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說課稿> 小學數學 《3的倍數的特徵》說課稿3篇

小學數學 《3的倍數的特徵》說課稿

小學數學 《3的倍數的特徵》說課稿3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 《3的倍數的特徵》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 《3的倍數的特徵》說課稿1

  一、教材及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青島版教材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因數和倍數及2、5的倍數特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求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習約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學生熟練地掌握3的倍數的特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根據以上對教材及學情的分析,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從本節課的研究活動中得到不同的發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經歷探索3的倍數的特徵的活動,知道3的倍數的特徵,並且能熟練地判斷一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

  能力目標:透過觀察、猜測、驗證等活動,讓學生經歷3的倍數的特徵的歸納過程。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動手操作及概括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體會探索數的特徵的一些方法。

  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性,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基於以上的認識,我確定了本課的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3的倍數的特徵

  正確判斷一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

  教學難點:探索並理解3的倍數的特徵。

  三、教法設計及學法指導

  為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難點,更好的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本節課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法:

  1.猜想驗證討論交流2、自主探究體驗感悟

  四、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實物展示平臺,實驗表格

  2、學生準備:計數器計算器

  五、教學程式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小學面臨的許多工中,首要的任務是教會兒童學習”。這裡的學習指學習方法,3的倍數的特徵,有規律可循,容易上成機械刻板,枯燥無味的課,學生能死套規律判斷,但學生的能力沒能培養,智力得不到開發。本課的設計旨在揚棄“滿堂灌”的教學,取而代之以啟發與發現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點撥學生大膽猜想,動手實踐,去發現規律,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針對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設計了以下四個與學生的知識基礎,個性發展緊密聯絡的活動。

  活動一 複習舊知 引發猜想活動二自主探究合作驗證

  活動三 應用規律 體驗感悟活動四反思總結自我提高

  活動一 複習舊知 引發猜想

  “3的倍數的特徵”屬於數論的範疇,離學生的生活較遠,而2、5的倍數的特徵是學生學習這一課的基礎。我從學生的已有基礎出發,先複習了2,5的特徵,並透過教師的總結與引導把複習和匯入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去作猜想“3的倍數可能有什麼特徵?”,讓學生充分表達各種各樣的猜想,也許有些學生會不假思索地說出他的猜想:“個位上是3、6、9的數,都是3的倍數”,而有的學生卻有與之不同的想法。進而引發認知衝突,創設了探究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感受新知的產生過程,明確新課要解決的問題。從而引出課題。並板書:3的倍數的特徵

  活動二自主探究合作驗證

  本環節意在引導學生透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展示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和思維方式,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的數學活動中,初步理解和掌握3的倍數的特徵。在這裡設計了三個層次的教學:

  1、應用《百數表》,否定錯誤猜想。

  在學生得出猜想後,我便引導學生找出百數表中3的倍數去驗證,並在驗證中推翻了剛才的猜想,由此,使學生意識到已經不能用原來的方法(也就是從數的個位上的情況)來判斷一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而應該換個角度去思考。消除思維定勢,否定舊遷移,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2.探究實驗,發現特徵。

  學生剛剛學習了2、5的倍數的特徵,從觀察數的末尾數字到觀察這個數的數字和,具有很大的思維跨度。學生很難透過獨立的探究得出3的倍數的特徵,這時,教師採用的教學策略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節課,教師採用讓學生進行撥珠實驗的教學策略較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教師引導學生經歷撥珠實驗,填表觀察,思考發現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對3的倍數的特徵認識隨著實驗的不斷深入而越來越清晰,他們在實驗、探究、猜想、驗證的過程中,建構起對3的倍數的特徵的整體認知。本節課雖然沒有生動的教學情境,但這樣做巧妙地把學生推上了學習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始終沉浸在一種濃厚的探索氛圍之中,他們被數學知識本身的魅力所深深吸引。這樣的數學學習活動,才是真正的、生動活潑的、富有個性的認知過程。學生透過表象的累積,思維產生了飛躍,腦海中形成了清晰的數學模型。

  3、舉例驗證,總結規律。

  讓學生在初步發現規律之後,舉例驗證,體現了從特殊到一般的思維過程。為了驗證這一結論,學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數的和是不是3的倍數,並且使用計算器看這個數是不是3的倍數,並讓學生彙報驗證的過程,儘可能多地提供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習,不僅讓學生初步學會了舉例驗證的方法,而且體現了辨證唯物主義的思想。

  活動三 應用規律 體驗感悟

  在這一部分,為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設計了四個不同的練習。力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遵循學生認知規律的基礎上,體現基礎性、層次性、靈活性、生活性、趣味性。

  第(1)題是基本題,使全體學生都能對新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有可能的話可以讓學生在快速判斷中感悟把3的倍數先去掉的判斷技巧;

  第(2)題以圖的的形式出示,引導學生利用所學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第(3)題是在每個數的□裡填上一個數字,使這個數是 3的倍數。以檢驗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第(4)題旨在透過靈活的形式發散學生的思維。

  活動四反思總結自我提高

  這一環節透過師生交流的形式,使學生積極回憶,談談這節課的收穫。把知識、方法再現的同時,亦體現學生的情感價值觀,進一步反思總結,自我提高。

  整節課讓學生經歷“猜想—驗證—操作—再次猜想—再次驗證—得出結論—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實現課程、師生、知識等多層次的互動。整個教學是把知識的傳授、思維的訓練、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習能力的培養、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有機結合起來,取得教學效益和生命質量的整體提升。

小學數學 《3的倍數的特徵》說課稿2

尊敬的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X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3的倍數的特徵》。

  新課標指出:數學課程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性格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今天我將貫徹這一理念,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首先談談我對教材的理解。《3的倍數的特徵》是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二節的內容,本節課主要就是探究3的倍數的特徵。在此之前學生已經瞭解了因數、倍數以及2、5的倍數特徵,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工作。同時本節課的學習有利於學生很好地找出一些數的因數,是今後判斷質數、合數的基礎。

  二、說學情

  接下來談談學生的實際情況。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成為符合新課標要求的教師,深入瞭解所面對的學生可以說是必修課。學生已經學習了2、5的倍數的特徵,但3的倍數的特徵與2、5的倍數的特徵有很大的區別,學生不能僅從一個數的個位加以觀察、歸納來得出結論,因此對於學生們來講如何探索得出這個特徵就較有難度,需要老師在教學中進行幫助和引導。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對學情的把握,我制定瞭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和掌握3的倍數的特徵,能熟練判斷一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觀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觀察、再猜想、驗證的過程,提升邏輯推理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猜想論證的過程中,體會數學的嚴謹性。

  四、說教學重難點

  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從教學內容上說一定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教學重點的確立與我本節課的內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麼根據授課內容可以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3的倍數的特徵,判斷一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教學難點是:3的倍數的特徵的歸納過程。

  五、說教法和學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教學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以強調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為出發點。根據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節課的內容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我將採用講授法、練習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下面我將重點談談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

  (一)匯入新課

  我觀察到教材是直接出示百數表進行探究的,我認為可能需要先對學生的學習進行一定的鋪墊,所以在匯入環節我會先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們是如何研究2、5的倍數的特徵的?

  這樣可以讓學生透過回顧,自行提出用百數表繼續探究,也有助於我順勢提出課題。

  (二)講解新知

  教材接下來提出了三個問題,其實我認為作為教師不要一口氣把問題都提出來,或者並不一定是要全部提出來。要極力引導學生思考,儘可能讓學生自主發現規律,那麼我會讓學生在百數表中先圈出3的倍數,進一步提出可否猜想3的倍數的特徵會與什麼有關。學生結合已有經驗便能夠發現之前學習的結論在此並不適用,進而引匯出後續學習內容。

  經歷了猜想失敗後我會注重鼓勵學生,讓學生多做嘗試。我會從兩個維度提示——我們單純橫著看找不到什麼規律,還能怎麼看;或是提示我們只看個位不行還能怎麼看,逐漸讓學生髮現“斜著看時,十位依次增大1,個位依次減小1,總和不變”。

  此處結合上一部分引導的兩個維度,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重點討論3的倍數對於個位是否還有特殊要求以及十位與個位的和有沒有什麼規律。之後再組織學生反饋,多次舉例驗證,便可以得出個位可以是任意數且十位和個位的和均為3的倍數。

  但是在這裡我觀察到學生的感知其實一直都是“十位與個位”上的數,因此進行提問,我們今後可以怎樣找3的倍數。可能有學生提出可在已經圈好的百數表中對照找尋,我便順勢提出若為幾百幾千是否還要準備其他的數表,進一步突出總結特徵的便捷性及總結的全面性。

  在此基礎上便能讓學生自己嘗試總結,我輔以規範性板書:一個數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

  (三)課堂練習

  在課堂練習環節,我便會利用教材中的做一做部分,先讓學生判斷下面的數是否為3的倍數。

  24 58 46 96

  然後在此基礎上嘗試在每個數後面加一個數使這個三位數成為3的.倍數。

  這樣分階段的練習既能夠檢查學生對於本節課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能夠鍛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

  (四)小結作業

  最後我會提問學生:今天有什麼收穫?並帶領學生回顧3的倍數的特徵,發現研究倍數的特徵時方法各有不一,以此體會數學知識的多樣性。

  關於課後作業,我會讓學生思考什麼樣的數字同時是2、3、5的倍數,並嘗試列舉1000以內的這種數字。這樣的作業能夠在夯實本節課學習內容的同時,又兼顧到之前學習的內容,真正達到作業的目的。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設計遵循簡潔明瞭、突出重點的原則,以下是我的板書設計:略

小學數學 《3的倍數的特徵》說課稿3

  一、教材分析

  《3的倍數的特徵》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19頁的內容,它是在因數和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求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重要基礎,也是學習約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學生熟練地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學2、5的倍數的特徵,再教學3的倍數的特徵。因為2、5的倍數的特徵僅僅體現在個位上的數,比較明顯,容易理解。而3的倍數的特徵,不能只從個位上的數來判定,必須把其各位上的數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數來判定,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我從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綜合考慮,確定教學目標如下:

  1、使學生透過理解和掌握3的倍數的特徵,並且能熟練地去判斷一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動手操作及概括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2.透過觀察、猜測、驗證等活動,讓學生經歷3的倍數的特徵的歸納過程。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培養相互間的交流、合作與競爭意識。

  3.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3的倍數的特徵》說課稿:透過學習,讓學生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究性和挑戰性,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並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根據以上的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數的特徵,並能熟練地去判斷一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

  教學難點:3的倍數的數的特徵的歸納過程。

  二、教法和學法。

  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從學生的自主學習出發,我從三個方面考慮教法和學法:

  1、創設情景,激趣匯入。

  2、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讓學生透過、觀察、猜測、驗證,動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課堂變為學堂。

  3、採用讓學生自主發現的學習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小學面臨的許多工中,首要的任務是教會兒童學習”。這裡的學習指學習方法,3的倍數的特徵,有規律可循,容易上成機械刻板,枯燥無味的課,學生能死套規律判斷,但學生的能力沒能培養,智力得不到開發。本課的設計旨在揚棄“滿堂灌”的教學,取而代之以啟發與發現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點撥學生大膽猜想,動手實踐,去發現規律,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下面重點說說本課的教學過程設計,我分以下的六個環節進行教學。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為了能把新舊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我出示了這樣一道複習題。

  下面的數,哪些是2的倍數?哪些是5的倍數。

  364、420、515、736、1028、905

  讓學生回答並說出判斷依據,從而進行小結:我們在判斷一個數是否是2、5的倍數,都是從一個數的個位上的情況來判定。而今天,我們將學習新的內容,從而引出課題。(板書:3的倍數的特徵)

  為了使學生產生探索的興趣,激發學習動機,形成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我便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心強這一心理特點,創設了一個《猜一猜》的遊戲情境:讓學生出題,隨意說一個數,老師迅速地作出該數是不是3的倍數的判斷,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猜想驗證。

  由於學生在《猜一猜》遊戲中產生了急於探索的熱情,我便讓學生去作

  猜想“3的倍數可能有什麼特徵?”,讓學生充分表達各種各樣的猜想,也許有些學生會不假思索地說出他的猜想:“個位上是3、6、9的數,都是3的倍數”。我便引導學生去驗證,並在驗證中推翻了剛才的猜想,由此,使學生意識到已經不能用原來的方法(也就是從數的個位上的情況)來判斷一個數是否是3的倍數,而應該換個角度去思考。

  三、體驗新知。

  由於學生求知慾空前高漲,學習積極性高。這時我出示了一組這樣的資料。

  3×1=3、3×2=6、3×3=9、3×4=12、3×5=15、3×6=18、3×7=21……

  並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發現:

  3、6、9是3的倍數,但12、15、18個位上的數不是3的倍數,再讓學生與同桌合作,動手擺小棒,一人擺,一人記錄。順便提出要求:擺小棒時,每個數位上的數是幾,就用幾根小棒表示。然後觀察各位上的數的和,你發現了什麼?此時有的學生可能會說:“12個位上的數不是3的倍數,但1+2=3,3是3的倍數”。同時,學生也發現15、18、21各位上的數相加的和也是3的倍數。於是形成新的猜想:一個數如果是3的倍數,那麼它各位上數的和也是3的倍數。為了驗證這一猜想我隨即說道:“這麼簡單的數你會了,那麼大一點的數是否也有這樣的規律呢?”,接著我便又出示一組這樣的資料:30、31、46、134、156、296、463、405、384。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算出各位上的數的和,可以使用計算器,並讓學生把結果填到各自的練習卡紙上,然後先跟同桌說說,再把結果彙報結果給老師,儘可能多地提供機會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習,這也正應了美國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所說的:“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的”。

  四、歸納總結。

  在學習操作驗證完成後,我用充足的時間讓小組代表上講臺展示成果,說出各自的思考過程,對學生的回答我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引導學生驗證自己的發現是否正確,最後達成共識:一個數的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3的倍數(板書)。這樣便巧妙地突出本課的重點,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五、實踐應用。

  當學生學會了老師猜數所用的竅門,顯然興致極高,個個躍躍欲試,想一顯身手,我便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以便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設計了三個不同層次的練習。

  練習1:課本P19做一做1。

  1,下列數中3的倍數有:

  1435451003328767488

  (這是一個基本練習,使全體學生都能對新知識有進一步的理解,達到鞏固新知的目的。)

  練習2:

  ①P21頁(5、6題),在基本練習的基礎上我增設了3道發展題。

  ②把數娃娃送回家。題目如下: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透過判斷、選擇等題目,使學生在判斷中明事理,提高找規律的能力,進一步發展數感。)

  練習3:P21(7題)

  7、在口裡填一個數字,使每個數都是3的倍數。

  口74口2口4465口12口1

  (這是一個綜合練習,以檢驗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提高思維的靈活性。)

  六、拓展延伸

  為增添課的趣昧性和挑戰性,我讓學生暢談整節課的收穫,並讓學生式寫出一些能同時是2、5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和同伴交流,觀察它們有什麼特點?

  縱觀整節課的教學流程,體現了數學的教學目標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課標理念,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新知,相信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我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附:設板書設計:

  3的倍數的特徵

  一個數的各位上的數的和是3的倍數,這個數就是3的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