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題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通用15篇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通用15篇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1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農村語文教育問題一直是教育科研工作者關注的問題,他們對農村語文教育存在的問題與特色、今後改革方向等作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目前研究站在語文教育與社會發展的高度,分析了發展中國家語文教育的現狀,提出瞭如何使語文教育適應當地經濟條件,促進學校教育與生產過程結合,增強學校教育對社會的貢獻。指出要“把以學校教育為中心的語文教育活動與生產、健康、營養相關的教育活動結合起來,把以學校為中心的語文教育活動與科學技術的實際作用和生活發展,特別是農村的生活發展結合起來”。但是,這些實踐與研究往往又是站在了農村經濟不發達的,貧窮落後這一層面上進行的。作為21世紀逐步邁向小康社會的新農村,它的教育又將怎樣更好地培養適應新農村發展需求的高素質的人才,使我們的教育更好地服務於新農村的建設,這也是一個很值得探索研究的新課題。

  2、調查分析農村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施情況,總結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難,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中學課堂改革的新路子。

  透過對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究,不斷轉變和昇華農村教育教學理念,抬高教育目標,豐富教育內容,最佳化教育手段,完善有關學生和教師的評價體系,促進農村中學語文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提升農村教育質量,發展農村教育。

  透過對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調查分析,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

  3、從20xx年5月份起,我們學校著手進行課堂改革,從學習昌樂二中的“271高效課堂模式”起步,發展到現在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課堂教學模式,並打算把這種模式推廣到全縣的各個中小學,進行農村學校高效課堂改革,期間也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同時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怎樣走出一條適合農村中學的高效課堂改革的路子,是農村學校教研的重要課題。

  4、透過課題研究,進一步發揮學生在新的教學管理模式下,參與語文課堂教學

  的積極性,最佳化學生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5、透過課題研究,進一步探索語文高效課堂的途徑與方法。

  6、透過課題研究,促進教師課堂教學藝術的提高和完善,最佳化師生關係,促進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課題名稱的界定和解讀

  (一)課題界定

  “語文”,《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語言和文字”。我們這裡談的“語文”主要是指語文這門學科,“高中語文”即指高中語文這門課程,它包括課文的教與學、試題研究、寫作實踐、作家作品研究等等。

  “高效”是在現有課堂時間和課堂資源的情況下,教師最大限度地追求課堂教學的高效。讓學生在課堂上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探索”是指農村中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指引下,結合農村發展的要求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對語文課堂和課外教學進行的有價值的研究與探索。其核心就是轉變教學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用現代的對話式、交流式的教學組織課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自主學習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二)理論依據

  (1)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域性的重大問題”,“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教育”,要“把農業和農村的經濟增長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2)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提倡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交流合作的學習態度”。這就要求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意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最佳化學生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指出:“教育工作者要轉變教育觀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激發學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意識,切實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的思維習慣。”

  (4)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潮的思想和改革主張。

  (5)建構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本質是主體“構建”過程,即主體藉助自己的認識結構去主動構建知識;人們的認識活動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構活動是具有社會性,強調生生互動,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知識,增長能力 。

  (6)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傑羅姆·S·布魯納認為:發現法作為一種教學方式,無論是教學過程,還是教學目標,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學,這種意義下的“發現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為主要特徵,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原有的認知基礎上,其元認知、動機、行為都能得到積極有效的參與。

  三、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舉措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以周至中學高效課堂模式——“三步五環”為視窗,透過對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研究,調查分析農村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實施情況,總結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困惑和困難,探索出一條適合農村中學課堂改革的新路子。

  透過對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究,不斷轉變和昇華教學理念,抬高教育目標,豐富教育內容,最佳化教育手段,完善有關學生和教師的評價體系,促進農村中學語文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的轉變,形成互動的語文課堂,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由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究轉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提升農村教育質量,發展農村教育。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調查、分析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現狀。

  施行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個案研究。對本校語文課堂教學現狀進行研究,調查分析高效課堂開展以來的教學實效、學生評價、教師感想以及社會上的要求和建議。探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和方法。總結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難。

  2、新教學管理模式下農村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基本策略研究,探索高效課堂的基本課型及教學模式。

  3、研究高效課堂語文教學方式對農村中學學生創新意識、健康心理、健全人格形成所起的作用。

  (三)課題研究過程及方法

  研究過程:

  1、參與物件:陝西省周至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

  2、 研究步驟(20xx。4—20xx。12)

  (1) 準備階段:(20xx。4-20xx。5)深入學習新課改的理念,制定課題實施方案。召開課題組成員會議,佈置落實課題實施細則。學習《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等教育改革檔案,學習語文科的《課程標準》,學習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心理學理論,學習合作教育、創新教育、研究性學習等現代教育專著。

  (2) 實施階段:(20xx。5-20xx。6)

  A、 (20xx。5—20xx。6)調查研究,明確要求。透過對自身及教研組成員的教學行為研究、問卷調查、個案訪談、參觀瞭解縣內其它學校課堂教學等方法,分析周至縣課堂教學現狀,社會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具體要求、學生學習現狀、現行教材及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農村中學教育資源情況等等。

  B、 (20xx。9—20xx。10)設計案例,具體實施。根據第一階段的調查,開展相關的教育實踐活動,並在研究實施過程中不斷反思、整改和提高。

  C、 (20xx。11—20xx。12)小結規律,進一步實施。小結一年來課題開展情況,總結並探索出有關規律及體系,根據這些規律、體系及模式進行進一步的嘗試實踐。完成高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初步探索和相關案例的搜尋整理。

  (3) 總結階段:(20xx。11-20xx。12) 彙總研究資料,統計相關資料,分析綜合,撰寫課題報告。邀請上級領導、專家進行結題評鑑。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2

  李德煌1,阮秀華2

  摘要: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要提高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水平,就必須瞭解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做好撰寫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掌握開題報告的結構與寫法。

  關鍵詞:課題;開題報告;撰寫

  隨著新1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人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獲得自我持續發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透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動的1項重要內容。“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計劃或方案)如同建築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當前許多教師由於過去從未做過課題研究,現在要申報課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不知從何人手。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加積極而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培養、提高教師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針對當前教育科研的實際,結合從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以及在小教專科自考實踐性環節考核過程中指導教師撰寫教育科研課題報告的1些體會,從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作用、結構等方面來談教師應該如何規範撰寫開題報告,力求對想開展教育科研的教師提供1點啟示。

  1、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1個問題比解決1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後,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准的選題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

  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是創新新知,不是可有可無的。正如學者文翁說過,“搞好開題報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設計”。制定開題研究的行動計劃和安排,是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探索的途徑。科研課題開報告,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對於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1個好的方案,可以使他們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避免發生進行1段時間後不知道下1步幹什麼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說,課題開題報告水平的高低,是1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沒有科學的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沒有科學而有價值的成果。隨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規範化不斷加強,開題論證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

  2、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科研課題開題報告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1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複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紮實,研究工作才能有1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1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3、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的首要工作。透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瞭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麼,想得到什麼,怎麼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後覺得不現實,則可以立即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作”。開題報告的寫作根據課題研究的類別略有不同。但1般地說,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1、名稱要準確、規範。

  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物件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小學語文指導自主教學模式研究”,這裡研究物件就是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指導自主教學法。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例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其研究的物件是小學生,研究的問題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法,這就說得很清楚,別人1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而有些課題名稱則起得不是很準確。如,“集中識字,口語突破”這個名稱,別人只看題目,就無法看出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好象是語文,又象是英語,是中學或是小學,是小學高年級還是小學低年級更沒辦法看出來。若改為“集中識字,口語突破1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這樣就1目瞭然了。總之,課題的名稱1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1致,要準確地把你研究的物件、問題概括出來。

  規範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範、科學。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1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1個研究報告,筆者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就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儘量不用,1般不要超過20個字。但要儘可能表明3點:研究物件、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

  (2)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1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麼價值,能解決什麼問題。第3,要認真、仔細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瞭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範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並從中發現以往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拓展思路。1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1般性的口號。有位老師在課題申請表中對它的課題意義是這樣說的:“高考實施310x方案後,化學學科作為1門選考科目,其教育、教學必將受到1定影響。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進1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和教育水平,這是化學工作者所面臨的1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正是以310x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影響為引線,以1999屆至XX屆為觀察樣本,運用觀察、統計、訪問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10x實施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問題,為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這樣有針對性地寫使別人1看就覺得科學性、實用性比較強,的確有價值。

  (3)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就是透過研究,要達到什麼目標?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研究的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幹擾。下面是“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實驗方案所寫的課題研究目標: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3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各位老師:

  大家好!

  在這丹桂飄香,秋高氣爽的美好季節,我校隆重召開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會。這是我校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件大喜事。非常感謝各位領導、專家親臨開題報告會,這是對我校課題研究工作的信任和支援,也是對我校課題研究組成員的鼓勵和鞭策。今天的課題研究開題報告會,是白中課題組成員進行更深入的教育科研工作的良好開端。在此,我謹代表白澤湖中學和全體課題組教師對蒞臨白中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衷心的感謝。

  課題研究是項意義深遠的教育科研工作,旨在透過教師課題研究的過程,共同探討各學科教師的教學技藝對學生能力培養的影響,促進教師在不斷實踐、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中積澱教育經驗,分享教學智慧,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引導教師在理性地思考中歸納總結出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育策略,提升教育教學的實效。

  課題研究是學校提升辦學品味的必由之路。目前白澤湖中學正在爭創省示範,課題研究是學校升格、教師升職的重要臺階,也是學校組織教師有效提高辦學質量的重要推手。

  開展課題研究有利於教師的個人成長。課題研究的過程是教師分享教育生命,感受教育幸福的過程,是教師職業價值的精彩綻放。在研究過程中,教師以理論學習為先導,以探索實踐為重點,把敬業愛生溶到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之中,在課題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積累了較多的卓有成效的做法和經驗,既豐富和推進了研究,又豐富和提高了自己,以艱辛的付出換回了豐碩的成果,也為學校的教育科研注入了新的活力。

  開展課題研究可以促使教師更清楚地意識並思考自己的教育理念,並自覺地選擇更科學的教育理念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教學。育人為本,科研先行。有沒有高規格、高質量的課題研究成果,這是衡量一所學校教育教學研究水平高低的重要標準。因此,爭出高規格、高質量的課題研究成果已經成為我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奮鬥目標。在當前實施新課程改革的大好形勢下,我校語文組和政治組申報的課題研究順利開題,是我校繼數學組省級課題開題之後教學研究工作的又一次突破,必將進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科研水平。

  希望課題組全體教師明確肩上的光榮責任和各自的研究職責,再接再厲,不斷探索,不斷突破,在今後的一年裡,發揮才智,奉獻汗水,圓滿完成課題研究工作,以豐厚的科研成果,回饋各級領導、各位同仁的熱忱期待,期待各位同志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人人爭當教研骨幹,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使自己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預祝開題成功,課題研究圓滿成功!謝謝!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4

  一、結題報告的型別及主要結構

  結題報告是一種專門用於科研課題結題驗收的實用性報告類文體。它是研究者在課題研究結束後對科研課題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進行客觀、全面、實事求是的描述,是課題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課題結題驗收的主要依據。

  一篇規範、合格的結題報告,需要回答好3個問題:一是“為什麼要選擇這項課題進行研究?”即這項課題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研究這項課題有什麼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二是“這項課題是怎樣進行研究的?”要著重講清研究的理論依據、目標、內容、方法、步驟,講清研究的主要過程。三是“課題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一份規範的應用性研究課題結題報告,其基本結構大致包括以下10個部分:

  1、課題提出的背景;

  2、課題研究的意義(包括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這個部分也可以合併歸入“課題提出的背景”部分);

  這兩個部分著重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要選擇這項課題進行研究?”

  3、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4、課題研究的目標;

  5、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6、課題研究的方法;

  7、課題研究的步驟;

  8、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

  從第3部分到第8部分,回答的是上面提出的第二個問題“這項課題是怎樣進行研究的?”

  結題報告的這8個部分,除了第8部分外,從第1到第7部分在填報課題立項申報表、在制定課題研究方案、在開題報告中,都有要求,內容基本相同。到了撰寫結題報告時,只須照抄或作適當修改就可以了。而第8部分,則需要透過對課題研究過程進行回顧、梳理、歸納、提煉。有時候,第7、8兩個部分也可以合併寫。

  9、課題研究成果;

  這個部分是回答上面提出的第三個問題“課題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10、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今後的設想。

  實驗性研究課題結題報告的結構,基本上與應用性研究課題結題報告相同。它們之間的差別在3個地方:

  1、研究報告中的第3部分“課題研究目標”,在實驗報告中應改為“實驗假設”。

  2、研究報告中的第9部分“課題研究成果”,在實驗報告中應改為“實驗結果與分析”。

  3、研究報告中其他部分的標題中的“課題研究”,應改為“課題實驗”。

  二、結題報告的總體要求

  1、要根據課題研究型別的要求,規範小標題的表述。

  科研課題的型別大致分為兩類,即應用性研究課題和實驗性研究課題。應用性研究課題和實驗性研究課題的結題報告,在小標題的表述上是有所區別的(這個區別在第一部分已講過了),要按照不同型別的要求來表述小標題,做到前後一致。有些課題組沒有分清所研究的課題屬於應用性研究課題還是實驗性研究課題,因而,在結題報告小標題的表述中出現不應有的混亂:在應用性研究課題結題報告中,有些部分的小標題以“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課題研究的方法”、“課題研究的步驟”、“課題研究的成果”等來表述,其他部分的小標題則以“實驗目標”或“實驗內容”這樣的小標題來表述,小標題的表述互不協調。還有,“假設”是實驗性研究課題結題報告結構中一個重要的部分。但在實驗性研究課題結題報告中有的沒有這一“假設”,而在應用性研究課題的結題報告中有的反而出現“假設”。這樣的表述是不規範的,在修改時應使注意小標題的表述前後一致。

  2、要扣緊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撰寫結題報告。

  圍繞科研課題題目,尤其是扣緊題目中的關鍵詞語,是寫好一篇結題報告的基本要求,也是填寫好立項課題申報表,制定好課題研究方案,撰寫好開題報告,組織好課題研究的基本要求。如果能切實做到緊扣題目,緊扣關鍵詞語,在撰寫時就不會出現大的偏差。例如:《增強農村中學德育實效性的研究》這項課題,其關鍵詞是“德育實效性”,“增強農村中學”是“德育實效性”的修飾語。在結題報告中就要抓住“德育實效性”這個關鍵詞,在“研究成果”部分表述所研究的“德育實效性”是什麼。

  3、結題報告的結構要完整。

  要按照10個部分的基本結構要求來撰寫結題報告,做到結構完整。有些結題報告存在結構性缺失,有的缺失一、二項,有的缺失多項,有的自定結構,自設小標題,這些都是不符合規範要求的。結題報告的撰寫格式不同於論文的撰寫格式,要注意不要仿照論文格式來寫,不要在結題報告的前頭增設“內容提要”、“關鍵詞”、“引文”等。結題報告也不同於經驗總結,不要以經驗總結的格式要求來撰寫結題報告。

  4、語言文字表達要規範。

  結題報告運用的語言應是陳述性的報告性的,文字應當簡潔流暢。在語言文字的表達中,一要注意不要使用經驗總結式的語言;二要準確表達,切忌答非所問;三要簡練,文字切忌累贅、重複。

  三、結題報告各部分的基本要求

  1、課題提出的背景:

  這個部分內容的陳述,要求用兩、三段簡潔的文字講清選擇這項課題進行研究的原因、理由,回答好“為什麼要選擇這項課題來研究”這個問題。個別的結題報告,如有必要,還可列出一個部分“課題內涵的闡釋”,專門對課題的內涵作說明。

  2、課題研究的意義:

  課題研究的意義包括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這個部分既可以單獨作為一個部分來陳述,也可以歸入“課題提出的背景”來陳述。這樣處理的好處,在於能更充分地回答“我們為什麼要選擇這項課題來研究”這個問題。

  3、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是進行課題研究的理論指導。課題研究需要在一定的理論指導下來進行。這部分的陳述要求理論依據要具體,要圍繞課題研究的需要,有針對性地列出課題研究所依據的若干個具體的'理論觀點或若干項具體的政策,所依據的理論要具科學性和先進性,所選擇的政策要具時代性。在陳述理論依據時,應切忌將某一專家、學者的整篇著作或某一個檔案、某位國家領導人的講話全文當作理論依據。

  4、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體現的是本課題研究的方向,是本課題研究所要最終達到的目的。在實驗性的課題中,它體現的是“實驗假設”。實驗假設其實也是實驗將要達到的目標。這一部分的陳述只須用一、二百個字就能說明問題。這個部分的陳述,要注意以下3個問題:

  一是課題研究目標的確定不要過於空泛,過於原則,或沒有扣緊課題題目。例如,有的課題研究報告在“研究目標”中,提出要“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社會所需要的人”,使學生成為“具有豐富的知識、健康的情感、健全的個性和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的一代新人,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能自尊、自信,敢於迎接社會的挑戰”,這樣的研究目標顯得過於空泛、原則。有的提出,要透過對課題的研究,“探索德育的性質,研究對培養人素質和新型主體人格的普遍要求,探索培養目標,探索德育的基本任務,探索德育的主旋律”,確定這樣的已經由國家確定了的研究目標,顯然是不妥的。

  二是要注意結題報告結構的內在聯絡。也就是說,本課題所確定的研究目標,最終必須落實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個課題的研究合格不合格,能不能透過驗收,就看在研究成果中,所取得的成果是不是達到了預期的研究目標。在陳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時,一定不能忽略研究目標與研究成果之間這一內在的聯絡。否則,會令人感到這個課題研究並不成功。

  5、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陳述的是課題研究的範疇,課題研究的著力點。對研究主要內容的表述應當緊扣研究目標,簡明扼要,準確中肯。在陳述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時,有的將子課題表述成研究的內容,這也是一種簡潔明瞭的表述辦法。必須注意的是,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與課題研究成果同樣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絡,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的研究結果必須在研究成果中予以體現。

  6、課題研究的方法:

  課題研究的方法,指的是該項課題在研究時所採用的教育科研方法。一項課題的研究,往往要採用多種科研方法。比如,採用實驗法,同時也可能採用問卷法、調查法、統計法、分析法等。這部分的陳述,一般列出將採用的科研方法,稍加說明就可以了,花費的筆墨不必很多。

  7、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這部分的陳述比較簡單。一般將課題研究分成準備、實施研究、總結等三個階段,也有的分成四個、五個階段。然後,在每個階段中簡要陳述做了幾項工作,一做什麼,二做什麼,三做什麼,簡明扼要,不必詳細陳述。

  8、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

  “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這部分,需要花費較多的筆墨來陳述。要透過回顧、歸納、提煉,具體陳述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具體陳述採取哪些措施、策略,或基本的做法來開展研究。

  “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這部分也可以與“課題研究步驟”合在一起陳述,在每一個階段中具體陳述所做的幾項工作,所採取的研究策略或措施等。

  撰寫“課題研究的主要過程”這部分內容時,應注意不要用總結式的語調來撰寫,不要將這部分寫成經驗總結或研究體會。

  9、課題研究成果:

  “課題研究成果”這個部分是整篇結題報告中最為重要的部分。一個結題報告寫得好不好,是否能全面、準確地反映課題研究的基本情況,使課題研究成果具有推廣價值和借鑑價值,就看這部分的具體內容寫得如何。一般說來,這部分的文字內容所佔的篇幅,要佔整篇結題報告的一半左右。

  “課題研究成果”這個部分內容的表述,要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不要只講實踐成果,不講理論成果。一個結題報告的研究成果,應當包括理論成果和實踐成果兩個部分。不少的結題報告,是這樣陳述研究成果的:我們透過研究,開設了幾節公開課、觀摩課,發表了多少篇論文,獲得那一級獎,在cn刊物和那些彙編上發表了幾篇文章,有多少學生參加什麼競賽獲得了那些獎項。或者是,透過研究,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獲得了哪些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得到了哪些提高等等。這些是不是研究成果?是成果。但僅是屬於實踐成果。一篇結題報告,單單這樣陳述,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樣的陳述,別人無法從你們的研究成果中學習到什麼,這樣的研究成果沒有什麼借鑑推廣價值。具有借鑑價值和推廣價值的,往往體現在理論成果部分。有的同志認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沒有什麼理論成果。其實不然。我們所說的理論成果,就是我們透過研究得到的新觀點、新認識,或者新的策略、新的教學模式等等。這些新觀點、新認識、新策略、新模式,又往往與我們在“研究目標”或“研究內容”中所確定了的要達到的成果密切聯絡。例如,有項研究閱讀教學的課題所確定的研究目標是:要透過研究,“建構具有主體性、開放性、實效性、體驗性、創造性的自主探究、激勵成功的閱讀教學新模式,研究探討該模式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基本操作程式和常用操作程式以及操作該程式的有效展開和運作的基本教學策略”。那麼,在“研究成果”中,具體陳述所建構的新模式是什麼,以及基本原則、操作程式、基本教學策略等。這些就是研究的理論成果,這樣的研究成果才有借鑑和參考的價值。

  第二,研究成果的陳述不能過於簡略。有些課題在研究過程中,撰寫出多篇學術論文。這些學術論文,就是課題研究的部分主要成果。在結題報告“研究成果”部分,要將這些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煉、歸納進去。有的結題報告是這樣陳述所取得的成果的:研究成果詳見什麼什麼論文。只是這樣的陳述是不行的。如果一個課題分為幾個子課題來研究,在結題報告的成果表述中,也要將這幾個子課題研究的成果進行提煉、歸納。在提煉、歸納時,應注意不要只是簡單地羅列這個子課題的主要成果是什麼,那個子課題的主要成果是什麼,而應融會所有子課題的主要研究成果,歸納出幾點。同時也應注意這些子課題的研究成果必須體現所確定的研究目標。

  第三,有關課題的研究經驗或研究體會不要在“研究成果”這個部分來陳述。一般說來,一個研究課題在透過結題驗收以後,課題組還需要進行總結。這個總結,就要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談及研究的體會。而在結題報告中,就不要陳述這兩個方面的內容。

  10、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今後的設想:

  這個部分內容陳述要求比較簡單。但要求所找的主要問題要準確、中肯。今後的設想,主要陳述準備如何開展後續研究,或者如何開展推廣性研究等。

  開題報告的寫法

  開題報告的撰寫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開題報告名稱

  開題報告名稱就是開題報告名字。這看起來似乎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專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開題報告的形象與質量。那麼,如何給開題報告起名稱呢?

  (1)、名稱要準確、規範。

  準確就是開題報告的名稱要把開題報告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物件是什麼交待清楚。開題報告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準確的把研究的物件、問題概括出來。規範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範、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範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

  這裡有一個專題名稱叫“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如果這個題目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還不錯,但作為專題的名稱,則不是很好的。因為專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語氣。若改為“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對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影響”則較為妥當。

  (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開題報告,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儘量不要,最長一般不要超過20字。

  2.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研究背景是什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開題報告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開題報告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

  3.研究的指導思想

  開題報告研究的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能是哲學、數學、自然科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科學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

  4.研究的目標和假設

  開題報告研究的目標和假設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相對於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和假設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假設具體,才能明確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能瞭解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幹擾。

  確定專題研究目標和假設時,一方面要考慮專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還要考慮開題報告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5.研究的基本內容

  我們有了開題報告的研究目標和假設,就要根據目標和假設來確定我們這個開題報告具體要研究的內容。相對研究目標和假設來說,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更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和假設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我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係。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我們整個專題研究十分不利。

  6.研究的步驟和進度?

  開題報告研究的步驟和進度,也就是開題報告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和進度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聯絡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

  7.研究方法和資料獲取途徑

  開題報告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等,但在研究性學習中的開題報告研究方法用得最多的是社會調查法和受控對比實驗法。一個大的專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專題可以主要採用一種方法,同時兼用其他方法。

  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只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要透過調查瞭解情況,如何制定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都不是隨隨便便發張表,列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

  開題報告研究資料的獲取途徑也很多,包括文獻調查、考察調查、問卷調查、設計並進行實驗、科學觀測等。主要採用哪些資料獲取途徑,一定要經過充分的研究。

  8.研究的成果形式

  開題報告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報告、論文、發明、軟體、課件等多種形式。專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專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專題沒有完成。

  9.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在集體開題報告研究方案中,要寫出專題組組長、副組長,專題組成員以及分工。專題組組長就是本專題的負責人。專題組的分工必須要分得明確合理,爭取讓每個人瞭解自己的工作和責任,不能吃大鍋飯,但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5

  開題主要研討課題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開題活動建議由課題主持人所在單位教科研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並儘可能向社會開放。

  一、開題活動簡況:

  開題時間、地點、主持人、評議專家(課題組外專家,專家應不少於2人)、參與人員等。

  開題時間: 20xx年10月 開題地點: 永城市第三小學會議室

  主 持 人: 董松濤

  評議專家: 高 昂 李 鋒 董松濤

  參加人員: 常彩麗 李黨玲 劉靈俠 翟玲芳 黃 培 聶 華

  二、開題報告要點:題目、內容、方法、組織、分工、進度、經費分配、預期成果等,要求具體明確、可操作,限5000字以內,(可加頁)。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新型評價方式的研究》開題報告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為此,我們決定進行“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以評價改革為突破口,運用評價的導向激勵,指導教師建立“有意義的課堂”.

  本課題以“四環節迴圈教學模式”為依託,在校領導的參與和引領下,以本校四、五、六年級數學教師為主要的研究隊伍,有很強的實踐應用價值;本項研究將促使我們不斷思考,逐步樹立新的課堂教學觀、師生觀、活動觀、評價觀等觀念;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鍛鍊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將推進本校的課堂教學改革,使我們的課堂成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樂園,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推動新一輪課程改革,進一步完善我市推行的“四環節迴圈教學模式”.

  隨著資訊科技和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當今社會人才觀產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改革“以知識為本”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形成以“人的發展為本”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國內外特別是國內近幾年來一直在進行著課堂教學評價的研究和探索,透過研究也總結出相應的實施方案,我們將會借鑑他們的研究成果,結合我市的“四環節迴圈教學模式”,積極開展本課題的研究。

  (二)重點研究的內容:

  1.探索數學新型課堂評價內容和方法,透過研究,尋找科學、有效、實用的評價方式。

  2.致力於學習習慣培養的指導,使每個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達成師生互尊、互愛、互敬、互幫、互教的教學氛圍。

  3.透過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的轉變,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更好的推行“四環節迴圈教學模式”.

  4.透過課堂教學評價方式的完善,提升教師專業素質,推動我校教師隊伍的成長

  5.結合研究的成果,怎麼在我校進一步推廣是我們面臨的難點。相信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我們將會積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本課題研究的途徑與方法:

  透過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綜合運用以下方法進行研究:

  1.文獻研究法 廣泛蒐集和查閱相關文獻資料,為研究提供科學的理論支撐。文獻研究法是整個課題研究中輔助性的研究方法。

  2.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法是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並在行動研究的過程中,結合調查研究、對比研究、經驗總結等方法。

  3.教育實驗法 大膽把學習和研究得到的有關理論成果及時應用於教學實踐,透過實踐驗證理論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及時將理論成果轉化為教學“生產力”,為小學數學教學服務;

  4.問卷調查法 透過實際瞭解和問卷調查,掌握學生研究前後的數學自主學習效益狀況,為課題研究提供準確的資料;

  5.統計分析法: 將調查的資料和資料進行科學的統計和分析,以之作為調控整個課題研究和實驗的參照。

  (四)課題組人員分工

  (五)本課題具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啟動階段(20xx、5-20xx、6)

  1.召開所有課題組成員會議,收集資料,進行可行性調查論證,申報課題,進行理論學習。

  2.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確定子課題研究,召開課題組骨幹人員會議,明確層級管理,形成具體的研究工作網路。

  3.完成開題報告,組織開題論證,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6-20xx、1)

  1.完善課題研究計劃,進行前期調查。

  2.圍繞實驗課題,結合自身教育教學實踐,開展研討活動,交流經驗,探索規律。

  3.聽專題講座,提升教育理論水平,以理論為支撐,拓展研究思路。

  4.收集、整理研究過程中各種案例,有針對性撰寫研究文章,彙總階段性研究成果。

  第三階段:結題階段(20xx、2-20xx、5)

  1.整理研究資料,形成子課題研究報告

  2.形成課題的研究報告(總結報告、課題報告、專題介紹、案例分析等)

  3.完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新型評價方式的研究》研究專題

  (六)課題研究的經費分配

  課題組活動經費的預算和公示。

  1.材料列印費200元。

  2.示範課影片及課件製作費500元。

  3.外出培訓費1000元。

  (七)預期成果

  將小學階段課堂教學中新型師生評價方式研究的最終結果製作成《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新型評價方式研究》的論文。

  三、專家評議要點:側重於對課題組彙報要點逐項進行可行性評估,並提出意見和建議,限1000字以內。

  開題報告專家評議要點

  專家組聽取了課題研究的開題報告,審閱了課題研究的有關前期準備材料,經過認真評議,形成如下論證意見:

  1.從課題的選題來看,是一個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新課程課堂教學倡導多主體、多元化評價,讓師生掌握評價手段發揮內部評價的效用,尤其是處於主要地位的教師科學運用評價這項工具,蒐集資訊,在資訊反饋的基礎上了解自己教學的得失,進而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題的主導思想及其研究內容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2.課題研究的目標明確。旨在透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新型的評價方式,目標明確、具體、貼近實際,有較強的可行性。

  3.課題研究內容具體。課題內容能依照新課標要求及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較準確地把握了課題研究的方向,面向實際,實用性較強。建議對探究物件及具體評價方式做出清晰地界定,進一步細化和具體化,力爭時效性、可操作性更強。

  4.課題研究方法得當。如本課題中的教育實驗法和問卷調查法,讓課題研究落到實處,真正服務於教學改革。

  5.課題研究計劃全面,按時間序列進行了詳細的過程設計,並對實施階段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劃分,課題成員結構合理,研究任務分工明確。建議為保證課題研究的落實,課題組應重點關注“研究充分”的保障條件,可定期召開課題研討會,形成例會制度,並把課題研究和學校的教學工作聯絡起來,列入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

  6.課題研究的成果要多樣化,本課題可以結合課題內容,以多種形式呈現出研究的成果,不一定是單一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新型評價方式的研究》論文,也可以具體的以多種方式呈現。

  專家組最後建議,課題組應進一步修改完善開題報告,組織開展課題相關理論研究培訓,按照分工,展開課題研究,定期交流研究新的成果,對研究過程性資料及佐證材料的進行歸檔和整理等。

  專家組一致同意本課題按開題報告進行研究!

  四、重要變更:側重說明對照課題立項申報書、根據評議專家意見所作的研究計劃調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頁)。

  課題研究重要變更 根據評議專家意見本課題組對所作的研究計劃做如下調整:

  課題研究的方法應該是科學的、規範的、靈活多樣的,本課題的研究還有一部分研究內容也可以使用多方位探究法,以便更好的進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新型評價方式的研究。根據不同的活動內容進行不同角度的、形式多樣的評價研究。課題研究的成果要明確化、具體化、多樣化,本課題可以結合課題研究內容,以多種形式呈現出研究的成果,從籠統的《小學數學教學評價方式研究》,變為具體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新型評價方式研究》論文。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6

  一、選題意義和背景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數學,各種其他學科的研究也離不開數學。就人類生活來說,我們的衣食住行、經濟生活、休閒娛樂等活動中充滿著數學的味道。就學科研究而言,以經濟學為例,微觀經濟學透過數學的應用為個人和企業的決策提供依據,數學在宏觀經濟學中的應用涉及到國計民生、政府宏觀管理等方面,博弈論與資訊經濟學運用數學建立了很多有趣而深刻的模型,既可以解釋社會中的很多問題,也可以為人們的決策提供參考。同時,政治經濟學、財政學、經濟史等學科的研究也在很多地方用到數學。因此,數學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課程的實施,應社會的需要、個人發展的需要,人們的學習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往的數學教學往往侷限在數學知識方面,數學的學習透過解決結構良好的、有固定答案的數學題來展開,教學方式也往往以灌輸為主,數學學習結果也以解題的分數作為評判標準。誠然,數學知識是數學學習的基石,但是如果僅僅將數學學習理解為數學知識的學習,未免對數學的理解狹溢化。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的能力成為人們關注的一個重大問題。近年來,人們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努力,研究性學習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以數學建模、數學探究、數學實驗、數學主題閱讀等為主要形式的數學課題學習也應運而生。

  二、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對學生髮展有重要促進作用。筆者結合課標、教材的內容以及自身的體會,在對國內外文獻進行梳理的基礎上,提出了對髙中數學課題學習開展現狀進行研宄的問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反思性學習理論、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成為數學課題學習的重要理論基礎。

  三、參考文獻

  [1]張思明。張思明與數學課題學習[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2,4-5,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2-4,8,98.

  [4]霍益萍。研究性學習:實驗與探索[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xx:10.

  [5]張思明,王尚志。課題學習的教學設計和實踐案例[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6]盧萬兵。國內外數學課題學習研究綜述[J].數學教學研究,20xx(8):2-4.

  [7]王愛芬。國外及我國開展研宄性學習的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4):49-50.

  [8]馬復。初中數學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229.

  [9]仇金家。中學數學課題學習指導:數學探究、數學建模與數學文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7-10.

  [10]劉來福,李延林。提倡數學實踐激發學生創造[J]數學通報,1998(12):24.

  ……

  四、論文提綱

  第一章 研究的背景及問題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二、問題的提出

  三、相關概念界定

  1、學習性研究

  2、課題學習與數學課題學習

  3、數學建模

  4、數學實驗

  5、數學探究學習

  6、數學主題閱讀

  第二章 文獻綜述

  一、國外文獻綜述

  二、國內文獻綜述

  1、數學課題學習的意義

  2、數學課題學習的實施

  3、數學課題學習的幾種主要形式

  4、課標中的數學課題學習

  5、教材、刊物中的數學課題學習

  6、數學課題學習的案例

  第三章 數學課題學習的理論基礎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二、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三、布魯納的認知發現說

  四、反思性學習理論

  五、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

  第四章 高中數學課題學習開展現狀及其分析

  一、對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感悟

  1、學生參與熱情高,研究問題緊密聯絡實際

  2、家長重視程度高

  3、競賽開放性強

  二、課堂觀察

  1、課堂教學的亮點

  2、課堂教學的缺陷

  三、訪談

  1、針對教師(教研員)的訪談結果及分析

  2、針對學生的訪談結果及分析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一、研究結論

  1、數學課題學習對學生髮展有促進作用,課題學習與常規教學相得益彰

  2、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積極性很高

  3、對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是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

  4、家長支援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但也受考試成績目標的影響

  5、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受時間、師資的影響

  6、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形式較為單一

  7、交流與合作在數學課題學習中尤為重要

  二、建議

  1、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提升自身能力,並儘可能充分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數學課題學習

  2、學校要注重時間的合理安排和師資的最佳化

  3、教育部門要督促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與教研

  4、積極完善數學課題學習評價體系

  5、廣泛宣傳,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

  第六章 研究反思

  參考文獻

  五、論文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的基本主張: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對於世界的理解和賦予意義卻是由每一個人自己決定的;每個人都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現實和解釋現實,個人的經驗世界是用自己的頭腦建立的,由於每個人的經驗以及對經驗的信念不同,其對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就具有差異。”

  學生知識的建構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這種建構與學生經驗、信念、問題情境等密切相關。學生不是空著頭腦走進教室的,我們的教學要將學生的學習融入真實情境之中,並使問題情境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適應。教師在教學中要創設利於學生髮展的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構建知識,並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進行指導,為學生的發展一步步地鋪好臺階。同時,教師要給學生提供相當數量的例項,讓學生利用所學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不追求統一的嚴格的標準答案,儘量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和己有知識水平,透過學生在已有經驗基礎上從現實中發現問題、解釋現實,不斷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併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六、研究方法

  觀摩學習、問卷調查、實踐操作。

  七、研究內容

  結合自己對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感悟和課堂觀察、師生訪談的情況,筆者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得出了以下七條結論:數學課題學習對學生髮展有促進作用,課題學習與常規教學相得益彰;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積極性很高;對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進行積極有效的評價是教師面臨的一大挑戰;家長支援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但也受考試成績目標的影響;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受時間、師資的影響;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形式較為單一;交流與合作在數學課題學習中尤為重要。

  八、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作者從觀摩年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論文答辯的情景體會到學生參與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熱情很高,他們很重視這種活動,研究問題與實際聯絡緊密,同時也表現出了他們交流合作的能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對教師的訪談、對學生的訪談和課堂觀察來看,學生有著積極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強烈願望。儘管學生參與數學課題學習的經歷各不相同,但他們都有著較強的好奇心和參與意識,例如有的同學因喜歡動手操作而喜歡數學實驗,有的同學喜歡透過主題閱讀了解有趣的數學現象。

  儘管高中的學習任務較重,學生課餘時間不多,但他們願意拿出時間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思考探索,並儘可能地利用相關資源解決問題,這些都是令人感到欣慰的。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這就要求學校、教師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參與機會,給予學生必要的輔導和支援,提供各種可利用的資源,從而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平臺。

  九、預期的結果

  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課程的實施使得人們的學習方式發生很大變化。筆者聯絡課標、教材的內容以及自身的體會,在對相關文獻進行綜述的基礎上,提出了對高中數學課題學習開展現狀進行研究的問題,結合自己對北京高中數學知識應用競賽的感悟和課堂觀察、師生訪談的情況,試圖分析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過程中的相關問題,併為數學課題學習的進一步開展提出可行性建議。透過對來自一線的相關資料的研宄得出了一些有意義的結論,並結合實際對教師、學校、教育部門等提出了相關建議。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筆者可就此問題收集更為廣泛的資料進行分析,從而使得該研究所得結論更為可靠、更有參考價值。

  透過對研宄結論的分析,筆者提出以下觀點:教師要轉變觀念,積極提升自身能力,並儘可能充分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數學課題學習;學校要注重時間的合理安排和師資的最佳化;教育部門要督促數學課題學習的開展與教研;積極完善數學課題學習評價體系;廣泛宣傳,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最後,筆者對此研究進行了反思,認為在時間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筆者可就此問題收集更為廣泛的資料進行分析,從而使得該研宄所得結論更為可靠、更有參考價值。

  十、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第7學期第20周1月8日指導教師與學生見面,指導學生選題,初步查詢,收集相關資料。

  第7學期結束即1月20日前,由指導教師下達畢業論文(設計)任務書,制定畢業論文(設計)相關計劃。

  第8學期第2周結束即2月23日前,學生應完成開題報告,並交給指導教師審閱。指導教師將開題報告電子版統一提交至系裡留檔。

  第8學期第8周(4月2日-4月6日),我係將組織畢業論文(設計)中間檢查,檢查內容涉及:學生論文(設計)任務書的執行情況;指導教師的指導情況;畢業論文(設計)工作各環節的跟蹤檢查及改進措施。

  學生在第8學期11周結束即4月27日以前完成論文(設計)初稿,並交給指導教師審閱。

  學生根據指導教師提出的修改意見對論文(設計)進行修改,在第8學期14周結束即5月18日以前完成論文的最終定稿,交指導教師和評閱教師評閱,並準備論文(設計)答辯。

  初步定在第8學期第15周(5月21日-5月25日)進行畢業論文(設計)答辯。

  在答辯結束一週內系裡進行畢業論文(設計)工作總結並將相關材料和工作總結報教務部備案。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7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明確提出了中小學創辦特色學校的要求。

  創辦特色學校是學校管理應對當前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同區域文化資源結合,是將理論化的建設賦予了活色的靈魂,使特色學校更能凸顯其獨特的風格。特色學校是區域文化資源傳承和發展的特殊載體,特色學校也可以使區域文化資源在教育領域凝聚和創新;同時在特色學校的創辦過程中又體現著區域文化資源的潛移默化,可以利用區域文化資源優勢辦出真正具有獨特風格的特色學校。因此,以區域文化資源為突破口進行特色學校建設,立足於學校實際,加強各方面建設,是尋求突破發展的全新探索。

  二、課題的研究目標及內容

  本課題以進一步解放思想和更新觀念為前提,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價值取向,以全面提高學校育人質量為宗旨,在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內化幸福教育的辦學理念,踐行幸福教育的辦學行為,打造學校的幸福教育辦學特色。

  結合學校“內涵發展,特色強校”的辦學思路,堅持全面推進、重點突破、面向全體、發展個性、發揮優勢的原則,既努力辦出特色,又堅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從教育教學本身的客觀規律出發、找準突破口、制定配套措施抓具體,逐步實現辦學特色。

  三、課題的研究物件和範圍

  本課題的研究屬於綜合性研究,周邊學校的教學工作為研究物件,調查周邊學校發展出了特色或沒有特色的數量對比,再以我們學校“以幸福的教育培養幸福的人”的辦學理念為核心,以校訓“益物、益人、益己”的三個維度為經,以“幸福文化、幸福校園、幸福課堂、幸福教師、幸福學生、幸福體藝”六個方面為緯,深入挖掘幸福教育的內涵,並使之內化為師生自覺的行為和追求,從而打造學校幸福教育辦學特色。

  四、課題的意義

  學校的發展也存在許多困惑。一方面,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過重;部分老師對學生管理手段跟不上孩子的發展,造成師生關係緊張;一些學生的個性在校得不到張揚,一些學生的自尊心得不到保護。同時由於家庭、社會風氣、網路的影響,使孩子們感受不到受教育的快樂和幸福。另一方面,對教師而言,由於激烈的升學競爭而感到壓力重重;由於長期單調的教學工作而感到職業卷怠;由於收入的清貧而感到生活的拮据。這些因素使部分老師厭倦教師這個職業,感受不到作為教師的快樂和幸福。另外開展課題研究有利於學校教科研工作的推進。

  綜上所述,20xx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校全體教師將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自覺學習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教學,努力做一名“科研型”教師。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8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雖然屋外細雨霏霏、寒風料峭,我們的會場卻暖意融融、熱情高漲,懷著對教研的熱忱,帶著對教育的思考,我們欣喜地迎來了xx小學市級課題《基於生命教育的小學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策略研究》和縣級課題《小學美術自主性課堂教學研究》的開題報告會。這是我們全體同仁共同努力的成果,也是希望小學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一件大喜事。

  今天,我們有幸邀請到xx縣教育科研專家——縣教研室張主任蒞臨會議指導。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表示歡迎。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今天會議的主要議程,第一項,請《基於生命教育的小學班級精神文化建設策略研究》課題負責人楊xx老師做開題報告。

  下面會議進行第二項,請《小學美術自主性課堂教學研究》課題負責人葉xx老師做開題報告。

  下面會議進行第三項,請張主任點評、論證發言。

  張主任對課題研究的可行性進行了論證,並提出了具體的修改、研究建議,為我們的研究搭建了階梯。我們一定會認真落實張主任的指導、建議,不斷完善研究方案、認真開展好課題研究,不斷提升自身素質。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張主任的指導!

  下面會議進行第四項,請校長做表態性發言。

  今天的開題儀式真是讓我們獲益匪淺,專家的指導使我們明晰了課題研究的思路,領導的要求讓我們感受到肩上的責任任重而道遠。

  我想,在座的各位老師一定和我一樣心潮澎湃,我建議,讓我們用掌聲再次對張主任的不吝賜教表示我們最崇高的敬意!也預祝我們在今後的教育科研之路上披荊斬棘,越挫越堅!謝謝!

  開題儀式到此結束。感謝大家參加今天的課題開題會!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9

  一、基本資訊:

  專案課題名稱:當代大學生對中國經典文學的傳承研究

  內容摘要(不得少於400字)。

  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著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國經典文學作為我國文化的載體本應該是每位大學生必須瞭解的。可而今隨著網路世界的愈發繁華,我們的經典文學正在被慢慢冷落。作為炎黃子孫,繼承和發揚中國經典文學是每個中華兒女應盡的義務。

  本課題以安徽科技學院各專業學生為研究物件,透過問卷調查、座談會、訪談等形式,研究大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學的喜好情況和閱讀動因;分析大學生對經典文學的學習情況及重視程度;探究我國經典文學逐漸被忽視的根本原因、解決辦法以及策略,切實幫助學生提高良好的文學素養,拓展思維方式,使中國經典文學能得到普及併發揚光大。

  二、專案論證:

  (一)申請理由(包括自身具備的知識、自己的特長、興趣、已有的實踐創新成果等)

  1.課題組成員截至目前已學習了計算機基礎,邏輯學等課程,正在學習大學語文、創造力理論與創新、資訊檢索等課程,我們想把自己大學所學課程聯絡起來運用到實踐中去,用實踐去檢驗和鍛鍊自己。計算機基礎、資訊檢索課程的學習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基礎工具,同時在實踐過程中也能加強我們對計算機的運用技巧;透過邏輯學的學習,使我們的思維方式更加嚴謹,這為以後課題研究方式、過程等的安排提供了智力保證,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設計調查問卷;另外,我們想透過對當代大學生對中國經典文學的傳承研究幫助所有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經典文學觀,這為高校大學語文課程的開展及學生對大學語文課程的學習都能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形成一個良性迴圈。更重要的是,我們想為國家盡微薄之力,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本課題四個組員的選擇都很有講究。第一,四個課題組成員都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且對經典文學抱有濃厚的興趣;第二,課題組成員許志剛同學擁有非常好的組織能力,為課題組四個成員今後的合作提供保障;第三,課題組成員姜軍同學精通計算機,能高效地使用課題研究所需要的各種軟體;第四,課題組成員周敏同學善於交流,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強,能順利完成實地採訪工作;第五,課題組成員毛傳瑩同學語文功底紮實,擅長寫作,對以後課題論文的撰寫十分有利。

  3.本課題組所有成員都對中國經典文學抱有濃厚興趣,面對身邊同學對自己國家經典文學的漠然,我們想找出原因和解決方案。力求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經典文學閱讀觀,切實幫助學生提高良好的文學素養,拓展思維方式,使中國經典文學能得到普及併發揚光大。

  4.本課題組成員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1)課題組成員周敏:寒假社會實踐論文被評為20xx、20xx年外國語學院寒假社會實踐優秀論文;暑期社會實踐論文被評為20xx年外國語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優秀論文。

  (2)課題組成員毛傳瑩:20xx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移動課堂”課程論文被評為安徽科技學院優秀課程論文 .

  (3)課題組成員許志剛被評為安徽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20xx年和20xx年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4)課題組成員姜軍:《中國近代史綱要》優秀論文。

  (二)立項依據:本課題研究現狀與趨勢,理論意義與應用價值,創新點。(三部分逐項填寫)

  1.本課題研究現狀與趨勢:

  (1)對於當今人們對傳承經典文學的態度的研究。

  眼下讀書界的“經典熱”轟轟烈烈,不少人都主張重讀經典。《文藝報》20xx年4月期指出:“珍視經典,而且正確地面對經典,才能掃除我們土地上太多的塵埃。”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協會副會長指出:當代人要擺正對經典文學的態度。

  (2)對於經典文學的傳承途徑的研究。

  張豈之先生在學術研究的同時,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普及工作,並且擔任教育部文化素質教育委員會顧問。他認為:“關於普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觀點來梳理寫成普及性的讀物,都可以相互借鑑、取長補短。但是前提是要尊重歷史,如果對歷史尊重不夠的作品,即使可以在一定的時間裡引起轟動,引起大家的關注,但是它們的學術壽命是不會長的,隨著讀者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在科學基礎上,學術研究的那些東西倒是永恆的。

  湯一介先生說:”國學經典書籍中對現在依然有意義的道理,讓現在的小孩子跟今天的社會生活結合起來,這完全是可以的。特別是我們在比較浮躁的社會,透過一些傳統的東西,告訴小孩子們對於現代的意義是什麼。我想這種普及工作是有意義的,過去我們做過,我想今後我們也會繼續做的。

  方克立先生說:“經典的教育非常重要,特別是過去的100多年,我們文化發展中確實有一些問題,我們過去的文化取向太過於向西方傾斜,年輕人感興趣的都是西方的東西,我們傳統的東西、特別是經典就更陌生了。青年人特別需要加強這方面的教育,對廣大群眾也要進行這方面的普及。

  在這個物質社會,我們祖先留下的許多精神財富已被物質財富擊敗,人們深感當代人可貴精神的缺失嚴重,許多大家都開始研究如何能讓經典文學走進當代人的精神世界,助他們找回迷失的自我。

  (三)前期準備情況:本單位所具備條件,查閱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

  1.本單位所具備的條件:課題組四個成員都對中國經典文學抱有濃厚興趣,這為以後課題研究的開展創造了非常有利的條件;其次,課題組姜軍同學精通計算機,能熟練、高效地透過一些軟體對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和總結;再次,其他三位課題組成員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都多次獲得社會實踐先進個人。

  2.查閱資料及主要參考文獻:

  (1)朱維錚:《”國學“答問》 載《書城》20xx年第9期

  (2)張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論》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xx年版。 第108頁

  (3)楊義:《重繪中國文學地圖的方法論問題》 載《學術研究》 20xx年第9期

  (4)郭紹虞。 中國曆代文論選(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郭紹虞。 中國曆代文論選(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遊國恩。 中國文學史(四)[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

  (7)楊適。 原創文化與經典[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xx.

  (8)張傑:《高新技術時代經典文學的命運》,《社會科學期刊》,20xx年第3期

  (9)抗震、符均:《新文化格局與經典的命運》,《蘇州大學學報》(哲社版),1999年第四期

  (10)陶東風:《文學經典與文化權利(上)--文化研究視野中的文學經典問題》,《中國比較文學》20xx年第三期

  (四)研究內容和提綱

  1.研究內容:

  首先,調查大學生對中國經典文學的瞭解情況和閱讀情況。

  在英語和網路的強烈衝擊下,經典文學逐漸被大學生冷漠,很多大學生甚至從來沒有閱讀過一本完整的經典著作,我們希望能透過各種調查方式詳細瞭解當今大學生對中國經典文學的瞭解情況和閱讀情況。

  其次,實證分析語言學習者與非語言學習者對中國經典文學閱讀情況(包括:閱讀量,閱讀內容、閱讀動機等)的差異性。

  透過調查問卷和圖書借閱情況研究不同專業的大學生了解中國經典文學的深度和廣度,分析語言學習者和非語言學習者閱讀文學著作情況,探究二者閱讀文學著作是否具有顯著差異性。對同一階段的愛好經典文學者和非愛好經典文學者的語言學習能力進行對比分析,觀察是否具有明顯差異。

  再次,深入探究影響大學生閱讀中國經典文學的因素。

  透過問卷調查、採訪等方式深入探究影響當代大學生傳承中國經典文學的主要因素,分析造成大學生對中國經典文學漠然的根本原因,研究中國經典文學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後,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營造良好的文學閱讀氛圍,調動大學生閱讀中國經典文學的積極性。

  可以舉辦一些活動激發大學生對經典文學的興趣,如文學知識競賽、書評競賽等;還可以舉辦一些講座,增加他們對經典文學的瞭解;也可以開設選修課,成立社團等引導大學生閱讀經典文學,解決他們閱讀過程中的疑惑和遇到的困難。

  2.研究提綱:發現問題(當代大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學的傳承遠遠不夠)--找出原因(透過問卷調查、實地採訪、實證分析等方式找出根本原因)--解決問題(找出原因後,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方案,幫當代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經典文學閱讀觀,使我國經典文學發揚光大,從而幫助當代大學生提高自身文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五)擬採取的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

  1.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查閱法。查閱相關資料,參考前人對本課題的研究,借鑑他們的可取之處,反思他們的不足之處,為自己的研究汲取經驗。

  (2)問卷調查法。對我校各院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和採訪,瞭解他們對經典文學的瞭解和閱讀情況,找出影響他們傳承經典文學的根本原因,透過深入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3)實地採訪法。在校園內隨地隨時隨機抽取學生進行採訪,透過面對面的交流更好地瞭解他們對經典文學的態度,閱讀量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透過實地採訪,可以幫助被採訪的同學樹立更好的經典文學閱讀態度,同時,也能為我們的研究收集有利的建議。

  (4)實證分析法。運用SPSS13.0統計工具對調查資料進行分析。

  2.技術路線:

  提出問題-實證分析-解決方案

  ①提出問題:由於當今中國的大學生比較重視專業知識的積累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對我國經典文學的繼承,這對大學生的學習,特別是語言的學習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要充分認識到文學對一個不成熟的大學生的重要作用,讓文學活在我們的生活中並指導我們前進,也讓文學得到發揚光大。

  ②實證分析:利用SPSS13.0統計工具,結合我校各專業大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學閱讀的差異制定中國經典文學調查問卷表,對我校各專業學社開展問卷調查,在結合我校圖書館的借閱情況及對學生的座談、訪談記錄,統計大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學的繼承情況,分析造成大學生忽視經典文學的根本原因,探究語言學習者與非語言學習者對文學繼承的差異性。

  ③解決方案:透過對各專業大學生對我國經典文學的繼承情況的研究,找出大學生忽視中國經典文學的根本原因和閱讀經典文學對語言學習者和非語言學習者的指導意義。以達到大學生重視繼承中國經典文學的目的,並從課內外活動的開展中豐富大學生的文學生活,指導大學生的語言學習和以後的工作和生活。

  (六)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找出當代大學生經典文學閱讀量少的根本原因。

  2.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良好的閱讀習慣,是我國經典文學能被更好地傳承;同時也幫助他們提高自身修養,豐富他們的大學生活和精神世界。

  (七)研究進度安排和中期成果(中期研究成果要量化)

  (1)20xx年3月~4月:準備階段。召開課題組座談會,確定課題實施方案,明確成員分工,落實任務;研討調查問卷設計,進一步收集文獻資料。

  (2)20xx年4月~6月:正式調研階段。課題組對安徽科技學院各學院學生進行實際調研(包括問卷調查,實地採訪等),調查影響他們經典文學閱讀量少的根本因素,收集並整理調研資料。

  (3)20xx年7月~10月:實證研究階段。對收集的資料進行統計分析,透過對調查問卷中各問題不同回答所佔的百分比分析,找出原因,再深入探究解決方案。

  (4)20xx年10月~11月:分析與撰寫論文階段。整理調查資料和統計分析資料,在實證研究基礎上,撰寫課題相關論文。

  (5)20xx年11月:綜合研究階段。在綜合研究基礎上,完成論文發表、撰寫課題結題報告並報送校科研處,接受驗收檢查。

  結合問卷調查和實地採訪,預計中期效果:

  提交《安徽科技學院大學生創新科研基金課題中期研究報告》至科研處。

  (八)專案預期成果形式:

  (1)公開發表與專案相關的論文(學生為第一作者,並在文中標明安徽科技學院大學生科研基金課題資助);

  (2)提交社會調查報告;

  (3)透過專家組答辯。

  (九)專案的經濟、社會效益分析

  本課題的研究成果有利於當代大學生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有利於提高當代大學生的文學素養及語言學習能力,更能拓展當代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眼界,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及工作都能產生積極的作用。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10

  反思是學校教育科研的基礎,改變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環節

  1.教學反思的內容

  (1)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學科思想方法、歷史、文化、方法論、教材。

  (2)站在學生學的角度進行反思:個性差異、學習基礎、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認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等)、學習活動過程、學習失敗的原因、學習結果評價方式。

  (3)站在教師教的角度反思:教學決策、教學行為過程、教學結果、教學技能與現代化教育技術有效性。

  想到也做到的事情;想到沒做到的事情;

  沒想到但做到的事情;沒想到也沒有做到的事情。

  2.教學反思的方法與途徑

  自我經歷、學生角度、與同事交流、參考資料。

  把想的事做出來,把做的事說出來,把說的事寫出來

  一、文獻研究法

  蒐集、鑑別、整理文獻,並透過對文獻的研究形成對事實的科學認識的方法。已發表過的、或雖未發表但已被整理、報導過的那些記錄有知識的一切載體。

  過程:提出課題或假設、研究設計、蒐集文獻、整理文獻和進行文獻綜述。

  文獻蒐集的主要渠道:

  文獻的整理與積累:(1)分類(2)排序(3)編目

  二、觀察法

  研究者透過感覺器官或藉助儀器,對研究物件進行自然條件下,有目的、有計劃、連續系統的觀察,並作出具體和詳細的記錄,進而獲取正確而全面的資料的方法。這是教育研究最基本的方法。

  教育觀察的實施步驟

  (1)觀察準備

  ①觀察目的。②觀察物件,明確觀察的重點和範圍。②觀察提綱,列出所需材料的綱目。④觀察方法和步驟,選擇觀察的方法、途徑,安排觀察的時間、次數、位置與程序等。⑤設計觀察的記錄表格。⑥確定觀察儀器。⑦觀察人員的組織分工。⑧觀察的注意事項,根據觀察的特點

  常用研究方法

  (2)實際觀察

  ①聽課。這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觀察形式。②參觀。這也是一種較常用的觀察形式。③參加活動。包括各種內容、各種層次、各種形式的集體活動。這是最豐富、最廣泛的觀察形式。④個別談話、召開座談會、列席會議等其他方式進行的觀察。

  (3)記錄整理觀察材料

  等級法 頻率法 連續記錄法

  三、案例研究法

  一個教學的故事加上一些精彩點評

  1、教學案例的型別

  ①單一片斷型:一個具體生動的教學片斷與評析,反映一個新的教學理念。

  ②對比片斷型:一般是同一個教學內容,兩種不同教法的教學片斷與評析組成,在比較中倡導新理念、新策略。

  ③課時綜合型:一般是由一節課中各具特點的幾個教學亮點與評析組成,反映了一節課教學程序中不同的教學內容與策略。

  ④專題解讀型:一般是圍繞一個專題,由三四個不同的教學策略的案例與評析組成,對某一新理念較為全面地解讀。

  2、教學案例的要素

  (1)主題:核心思想、理念。一是用案例中的突出事件作為主題。二是把事件中包含的主要問題析離出來。

  (2)引言:開場白。描述一下事件的大致場景, 概括地反映事件可能涉及到的問題。

  (3)背景:交代故事發生的有關情況: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等。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說明故事的發生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原因或條件。

  (4)細節:一定程度上,這部分內容是整個案例的主體。但要圍繞主題,忌有聞必錄。

  (5)結果:不僅要說明教學的思路,描述教學過程,還要交代結果,括學生反應和教師的感受等。

  (6)點評:對於案例所反映的主題內容,包括教學的指導思想、過程、結果,以及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觀點和分析。

  3、教學案例研究的幾個特殊方法

  (1)追蹤法:在一個較長時間內連續跟蹤研究單個的人或事,收集各種資料,揭示其發展變化的情況和趨勢的研究方法。

  (2)追因法:先見結果,然後根據發現的結果去追究其發生的原因。

  (3)臨床法:記錄治療、轉變的方法和過程。這一方法既適用於陷入困境兒童的研究,也適用於正常兒童的研究。

  (4)產品分析法:又稱活動產品分析透過分析學生的活動產品,如日記、作文、書信、自傳、繪畫、工藝作品等,以瞭解學生的能力、傾向、技能、熟練程度、情感狀態和知識範圍。

  四、問卷調查法

  問卷調查法是根據調查研究的目的,擬定一些問題或分發印好的問題表格,讓被調查物件書面回答,然後回收整理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一)問卷結構

  1.標題 2.前言 3.指導語 4.個人基本資料 5.問題與選擇答案:6.編碼 7.結束語

  (二)問題的產生:

  1.明確課題 2.提出假設 3.界定概念 4.篩選變數 5.確定指標 6.產生問題(責任編輯:Lw54點Com)

  (三)問題的設計

  1.提出問題應注意的方面:選擇正確的回答型別 問題切合目的和假設 表達陳述清晰無誤 避免問題涉及社會禁忌 問題符合被調查者的水平

  2.提出問題應把握的原則:主題明確 通俗易懂 便於處理

  (四)答案的設計

  1.答案設計的原則:與問題匹配 語言簡單易懂 答案無交叉 答案無遺漏

  2.答案的型別:開放式答案 半封閉式答案 封閉式答案

  (五)問卷的試用與修改

  1.問卷的試用:經過反覆多次的修改。(1)30份至100份試測;(2)10份左右專家和典型被調查者徵求意見。

  2.問卷的修改

  (六)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1.問卷的發放:儘可能親自到場發放問卷並指導問卷的填寫;委託負責的組織或個人;徵得有關組織同意

  2.問卷的回收:問卷回收率應達到70%以上,50%是最低要求,低於50%,調查失敗

  (七)剔除無效問卷

  五、訪談調查法

  訪談調查法是指透過與研究物件交談收集所需資料的調查方法,又稱訪談法、談話法或訪問法。

  訪談一般以面對面的個別訪談為主,也可採用小型座談會、調查會的形式進行團體訪談,還有透過電話進行的電話訪談。

  訪談調查法常用於教育調查、心理諮詢等領域,適用於向被訪者瞭解心理體驗、情感,以及對某一事物的意見、態度、評價等方面的資訊。

  六、行動研究法

  行動中研究,研究中行動。是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與研究者共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從而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的目的的研究方法。

  七、實驗研究法

  運用科學實驗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論及假設為指導,有目的地操縱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條件,觀察教育措施與教育效果之間的因果關係,從中探索教育規律的一種研究方法。

  三要素:自變數 因變數 無關變數

  (一)提出實驗假設:實驗假設的陳述是:如果A,則B

  (二)實驗方案的設計與實施

  1.實驗方案的設計

  第一、實驗操作部分。自變數的操作方法與程式;實驗物件的選擇原則、和程式;無關變數控制的方法與程式;階段和終級目標的評價標準和方法;實驗資料的積累要求、實驗資料的處理方法。

  第二、實驗管理部分。制訂以上述內容為核心的實驗工作計劃,包括組織保證、規章制度、裝置籌劃、經費使用、時間程序的安排等具體方案 。

  2.實驗方案的實施

  (1)實驗組織,實驗學校、班級與實驗教師,保證其代表性。(2)加強實驗程序的控制。(3)有目的、有計劃地觀測實驗效果,經常不斷地收集實驗資料、資料。(調查 測查 收集現成資料 實驗日記 個案資料)(4)階段性小結,不斷進行形成性評

  (三)實驗成果總結

  1.將原始資料、資料歸納整理成易於處理和能夠理解的統計圖表,並在這基礎上進行必要的統計檢驗與統計控制。

  2. 對取得實驗結果的原因進行解釋,從理論上回答“為何如此”的問題,做出因果關係的結論。

  3.將實驗的過程與結果反映出來,形成實驗報告和學術論文。

  (四)無關變數的控制

  1.對主試的控制;2.對被試的控制;3.對環境的控制;4.對時間的控制

  (五)注意事項

  1.實驗設計要符合基本的道德準則;2.必須提出實驗的假設;3.明確評價因變數的指標;4.教育實驗需要反覆進行;5.實驗研究與其他研究方法的綜合運用

  八、比較研究法

  現象在不同時期、地點及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或異類教育現象某種品質、狀況的比較分析,以揭示教育現象的特殊性,並從中把握教育發展一般規律的研究方法。

  1.縱向比較:同一物件,不同時期。如教師成長、學校、學生髮展等

  2.橫向比較:不同物件,同一標準。如不同學校、教師的教學、管理

  3.同類比較:同類事物,觸類旁通。如教學經驗、同類課、同類學校等

  4.相異比較:兩類事物,正反對比。如男女生、優差生等

  5.定性比較:屬性、本質的比較。如某種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的創新與否,各種模式之間的根本區別等。

  6.定量比較:數量的比較,用資料說話。如:教育投資問題、學生考試成績、教育內部結構等問題等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11

  一、課題名稱:

  《中小學數學開放式教學研究》

  二、課題性質:

  本課題是應用型研究課題

  三、課題定義:

  所謂開放式教學,指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努力提供一種情境,讓學生個人或小組積極討論、研究、發現,還學生更多的民主和自由,充分尊重,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相信每一位學生,鼓勵他們想幹就幹,想寫就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可以進行具體、有效的指導和幫助,或組織引導學生互相幫助。它以發展為中心,以問題為紐帶,以訓練為主線,學生主動,教師主導,活動點撥,反饋矯正,發展思維,形成能力。

  四、課題的提出:

  開放對應於封閉,生成對應於預設。教學是預設與生成,封閉與開放的矛盾的統一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設是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教學的執行也需要一定的程式,並因此表現出相對的封閉性。傳統教學則過分強調預設和封,。從而使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氣和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使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中得不到充分發揮。封閉導致僵化,只有開放,才能搞活,開放性是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徵。而多年來農村小學數學教學大多屬於封閉式教學,機械地讓學生聽,一算一練缺少創新教育的環境。學生由此在數學的興趣培養、探究科學的能力培養及開發創造力等方面都受到一定的影響 ,如何尋求一種開放式課堂教學,最佳化數學課堂教學,就成了廣大數學教學工作者深入探索、研究的課題。

  五、課題研究的內容:

  “數學教學要從獲取知識為首要目標變為首先關注人的發展。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發展的教育環境,提供給學生充分發展的空間”。新課標這一理念是針對長期以來的封閉式教學而提出來的,其實質是要實行開放性教學,開式教學首先是教學觀念的開放,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基本內容,包括教學內容的開放、學習方式的開放、教學過程的開放、教學情境的開放、教學評價的開放。

  1、開放教學內容

  數學教育是數學活動的教育,數學內容是數學活動的重要載體。要切實有效地進行開放性教學,就要在認真領會教材編排意圖的基礎上,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編擬出具有較高思維價值的開放性教學內容。

  2、開放學習方式

  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在以教師為主體的機械的聽講為主的, 我們開放式的學生學習方式體現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是師生、生生間多邊互動的活動,具有指導的互教、互學、互幫的解決問題的過程,具體又分為三個小環節:

  ( 1 ) 試一試;

  ( 2 ) 議一議;

  ( 3 ) 辯一辯。

  3、開放教學過程

  開放的教學過程是動態的教學過程。動態的教學過程是指課堂教學過程是動態的發展、適時變化的,而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需求則成為調整教學過程的指揮棒。動態的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內外互動的過程。

  4、開放教學情境

  在教學中要設定開放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新知背景中,積極思維,激起學生尋根問底的心理趨向,產生自發探索、思考、討論、解決問題的求知慾望。創設情境方式是多樣的,如:故事情境、操作情境、謎語情境、兒歌情境、比賽情境。總之,創設情境應有較強的指向性,應是學生較為熟悉的或能理解的生活例項或數學材料。

  5、開放教學評價

  我們在研究開放式教學評價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及個性的全面發展。同時評價方式應是多元的,又以師生評價、生生評價、家校共評為主。在評價時,我們將考慮以下三點:

  (1)注意保護學生的探索心理;

  (2)重視對學生的信任;

  (3)養成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和學習習慣。

  本課題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是從學生的終身發展角度出發而考慮的課題。此課題涵蓋面較大,又可以分解為五個子課題:《開放數學教學內容研究》、《開放數學學習方式研究》、《開放數學教學過程研究》、《開放數學教學情境研究》、《開放數學教學評價研究》。

  由於該課題的研究範圍涉及學生學習、生活及學校、社會、家庭各個方面,既利於教師根據本校情況選擇子課題及小課題,又利於全組的合作研究。

  六、國內外同課題的研究狀況:

  對數學開放式教學研究,國內外各種媒體均有報道。其中遼寧、江西及我省牡丹江等地方深入較早,研究比較系統、紮實,效果顯著。其經驗及成果可操作性較強,對於我校此課題研究有一定借鑑作用。但我市範圍內對此課題研究不夠廣泛,作法不夠深入。所以對此課題研究對我校及至全市數學教學將是有益的舉措。

  七、課題研究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課題的研究有利於教師積極學習教育理論,並將其所學的教育理論運用於教學實踐中。透過課題研究,能提高教師綜合素質。教師的教育行為方式是受思想支配,陳舊的教育理念嚴重影響教學工作。本課題的研究與實驗,有利於促進教師觀念的轉變,有利於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透過它,教師看得更高,更遠,有更多時間學習現代理論,從事教育教學研究。同時對推動我校教學改革,實現素質教育跨越式發展教有著極大的影響。透過此課題的研究還將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與科研能力,幫助教師走進科研工作的陽光大道,對於提升教師群體素質和促進各校區域間的整體和諧發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總之,開放式教學研究中,每節課都要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認知收穫,同時也要有或多或少的生命感悟。課堂教學應成為對生長、成長中的人的整個生命的成全。這是開放式教學的根本目的。

  八、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本課題的研究以理論研討、實踐探究法為主,透過示範課、交流會等形成進行深化和推進。

  九、本課題研究的可行性:

  數學,是基礎工具學科,也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必備技能。此課題的研究將提高師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將深受廣大師生的歡迎,其效果將立竿見影。對此研究,我們要求全員參加,認真確立子課題,由小至大,由點到面,循序漸進,力求實效。研究方法以實踐探究法為主,每學期進行一次階段總結,預計五年完成本課題研究。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12

  隨著新一輪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人,“教師成為研究者”的觀念逐漸深人人心。開展和參與課題研究是教師獲得自我持續發展能力的最佳途徑。事實證明,透過開展課題研究,邊學習邊做課題,邊研究邊實踐,逐漸成為研究型的教師不乏其人。

  課題研究是教育科研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於課題研究,開題報告(計劃或方案)如同建築師的藍圖。有了好的開題報告,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計劃、有系統、有組織地開展研究工作,以保證課題研究任務的順利完成。因此,制定開題報告是課題由設想轉化為實際行動的關鍵步驟。當前許多教師由於過去從未做過課題研究,現在要申報課題,撰寫課題開題報告不知從何人手。為了使廣大教師更加積極而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活動,培養、提高教師撰寫課題開題報告的能力和水平,本文針對當前教育科研的實際,結合從事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從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作用、結構等方面來談教師應該如何規範撰寫開題報告,力求對想開展教育科研的教師提供一點啟示。

  一、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後,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是課題研究方案的設計、規劃和制定。換言之,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准的選題計劃。開題報告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有價值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準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

  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是創新新知,不是可有可無的。正如學者文翁說過,“搞好開題報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設計”。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和安排,是為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提供探索的途徑。科研課題開報告,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對於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他們明確課題研究的方向,避免發生進行一段時間後不知道下一步幹什麼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說,課題開題報告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沒有科學的開題報告(研究設計),就沒有科學而有價值的成果。隨著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規範化不斷加強,開題論證問題越來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門的重視。

  二、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科研課題開題報告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重要的還是要做好基礎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複別人走過的路,而是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要掌握與研究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紮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深人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這樣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科研課題開題報告(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撰寫開題報告是進行科研課題申請的首要工作。透過開題報告的思考與寫作可以幫助我們清楚地瞭解自己為什麼要做這個課題,究竟想做什麼,想得到什麼,怎麼做,能否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若分析後覺得不現實,則可以立即調整自己的方向和目標,使課題目標的達成有可能性,從而避免“大題小作”或“小題大作”。課題開題報告的寫法根據課題研究的類別略有不同。但一般地說,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1、名稱要準確、規範

  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物件是什麼交待清楚,比如“小學語文指導自主教學模式研究”,這裡研究物件就是小學語文教學,研究的問題就是指導自主教學法。有時候還要把研究方法寫出來,例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實驗研究”,其研究的物件是小學生,研究的問題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實驗法,這就說得很清楚,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個課題是研究什麼。而有些課題名稱則起得不是很準確。如,“集中識字,口語突破”這個名稱,別人只看題目,就無法看出研究的是什麼問題,好象是語文,又象是英語,是中學或是小學,是小學高年級還是小學低年級更沒辦法看出來。若改為“集中識字,口語突破——小學英語教學模式研究”,這樣就一目瞭然了。總之,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要準確地把你研究的物件、問題概括出來。

  規範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範、科學。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個題目如果是一篇經驗性論文,或者是一個研究報告,筆者覺得不錯,但作為課題的名稱就不是很好,因為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2、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能不要的文字就儘量不用,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但要儘可能表明三點:研究物件、研究問題和研究方法。

  (二)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首先,要闡明課題研究的背景,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進行這項研究的。因為任何課題研究都不是憑空來的,都有一定的背景和思路。其次,要闡明為什麼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它有什麼價值,能解決什麼問題。第三,要認真、仔細查閱與本課題有關的文獻資料,瞭解前人或他人對本課題或有關問題所做的研究及研究的指導思想、研究範圍、方法、成果等。把已有的研究成果作為自己的研究起點,並從中發現以往的不足,確認自己的創意,從而確定自己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這樣既可以更加突出本課題研究的的價值、意義,也可以使自己開闊眼界,受到啟發,拓展思路。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有針對性,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寫成諸如堅持黨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有位老師在課題申請表中對它的課題意義是這樣說的:“高考實施3十X方案後,化學學科作為一門選考科目,其教育、教學必將受到一定影響。如何在當前的形勢下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教學和教育水平,這是化學工作者所面臨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本課題正是以3十X對高中化學教學的影響為引線,以1999屆至20xx屆為觀察樣本,運用觀察、統計、訪問等現代教育科學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在3十X實施過程中調整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等問題,為在教學改革的新形勢下提高高中化學教學水平進行有益的探討”。這樣有針對性地寫使別人一看就覺得科學性、實用性比較強,的確有價值。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就是透過研究,要達到什麼目標?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研究的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幹擾。下面是“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實驗方案所寫的課題研究目標:

  1、透過實驗研究,總結出中小學各學科實施素質教育的特點和規律;2、提出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意見;3、制定中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目標和評價方案;4、初步形成素質教育機制下的中小學學科教學基本理論;5、全面提高實驗學校學生的素質,促進實驗學校教育質量的大面積提高;6、促進實驗學校教師素質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隊伍。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四)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這個課題要研究的內容,研究內容要比研究目標寫得更具體、明確。目前在這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只有課題而無具體研究內容;2、研究內容與課題不吻合;3、課題很大而研究內容卻很少;4,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

  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這裡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某省“九五”重點課題《初中語文活動課研究和實驗》的研究方案指出,本課題研究的中心是,如何科學有序、切實有效地開展初中語文活動課。具體內容包括下列三個方面:1、根據初中各年級學生的情況和語文教學要求,對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對學生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素質的發展進行詳細的目標規定,從而建立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目標體系。2、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和語文學科的特點,安排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的內容,內容的安排力求充實、精確、有序,並初步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活動課內容體系。3、根據初中各年級語文活動課目標內容和初中各年級學生的特點,探索初中語文活動類課程的學習活動方式,確定活動類課程的教學時間、空間及程式,並在此基礎上形成多種切實可行的可操作的語文活動教學模式。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一般科學方法之外,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研究方法”這部分,主要反映一項課題的研究透過什麼方法來驗證我們的假設,為什麼要用這個方法?以及要“做什麼”、“怎麼做”。教育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歷史研究法、調查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比較研究法、理論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每一具體科研方法的要求,不能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透過調查瞭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一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這是在今後的科研工作中必須解決的問題。

  (六)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

  課題研究的步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係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性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一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每一階段的工作任務和要求,不僅要胸中有數,還要落實到書面計劃中。從而保證課題研究按時保質保量完成,課題研究的管理也可據此對課題研究進行檢查、督促和管理。

  (七)課題預期的成果與表現形式

  課題研究成果預測即研究過程可能出現哪些情況、問題?研究會帶來什麼成果?有什麼對策?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包括研究報告、教育論文、專著、軟體、課件等多種形式。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沒有完成。在開題報告中設計出成果形式,可以使研究者明確將來用什麼表現研究成果,以便從開始就可以著手努力積累材料、構思框架、進行分工,以利於研究成果的順利問世。同時也有利於課題管理者據此對課題進行檢查驗收。

  (八)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課題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合作,在方案中,要確定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援,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去做。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明確合理,讓每個人瞭解自己的工作和責任。當然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同時,還要注意課題組成員的整體素質與水平,尤其是課題負責人的水平。如果課題組成員和負責人既沒有理論又沒有實踐經驗,這個課題就無法很好地完成,也就難以得到批准立項。

  (九)課題研究的經費及裝置條件需要

  任何研究都需要一定的研究經費和裝置條件,教育研究也不例外。對課題研究有價值的資料,如有關測驗題和問卷題等研究工作與材料、經費預算及裝置條件的需要,必須寫清。但要實事求是,不能多多益善,胡寫亂要,要加強管理,監督使用。

  總之,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是研究人員科研知識和能力的“縮影”。只有重視並認真、科學地做好研究課題方案的設計,制定好開題報告,才能為獲取教育科研優秀成果開啟成功之門。一句話,沒有科學周密的開題報告,沒有對研究設計的精心準備,就沒有科研活動的發生,更不會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學術突破。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13

  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何謂有價值、有創見性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從何而來呢?這需要研究者長期實踐、細心觀察和深思熟慮。當課題或自己提出的問題贏得社會認可後,就要把自己的研究方案設計好,即撰寫科研課題開題報告。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份國家科研課題開題報告,大家可以閱讀了解一下。

  《數學、語文、英語、體育學科優質課堂中教學技藝運用的實驗研究》是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二五”課題《優質課堂與現代教學技藝運用的研究》子課題,它將系統、全面地研究優質課堂,研究優質課堂的正規化、優質課堂中各要素、各成份之間的關係及其實施措施、評價策略,以及現代教學技藝運用的問題。沒有優質課堂就沒有優質教育。優質課堂的構建和普及是實現擴大優質教育的最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推進和深化素質教育改革的一條重要途徑。優質課堂的建構順應了新時代背景下課堂教學改革的潮流,有利於克服教育觀念相對落後,內容方法、技藝比較陳舊,中小學課業負擔過重,素質教育推進困難的弊端,對優質課堂和現代教學技藝的研究也是對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紮根”研究。對優質課堂和現代教學技藝的研究是提高教師教學素質、教學能力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它將對傳統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策略等的繼承和發展。

  現代教學技藝作為教師與學生對話、溝通的有效載體,是教師思想、語言、情感、智慧的延伸,同時又是一種靈活的、親善的、交融的肢體語言,是一種直觀的、簡潔的、適宜的媒介。它能直接有效地傳遞資訊,能含蓄地、豐富地表達情感,能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機與活力。對現代教學技藝的研究也是對新時代背景下“人”的研究,不光是對教師自身,也是對學生的研究,同時也是對師生關係、對相互主體間性,對課堂生態環境等的研究。它的研究要立足於前人研究基礎上的反思與總結,又要創新和發展,是當代教育研究的方向和目標之一。優質課堂與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學技巧、教學藝術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說,教師高超的教學技藝是促成和實現優質課堂的關鍵。沒有教師教學技藝的提高,優質課堂的建構就是“無枝之木、無水之源”,終會流於空談。所以,對教學技藝的研究便是從教師自身出發,挖掘流淌在教師心間的生命之泉,從教育智慧到教學機智,從教學方法到教學手段,從教學策略到教學技巧,無不是技術和藝術的融合。也正是透過“優質課堂”和“教學技藝”這個研究平臺,搭建一座通往優秀教師專業成長,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教學質量普遍提高的橋樑。

  本課題的研究可以深入到課堂教學實踐中,從師生外顯的行為出發,從教師外在的經驗和技巧入手,結合教師內隱的教學思想、教學策略,探索優秀教師成長的一般規律和教學風格形成的經驗歷程。本課題研究,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完成優質教育任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本課題的提出正如國家開題報告中指明的那樣,它是在國家教育“九五”、“十五”和“十一五”科研基礎上提出來的:從“九五”重點課題《小學數學學具的實驗研究》的開展,到“十五”課題《中小學素質教育中多種教學媒體綜合運用實驗研究》的實施,進入“十一五”《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的研究》課題之後,我們更明確了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還是在於教師素質的提高,而教師素質提高的場所在於課堂,回到課堂原點,著力提高教師最基本的教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上來,努力解決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手段以及評價方式和策略等問題。國外關於優質課堂的研究主要側重於對優質教學的研究。

  它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早在20世紀30年代,西方對優質教學的相關研究已經興起,研究者的視野主要放在對學生學習行為的研究上。最具代表性的是1965年美國心理學家加涅出版的著作《學習的條件》,不僅提出了“有效學習”的策略,還闡述了課堂學習的學習論體系思想,這也是優質教學研究的起步階段。隨後,優質教學的研究轉移到教師課堂行為以及教學過程的研究上來。1972年原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了“教育過程最最佳化”理論,“克服了教學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中存在的片面性”,教學活動已經“不單純是提高效率,而是要達到最優,即對該條件來說是最佳的結果。”進入90年代以後,優質教學研究開始走向繁榮,研究者的視角主要集中在教師品質形成的研究上,其中“富有熱情,教學清楚明瞭,關心、熱愛、尊重學生,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教學過程關注促進學生的進一步發展”為基本特徵。這些研究分別從不同側面對“優質課堂”所具備的某些要素和條件作了分析,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升也進行了探討,但是很少有專門從教學技藝這個角度著手去研究的。國內的研究也同樣經歷了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建國初期全國就有部分大中城市開始組織上“公開課”、“觀摩課”,這些課本身就是“好課”,它的研究有很重的“優質”成份,這應該是“優質課堂”的前身。

  第二階段:90年代中後期,國家提出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方針,隨後興起了課程與教學改革,“課堂教學”的變革已刻不容緩。1997年葉瀾教授提出“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國內掀起“課堂優質化”的熱潮,“優質課堂”的研究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近年來,國內學者對優質課堂的理解也是眾說紛紜。從教學各環節的“最佳化”說;優質課堂的高質、高效、高水平、高境界“四高說”;再到優質課堂就是滿足學生不同需求的“好課”說,這些研究分別從不同層面對課堂教學環節的配置和實效性等方面進行了探討。除此之外,有從教學媒體的運用和網路資源的開發方面對優質課堂的教學方法進行研究的,還有從師生關係角度探討優質課堂教學標準的。這些研究大多都是側重於理論研究,而對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操作,對密切聯絡教師自身實際,靈活運用教學資源、教學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尤其是結合現代教育特點,對教學技能、教學技巧、教學藝術改進和運用的研究還很稀缺。關於現代教學技藝的研究,國內外的學者也都有各種不同的爭論——“教育是一門科學還是藝術”中開始。

  17世紀捷克教育學家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發表以後,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認為,教學研究和探討的重點應該是揭示一般的教學科學原理,所以科學性的研究一直占主導地位。也有一些思想家認識到,教育還應該是一門藝術。法國思想家盧梭就認為教育作為一門藝術就是使學生喜歡你教的東西。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關於激勵、喚醒、鼓舞。”他們的研究大都還停留在經驗描述的水平上,很少有從具體操作的路徑去深入探討的。

  進入20世紀以後,最具代表性的是三十年代美國的學者,以及五六十年代英國的學者爭論,他們分別從“人”的角度和教學規律探索的角度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這也為現代教學技藝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論依據。隨後,美國學愛因斯坦等學者和原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等對兩者的辯證關係進行了研究和探討,認為它是實踐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統一。也就是說,教學既是一門探索規律、講求技術的科學,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問題,講究技巧的藝術,現代教學技藝研究的雛形已基本形成。其後,便有一些學者開始針對性地對某一個領域進行專門的研究,他們更傾向於研究其中的某些環節,而不是一個整體。

  國內的學者也很早就認識到了國外“爭論”的問題,有的就認為,“教學法一方面要把科學做基礎,一方面又不能不用藝術做方法。”其後的一些學者在總結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教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達成了共識。其間,也有老師側重於對“教學藝術”進行研究的,如李如密老師出版的《教學藝術論》,直接從教學藝術的角度對教學技藝進行了研究。也有老師直接融合了教學技術和教學藝術的特點,提出課堂教學技藝概念的,如,徐高厚等編著的《課堂教學技藝》,從理論和實踐層面都做了一些大膽的探索和嘗試,但他們的研究更偏向於技術、技巧層面,側重於對技術的迴歸及靈活運用,而對教學藝術的理解和領悟還不是很深刻。數學、語文、英語、體育學科優質課堂中教學技藝運用的實驗研究,不僅具有其實踐意義,更重要在於更具有其現實意義。

  首先有助於提高此課題研究參與者的科學研究水平,更是對所有參與者的一次歷練和提升。第二它是提高教師教學素質、教學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使教師從傳統的教育桎梏中解脫出來,創新自己,發展自己。

  第三它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率的一種有效手段。優質課堂也正是此項研究的重要目的之一和落腳點,實現了這一點也就達到了最主要的目的。第四它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課業壓力的一種有效措施。

  我校現有特級教師2人,高階教師佔全校教師的三分之一強,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近十年來,我校承擔的國家、省、市多項研究課題均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課題主要負責人出版專著8本。我校的語音室、多媒體備課室、天文館、資訊科技中心、科普園地和各個教師的多媒體展示平臺以及良好的師德素養、教學水平為做好課題研究工作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課題組由起始年級的語文、數學、外語、體育四大學科組成,根據學科又分為四個研究小組,每一個小組均由高階教師、中級教師和青年教師三結合,優勢互補,為課題研究提供各層次的切入點。以上這些從實踐到理論保證課題研究的連續性和實效性。學校領導十分重視並親自參與課題研究,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專門研究課題實驗方案,併為課題研究提供一切時間和財務等等方面的便利條件。為此我校有能力做好此項課題研究工作,並保證課題研究的圓滿完成。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14

  一、課題的提出的背景和意義

  (一)背景:

  1、當前社會狀況

  隨著社會變革,新的教育觀念的出現,教育工作者們都在尋求一種解決生的方法,這些後進生不管在學校裡還是家庭當中都表現為進步比較緩慢、水平比較低、性格比較孤僻,精力比較分散、溝通能力比較差等等。造成他們出現這樣的問題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的教育觀、父母的日常言行、社會不良“細胞”的侵入、教育手段的軟弱單一以及本身等因素,致使他們成為學校頭痛、家長憐惜、社會憎惡的“另類”人。

  2、傳統教學狀況

  傳統教學的弊端主要體現在一味的追求成績,分數說明一切因而使一部分家長及學生有了“分數萬歲,其它白費”的心理,忽視了其他方面的教育和能力的培養。而現在素質教育提倡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必將給教育的改革帶來革命性的衝擊。

  3、教育思想背景

  進步教育運動強調教育除了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之外,還要重視學生的思維發展,並且必須提供學生自然成熟與發展的學習環境。這就為本課題的研究建立了活動的舞臺。

  (二)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學校教育只要存在,後進生問題就必然存在。後進生的人數雖不多,但其不論對學生群體還是個體來說,就學生的身心都有著不可忽視的潛在影響和危害,所以後進生的轉化有著不可估量的實踐意義。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表現出不同的能力和水平。

  有的學生成績好,但其實際生活溝通的能力差,成為“高分低能生”。有的表現出較好的品質,但卻不擅長體育,成為“品優體弱生”。有的在音樂、美術等方面表現出特殊的才能,但學習成績差,成為“低分特長生”。有的學生智商很高,很聰明,卻管不住自己,導致成績很差,我們稱為“自律能力差群體”……因此,後進生具有相對性,只有從德、智、體、美等方面來衡量和考察學生,我們才能科學地做出判斷與評價。

  該課題不僅有上述實踐意義,還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價值,因為它傾注了所有研究成員的大量心血,我們都明白,怎樣轉化後進生是一個難題,轉化後進生的效果怎樣更是一個難題,我們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夠準確把握後進生工作的重點,尋找突破口,提高轉化的效率。期待我們的研究成果對本地區的教學能產生指導意義,對相鄰地區的教學有借鑑意義。

  二、課題的界定及目標

  (一)課題界定

  在課題研究中,我們把“後進生”定義為:進步比較慢,水平比較低。不僅僅指在學習方面。包括:對學業的焦慮。自信心問題。人際溝通。精力分散、自卑心理、別人的理解看法等等問題。

  (二)實驗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研究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樹立遠大的目標。

  (2)情感目標:有計劃的做好學生系統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幫助學生樹立高尚的思想品德,培養愛國主義思想。

  (3)發展目標:特別加強基礎德育建設,培養學生遵規守紀的自覺性,使絕大部分同學成為勤奮學習、熱愛勞動、愛護公物、勤儉樸素、尊老愛幼、待人誠懇、講究禮貌具有一定素質的文明人。

  三、實驗假說及應遵循的原則

  (一)實驗的假說:

  我們的這一課題重在探索後進生的心理問題,最重要的是找到後進生諸多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探討深層的施教藝術。爭取轉化他們,使這些後進生在品質、學習、能力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但目前有關這一領域的研究多停留在對後進生轉化的理論研究上,缺乏與實踐的聯絡。面對形形色色的後進生,他們文化基礎較差,學習動力不足,更為嚴重的是學生在品行等方面還呈現不良心理特徵。如果不採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勢必會影響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並引起一系列行為心理變化。面對教育和教學的困難,仍沿用常規教育策略,成效不大,因此,亟待改變這一現狀,更新教育觀念,突破常規的教學模式,不斷探索實驗新的方法,消除後進生的心理障礙,使他們充滿信心。在知識、能力、學習方法等方面得到進步。

  本課題透過個案跟蹤分析,著重摸清學生的心理、學習困難形成的主要原因,尋找和嘗試指導幫助他們自主解決學習困難的方法,以促進他們品行、能力等方面的進步。預計將有以下突破:

  1、探索出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變學生的學習品質、處事態度、價值取向和人際關係,將會使他們學會自主解決困難、消除困擾、走出困境,為學生的今後進一步的終身學習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我們將能夠創造一定教科研示範效應,在探索指導和幫助學生自主解決困難方法、途徑和模式的同時,會激勵部分對“後進生”失去信心的教師,改變觀念,重振士氣,引導教師強化教育教學研究的興趣。

  3、我們的研究也會帶來一定的教學力量群效應。因為學校不僅是幫助學生成功的場所,同時也是鍛造名師、高師之地。這種教研活動輻射出的群體效應是學校所期望的。

  (二)實驗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1、教育的科學性與針對性相結合。

  2、面向全體與關注個性差異相結合。

  3、尊重、理解與真誠同感相結合。

  4、預防、矯治與發展相結合。

  5、教師的科學輔導與學生的主動參與相結合。

  6、助人與自助相結合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目標及呈現形式

  (一)主要內容

  A、如何緩解學生焦慮。

  B、正確看待自信問題。

  C、如何改善人際溝通。

  D、擺脫苦悶自卑心理。

  (二)目標及呈現形式

  (1)理論目標:本課題注重研究的實效性和可塑性以及推廣價值,發展已有的理論,開闢“後進生”心理問題探究的新路徑,力爭對本地區的“後進生”轉化研究具有實踐的指導意義,對其它地區“後進生”問題的研究與轉化起到借鑑功效。主要呈現形式是論文和實驗報告。

  (2)實踐目標:幫助實驗物件分析自身存在的問題,探根溯源,找出癥結所在,給予方法指導。幫助他們正確面對社會的不良誘惑,分清良莠,擇善而從。引導他們樹立爭取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成長為一個心智健全、和諧上進、全面發展的“人”。主要呈現形式是調查報告、論文以及學生的轉變資料分析。

  五、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認為,人類有機體有一種自我發展的潛能,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富有理性的,可以透過自我教育不斷完善自我達到自我實現。羅傑斯在《患者中心療法:它的實踐、含義和理論》中指出:人類有機體有一種天生的“自我實現”的動機,所有其他的動機都是這種自我實現的不同表現形式,自我實現指的是一個人發展擴充和成熟的趨向。這種潛能只有在真誠、共情、無條件關注的環境和條件下得以充分的發展和實現。

  羅傑斯認為:人類給予人印象最為深刻的事實似乎就是其有方向性的那種傾向性,傾向於朝著完美,朝著事項各種潛能的方向發展。因此他所倡導的以人為心的治療就是使來訪者自我調整、自我成長並逐步擺脫外力的控制前進。而且每個人都可以作出自己的決定,每個人都有著實現的傾向,若能有一個適宜的環境的話,一個人將有能力指導自己,調整自己的行為,控制自己的行動,從而達到良好的主觀選擇與適應。

  鑑於以上思想,我們認為應該挖掘初中生自身的潛能,他們“是能思考、能感覺、能體驗的一個人”。心理健康教育說到底是學生內心的自我調節。作為學校,要緊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有利於學生自我實現的環境,心理輔導教師特別是班主任要給予學生良好的指導和幫助,比如交給學生自我調節心理的方法,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能積極參與的活動課程。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主動進行調節。

  2、素質教育理論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學,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發展,辦出各自的特色。”這裡指出了素質教育的目標和任務,即全面發展、面向全體學生、培養能力、培養勞動觀念、發展個性、辦學形式和教學多樣化。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素質教育的基本原則,即教學要適應兒童每個年齡階段發展的特點:讓學生在經驗中學習。在教學中要努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或中心。要充分尊重和重視個性差異。教學要多樣化。

  3、新課程標準理論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操作方法和變數控制

  (一)基本操作

  根據課題實施方案組織實驗研究,將實驗法與行動研究法相結合

  (二)無關變數的控制

  1、均衡參與實驗的學生人數、性別和能力差異,使之符合等組實驗要求。

  2、對各組學生(實驗班級和非實驗班級)不作宣傳和暗示

  3、嚴格控制學習時間,杜絕加班加點。

  4、實驗教師嚴格控制年齡差別,學歷差別,能力差別及工作態度差別等。

  七、實驗的方法和研究的過程

  (一)實驗方法

  本課題借鑑已有的理論經驗,結合新的時代背景對後進生的心理問題的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心理測量法、實驗調查法、個案訪談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

  (二)實驗過程及時間安排

  本實驗分三個階段進行

  1、準備階段

  明確研究目標,進行課題分工、人員職責和計劃安排情況、確定實驗物件,進行問卷調查,走訪談話,建立後進生個人檔案。

  2、實施階段

  具體對實驗物件進行個案研究,分析其心理問題的表現,尋找成因,歸納特點,找出共性的規律以及個性差異,從而尋根追源,因材施教,寫出實驗論文及階段總結。

  3、鞏固實驗階段

  統計實驗資料、彙總資料,完成實驗研究報告。

科研課題開題報告15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及意義:

  現行的科學課堂教學,雖有改進,但還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得無味,學生學得無趣,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方法 , 成為教與學最突出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就是要系統地研究科學課課堂教學原理;努力形成科學課堂教學策略體系;不斷改進學生學習方式,最終達到科學課堂教學的最最佳化。

  本課題的研究,將運用現代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強調師生角色的轉變,把課堂還給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現代的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同時,不斷改進學生學習方式,讓學生走向自然,勇於探索,大膽實驗,真正體會到科學課堂的樂趣,形成一個具有特色的科學課堂教學模式,這些新模式的行動研究對提高科學課堂教學具有極為重要的實踐意義。

  二、課題研究內容:

  1、小學科學課堂教師觀念的轉變及學生學習方式改進的分析與研究。

  2、小學科學課堂教師觀念的轉變及學生學習方式改進的基本途徑。

  (1)、課堂教學主要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的。透過引導需求、激發興趣、設計活動、影象呈示、任務驅動、體驗成功等手段可以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並獲得發展。

  (2)、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學習形式的多式化。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課堂強化技術等輔助手段,可以突破認知障礙,排除學習干擾,提高課堂教學。

  (3)、讓學生走向自然,敢於探索,大膽實驗,這就要求教師要提高隨機應變的能力,按照新時代的要求去充實和提高相應的新的教育教學技能

  三、課題研究方法及計劃:

  1、確定科學課教學的目標

  (1)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社會事物的強烈好奇心;知道收集資訊的基本方法;養成愛觀察、愛動腦的習慣。讓學生體會同學間合作的必要性;學會提問,啟發探究願望;養成開放性和多維性的思維習慣;根據給予的問題,進行資訊收集;根據給予的資訊進行分析綜合。

  (2)讓學生體會合作的有效價值;能圍繞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並能把問題轉化為研究的課題;能按研究的課題,具備較獨立的收集、分析和判斷資訊的能力,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2最佳化科學課教學的組織形式

  (1) 小組化原則。

  (2) 自主化原則。

  (3) 民主化原則。

  (4) 指導性原則。

  3、科學課教學中的學習方式

  (1)讓學生成為探究的主人。

  (2)讓學生學會合作與交流。

  (3)讓學生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

  (4)幫助學生構建以“自我”為中心的絡。

  (5)讓學生合理利用網際網路學習。

  4、科學課教學中的評價手段

  四、課題需要的資源:

  有關改進科學課教學的指導性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