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風> 民風民俗作文【熱】

民風民俗作文

民風民俗作文【熱】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民風民俗作文1

  今天是大年初二,媽媽帶著我去中國民俗文化村遊玩。中國民俗文化村是國內第一個薈萃各民族的民間藝術、民俗風情和民居建築於一園的大型文化遊覽區,它從不同角度反映我國多民族的民俗文化。遊客在園內可經看到雲南石林、海南椰林、千手千眼觀音、民俗音樂噴泉。

  首先,我和媽媽來到了蒙古包。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居住的地方。蒙古包是用布做成的,它的頂是圓形的,建築得比較矮,連我這樣的小孩進去時還必須彎下腰來。蒙古包內裝置非常簡單,在蒙古包的中央,擺放著一張小方桌,在桌子的四周,擺放著幾把小椅子,在每張椅子前,都有一杯香濃的奶茶,讓人們品嚐。牆壁上,掛著蒙古族人民打獵用的弓和箭,還有他們非常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我和媽媽坐下來,一邊品嚐著香濃的奶茶,一邊欣賞著蒙古包,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接著,我和媽媽來到了摩梭人的木楞房。那裡的摩梭族人民為旅客們講解了摩梭族獨特的母系社會。在母系社會,家裡男人們每天晚上都要到自己心愛的女人家去過夜,早上再回到家,這叫做走婚。男人和母親家族生活在一起。就算男女雙方結了婚,男女雙方也不能生活在一起,也必須生活在各自母親家裡。

  如果這兩個人生了孩子,這個孩子便留在女方家裡,由他的母親和舅舅照顧,而孩子的父親卻回家照顧他姐姐或妹妹的孩子。家裡由女人掌權。時間過得可真快,不一會兒,便7:30分了,天色已經很晚了。我和媽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中國民俗文化村。透過今天的遊玩,我知道了中國很多民族特有的風情,真希望以後,有的機會參加這樣有意義的活動。

民風民俗作文2

  在我們全國各地,有不同的省,也有不同的民族,課本上不是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嘛,所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一講我家鄉山東的節氣風俗習慣。在這裡,我就給大家講講立春、夏至和立秋的風俗。

  立春裡的風俗最好玩。在山東的各地都有“咬春”或“嘗春”的習俗。在農村,很多人認為,立春的時候咬一口生蘿蔔,就可以消除春天睡懶覺、賴床的習慣。在臨沂地區的一些農村,立春這天人人手裡拿著一個生蘿蔔,待立春時刻到來的那一瞬間,人們就會不約而同地咬下蘿蔔。據說誰在立春那一瞬間咬住了蘿蔔,誰就青春永駐,長生不老。不過我認為,這只是人們的一種美好的幻想,因為我到現在還真沒聽說過有那一個人真是青春永駐,長生不老呢!

  而“嘗春”類似剛才說的“咬春”,只是吃的是春餅和春盤。這種習俗早在南北朝時就已經有了。杜甫的詩裡說“春日春盤細生菜”講的就是“嘗春”。不過現在人們已經用麵條、餃子代替了春餅、春盤。

  夏至這天,山東各地都要吃麵條,俗稱過水麵。諺語裡都說“冬至餃子夏至面”。不過,在山東也有的地方在夏至時煮新鮮的麥子吃。

  而到了立秋這天,山東南部的地區的兒童比賽採集楸葉或桐葉,剪成各種花樣,或插於鬢邊,或佩於胸前。山東在立秋後,天氣仍然很熱,但一些地方的人們卻忌諱在立秋洗澡,他們認為立秋洗澡不吉利,會長痱子或者拉肚子。不過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天天洗澡,也沒有拉過肚子,或許這和某個歷史故事有關吧。

  這就是我家鄉山東的風俗。

民風民俗作文3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是傳統的中秋佳節。戴石屏雲:“把酒冰壺接勝遊,今年喜不負中秋。故人心似中秋月,肯為狂夫照白頭。”每值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流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佳節,大同的人們最主要的活動就是賞月和吃月餅了。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著“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也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它也只是像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成為寄託家人團圓願望的民俗節慶活動。

  中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大同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姑。龍巖人吃月餅時,家長會在中央挖出直徑二、三寸的圓餅供長輩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讓晚輩知道,這個習俗是源於月餅中藏有反元殺敵訊息的傳說。金門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

民風民俗作文4

  我的家鄉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著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著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徵著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後,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除夕過後,換來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後就先喝一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後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後可開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著大人們在這一年裡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給長輩們拜完年後,女孩在家幫父母幹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裡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過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複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

民風民俗作文5

  新年又稱春節,是我國最隆重、最為重要的節日,也是我國最紅火的傳統節日,春節裡,家家戶戶必然裝扮得紅紅的,掛紅燈籠、春聯,貼“福”字等等。總之是用紅的,穿紅的,戴紅的,可以說“紅色”成為人們春節時最親密的朋友。

  傳說在古時候,由一個叫“年”的怪物,經常在春節這個節日裡跑出來害人,後來得知,它很怕紅彤彤的東西和很大的響聲,比如一個熟透了的紅蘋果就足以嚇跑它了。

  後來人們就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在過春節的時候把家裡扮得紅紅的,還經常放鞭炮。

  在除夕夜裡,大家都要熬夜守歲。

  古時候,有個人曾以吟詩、打麻將來打發時光,可是現在不同了,科技發達了,一家人舒舒服服地坐在沙發上看看春節聯歡晚會,小孩子也喜歡看呢!不過為什麼要熬夜守歲呢?相傳在古時候有這樣的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做“歲”的怪物喜歡吃成年人與老年人,不喜歡吃小孩子。

  可是,它特別壞,每當遇到小孩子時,就會施法把小孩子變笨。

  直到有一年新年的時候,一個財主給了他兒子一點錢,並給他系在錦囊裡,結果當他兒子遇上“歲”時,“歲”見了這個金光閃閃的東西竟掉頭就跑。

  此後大家不僅夜裡守“歲”,謹防“歲”的偷襲,而且也會適當地給自己的孩子一些零花錢,命名為“壓歲錢”。

  新年就快到了,有那麼多有趣的傳統習俗,好期待啊!

民風民俗作文6

  端午節又要到了,從我到了北京以來,已經五年沒有回家過端午節了。

  在老家,端午節是很熱鬧的節日。小的時候,天還沒亮奶奶就要給我和弟弟綁上五彩線,其中我最喜歡紫色的線,那個時候的五彩線通常是家裡用剩下的毛線,捲起來粗粗的一根,綁在雙手雙腳和脖子上,以祈求好運,當端午節過後第一個雨天,就把五彩線剪下來扔在水坑裡,奶奶說五彩線會變成小蛇,然土壤變得更肥沃。綁完了五彩線,老媽就會帶著我們去江邊,用嶄新的手絹沾著江水擦臉,可是現在的江水變得很臭,不能再擦臉了。早市上,會有賣香草、艾蒿、荷包、掃帚、葫蘆、小老虎、布娃娃、充氣棒的,奶奶會買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蘆掛在門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棗粽子和白雞蛋、茶雞蛋也會在這個時候熱氣騰騰的端上來。小時候喜歡玩撞雞蛋,看誰的雞蛋最堅硬,有的用鴨蛋,有的人用鵝蛋,有的乾脆用假的石灰蛋,結果沒個端午節都會吃很多的雞蛋。

  上了初中,同學們提前很久就會計算端午節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邊玩一個通宵。這個時候江南、江心島、江北都會燈火通明,年輕人拿著充氣塑膠棒互相追打,閃閃發光的項鍊、戒指都很受歡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將,還有人放鞭炮,這樣的民間慶祝活動一直會持續到第二天清晨。

  如今,在端午節來臨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讓奶奶給我綁五彩線,想讓老媽帶我去江邊買荷包小掃帚,想吃奶奶包的粽子煮的茶葉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蘆掛在我們家的門前。

民風民俗作文7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去廣西桂林旅遊。在旅遊過程中,我發現廣西桂林的瑤族有很多非常有趣的風俗。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假如你有一天去瑤族遊玩,看到一位小姑娘脖子上戴著一漂亮的銀項圈,而且這銀項圈外人是不能碰的,這表示她還沒有結婚。因為每個瑤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長就為她訂做這個銀項圈為她戴上,只到她結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為解下來。那麼,如你看到脖子上沒有戴銀項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了。

  假如,你想問一瑤族小姑娘幾歲了,應該問:“你家酸魚淹多久了”她就會告訴你淹多久了,那就是她的年齡。如你說“你幾歲了?”她理也不理你。原來,她們從剛生下來的那天,她阿爸阿媽就一定到街上買條大魚淹下,直到她結婚那天,這魚才能拿出來做給她舅舅吃,別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個小夥子,哪天你到瑤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姑娘踩了你一腳,你千萬別生氣的也揣她一腳。因為,她揣你一腳是表示她喜歡你,揣得越重說明她越是喜歡你。如你也踩她的話,說明你也喜歡她,同意娶她,那她家馬上就會請全寨的長老來訂親,你就走不了啦!要小心喔!那如果一小夥子看上誰家姑娘呢?他就會在晚上姑娘住的竹樓下唱歌,如姑娘喜歡他,就會和他對唱,如姑娘沒看上她,就會灑一盆冷水下來,那他就會知趣的走了。

  同學們,你們說瑤族的風俗有趣嗎?

民風民俗作文8

  趣味的風俗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去廣西桂林旅遊。在旅遊過程中,我發現廣西桂林的瑤族有很多十分趣味的風俗。

  同學們,你們明白嗎!假如你有一天去瑤族遊玩,看到一位小姑娘脖子上戴著一漂亮的銀項圈,並且這銀項圈外人是不能碰的,這表示她還沒有結婚。因為每個瑤族小姑娘一出生,家長就為她訂做這個銀項圈為她戴上,只到她結婚那天才能由他丈夫為解下來。那麼,如你看到脖子上沒有戴銀項圈的,就表示她已成婚。

  假如,你想問一瑤族小姑娘幾歲,應當問:“你家酸魚淹多久”她就會告訴你淹多久,那就是她的年齡。如你說“你幾歲?”她理也不理你。原先,她們從剛生下來的那天,她阿爸阿媽就必須到街上買條大魚淹下,直到她結婚那天,這魚才能拿出來做給她舅舅吃,別人都不能吃的。

  如你是一個小夥子,哪天你到瑤族玩,你可要啦!如有一姑娘踩你一腳,你千萬別生氣的也揣她一腳。因為,她揣你一腳是表示她喜歡你,揣得越重說明她越是喜歡你。如你也踩她的話,說明你也喜歡她,同意娶她,那她家立刻就會請全寨的長老來訂親,你就走不啦!要細心喔!那如果一小夥子看上誰家姑娘呢?他就會在晚上姑娘住的竹樓下唱歌,如姑娘喜歡他,就會和他對唱,如姑娘沒看上她,就會灑一盆冷水下來,那他就會知趣的走。

  同學們,你們說瑤族的風俗趣味嗎?

民風民俗作文9

  古代有一個愛國大詩人,名叫屈原。因受奸人挑撥,被皇上驅逐。但他仍然愛自己的國家。最後投江自盡。後來人們為紀念屈原,便有今日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地方的節日特色已經不復存在。可是閩南一帶卻還有著濃濃的民風民俗。

  上午,大家都會去割艾草。割來的艾草都被掛在門前屋後。整條街都是綠茫茫的一片,彷彿有千萬條綠色的絲巾迎風飛舞。這艾草寓意驅蚊除蟲,驅災避邪。

  艾草驅邪的民俗流傳至今,而十二點的光陰更讓人難以忘懷。

  正午十二點。家家戶戶都端著盆子,到河邊取水。用晶瑩剔透的水來沖洗腳或臉,洗走自己身上的晦氣。之後,人們還會聚集在河邊跪拜祭祀。不僅是跪拜,在貢臺上還供著不少供品,有雞鴨魚肉、美酒果蔬等。當然,更少不最重要的粽子。最後,將其中6個粽子投下河去餵魚蝦。(好讓屈原的遺體繼續安息於海底)祭祀便完畢。其餘的貢品便可以自己帶回家食用,以求沾一些福氣,帶來好運。

  午後,端午的又一個高潮到——採蓮。由一個打扮不堪入眼的醉漢為導,抬一尊木雕龍頭。龍頭雕刻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有一股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威嚴。身後跟著鑼鼓隊、花童等。這個遊行隊伍要進入每家每戶舞旗拂塵。主人則要行待客之禮,送一些糖果餅乾給他們。隊伍十幾米長,上百人組成。鞭炮聲持續不斷,鑼鼓聲響徹雲霄。氣勢真是不同凡響!

  在端午,小孩子最高興的莫過於得到一件禮物——香包。它的色彩多以紅黃紫為主,表面細繡著一些美麗的圖案。據大人們說,香包裡還有許多好東西。喻吉祥如意,帶有長輩們對孩子的美好祝願。

  閩南的端午總是那麼別具特色,那麼令人難以忘懷!

民風民俗作文10

  我的家鄉——寧鄉,這個小縣城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西部,那裡雖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眾,但家鄉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出傳統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後會陸續殺豬,異常是在農村裡,殺豬之後就會請村裡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隻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僅喻義“步步高昇”,並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後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了。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軟軟的白麵裡裹著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裡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麼事都圍繞著“圓”,那麼的自然就離不開燈了,家鄉有一個持續了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家鄉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了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後到的我無奈極了。

  ……

  我的家鄉雖是個小縣,可是卻有著幾千年濃厚的文化底蘊,承載了祖先流傳下來的'民風習俗,為中國增添了一份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特色。

民風民俗作文11

  在少數民族人口中,壯族人口最多,其中全中國35%以上的壯族人居住在廣西。壯族人的傳統民居喜歡依山傍水而居。在青山綠水之間,點綴著一棟棟木樓,木樓上面住人,下面圈牲畜。這點與侗、瑤、苗民族有異曲同工。但是壯族人的房子,都要把神龕放在整個房子的中軸線上。前廳用來舉行慶典和社交活動,兩邊廂房住人,後廳為生活區。屋內的生活以火塘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邊進行。這又是壯族人特有的方式。

  壯族人服飾多用自織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種多樣。女子服裝一般為一身藍黑,上衣是左衽無領闌干衣,腰部扎有緊身帶,下身穿長褲,褲角稍寬,褲腳有蘭、紅、綠色的絲織和棉質闌干鑲邊。褲外套短裙,裙也有鑲邊。頭上包黑毛巾,穿繡花鞋,戴耳環、手鐲和項圈,褲腰左邊懸掛一個彩穗筒。壯族男子多穿對襟上衣,紐扣以布結之。胸前縫一小兜,與腹部的兩個大兜相配,下襬往裡折成寬邊;下褲短而寬大,有的纏綁腿;扎繡花紋的頭巾,穿布鞋。

  壯族民歌特別發達。壯族人無論男女,從四五歲的童年時代就開始學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學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傳幫帶習俗。在農村,無論下地種田,上山砍柴,婚喪嫁娶,逢年過節或青年男女間的社交戀愛等,都用山歌來表達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吵架有時也以歌代言。唱歌幾乎成為壯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人人能歌,個個會唱。因此,廣闊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被詩人稱為“鋪滿琴鍵的土地”。歷史上,還湧現出不少像劉三姐、黃三弟這樣被稱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民風民俗作文12

  春節的味道,有如梅花的幽香,妙而歡喜。

  春節的味道,有如菊花的清香,淡而優雅。

  春節的味道,有如玫瑰花的芳香,鮮而浪漫。

  早盼,晚盼,日盼,夜盼……盼望已久的新年終於來了,可是今年的新年與往不同,因為今年是在小城中度過。小城中的新年氣氛明顯不同,到處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還沒到新年呢,就漫天煙火。我便騎著腳踏車滿城逛,到處都是人山人海,哪都有小攤小鋪,處處是歡聲四溢。我想,今天是新年肯定會更熱鬧。

  新年真的是激情,我最盼望的是晚上,這就是我們這最熱鬧的時候了。年夜飯必定是一年中最豐盛的一餐,一家子人在一起熱鬧,也就是最幸福的時刻。一般年夜飯要吃一個多小時,五點左右開始。因為我知道今晚廣場一定很熱鬧,所以吃完後便拿著買的孔明燈直奔廣場。

  我還沒到呢,就已經看見了如繁星般的煙花。煙花奼紫嫣紅,轉瞬即逝猶如曇花一現。花炮升騰五彩斑斕,整個城市沉浸在節日的煙花爆竹聲中。煙花時而像金菊怒放、牡丹盛開;時而像彩蝶翩躚、巨龍騰飛;時而像火樹爛漫、虹彩狂舞。漂亮的煙花,綻開,落下,一瞬間的美麗,一瞬間的光彩。那一刻,整個世界都屬於它們,整個世界隨著它們的綻放而光彩一瞬間。十幾支菸花直指天空,一粒粒“金砂”噴射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樣樣俱全,奼紫嫣紅,把夜空裝點得美麗、婀娜,把大地照射得如同白晝。我沉醉其中,有如在花海中睡去。那一刻,我的孔明燈也緩緩升起,載著我的夢想和祝福升起。

  我想我不會忘記那個晚上,不會忘記那晚新年的味道:歡喜而又激情。

民風民俗作文13

  傣族的家庭與婚姻過去帶有明顯的封建色彩,其特點是等級內婚。土司之間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盛行一夫多妻。廣大農民實行父權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員為父母與未婚子女。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動相當自由,可以自由戀愛。未婚青年在節日裡或盛會場合“串布少”(找未婚女子談情說愛)很盛行。流行召贅上門的習俗。通行土葬,貴族與貧民的葬地是嚴格分開的。與尚、佛爺死後,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於寺後。

  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紋身的習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歲時,即請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種動物、花卉、幾何紋圖案或傣文等花紋以為裝飾。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與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襬寬,下著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後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為“花腰傣”、“大袖傣”等。

  傣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德宏地區的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的愛吃糯米。喜飲酒與食酸辣,好吃魚蝦等水產。普遍有嚼檳榔的習慣。村寨大多建於平壩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環繞。幹欄式建築是傣族住房的特點,分上下兩層。德宏多數地區傣族住平房,土牆茅頂,呈四合院。

民風民俗作文14

  踏入苗家門坎,映入眼簾的首先是掛在屋樑上的各種糧食,它們是苗家人的驕傲,是五穀豐登的象徵。走廊上的木凳被苗家稱作“每人靠”,意思是每個人都能坐一坐,歇一歇。苗家門口掛著的牛角是用於驅邪的吉祥物,也是苗家用來敬酒的工具。在苗家眾多的迎賓禮儀中,最隆重、最具風格的莫過於敬牛角酒。傳說到苗家做客時,只要摸摸牛角就會給你帶來好運,同時還得踩踩堂屋中間的木板,這塊木板稱“平安橋”,能讓人平平安安,萬事如意

  苗族的禮儀有:客人來訪,必殺雞宰鴨盛情款待,若是遠道來的貴客,有的地方還要在寨前擺酒迎接。吃雞時,雞頭要敬給客人中的長者,雞腿要賜給年紀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還有分雞心的習俗,即由家裡年紀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雞心或鴨心拈給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須把雞心平分給在座的老人。有的地方還敬“牛角酒”、“梳子肉”,客人一一接受,主人最高興。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歡吃肥肉,可以說明情況,主人不勉強,但不吃飽喝足,則被視為看不起主人。

  苗族人接待客人時,主人會穿上節日盛裝。男主人到村寨外的路旁,恭迎客人光臨。有時甚至還擺下酒席。客人到家門口時,男主人以唱歌形式叫門,告知女主人貴客已經臨門,女主人唱著歌開門迎客。

  苗家人非常好客,來了客人要殺雞宰鴨,由家長或同族中最有威望的老人將雞心或鴨心敬給客人。按苗家風俗,客人不能馬上一個人吃完,須與同座的老人分享,以示自己大公無私。

民風民俗作文15

  苗族大約有740多萬人口,分佈在貴州、湖南、雲南、湖北、海南、廣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帶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在山嶺之中,給人一種祥苗族人認為萬物有靈,崇拜自然。他們擁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種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社會則迷信鬼神和巫術。苗族人對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認為是靈性的體現,如果遇到,就會對其頂禮參拜。他們大多數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極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苗族人還認為世上有鬼神,他們認為鬼有兩個種類,一種為善鬼,也就是神,會給人帶來幸福、好運。而另一種則是惡鬼,他們認為,死去的人或動物的怨恨化做的惡鬼,會帶來厄運、災禍。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認為盤瓠(一種神犬)或楓樹楓木為他們的始祖,把它們當作祖先來崇拜。

  他們的飲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則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裡面包著鮮肉或酸菜,味道極為鮮美。苗族人還愛吃酸、辣味的食物,他們的典型食物有: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介紹完飲食,就要介紹服飾了。在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愛戴銀飾。銀飾的種類也很多:有銀花冠、銀牛角、銀花帶、小銀花墜……

  這就是苗族,一個獨特的民族。

  簡評:這篇文章為我們介紹了“苗族的民風民俗”。本文對苗族人民的人口、飲食、鬼神觀念等方面進行說明,說明順序從說明順序符合人的認知規律。語言形象生動而又不失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