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研報告> 百貨市場調研報告3篇

百貨市場調研報告

百貨市場調研報告3篇

  在現實生活中,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報告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百貨市場調研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百貨市場調研報告1

  亞洲消費者的幾大趨勢

  之所以把這個話題放在第一個講,因為所有的百貨商場的運營者都需要先了解當地,或者整個地區的消費者的購物習慣和發展趨勢,藉此作為判斷和開店的依據。亞洲尤為如此,雖然亞洲因為國家和國家之間的多樣性,但是總的來說,消費者的趨勢會有如下幾種:

  - 城市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 中產階級的佔比將越來越大;

  - 特別熱衷數字化;

  - 喜歡定製化的購物體驗;

  - 方便是王道;

  六大百貨商場的發展方向

  所以,針對亞洲消費者的這些購物習慣和消費趨勢,超百的發展方向也應遵循以下六個方面,從而拉攏那些線上線下的消費者重回商場:

  - 全新的店面風格和概念;

  - 東南亞將成為超百的新戰場;

  - 購物體驗一直以來都是零售商最關心的事情,過去,現在,將來都是;

  - 特別提一句,要重視中國遊客的境外消費;

  - 買東西的人群越來越年輕化了,因此決策層要實時應對;

  - 要全渠道;

  未來的百貨商場會是個什麼樣子?

  鑑於亞洲消費者對於購物體驗的格外重視,運營者們就需要想方設法第一時間來更新他們的銷售理念以及商品和店面佈局,從而迎合這種快速變化的需求,更重要的是,擊敗其他競爭對手。

  馮氏全球零售科技總結了如下三個未來百貨商場的特點:

  - 零售科技將是促進商店生產力的主力軍;

  - 不一定非要追求大大大,百貨商場可以以任何的形式和規模出現;

  - 將百貨商場看作是一個消費者聚集的小社群;

  圖1 - 20xx-2016年亞洲的百貨商場的累計息稅前利潤(Cummulative EBIT)

  圖2 - 亞洲各大百貨商場的表現(圖表)

  圖3 - 亞洲各大百貨商場的表現(資料)

  細述 - 亞洲消費者的幾大趨勢

  城市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亞洲城市化發展的速度確實驚人,這也直接影響到了百貨商場的城市化程序。亞洲目前的城市人口占到全球城市人口的55%(聯合國資料),到20xx年,亞洲將會有超過50%的人口屬於城市。

  中國已經有超過半數的人口擁有城市戶口,到20xx年,城市人口有望佔比57.9%。

  東南亞的城市化程序更快。到20xx年,城市人口有望達到55.8%,而20xx年這個數字只有48.2%。

  中產階級的佔比將越來越大

  隨著亞洲地區中產階級比例的不斷擴大,消費者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因此我們相信,百貨商場的潛力仍將非常巨大。20xx年,中國的上中產階級(Upper-Middle-Class)和中產階級(Milddle-Class)的花銷比例大概為1.6:1。

  亞洲的發展中國家擁有1.5億上中產階級,我們預測在未來的幾年裡這個數字將再增加1億左右。

  - 在中國,10個人裡面就會有1個人屬於上中產階級,20xx年這個比例將翻倍;

  - 泰國的上中產階級佔比25%,馬來西亞佔比27%,意外的都比中國要高;

  - 20xx年,亞洲的上中產階級的年度總開銷達到了3萬億美元;

  “數字化”的粉絲

  換句話說,網上的平臺或者社交媒體是最容易拉攏亞洲消費者的渠道。反過來,消費者的購物行為和習慣也受到社交平臺的影響,這很大程度上歸功於智慧手機的普及(m-commerce),而且,亞洲也是手機支付最普及的地區。

  手機商務(M-Commerce)和社交商務(S-Commerce)在東南亞的崛起

  根據WARC的統計,東南亞地區30%的電商平臺的銷售都是來自於消費者的購物旅程(consumer journey),而這些旅程透過社交平臺的傳播,引流來了更多相似的消費者。

  時尚、美妝、高階護膚品是社交商務中最火的商品類別。

  喜歡定製化的購物體驗

  亞洲的消費者相對來說對於品牌的認知程度和優惠活動都相比其他地區的消費者來說要熟悉很多,使得百貨零售商可以有針對性的提供顧客們的不同需求。

  方便才是王道

  相比歐美的消費者,亞洲消費者對於便利程度的追求度更高。比如在中國,線上購物的話,消費者就希望可以次日收到。

  而這種情況不只是在中國,亞洲其他國家也是這樣。20xx年7月,亞馬遜在新加坡宣佈開啟Prime會員系統,並承諾會員兩天送達的服務。亞馬遜進軍新加坡和其他東南亞國家的舉動,正是迎合了當地消費者對於便利度的追求,也對同行施加了巨大的壓力。

  中西消費者購物習慣對比

  重點圖 - 亞洲的零售行業一覽

百貨市場調研報告2

  一.經營範圍

  每個樓層要有明確的經營主題,其中,1F為化妝品,珠寶首飾,國際精品店、折扣店組成的名店街,並設有方便快餐冷飲店,休息場所。2F、3F、4F應引進知名男、女服裝品牌,將2F、3F、4F臨街部分計計為通透立面,用大幅透明落地玻璃配以明亮燈光。5F可做餐飲、美食。至於負1層可做超市,也規劃成童裝大賣場,也可做遊戲廳,遊樂場所,帶動人氣。

  二.人員管理

  商場的人員管理,必須有著一套科學、完善的管理機制。

  1.是加強人事部門管理。應把擁有管理能力和經驗的人員調入人事管理部門,並加強培訓和教育。

  2.是加強員工管理。要結合商場實際,建立健全員工使用和管理制度,從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獎懲等方面都應建立規章制度,不斷實現員工管理的規範化和制度化。

  3.是建立健全用人長效機制。商場可透過建立科學的獎懲機制和員工收入增長機制,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使員工願意長期留下來工作,甚至還會介紹朋友來工作。

  三、商品管理

  在商品管理上,商場超市應結合品類組合,以商品部為單位,對員工進行崗位責任制。將商品內部員工進行結對組合,實行專人專崗專品負責制,使每名員工都有明確的工作責任區,負責責任區內的商品陳列、豐滿度、商品補訂貨以及衛生和商品養護等基礎管理,透過落實崗位責任制,達到人人關心商品、人人關心銷售的良好氛圍。

  商品的陳列是商場經營管理的一門藝術。

  商品陳列得當不僅能促進銷售,而且還能給人帶來一種藝術的享受。要把握好上櫃商品的數量。在量感展示上不要只拘泥於商品數量的多少,而要注重在視覺上使顧客感到商品豐滿,透過商品不同的角度與側面進行組合,增加美觀效果,進而達到刺激消費的.目的。

  四、庫存管理

  應減少庫存,節約成本。

  五、安全管理

  商場超市規模越大,用電負荷也就越大,如果電線老化、電線短路、超負荷執行等都會給引發火災事故,因此商場在經營中應定期檢查各項安全設施及使用器械,對於老化、陳舊、損壞和過期的電線,應立即修復或更換。同時,定期組織員工學習安全管理知識,不斷提升員工安全管理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在發生意外事故時儘量把損失降到最低。還有財物安全,主要是預防盜、搶劫、詐騙等案件。

  每個商場要成立專門的安全管理小組,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完善制度,加大獎懲,督促員工依章、依法、依規操作,對於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的人員堅決給予從早重處理,決不能姑息遷就。“大意失荊州”,安全管理千萬不能有絲毫的馬虎。

  六、廣告宣傳

  應加大廣告宣傳力度,提高企業知名度。可透過柱面牆體,天台,扶梯兩側,海報,水牌,導示牌,報紙刊登,媒體等多種渠道達到活動策劃的目的。進而刺激消費者消費。

百貨市場調研報告3

  一、市百貨行業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經濟的飛速發展,市百貨行業的發展也不斷地邁上新的臺階。國有商業、民營商業、外資商業相互促進,購物中心、大型超市、連鎖店等交相輝映。全市有青泥窪、天津街和西安路、長春路、和平廣場等商業區,商業網點15.5萬個,國際水準的大型商業設施50多個。商場是中國十大商場之一,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國有零售商業企業集團。美國的沃爾瑪、法國的家樂福、德國的麥德隆、馬來西亞的百盛、瑞典宜家、法國迪卡儂等都已落戶。並出現了電子商務、信貸消費等現代營銷方式。正在向現代化國際商都邁進。但大量外資企業正式進入到百貨行業,給市百貨行業帶來了很大的衝擊。百貨行業也成為了市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之一。對市而言,為了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東北地區金融中心,成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龍頭城市,百貨行業的發展和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20xx年,大商集團瓦房店新瑪特購物廣場、瓦房店世紀購物廣場、大都會快速時尚中心建成開業;沃爾瑪山姆會員店、奧特萊斯、沙河口區服務業總部大廈、長興城市綜合體等部分專案主體基本完工。金州杏樹鎮商業綜合體、瓦房店老虎屯大商NTS(新城鎮)購物中心建成開業,旅順太陽溝購物廣場、瓦房店炮臺鎮大商NTS購物中心主體工程完工。

  市“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重點發展產業帶動性強、發展潛力大的現代商貿業和旅遊業。加快大型現代商業中心的全域佈局,以青泥窪橋商業區、西安路商業區、香爐礁物流園區、中華路商業區、奧林匹克商業區等為核心,積極發展特色商業,建成佈局合理、功能齊全、輻射力強的現代化國際商貿中心、東北地區時尚中心和購物天堂。可見市百貨行業作為服務業中的重中之重,定會得到進一步的重視,其發展潛力是空前的,空間是巨大的。

  二、市百貨行業發展的原因及受到的影響

  (一)市百貨行業發展的原因

  社會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為百貨行業穩步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強勁的發展動力。

  人口規模:

  20xx年末戶籍人口588.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67.7萬人,比重為62.5%。在戶籍人口中,外省市遷入人口5.1萬人。

  經濟規模:

  20xx年,初步核算,市生產總值6150.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5%。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24.8億元,比上年增長17.4%。其中,批發業零售額167.8億元,增長13%;零售業零售額1556.7億元,增長18%;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金銀珠寶類增長61.1%,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6.3%,文化辦公用品類增長36.2%,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26.6%。銷售汽車17.7萬輛,增長6.3%;銷售額305.6億元,增長14.5%。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7.6萬臺,銷售收入6.8億元,銷售家電以舊換新產品54.6萬臺,銷售額21.9億元,別增長18%和32%。大商集團年銷售收入突破1000億元,成為全國首家銷售收入千億規模百貨集團。

  (二)市百貨行業發展過程中受到的影響

  經濟發展與政策的變化:

  經濟發展是城市化發展的動力機制,改革開放加快了城市化的發展速度,主要表現在城鎮人口的增多、吸引投資數量的增長等方面,從消費的角度看,則主要表現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釋放了廣闊市場空間。在經濟危機的大環境下,市政府及時、果斷地採取積極措施,遏制通脹的蔓延。執行中央政府提出的“促消費,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搞活流通,擴大消費,拉動內需的政策措施,引導各行各業積極應對危機挑戰。使經濟發展速度放緩,但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格局並未受到嚴重影響,市百貨行業朝著既定目標平穩較快發展的市場基礎依然穩固。

  經營方式和需求的變化:

  市百貨行業隨著專業化和綜合化的業態演進,零售業按品類和目標客戶群細分業種,單純的以商品經營為特徵的百貨店越來越向類別化特色化發展,購物中心更注重與休閒、娛樂、餐飲、文化消費結合的多業態組合。傳統大型綜合百貨商店目前已經處於飽和和分化狀態。7000平方米以下的向主題店、品牌店、精細化方向發展,15000平方米以上的向購物中心方向發展,30000平方米以上的向SHOPPINGMALL方向發展。傳統百貨商店經歷了一個放棄經銷、代銷商品,全面轉向聯營、引廠進店甚至場地出租方式的轉型,外來百貨店經營按專業化類別化特色化細分市場定位,並直接進行顧客服務和經銷商品的資訊及物流服務,形成物流百貨、品類百貨、折扣百貨、流行百貨、精品百貨等不同業態型別。

  市場競爭和環境的變化:

  與絕大部分行業一樣,市場化的百貨行業一直處於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一方面,在宏觀經濟增長的帶動下,百貨行業總體市場規模保持了高速增長;另一方面,伴隨市場的發育完善,零售市場百花齊放,群雄爭霸的競爭更加激烈。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和規範、市場精細化的發展和強化,使零售市場激烈競爭的態勢愈演愈烈。國內的、國外的,國有的、民營的,獨資的、聯營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同臺競技;百貨店、綜合超市、大賣場、專業店各種零售業態為分享市場同室操戈。外資零售企業以全面的競爭態勢滲透到零售業的每一個領域,要求專業百貨店在經營商品的同時更需要經營商譽、商圈、顧客、購物環境、資訊科技、核心競爭力,走特色化、主題化、品牌化、類別化、服務質量化之路。

  三、市百貨行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我透過對幾家商場的調查和對一些部門經理做了簡單的訪問發現一些問題:

  (一)企業缺少核心人才,自主品牌意識較弱

  百貨店不停的對商場內品牌進行優勝劣汰,加之裝修,一年內品牌輪換率達20%左右。沒有建立和諧向上的企業文化環境,員工在工作中沒有歸屬感,對企業的忠誠度不高,缺乏創新意識和能力。員工的學歷低(以高中、中專為主)、技能水平較低,並以女性為主,基薪加提成的薪酬低,人員流動頻繁,一年內人員輪換率高於30%。同時,死板的管理方式,帶給員工較大的壓力,很多企業不能提供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無節假日加班補助。另外,對員工缺乏系統完善的培訓。

  (二)資訊交換速度慢,不能及時把握市場動態

  管理人員與一線員工缺乏溝通,員工不容易理解同時也不能有效落實商場的行為和做出相關的決策,對消費者反饋的資訊不夠重視,不能根據消費者的特點挖掘出消費者的潛在需求,開發出多樣化的產品,無法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同時百貨的最主要劣勢是其貨品缺乏足夠的稀缺性。

  四、針對存在問題提出的建議

  市百貨行業應從自身所擁有的資源條件及其管理、市場營銷、財務會計、生產運作、研究與開發等方面,分析並認清自己的優勢、劣勢,從而揚長避短,在競爭中保持主動。重點應是自身品牌建設、產品及服務的不斷增強以及價格戰的迴避,所有企業都只能在某些職能領域方面具有優勢與弱點,沒有一家企業在所有的領域都有同樣的優勢或弱點。每個企業都需要從自身的特長出發,充分發揮優勢,克服劣勢,從而合理的確定自己的經營定位,尋找出合適的生存空間。市場是在不斷變化、不斷運動中發展的,變是絕對的、經常的、無條件的,誰也無法掌握它的變數。而不變是相對的、暫時的和有條件的。這就決定了百貨業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任何一種經營模式,都是特定的經營理念在特定環境下的理性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