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蝶戀花>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閱讀答案賞析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閱讀答案賞析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閱讀答案賞析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一篇詞作。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閱讀答案賞析,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蝶戀花

  清 納蘭性德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②,昔昔都成玦③。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無奈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

  註解①:這首詞是納蘭性德悼念亡妻馬氏所作。②昔:同“夕”。③玦:有缺口的玉璧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3分)

  A.前三句的意思是最可憐月亮一年到頭東西流轉,辛苦不息卻是好景無多,一夕才圓,夕夕都缺,以此烘托了詞人因妻子逝世而生的情懷。

  B.古人詩詞中缺月別有深意。本詞寫缺月似“玦”,其意境與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近似,只是前者是死別,後者是生離。

  C.第四、五句作者想象明月彷彿化為他日夜思念的愛人,詞人要不辭“冰雪”去到自己愛人身邊以自己的身軀熱血“為卿熱”。

  D.最後一句運用莊周夢蝶的典故,表明與妻子生已不能相聚,希望夢中自己能化為蝴蝶,與妻子永遠相依,重溫當年美好時光。

  (2)請從寫法和感情的角度賞析“無奈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鉤說”。(5分)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閱讀答案

  (1)答案:D 不是運用莊周夢蝶的典故。這句是說詞人在墳前悲歌當哭,唱罷了輓歌,悲哀還不得解脫,只有明春到此來認一認,花叢中可有一雙棲香的蝴蝶,透過對曾經與妻子度過的美好時光(撲蝶)的回憶、追想,表達了對妻子的真摯的思念之情。另,把“春叢認取雙棲蝶”理解為“詞人希望和死去的愛人一起變作一雙蝴蝶,永遠地相依在一起,到來年,春光如海萬花叢中有對雙棲蝶”也對。

  (2)答:詞人一開始直接抒寫自己的感受(1分),想不到與妻子竟這樣輕易地訣別了,滿懷無奈與悲傷(1分);接著運用對比手法(1分),愛人已逝,燕子依然;燕子“軟踏”在簾鉤上,呢喃,絮語,它們在說著什麼?是說當年這室中曾有那一雙歡快的人兒吧?怎麼今天變成了形單影隻的一個人呢?(1分)這樣更寫出了詞人的孤寂、淒涼之情。(1分)(理解為燕子雙雙呢喃,親親熱熱,反襯詞人孤獨、悽苦的'處境,亦可。)

  (第一句答出“直抒胸懷”“直接發出感慨”1分,解釋“無奈塵緣容易絕”1分;第二、三句指出“對比”或“反襯”1分,解釋燕子“軟踏簾鉤說”1分,寫出詞人感情1分。學生答借景抒情,酌情給分。)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賞析

  這是一首悼亡詞。作者在《沁園春》一詞的小序中曾寫道:"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澹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此詞即先從"天上月"寫起。上片三句借月亮為喻,寫愛情的歡樂轉瞬即逝,恨多樂少。後兩句,寫假如愛情能象月亮那樣皎潔圓滿,付出再大的代價都願意。 “一昔如環,昔昔長如玦",包蘊了無限的哀傷與懷念,表達了對亡妻的真摯愛戀。下片寫傷逝中的悲痛,用燕子在簾間呢喃,反襯人去樓空,未亡人的孤寂。結語化用"雙棲蝶"的典故,表達了他與亡妻的愛情生死不渝,抒發了無窮盡的哀悼,把永恆的愛寄託在化蝶的理想中。

  容若這闋《蝶戀花》悽美,卻不減清靈。"辛苦最憐天上月,一夕如環,夕夕都成玦。""環"和"玦"皆為美玉製成的飾物,古人佩在身上。"環"似滿月,"玦"似缺月。物理相通,容若以尋常佩物解自然之物,可見其格物,常懷世事難圓的隱恨,此句比之蘇子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深情勝之,豁達減之,各得其所。

  謂辛苦最憐,算是天上月。一輪端正,懸掛天中。一昔如環,曾有最光輝的時刻,那麼圓滿皎潔。但一朝別去,永遠留下遺憾。如果能夠像天上的圓月,長盈不虧,那麼,我作為冰雪,將不惜為你融化。這是上片,以月喻人,亦以人喻月,為佈景。下片說情,謂十分無奈,塵世因緣竟然那麼容易斷絕。但是,簾幕間的燕子就不一樣,年復一年,辛苦奔波,不是和往常一樣,仍舊踏在簾鉤上,輕輕地呢喃。鬼唱秋墳,縱使能夠另恨血化碧,只是輓歌(鮑詩)唱罷,心上的愁和恨,仍舊不能消解。而今,算是已經認定,死後化作花叢雙蝶,生生世世,永不分離。這是下片,用另外兩個物象作比,燕子和雙棲蝶,以表達願望。

  《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創作背景

  於康熙十六年(1677)重陽前三日,亡婦百日之後,自夢中得句。謂臨別之時,婦雲:“銜恨願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故此,即將天上月,作為歌詠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