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俗> 【精品】民風民俗的作文600字3篇

民風民俗的作文600字

【精品】民風民俗的作文600字3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民風民俗的作文600字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民風民俗的作文600字 篇1

  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這種美好習俗從古代一直流傳到現在。蒙古族的待客禮儀是有客必待,不分遠親還是近親,不管常客還是初來的人,均以滿腔熱情,真誠相待。

  客人來到蒙古包,主人會從蒙古包裡出來迎客,如果來的是長輩,全家人都要出來迎接。迎接客人時,主人一律服裝整潔,戴帽或紮上圍巾,絕不會光著頭。

  主人中有長輩和老人時,來客要在院子外下馬,牽馬進院子。同樣客人是長輩或老人時,主人要接過馬韁,晚輩要向剛見面的長輩施禮請安。這都是因為蒙古族有尊老愛幼的習俗。向老人行禮,男人和女人也有差別。在克什克騰旗一帶,男人把雙手置於臍部鞠躬或打千(右膝前屈,左腿後彎,上體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種介乎作揖和下跪間的禮節。)婦女則在作打千姿勢時,雙手扣在右膝上。行禮的同時問好“烏博格騰豪賽尤?”或“阿木日賽汗白努?”意思是問長輩及兄長好。長輩、老人也要以鞠躬形式回禮問好:“阿木熱白努”或“門都薩烏吉白努?”即你好,平安。對於孩子來說,沒有出嫁的姑娘或不到年齡的孩子不行跪禮。同輩之間只需半跪請安即可。不論客、主,都要讓長輩和老人先進屋。按稱呼禮讓“毛熱勒吉嘎他(您請先進)”!長輩也謙讓客人:“哈瑪烏貴,寶!寶(不必客氣請,請)!”互讓幾次長輩進屋。

  進屋後,主人要讓客人上邊坐,若主人是老人,則客人請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裡,以西為尊,所以總是長輩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邊,東側則為女主人或媳婦專坐的位置。不論主人、客人,在得到長輩的允許之前,一律半坐待主人吩咐坐穩時,方可盤腿就坐。

  賓主落座以畢,便進一步詳細問好。從老人們身體健康,孩子們平安,牲畜興旺,草場繁盛,一直問到鄰里太平。被問的人照例回答很好很好!互相問安時,即是某方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也的等到以後的長談中才慢慢說明,在當時是不允許說一些不吉利和不順心的事情的。至此,迎客禮儀告一段落,大家擁坐蒙古包,開始談日常之事。作文

民風民俗的作文600字 篇2

  春節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前都貼起了紅紅的對聯,還有大燈籠。大人們還把“福”字的對聯倒著貼,寓意“福到”。早上,大人們帶著小孩到親戚家走家訪友,互說著吉祥祝福的話語。大人們還會給一盒年糕給我們。這一天,小孩們都分外開心,因為都穿起了新衣服,還拿到了屬於自己的.壓歲錢。

  在吃年 夜 飯 時,家家的餐桌上都擺著魚,這吃魚也是有講究的,只能吃魚腰,叫“有頭有尾”。飯不能全部吃完,要留一點,叫“年年有餘”。

  打鬼節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做打鬼粑、長壽麵。打鬼粑是用來打鬼,長壽麵是用來捆住鬼的身體。

  這個打鬼節也是有傳說的。

  傳說在三月初三,有一個農夫晚上在山上砍柴,突然看見一座墳上冒起了點點火光。他走近一看,嚇了一跳!這火竟是藍色的!不僅從墳裡往上冒,還會移動。農夫看了,放下鋤頭,撒腿就跑。回家後,他就跟村民們大肆宣揚,結果一傳十,十傳百全村都知道了。也有不信的人前來上山驗證,結果皆是如此。

  還有一個傳說是這樣的:說三月初三是閻王的生日,在那一夜,他會放一些厲鬼下山,有人便說要吃桃,寓意“桃過一劫”。

  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

  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首先要買粽葉,然後再買糯米,還有配料。包好之後,要用繩子捆著,最後再放進鍋裡煮熟。粽子煮好後,就可以吃了,色香味俱全,有一種沁入心脾的感覺。嚐了一口才知道。

  這就是我們的節日,你們呢?

民風民俗的作文600字 篇3

  農曆正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今年的元宵節媽媽讓我獨自購買湯圓。我興奮地來到了超市,看著冰櫃裡琳琅滿目的湯圓,我從中精挑細選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湯圓。

  回到家,媽媽將湯圓片刻煮熟了。我們一家人邊吃湯圓,邊欣賞仲秋節晚會。

  團圓飯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了,爸爸媽媽帶著我出門看禮花。

  我們來到樓區花園中心,抬頭仰望天空,天空中接連不斷的禮花給無邊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絢麗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個個彩燈在我眼前閃過,我定睛仔細看,許多人家門口都掛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元宵節為什麼要掛彩燈籠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後,我在網上閱覽了元宵節相關的資料。

  原來元宵節掛彩燈籠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啊。

  以前,有一隻神鳥因迷路而迫降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死。天帝的女兒不忍心百姓無辜受難,就冒險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訊息告訴了人們。

  過了好久,有個老人想出了辦法,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積極響應。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驅邪避鬼神。

  看來元宵節還有這麼多的習俗和傳說呀,真令我大開眼界。元宵節這一天讓我懂得了很多課外知識和文化習俗,中國是個文化古國,還有更多的奧秘正等著我們去發現它,探究它,把祖國傳統的文明的文化習俗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