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感悟> 語文教師工作感悟3篇

語文教師工作感悟

語文教師工作感悟3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在這個時候,不妨試試寫篇感悟的文章,便於記憶。為了幫助不會寫感悟的同學,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師工作感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師工作感悟1

  今年的教學任務對於我來說不同一般,本來教學經驗就很欠缺的我,由於學校師資力量不足,而擔任了整個二年級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同時擔任其中一個班的班主任。剛接到這個通知的時候,心裡雖說有點慌,但我很快就平靜了自己的心態,我下定決心,無論遇到什麼難題都將認認真真地帶好兩個班的語文教學;不管如何辛苦,我也要將普通而又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做好。

  一、培養良好的班集體

  班集體是培養學生個性的沃土,有了這塊沃土,學生的個性才能百花爭豔。集體活動,最能培養學生的凝聚力、集體榮譽感。除了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外,我還在班內組織一些小型活動。每天早上和中午,我總是很早就到校,準備上課所需工具,指導學生搞好衛生工作,這樣,學生不僅養成逐步養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而且時刻想為自己的班集體爭光。

  開展一些跟教學有關的活動,如:寫字、朗讀比賽等,利用手抄報開展繪畫比賽,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個性。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

  本學期有兩項活動對孩子的影響比較強烈:一是朗誦比賽。本期由於對朗誦的加強訓練,孩子們養成了愛讀書的好習慣,無論是早讀還是課堂上讀書,都顯示出孩子們對朗讀的興趣。更可喜的是,班裡湧現出一匹朗誦小能手,給班裡的讀書帶來了絢麗的色彩。

  二是書寫養成習慣培養。本期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培養孩子認真書寫的習慣。每天安排孩子進行練字,適時檢查和評比,很好地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做事習慣。在準備書寫展覽的過程中,我和孩子們精心製作,將他們的作品貼上繪製成漂亮的小藝術品,展覽在學校顯眼的地方,別人的肯定和讚美增強了孩子們的信心,更增添了他們對書寫的樂趣。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他們將成為漢字書寫的精英。

  二、關心愛護每個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愛班上的優等生,更愛班級的後進生。在學習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如我班的張燁同學,剛轉來的時候連字都不會寫,我並沒有絲毫放棄他的意思,一邊手把手的教他寫字,一邊透過和他聊天增進情感,取得他的信賴,抓住他們的點滴進步,不斷鼓勵他,在學生面前誇獎他是個懂事、聰明、可愛的孩子。

  漸漸的,他不但能完成作業,而且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兩個班裡還有很多讓人發愁的孩子,我都是平等地對待他們,耐心地輔導他們,真誠地關愛他們。還有一個孩子因為上學途中不小心碰傷了腳,上學都由爸媽很早送到學校,才能不耽誤爸媽上班,雖然早上很冷,但為了不讓孩子在外受冷,我都很早來校給孩子開門。

  在生活上,我更是無微不至地關心每個學生,幫他們削鉛筆、提醒學生按時吃藥、幫學生點眼藥水,即使學生嘔吐,我也是盡心幫助,和學生一起動手弄乾淨。以到我們班的學生下課了,老愛拉著我的手問東問西,跟我說知心話,有些孩子還給我講故事、笑話,讓我猜謎語等。

  一心希望班上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夠獲得良好的教育,所以我的心裡總是裝著許多讓我放心不下的孩子,上課的時候多看他兩眼,寫作業的時候多叮囑一句,課下的時候多輔導一下,取得進步的時候多表揚一番……因為費的心多了,我基本上沒有閒暇的時間,再加上要批改兩個班幾百份作業,我每天都是早出晚歸,甚至中午都來不及回家吃飯,在外面簡單吃點,便又投入到工作之中。苦點、累點並不會挫傷我工作的積極性,只要看到孩子些許的進步,就會消除我一身的疲勞。

  因為對孩子抱著一顆負責的心,所以我很少對孩子嚴加訓斥,甚至大發雷霆,因為孩子如果受到了傷害,可能會給他一生都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因此,從一開始我就採用溫和的方式來啟發教育孩子,即使效果沒有嚴厲的訓斥來得快,但我清楚的知道,教育是慢的藝術,只有耐心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為我平等地保持對孩子的期望,所以我帶的孩子,在各個方面都比較平穩,一個學期下來沒有給班級帶來什麼大的矛盾,即使是學習成績上也沒有太大的落差。

  三、繼續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二年級學生雖說已經有了一年的學習經驗,但七八歲的孩子,依然擺脫不了自控力差,紀律渙散的影響。為了繼續深入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課堂上我進行趣味教學,儘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組織好學生的紀律。利用班會課對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提醒學生做好學習準備工作,並且在課後注意觀察學生的行為,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

  活動促進成長,活動促進團結,活動讓二年級的孩子更自信、更活潑,也使孩子們營造了一個積極向上,幸福美滿的班集體。

  在這學期中,我與學生在一起,覺得日子過得真快,雖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興,忙得充實,我將更加努力工作,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語文教師工作感悟2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一堂課的展開,可以基於各種考慮。為了尋求“有效”“高效”,我們不妨從學生立場出發。“我已認識了這篇課文裡所有的字詞,我可以完整地把課文默讀完,並且知道課文表達的主要意思。”這是教學的起點。如果大部分學生能獨立做到這一點,那麼這將不是課堂上要做的事。

  “我還想知道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她的好多感受、體驗我也有,我怎麼想不到要這樣表達?她還有些感受,我怎麼體會不來?”這是更高的層面。這個時候,老師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老師是一個特殊的讀者,他要比一般讀者多做好多的事情。首先,他要有自己的獨特的閱讀心得;其次,他要儘可能理解作者的意圖;再次,他還要理解編者的意圖;最後,他要對自己的學生了如指掌,知道他們的理解能達到什麼程度,透過自己的幫助又能提高到什麼程度。要做到這四點不容易。需要經驗、需要智慧,更重要的是要潛心鑽研。

  平心而論,語文課堂一直以來都是低效的。這是由語文自身的特點決定的'。比如,不可能透過一堂作文指導課就讓學生寫出文從字順的文章來。語文像農業,它有其生長規律。耕田、插秧、施肥、除草,春去秋來,才能有所收穫。靠的是日積月累的功夫,靠的是天賦和靈氣。古人講“頓悟”講“靈感”,我的理解是經過長期的黑暗摸索,突然在某一剎那豁然開朗。有的孩子“開悟”的早,有的孩子“開悟”的晚。這裡,老師其實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也許,在某節課上,你與他的對話,就能幫助他一下子明白,哦,原來,天下文章就是這麼回事啊。

  所以說:

  1.做一個有思想的語文教師,自己的人格要獨立,思想要獨立,對語文要有自己的見解和主張。如果僅僅藉助教學參考書備課、上課,那麼他永遠不會有自己的思想

  2.做一個有思想的語文教師,要有學生立場。看問題的立場很關鍵。俯下身來,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對於教學至關重要。

  3.做一個有思想的語文教師,要教會學生“文字細讀”。文章的精妙,往往藏在細微之處。要學會“牽一髮而動全身”,並領悟“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的要義。

  4.做一個有思想的語文教師,應該明白一堂課給學生的其實很有限,那就努力把最適合給、最需要給的給他們,甚至只是他們中的一個。

  5.做一個有思想的語文教師,應該明白三年給學生的影響將是三十年甚至一生。“人情練達即文章”,教師要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學生的思想,用自己的智慧去點燃學生的智慧,用自己的人格去塑造學生的人格。

語文教師工作感悟3

  走入工作崗位已經快要一個學期,感慨萬千。教師作為一個傳遞知識,傳承歷史文化的角色,身上有著沉甸甸的責任。從學生角色到教師角色的轉換是一種蛻變,一種質的飛躍。對於角色的轉換,我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我的角色是孩子們的老師。在學生年代,只是單一的從學生的角度看待老師。認為教師就是上課,教授給孩子們知識。真正走上工作崗位後才發現,並不是那樣。上好一節課是需要全面的準備。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備課時不止是要考慮作為老師要如何讓孩子牢固的掌握知識,還要考慮面對你的問題,孩子會有哪些回答。以他們的回答為突破口再滲透教學內容。作為語文老師的我,還是我們班的班主任。班主任需要深入孩子的日常學習生活。除了日常學習,更要關心他們的心情、情緒,讓孩子們有一個美好的小學時光。

  其次,我的角色是同組老師的同事。很幸運,我擁有一個有愛幸福的大家庭。日常教學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是同組有經驗的老師們,無私的奉獻。他們將自己寶貴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時,情緒消極時,他們溫暖的鼓勵,關心我。為我前行的道路照亮了方向。

  最後,我的角色是班裡每一個孩子家長精神希望的寄託。孩子初入小學,家長的擔心與關乎是空前的。放路隊時每每看到家長充滿關切的眼神,我總覺得肩上的責任是沉甸甸的。在我看中他們是一個個孩子,但在每個家庭中,他們是全家人的希望。良好的家校溝通,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最好的輔助。因此及時的和家長溝通顯得特別重要。家校攜手,共創未來。

  面對自己的職業總是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我以教師為榮,以我的孩子們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