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設計方案> 實用的設計方案集合八篇

設計方案

實用的設計方案集合八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解決一個問題或者一項工程,一個課題的詳細過程。優秀的方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設計方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方案 篇1

  摘要:智慧社群的建設是為方便社群居民現代化生活所提出的新概念。透過對基於行動網路的智慧社群解決方案設計和實現,提出了行動網路的智慧社群解決的設計方案,針對智慧社群的概念、智慧社群的作用以及智慧社群發展現狀做出了簡要的概括說明。針對於行動網路智慧社群具體的設計方案,指出了在設計時要規避存在的問題,並給出了合理的設計方案。針對於所設計的方案使之可以在日後的生活中加以運用,提出了在手機APP中的實現。

  關鍵詞:智慧社群;社群居民;行動網路

  目前,全國很多城市開始智慧城市的相關建設,作為城市主要組成部分的社群建設也在持續進行。智慧社群的建設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基礎設施上智慧社群建設需要更多質量可靠、效能穩定、物美價廉的硬體產品;軟體設施上智慧社群建設應打造適合城市發展的智慧社群平臺。我國幅員遼闊、民族多樣,不同地區生活習慣各不相同,所以關於智慧社群的運營模式也不盡相同。

  1智慧社群

  1.1智慧社群的概念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科技越來越方便人們的生活。智慧社群是社群管理中的一種新的理念,是新科技下社會管理創新的新型的管理模式。智慧社群是指充分利用物聯網、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新一代的資訊科技的整合應用。為社群的居民提供了一個現代化、智慧化、智慧化的生活環境,從而為社群居民提供了一個安全、舒適、便捷的社群服務,形成一種智慧管理形式的社群。從專業角度出發,智慧社群涉及到智慧家居、網路監控、智慧醫院、城市生命線管理、食品藥品管理、票證管理、家庭護理、個人健康與數字生活等多種領域。智慧社群是一種在新科技革命和資訊化產業下的新“產品”,該“產品”充分發揮了資訊科技通訊產業的高速發展、領先的RFID相關技術,以及電信業務中資訊化基礎設施良好等優勢。

  1.2智慧社群的作用

  智慧社群可以平衡社會、經濟和環境的需求,同時提供最佳化資訊化資源,為各種流程、系統和產品提供城市智慧化社群發展的可持續性,為城市化程序,以及經濟化建設帶來了很多利益。例如,某市的婦幼保健醫院的移動醫療,已經可以實現患者提前預約門診,在手機上查閱各項檢查報告等功能。將裝備了移動醫療裝置的體驗車開進社群,為社群居民上門服務,提供健康檢查、疾病預防、現場列印體檢報告等服務,並將社群居民的體檢資料儲存在醫院的內網中,建立社群居民個人的電子醫療檔案等。再如,社群居民如果在馬路上發現井蓋不見了或者是樹被風吹倒了等日常生活常見現象,居民都可以利用手機拍照的功能,將照片以微信(彩信)的形式傳送到應急聯動中心,這樣相關的各個職能部門就能實時地去解決,透過智慧社群平臺系統,運用現代化的手段,共同建立和諧美好的新社群。

  1.3發展現狀

  由於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區、各民族生活方式不同的影響,智慧社群的建設並沒有固定的商業模式。智慧社群的建設要綜合考慮民族文化、社群文化、周邊環境設施以及住戶的生活習慣,要因地制宜地選擇適合於社群發展的商業模式,從而更好地建設智慧社群的新模式。智慧社群的建設是近幾年剛發展的新專案,各城市大力扶植社群建設,也有許多物業公司、房地產公司以及風險投資公司,都在向智慧社群方向進行大量的投資和探索。智慧社群的經濟投入並不能立竿見影地見到經濟效益,這是行業迴歸理性發展的表現狀態,需要從更長遠的角度去觀望經濟收益。因此,合作共贏是智慧社群建設發展的重要因素,政府、企業以及民眾應用共同參與到智慧社群的建設中,投入更多的物力、財力和精力去經營建設好智慧社群。如在智慧社群的行動網路建設中,可以更好地實現即定的具體目標,利用前沿的資訊化技術,針對於智慧社群存在的問題,從管理、服務、通知等多個角度進行實踐,以確保行動網路的智慧社群解決方案的實現。

  2基於行動網路智慧社群的方案

  2.1設計時應規避的問題

  (1)智慧社群的建設包含的系統和產品非常多,負責執行整個社群平臺軟體的開發商,都不能提供完整的系統和產品。(2)智慧社群沒有一個標準的定義。各個開發商在進行開發時,由於產品和系統過多導致開發難度較大,而且各個開發商之間也無法實現互通互利,如果全都由一個企業進行開發,需要的時間和財力的投入難以想象。(3)雖然智慧社群的概念在逐漸地被人們所熟知。但由於擁有住房的使用者都已經在對應社群生活一定時間,對所處的生活模式已經形成了固有的習慣。很多使用者認為沒有必要去接受這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來改變自我已經所習慣的生活方式。(4)獨立的開發一個新的APP,需要使用者去學習許多新的功能,而這樣的模式並不能使很多使用者輕易接受。

  2.2方案設計概要

  2.2.1功能構架

  圍繞智慧社群資訊化系統的應用,形成解決設計方案的思路。包括社群管理,社群服務與社群通告。社群使用者在對社群內的移動終端專用的資訊行動網路,對養老,醫療等資料進行採集,該資料在系統中形成電子化採集。政府透過專用的行動通訊網路,對採集的資料透過推送頁面,使社群的居民對該服務進行評價,充分地表達社群居民的想法和對智慧社群服務建設的建議。透過大資料的應用,將社群居民需求的資訊透過電子化應用、電子化升級、電子化開發等方式,在社群展示牌進行展示。

  2.2.2社群資訊化功能

  行動網路的服務端與資料業務服務的安全管理體系,在前端展現時要體現出服務物件,包括社群服務中心,如街道辦事處,社群居委會社群服務站等。服務的渠道可以透過社群電子屏、飛信介面、平板電腦、個人電腦小助手、個性業務和市民主頁。使用者在接受服務時,包括的內容有工作協同,無線採集、服務支撐、綜合評價、公告通知。該系統的核心應用層包括社群管理工作、協同系統無線資訊採集系統、社群服務支撐系統、社群綜合評價系統、以及社群公告管理系統。社群的資訊介面包括虛擬服務層和核心資料層,透過虛擬應用以及資料處理,從而達到非結構化資料的採集、釋出、管理、資源接收等核心資料層的應用。飛信閘道器介面,離線互動資料交換介面,可透過社群雲計算系統、系統管理平臺、安全管理平臺、Web應用中介軟體資訊支撐層來支援IT基礎設施,伺服器系統集中儲存系統網路系統網路安全裝置等資訊基礎層。

  2.2.3智慧社群的內容

  (1)協同功能。上門巡視工作的工作人員,可以提供隨時隨地的專用網路聯絡溝通。透過PC、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終端裝置,在行動網路支援的條件下,在移動裝置的主頁面上選擇社群通訊化軟體,進入到社群資訊化的平臺中,使用者可以透過移動裝置接收資訊任務,在該軟體的使用上加以計費。居委會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後臺登入,在網路上將飛信賬號,授權賬號進行捆綁。透過社群資訊化軟體中的企業飛信介面,指定工作給工作人員完成使用者的任務,並且居委會管理人員還可以對完成的任務進行巡查和監督,以保證通訊的實時溝通。(2)本地資訊採集功能。透過PC和移動裝置進行現場採集,將含有文字、數字、錄音、影片、照片、電話、簡訊等資訊收集在使用者的儲存資料中,將採集後的資料進行儲存、分類,以便日後的使用。資訊採集功能需要包括前端採集功能,社群居民可以到使用者所在的家中進行日常的巡視,如發現家中有老人存在的情況,要對老人家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進行採集;資訊採集功能在後端工作時,可以形成閉環,請社群居民進行評價。該功能對小區存在的安全隱患可以進行排查和處理,並採集相關的資料進行綜合的處理。後端採集管理系統,對前端系統採集後的資料進行相應的管理,實現社群的管理人員在巡視過程中跟蹤、監控和對採集的資料處理。社群居民對社群服務進行評價,可以透過移動公司自由的簡訊,網線、網站的方式填寫綜合的服務評價問卷。

  3智慧社群設計方案的實現

  社群資訊的設立是為更好地將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雲平臺數據儲存、大資料分析等融會在一體,透過服務自助化、運營自主化、決策智慧化的方式,將社會通知、活動資訊化、線上檢視繳費情況、社會周邊商家服務、物業服務統一化等歸納為服務自助化中;將遠端統一服務、運營狀態實時監控、廣告自動播放等歸納為運營自動化中;將基於資料營銷活動、精準社群業主服務、商業精準營銷、智慧資料分析等歸納為決策智慧化中。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為社群帶來了科技改革,可以享受到更為人性化的服務,使用智慧裝置可以降低運營成本。透過智慧化的管理,可以拉近業主和物業之間的關係,還可以引入第三方的合作為物業管理增加收入。對現有社群的智慧化改造,是一個拋棄陳舊管理,打造新型的智慧社群管理的方式,業主透過新的資訊化服務,可以接受社群新的生活方式。不僅如此,還可以重新構建業主與物業之間的關係,而對於物業管理,這種新形勢主動創造了社群服務管理的價值,為業主提供更好的服務。智慧社群管理可以透過3方面來實現:(1)可以實現手機APP智慧門禁,社群居民透過手機APP註冊業主使用者,經過物業管理辦公室相關認證並授權後,手機APP賬戶就具備養的智慧鑰匙功能,可以透過手機APP自己開門或者是為遠道而來的客人進行遠端開門,社群居民與訪客可以進行遠端影片,業主透過APP內的訪客留影,可檢視開門記錄;(2)可以透過智慧物業進行鄰里互動,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由於資訊時代的發展,鄰里之間的冷漠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因此,註冊APP的使用者可以透過物業的認證,享受到物業服務,如門衛接收快遞、費用催收、維修通告等服務。社群居民也可以直接透過APP進行故障申報,社群內的使用者可以在APP平臺面進行資訊交流,資訊互動增加與鄰居間溝通交流,促進和諧友好的社群關係。(3)還可以認證識別社群周圍的商家。社群居民透過手機APP的網頁,可以瞭解到社群周邊的商家服務資訊,可以線上直接下單進行支付,選擇自己想要的個性化服務,對於感興趣的商家也可以自行關注或入住該平臺,實時掌握該商家的優惠促銷資訊。

  4結語

  智慧社群的設計與實現,方便了社群居民的現代化生活,推動了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生活做出新的貢獻。

  參考文獻

  [1]謝新翔,王馳,朱傳華,等.基於行動網路的智慧社群解決方案設計和實現[J].電信技術,20xx,(11).

  [2]朱琳,劉曉靜.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智慧社群服務公眾採納實證研究———以打浦橋街道“IN標籤”為例[J].電子政務,20xx,(8).

  [3]馮亞飛,陳連剛,劉建華,等.基於移動GIS的北京市智慧社群研究與實現[J].地理空間資訊,20xx,(4).

  [4]陳軍.基於Oauth協議的智慧社群平臺的設計與研究[D].蘇州大學,20xx.

  [5]李純雅.智慧城市社群資訊化解決方案淺析--智慧社群規劃方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xx,(21).

設計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簡單區分小雞、公雞和母雞的外形特徵。

  2.瞭解雞的生活習性。

  3.培養幼兒關愛小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小雞的一家

  2.ppt課件:小雞是怎麼出生的

  3.聲音:公雞打鳴,小雞叫,母雞咕咕叫。

  活動過程

  1.聽辨遊戲:這是誰的聲音?

  播放聲音:公雞打鳴,小雞叫聲,母雞咕咕叫聲。

  讓幼兒聽聲音分辨是誰在叫。

  2. 認識小雞。

  (1)課件演示2

  (2)鼓勵幼兒看一看小雞的眼睛在哪裡呢?

  讓幼兒知道:小雞的耳朵,在眼睛後面有兩個小洞,

  被羽毛蓋住了,是雞聽覺器官的開口。

  (3)找一找小雞的耳朵、鼻子在哪裡?身上的毛看上去怎樣呀?

  學一學小雞的叫聲。

  3.比較公雞和母雞的不同之處

  (引導幼兒有順序地觀察)。

  小結:公雞和母雞一樣的是他們都有翅膀、兩條腿、雞冠,

  不一樣的是公雞的羽毛比母雞的羽毛漂亮。

  公雞頭上有高高的雞冠,每天早晨打鳴,而母雞的雞冠比公雞的雞冠小,

  會咕咕叫,會下蛋。

  4.討論:小雞是怎麼出生的?

  課件演示:小雞是怎麼出生的

   母雞生下的蛋經過一定時間的孵化就變成小雞了

  (幫助幼兒理解小雞一家的關係)。

設計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豐富校園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指導,創設生動活潑的育人環境。在規定時間內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二、目的意義

  課外活動是學校課堂教學的延伸性活動,是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實施、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體現。興趣小組活動的正常開展,既可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也可為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發展的時間與空間。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科技、體育活動,符合廣大學生家長的意願,學生透過活動,能獲得許多在課堂中學不到的知識、技能,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個性特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三、組織領導

  學校成立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領導工作小組。校長任組長,班主任為成員。領導工作小組主要做好以下工作內容:制訂好活動方案,落實具體的活動小組,提出明確的活動要求;根據實施情況及時總結,及時調整有關興趣小組(內容、指導教師、學生等等);每天檢視每組活動是否開展,活動是否正常,存在什麼問題,定期召開會議,進行交流、總結,努力使興趣小組活動開展的富有成效。

  四、具體活動安排

  (一)課外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閆濤 副組長:田寶忠

  組 員:史夏 李曉波 袁玉和 李豔華 馬花婷 陶如強 常金榮 牛雲霞(各班班主任協助活動)

  (二)活動時間

  每天下午第三節課

  (三)活動內容

  根據各校的實際情況,本著“活動應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互相配合,互相促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照顧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因地、因校制宜”的原則。切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全校師生人人參與,在活動中學習,在活動中進步,可分成低段組(1—2年級)、高段組(3—5年級)同時開展。

  1、以班為單位活動內容: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心理特徵及興趣愛好,低段組課程可以設定如下:

  室內活動:背詩比賽、寫字比賽、朗誦比賽、音樂輔導、美術輔導、書法等內容。

  室外活動:體育遊戲、跳繩、棋類(以跳棋為主)、羽毛球、沙包、傳統趣味體育等內容。

  高段組課程可以設定如下:

  室內活動:背詩比賽、寫字比賽、朗誦比賽、音樂輔導、美術輔導、讀書、實驗指導、英語口語比賽等內容。

  室外活動:乒乓球、籃球、跳繩、棋類(以跳棋為主)、羽毛球、遊戲、傳統趣味體育等內容。

  2、學校活動內容:各學校根據本校情況組織社團或興趣小組,除了組織相關的藝體活動小組外,各學校還可以成立各學科興趣活動小組,以更好地延伸課堂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服務於教育教學。比如:籃球小組、乒乓球小組、跳繩小組、合唱小組、書法繪畫小組,透過興趣小組活動培養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擴大學生求知領域、激發學生創造能力,使他們在快樂中成長。

  (四)活動形式

  課外活動分學校和班級兩種活動方式。

  1、班級活動:組織活動必須由教師分工負責,學生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不得隨意活動,活動內容以班為單位做好計劃,由班主任每週填寫活動計劃表(教辦下發),週一上交學校存檔,作為教辦和學校檢查落實情況的依據。

  活動時間要求:週一、週三、週五下午第三節課。

  2、學校活動:學校組織的各社團或小組活動由學校統一安排時間,並認真安排好活動內容,及時地做好相關記錄,整理好興趣小組檔案。根據學校實際情況,保證每次活動質量。教辦將根據學校的課外活動計劃表採取定期普查與不定時抽查的方式,進行督導檢查。檢查成績將記入年度考核。 活動時間要求:週二、週四下午第三節課。

  五、 輔導教師名單

  史 夏 (籃球指導) 陶如強 (跳繩指導) 袁玉和 (書法指導) 李曉波(乒乓球輔導) 馬花婷 (繪畫指導)常金榮 牛雲霞 李豔華(音樂輔導)

  六、活動組織

  1.學校成立課外活動領導小組,根據學校實際條件,設定活動專案,統一安排活動的開展。

  2.各小組的活動要做到“三定”(即定內容、定地點、定人員),活動有計劃、有實施步驟;活動內容切實可行,有利於學生的健康發展;輔導教師做好活動情況記載和活動小組學生的管理工作。

  3.學校課外活動領導小組加強督導,認真巡視,切實保證活動開展的時間和活動效率,杜絕將興趣小組活動時間移作它用。

  輔導教師要不斷加強理論和業務學習,不斷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素養,踏踏實實地做好輔導工作,不斷開拓,勇於創新,發揚奉獻精神,為深化素質教育,促進我街道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做出貢獻。

  學校對小學生作業實行總量控制,每天的作業由班主任把關,每週雙休日的作業需報教務處審批,要求教師精選作業,規範小學生課後作業的科目、時間,不佈置重複和懲罰性的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留課後作業,其他年級只留不超過一小時的語文、數學作業,同時要求教師對學生的作業必須全批全改,學生對老師佈置的作業可以量力而行。同時學校針對課業負擔問題不定期對學生和教師抽查詢問,嚴格落實省規要求,有效地保證了小學生輕鬆學習,愉快成長。

設計方案 篇4

  設計理念

  1.堅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

  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的發揮,強調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發現、探究與質疑,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著力體現個性化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徵。

  教師素養著力體現:創設民主的教學氛圍,實行啟發式、討論式、探究式教學。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情感體驗和多元的解讀,善於運用評價語言,激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堅持評教與評學相結合,側重評學。

  教學目標

  1.複習學過的關聯詞,體會因果關係的不同表達方式。

  2.豐富詞彙,尋找規律積累語言。

  3.瞭解習作結尾的多種方式方法。

  4.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培養認真傾聽別人的觀點的習慣,積極參與討論。在活動中提高口語表達的能力。

  5.留心自己在生活中的美好感受、快樂時光,並能有條理地記錄下來。

  6.自主閱讀短文,不斷提高閱讀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因果句式的正確運用。

  2.學會詞彙歸類積累。

  3.學習在習作裡用上恰當精彩的結尾。

  教學準備

  1.蒐集表示因果關係的句子。

  2.蒐集文章的精彩結尾。

  3.蒐集有關海嘯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自讀下面的句子,留心加點的詞語,想一想句式有什麼特點?

  2.和同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3.用上加點的詞語說出更多因果關係的句子。

  4.討論還可以用哪些詞語說出因果關係的句子。

  二、語海拾貝

  1.自由讀一讀下面的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2.說說每一豎排的詞語的特點。

  3.你還能說出哪些類似的詞語。

  4.根據詞語的意思積累鞏固。同桌相互交流積累經驗。

  三、互動平臺

  1.自讀下面的對話,說說他們討論的是什麼話題?

  2.這幾種文章的結尾,你在習作中用到過嗎?跟同桌介紹介紹。

  3.你看到過或者用過哪些結尾?全班交流。

  4.老師舉薦學生習作中好的結尾,讓學生知道寫好結尾並不難。

  四、口語交際

  1.談話匯入,激發談話興趣。

  同學們都愛聽故事,讀讀看,下面這個真實的故事講的是什麼內容?(可講解一下有關海嘯的知識)

  2.從這個故事中,你想到了什麼?

  3.根據“有人說……”的提示,你贊成什麼看法?或者你還有什麼看法?在四人小組中進行討論。

  4.請每種觀點的代表發言,鼓勵有相同看法的同學補充。

  5.老師小結。

  五、習作百花園

  1.同學們,從小到大,你一定得到過不少禮物,它們或是一個精美的物品,或是一句動人的話語,或是一次難忘的體驗……到底是什麼樣的禮物?又是怎樣得到的呢?你感受到快樂了嗎?現在就請孩子們閉上眼睛,回憶這些快樂的情景。(和同桌說說。指名和全班同學交流,教師相機指導要說出重點環節和真實感受。)

  2.明確習作要求。

  教師過渡:今天我們的習作就是自己親歷的感受。同學們說說看本次習作還有哪些要求呢?學生先讀讀本單元習作要求,再談自己的意見。老師總結。

  (1)寫明是怎樣的禮物?

  (2)禮物的由來。(寫清楚事情的開始、經過、結果。)

  (3)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4)注意開頭、結尾的寫法。

  3.學生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4.學生自評習作,修改。

  5.學生互評,教師評價。

  6.學生根據評價意見、建議,再次修改習作。

  7.請學生上講臺念自己的習作或結尾。教師總結學生本次習作的優、缺點。鼓勵學生留心生活,在日記、習作中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六、自主閱讀園地

  激趣匯入:平時同學們常感到寫作文、寫日記困難,不知寫什麼,那是你們沒有發現生活中的美和有趣味的事,但讀了下面這篇文章,你們就會有一雙會發現的明亮的眼睛了。

  1.快速默讀短文《送你一雙亮眼睛》,想一想“亮眼睛”指什麼?

  2.繼續讀短文,把打動你的地方勾畫出來,並試著在旁邊寫下你的感想。

  3.全班交流。

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中心。

  2、揣摩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聯絡生活實際,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教學重點】

  透過反覆朗讀,理解文章的中心。

  【教學難點】

  揣摩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讓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解決生字詞。查詢作者杏林子的材料(作品、生平)。

  教師準備課件及音樂材料(貝多芬的鋼琴曲《命運》)。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中心。

  2、揣摩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

  3、聯絡生活實際,培養自己熱愛生命、珍惜生命的感情。

  【教學設計】

  一、情境匯入

  教師播放貝多芬的鋼琴曲《命運》。學生聽,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問學生:這是首什麼曲子?你聽了以後有什麼感受?

  (學生髮言)

  師(過渡):貝多芬一生的遭遇可以說是十分的悲慘,可是他憑著驚人的精神和意志,緊緊扼住了命運的喉嚨,而且創造了輝煌燦爛的藝術。在我們所瞭解的人中也有許多類似這樣的人物,如張海迪等(學生回答),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生命 生命》的作者杏林子也與他們有著相似的命運,她從小病魔纏身,肉體和精神受到了極大的.折磨,但她沒有因此放棄,反而更強烈的呼喚生命,她寫的文章《生命 生命》將再次帶給我們對生命對人生的震撼,讓我們共同品味作者的文章,感悟作者的心靈。

  學生齊讀,教師強調1、2是重點。

  二、整體感知

  1、學生之間互查對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出示多媒體:

  讀準下列加粗字詞的音:

  小憩 擎天撼地 肅然起敬 糟蹋

  庸碌 辜負 騷擾 茁壯

  ⑴ 找學生讀,其餘同學認真聽。

  ⑵ 糾錯。

  ⑶ 教師強調應注意的幾個字詞:憩 糟蹋 辜

  2、師:掃清了字詞障礙,讓我們共同走進這篇給我們心靈帶來震撼的課文。要想更好地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必須認真朗讀課文。首先老師給大家範讀一下課文,大家認真聽,可以同時在下面小聲仿讀。

  三、學法指導

  多媒體出示朗讀方法:

  (包括語氣、語速及重音的把握)

  思考兩個問題。

  多媒體出示:

  1、作者列舉的三件小事分別是什麼?請簡要概括。

  2、文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學生思考,全班交流

  教師板書:

  事例 思想感情

  飛蛾求生 強烈的生命意識

  瓜子抗爭 積極的人生態度

  傾聽心跳 堅強樂觀面對生活

  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教師可以提示學生結合文章導語和題目思考。分析結束,全班齊讀作者對生命的思考的段落。

  五、研讀賞析

  師(過渡):對一篇文章除了整體感知外,更重要的是讀一些精彩的內容進行研讀,透過具體的研讀可以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更好的品味文章的思想內涵,從而深入地感悟作者的心靈。

  學生運用剛才學過的朗讀知識,邊讀邊思考問題。

  1、找出自己感觸最深的事例,反覆品讀,說說為什麼感觸最深?

  2、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並說說喜歡的理由。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朗讀結束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允許學生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理由,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去談。

  學生先朗讀自己喜歡的語句,然後進行賞析,賞析結束其他學生補充或評價。

  在學生進行賞析的過程中教師要適時給予點撥,如牆角的磚縫中掉進一粒香瓜子,隔了幾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在這裡教師可以提問,竟然可否換成居然,以此來品味詞語對錶達感情的作用,學生討論發言後,教師總結:居然只有意外的意思,而竟然還包含著意想不到的另一種使人敬佩的感情(因為那是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惡劣環境啊)。

  學生教師再讀最具震撼力的段落。

  師小結:文中香瓜子的頑強值得我們敬佩,在這裡老師送給大家一句話,在生活中,無論什麼事,我們都要珍愛生命,堅強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挫折,用奮鬥讓我們的人生更為光彩。

  六、拓展延伸

  師(過渡):課文學習完了,請大家結合自己的經歷、體驗,思考下面這個問題:

  你認為在今後的生活中應該如何珍愛生命?

  師生之間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從家庭、社會、校園幾個方面進行思考,學生可能就一些敏感問題發表見解如歹徒行兇時我該怎麼辦?有人在海里喊救命我該怎麼辦?,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我們要珍惜我們的生命,不要去做無謂的犧牲,在特殊情況下,我們要學會見義智為。

  七、作業

  1、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海倫·凱勒)等書。

  2、閱讀美國克倫·沃森的《生命 生命》,並與本文進行比較,思考:兩篇文章比較,自己更喜歡哪一篇,為什麼?將自己的理由寫成一篇小文章。

  【板書設計】

  生命 生命

  杏林子

  事例 思想感情

  飛蛾求生 強烈的生命意識

  瓜子抗爭 積極的人生態度 珍愛生命

  傾聽心跳 堅強樂觀面對生活

  【教案點評】

  本教案按新課程標準設計,注重對學生的的人文教育和語文素養的培養。教案的教學流程比較科學,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整體感知、研讀賞析、拓展延伸三大板塊清晰,每個環節過渡自然,給學生設定了較好的情景氛圍。

設計方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課文的內容定位在“文化生活”上,這體現了語文同社會文化生活的密切聯絡。文化生活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高階形式。語文除了是交際和學習的最重要的工具之外,還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語文教學除了教會學生使用語文工具外,還有引導學生認識和把握人類文化的重要任務。培養學生對文化生活、對文學藝術的廣泛興趣和鑑賞能力,是語文教學普遍的目標內容之一。課文《社戲》以“社戲”這一江南水鄉文化活動為線索,表現了“我”的一段童年生活經歷。課文透過“我”和少年夥伴們夏夜行船、船上看戲、月下歸航等情節的描寫,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爛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經歷。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大綱》對閱讀和寫作的要求,將本課教學目標擬訂如下:

  1、知識目標:體會江南水鄉文化生活,適當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

  2、能力目標:(1)引導學生透過反覆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2)體會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和抒情作用。

  3、情感目標: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幹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真摯感情。

  三、教學重點、難點

  在課文中,作者記敘了一段幼時看社戲的經歷,表現對童年美好生活的回憶和留戀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寫、細緻逼真,充滿江南水鄉的詩情畫意。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是如何抓住特點描寫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人景的,這是本文教學的重點。本文結尾對“豆”與“戲”的評價、讚美與前面對“豆”與“戲”的描寫似乎有些矛盾,引導學生理解這一問題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四、教學手段

  1、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多媒體展示作為主要教學手段,一方面增強直觀感,培養學生對江南水鄉文化生活的感性認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課效率,增加課堂知識容量。

  2、把播放課文錄音作為重要的教學輔助手段,透過課文錄音把學生引進課文所描述的畫面,接受美的薰陶。

  五、教法、學法

  1、《社戲》雖然寫的是童年趣事,而且主人公的年齡與初一學生大體相當,但畢竟年代久遠,對於當代少年,尤其是城市少年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既親切又有隔膜,既容易理解,又會產生出許多奇怪的疑問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選擇教法時原則上應該精講、少講,放手讓學生去讀,去討論,去領悟。學生的閱讀興趣可能會只集中在故事情節上,而對優美的景物描寫、細膩的心理刻畫不會很在意。這正是需要教師精講的地方。教師要重視點撥,提供背景材料,點明要點所在。教師的作用在於啟發學生思維,而不是交給學生一個答案。文學作品的內涵是十分豐富的,對文學作品的欣賞也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的讀者從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教學本課時,尤其在處理課後練習,不宜追求惟一的標準答案,要允許並且鼓勵學生提出質疑、發表見解。

  2、不同時代的少年兒童有不同的興趣愛好,但他們純真的童心卻是相同並且相通的。因此,在閱讀時,採取聯想的方法會比較好一些。從《社戲》裡小夥伴們的所作所為,聯想到自己;如果身處其境,會不會也那樣做?在現實生活中,自己和朋友們是不是也做過類似或者更“淘氣”、更有意思的事,做這些事,表現了少年朋友們怎樣的態度和情感?其次,要學習發現問題,提出質疑。《社戲》裡的小朋友為什麼這樣而不那樣,怎樣去評說他們的行為,這些都是可以質疑的。不只要提出問題,還要有自己的見解。第三,要認真體會作品中的景物描寫和心理描寫,並學習這些表達方式。

  六、教學程式

  課時 教學環節 教學方法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1、匯入新課;2、解決字詞障礙;3、理清文章脈絡;熟讀課文;4、明確“我”在平橋村得到的優待和樂事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整體感知課文;2、學生朗讀課文,梳理文章脈絡;3、利用課文中的註釋和背景材料介紹,學生描述社戲這一習俗;4、學生聯絡家鄉某一文化習俗,在課堂上口頭表達,課後寫小作文。 引導學生透過反覆的朗讀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江南水鄉文化生活,適當引導學生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習俗。

  第二課時 1、看戲前的波折;2、航船在去趙莊途中的如畫景物和急切心情;3、看戲時的心理和興趣。 1、找出夏夜行船時表現作者所見、所聞、所感的句子,並且體會其中哪些描寫可以體現當時人物的心情,明確此處是透過寫景來抒情的;2、學生複述看戲過程,歸納看戲時人物的心情;3、佈置課後寫一篇小作文,練習以景抒情的寫法。 體會景物描寫的詩情畫意和抒情作用。

  第三課時 1、看戲歸來的情形;2、看戲次日的情形。 1、複述歸航時主要寫了哪些趣事;2、比較此時心情同看戲時有什麼不同;3、重點討論、理解文章最後一句的含義。 體會農家少年的淳樸善良、好客能幹和“我”與農家小朋友的真摯感情。

  七、課後實踐

  學生雖然不大會有在農村看社戲的經歷,但在城市中會有豐富多彩的各種文化活動,可以把自己參加過的一次活動的情況寫下來,也可以請自己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談談他們是否看過社戲的情景。

設計方案 篇7

  活動目標:

  1、使孩子們同過觀察,比較,表演,遊戲等活動認識1――9各數的相鄰數。

  2、透過學習相鄰數,進一步瞭解一個數與相鄰兩個數之間的多1和少1的關係,進一步掌握數序。

  3、在情景化的活動中,孩子們體驗表演的樂趣,對美的欣賞,對數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繩子,大塊的布,若干小泡沫墊子;小草,小花,用傘做的蘑菇(每個花和蘑菇上有一個數字),地毯。

  2、紙做的蝴蝶翅膀,蝴蝶觸角,若干數字;數字娃娃的頭飾。

  3、小朋友會玩遊戲《蝴蝶找花》。

  活動過程:

  一、老師、小朋友一起佈置數字王國。

  1、把小泡沫墊子拼成T型舞臺,把繩子牽起來,遮上布,分成表演的前臺和後臺。地毯在地上,在空地上撒上花和草,放上傘做的蘑菇成草地。

  2、大家合作給蝴蝶翅膀塗上漂亮顏色。

  3、小朋友們選擇角色進行裝扮:蝴蝶戴上翅膀,掛上數字;數字娃娃戴上頭飾,剩下的孩子做數字王國的客人。

  二、、小朋友去數字王國做客。

  師:今天我們要去數字王國做客,數字王國裡做多的是什麼呀?(數字)是啊,每個孩子一定要有一個數字,才能進入數字王國的。

  三、小朋友和數字娃娃見面。

  師:咦,數字娃娃怎麼不見呢?我們一起喊喊吧!

  1、數字娃娃(2)從佈景後跳出來:“我在這裡呢!”小朋友熱情的和數字娃娃打招呼。

  2、數字娃娃(2)說:“接下來出來的是我的鄰居,他的數字比我的數字少一個,你們猜猜他是誰呀?”小朋友說對了,數字娃娃(1)就出來。

  3、老師:數字娃娃(2)還有一個鄰居,他的數字比數字娃娃(2)多一個,他是誰呀?(小朋友說對了,數字娃娃(3)就出來)1和3是2的鄰居,也可以說1和3是2的相鄰數)。

  4、依照此方法,1――9的數字娃娃有趣的出來。

  5、給數字娃娃按數序排好隊。

  6、請數字娃娃和小朋友坐在一起,不過數字娃娃的數字和小朋友臉上的數字是相鄰數就可以坐在一起。

  四、觀看蝴蝶的時裝表演。

  1、師:今天為了迎接我們的到來,蝴蝶們還準備了一場時裝表演呢!最先出場的是3號蝴蝶,大家歡迎!

  2、在動聽的音樂聲下,3號蝴蝶在T型臺上表演。

  3、師:接下來出場的蝴蝶身上的數字和3號蝴蝶身上的數字是相鄰數,小朋友說他們是誰呀?(2號和4號,可以反覆強調2比3少一個,4比3 多一個)現在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2 號和4號蝴蝶出場!

  4、依照此方法1――9號蝴蝶都出場。

  五、小朋友和數字娃娃給蝴蝶獻花。

  1、小朋友、數字娃娃、蝴蝶手牽手邊成一個大圓圈。

  2、師:我們的蝴蝶表演的這麼好,我們應該怎麼表示呢?(獻花)我們到草地上採一些漂亮的花送給它們吧!花上面的數字和蝴蝶身上的數字是相鄰數,那朵花才能送給蝴蝶的

  3、小朋友、數字娃娃採花,鮮花。(把花貼在蝴蝶的身上)

  六、音樂遊戲《蝴蝶找花》。

  1、交代遊戲規則:大家一起隨音樂自由表演,蝴蝶到處飛舞,唱到一半的時候,每隻蝴蝶做一個花心,身上的數字和花心的數字是相鄰數的小朋友,數字娃娃就做花瓣,手牽手把花心圍起來。音樂完了,就從頭再玩。

  2、大家玩遊戲。

  七、結束。

設計方案 篇8

  一、 活動目的

  1、 培養審美情趣,提高欣賞自然美的能力。

  2、 鍛鍊想象力。

  3、 學習有關於“荷”的文學作品,提高文學鑑賞能力。

  4、 透過蒐集並整理資料、討論、寫作、繪畫等形式,來豐富學生對“荷”的內涵的理解。

  二、活動過程

  1、 賞荷

  (1) 開啟本冊教科書彩圖第一頁,欣賞荷塘、荷葉、荷花、蓮蓬和蓮藕組成的“彩蓮圖”。

  (2) 在荷花盛開的季節,直接到公園或鄉村的荷塘邊去觀察、欣賞荷花。

  (3) 欣賞攝影專集《中國名花——荷花》(河南美術出版社)。

  (4) 欣賞中央電視臺製作的錄象專題《荷花》。

  2、 詠荷

  (1) 欣賞語文教學軟體裡關於荷的音詩畫朗誦,如王昌齡的《採蓮曲》。

  (2) 師生蒐集關於荷花的詩詞,選擇喜愛的熟記。

  參考詩詞: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荷——專題探究活動方案教案》。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採蓮曲 唐 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如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荷詩 張華

  荷生綠泉中,碧葉齊如規。 迴風蕩流霧,珠水逐條垂。照灼此金塘,藻曜君玉池。 不愁世賞絕,但畏盛明移。

  詠芙蓉詩 蕭綱

  園花一蒂卷,交葉半心開。 影前光照耀,香裡蝶徘徊。欣隨玉露點,不逐秋風催。

  古風 (其二十六) 唐 李 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豔且鮮。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結根未得所,願託華池邊。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南鄉子】·李珣

  乘彩舫, 過蓮塘, 棹歌驚起睡鴛鴦。 遊女帶香偎伴笑, 爭窈窕, 兢折團荷遮晚照。

  【憶餘杭】·潘閬

  長憶孤山, 山在湖心如黛簇, 僧房四面向湖開, 清棹去還來。

  芰荷香噴連雲閣, 閣上清聲簷下鐸。 別來塵土汙人衣, 空役夢魂飛。

  【採桑子】·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 載酒來時, 不用旌旗, 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 香泛金卮, 煙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裡歸。

  【阮郎歸·初夏】·蘇東坡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洗沉煙,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蘇幕遮】·周邦彥

  燎沈香, 消溽暑。 鳥雀呼晴, 侵曉窺簷語。 葉上初陽幹宿雨。 水面清圓, 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 何日去? 家住吳門, 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 夢入芙蓉浦。

  【浣溪沙】·張元幹

  山繞平湖波撼城, 湖光倒影浸山青, 水晶樓下欲三更。

  霧柳暗時雲度月, 露荷翻處水流螢, 蕭蕭散發到天明。

  【臨江仙】·葉夢得

  不見跳魚翻曲港, 湖邊特地經過。 蕭蕭疏風亂雨荷。 微雲吹盡散, 明月墮平波。

  白酒一杯還徑醉, 歸來散發婆娑。 無人能唱採菱歌。 小軒枕簟,簷影掛星河。

  (3) 舉行以荷花為話題的誦詩會,有條件的可進行配樂、配畫朗誦,可單人朗誦、二人朗誦或進行“合唱”型的朗誦等等,形式不拘一格。

  (4) 借鑑唐詩、宋詞方面的鑑賞詞典對所朗誦的詩詞進行評析。

  說明: 其中活動(1)裡的涉及到的聲像檔案可以到sjbyw.czedu.gov.cn上查閱、下載。活動(3)裡有關於《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一詩的朗誦指導,請到該網頁上的“教學素材”裡下載。

  3、 讀荷、議荷

  (1) 閱讀《愛蓮說》、《芙蕖》、《荷塘月色》、《荷花飄香北海夜》《愛藕說》、《我愛蓮有實》等一組寫荷的文章,探究一些問題。下面提供部分參考題:

  ①荷的介紹

  ②梅、蘭、竹、菊、荷的品格

  ③荷的新價值

  ④《荷花飄香北海夜》《愛藕說》、《我愛蓮有實》三文關於寫“荷”的異同點。

  (2) 閱讀第209頁“蓮花與佛教”的片段,或到圖書館、上網查閱有關“蓮花與佛教”的歷史文化資料,參考題是“蓮與佛教文化”。

  (3) 到圖書館、網上了解荷文化的起源、發展;欣賞有關名人對荷的題詞、名話。參考題有:

  ①荷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②荷與我們的生活

  (如蓮花建築)

  ③名人與荷

  4、 寫荷、畫荷

  (1) 學習朱自清或其他作家的寫法,從荷葉、荷花、蓮藕中選取一兩個作為繼續描寫的物件,寫一篇詠荷的文章。

  (2) 根據自己的觀察、聯想和思考,寫一篇以荷喻理或詠荷抒情的文章。

  (3) 根據所蒐集的資料,寫一篇介紹荷的文章。

  (4) 出一期以“荷”為刊名的手抄報或電腦小報,自己進行設計、編輯。

  (5) 蒐集關於荷的美術作品,或自己描畫荷花、蓮藕或荷塘,也可以自配詩文,舉辦一個小型展覽。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