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管理條例> 班級衛生管理條例

班級衛生管理條例

班級衛生管理條例

班級衛生管理條例1

  學校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重要陣地,為了培養“四有”新人,必須有一個整潔、美觀、舒適的環境,特制訂如下規定:

  1.教室桌椅整齊整潔,佈置規範有序。

  2.教室地面無紙屑、包裝袋等。無痰跡、無口香糖跡、無檳榔渣,門窗無灰塵、無破損,上課前後黑板上無遺留字痕和灰塵,實物展示臺和多媒體裝置要打掃乾淨。

  3.教室內外牆壁無腳印、無揚塵,教室外走廊欄杆及四周地域清潔乾淨。

  4.教學樓內衛生責任區包括廁所、樓梯、過道等無雜物、無汙染、無揚塵。

  5.講究公共衛生,清潔區地面乾淨無紙片、無雜物、無包裝袋、無積水、無衛生死角,綠化帶內無枯枝敗葉,公共區(含花壇)瓷磚每週擦洗一次。

  6.校園內的宣傳牌和宣傳長廊無灰塵,任何人不得在板報、牆壁上亂塗亂畫。

  7.注意個人衛生,學生必須勤洗頭、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換衣,教育處定期檢查學生的個人衛生及儀表。

  8.注意飲食衛生,人人動手滅繩、除塵、滅鼠,不吃生冷食物、髒物、腐爛食物,不到校外衛生條件較差的飲食店、商店、攤點上購買食品。

  9.堅持每天三小掃、一週一大掃、一月一徹底掃的制度。衛生檢查工作由教育處、學生會衛生部定期執行。

班級衛生管理條例2

  為了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最佳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應大力加強我校電化教學。根據本校實際,特作如下決定:

  一、電教手段作為課堂教學不可分離的手段之一,納入學校的工作計劃和教師工作職責,並作為教師教學質量考核的內容之一。

  1、音像教材的任課教師要主動使用,保證使用次數(使用次數暫時附後)。

  2、鼓勵教師鑽研電教,改進教法,努力使常規教法和電教手段有機結合,和諧統一,教案中要體現電教思維方法步驟,所有公開示範課活動,均需採用電教手段。

  3、鼓勵教師自己動手作音像補充教材和多媒體課件,力爭有所創新,積極向學校提出開展電教的合理化建議。

  4、逐步提高學校教學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二、在各班建立電教員制度,具體由班主任推薦一名班級電教員。

  其職責為:

  1、協助任課教師開展班級電教工作。

  2、對班級的電教活動及形式詳細記錄。

  3、可向任課教師和學校提出有關電教的建議,對電教器材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問題、故障,及時上報班主任、總務處。

班級衛生管理條例3

  一、班級生活委的職責

  每天進行晨、午檢;協助老師在本班貫徹衛生條例,檢查記載情況;參加衛生檢查評比;每天派值日生;管理清潔工具。

  二、室內值日生

  (每天一個小組負責,提早10分鐘到校)

  1、早讀前:擦拭講臺、電腦、準備好上課必備的粉筆、板擦等。

  2、課間:

  (1)、每節課後有專人擦黑板;

  (2)課間提醒並督促大家保潔室內外衛生(包括室內外地板、牆壁、牆裙、窗臺、門框等一些死角);

  (3)一天2次及時清理垃圾箱並做好全天保潔。

  3、放學後:

  (1)掃地、拖地、倒垃圾;

  (2)擺放可座椅、用溼布擦洗黑板及清理粉筆槽;

  (3)及時整理並擺放好衛生工具;

  (4)將拖布洗淨,晾到角落,以便第二天的值日生用。

  注:值日生應負責檢查室內所有門窗、電燈關閉後方可離開。

  拖把使用時要半乾半溼!

  三、大掃除(視具體情況安排)

  1、教室:擦洗門窗、窗臺、門框、黑板、牆面、粉筆槽、課座椅、燈、地面等;

  2、掃淨地面和走廊,擺齊座椅,保證全面整潔,室內做到上、下、左、右、前、後六面光,具體做到無灰塵,無痰跡,樓板扶手乾淨,玻璃窗明亮;牆壁牆裙上無腳印、鞋印、球印。

  四、教室衛生

  門窗桌面無灰塵;天棚牆角無蜘蛛網;地面乾淨無果皮紙屑和痰跡;牆壁乾淨無汙跡,桌凳擺放整齊。

  五、衛生區

  區域包乾,責任到班,一天一小掃,一週一大掃,一週一檢查,一月一評比。要求達到:無垃圾、無汙泥汙水,無果皮雜屑和雜物,樓梯拐角及樓梯底下等死角無贓物,窗臺無灰塵,蜘蛛網,衛生區內的垃圾箱,花壇、水池等裝置、裝飾物之類,都要擦拭乾淨,保持清潔。

  既要保持本班及包乾區的清潔,又要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不在別的班級的衛生包乾區內踢球印,踏腳印。

班級衛生管理條例4

  一、總則

  課題研究是指對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進行專題的系統的研究,揭示出教育現象的因果關係,探討教育規律和獲得深層理論認識的活動。本著課題研究的內容和目標,全體參加研究的人員必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科學的精神,按期完成課題研究任務。

  二、組織

  根據相關部門的要求,課題實行組長負責制。組長主持全面工作,向上級各部門負責,成立課題組,加強集體領導和協作攻關,課題組成員由組長聘請,課題組下設若干個子課題,協助組長工作。子課題的任務是:設計子課題的研究方案,組織子課題實施。子課題組長有組長聘任。子課題組成員由子課題組長聘任並報課題組備案。

  三、課題的日常管理

  1.計劃管理。要經常檢查課題研究計劃的執行情況。

  計劃要求:

  (1)明確本學期課題研究的主要任務;

  (2)研究工作的安排。各課題組研究人員每人每學期至少上1節探討課。各課題組每學期組織一次課題研究階段性成果彙報會。

  (3)擬對課題實行的措施。透過對課題研究的階段性彙報,集中研究中發現的問題,以對課題研究的`方案、方法、計劃措施作出及時的補充與修改。

  2.中期檢查和年度小結。每年由課題審批單位定期進行中期檢查。

  檢查內容:課題進行情況(本階段的研究計劃,活動進展情況的記錄等過程材料、階段性小結);有無階段成果(包括論文、優秀教學設計、課題研究課的教學設計、教學後記與反思);有無重大調整;經費使用情況等。

  課題申報人須按規定向審批單位提出書面報告,書面報告包括課題研究的階段小結和下一階段的具體實施計劃等內容。

  3.人員管理。

  培訓、考核課題研究人員,選拔學術帶頭人,形成學術梯隊,發揮課題研究人員的整體作用。課題研究人員,尤其是課題組長的重大調整,須向課題審批單位書面彙報。

  4.課題檔案管理。

  檔案很重要,是驗收、評估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成果推廣的重要資料。課題組應十分重視課題檔案工作。課題檔案包括。

  (1)課題申請議定書、課題研究方案和計劃。

  (2)系列電教教材、課例(教案、教學實錄)、專著(學科教材教法、教學設計等)、課題報告、課例、專著等。

  (3)問卷調查的原稿及其統計分析。

  (4)階段性研究計劃、每一階段的活動記錄、階段性研究成果和階段性研究小結。

  (5)階段性研究小結時,如果對下一階段的研究要進行調整時,應提供具體方案。

  (6)中期檢查報告、年度小結。

  (7)課題報告、成果和鑑定書。

  (8)其他研究工作資料:學術研討活動資料;調研、測試的資料和資料;有關來往文書;成果鑑定和推廣意見等。

  (9)課題經費預算和決算。

  (10)實驗工作日誌:逐日記載課題進展情況。

  5.經費和裝置管理。

  學校對課題組投入經費的收據、發票、購置的物品單以及針對課題研究成果發放的獎勵等憑證的影印件。

  四、課題評估和驗收

  1、課題研究完成後,課題申報人即可提出要求評估、驗收的申請,課題審批單位應及時組織評估、驗收。

  2、課題驗收時評估材料的整理。課題組按課審批單位的結題評估表,逐級按指標準備材料。材料來源於本課題組貯存的各項過程材料和教科室備案的材料。

  3、教科室做好課題組與課題審批單位的聯絡工作,並提出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