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精選14篇)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精選14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從中我們收穫新的思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觀後感,把你的收穫感想寫下來吧。那要怎麼寫好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精選1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1

  校園是我們學習的地4102方1653,是教育我們成才的地方,但屢見不鮮的校園暴力欺凌卻打破了校園應有的寧靜。校園暴力欺凌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破壞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和諧校園的建設。

  校園欺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索要錢物,不給就威逼利誘、暴力脅迫、以大欺小 以眾欺寡 、為了一點小事大打出手、同學間因“義氣”之爭,用暴力手段爭長論短、不堪長期受辱,以暴制暴,衝動報復 、帶有社會性質的團伙等等,那麼,暴力欺凌事件的後果將怎樣?

  公安機關根據其後果不同分為毆打他人,故意傷害。但無論哪種案件,最終的結果都是違法者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名譽受到影響,金錢受到損失;對違法人員的危害是巨大和不可挽回的。

  校園,本該是一方淨土、文明的殿堂。然而,同學之間因瑣事引發的校園暴力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對比,我們真誠的呼籲廣大同學:涵養理智,莫讓美好的青春蒙受衝動的懲罰!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2

  校園是我們增長知識、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該為欺凌事件的陰影籠罩,可據有關方面統計,全國絕大多數地區未成年人犯罪增多,有些地區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絕大多數為像我們這樣的在校學生。

  從80年代末到現在已出現了一個未成年人犯罪高峰,我國出現的校園欺凌事件並不是孤立的。由於影視業的商業化,欺凌恐怖影視作品越來越多,充斥我們的視野,許多作品中對於犯罪過程細節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園又成了他們“付諸實踐“的理想場所。

  校園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響的絕非個別學生,我們全體青少年都會受此不良影響。校園本應是我們學習的淨土,但屢見不鮮的校園欺凌卻打破了校園應有的寧靜。花季少年身上的欺凌傾向十分令人擔憂。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

  校園欺凌同時也體現出人際交往問題,人際交往需要風度,風度就是用溫柔去對待倔強的人,用寬容去冰凍苛刻的人,用熱情去融化冷酷的人。

  儒家學說認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開始只是一個萌芽,而且它隨時會遭到私心雜念和外界誘惑的摧殘。這萌芽要成熟、長大,就需要特別的守護和滋養。提高德性是一個十分艱難的修養過程。遊戲人生,看起來固然瀟灑,可如此泛泛而過又能找到什麼樣的人生感覺?生命是單程線,沒有回頭的機會。

  我們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種子,長不出和平的芽,單純的冤冤相報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讓我們一起攜手共進、驅逐籠罩在校園上空的黑暗!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3

  這週三,老師給我們看了《校園欺凌講座》,我對校園欺凌有了新的認識。

  講座主要講了怎樣才是校園欺凌,校園欺凌產生的原因和怎樣讓自己免受校園欺凌。講述的人叫“宗爸”,他言語幽默,這一嚴肅的問題變得有趣起來。剛開始,宗爸就給我們舉了個例子:美國有一部電影名叫《大象》,可是裡面一隻大象也沒有,這個電影講的是美國高中生被人欺負,心裡從委屈變成憎恨,於是他就在網上購買了槍,在校園裡瘋狂掃射,來報復那些欺負他的人。為什麼取名叫《大象》呢?國內國外有句話叫:“你認為大象會跑進你的屋子裡嗎?如果真跑進了,我會裝作看不見它。”所以用這個名稱來,反映人們對校園欺凌忽視。為什麼會造成校園欺凌呢?因為有些人在學習上受到了挫折,他並不想承認,所以透過欺負弱者來證明自己的強大。

  “宗爸”給我們羅列了幾條校園欺凌的行為,比如辱罵他人,我自己就是一個受害者,還有幾條,我也沒有想到過,比如玩笑過度、惡作劇和強行交友等。如果每一條都算上的話,那麼人人都是受害者,“宗爸”給了我們免受校園欺凌的妙計,我總結如下:多交朋友,人多力量大;生命是第一位的,不要留戀身外之物;好漢不吃眼前虧,打不過就跑;如果有機會,要放下面子,讓大人幫助你;被打時手抱頭,躲在牆角或趴在地上保護腹部;如果沒有任何辦法,那就拼個魚死網破,兔子急了也會咬人,更何況人呢?

  看完了講座,我有幾點建議:第一點,要做到不欺負別人,也不被別人欺負,這樣才不會產生校園欺凌;第二點,如果別人欺負了你,要及時告訴老師、家長和朋友,防止惡化;第三點,為人處事要寬容大量,不要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發生口角,也不要心懷怨恨,想著報復別人。做到了這三點,才能真正擺脫“校園欺凌”的陰影。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4

  今天下午老師組織我們全班同學觀看了《校園暴力》的影片,讓我學到了許多的安全知識。

  2015年6月22日,廣西北海某校園發生的一起校園暴力事件,蘇某玲和蘇某怡被一群女同學帶到一個僻靜的地方,一邊腳踹踢打,一邊嬉笑怒罵,造成了惡劣的影響。在身邊或網路上這樣的事例不勝列舉,校園中打架,捅刀子致死的;有被敲詐勒索的······那一幕幕觸目驚心的場面,讓我更加感到安全的可貴。

  校園暴力會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危害:首先會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次遭遇校園暴力的同學會喪失安全感,厭學甚至棄學,發生自傷自殘甚至自殺的悲劇。再者會破壞校園秩序,影響學生、家長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每位同學就應該加強這種安全防範意識,千萬不要認為那些災害根本不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為了預防校園暴力的發生,我們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在學校多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人,不與同學發生矛盾。

  二、學校附近行人稀少的地方,上下學要結伴而行。

  三、隨身不要多帶錢和貴重物品。

  四、如果遭遇校園暴力,一定要機制應對,不可以暴治暴,要記住對方的衣著、相貌,然後告訴老師和父母。

  五、平時多鍛鍊身體,掌握一些基本的防身技能。

  讓我們攜手共創一個和諧校園,讓校園的天空永遠晴空萬里。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5

  星期三的品德課上,我們觀看了一部影片,這部影片的題目就是《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的主講是宗爸,他用樸實、幽默的語言為我們講解了什麼是校園欺凌,遇到校園欺凌怎麼辦,以及如何預防校園欺凌。看完之後,我總結了三個詞,就是自衛、預防和勇敢。

  關於自衛,我想說的是:相信很多人以為是我打你一拳,你就還我一腳,其實並不是這樣,自衛是指保護自己,而不是去傷害別人。比如有人追著你,你要丟下他要的東西快速逃跑,但如果他故意要欺負或者傷害你,你要抱著旁邊的路人的大腿向其求救,若無效,你就要找到一個角落,爭取躲進去,把自己身體重要部分保護起來,不受攻擊。

  而預防是指不讓校園欺凌發生,那麼如何預防呢?最好的`辦法其實就是多交朋友。因為朋友多了,人家剛想欺負你,就看見你正與一群人玩得很嗨,哪裡還敢欺負你呀?直接就跑了。所以廣交良友,多多益善。

  勇敢就是說要在受到欺負後說出來,勇於發洩,不要悶聲不響地收欺凌。因為只要你說出來了,大家都會幫助你,不然他欺負了你一次,就肯定會有第二次,甚至還有第三次,這樣會產生一個惡性迴圈,讓他一直來欺負你。而你卻一直都忍,這樣做不但對自己不好,而且對其他人也不好,還會讓他更加大膽,肆無忌憚地去欺負更多的人。

  總之,我們要與同學們和平共處,既不要欺負別人,也不要收別人欺負,一定要做一個正直、樂觀,敢於表達的人,而且我們還要團結起來,讓校園欺凌絕跡!我想這才是這個影片最大的目的吧!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6

  提起校園,我們眼前就會浮現出一幕幕純真又美好的畫面。但是,校園欺凌和暴力成為了校園金色陽光裡一抹令人憂慮的陰影。這就是老師讓我們看的『預防校園欺凌』宣傳片的主題。

  宣傳片首先介紹了一個典型的校園暴力的案例:2013年12月1日,山東一名14歲少年扈強,和同學產生了矛盾,最後竟持刀捅死了那位同學。被捕時他說:“我想弄死他,反正我才14歲,法律又不會拿我怎樣。”,扈強因為沒有法律意識,認為自己未成年,法律不會判他的刑,而捅死了自己的同學。雖然國家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利,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有嚴懲違法者,社會才會公平。因此,扈強受到了法律的嚴厲懲罰。

  隨後,宣傳片又介紹了很多防止關於校園欺凌和暴力的知識,如:校園欺凌和暴力的分類、主要引起的原因和預防措施等等。

  在我們的校園裡,雖然沒有『預防校園欺凌』影片講述的案例那樣典型,但類似的事還是時有發生的,如:有的同學要其他同學給他作業進行抄襲,不同意就打人家;有的一言不和就動手打人……透過對影片的觀看,大家都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我感到: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欺凌和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衝擊社會道德底線。我們應當多措並舉,特別要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堅決遏制漠視人的尊嚴與生命的行為。

  我向大家呼籲:預防校園斯凌,從我做起,讓我們的校園成為一個和諧、美麗的大家庭。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7

  懲治、遏制校園暴力,治理校園欺凌問題再一次提上了國家議事日程。那麼,家長和學校是不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呢?這未必可行。法制文明要從娃娃抓起,家校要走的路仍然還長,但必須得堅定走下去:促進法律健全,使我們的孩子從小具備正確的法制素養、法制意識,既懂得用法律保護自己,也懂得用法律維護共同生活的校園環境等。

  近日,一條海南省瓊海市“長坡中學打人”的影片在網上流傳。據報道,事件發生於5月20日。此外,該校5月18日也發生了一起學生打人事件。5月21日上午,瓊海市教育局就此影片事件召開緊急會議,提出七項措施專項治理校園暴力。此事件距離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於4月28日向各地印發《關於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尚不足一個月。4月28日,重慶市彭水縣桑拓中學一名學生在廁所內遭到至少三名學生群毆,胸部被利器捅傷致死。同日,遼寧省莊河市第二十二中學課堂上,初二男生呂某遭同班同學姜某割喉身亡。

  4月23日,山西省絳縣,15歲少年張超凡被多名同學在網咖毆打致死。同日,河北省安新縣某中學,一名女生被其他幾名女生逼迫脫衣下跪、扇耳光,旁邊多人圍觀起鬨,但自始至終沒有一人出來勸阻…… 類似的事情一再發生,原本安寧的校園蒙上了一層陰影。對於曾經遭受校園欺凌的張宇來說,更是如此。他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在欺凌事件發生後,校園再也不是自己嚮往的地方了。他整日提心吊膽,寢食難安。

  “可能是太害怕了,我就偷偷地拿了一把刀,每天放在書包裡。心想如果有人再敢打我,我就拿刀捅他。”張宇回憶,“慶幸的是,那群欺負我的學生,之後沒有再來打我。”

  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徐光興認為,對於被欺凌者來說,如果心理層面得不到及時疏導,可能會陷入兩種極端:陷入抑鬱中不能自拔,甚至會產生自殺想法;或尋找比自己弱的目標,將情緒轉移到弱者身上,被欺凌者變為新一輪的欺凌者。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8

  在中國,大多數校園欺辱事件處於被忽視狀態。校園欺辱大致可以分為身體欺辱、語言欺辱和關係欺辱(比如刻意排斥、散佈謠言等),媒體曝光的一般都是比較惡性的身體欺辱。即便極少數被曝光的案例,事後處理往往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多由學校內部處理了事,少部分由公安機關介入,但處罰也很輕。因為被忽視,對被欺凌的孩子來說,要麼忍氣吞聲,要麼以暴易暴。有網友回憶往事,說:“我最痛苦的事情在於,我要把我本質上變成一個跟加害者一樣的施暴者,才能保護自己。”

  現在,事情開始發生一些變化,網路的發達,自拍的流行,讓原本隱蔽的校園凌辱得到越來越多的曝光很難說是“愈演愈烈”,也許只不過是以前我們不知道而已。而對外部世界的瞭解,也逐漸讓人認識到對校園欺凌不該如此輕忽最近發生的中國留美學生欺凌同胞事件,施害者在美國可能面臨終身監禁的刑罰,這給國人帶來了極大的震動。

  但大體而言,我們對於校園欺凌的認識仍然處於萌芽狀態。這其實是一件非常複雜,非常難以處理的事情。留美學生欺凌事件讓很多人提議立法嚴懲,但嚴刑苛法並不足取因為這是最後的手段,走到這一步,本身已經是教育的失敗。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在刑法中增加一條關於校園暴力的法條,而是一項專門的《校園欺凌防止法》。這項法律的主要功能並不是研究如何處罰施害者,而是建立各種制度,規定各方責任。

  由於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問題,它比一般的暴力犯罪問題要複雜很多,牽涉到政府、學校和家長等方方面面。比如說,普遍認為學校應負主要責任,但目前中國的教師是否有精力和能力處理相關問題?再比如說,家長責無旁貸,但在家長責任和學校責任之間如何區分以防止卸責?考慮到中國國情,有大量外來人口子弟和留守兒童,這對於校園欺凌的成因和形式有什麼樣的影響?……對我們來說,現在最需要的是最基本的調查研究工作,然後制定出一個本土化的校園欺凌行為預防和控制計劃。

  當一件事情開始引起注意,這時候我們需要的是給它指出一條正確的方向,而何謂正確,則需要大家一起來商討。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9

  在世界的各個國家,每天都會發生校園欺凌的事件,並不時有校園學生暴力案件的報道,其中還有一些性質相當惡劣的案件。案件中那些心靈被扭曲的孩子們作案手段之殘忍,令人觸目驚心。在日本,校園欺凌已經變成了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每年有許多學生自殺。並衍生了一個獨特的現象“不登校”。

  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不但對“受傷者”造成傷害外,而且對“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造成傷害。“欺凌者”由於長期欺負別人,內心得到極大滿足,以自我中心,對同學缺少同情心,而“旁觀者”會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不安,甚至惶恐,。“校園欺凌”對受害者的傷害也不可小視,受欺凌的學生通常在身體上和心靈上受到雙重創傷,並且容易留下陰影長期難以平復。同時“校園欺凌”也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紀律和風氣。所以,學校須正視並加以制止和預防欺凌事件的發生。並且同學和家長的努力也非常重要的。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10

  最近在媽媽的手機上,在電視的新聞裡,我常常看到全國各地校園欺凌事件頻頻發生。

  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我在媽媽的手機上看到的幾則新聞:江西南昌市一女生99秒被扇32記耳光事件;重慶女生因邋遢被5名同學圍歐致10級傷殘;海東市互助縣一名八年級學生陶某某,因不堪同學長期欺凌而在剛過完六一兒童節不久便服毒自殺了。看到這些新聞讓正讀五年級的我感到非常震驚,也非常憤怒,更讓我對今後的初高中生活感到十分恐懼。

  校園本是讓我們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地方,不應該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古人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也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同學之間應當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古人已然瞭解,與人交善,才能帶來進步。而作為未來主人翁的我們,卻野蠻的去踐踏這種思想,是何等的無奈。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美德怎能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中毀滅,作為新一代的主人翁我感到無

  比痛心。在此,我呼籲大家一起維護校園的學習環境,團結同學,互相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如果在我們身邊有這種事情發生我希望大家不要袖手旁觀,一定要第一時間站出來制止,讓我們一起攜手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校園。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11

  校園,我們學習的的樂園、成長的搖籃。我們渴望在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中愉快地學習,健康的成長。

  然而,校園裡也時常有不和諧的音符。也許因為一個誤會,有人惡語相加;也許因為一次無意犯錯,有人揮起了拳頭……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非常有教育意義的影片――《校園暴力》,它告訴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該如何保護好自己,免受他人的侵害。《校園暴力》講述的是一位叫翔翔男孩的故事。一天,媽媽叫翔翔出來吃飯,叫了半天,卻沒有看見他出來,走進房間,發現翔翔在地上嘔吐不止。媽媽趕緊把他送到醫院,醫生說:“翔翔是因為暴飲暴食才導致現在這樣。”媽媽覺得很奇怪,在媽媽一直追問下,甦醒後的祥祥只好向家人說出了自己遭到敲詐的真相。原來祥祥受到高年級同學的敲詐,每天都要給他們錢,而且一次比一次多。每次翔翔給他們錢後,回到家就猛吃東西,不敢告訴父母和老師,才造成今天的後果。

  同學們,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們身上,你會怎麼做呢?有的同學說:“我可以抓住一切機會,撒腿就跑”。假如跑不掉呢,難道像翔翔那樣,乖乖的把錢奉上嗎?有的同學說:“我和他們拼了,就是不給他們錢。”這樣一來,可能自己的生命安全就要受到威脅了。有的同學又說:“告訴爸爸,讓爸爸狠狠地揍他們一頓!”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12

  校園是我們學習的樂園,成長的搖籃。可是最近,我聽到了許多關於校園欺凌的事。也許只是一件小誤會;也許只是無意的舉動,有人揮起了拳頭……

  我在網上看到了這樣一件事:有一群高中生在網咖毆打一個學生,他們的毆打一直持續了四個小時,許多圍觀的學生看到了,也不告訴家長、老師,那個受害者就這樣活活被打死了。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一個女學生因被懷疑去被的寢室偷錢而離家出走;幾個高年級學生向低年級學生要保護費,受害者回家後一直暴飲暴食,導致嘔吐;幾個高年級學生,圍毆低年級學生,導致受害者脾臟等多處碎裂……

  有很多人認為中國校園欺凌的事情很少,那時因為很多人認為只要肢體上的虐待才算,他們不去關注這些事。其實中國校園欺凌的事還有很多。而且語言上的攻擊、給別人起侮辱性的外號、集體孤立或排擠某個同學,這些都屬於校園欺凌。這些事情的發生也是因為學生的家長、老師不去關注。許多受害者僅僅是因為外表不討人喜歡、看著不順眼,而成了受害者。而許多老師只關注學生的成績,連自己班裡有沒有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都不知道,有的老師就算知道,也會覺得那些受害者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有老師會覺得這只是小孩子鬧著玩而已。但只要老師、家長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學校加強預防校園欺凌的發生。當我們遭遇校園欺凌,千萬不能忍氣吞聲,應當及時報告老師、父母或是警察叔叔,他們都能保護你。同時也不能不計後果,以牙還牙,這樣很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讓我們一起努力,抵制校園欺凌,驅散籠罩在校園上的黑暗。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13

  校園,本該是我們快樂學習的淨土,可是因為這幾年校園暴力無情的侵入,這片淨土遭到了大幅破壞。抽菸、喝酒、打架這類事情已經屢見不鮮,甚至還有學生觸犯法律的底線。打人者不聽勸阻,被打者忍氣吞聲,最後事情將會越來越嚴重。今天呢,我就和大家探討一下如何遠離校園暴力的災難。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欲遠離校園暴力,應瞭解校園暴力。校園暴力又稱校園欺凌,它是發生在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路、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它多發生於中小學。

  瞭解了校園暴力後,我們就要知道怎樣與它抗衡了。鄙人瀏覽了一些過去的校園暴力事件後,發現了幾個共同的問題點。其中一個就是被欺凌者忍氣吞聲,不告訴成年人——父母或老師。

  這個問題是很嚴重的,因為你不告訴別人,欺凌者就會認為你好欺負,以後會“多多照顧”你。有些被欺凌者是因為欺凌者的恐嚇才不敢相告的。其實,欺凌者的恐嚇並不能對你造成實質性的危害,如果你向成年人說了,他們會保護好你的。所以,如果被欺凌,一定不要忍氣吞聲。

  還有一點就是欺凌者不知錯。有一些欺凌者因為低年級時被欺凌,到高年級後就認為:別人欺負我,我為什麼不能欺負別人?他們就抱著這樣的心態欺凌別人,殊不知到最後終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校園暴力似洪水猛獸,千萬不可靠近。我們不要做被欺凌的羊,也不要做欺凌別人的狼。今天我們為拒絕校園暴力盡一份責,明天我們就會獲得一個和諧的校園。

  預防學生校園欺凌觀後感14

  校園欺凌是什麼?敲詐勒索、欺負弱小、打架、群毆……這些,都屬於校園欺凌。校園欺凌常常會給受害者帶來無法彌補的心理傷害,導致受害者產生恐懼感和厭學情緒等,危害性很大。我們在校園原本是要學習知識的,可是如果出現了校園欺凌,將會破壞我們校園中美好的一切,破壞校園朗朗的讀書聲,破壞同學之間純潔的友誼,破壞老師的一片苦心。

  我曾經在網際網路上讀過一篇文章,上面還有一個小影片,影片播放了一群學生在毆打一個憨厚老實的胖子同學,那個胖子不敢還手,那一群人不斷地用拳頭打他,用腳踹他,其中還有個女生,只見那個女生掄起磚頭就往那胖子頭上砸去,胖子的頭上溢位了血液。後來根據報道得知,那胖子侮辱了他的同學,那個被侮辱的同學便“牢記於心”,到第二天,胖子的這個同學叫來一幫“兄弟”,就把胖子給打了。這個事件明顯地就屬於校園欺凌,但是如果那胖子不找事,不事先侮辱他的同學,也許這件事情就不會發生,但是被侮辱的同學也不應該使用暴力的手段,他應該報告老師,讓老師去處理這件事情。

  怎樣才能避免校園欺凌呢?我們首先一定要遠離那些不良少年,不結幫成派,不歧視同學,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同學,要尊重老師,不說汙言穢語,說話不要粗魯,不說不恰當的話。當我們遭遇校園欺凌時,千萬不能忍氣吞聲,應及時告知老師、父母,有必要時還要尋求法律上的保護。同時,也不能不計後果、以牙還牙,惡意報復只會導致雪上加霜。

  為了更好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學習任務,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不但要避免發生校園欺凌,還要努力建立一個和諧的校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同學之間要友好相處,真誠待人,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刻苦學習,積極參加各種有意義的體育、文娛活動,共同攜手度過初中這一階段的大好時光。

  讓我們人人遠離校園欺凌,用我們的愛心和雙手共同築起和諧、美好的校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