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調查報告> 關於學生調查報告合集7篇

學生調查報告

關於學生調查報告合集7篇

  我們眼下的社會,報告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生調查報告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

  大學生是新新人類,對新鮮事物比較好奇,為了揭開網購的真實面目,讓更多的人瞭解網購,對在校大學生進行此次調查。

  二、調查物件及方法

  1、調查物件: 青島理工大學經貿學院(由於調查的困難性,選取了本學院進行調查)

  2、資料收集方法: 採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所取得的樣本中的個體發放《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瞭解學生關於上網購物基本情形和情況。

  3、調查方法:對經貿學院的全部學生(限於三年級以下)進行分層,分成大一,大二,大三三層,在總體中抽取容量為60的樣本,在每層中進行系統抽樣,根據每層樣本量佔總體的比重,在三層中分別抽取容量為22,22,16的樣本。隨機選定某一學號後,間隔10進行抽樣,得到樣本。

  三、調查的內容:

  (調查問卷附在最後一頁)

  四、調查結果分析

  1、透過對樣本中網購人數的調查,得到以下資料:大一學生樣本中有9人進行網購,在該層中的比例為56.25%;大二的有15人,佔該層的68.18%;大三的有11人,佔該層的50%。

  以95%的把握推斷經貿學院中網購人數比例範圍為45.36%~70.44%

  2、在沒有在網上購物的同學中,有近50%的同學認為網購不安全,而在有過網購行為的同學中有97%的同學覺得網購值得信任。另外,在前者中有92%的人會嘗試網上購物。

  3、在網購人群中,因為節約費用而選擇網購的佔網購人數的62%,還有一部分同學是出於好奇和尋找新奇商品而選擇網購。在眾多的購物網站中,消費者該如何選擇呢?有48.57%的網購者會把網站商品是否齊全作為他們選擇購物網站的主要標準。其中,淘寶網名列前茅,有87.3%的同學選擇在淘寶購物。

  4、大家都在網上買些什麼呢?經調查,數碼產品位居榜首,佔到總消費的37.7%,其次是服裝27.87%,在網上買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佔到總數的19.67%。相比之下,由於食品的特殊性(保鮮等問題),卻幾乎無人在網上購買食品。

  5、本次調查中,還對同學們的網購消費水平進行了調查,有42%的同學每季網購一次,每月一次和每年一次的同學分別佔總體的25.8%和27.5%。還有4.7%的網購達人平均每週一次。每次購物的平均交易金額在100以下和100~500之間的人數都佔總數的42.8%,其他金額範圍分佈較少。

  6、在網購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其中主要困難是商品描述不清楚,達到45%,其次是商品數目繁多和網站太多,網上市場太雜亂(21%),網購市場有待進一步提高。

  五、調查結果總結

  透過上述的調查報告,說明大學生在網上購物還不是很普及,但潛在很大的發展空間。阻礙他們開始網購的主要是安全因素,只要他們認為網購值得信任了,網購的方便,省時,商品齊群等優點一定會吸引絕大多數的人開始網購。目前,人們在網上消費的商品種類具有一定的侷限性,網購要想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就要最佳化購物體系,打破這種侷限。

  購物網站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他能讓我們實現資源共享,在網上我們可以找到最便宜的,質量最好的,最時尚的商品,坐在家裡就可以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未來網購一定會成為人們的主要購物形式之一。

  附錄

  大學生網上購物調查問卷

  1.您是否聽說或接觸過網上購物?

  說明:如果您選擇“a”或者“b”選項,請只回答第2、3題

  a從來沒聽說過

  b聽說過但沒有接觸過

  c偶爾在網上購買物品

  d經常在網上購買物品

  2.您沒有網購經歷的原因是什麼?

  a網購流程太複雜

  b網購不安全

  c其他

  3.如果您沒有網購經歷,那麼您接下來會考慮嘗試網購嗎?

  a會 b可能會 c不會

  4.您經常登陸哪個購物網站?

  a淘寶 b易趣 c拍拍 d噹噹 e其他

  5.你選擇網上購物的理由是?

  a節省時間、節約費用

  b操作方便

  c尋找稀有商品

  d出於好奇,有趣

  e追求時尚

  6.您認為購物網站哪些最吸引您?

  a打折優惠

  b節日促銷

  c商品種類齊全

  d商品介紹全面

  e其他

  7.在網上購物你經常選擇的產品?

  a圖書 b服裝 c化妝品 d禮品 e數碼產品 f食品

  8.您平均一次購物金額大約在?

  a5000元以上 b1000-5000元 c500-1000元 d100-500元 e100元以下

  9.您對網上購物是否信任?

  a非常信任 b信任 c一般 d不信任 e非常不信任

  10在網上購物過程中,有無受騙經歷?

  a有 b沒有

  11.您在網上購物的頻率?

  a每週一次b平均每月一次c平均每季一次d平均每年一次

  12. 您在網上購物遇到的主要困難是什麼?

  a商品描述不清楚

  b品種類和網站數目太多

  c面複雜,不易操作

  d站速度太慢

  e算方式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我從四歲開始就戴上了眼鏡,因為我的眼睛患了弱視和散光,從此,電視、電腦就與我劃清了界限。即便如此,我在七歲時還是患上了近視。我的周圍,患近視的同學很多,因此我很想弄明白他們又是為何患上近視的。於是,我對小學生近視原因進行了調查。

  調 查

  1、我上網查閱資料,瞭解一般人是怎樣患近視的。

  2、我打電話給患近視的同學和朋友,問他們是怎樣近視的。

  3、我到綿陽市眼科醫院諮詢趙定中院長,小學生患近視的原因。

  分 析

  結 論

  1、學齡前兒童患近視主要是因為先天性眼球發育不健康導致,如弱視、斜視、散光等眼部疾病都很容易導致近視產生。

  2、小學生近視主要是因為看電視和電腦時間過長;讀書、寫字時不注意距離與姿勢,不注意光線與照明;不認真做眼保健操等因素導致眼部疲勞,而導致近視產生或加重。

  3、中學生近視除了上述原因外,還因為學習任務重,壓力大,功課多,戶外活動少,導致用眼過度,加重近視。

  4、遺傳因素、環境汙染和攝入營養成分的失衡也是患近視的重要原因。

  5、患近視後未及時治療或不戴眼鏡,加重近視程度。

  建 議

  為有效預防近視等眼病:

  1、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不偏食,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a,d的食物。

  2、要糾正不良習慣,養成良好的用眼衛生,看書、寫字時姿勢要端正,光線要充足,堅持做眼保健操。

  3、要儘可能少上網或看其他輻射性強的東西,不讓眼睛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4、要定期到眼科醫院做檢查,及時發現眼病,及時治療,聽從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意義與目的

  閱讀是學生認識世界、學習知識、發展思維、鍛鍊能力、成長德行的主要途徑之一,從小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對於提高學生綜合素養意義非凡。《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對閱讀的要求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厚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感與趣味的薰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顯的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的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對於課內閱讀,老師們都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課課清、人人讀。但課內閱讀遠遠不能滿足課標的要求,所以,加強課外閱讀量勢在必行。如何正確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課外閱讀,還需要我們對當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進行調查與研究,分析與總結,以便更好地進行課外閱讀指導,提升閱讀實效。

  二、調查內容

  主要研究九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現狀和家長、老師、學校對學生閱讀的態度、影響等。

  1.瞭解九年級同學課外閱讀的習慣。如:喜不喜歡讀課外書?為什麼要讀課外書?

  2.瞭解九學生所閱讀的書的來源。如:書籍來源是圖書館、閱覽室,還是父母購買?是同學互借等

  3.瞭解九年級同學課外閱讀的時間和閱讀量。如每天能看多少時間書?具體閱讀量是多少。

  4.瞭解九年級學生的家長如何對待他們的課外閱讀。如:家長是否贊同孩子讀課外書?家長是否陪同孩子讀書等。

  5.瞭解九學生閱讀的障礙是什麼。如:沒有時間、缺少方法等。

  6、瞭解學生看書型別,瞭解學生對學校開展讀書活動的建議等。

  三、調查的物件

  為了科學、有效地瞭解我校九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現狀,我們對660名九年級學生進行問卷及口頭訪談。發放調查問卷668份,有效問卷660份,同時對不同戶籍、性別、各成績段學生進行了訪談。

  四、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以下兩種方法:

  1.問卷法

  本次調研主要採用問卷調查法,以選擇題為主。採取不記名答卷的方法,使所有抽樣的學生在答卷中消除了顧慮和心理負擔,使本次調查獲得了比較可信的第一手資料,其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較高的可信度。

  2.訪談法

  我利用課外時間,對九年級12個班進行了走訪,隨機抽樣進行訪談,並如實、準確地記錄下訪談資料。

  五、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本次對九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調查涉及課外閱讀的興趣、習慣、存在問題、影響因素等幾個方面,下面根據調查情況進行調查結果呈現和分析:

  (一)九年級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較濃厚

  關於閱讀興趣方面,有75%選擇“非常喜歡”、21%選擇“比較喜歡”、3 %選擇“一般”;39%的同學平時能“主動閱讀”,61%的同學在“老師要求”下讀書;60%— 80% 的同學覺得讀課外書很有意思,可以學到知識。15%的同學覺得讀課外書具有消遣性。

  在訪談中,學生普遍反映較喜歡的閱讀方式有“小組閱讀”和“個人默讀”“表情朗讀”。

  (二) 受應試教育及升學壓力影響,九年級學生閱讀時間十分欠缺

  30%的學生每天讀書在20分鐘左右,8%的學生在半小時左右,25%的學生在10分鐘左右,每天沒時間讀課外書的佔到37﹪。

  (三)九年級學生閱讀書目較單一

  受升學壓力影響,學生閱讀教輔讀物佔到70%。科普類只佔8﹪,故事類佔到16﹪,其他6﹪。可見我九年級大部分學生閱讀呈現單一化趨勢。

  (四)家庭對孩子閱讀的影響

  家庭藏書50冊以上的家庭佔45%,20—50冊的家庭佔40%,20冊以下的家庭只有5% ,說明我校九年級大部分學生家長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 。家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態度支援孩子讀書佔38﹪,不支援不限制佔33﹪,反對讀課外書,認為影響學習佔29﹪。這與九年級學生面臨中考,學習壓力增大、負擔沉重關係很大。

  (五)影響我校九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因素

  1.課業負擔過重,沒時間看書是目前影響學生閱讀的最大因素。在調查中,90%的學生認為閱讀的最大障礙是功課太多,沒時間看書。

  2.書源單一,我校九年級學生有60%的學生只讀自己購買的書,或與同學借閱,因各種因素影響,圖書館的作用未充分發揮。

  3、家長對孩子閱讀方面的重視還不夠。調查中發現,50%的學生家長不能定期為孩子購買圖書,並且家中藏書較少。家長本人也沒有閱讀的習慣,不注重家庭中讀書氛圍的營造。

  4、部分學生追求淺閱讀,即簡單、輕鬆、實用、有趣的閱讀,對文章內容只知大概,而不去細細揣摩。個別學生滿足於故事、漫畫帶來的視覺驚喜與消遣,對於故事本身的教育意義及文學價值缺乏思考。部分學生對文學名著敬而遠之,束之高閣。

  5、雖然我校每學期都為學生設定有讀書卡,寫讀書筆記,但讀書方法指導較少,具有無序化、盲目性的欠缺。學生在老師的要求下去讀書,自願或自覺讀書的很少,未養成自主讀書的習慣。

  6、九年級學生的閱讀量遠遠未達到課標要求。課標要求九年級閱讀量要達到400萬字,透過調查,只有5%的學生基本達到了課標要求閱讀量,而95%的學生都不達標。對語文課標推薦的名著只有9﹪的學生做過全本閱讀。

  六、整改措施:

  針對當前現狀,我們擬採取以下整改措施:

  1、教師首先應該保護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無論課內課外鼓勵學生大膽的進行自主閱讀,及時寫出自己的感悟、體會。

  2、教師要努力尋找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結合點,根據主題單元的內容,教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方法。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外學科活動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自己角色,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研究者。及時給學生推薦相關的、適合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以課內閱讀帶動課外閱讀。

  3.教師要給學生自主閱讀的時空,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推薦書目,介紹新書,交流心得。設定班級“讀書檔案表”,做到篇篇有名句、一日一記、三日一誦讀、一週一好書、一月一交流。每月評選“詩文誦讀大王”“讀書之星”,引導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學習、提高。

  4、每週抽出一節語文課,或利用晨會課,讓學生閱讀自己帶的書籍,或交換書籍閱讀;課間有目的地引導學生之間自覺交流讀書體會,或教師與學生交流讀書心得,形成良好的學風,調動學生的閱讀慾望。

  5、鼓勵學生相互借閱,對借閱率高的學生予以表彰;督促學生到學校、街道圖書館、書店等地去借或租書,鼓勵有條件的同學在網上閱讀。建立了班級佳作園地,以寫促讀,把同學的優秀作文都貼到佳作園地上,與同齡人交流,促進學生的寫作興趣。

  6、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書目。如海倫·凱勒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唐詩宋詞精選》、《論語》、《讀者》、《意林》、“四大名著”、語文課標要求閱讀的中外名著等,引導學生指定長遠閱讀規劃,堅持長期閱讀。

  7、教師與學生同讀一本書,為學生樹立誦讀的榜樣。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隨時與學生交流閱讀體會,幫扶著學生讀完一本本有價值的書。

  8、家校溝通,借用家庭力量激發學習動力。加強學校與家庭的溝通和聯絡,讓家長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幫助並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如家長每天與孩子一同閱讀不少於20分鐘,每週帶孩子逛一次書店,每月瀏覽一本孩子閱讀的書籍,做到經常性地與孩子交流溝通等。

  9、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透過讀書講座、沙龍、文學社、校報等平臺,教給學生讀書方法,提高讀書效率。

  10、教會學生學以致用,將讀書所得運用於口語交際、閱讀理解、寫作,以培養學生持久的閱讀興趣。

  七、結束語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做為一名引領學生閱讀的教師,自己首先要做一名虔誠地讀書人;在和學生共同讀書的過程中,還要“授生以漁”,教給學生實用的讀書方法,鼓勵學生終生與書為伴,好讀書,讀好書,讓書成為學生人生路途中的“指路明燈”。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導言: 在我國約2650萬網民中,18-24歲者佔到36.8%,而這正是大學生所處的年齡段。作為網民主體之一的大學生的上網行為是否健康,直接關係著網路文明和大學生的成長髮展。掌握大學生上網的基本情況,對對加強高校的網路陣地建設和培養高素質的大學生網民都具有重要意義。網路作為一個新興的資訊傳播工具,近幾年在大學裡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網上聊天、發e-mail給好友、網上瀏覽新聞……網路對當今大學生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儘管網路存在著諸多優點,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網路資訊的複雜性和開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學對其產生過度依賴,從而造成大學生心理不健康,導致人格的發育不健全。那麼,網路時代的大學校園,到底對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模式存在著怎樣的影響,又是怎樣改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呢?為了具體瞭解到當前大學生上網情況,我利用這次機會對我們學校的學生做了一個初步的調查。

  本次調查以大一的旅遊管理專業的40名同學(男女各20名)和大三社會工作的10名男生為調查物件。因為大一相對其他年紀有充裕的課外上網時間,大三受近幾年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及考研等原因,對上網的關注度相對淡薄一些。本次調查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問卷由15個選擇題構成,主要詢問了上網的時間和其他人對網路的看法以及上網的內容。本次調查實際發放了50份問卷,實際收回50份,有效問卷49份,有效回收率98%,這麼高的回收率對調查來說是比較有利的,反映的情況也比較真實。

  根據調查問卷,網路知識的獲得有52%的人是透過自學,透過同學獲得的佔32%。而從學校獲得才18%,可以反映出學校網路知識教育的不到位,可能是學校開設的網路教育課程不是很多,對學校網路知識的宣傳也沒用著重。學生對從學校獲得網路知識失去信心。

  大學生上網的環境差,在網咖上網佔到80%,學校上網佔了10%,而自己擁有電腦的才佔4%,無論在網咖還是在學校都非常擁擠,且空氣是相當汙濁,尤其是網咖,每臺電腦所佔面積還不超過1.5平方米。

  對於上網的動機,由於學習需要才佔24%,打發時間佔了28%,可以看出大學生的課外生活非常單調,習慣依賴上網來打發自己的時間,真正利用網路來提高自己的學習的很少。在調查中,大一女生打發時間佔了20%,因為大一女生的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差,而且談戀愛的不多,所以選擇上網來度過漫長的課外時間。高中可能接觸網路的同學都很少,所以有10%的學生是由於好奇心去上網的。

  在上網的費用上,48%的學生每個月都在50-100元,幾乎佔了生活費的6分之一,不足10元的僅有18%,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很重視上網的。有8%的學生上網費用在100元以上,幾乎天天都在網咖。對於這麼高的網費的來源零花錢佔到了76%,還有2%的同學是跟同學來借錢上網的,那些借錢上網的同學應該好好反省了,在大學生的零花錢的使用上,上網佔到了很大的比例。

  在工作日中一星期上網的時間在4-10小時佔44%,週末或節假日中10小時以下的最多佔38%,從這點可以看出在節假日學生還是選擇出去到同學拿玩或者旅遊回家等,而在平時的工作日大家都把這些分散的時間用來上網,因為上網具有臨時性,不需要有很多的準備。所以大學生的平時課餘時間分配不合理,課後學習看書的時間太少,網路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在上網的時間中58%的學生都是不定時的,32%的學生選擇在晚上上網。我們學校沒用規定上晚自習,而在高中天天上晚自習大家都很厭惡了,到了大學很少人選擇自己去上晚自習,在這短短的幾個小時中大家選擇了上網。在我上網的經歷中,晚上都是排隊上網的,學生白天都要上課。

  64%的同學認為父母或老師只瞭解一點點的網路知識,20%的人認為其父母或老師一點點都不瞭解網路知識,瞭解的只佔了14%。可以看出在對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是很片面的,

  不具有科學性。家長和老師本身應該加深對網路知識的瞭解才能正確引導學生如何面對網路。在看待學生上網的問題上同意孩子適當可以上網,禁止上網的佔8%,任其自然的佔24%,沒有一個無條件支援上網的,說明了家長和老師對學生的上網態度還是比較堅決的,都是採取保守的態度,好像怕網路會給學生造成多大的壞影響。這也是家長和老師對網路不瞭解而造成的。隨著學生的長大,特別是高中畢業後上網問題有所放鬆。但給他們的第一印象是最好不要去上網。家長在反對學生上網的理由中怕學生浪費時間,影響學習的佔68%,怕學生易受網路上不良資訊的誤導,影響身心健康的佔30%,從這點來看家長更在意學生的學習和課餘時間的利用,對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可能關心的較小。增加開支的只佔了2%,家長在對學生的培養中所花的錢和時間不是太在乎,一般家長認為只要學生能考上什麼就是炸鍋賣鐵也給學生讀書。但是隻注重學生的時間和學習成績,忽略了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身心健康的發展。

  學生上網的目的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大概就查詢學習資料聊天交友和娛樂音樂。其中最多的是娛樂音樂有72%,其次是聊天交友的是70%,學習只有48%。可以看出學生對於網路的利用只侷限在娛樂交友方面,而真正的利用網路來獲得更多的知識還是較少,這正好跟學生上網的動機打發時間相吻合,學生在網路上發掘的有用的東西太少。而閱讀新聞只有24%,網路資訊具有及時,準確,可用性但是學生對這點資源沒有很好的利用上。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畢業生當年就業率(近三年)

  20xx年整體來說全國的情況不是很好,也就大約 70%左右,相比之下,全國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業情況要好點,可以達到80%以上!

  據教育部的統計,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559萬人,比20xx年增加64萬人。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還將繼續增加, “20xx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業率不到70%。”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說。

  “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7%。”在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保部)召開的20xx年四季度新聞釋出會上,人保部發言人尹成基表示。

  二、大學生就業趨勢的研究

  多數學生對於“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後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後擇業”、“先擇業後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佔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迴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於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階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迴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於“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裡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佔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幹

  作為師範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於“學校或科研機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三、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

  1、客觀原因

  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認為根本性的原因在於現行就業制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結構、用人單位現狀及用人單位的陳舊觀念、以及大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等等。客觀認識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正確分析大學生就業的障礙,尋求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是應對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辦法。

  (1) 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勞動、人事制度、戶籍、檔案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客觀原因。儘管我國己進入市場經濟時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較強的計劃經濟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單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據調查,不少中小型私營(股份)企業急需大學水平的管理技術人員,卻因沒有申報用人指標的途徑,不能解決大學生的派遣、戶口、編制、檔案管理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擔心喪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職興嘆,企業也就招不到人。20xx年就業的部委屬高校畢業生到教學科研等事業單位為31。6%,到國有企業為31。5%,到民營三資企業為26。2%,其他就業為10。7%。而從當前城鎮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看,個體私營和股份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己經佔60%,但是,由於很大一部分個體私營企業不能解決“三險一金”(三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而被大學畢業生放棄。

  第二,就業程式複雜、就業渠道不暢,阻礙了大學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後,整個社會缺乏順利就業的軟環境,影響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供需主體的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仍存在。很多地方對於錄用大學生有戶口、用人指標的限制,有的還有幹部身份的要求;民營、外資企業不能根據需要招聘大學生,企業的用人自主權沒有到位;有些高校畢業生還面臨出地出系統等要交費的障礙;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不成熟,供需見面會還很不完善,處於“粗放”的運作和初級的中介形式。缺少統一平臺的網際網路資訊釋出渠道,資訊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規模擴招,造成就業市場“供大於求”。造成目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過剩了。其實,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僅佔總人口的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這個數字己經達到1/3。因此,我國的人才過剩是相對過剩。而且,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擴招的步伐,也為高校畢業生“供大於求”製造了假象。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城市、大企業、大公司,人才濟濟,人滿為患,是過剩了。而一些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則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學校的專業設定、層次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水平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在大學生就業己經市場化的情況下,大學的專業設定和調整卻顯得十分滯後,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從源頭講,這已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定滯後於社會的發展是教育的特點,但沒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規劃並主動調整,進一步放大了專業及課程設定的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嚴重失衡。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競爭優勢。

  (3)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的機構改革大大沖擊了大學生就業。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曾經是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主力軍。1998年以後,隨著政府機關進行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精簡下來的人員多數要流向事業單位,而事業單位本身也在進行定編定員,另外,國有大中型企業多數存在冗員過多,超編運轉,包袱過重的問題,繼而實行分流下崗,減員增效。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許多企業由於經營不善也在面臨著破產倒閉。面臨著自身的生存危機,接納大學畢業生的容量相當有限,很難給大學生就業提供暢通的就業之路。

  其次,多數用人單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輕“一般”、“惟學歷是瞻”的怪圈。隨著大學生就業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用人單位也逐漸提高了用人的標準。他們將目光鎖定在少數的名牌大學畢業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對於名牌、重點院校的大學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專科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勢”。從中國高等學校的發展現狀分析,高等學校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辦學質量差異較大,導致了用人單位對重“名牌”輕“一般”的怪現象找到理由和藉口。

  2、 主觀原因

  (1)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

  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觀原因,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始終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所、大企業不去,希望能去的單位名聲好、工作條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國機會等等。舉個例子:《中國大學生就業》雜誌對全國28所大學、3萬多名大學生作過“您最想到下列哪個城市工作?”的調查。在列出的分佈在全國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發展的大學生最多,獲選率為32。3%,緊隨其後的是北京(27。7%),兩個城市的獲選率之和達到了60%,成為大學生心目中發展事業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這樣的特區城市也較受歡迎,獲選率為12。1%:但是一些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和內陸開放程度較小的城市則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學生願意到重慶和武漢去上作。而目前實際最需要畢業生的恰恰是那些邊遠地區的中小城市和基層一線的中小單位。畢業生想去的單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單位畢業生又不予選擇。於是出現了“有人無業、有業無人”的現象。

  (2)自身綜合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距,加大了畢業生就業難度。現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畢業生誠實守信,勤奮敬業,而且還要求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是用人單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單位重視人品和能力,對專業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持“寧缺勿濫”的態度。因此,學生乾和學生黨員以及那些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敬業精神好以及“一專多能” 的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用人單位看重的是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

  (3) 大學生誠信缺失造成就業危機

  誠信是一個人立足於社會的基本要求。在就業情況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畢業生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為了能夠在社會中尋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學生不從築高自身的實力出發,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裝自己。正常的包裝無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裝會演變成偽裝。這樣一來就業誠信缺失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使得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實際能力產生懷疑,結果只能是大學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5]。

  四、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

  1、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必須加大人事制度、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機制、單位編制等制度的改革,擴大機關、事業、企業單位的用人自主權,使用人單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進,無用的人能出;加強戶籍制度的改革,為邊遠地區、小城鎮、農村的大學畢業生開方便之門,使人才能合理流動;要建立起完善的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未就業的大學生提供服務。

  2、 調整高校專業和課程設定

  在當前飛速變化的時代,大學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和內容。當今世界正由工業化社會走向市場、資訊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間生產、流通、運輸、資訊領域的相互依存關係日益緊密,整個世界將如同一個地球村,誰都無法完全正確的預料未來世界的變化。這就決定現代大學必須是面對未來開放式的,其課程也應從過去那種封閉狀態走出來。

  在課程佈局上,應適當減少某些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的比重。一方面,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有利於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所長。另一方面,這也有利於向學生提供反映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因為現代社會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選修課的開設有助於彌補必修課無法及時反映這一動態的缺陷。

  3 、把就業指導工作貫穿於大學生活的始終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都是針對畢業生開設的,通過幾次的座談會、報告會、講座等等就算完成就業指導上作了。

  對於一年級的新生,應該著重進行心理指導,重點幫助大學生儘快瞭解自己的個性特點,結合入學的專業思想教育,逐步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初步設計職業發展的方向。在這個階段,要向他們介紹本專業就業的大致情況,讓他們瞭解自己所學專業及適應職業的特點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引導他們儘早適應大學學習生活,養成獨立思考、自覺學習、努力奮鬥的良好習慣。

  對於二年級的學生,應著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階段,要透過對社會各種職業的全面瞭解,幫助他們分析自我的能力、優勢和存在的缺陷,引導大學生要根據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打好專業基礎,建立合理知識和能力結構。要對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激發成才意識和行為。

  對於三年級的同學,要給予一定的實習和鍛鍊的機會,讓他們直接地去體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幫助他們認清專業所適應的工作領域,並與自己的特點和能力相對照,繼續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對其原定的職業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對於大三的學生,還有一個重要指導內容就是要逐漸分析整個社會及大學生就業形勢,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畢業生的指導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點,這一階段,指導的重點在於傳達就業方針政策、分析預測就業形勢、指導大學生作好如何獲取就業資訊、如何進行面試,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等就業準備,處理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臨時性問題。

  參考文獻

  1 胡志宇.當前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及對策初探[D].20xx。12

  2 餘霞.高校大學畢業生就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xx。12

  3 劉常雲.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模式研究[J].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xx。8

  4 王承緒,徐輝.中英高等教育學校討論會論文集[C].杭州;杭州人學出版社.1993。2

  5 田麗娟.試析人才市場中的結構性失業[J].唐都學刊.20xx。5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摘要》本文從最佳化教師教學方式方法、開展形式靈活多樣的課外實踐活動、充分利用資訊科技環境等方面,明確闡述了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勵學生獨立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造意識、慾望和能力。

  關鍵詞:創新 實踐 興趣 能力

  實踐磨鍊意志、砥礪品格、陶冶情操、發展個性、鍛鍊能力、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設計,勇於承擔社會責任,拓展自身的綜合素質,滿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的要求,成為“學歷 +素質 +技能”的“適應型”人才。而創新是一個名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身為大學生的我們肩負著祖國發展前進的使命,更應不斷培養自己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那麼,身為大學生的我們創新與實踐在我們身邊是什麼樣的?

  本學期的13周-16周我們對本校以及外校進行了一次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調查,發放問卷以及與同學的深入交流,更多的瞭解了我們對創新和實踐的理解和問題。

  一、大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在創造能力方面存在著較大的知行反差

  1、對創新的認知已相對充分。現代的大學生都認為創新和實踐活動非常重要。同意“創新和實踐是大學生應具備的最重要的能力”。本研究中,大學生的日常學習和課外實踐,也對創新意識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認知。這表明當代大學生都普遍認識到在大學生努力創新是有意義的事,創新能力已成為每個大學生參與明天競爭的資本。他們都認為大學的學習成績不代

  表什麼。約80%的同學認為大學更多的是學習能力。普遍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創新能力不滿意。因此,在校學生對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認識現狀相對令人滿意。

  2、在創新的“知、行”上反差明顯。上文說到在校學生對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認識現狀相對令人滿意。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貫徹實施上做的尚不盡如人意。我們在調查大學生參加各類創新性活動的實踐情況時發現:表示沒有參加過有關創新實踐的活動的學生佔90%,正在進行中的7%。從此結果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學生都對科技競賽缺乏參與。因此可以看出,從不參加的學生仍然佔有很大的比例。

  (二)外界環境對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也有較大影響

  1、我們調查的主要是浙江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調查結果如下

  表一:促使您做實踐活動的最主要動機是什麼

  從結果分析,對於實踐活動,基本都是因為課程才去做。雖然大學學科較少,自己安排的時間比較多,但是我們好像對實踐沒有刻意地追求。而是把大把的時間用在了其他的娛樂活動上。雖然提到實踐,大家對此都很認同,但是付諸於實際的太少,就如上一條所分析的一樣,知行反差較大。

  表二:您覺得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的驅動力是什麼?

  從結果可分析而得,很多學生覺得創新意識的驅動力是社會和學校的要求。個人喜好佔很少的一個部分在創新實踐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方面,老師是很重要的一個旗幟。在很多學生看來,創新實踐是個很大很空的說法,沒有對這方面的較明確較清晰的說法。這就需要老師對此的點撥指導。這個方面也是我們缺乏創新實踐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提高大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對策與建議

  (一)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在學生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實現的,不應該是外界強加於學生的。從此可以看出創新教育的關鍵的任務,是讓學生進行創新活動,給學生提供適宜的活動目標,以及為達到創新精神培養目標所需的活動條件和環境。透過學生全面、多樣的主體實踐活動,促進他們主體性、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多方面素質的整體發展。以學生實踐性,自主性活動為基礎的動態、開放的教學過程;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為基本特徵,以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及整體素質全面提高。在進行課外實踐活動或創新思維培養時,應注意在完成一個題後,再對該問題進行研究,增減條件或改變設問方式,還可以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認真思考,給學生進一步探究創新留下拓展的空間,最佳化思維品質。。只有樹立創新學習觀,改變傳統機械的資訊輸入、儲存和提取的學習態度和方法,才能使學生加強自身創新觀念,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人格的培養。提高自身的素質,從而進行自覺學習,創新學習,使自己成為高素質人才。

  (二)從教師的方面考慮,首先要提高教師的創新教育素質。教師應該把教學活動變成一個創造性活動過程,拓展課本,將豐富的科學知識傳授給學生。提高教師的創新教育素質,促進教師進行積極的創新活動,進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的創新人格需要改進教學,實驗技術裝置。我們都知道,資訊化開闢了高等教育發展的新時代,我國高等技術教育要抓住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現代資訊科技進入教育領域的機遇。要加大投入,創造良好的硬體環

  境,使教師採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對學生只要他們深入問題,善於反思和總結,只要有所發現,而且是經過自己獨立探索得到的就是創新思維,我們要予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並長期地、自覺地培養這種探究、創新思維習慣。對學有餘力並有著濃厚興趣和鑽研精神的學生,我們就得因材施教,,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三)從社會學校制度等方面考慮,要儘量建立有效的制度,以激勵學生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創造力。讓創新和實踐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這些制度能有效地推動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激發。教師的綜合素質上去了,才能培養高素質創新實踐人才。而建立合理的教學評價方式就顯得格外重要。合理的評價方式,可以挖掘更多的優秀的教師。擁有創新能力,以素質培養為教學目標的教師的新鮮血液,在學生的創新活動中充當引路人,真正透過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

  四.結論

  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在高等教育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調查表明,在校大學生對創新意識有較充分的認識基礎,但受各種因素制約,創新的認知與實踐嚴重背離。大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認真分析影響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主要因素,認清目前高等教育在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上的不足,對症下藥,

  參考文獻:

  [1]吳志華《論學生實踐能力發展》

  [2]陳克勤《中學開設“創新思維訓練”課程的實驗研究報告》

  [3]姚秀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問題研究》

  [4]於莉萍《中等職業學校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調查方式 : 消費者調查問卷

  調查人 :xxx(財會金融學院 金融保險1107班)

  調查時間 : 6月25日-7月15日

  調查目的:為改善銀行服務行業

  調查背景 :中國入世後,金融市場開放以來,國內銀行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雖然銀行服務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還存在廣大居民迅速增長的金融服務需求和有限的銀行服務供給能力之間的矛盾,服務水平仍存在滯後的現象。金融行業的服務質量總體還處於中等偏低水平。商業銀行作為金融服務行業,提升顧客滿意度是提高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而銀行的服務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顧客的滿意度。所以提高服務質量,成為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重大問題之一。

  一、調查內容的分佈情況

  本次民意調查的內容包括客戶選擇光顧的銀行、銀行服務質量的評價、客戶認為銀行服務業務應改進的方面等三大部分。

  (一)、客戶選擇的銀行

  在本次民意調查中,客戶選擇光臨的銀行按照計數累計由大到小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民生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和浦發銀行,所佔比重分別為25.6%、22.8%、17.9%、11.7%、8.2%、7.2%、4.8%、1.8%。在反饋回來的資訊來看,有30%的客戶會選擇就近的銀行進行業務辦理,也有接近32%的客戶會因為銀行的服務態度好壞而選擇銀行,也有接近35%的客戶在選擇辦理業務的銀行時把等待時間是否更短放在第一位考慮,還有2%的客戶受其他因素影響來選擇銀行,這當中個人情感因素和習慣佔了主導。

  (二)、銀行服務質量的評價

  據統計七成調查者去銀行主要辦理存取款、轉賬匯款業務,三成是辦理投資業務。而在與銀行進行交易時,大部分受訪人員還是覺得很安全的,只有1%認為不安全。由此可見,銀行的安全性還是受到廣大人民的認可的。銀行從根本上吸引跟多的客戶就必須從業務安全性上下手。

  絕大部分群眾選擇銀行時仍會以四大國有銀行為首選。而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目前服務水平確實比前幾年有了比較明顯的提高,但由於多年來在市場中佔有著相對的壟斷的地位,客戶群體較大,中間業務較多,市場競爭壓力相對較小;同時銀行一線工作人員相對少,年齡高齡化,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導致服務滿意度偏低;另一方面,在央行對存貸款利率管制的情況下,銀行提高服務質量使顧客享受更好的服務,都要付出成本。提高服務質量所花費的成本要從銀行利潤中支出,一些銀行因種種原因在服務上投入較少,導致服務效率偏低,顧客滿意度偏低。

  (三)、銀行服務質量尚需改進的方面

  透過上述的分析,客戶在問卷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集中體現了銀行服務所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方面。在這次調查中,受訪者大多數要求縮減業務辦理手續過程,他們覺得繁瑣的業務程式浪費了他們過多的時間,提高員工服務質量是 客戶最集中的期望和反映,主要表現在員工客戶服務的接待和操作手續的效率,同時提供更豐富的銀行專案也不可忽視。

  二、調查結論

  從服務的角度來看, 我們應該從員工和顧客兩個方面的努力來提高服務質

  量。顧客對服務質量的感受往往是從一線員工那裡獲得的。根據客戶調查的分析結果, 銀行員工的專業素質、員工的響應速度、業務流程、業務權利和義務、員工態度和行為等方面應該是目前銀行改善內部服務質量的主要內容。從外部服務質量方面來看, 縮短業務時間、重視顧客要求、關注顧客意見、根據顧客要求改進服務方面應該是目前銀行需要重點改進的內容。

  (一)區域分化進行

  現在一般銀行雖然進行了分割槽,有櫃檯區、等候區、自助服務區,但還是不能足夠滿足廣大顧客的需求,還應該設立相關的個人理財顧問諮詢專臺,做好顧客細分,實行差別化服務戰略,透過對不同客戶需求,進行分批分類服務,以減輕櫃檯負擔,提高服務效率。另外,要大力發展ATM機的數量和分散地點,不斷完善ATM機自助渠道功能,讓自動櫃員機能夠充分分擔櫃檯人員對普通客戶,降低大眾客戶服務成本,達到顧客分流的目的,提高櫃檯服務效率。

  (二)業務分離進行

  根據客戶的需求整合業務流程,規範櫃員業務操作程式,應進一步整合業務處理中的同類內容和環節,最大限度地削減不必要的工作環節,避免重複勞動,提高處理速度 。分化業務流程,合理地把一個大的業務流程分成若干個小而具體的業務流程,這些經過細分的業務流程可以包含一個部門或一個團體,也可以只包含一個員工、一個環節;明確各個流程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同時也要確定測量範圍。

  (三).效率辦事提高

  等候時間過長,特別是在繁華的城市網點中,存取款速度較慢,影響存取款

  的速度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員素質問題,但是主管原因也不能忽略,系統在制定上實現事權分離的同時,一筆業務2人辦3人辦也是客戶不能理解而抱怨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