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工作計劃> 【熱門】工作計劃5篇

工作計劃

【熱門】工作計劃5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工作計劃。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工作計劃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作計劃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根據校長室的精神,我們英語教研組將認真落實課程標準,著力提升課堂效能,減輕學生過重負擔。貫徹校長“不放鬆不過分”的理性的態度,將各條要求落到實處,為學生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二、具體工作:

  1、認真學習新課標,樹立課程的意識。瞭解課程標準提出的五項原則和四個主意點,經常對照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力求跟上課程標準的理念。

  2、繼續以“依託現代教育技術,發展學生學習素養”的課題來推進教學。我校大部分班級已經添置的硬體裝置,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裝置更好的輔助我們的教學工作。本學期將在二年級中進行課題研究。備課組活動提倡“行動研究”,一個年級定一個課題,透過一位老師實踐反思後、由另一位老師再對此內容進行實踐、再反思、以此類推。在平時的教學中也應如此,資源共享,但不是簡單的“照搬”,而是在他人實踐的基礎上反思後進行改進並再次實踐。針對上學期的不足之處,嚴格要求自己,規範教學流程的各個環節。總之,每一位老師必須積極參與到教學的研究中。

  3、根據上學期《教師課堂教學改進計劃和實施記載》,在學習推選出的去年優秀記載的一些範例的基礎上,實事求是地進行填寫,積累平時教學中的一些改進,做到最佳化自己的教學,讓學生受益。也為課例的攥寫積累資料。

  4、積極參與新區、學署組織的活動。利用電教資源,在教研組活動時觀摩二期課改的課堂實錄。使每位教師都明確,二期課改不僅僅與新教材有關,關鍵是觀念與教學的方式方法。正確對待新區的調研。以此督促自己、推動自己。

  5、強化最佳化我校有著優良傳統的“校本教研製度建設”。我們要充分體現校本教研以教導部門為引領、以教師為主體,以行動研究為重點,及時、紮實、有效地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問題。使教師透過教研活動真正能有所收穫。

  6、繼續落實學校制定的關於《落實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端正辦學思想,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重新規定》,堅決執行規定中的所有條例。精選習題,不出難題偏題,照顧大多數學生的學習能力。明確各年級各學科的教輔材料與作業本,凡是老師佈置的作業都應該認真批改。對於輔助的教材,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能力,有針對性的挑選一些練習。

  7、加強與外教的聯絡,相輔相成,使學生有所收穫。

工作計劃 篇2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家庭結構的變化及高等教育大眾化趨勢,新時期大學生的思想狀況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帶來很大影響。特別是目前90後學生紛紛跨入大學校門,處於人生轉折的重要過渡階段,因此作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這一群體的思想變化,繼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為了更全面瞭解我院10級新生的思想狀況,為我院更好地開展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提供原始依據。我係將在院的領導下在學期初對新生開展了新生思想狀況調查。

  一、 活動背景

  為進一步做好我係新生教育和團學工作,掌握“90後”大學新生思想特點和基本情況,根據團省委學校部《關於開展20xx年廣東大學生新生思想動態調研的通知》的精神,院學生會結合我院實際情況,貫徹落實《通知》的有關要求和部署。

  二、 活動目的

  關心關懷我院20xx級新生,瞭解其思想、學習、生活等有關方面的動態,收集有關資料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為我院乃至我省有關機構部門提供相關參考。

  三、 組織部門

  建築工程系學生會

  四、 活動物件

  本活動主要針對建築工程系大一新生。

  五、 活動方式

  本活動主要是以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展開。(我們將從大一新生的學習、生活、工作、娛樂等方面設定問題,力圖全方位瞭解大一新生。)

  六、 工作安排流程:

  1、10月23日召開參與此次調查的成員開會,做出工作安排及說明工作細則。

  2、10月24號開始宣傳工作,讓大家知道及積極參與到此調查中。

  3、10月25、26號開展了新生思想狀況調查(採取有一對一的方式進行面談調查)。

  4、10月27日上午10:00到綜合樓803對10級的輔導員羅漢紅老師進行面對面的訪談調查。秘書處人員會對訪談進行筆錄。

  5、10月27日下午3:00到綜合樓803對10級的班主任王欣老師進行訪談,來具體瞭解班裡學生的思想情況,秘書處人員會對訪談進行筆錄

  6、10月28號秘書處會對問卷資料及訪談記錄錄入相關的表格。31號準時交到院級幹部負責人。

  七、 工作人員

  負責人:梁xx

  成員:周xx

  10級工作人員(待定)

  八、 注意事項

  1. 工作人員應尊重整體安排。

  2. 工作人員如有特別情況需退出調查活動,應及時向負責人提出申請,批准後方可退出。

  3. 工作人員應衣著得體,舉止文明,謙虛有禮。

  4. 工作人員應模範帶頭遵守校規校紀。

  5. 本次活動各重大事項應由集體討論決定,以民主集中制原則統一意見。

  6. 參與人員應本著節約合理的原則辦好有關事宜。

  建築工程系學生會

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實施課程改革為契機,立足校本,狠抓實效,大力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貫徹教學教研工作計劃,課堂教學以精講、互動、高效為指導,教研工作以校本為中心,不斷加大教學調研與質量監控力度,在行動中反思,在反思中創新,全面提高我校語文教育質量,培養學生的人文素質。

  二、工作要點:

  1、以課程改革為契機,堅持“精講、互動、高效”的.原則,繼續落實課堂教學評價機制,實現三個“轉變”:由重視教學效果向重視教學過程轉變;由重視知識傳授向重視方法設計轉變;由封閉性課堂價值取向向開放性價值取向轉變。

  2、加強集體備課,各備課組精誠團結,注重合作,做到節約勞動、提高效益、資源共享,切實注重教學效果,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3、加強教育理論學習,落實“教師讀書計劃”,適應深化教育改革需要,努力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4、認真學習和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充分利用充分利用網路資源和多媒體技術裝置,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增加課堂容量。

  5、密切師生關係,遵守教學常規要求和勞動紀律,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教案書寫規範整潔,作業適量,批改及時,完成規定的聽課及評課數量。

  6、加強校級教研課的管理,使教研課能真正的起到教研的作用,形成濃厚的教研氛圍。

  7、繼續組織有關教師參加業務培訓進修及競賽活動,不斷提高語文組教師隊伍素質。

  三、工作措施:

  1、專題研究,加強指導,切實提高教學研究的實效性。

  (1)繼續推行每人一節優質課課制度。

  (2)平時教學中以積極、冷靜的態度,理智、紮實的行為,反思、創新的品格對待日常教學研究活動。加大課題研究的力度,突出教學研究的實效性,促使形成有效的學校教研模式。

  2、深入調研,加大課堂質量監控,不斷提高語文教學質量。

  (1)本學期三月份、五月份將各選擇三個年級進行優質課教學。

  (2)深入課堂聽課,月重點課和平時的“推門聽課”並重,並對任教者的教案、作業進行檢查,瞭解教師日常教學狀況。

  3、開展活動,突出重點,形成讀書活動特色。

  (1)一到六年級開展讀書主題隊活動。

  (2)五、六年級舉行讀書徵文比賽。

工作計劃 篇4

  近年來,貴州省威寧縣不斷總結扶貧經驗,加大扶貧力度,創新工作思路,探索新的扶貧模式,扶貧攻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今年以來,威寧提出了“xx346”工作思路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有序開展。

  立足一箇中心

  以扶貧物件穩定脫貧為中心。威寧把“六個到村到戶”作為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抓手,立足於扶貧物件穩定脫貧這個中心,積極創新扶貧方式,對貧困人口精細化管理、對扶貧資源精確化配置、對扶貧物件精準化扶持,摒棄了“穿開發新衣,走救濟老路”,切實做到“真扶貧、扶真貧”。

  突出兩個重點

  以物件識別為重點。根據貴州省、畢節市的安排部署,威寧立足“五個結合”(即結合“十二五”規劃、結合前期調研情況、結合扶貧工作實際情況、結合鄉鎮具體情況、結合威寧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啟動了全縣xx1個類別村和30.53萬貧困人口的識別工作。在識別工作中,嚴格按照省、市明確的識別貧困戶九個步驟和識別貧困村“一高一低一無”(即行政村貧困發生率高於27%,行政村20xx年農民人均純收入低於4819元,行政村無集體經濟收入)的要求進行識別。

  以建立幫扶臺賬為重點。透過詳細記載扶貧物件的姓名、家庭人口、所在鄉鎮(村)、收入情況、收入來源、幫扶責任人、幫扶內容、幫扶目標、幫扶措施、幫扶進展等情況,建立統一標準的幫扶工作臺帳,以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幫扶措施的制定、幫扶目標任務的設計、幫扶成效的實現等情況。幫扶臺帳的建立有利於準確瞭解幫扶工作的開展情況,有利於及時發現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有利於推進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

  把握三個結合

  與“威寧試點”工作有機結合。把“六個到村到戶”暨精準扶貧工作和“威寧試點”工作結合起來,在全面推進“扶貧開發、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實踐的基礎上,勇於探索、大膽實踐、先行先試,創造和積累新的經驗,推動精準扶貧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把“六個到村到戶”暨精準扶貧工作作為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群眾路線最實在、最具體、最直接的行動和內容之一,牢固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踐行群眾路線,沉下去、接地氣,洗心靈、提境界、錘鍊自我,真心實意為貧困物件查實情、辦實事。

  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把“六個到村到戶”暨精準扶貧工作與“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充分利用“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的“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電、小康訊、小康寨”六項行動計劃的建設資源,不斷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建立四個機制

  建立健全幫扶機制。以今年全縣6萬人脫貧為首要目標任務,制定了詳細的實施方案,充分進行資源整合,以“六個到村到戶”為主抓手,制定了相關幫扶計劃,建立了幫扶臺帳,確保貧困村、貧困戶扶貧措施全覆蓋。

  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強化扶貧專案監管,積極落實省財政廳和省扶貧辦將目標、任務、資金、審批權下放到縣的“四個到縣”政策,確保所有扶貧專案覆蓋到戶。強化扶貧資金監管,嚴格執行《貴州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辦法》和《貴州省財政扶貧資金報賬制管理實施細則》,及時更新“貴州省涉農資金監管系統”資料。

  建立健全進退機制。透過民主評退、返貧核查、落實政策三個步驟來建立扶貧物件進退機制。對識別出來的有勞動能力的扶貧物件,及時納入幫扶範圍,落實幫扶責任人並按規定落實扶貧政策;屬於民政救濟範圍的,及時給予救助;已脫貧的扶貧物件,取消其享受的扶貧政策。

  建立健全督查機制。將部門和鄉鎮“六個到村到戶”暨精準扶貧工作納入動態跟蹤督查考核體系,分時間分階段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督查考核,考核結果在全縣範圍內通報,並作為幹部工作業績和提拔使用的依據,對扶貧開發工作不力、工作滯後的單位部門黨政主要領導實行問責。

  做到六個精準

  結對幫扶精準。採取“百個單位扶村、百家企業幫村、百所學校助村”的方式,按“4321”開展幹部接對工作,確保全縣幹部職工和貧困戶真正結成幫扶對子,做到“一村一同步小康工作隊、一戶一脫貧致富責任人”。目前,已將8227名幹部職工與xx523貧困戶60001名農村貧困人口結成幫扶對子。

  產業扶持精準。緊緊瞄貧困村、貧困戶,根據產業分佈特點,按照涼山型別區、半涼山型別區、河谷型別區三個地型類別,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分類指導,對每戶貧困戶實施1-2個優勢產業,確保其增收脫貧。

  教育培訓精準。緊緊圍繞貧困鄉村“一戶三人”培訓計劃(即1戶1人接受中職以上學歷教育或者1戶1人接受培訓後轉移就業或者1戶1人掌握農村實用技術),堅持“四個需求”培訓原則(即按照專案需求情況進行培訓,按照鄉鎮需求進行培訓,按照產業發展需求進行培訓,按照勞動力轉移就業需求進行培訓),確保實現“培訓一人、轉移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農村危房改造精準。對今年貴州省下達的11828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結合20xx年度減貧任務,按照 “四早”(即早宣傳、早發動、早實施、早竣工)和“六公開”(即改造政策、改造物件、貧困類別、補助資金、建房標準、改造時限)的工作要求,及時開展分解指標和工程建設工作。

  扶貧生態移民精準。堅持政府主導、群眾自願、統籌規劃、合理佈局、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先易後難、有序推進的原則,結合20xx年度減貧任務,精心實施今年下達全縣的723戶3163人扶貧生態移民工程任務,確保“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基礎設施建設精準。以貧困村、貧困戶為主要目標,以村鎮和產業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完善農村居住條件和生產生活設施為抓手,打造農村設施完善、服務功能齊全、村容整潔、管理有序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體系。

工作計劃 篇5

  指導思想與目標:

  堅持“常規教研課題化,課題研究常規化”的教育科研原則,重點突出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校本研究,努力探索校本研究新模式,努力打造具有站前特色的教育科研品牌。

  目標: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積極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積極開展課題研究,努力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設計能力。

  具體工作內容:

  (1)透過學習《課程標準》,明確加強數學實踐活動是數學課程改革的一個重大舉措,不斷更新數學觀和教學觀。

  (2)每位數學教師都參與到實踐活動的探索和研究中來。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將實踐活動的課題列入學期教學計劃,認真上好實踐活動課。

  (3)每個年級都要開設實踐活動研究課,交流經驗體會,並重視蒐集與篩選實踐活動課設計,作為學校教學資源,為逐步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數學實踐活動校本教材打下基礎。(4)組織教師學習教學大綱與《課程標準》的精神,開學初爭取組織一次有關實踐活動課的專題講座。

  (5)組織老師認真鑽研教材,收集資料,瞭解學生喜愛的活動形式,精心設計實踐。教學時要按《標準》提出的:“應該首先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與同伴合作、積極與他人交流,使學生增進運用數學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信心,同時意識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

  (6)本期組織實踐活動課的研究活動,交流經驗體會;組織教師觀看優秀實踐活動課的錄象;組織教師外出學習;組織教師上網學習交流等等活動。

  (7)本學期每個備課組老師都要上一節實踐活動課,並重視活動後的反思實踐活動課的研究,要形成教案說課上課評課一條龍的文字材料。

  (8)每位老師一學期至少交一篇課題論文或小結體會,教研組要及時整理材料,總結出學校數學實踐活動的經驗、成果。

  (9)建議每位教師為豐富學校網站作出自己的努力,大力開發並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同時,把現代資訊科技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並更多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教學活動中去。使我校的教學改革深入的發展。

  教研活動要求:

  (1)我組根據學科和年級段特定製定研究課題,每週開展一次集體備課,確定內容和中心發言人。

  (2)認真組織開展好教研活動。集體備課要注意三個結合:要與學習新的教學理念相結合;要與專題研究相結合;要與上課、評課相結合。

  (3)本學期每個備課組老師都要圍繞專題,按計劃上好一節教研課。具體安排見計劃安排表。

  (4)認真執行學校制定的《教學工作考核方案》。認真組織配合教務處備課、作業的檢查。要求每位教師要切實做好備課和作業批改工作。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教研組長每學期不得少聽課20節。

  (5)認真抓扶優輔後的工作,和競賽輔導工作。

  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訂數學教學計劃及備課組活動計劃。

  2、繼續學習新課程標準,研究新教材。

  3、確定以後教研活動的中心,各個備課組準備教研課活動,安排好各年級活動時間。

  十月份:

  1、初一年級專題教研課。

  2、初二年級專題教研課。

  3、初三年級做好省數學競賽輔導計劃。

  十一月份:

  1、組織初三年級學生數學競賽輔導,初一、初二年級準備組織學校舉行的數學競賽。2、初三年級專題教研課。

  十二月份:

  1、組織初三年級學生進行數學能力競賽(結合中考新題型)。

  2、教師攥寫論文或教育心得。

  一月份:

  1、制訂初一、初二年級期末複習計劃。

  2、教研組工作總結。

  3、教師收集有關資料及教學心得,並上交論文或案例。