點治理城鄉接合部、鄉(鎮)鎮區、中心村、人口聚集區、旅遊風景區等地區農村生活汙水,到2025年,基本消除較大面積的農村黑臭水體,行政村生活汙水治理率、收集處理率分別達到40%、15%。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推進源頭分類減量、資源化處理利用,建設一批有機廢棄物綜合處置利用設施,到2025年,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達到80%以上。加強入戶道路建設,加快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出行不安全等問題。全面清理私搭亂建、亂堆亂放,整治殘垣斷壁,加強農村電力線、通訊線、廣播電視線“三線”維護梳理工作,持續整治農村戶外廣告。深入開展綠美鄉村三年行動,省級建設300個綠美鄉(鎮)、600個綠美村莊。實施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專案,助力提升農村人居環境。

  (十)實施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提升行動。以縣城為基本單元,發揮縣城聯結城市、服務鄉村作用,推進縣城公共服務向鄉村延伸覆蓋,提高農村居民享受公共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科學制定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方案,到2025年年底,全省確保20%、爭取30%的縣(市、區)實現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目標。繼續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專案,改善鄉(鎮)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保留並辦好必要的鄉村小規模學校。持續推進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和基礎教育學校校長職級制改革。建立健全縣域內城鄉學校共同體建設機制,完善“優質學校+薄弱學校”、“優質學校+新建學校”幫扶機制。完善控輟保學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動控輟保學從動態清零轉向常態清零。多渠道增加農村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鞏固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發展涉農職業教育。鞏固完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最佳化鄉村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定,開展鄉(鎮)衛生院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等級評審,加強合格醫務人員配備,保障鄉(鎮)、村兩級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積極推進鄉(鎮)衛生院發熱哨點診室和村(居)民委員會公共衛生委員會建設。落實鄉村醫生待遇,保障合理收入,完善培養使用、養老保障等政策。發揮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制度綜合保障作用,提升農村地區醫保經辦管理服務能力。透過“村級主辦、互助服務、群眾參與、政府支援”的方式,依託行政村、較大自然村按標準建設互助型養老服務設施。完善農村養老助殘和未成年人保護服務設施。鼓勵有條件的鄉(鎮)衛生院利用現有資源開展農村重度殘疾人託養照護服務。推進鄉村公益性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和管理。開展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示範建設。

  (十一)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深入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強化縣級黨委抓鄉促村職責,深化鄉(鎮)管理體制改革,健全鄉(鎮)黨委統一指揮和統籌協調機制,加強鄉(鎮)、村領導班子建設,全面開展農村基層幹部鄉村振興主題培訓。落實村黨組織全面領導、村級事務統一管理、村幹部分工負責的村級組織“大崗位制”。實施村級事務“陽光工程”,規範村級事務執行,加強村幹部監督管理。持續排查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發揮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作用,推動各級黨組織透過駐村工作有計劃地培養鍛鍊幹部。加大在青年農民特別是致富能手、農村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發展黨員力度。強化縣級黨委統籌和鄉(鎮)、村黨組織引領,推動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行網格化管理、數字化賦能、精細化服務。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鄉村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鬥爭,防範黑惡勢力、家族宗教勢力等對農村基層政權的侵蝕和影響,依法嚴厲打擊農村黃賭毒、侵害農村婦女兒童人身權利等違法犯罪行為,加強農村法治宣傳教育,健全完善鄉村矛盾糾紛聯動聯調聯處常態化機制。

  (十二)深入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教育,廣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鄉(鎮)和行政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全覆蓋,深化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在鄉村創新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教育活動。推進鄉村文化設施建設,持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立活動,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典型做法,有效發揮村規民約、家庭家教家風作用,推進農村婚俗改革試點和殯葬習俗改革,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三、創新鄉村建設推進機制

  (十三)建立專項任務責任制。鄉村振興部門要加強統籌協調,按照一項任務、一個推進方案的要求,督促各牽頭部門制定專項推進方案。各牽頭部門要積極主動與國家對口部委彙報銜接,進一步細化政策措施,強化政策的銜接協調,指導各地區組織實施,形成工作合力,加強專案和資金監督管理,防止造成資金和資源浪費。

  (十四)建立專案庫管理制度。按照村申報、鄉稽核、縣審定原則,在縣一級普遍建立鄉村建設相關專案庫。加強專案論證,優先納入群眾需求強烈、短板突出、兼顧農業生產和農民生活條件改善的專案,切實提高入庫專案質量。安排鄉村建設專案資金,原則上須從專案庫中選擇專案。各地區可結合實際制定“負面清單”,防止形象工程。建立健全入庫專案稽核機制和績效評估機制。

  (十五)最佳化專案實施流程。對於按照固定資產投資管理的小型村莊建設專案,按規定施行簡易審批。具有審批許可權的各級投資主管部門,要最佳化審批程式,改進審批方式,提高審批實效,加快村莊建設專案推進實施。對於採取以工代賑方式實施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專案,按照招標投標法和村莊建設專案施行簡易審批的有關要求,可以不進行招標。對於農民投資投勞專案,採取直接補助、以獎代補等方式推進建設。對於重大鄉村建設專案,嚴格規範招投標專案範圍和實施程式,不得在法律法規外,針對投資規模、工程造價、招標檔案編制等設立其他審批稽核程式。嚴格規範鄉村建設用地審批管理,堅決遏制亂佔耕地建房。

  (十六)完善村民參與鄉村建設機制。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農民參與的實施機制,廣泛依靠農民、教育引導農民、組織帶動農民搞建設,保障好農民物質利益和民主權利。在專案謀劃環節,加強農民培訓和指導,採取座談調研、入戶調查、組織農民議事等方式聽取村民訴求,激發農民主動參與意願,保障農民參與決策。在專案建設環節,鼓勵村民投工投勞、就地取材開展建設,積極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吸納更多農村低收入群體就地就近就業。在專案管護環節,推行“門前三包”、受益農民認領、組建使用者協會等農民自管方式。

  (十七)健全鄉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機制。明晰鄉村建設專案產權,以縣域為單位組織編制村莊公共基礎設施管護清單,明確管護主體、責任、方式及經費來源等,並建立公示制度。供水、供電、供氣、環保、電信、郵政等基礎設施運營企業應落實普遍服務要求,全面加強對所屬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管護。有條件的地區要推進公共基礎設施城鄉一體化管護。推行經營性、準經營性設施使用者付費制度,鼓勵社會資本和專業化企業有序參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用電按規定執行居民生活用電價格。

  (十八)抓點帶面推進鄉村建設全面展開。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統籌各方資源“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堅持以一點帶多點、多點帶全面,因地制宜建設一批省、州(市)、縣(市、區)、鄉(鎮)四級各具特色、競相迸發的鄉村振興和鄉村建設樣板。積極爭取國家“百縣千鄉萬村”鄉村振興示範建立,銜接推進我省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建設。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範引領建設工程。持續推進邊境縣(市)沿邊行政村(社群)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高質量建設10個省級田園綜合體和一批州(市)級田園綜合體。加快推進滇池沿岸農業農村綠色發展專案。推進高原特色農業博覽園建設。

  四、強化政策支援和要素保障

  (十九)加強投入保障。省財政繼續透過現有渠道積極支援鄉村建設。加大財政資源統籌,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優先保障用於鄉村振興的財政支出。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業農村部分可按規定統籌安排鄉村建設。在防控政府債務風險的前提下,將符合條件的公益性鄉村建設專案納入地方政府債券支援範圍。允許縣(市、區)級按規定統籌使用相關資金推進鄉村建設。

  (二十)創新金融服務。深入推進農村信用體系建設,支援和引導金融機構依法合規創新鄉村建設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金融支援鄉村建設的`有效路徑,促進增加農業農村基礎設施中長期信貸投放,支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和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用足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存款準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鼓勵金融機構探索銀行、保險、擔保、基金、企業合作模式,拓寬鄉村建設融資渠道。加強涉農金融創新與服務監管,防範涉農領域金融風險。

  (二十一)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將鄉村建設納入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工作的重要內容。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行動,引導和鼓勵社會力量投入鄉村建設。以省投資專案線上審批監管平臺為載體,向社會資本公開推介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有較強帶動作用、符合國家政策要求、具備一定收益水平、條件相對成熟的重點專案,引導鼓勵社會資本廣泛參與鄉村建設。

  (二十二)完善集約節約用地政策。合理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規範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保障鄉村建設行動重點工程專案的合理用地需求。最佳化用地審批流程,在符合經依法批准的相關規劃前提下,可對依法登記的宅基地等農村建設用地進行復合利用,重點保障鄉村公共基礎設施用地。探索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整體推進農用地整理和建設用地整理,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騰挪空間用於支援鄉村建設。按照“實報實銷”要求,保障農村宅基地合理用地需求。

  (二十三)強化人才技術標準支撐。加快培育鄉村建設所需各類人才,實施鄉村本土建設人才培育工程,加強鄉村工匠培訓和管理,培育一批鄉村規劃、公路管養人員、水利員、改廁技術指導員、農村住房建設輔導員等專業人員。鼓勵支援企業、科研機構等開展鄉村建設領域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按照國家部署,研究制定符合我省實際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執行維護技術指南、技術導則,嚴格執行鄉村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等標準體系。

  五、加強組織領導

  (二十四)強化統籌協調。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統籌組織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並納入省委、省政府“三農”工作季度排程重要內容,每年至少召開1次現場推進會,定期研究解決推進鄉村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鄉村建設行動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細化具體措施,確保各項建設任務落到實處。

  (二十五)實行清單管理。按照近細遠粗、分步建設的原則,按年度確定建設任務並細化到縣(市、區)。各縣(市、區)按照建設一批、儲備一批、謀劃一批要求,科學制定任務清單,建立鄉村建設臺賬,並綜合考慮鄉村建設進展情況和年度任務完成情況等,動態調整下一年度任務清單。

  (二十六)加強評估考核。將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情況納入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採取第三方評估、交叉考核、群眾滿意度調查等方式,確保鄉村建設專案質量和實際效果。推動建立鄉村建設評價工作機制,不斷查詢短板、解決問題。

  (二十七)強化宣傳引導。深入宣傳鄉村建設取得的新進展新成效,總結推廣鄉村建設好經驗好做法,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加強輿論引導,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編制創作群眾喜聞樂見的鄉村建設題材文藝作品,增強鄉村建設的社會認知度。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7

  為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深入貫徹落實好中央、省、市、縣委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部署,鎮黨委、政府確立了“鄉村振興先行鎮”發展目標。為確保我鎮鳴鹿村建立示範村按要求、分步驟、分階段紮實推進,特制定“鄉村振興先行鎮”建設實施方案。

  一、“鄉村振興示範村建立”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xxx、xxx、xxx、xxx、xxx、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民政辦。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縣委建立示範縣目標,牢牢把握富泉鎮的目標定位,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不斷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三、基本原則

  實施鄉村振興先行鎮戰略,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產業興旺為關鍵,鄉風文明為保障,治理有效為基礎,生活富裕為根本,走符合寶城實際、具有富泉鎮特色的鄉村振興道路。堅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循序漸進,紮實推進。

  四、工作重點

  1、實施沿湖風貌塑造工作。抓住蘭家灣大橋建設機遇,逐漸改善鳴鹿村現有沿湖觀湖岸風貌,使鳴鹿村旅遊資源提檔升級。

  2、加強環境綜合整治。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專案,積極推進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在全村範圍內居住點和公路沿線均完善垃圾收集點的建設,完善“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機制。各畜禽養殖點,禁止直排直放,對排放物必須進行達標處理,實行達標排放,嚴禁亂排亂放,倡導進行迴圈綠色利用。全面深化河長制,深入開展“河暢、水清、岸綠”專項行動,紮實開展河道綜合整治工程,建立完善水源地和“禁養區”生態保護長效機制。

  3、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大實施農村戶戶通工程,確保鳴鹿村每一個主要聚集點都有公路直達,進一步拓展鄉村道路生命安防工程,加大易發生交通事故的危險路段、路口警示裝置、波形護欄安裝力度,提升交通安全保障水平。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8

  建設美麗鄉村,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科學發展、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加快城鄉一體化程序、建設幸福大埔的重大舉措,是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抓手。根據省、市有關檔案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縣委“建設幸福村居,打造美麗鄉村”的工作部署,堅持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產業發展、農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緊密結合起來,按照科學規劃佈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增收生活美、鄉風文明身心美的目標要求,全面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提高城鄉居民生活品質,促進生態文明和提升群眾幸福感。

  二、總體目標

  透過開展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探索建設幸福和諧大埔的發展思路,加快推進“生態人居”、“生態環境”、“生態經濟”、“生態文化”四大工程建設,致力建設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國際慢城,抓好百侯鎮侯南村、侯北村、湖寮鎮葵坑村、小留村等縣級示範村莊建設,做到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建成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生態文化特色鄉村。到20xx年底全縣完成100個行政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推動全縣打造成為“宜居、宜遊”村居、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

  1、農村生態經濟加快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業快速發展,果園變公園,精緻高效農業更加突出。

  2、農村生態環境不斷最佳化。農村垃圾、汙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綠化美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村處處是公園,居住環境明顯最佳化。

  3、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農村人口集聚、子女就讀、醫療衛生、交通條件、居住環境得到改善,農民增收渠道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4、農村生態文化日益繁榮。農村特色生態文化得到有效發掘、保護和弘揚,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則

  1、堅持科學規劃。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把美麗鄉村建設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農業和旅遊業發展規劃、文化特色產業相銜接,有序推進,要做到開發與保護結合,凸現可持續發展。

  2、堅持以人為本。始終把農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整合社會力量,尊重農民群眾的意願,引導農民大力發展生態經濟、自覺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生態家園。

  3、堅持保護為重。結合各村實際,突出重點,注重挖掘傳統農耕、人居等文化豐富的生態理念,在開發中保護,保護中建設,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形成一村一景、一村一業,一村一特色,彰顯美麗鄉村,高標準打造鄉村旅遊目的地。

  4、堅持生態優先。遵循自然發展規律,切實保護農村生態環境,展示農村農業生態特色,圍繞農村生態經濟、生態人居、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發展生態特色農業,打造大埔大公園。

  5、堅持整合力量。建設美麗鄉村與幸福村居工程、發展鄉村旅遊、農民住房改造、生態村莊建設等有機結合,透過專案帶動、整合資源、合力推進。

  6、堅持整體推進。認真分析,結合各村的特點,各鎮抓好2個以上示範點建設,合理確定各村建設目標,分步實施,以點帶面,提升景觀。

  四、建設內容

  (一)推進“生態人居”工程。按照“科學規劃佈局美”的要求,一是改造舊村。對村莊的危舊房要連片拆除,對空城村和居住分佈星散的人群要動員搬遷,儘量撤併自然村,安排集中居住,做到統一規劃,建成佈局合理、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新農村。二是改造危舊房。結合扶貧工作,加強農戶建房規劃引導,提高農戶建房的標準,做到安全、實用、美觀,推進農村危舊房改造和牆體立面整治,改善視覺效果。三是改造林相。根據各村特色,採取新造、補植、封育等措施,最佳化美化森林景觀,特別是公路沿線沿河兩側的綠化景觀帶改造,提高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中心村村民居住區綠化覆蓋率要達到30%以上。四是改造設施。完善通村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通訊、網路等基礎設施,達到給水、排水系統完善,管網布局合理,飲用自來水符合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入戶率達100%。主幹道和公共場所路燈安裝率達到95%以上。對美麗鄉村建設的交通幹道以及村鎮主要出入口,開展既鮮明又樸素自然、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的整體風貌設計塑造,突出客家風貌和地域特色。

  (二)推進“生態環境”工程。按照“村容整潔環境美”的要求,突出重點、連線成片、健全機制,切實抓好改路、改水、改廁、垃圾處理、汙水處理、廣告清理等專案整治。

  1、整治鄉村生活垃圾。全面推進“戶集、村收、鎮運”垃圾集中處理的模式,合理設定垃圾中轉站、收集點,做到戶有垃圾桶,自然村有垃圾收集池,行政村負責垃圾收集,鎮有垃圾填埋場,確保鄉村清潔。

  2、整治鄉村生活汙水。清除農村露天糞坑、簡易茅廁、廢雜間,整治和規範生活汙水排放,全面推行無害化衛生廁所,每村至少要建造一座以上衛生公廁,大力推廣農村戶用沼氣建設,利用沼氣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溼地等方式,透過開展農村汙水處理,提高水體自我淨化能力。

  3、整治農村畜禽汙染。根據村莊特點,合理規劃,整治農村死畜禽亂丟到溪河現象,動員群眾填埋。拆除汙染豬舍、牛欄等,村莊內畜禽養殖戶實行人居與畜禽飼養分開、生產區與生活區分離,畜禽養殖場全面配套建立沼氣工程,達到畜禽糞便無害化處理。

  4、整治廣告、路牌。按照“規範、安全、美觀”的要求,對公路、河道及村莊公共視野範圍內的廣告牌、路牌進行清理,堅決拆除有礙景觀、未經審批或手續不完備的廣告牌。制定廣告布點控制性規劃,規範各種交通警示標誌、旅遊標識標誌、宣傳牌等。

  5、整治違章搭建。按照“誰建造、誰所有、誰清理”的原則,堅決拆除違章、亂搭亂建的建築物,對廢棄場所進行整治、復綠,建設村野公園,整治農村供電、網路、電視電話線路亂拉亂接問題,規範網路、線路的佈局,促進村莊規範、整潔、美觀。

  (三)推進“生態經濟”工程。按照“創業增收生活美”要求,編制農村產業發展規劃,實施農業特色產業生態化、精緻高效化工程。發展鄉村旅遊業、生態鄉村工業,促進農民創業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構建高效的農村生態產業體系。

  1、發展鄉村生態農業。深入推進現代農業,推廣種養結合等新型農作制度,大力發展精緻高效農業,擴大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森林食品生產。突出培養具有地方特色的“名、特、優、新”產品,推進“一村一品”的生態農業,致力打造一批蜜柚、茶葉、烤煙、仙人草等生態農業專業村,增強特色產業、主導產業的示範帶動作用。

  2、發展鄉村生態旅遊業。利用農村森林景觀、田園風光、山水資源和鄉村文化,發展各具特色的鄉村休閒旅遊業,努力做到“鎮鎮有特色,村村有美景”。加快形成以重點景區為龍頭、骨幹景點為支撐、“農家樂”休閒旅遊業為基礎的鄉村休閒旅遊業發展格局,打造世界旅遊休閒目的地。擁有光榮歷史的革命老區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要發展紅色旅遊,突出愛國主義教育特色;擁有獨特的自然生態條件和山水景觀的鄉村,要增強自然休閒特色發展生態旅遊,將傳統的農耕逐步引向農業觀光、農事體驗、特色農莊、農情民舍等附加值高的鄉村旅遊發展,按照大埔大公園理念,利用現有果園、茶園等建設水果公園、茶葉公園等特色生態公園,建設客家香格里拉,打造國際旅遊慢城。

  3、發展鄉村低耗、低排放工業。按照生態功能區規劃的要求,嚴格產業准入門檻,嚴格保護水源保護區、江河源頭地區及水庫庫區。推動陶瓷企業到縣陶瓷工業園區集聚,嚴格執行汙染物排放標準,集中治理汙染。推動“技術創新推進工程”和“落後產能淘汰推進工程”在農村的實施,推行“迴圈、減降、再利用”等綠色技術,調整鄉村工業產業結構,不斷壯大村域經濟實力。

  (四)推進“生態文化”工程。按照“鄉風文明身心美”的要求,以提高農民群眾生態文明素養、形成農村生態文明新風尚為目標,增強村民的可持續發展觀念,構建和諧的農村生態文化體系。

  1、培育特色文化村。編制農村特色文化村落保護規劃,制定保護政策。在充分發掘和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築、古樹名木和民俗文化等歷史文化遺蹟遺存的基礎上,最佳化美化村莊人居環境,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傳統村落培育成傳統文明和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特色文化村。特別要挖掘傳統農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中豐富的生態思想,把特色文化村打造成為弘揚農村生態文化的重要基地。

  2、開展宣傳教育。深入開展文明村建立活動,把提高農民群眾生態文明素養作為重要建立內容。充分利用各類宣傳工具和形式,利用一切文化陣地,大張旗鼓地開展形式多樣生態文明、生育文化知識宣傳,形成農村生態文明新風尚。

  3、轉變生活方式。結合農村鄉風文明評議,開展群眾性生態文明建立活動,引導農民追求科學、健康、文明、低碳的生產生活和行為方式,倡導生態殯葬文化,對公路沿線100米視野範圍內和村莊第一重山的墳墓採取就地深填或綠化覆蓋等措施進行整治改造,恢復公路和村莊周圍自然生態景觀。

  4、促進鄉村社會和諧。全面推行村務公開制度,積極推行以村黨組織為核心和民主選舉法制化、民主決策程式化、民主管理規範化、民主監督制度化為內容的農村“四化一核心”工作機制,合理調節農村利益關係,有序引導農民合理訴求,有效化解農村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加強對美麗鄉村建設的組織領導,縣成立由縣委書記任組長、縣委和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縣直相關部門和各鎮(場)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縣農業局,負責日常工作的指導和協調。各鎮村相應成立美麗鄉村建設領導小組,建立工作機構,負責抓好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落實。

  2、落實工作責任。各鎮(場)和相關單位要切實按照美麗鄉村建設的責任分工,各司其責,加強聯動,整合專案,合力推進。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制定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並組織落實。村委會要切實履行好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的決議,做好美麗鄉村建設的宣傳發動、組織實施和管理服務等工作。

  3、科學編制建設規劃。對美麗鄉村建設,要廣泛聽取基層和農民群眾的意見,提高規劃的科學性、民主性和可行性,按照“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的要求,科學編制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細化區域內生產、生活、服務的生態功能定位,明確垃圾、汙水、改廁、綠化等各類專案建設的時間與要求。

  4、加大資金投入。按照集中財力辦大事的原則,合理運用好財政政策,發動群眾參與,整合社會力量,加大投入力度,特別是動員社會資金投入,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資金保障。

  5、營造良好氛圍。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刊、網路等主流媒體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活動,總結宣傳先進典型,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援和監督美麗鄉村建設的良好氛圍。透過規劃公示、專家聽證、專案共建等途徑,廣泛動員和引導工商企業、民營企業家、海外僑胞、愛心人士等參與支援美麗鄉村建設。

  6、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根據農村人口居住情況,以農村社群為節點,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與權利不變以及社群居民屬地化管理的原則,探索中心村組織機構設定新模式。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不斷最佳化村幹部隊伍結構,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組織保障。

  7、考核與獎懲。從20xx年起,縣將每年對各鎮建立美麗鄉村示範村工作進行績效考核,考核辦法另行制定。考核為達標的鎮級示範村,每個村獎給xx萬元,考核為不達標的示範村縣將給予通報批評。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9

  為了實現建立省級衛生文明縣城目標,有效改善農村環境和衛生面貌,最佳化發展環境,加快xx建設步伐,根據縣“雙創”會議精神和農村衛生工作和《衛生示範鎮村標準》要求,結合我鄉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建立文明衛生示範鄉鎮為目標,以加快鄉、村、戶衛生基礎設施建設為主線,以提高廣大農民群眾文明衛生健康綜合素質和鄉村衛生管理水平為重點,堅持“全面建立,分類指導,標本兼治,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廣泛動員,統籌規劃,分步實施,全力推動我鄉為縣建立省級衛生文明縣城工作快速協調順利開展。

  二、組織領導和工作職責

  根據縣“雙創”會議精神,為積極支援新化縣建立省級衛生縣城文明城市,經鄉黨委政府研究決定,特成立xx鄉“雙創”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組長:xx

  副組長:xx xx

  成員:xx xx xx xx xx

  領導小組內設辦公室,由xx兼任辦公室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指揮部:

  指揮長:xx

  副指揮長:xx xx xx xx

  成員:xx xx xx xx

  指揮部下設綜合組、衛生建立組、文明建立組、優良秩序建立組、基礎設施建設組。

  綜合組組長:xx副組長:xx

  衛生建立組組長:xx副組長:xx

  文明建立組組長:xx副組長:xx

  優良秩序建立組組長:xx副組長:xx

  基礎設施建設組組長:xx副組長:xx

  指揮部另設辦公室,由xx任辦公室主任。

  相關職責:

  綜合組:負責起草、稽核建立工作檔案、情況彙報等材

  衛生建立組:加大對鄉政府所在地街道衛生清理力度;加強

  文明建立組:積極開展文明家庭、文明單位等群眾性建立活

  優良秩序組:社會治安秩序整治;經營秩序整治;交通秩序

  基礎設施組:集中居住地綠化工作;垃圾填埋場建設工作;

  三、具體目標和任務

  1、衛生基礎設施:鄉政府所在地環境整潔,街道硬化、綠化、美化;路面平整,無殘牆斷壁;無亂貼亂畫,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現象,無暴露垃圾。有固定清倒垃圾點,並及時清運。

  2、公共場所及飲用水衛生:鄉政府所在地主要街道、村級公共活動場所和鄉屬單位有固定的衛生科普知識宣傳專欄,並定期更換內容,有記錄檔案,有明顯的禁菸標誌和衛生警示牌;50%

  的村民,鄉政府所在地居民l00%飲用符合衛生要求的自來水。鄉政府所在地有一條以上永久性宣傳標語和一處以上高標準宣傳櫥窗,並每三月更換一次內容。車輛停放整齊,室內衛生好,物品擺放整齊。辦公區和家屬區禁止放養家禽家畜和墾地種菜現象。公共廁所符合管理符合衛生要求。

  3、除“四害”全鄉每年開展兩次大面積滅鼠、滅蚊蠅活動,消除蚊蠅孳生地,示範村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且要操作規範、記錄齊全,取得效果,並有正常使用的防鼠設施。

  4、單位食堂符合衛生要求,有有效許可證件,從業人員持有有效健康證。街道個體、飲食從業人員按照《食品衛生法》的要求守法經營,無食物中毒事故發生。

  5、疾病預防:鄉、村醫療衛生機構健全,能開展常見病、多發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工作,無流行性出血熱病人發生;無腸道傳染病暴發流行。示範村村衛生室對本地常見病、多發病能防能治有記錄,並採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村內無傳染病暴發流行,計劃免疫全程接種率符合標準要求。每年開展四次以上群眾性健康教育服務。

  6、環境保護與安全生產:鄉、村環境清潔衛生,視野內無垃圾,無安全傷亡事故發生。

  7、加強對各墟場的管理:取締馬路市場,無佔道經營和亂堆亂放現象。

  8、鄉上設立愛國衛生監督員同時有分管愛國衛生和“農民健康促進行動”工作的分管領導及工作人員,有專兼職衛生清掃保潔人員。有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建立資料完整,符合檔案管理規範。示範村有愛國衛生管理制度,有衛生村建設長遠規劃和年度計劃,並能按照規劃逐年落實。堅持開展定期衛生檢查評比。

  四、工作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3月)

  以建立文明衛生鄉鎮、改善居住環境提升為目標,全面啟動雙創工作:

  1、召開“雙創”工作動員大會。

  2、組織宣傳車下工區進行宣傳。

  3、設定建立工作宣傳專欄。

  4、各管區幹部下村開好黨員及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宣傳。

  (二)、具體實施階段(20xx年4月—10月)

  1、根據上級精神和各自實際,各單位和各部門制定好“雙創”實施方案。

  2、開展好兩個“整治”活動:環境衛生整治和違章建築整治活動。

  (三)、自查迎檢階段(20xx年10月—12月)

  按照高標準、嚴要求,各單位、各部門要認真對照“雙創”標準,積極查漏補缺,迎接上級對“雙創”工作的初檢、複檢,

  確保實現文明、衛生鄉鎮的建立目標。

  (四)、鞏固提高階段(20xx年12月)

  根據建立文明、衛生鄉鎮的評審意見和要求,進一步搞好整改提高,並按照路段責任制,抓好長效管理,鞏固好建立成果。

  五、工作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全面加強建立衛生文明鄉鎮工作的組織領導,鄉上已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鄉長任指揮長,其他包片領導為成員的建立衛生文明鄉鎮領導小組,各村委會也要成立專門機構,落實領導和工作人員,加強對衛生文明示範鄉、村工作的組織領導。鄉村兩級主要領導要親自掛帥,切實履行職責,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加大力度,狠抓落實,現場督辦,及時解決建立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建立衛生文明鄉鎮工作順利進行。

  (二)廣泛宣傳,營造良好的建立工作氛圍。建立衛生示範鄉鎮工作是實施建立省級衛生文明縣城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和硬體工作,事關“雙創”工作全域性。各村黨支部、村委會、鄉屬各單位要層層召開會議,透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建立省級衛生示範鄉村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要求,做到家喻戶曉,人人明白。要在各村主要道路、標誌性建築、公共場所懸掛一定數量的建立工作標語橫幅,刷寫標語,廣泛開展宣傳,在全鄉各村營造建立省級衛生示範鄉村的良好輿論氛圍,宣傳動員廣大幹部群眾積極投身到建立工作中來。尤其是對建立工作中湧現出來的典型事蹟和典型經驗要及時層層上報。

  (三)加大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建立衛生示範鄉村工作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因此,鄉黨委、鄉政府必須把此項工作列入全鄉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實施計劃,加大人力、財力、物力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各村黨支部、村委會要把與建立工作配套的基礎設施與新農村建設、村容村貌建設結合起來,重點解決垃圾處理,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和公廁建設,農村改廁工作等問題;鄉衛生院要加強對村醫療衛生保健機構建設、多發病、傳染病的防治工作;鄉建立工作領導小組要按照建立工作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全鄉工作實際加強與職能部門的工作協調,並採取各種渠道,廣泛吸收外來資金和社會資金,全力推進建立工作健康有序開展。

  (四)加強督查,確保建立工作各項任務落實。建立工作實行鄉黨、政“一把手”負責制,制定明確的階段性目標任務,層層分解任務,細化到崗到人,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如期完成工作任務。鄉“雙創”工作領導小組要建立完善檢查制度,要經常性指導開展工作,強化督促檢查,及時掌握工作進展情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把考核結果要納入領導幹部崗位責任制考核,對在建立活動工作中業績突出的村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未能按期完成任務、影響全鄉建立全域性工作的村實行一票否決,並追究相關領導責任,確保建立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

鄉村治理實施方案10

  在“實現綠色崛起,建設幸福新揭”的濃郁氛圍中,我鎮新思維、多角度、全方位的積極建設幸福,在各方面都有了突出進展,尤其是文明鄉鎮更是取得階段性的成果。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共xx縣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檔案》揭文明委[20xx]2號,紮實推進文明鄉鎮建立活動有更進一步的提高,確保按時按質完成縣委、縣政府下發的工作任務,根據《xx縣建立廣東省文明縣城工作任務分工測評表》相關標準和要求以及《揭xx縣建立廣東省文明縣城活動實施方案》,提高我鎮的精神文明風貌,結合我鎮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建立文明鄉鎮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領會我市第五次黨代會和縣第十次黨代會重要精神,圍繞縣委、縣政府“實現綠色崛起,建設幸福揭”的戰略目標,全面掀起建立文明縣城新高潮,努力提高各村群眾的現代文明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建設集“真、善、美”協調發展的幸福。

  二、總體目標

  透過廣泛的開展建立文明鄉鎮系列活動,在全鎮營造一個以人為本為核心、全鎮人民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為目標的濃厚氛圍中,使我鎮在政務、法治、市場、人文、社會文化、生態都有一個質的提高,使我鎮鄉村面貌明顯改善,文明程度明顯提高,達到“科技、人文、文明”的目標,為實現揭xx縣20xx年榮獲“廣東省建立文明縣城工作先進縣城”稱號,20xx年進入“廣東文明縣城”先進行列,履行應有的責任和完成應有的任務。

  三、工作思路

  按照“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整體推進”的工作方針和“條塊結合、分頭落實、分項檢查、同意評比”的工作原則,結合本鎮已有的幹部職工下鄉安排表(見附件一)將各村分成五片各自履行相關職責。建立工作驚醒總體部署,實行分分割槽域實施。

  四、活動組織管理與責任分工

  調整充實本鎮建立文明鄉鎮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及成員可根據本鎮《幹部職工下鄉安排表》(見附件一)統一部署。如有特殊情況可酌情予以調整如針對建立文明鄉鎮工作的特色性可充分調動學校參與並可適當的增加一些人員進行有效地管理從而建立一個可操作性強的活動管理機構(簡稱鎮創文辦)由鎮委書記、鎮長為最高統籌,其餘人員根據《幹部職工下鄉安排表》(見附件一)負相應的職責。

  根據縣委、縣政府工作要求我鎮創辦文明鄉鎮應堅守崗位履行以下工作職責:

  1、負責建立活動的統籌安排;

  2、制定落實建立工作計劃;

  3、指導、協調、督促和檢查各建立責任單位的建立工作;

  4、為鎮領導提供建立工作決策依據;

  5、對建立工作情況及時總結,進行資訊反饋;

  6、負責對各責任單位建立工作的考核和組織申報工作。

  五、工作具體步驟

  (一)宣傳發動階段(20xx年7月17日—20xx年8月5日)

  1、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利用各種會議大力宣傳此次建立工作的目標、任務和要求,發揚成績,找出不足,增強廣大幹部群眾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使全鎮上下人人皆知。

  2、召開鎮建立揭xx縣文明鄉鎮動員大會,大會要求全鎮上下步調一致,齊心協心,共同參與精神文明建立活動,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親自抓,群團組織合力抓的工作機制。對建立工作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推動建立工作的經常化、制度化、規範化。進一步激發幹部群眾的建立熱情,充分調動幹部群眾的積極性,把全鎮幹部群眾的思想統一到活動要求上來,為建立活動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重點開展階段(20xx年8月5日—20xx年6月)嚴格按照省級文明單位考核主要指標及開展省級文明鎮建立活動的要求,堅持硬體、軟體一齊抓。在市文明辦的指導下,認真抓好領導班子建設、幹部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加強綜合治理、環境衛生治理,全面完成爭先創優各項任務,全面推動建立工作的開展。

  劃分任務,明確責任,逐步落實。將建立任務劃分為四大塊,對應成立環境整治組、科教衛生組、社會綜合治理組、宣傳組四個組,四個組分別細化分解目標任務,明確工作責任,分組完成任務。

  (三)自查整改階段(10月10日—11月10日)

  1、鎮建立活動領導小組對照建立活動的各項指標進行全面檢查,對發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建立辦把整改意見及時梳理出來,並將整改意見反饋給分管領導,再由分管領導督促相關站辦抓好落實。

  2、鎮建立活動領導小組對整改情況進行復查,直至達到驗收標準為止。

  (四)迎接驗收階段(11月10日—12月10日)

  1、做好迎接驗收的各項材料準備工作。

  2、向市文明辦彙報建立省級文明鎮建設工作情況。

  3、接受上級的檢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