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精華】描寫重陽節作文彙總十篇

描寫重陽節作文

【精華】描寫重陽節作文彙總十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描寫重陽節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描寫重陽節作文 篇1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 曬秋節”、“ 踏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慶祝重陽節一般會出遊、賞菊、喝菊花、登高插茱萸等。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了,我的心情無比的激動。我回到了外婆家,一起看外婆家種的菊花,一起比賽爬山,一起幫老人大人們做事,這是多麼的快樂。

  在重陽節最快樂的事,還是賞菊花。我們一大家子一塊來到菊花園,我們一路走一路暢談著。

  路邊的菊花一片一片,我們好像進入了一片黃色的海洋。 風吹動著一大叢一大叢的菊花,好像海面上蕩起了一層層漣漪,風吹來了一陣陣菊花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中誘惑著鼻子和嘴唇。香氣撲面而來,鑽入了我們的鼻中,閉上眼,好似有千萬只小鳥在合奏著,像一個大樂隊奏起了秋之歌。

  在陽光的照射下,花兒的顏色更是鮮豔,像是世界上最美的金色顏料撒在了上面,花兒的顏色好像是要滴了下來,讓人眼睛都反應不過來。

  重陽節,我是多麼嚮往他。

描寫重陽節作文 篇2

  快到重陽節了,我覺得要為老人做一件事——做重陽糕。不會做!怎麼辦?我靈機一動。為什麼不做一塊饅頭呢。這也是一塊孝心嘛!

  在一天中午,我準備趁爺爺奶奶午睡時做饅頭,給他們一個大驚喜。我先拿出麵粉,和了水。可是太稠了,第二次又太稀了,第三次,我終於調出了合適的麵糊。下面該把麵糰捏成饅頭形了,可我怎麼捏也捏不像。只好找來一個模具應付一下了。最後該蒸饅頭了,我把饅頭放進了鍋子,開始蒸了。我這時才想起來,忘記在饅頭下墊紙了,這樣蒸出的饅頭可不好吃。我只好再做一個了。可是我太著急了,做什麼都做不好。我只好靜下心來,一步一步慢慢做。先和麵粉,再印饅頭,最後蒸饅頭。這次我可記住要放紙了。很快,兩個饅頭就蒸好了。我細細的端詳我的作品,圓圓的饅頭上畫著一雙大眼睛、一張小嘴以及一對可愛的長耳朵,最後又飛快地用巧克力醬寫下了:重陽快樂!我十分滿意我做的饅頭。我又抬頭看了看。爺爺奶奶快起床了,我連忙躲了起來。

  很快,爺爺奶奶就下了樓,他們發現了這意外之喜,都驚呆了。這是,我從暗處跳了出來,祝福他們:“重陽快樂!”我看見他們眼中蓄滿了感動的淚水。奶奶一下把我抱住。連聲說:“孩子果然長大了,知道要孝順了。”我這時想起了平日裡的點點滴滴。最好的,他們總是讓給我。我有什麼無理的要求,他們也儘量答應。有一次,我把奶奶的手機摔壞了,媽媽要罵我,奶奶卻一個勁兒的攔著。我的眼中也流下了淚水,說:“這是我應該做的,應該的。”我應該感謝你們這麼多年讓著我、養著我,謝謝你們!

  這次,讓我懂得了感恩。

描寫重陽節作文 篇3

  九月九日,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又到了,歲歲重陽,今又重陽,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真是登高遠眺的好時候。

  知道今天是重陽節,一大早我就從床上爬了起來。你肯定會問我起那麼早幹什麼?哈哈,我早和爸爸約好,我們要去奶奶家,陪他們過一個快樂的節日。

  在去往奶奶家的路上,我們看到一位老爺爺在路邊賣菊花。奶奶一向愛花,且名字中有“菊”字,在這樣一個日子,送這份禮物是最恰當不過的了。我們立刻決定買兩盆送給奶奶。金色的菊花像一張燦爛的笑臉,傳遞到奶奶手中,奶奶臉上的笑意更濃了,她連聲誇我懂事。吃飯時大人們一邊飲酒,一邊賞菊,一邊吟誦著重陽節的詩句,真是其樂融融。

  我們以詩句接龍的形式,回憶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詩一人一句讀完,突然奶奶問,作者是誰。我快速地回答是王維。大家哈哈笑道,說我的記憶力強。這都是平常朗誦,日積月累的成果。明年重陽節的時候,我還要和爺爺、奶奶在一起賞菊、吟詩。爺爺奶奶開心地笑了……

  我喜歡重陽節,在這樣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陪伴老人過一個溫馨的節日,不僅繼承了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也深深地傳遞了家人間無限的溫暖。相約重陽節,以後會是我和爺爺奶奶每年的美好約定!

描寫重陽節作文 篇4

  “九月裡,九月九,爬山登高飲酒,戴上茱萸辟邪惡,吃了花糕多長壽……”每當唱起這首兒歌時,我都會想起重陽節的那個晚上。

  那天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桌旁,吃著重陽糕,喝著菊花酒。家裡桔黃色的吊燈散發著柔和的光,溫馨祥和,我們都沉浸在重陽節的快樂之中。吃完晚飯,我要送奶奶一份重陽禮物,給奶奶一個驚喜。

  我拿來腳盆和毛巾,打來熱水,試了一下水溫,太燙了,都快把我的手燙成五根大烤腸了。我在盆裡加了些冷水,又試了一下,水溫正好。我把奶奶的腳小心翼翼地放到盆裡泡了一會兒,拿起香皂幫奶奶洗腳。我發現奶奶的腳板上有厚厚的、硬硬的老繭。我撫摸著這些老繭,想起這雙佈滿老繭的腳,日夜奔波的情景:小時候,是這雙腳接送我上學;我生病了,是這雙腳把我送去醫院的;我想吃美食,是這雙腳跑去幫我買……太多的回憶,太多太多的感動,我不禁淚眼朦朧。我把熱毛巾蓋在奶奶的腳面上,水暖暖的,毛巾暖暖的,奶奶的腳暖暖的,我心裡也一下子被溫暖包圍了。

  終於洗好了,我把奶奶擦腳的毛巾拿過來,仔細地把奶奶的腳一點一點的擦乾,我把奶奶的鞋套在她的腳上。我看見奶奶佈滿皺紋的臉上溢滿了燦爛的笑容,眼睛裡閃爍著亮晶晶的淚花。

  重陽節,我給奶奶洗腳,我洗乾淨了奶奶的腳,洗出了我們祖孫倆濃濃的情親,洗出了我心中滿滿的感動。愛在重陽,愛在孝敬的行動中!

描寫重陽節作文 篇5

  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是我國的重陽節,也是我們學校的孝敬日。

  我們要做些孝順長輩的事,我也想想我們的長輩平時為培養我們孩子也非常的辛苦,今天也給家裡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體驗下長輩們的艱辛,我想給爺爺洗洗腳,可爺爺怎麼也不同意,說我現在身體很好不用的,只要你能好好的學習我就很高興了,你可以在家裡幫媽媽把地板擦擦乾淨,這樣也能減輕媽媽的一些負擔也是很好啊,於是我就在家拖拖地板體驗下做家務的心情。

  等我把家裡的兩個房間和客廳拖好,我已經累得兩手發酸、兩腿發軟,站著、蹲著都難受,但看著泛著太陽光的的地板,我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這時心裡想我就難得的這樣做一次家務就感覺累了,媽媽每天都這樣做不更累嗎?以後我一定要幫媽媽做點事,不能讓媽媽太辛苦了,長輩為我們的成長付出太多的辛苦,以後我不能辜負他們。

描寫重陽節作文 篇6

  秋風起了,又一個重陽節來到了。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有“九九”與“久久”的意思,寓意老人長壽。而這個看似和往年一樣無趣的重陽節,卻讓我感觸頗多。

  今年的重陽節,老師讓我們寫一篇名為《我與重陽節》的作文。放學後,我一邊構思著作文一邊往家走。在小區門口,我又看到了那位瘦小的老奶奶,她在冷風中佝僂著,眼睛專注著來往的車輛和行人,不時地跟人打著招呼。“奶奶好,”我習慣性地叫道。老奶奶看到我,笑著一個勁兒地點頭:“好,好,大孫子好。”“奶奶,天這麼冷,您怎麼不回屋啊?”她聽了這話,眼中的光彩一下子不見了,嘆了口氣,說:“屋裡太冷清,不如外邊熱鬧……”“那您的孩子們呢?”

  “他們呀,一個在上海,一個在山東,都太忙。唉。”聲音雖輕,可是,我的心卻象被什麼東西重重地敲了一下,原來,老奶奶是怕寂寞才天天來路邊站著呀,多可憐呀!我陷入了沉思……

  我想,重陽節,不僅僅是形式上的老人的節日,還是子女們回家與老人團圓的日子。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很多人為了追求物質層次,而忽視了最最重要的親情,忘記了好好地照顧老人,也由此,社會上多了一個詞,叫“空巢老人”。從電視上看,很多有關空巢老人的報道,他們有的抑鬱,有的得病,看了真讓人難過。所以,天下的兒女們,當你們在打拼物質生活的同時,不要讓家中的老人為了盼你們而望眼欲穿。其實,老人的要求很簡單,

  常回家看看,這就是他們的心聲。古人的“二十四孝”感動天地,歲月變遷,它們已不適用當代的人們去效仿。今有《新二十四孝》,是國家對人民提出的孝敬老人新的,也是基本的要求。其中第一條就是“常回家看看”。

  告別了老奶奶,我也要和爸爸媽媽去看望老家的爺爺奶奶。剛進院子,我就衝屋裡大喊:“爺爺奶奶,我們回來了!”

  奶奶笑得眼睛眯成一縫:“今天家裡又熱鬧了,真讓人高興!”

  “是啊,今天是你們的節日,祝你們節日快樂!”吃過晚飯,爺爺拿來象棋,興致高昂地說:“孫子,咱們爺倆殺幾盤!”於是我和爺爺下棋,爸爸媽媽和奶奶在一邊觀戰。前兩盤,我輕輕鬆鬆地就贏了。我得意地搖頭晃腦,可是,我一抬頭,卻看到爺爺一臉地沮喪,不住地拍著腦門說:“唉,看來,我真的老了,眼照不上去了,腦瓜也跟不上了。敗給孫子—我的徒弟了。”“爺爺,你沒認真,這回,你可要認真點兒啊!”第三盤開始,我就思紂著,如何讓自己輸得不露痕跡,如何讓爺爺贏得漂亮。經過了半個多小時的廝殺,爺爺終於贏了。這時,爺爺一拍大腿,大聲說:“哈哈,孫子,爺爺神勇不減吧?”我迎合地說:“是呀,爺爺,這姜啊,還是老的辣。”

  爺爺開心地笑了……我雖然欺騙了爺爺,假裝輸給了他,可是,看到他那麼開心,我的心裡也舒坦極了。我覺得,孝,不只體現在給老人多少錢財,更多的,是讓他們舒心。

  從老家回來的路上,我的腦子裡依然回想著爺爺奶奶的笑容,是啊,老人們太容易滿足了,粗茶淡飯,他們就滿足,看到兒孫們,他們就滿足,時常給他們打幾個電話,他們就滿足……這麼簡單的要求,我們有什麼理由不滿足他們呢?我現在是中學生,雖然我的爸爸媽媽還很年輕,可是,隨著我們初中、高中、大學的時光流轉,以至將來參加工作以後,我們陪伴父母的時間會越來越少,所以,同學們,請收起我們所謂的青春期的叛逆,好好聽父母的話,好好學習,好好做人,讓父母為我們而驕傲,因為,我們現在要孝敬給父母的,也只有這些!想到這兒,我鄭重地對爸爸媽媽說:“爸媽,你們也是我的老人,今天也是你們的節日,祝你們幸福,我要當一個孝順的好兒子!”閃爍的車燈中,我看到爸爸向我豎起了大拇指,媽媽則緊緊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受到父母的開心,我同樣開心極了。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遠在他鄉的遊子們,今天是重陽節,請你們拿起電話,給家中的老人一個遙遠的問候吧!

描寫重陽節作文 篇7

  我國古代把九叫做陽數,農曆九月九日,兩九相重,都是陽數,因此稱為重 陽。重陽節來源於道教的一個神仙故事: 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農村小夥子,父母雙全,妻子兒女一大家。日子雖然不算好,半菜半糧也能過得去。誰知不幸的事兒來了。汝河兩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戶戶都病倒了,屍首遍地沒人埋。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時候聽大人們說:汝河裡住有一個瘟魔,每年都要出來到人間走走。它走到哪裡就把瘟疫帶到哪裡。桓景決心訪師求友學本領,戰瘟魔,為民除害。聽說東南山中住著一個名叫費長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裝,起程進山拜師學藝。

  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晝夜地練開了。轉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練劍,費長房走到跟前說: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來。你趕緊回鄉為民除害。我給你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你家鄉父老登高避禍。

  桓景回到家鄉,召集鄉親。把大仙的話給大夥兒說了。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 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子每人分了一片,說這樣隨身帶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啄了一口,說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鄉親們安排 好,就帶著他的降妖青龍劍回到家裡,獨坐屋內,單等瘟魔來時交戰降妖。

  不大一會兒,只聽汝河怒吼,怪風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來,穿過村莊,走千家串萬戶也不見一個人,忽然抬頭見人們都在高高的山上歡聚。它竄到山下,只覺得酒氣刺鼻,茱萸衝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裡走去。只見一個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聲向前撲去。桓景一見瘟魔撲來,急忙舞劍迎戰。鬥了幾個回合,瘟魔戰他不過,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聲把降妖青龍劍丟擲,只見寶劍閃著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後,汝河兩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們把九月九登高避禍、桓景劍刺瘟魔的事,父傳子,子傳孫,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

描寫重陽節作文 篇8

  重陽節的由來已久,你知道重陽節的習俗有哪些嗎?

  重陽節是許多長輩的節日,對於家庭而言是對老人長壽安康的祝福,對於社會而言更是倡導敬老尊老的道德樹立。主要有以下幾個習俗:

  賞菊: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菊是長壽之花,又為文人們讚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徵。菊展躲在重陽舉行。所以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

  登高: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放紙鷂:放紙鷂是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

  吃重陽糕:重陽的飲食之風,除了飲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之外,還有好些,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吃糕。在北方,吃重陽糕之風尤盛。

  每個地方過重陽的方式都不一樣,但是重要的是熱鬧。要是這個日子能回家陪陪爸媽,或是去旅遊,享受一下農家樂,也是很溫馨的一件事。

描寫重陽節作文 篇9

  老師說今天是重陽節,是老人的節日。今天我和外婆一起去超市買東西,我主動幫外婆拎東西,晚上回到家,我接好熱水,幫辛苦一天的外婆洗洗腳,讓外婆能放鬆一下。

  媽媽和我說:“百善孝為先”,我開始不是特別明白裡面的含義,但我知道孩子應該對長輩好,尊老愛幼,尊敬師長,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一定好好努力,每天都要像今天一樣,幫長輩、老師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感謝長輩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愛。

  我會爭取做到更好!

描寫重陽節作文 篇10

  一到重陽,人們就喜歡登高望遠。上週日,滿腹經綸的曹老師帶我們來到了揚州北邊的唐子城,這是一個特別適合登高望遠的風景佳處。

  在曹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鼓作氣爬到了臺階盡頭。眼前的一切,給了我一種穿越時光的感覺。還沒等我們喘過氣來,曹老師便引導我們來到一個六邊形的碑刻旁。“這碑好氣派,跟誰有關呀?”我疑惑地問。“杜牧的爺爺。”一位同學立馬搶答了。大家都向他投去了讚許的目光。身邊又有一位女生問道:“這碑怎麼是六邊形的呢?”“這我就不知道了。”那位同學又搶答了,只是這次的答案讓我們有些失望。

  繼續往前,是個紀念館。那裡面有許多文物,古代的銅錢、盤子、三彩,樣樣都有。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木舟,這木舟是用粗粗的樹幹做成的,中心被掏空了,只留下來半個身子。我特別好奇,在那樣一個科技並不發達的年代,什麼樣的能工巧匠才能做出這樣的傑作呢?

  接下來,我們去的是最佳登高處——城牆。站在城牆上望著遠方,我想起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曹老師帶著我們深情地朗誦了起來。那時,我的腦海中浮現出了這樣的鏡頭——重陽佳節,在異鄉的王維正思念著親人,遙想身佩茱萸登上高處的兄弟們,他一個人頓生遺憾。

  今年重陽節登高望遠,對我來說意義非凡。它不僅讓我增長了許多知識,也讓我深刻體會了一家人在一起是多麼美好的事情。我衷心地祝願,天下所有老人身體安康,天下所有家庭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