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會議記錄> 幼兒園食品安全會議記錄

幼兒園食品安全會議記錄

幼兒園食品安全會議記錄

幼兒園食品安全會議記錄1

  為進一步加強食堂內部管理,普及食品安全知識,提高食堂服務質量,培養食堂從業人員良好的衛生習慣,預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發生,確保在園師生的飲食衛生安全,維護幼兒園正常教學秩序,3月4日,示範幼兒園召開了食堂安全管理工作會議。

  劉秀清園長傳達了縣教育局食品安全工作會議精神,要求食堂工作人員進一步落實好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並對食堂工作人員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是嚴把採購、領用關。採購食品時要嚴格檢視經營單位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是否齊全,做好食品採購索證驗收、登記臺賬,食堂負責人領用時要嚴把質量驗收關,杜絕過期、變質、偽劣食物,並做好相關領用登記表;

  二是嚴格幼兒餐具消毒工作。在消毒幼兒的餐具時,要保障消毒的溫度和消毒的時間,注意消毒餐具擺放的空隙密度,保證消毒工作全面徹底;

  三是繼續規範食品留樣工作。留樣工作對食品安全工作檢測意義重大,要嚴格按規範數量、時間留樣、貼好標籤、做好記錄;

  四是嚴格規範食堂各項操作程式。幼兒園食堂操作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每日穿乾淨工作服,戴乾淨口罩,勤洗手,勤剪指甲,從清洗、浸泡、切配、烹飪到成品,要嚴格執行食堂相關的操作規範;

  五是幼兒園各部門工作人員要充分認識幼兒園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高度的責任心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築牢幼兒園安全防線。

  透過此次會議的召開,進一步加強了食堂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並把這種意識貫穿到日常工作中,為幼兒園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幼兒園食品安全會議記錄2

  加強學校食堂飲食衛生管理,防止食源性疾病發生,是後勤工作的重中之重。為了規範食堂管理,確保伙食質量,進一步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搞好學校飯堂工作,更好地為師生服務,保健老師主持召開食堂飲食衛生工作會議,希望相關食堂人員做好。

  參加會議的人員有園領導、保健醫生、食堂事務長(兼採購員)、老師代表、保育員代表、家長代表、食堂倉庫保管員等十多人。會議上,代表們對開學一個多月來的幼兒伙食情況進行了小結、交流,並積極地對一些好的建議與發現的問題進行。

  會議對食堂人員的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

  1、食堂工作人員要加強食品安全衛生意識,保證食堂的食品安全衛生,保持食堂的良好衛生環境。

  2、在食品加工過程中要遵守食品衛生操作規範,符合食品衛生法的要求。

  3、加強衛生消毒工作,幼兒餐具做到“一用一消毒”並做好菜餚留樣及各項記錄工作。

  4、膳食委員會要協助後勤處做好食堂管理工作,要及時瞭解和反映學生對食堂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接受學生的投訴。

  5、定期檢查食堂的衛生情況,及時反映可能發生的食品衛生、安全隱患。

  6、不定時檢查學生食堂飯菜質量,促進食堂達到保質保量的要求。

  7、組織教師維護食堂進餐秩序,確保學生安全進餐,文明進餐。

  一、首先由後勤主任向家長代表介紹了本園幼兒每天帶量食譜的配置情況、幼兒園的膳食管理情況、營養分析情況等。

  1、制定花樣食譜。

  根據市場供應情況,食譜每兩週調換1次,適當調整花樣。對食譜要求:

  (1)、根據市場供應情況制定食譜。注意蛋白質的互補作用,充分利用豆製品。

  (2)、注意幹稀搭配、葷素搭配、粗細糧搭配,少吃甜食和油炸食物,食鹽要加以控制;

  (3)、早餐:以主食為主、優質蛋白質為鋪。午、晚兩餐都要注意葷素搭配,肉類一般每個孩子在 80———90 克左右,蔬菜 在 100—120 克左右,多選用各種季節性蔬菜。保證有一 量的綠、橙色蔬菜;

  (4)、制定帶量食譜是在花樣食譜的基礎上,把膳食計劃中各類食物的每週用量全部反映在食譜中,定出每餐或每日每人的各種食物原料的用量。

  家長代表反映對幼兒園的伙食基本滿意,肯定了幼兒園的飯菜的確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儘量的把幼兒的伙食做到精緻化、多樣化,另外就是繼續注意營養配比,並認真做好。

  二、會議內容圍繞“讓孩子科學的吃好”這一主題開展

  1、保健老師分別對幼兒膳食的營養結構、菜譜編排、幼兒膳食規範烹飪製作過程進行了全方位地介紹。

  2、財務人員也對幼兒園伙食費的使用情況進行了公佈與解析。

  3、參會代表表示:透過共同討論幼兒膳食問題,深深地感受到我園非常重視孩子的膳食營養。在充分肯定了幼兒園膳食工作的同時也對如何更科學地改善幼兒伙食、合理地使用伙食經費提出自己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三、定期召開伙食委員會會議已經成為我園建設健康飲食的一大有效方法。

  代表們對幼兒的伙食質量給予充分肯定:

  1、一致反映幼兒的飯菜在鹹甜、粗細、幹稀、米麵等方面搭配合理,營養豐富,健康科學。

  2、對菜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根據幼兒不同年齡的咀嚼功能、幼兒對各類菜餚的喜好程度以及季節變化等,對菜餚的烹調方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3、這些來自一線老師、幼兒家長的伙食反饋資訊,為切實提高幼兒伙食質量提供了重要依據。

  4、代表們紛紛表示要家園合作,只有讓幼兒吃飽、吃好,才能使幼兒健康成長。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全園膳食工作的目標和追求。相信透過這次會議,全園的伙食質量、服務質量會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

  透過會議,增強了食堂工作人員的食品安全責任意識,提高了幼兒飲食質量,提高食堂人員自我管理能力,並確保了當下時節幼兒飲食安全。希望相關人員認真做好,並進行及時的反思與總結,為接下來更有效率地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幼兒園食品安全會議記錄3

  20xx.x 為切實保障20xx年上半年度食品衛生安全,20xx年x月14日,堰新社群召開了20xx年第一季度堰新社群食品安全會議,。 會議引用真實案例警戒各單位做好第一季度食品安全工作。其後,對第一季度食品衛生安全工作作詳細要求:

  一、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要求各承辦年夜飯的餐飲單位在預訂年夜飯時,一定要根據自身規模、硬體設施等狀況,切實可行地承辦,杜絕為追求高利潤而超負荷地經營。

  二、做好兩本臺賬。進一步落實食品原料採購索證索票和公共飲(用)具清洗消毒等衛生制度,食品進貨臺賬與餐具消毒記錄健全、規範、完整。

  三、嚴把五道關口。

  一是嚴把進貨關,食品採購應索證索票,並做好食品進貨臺賬,向食品生產單位或批發店進貨的,還應索取食品生產許可證或食品流通許可證以及食品檢驗(檢疫)合格證,嚴格杜絕有問題的食物流向餐桌。

  二是嚴把貯存關,對食品倉庫及冰箱、冰櫃進行衛生清理,根據各種原材料的特點分類存放,生熟分開,嚴格杜絕二次汙染,同時還應按要求做好年夜飯食品的留樣工作。

  三是嚴把食品加工關口,所有食物應根據衛生要求加工操作,煮熟煮透,不得生吃水產品,發現腐爛變質的.食物應立即清理,不得回鍋加工。四是嚴把洗消關,餐具及盛放直接入口的食物容器使用前應清洗、消毒與保潔,並認真填寫餐具消毒記錄。五是嚴把個人衛生關口,重申所有從業人員就業前應參加健康體檢與衛生知識培訓,取得健康證後方可上崗就業,就業中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穿戴工作衣帽,從事直接入口作業的人員應戴有口罩。

幼兒園食品安全會議記錄4

  為了加強和促進我校食堂在花節期間的食品安全工作,進一步提高食堂服務質量,確保食堂衛生和食品安全,保障供應,更好地滿足廣大師生的就餐要求,根據《食品衛生法》、《衛生工作條例》的具體內容展開學習:

  一、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法》、《食堂與學生集體用餐衛生管理規定》,學校食堂必須取得衛生許可證後方可經營。

  二、食堂食品從業人員每期體檢一次身體,持有效的健康證和培訓合格證後方可上崗,上崗時必須穿戴整潔的工作衣帽,保持個人衛生。

  三、建立食品原料進貨查驗制度,禁止採購無衛生許可證、無健康證商販提供的食品;無商品標籤或超過儲存期限等“三無”的食品;未經有關部門檢疫、不合格的畜禽肉類製品;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混有異物的食品及其它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食品。

  四、設立獨立的食品庫房,庫內食品要分類存放,擺放整齊,做到先進先出,防止超期變質。

  五、食品的儲存、清洗、切配過程要做到生熟分開,冰櫃、用具、容器應有生熟標記,不得使用塑膠容器盛放熟食品。

  六、食品的營養要搭配合理,符合學生生長髮育的需求。

  七、食堂工勤人員操作前要對食品、半成品的質量嚴格檢查,對不符合燒煮、烹調要求的食品不準進行烹調加工。燒煮時,應將食品上下翻動,使食品各部位都能受熱,防止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八、公共餐具必須經過嚴格的清洗消毒後方可使用。

  九、學校每餐、每樣食品按要求進行留樣,分別留足 100g 盛放在己消毒的留樣盒中,標明留樣時期、品名、餐次、留樣人後存入冰箱內,並作好留樣記錄。留樣食品必須保留 48 小時 , 儲存期內未發現食物中毒事件即可倒掉;留樣食品盒應單獨存放,不得與其它無關食品混放。

  十、工具容器裝置要洗淨消毒,廚具要擺放整齊。及時沖洗、清掃工作場所,保持環境衛生。

  十一、完善防蠅、防塵、防鼠、防潮設施,定期開展除四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