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秘密》4篇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秘密》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秘密》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秘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秘密》1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磁鐵的秘密,感知磁鐵的特性。

  2.願意參與探索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3.初步感知磁鐵的磁性與生活的關係。

  4.樂意與同伴合作遊戲,體驗遊戲的愉悅。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實驗器材:磁鐵、帶回形針的紙小魚、水彩筆、螺絲帽、棉籤、螺絲釘、釦子、別針、髮夾、橡皮筋、紙片、回形針、小棒、塑膠玩具、硬幣、氣球一人一份。

  2、觀察記錄表一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釣魚遊戲。

  二、大膽的猜想。

  1、認識實驗材料。

  2、想想哪些會被磁鐵吸住,哪些不會被吸住?

  3、學會把自己心裡想的記錄在記錄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膽嘗試磁鐵吸吸吸。

  1、動手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

  2、與小夥伴交流結果。

  四、大膽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五、拓展經驗,瞭解磁鐵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反思】

  在開始上課時,我首先拿出塊磁鐵問:這是什麼?現在想來這樣匯入新課的方式很少不好。沒有激發學生的探究和思考的興趣。我應該這樣設計一個問題:電冰箱的為什麼能夠沒有鎖照樣關上呢?這樣學生在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就會非常容易的得出答案。而且問題來自學生的中間,而且學生在生活中有經驗,不是十分的困難。

  在下面的環節就是學生玩自己的磁鐵的時間。我是這樣的安排的,首先讓學生自己想法去玩磁鐵,然後分享給大家。也就是說學生在玩之前先動腦思考,怎樣去玩,然後再將自己的方法分享給大家。然後大家再一起在玩的過程中發現磁鐵的性質。現在想來,是否能夠讓學生直接去玩,不先想。這樣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去發現,在玩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在玩的過程中,沒有剛才一些其他學生的思考的限制,可能會有更好的玩法,這樣可能有更好的發現。在學生在體驗發現的過程中,會有更多的成功的喜悅。

  還有就是小組進行合作玩。我現在思考這個活動不適合人數過多的小組玩。可以兩個人小組玩,這樣合作,他們都能夠參與進去,而且手中都物品。這樣就不會出現一半學生在操作,另一半在玩的情況。

  我先現在的合作探究,需要學生在小組內,但是操作時候可以更為小的分組。這樣效果會更好的。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秘密》2

  活動目標:

  1.在探索活動中發現磁鐵的秘密,感知磁鐵的特性。

  2.願意參與探索活動,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3.初步感知磁鐵的磁性與生活的關係。.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實驗器材:磁鐵、帶回形針的紙小魚、,水彩筆、螺絲帽、棉籤、螺絲釘、釦子、別針、髮夾、橡皮筋、紙片、回形針、小棒、塑膠玩具、硬幣、氣球一人一份。

  2、觀察記錄表一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釣魚遊戲。

  二、大膽的猜想。

  1、認識實驗材料。

  2、想想哪些會被磁鐵吸住,哪些不會被吸住?

  3、學會把自己心裡想的記錄在記錄表的第一排中

  三、大膽嘗試磁鐵吸吸吸。

  1、動手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

  2、與小夥伴交流結果。

  四、大膽交流,分享自己的發現。

  五、拓展經驗,瞭解磁鐵在生活中的作用。

  反思:

  這節課透過幼兒瞭解動物過冬的方式,其實動物也很聰明,為了能生活下去,不讓自己餓死、凍死,都有度過寒冬的方式,還豐富了詞彙。讓幼兒更懂得怎樣去愛護動物。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讓幼兒觀察一些事物,多瞭解一些科學知識。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秘密》3

  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有些幼兒接觸過吸鐵石,並被神奇的磁鐵深深的吸引。讓幼兒產生無盡的遐想。使他們感到驚奇,產生疑問。透過本次活動,引導幼兒親手動手操作,發現磁鐵的特性,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一、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

  2、培養幼兒動手操作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透過探索知道磁鐵有磁性,磁性大小與磁鐵大小有關。

  4、讓幼兒體驗探索的奧秘,初步認識N、S兩極,操作感知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二、活動準備:

  1、小魚卡片(帶回形針的和不帶的兩種)、繫著磁鐵的魚竿、木偶。

  2、磁鐵(大小若干)、鐵釘、回形針、木條、貝殼、毛線、紙。

  三、活動過程:

  (一)匯入:

  釣魚遊戲匯入,引起幼兒興趣。“今天老師帶小朋友去釣魚,小朋友想去嗎?”“那我們快點行動起來吧。”

  (二)展開:

  1、探索磁鐵有磁性。

  透過遊戲釣魚,教師提問:為什麼有些頑皮的小魚總是釣不上來呢?釣上魚來的小朋友,拿著小魚看一看,你發現什麼了?

  在魚的嘴上有鐵做的回形針,我們的魚竿上繫著一塊磁鐵,當我們用繫著磁鐵的魚竿去釣魚時,帶回形針的小魚就被釣上來了,沒有回形針的魚就釣不上來。透過釣魚,幼兒知道磁鐵可以吸住鐵製的回形針。

  2、教師提問:磁鐵可以吸住回形針,還能吸住什麼嗎?

  讓幼兒分組坐在座位上,拿著磁鐵在桌上的物品中開始進行探索。

  探索後,讓幼兒說一說,他還發現磁鐵可以吸起什麼,幼兒回答後,教師總結,磁鐵可以吸住鐵製的.物品。

  3、磁鐵具有的磁性大小和磁鐵本身大小有關。

  教師用大磁鐵把紙張吸在了黑板上,也請小朋友用手裡的小磁鐵吸一吸看看,幼兒嘗試,發現小磁鐵根本吸不住大紙。教師提問,為什麼小朋友的磁鐵吸不起來呢?幼兒回答。教師總結,大的磁鐵磁力大,吸東西的能力就強,小的磁鐵磁力小,吸東西的能力也就弱。

  4、認識南北兩極。

  讓幼兒觀察磁鐵,發現什麼了,幼兒回答,讓幼兒拿磁鐵相互吸一吸,看看有什麼新發現,幼兒進行新的探索。教師提問:相互吸一吸後,發現了什麼,有什麼感覺?幼兒自由回答。磁鐵有兩個極,在磁鐵的兩端有字母表示,N代表北極,S代表南極。當兩塊磁鐵相同的兩極相遇時,是相互排斥的;兩塊磁鐵不同的兩極相遇時,是可以吸住的,再次讓幼兒實驗,教師讓幼兒個別演示操作並講述。教師操作,並教順口溜:相同兩極扭扭頭,不同兩極牽牽手。

  5、磁鐵在生活中的運用。

  出示木偶:“咦?小朋友,你看這是誰來了?”“大家好,我是叮叮,你們知道我是要去幹什麼嗎?我幫奶奶去買了一盒繡花針,正要給奶奶送去呢,唉呦,都怪我不小心,瞧,我把針撒了一地,這針這麼小,撒在打上怎麼找呀?快請小朋友幫幫我吧!”教師提問:誰能想個好辦法來幫幫他?幼兒回答並動手操作。感受快樂,發散思維,磁鐵除了可以找到細小的針,還可以幹什麼呢?分組討論並回答。

  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那些東西可以用到磁鐵?比如鉛筆盒上的磁鐵,媽媽包上的小磁扣,門後的門吸等等。可是有一點,小朋友們要注意,家電、手錶、收音機、磁卡,不是磁鐵的好朋友,不要用磁鐵靠近它們,不然會把它們損壞。

  (三)結束:

  小朋友現在知道了磁鐵的小秘密,我們來做一個《碰一碰》的遊戲吧,現在每個小朋友就是一塊小磁鐵,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標記,看看自己是N極還是S極,小朋友想想,剛才我們說的順口溜是什麼?我們一起說。(當兩個一樣的極碰到一起時,兩個小朋友就擺擺手,兩個同極遇見就摟在一起抱一抱,現在我們放音樂一起遊戲吧!

  活動反思:

  這節課上完之後,從學習效果來看,達到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從課堂表現來看,幼兒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和積極主動的探究精神。如果在課尾讓幼兒說說“生活中有那些東西可以用到磁鐵?”能面再廣一些,讓所有的幼兒都有發言的機會。

大班科學教案《磁鐵的秘密》4

  活動目標:

  1.在探索中發現磁鐵的特性,初步感知磁性與生活的關係。

  2.學習使用比較、實驗的科學探究方法。

  3.能動手動腦,想辦法解決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電腦。

  2.磁鐵若干塊,回形針、雪花片、木珠子、紙片、手帕、金屬瓶蓋、硬幣(兩種材質不同的硬幣)、鑰匙(兩種材質不同的鑰匙)、電池、釘子等物品。動物紙偶、木板,記錄表、鉛筆人手一份,博士帽與幼兒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1.情境匯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前幾天我發現了一座神秘的城堡,你們想一起去玩一玩嗎?

  幼:想。

  (播放課件)

  米奇:歡迎小朋友們來到“迪斯尼城堡”。來到我們這裡的客人都要參加我們的闖關遊戲,如果能順利闖過四關,將會獲得“小博士”稱號。

  師:你們想闖關嗎?有沒有信心?

  幼:想,有信心。

  2.闖關遊戲,探索磁鐵的特性。

  (1)第一關:找出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瞭解鐵製的物體能被磁鐵吸住。)

  師:那我們一起進入第一關吧。(播放課件)

  師:城堡裡有一些物體,請小朋友們去看一看,並用磁鐵試一試,把物體形象在相應的實驗結果欄中畫出來。表示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表示不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

  (幼兒操作、記錄,教師指導。)

  師:透過實驗,你發現哪些物體能被磁鐵吸住呢?先跟你的好朋友說說你的發現吧。(幼兒相互講述。)

  師:下面哪位小朋友願意到前面來大膽的告訴夥伴們你的發現。

  幼1:我發現回形針、鎖、金屬瓶蓋、硬幣、鑰匙、電池、釘子能被磁鐵吸住。

  幼2:毛巾、毛線、雪花片、木珠子不能被磁鐵吸住。

  幼3:紙片、手帕、有的一毛錢硬幣不能被磁鐵吸住。

  幼4:有的鑰匙也不能被磁鐵吸住。

  師:剛才有的小朋友說鑰匙能被磁鐵吸住,有的說鑰匙不能被磁鐵吸住?有的小朋友說硬幣能被磁鐵吸住,有的說硬幣不能被磁鐵吸住呢?我們再去試試好嗎?(幼兒試驗)

  師:找出原因了嗎?

  幼:有的鑰匙比較輕,有的比較重。輕的能不能被磁鐵吸住。

  師;你能找出來試給小朋友們看看嗎?

  (幼兒找出四把鑰匙,上來做實驗)

  師:為什麼這把比那把鑰匙輕也能被磁鐵吸住呢。

  幼:我發現有的鑰匙和硬幣是鐵做的,有的不是。

  師:哦,你能找出哪些是鐵做的嗎?

  幼:被磁鐵吸住的就是用鐵做的。

  師:請你試試看。(幼兒操作,用磁鐵將硬幣吸住取到前面來)

  師:你真聰明,這些鑰匙和硬幣是用不同的材質做成的,有的是用鐵做的,有的是用鋁或者銅做的,用鐵做的就能被磁鐵吸住,而用鋁或銅做的卻不能被磁鐵吸住。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說說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好嗎?

  幼:回形針、鎖、金屬瓶蓋、鐵做的硬幣、鐵做的鑰匙、電池、釘子。

  師:回形針、鎖、金屬瓶蓋、硬幣、鑰匙、電池、釘子這些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都有一個什麼共同點呢,你發現了嗎?

  幼:這些東西都是鐵做的。

  師:小朋友們太聰明瞭,的確,這些能被磁鐵吸住的物體中都含有鐵,磁鐵能吸住鐵製的東西。

  師:看看第一關你們闖過了沒有。

  (2)第二關:用磁鐵吸住塑膠杯。(初步感知磁鐵的穿透性。)

  師:我們來看看第二關是什麼?(播放課件)。

  師:那你們去試一試,想辦法用磁鐵吸住塑膠杯。(引導幼兒大膽嘗試,利用鐵製品使磁鐵吸住塑膠杯。)

  幼兒每人拿一隻一次性塑膠杯,動手試驗。

  師:剛才你是怎樣用磁鐵把杯子吸起來的?把你的方法告訴你的好朋友。(引導幼兒相互講述並交流。)

  幼1:我把磁鐵放在杯子外面,然後裡面放上一把鐵做的鑰匙,磁鐵吸住了鑰匙也吸住了杯子。

  幼2:我把杯子裡面放塊磁鐵,在外面用磁鐵吸住杯子裡的磁鐵,杯子就被吸住了。

  幼3:瞧,我把杯子裡面放了許多的回形針,外面用磁鐵一吸,杯子就被吸住了。

  幼4:我把磁鐵放在杯子裡,外面用電池吸住磁鐵,杯子也能被吸住。

  師:小朋友想了很多好辦法用磁鐵把杯子吸起來,為什麼這樣能把杯子吸起來呢?

  幼1:磁鐵能隔著杯子的膜吸住金屬瓶蓋,杯子也就一起吸住了。

  幼2:磁鐵能吸住磁鐵,杯子被夾在中間也能被吸住。

  幼3:杯子比較薄,磁鐵能吸住杯子裡的硬幣。

  總結:磁鐵的磁性穿過了塑膠杯子,吸住了杯子裡鐵製的物體,杯子就被吸起來了。

  師:第二關你們闖過了嗎,一起來看一看。(幼兒歡慶)

  (3)第三關:利用磁鐵讓動物紙偶在木板上跳舞。(進一步感知磁鐵的穿透性。)

  師:一起來看看第三關是什麼?(播放課件)

  師:你們每個人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想辦法利用磁鐵和其他物體讓動物在木板上跳舞,去動腦筋試一試吧!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你是怎樣讓小動物跳舞的?和你的好朋友相互說一說。(引導幼兒相互交流,個別幼兒講述並演示。)

  幼1:我把小動物的腳下貼了個硬幣,然後把磁鐵放在木板底下吸著硬幣動,小動物就會跳舞了。

  幼2:我把小動物的腳下,然後把大磁鐵放在木板底下吸著小磁鐵,我手怎麼動小動物就怎麼跳了。

  幼3:我在小動物上貼了個酒瓶蓋,用磁鐵放在木板底下,小動物就能跳舞了。

  師:誰願意帶上你的小動物到前面來跳舞呢?

  (個別幼兒示範)

  師:小朋友們的這些辦法都很棒,大家用的方法都能讓小動物跳舞,是因為磁鐵的磁性可以穿過厚厚的木板吸住鐵製物體。

  師:磁鐵的磁性除了可以穿過木板,還可以穿過什麼呢?

  幼1:還可以穿過衣服。

  師:能把話說完整嗎?什麼可以穿過衣服?

  幼1:磁鐵的磁性可以穿過衣服。

  幼2:磁鐵的磁性可以穿過玻璃。

  幼3:磁鐵的磁性可以穿過牆壁。

  幼4:磁鐵的磁性可以穿過黑板。

  ……

  師:剛才小朋友們說了這麼多的想法,我們可以回家動動小手試一試好嗎?

  幼:好!

  師:第三關你們闖過嗎?一起看一看。

  (4)第四關:說出磁鐵在生活中的用處(不少於五種)。(初步瞭解磁性與生活的關係。)

  師:一起進入第四關。

  師:磁鐵在生活中有哪些用處呢?小朋友相互說一說。(幼兒相互討論並講述。)

  幼1:冰箱的門就用了磁鐵,可以自動吸在冰箱櫃上。

  幼2:我媽媽說電鈴上也用了磁鐵。

  幼3:電飯鍋裡也有磁鐵,我用硬幣吸過。

  幼4:我們教室門後面能吸門的東西。師:哦,那叫門吸。

  幼5:磁性黑板也有磁性。

  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磁鐵。我們可以回家請爸爸媽媽一起幫著再找找生活中磁鐵還有哪些用處。然後來告訴好朋友或老師聽好嗎?

  幼:好!

  師: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它有什麼作用呢?(出示指南針)

  幼1:指南針。可以用來指方向。

  幼2:人家去森林探險就要用指南針指方向,不然出不來。

  幼3:開車的也要用指南針,知道哪是東哪是西?哪是南哪是北?

  師:你們知道指南針是怎樣發明的嗎?一起來看一看。(看錄影)

  幼1:指南針是用人工磁鐵造的。

  幼2:指南針的發明用了磁石和人工磁鐵。

  總結:是的,中國古人利用磁鐵的磁性發明瞭指南針,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方便,真了不起!磁鐵的作用真大!

  3.活動結束:獲得“小博士”稱號,體驗成功的快樂。

  師:小朋友已經成功闖過了四關,恭喜你們成為“小博士”。請陳博士為我們“小博士”戴上博士帽。

  (戴“博士帽”,並集體留影)

  師:小博士們以後要多動腦筋,利用磁鐵的特性發明出對我們生活有用的東西,好嗎?今天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去了!

  (帶領幼兒離開“迪斯尼城堡”。)

  活動延伸:

  鼓勵家長和幼兒一起收集磁鐵在生活中應用的相關資料,並積極開動腦筋,合理利用磁鐵的特性積極開展發明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